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中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其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其特点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梅雨、山洪、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中国最常见、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被称为“长江流域防汛重中之重”。
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尤其是梅雨季节和台风雨季节。
二、干旱灾害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如华北平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
干旱灾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以春季和夏季为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灾害有加剧的趋势。
三、地震灾害中国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地震带分布在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带,如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次生灾害多的特点。
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四、台风灾害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
台风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具有强烈的风力、暴雨和风暴潮特点。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台风路径和强度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五、梅雨灾害梅雨灾害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等。
梅雨季节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容易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梅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
六、山洪、泥石流灾害山洪、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和山区,如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
这些地区地形陡峭,地质破碎,降水量大,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山洪、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救治难度大的特点。
七、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区域性: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不同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不同。
如东部地区以洪涝、台风为主,西部地区以干旱、地震为主。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一、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火山:火山是地壳破裂处喷发岩浆、岩灰、火山灰、碎屑物、火山弹等的自然现象。
3.洪水:洪水指因暴雨、融雪、冰川融化等导致河水暴涨,水位超过河岸线的水文现象。
4.干旱:干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偏少,造成土壤水分不足,影响生物生活的现象。
5.台风: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风力达到12级以上。
6.滑坡:滑坡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二、防灾措施•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建立火山监测预警体系。
•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火山地质公园建设,合理利用火山资源。
•普及火山知识,提高公众的火山防范意识。
•加强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制定防洪预案。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开展洪水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洪水防范意识。
•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
•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干旱气候。
•开展干旱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干旱防范意识。
•加强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制定台风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防台风工程建设,提高防台风能力。
•开展台风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台风防范意识。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制定滑坡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避让滑坡危险区。
•开展滑坡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滑坡防范意识。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
④干旱的分布: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 风气候区,是干旱频繁发生的地 区。
干旱造成植物缺水有哪两种表现? 空气和土壤
干旱的标准是什么? 作物生长期缺水,影响生长
湿润区出现的降水偏少是不是干旱? 干旱区的干旱是因为长期在高压控制下形成的, 湿润区的干旱是由于受副高的移动造成的,只要 达到了影响作物生长的少水都叫干旱
副热带高压控制所导致
3、四川盆地的东部、秦岭北侧
夏旱
夏季风进入该地区时,在该地盛行下沉气流导
致降水偏少
4、甘肃、“塞上江南”、东北三省 夏旱
夏季风势力弱,导致降水少
5、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⑴夏旱 大气环流的影响导致降水少 ⑵冬旱 原本就是旱季
①人口、工农业 需水量大人口
②水质型缺水
材料一:2006年入夏以来,重庆、四川等地持续 高温少雨,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
⑵雨涝 ①定义:
是指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 淹没、渍水的现象。
(3)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①自然原因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 导致水位上涨而泛滥或者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 除。
②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城市 化等经济活动。
(4)洪涝灾害易发多发区 集中在中低维度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区、
范例
干旱、洪涝、热带 气旋 地震、滑坡、泥石 流、崩塌、地面塌 陷、地裂缝 风暴潮、海啸、赤 潮
虫害、草害、森林 火灾等
2、从人类生存空间的角度,自然灾害可以分为:
宇宙灾害 (宇宙射线等)
天文灾害 太阳系灾害 (太阳活动、陨石冲击等) 月球灾害 (引潮力及月相变化产生的破坏)
知识点一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自然灾害专题知识点一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9年初,一场罕见的旱灾在我国北方地区蔓延,受旱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深,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
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 029次,旱灾1 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情况更为严重。
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 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 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加严重。
(1)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田受旱面积大规模增加的原因是什么?(3)简述旱灾造成的危害及防御旱灾的主要措施。
知识点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御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关联性(1)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
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下图)。
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考向一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危害示例 1 (2009·山东文综)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方法技巧学习和认识自然灾害的目的是为了减灾与防灾,所以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特点十分必要。
(1)自然灾害的区域链发现象(2)群发和群聚现象的发生(3)灾情前兆与预报:虽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理论上是可以认知和预测的。
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
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防
洪 措
工程措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 施 库③修建分洪区 非工程 ①洪泛区土地管理②建洪水预报 措 施 系统③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 和对策④实行防洪保险等
施
3.热带气旋
1.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2.危害:形成强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冲 毁农田、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造成海难和人 员伤亡。 3.分级:
1.地震
震中
震源深度
震源
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分为: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0-60km 60----300km
﹥300km
【读图分析】
分析:世界上地震分布有何规律?
世界上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探究活动】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读图, 回答问题: 1.神户地震的震中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2.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中,受神户地 震影响较小的是哪两个岛? 3.如果其他条件相同,A、B两地测得的震级和烈度哪里大, 哪里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滑坡和泥石流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9~20页内容,填写下表: 滑坡 成因 泥石流
分布
危害
【思考】
我国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 石流频发,请你分析原因。
我国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频发的 原因:川、黔、滇接壤地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交界处,现代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地震导致 山体岩石松散,再加上这里地势起伏,降水较多,且 夏季多暴雨,因而滑坡、泥石流频发。
三、海洋灾害
1.1.2自然灾害的类型
孟加拉国15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 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孟加拉国 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52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
逃离干旱,非洲气候难民何去何从? 逃离干旱,非洲气候难民何去何从?
以上材料说明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以上材料说明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1.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3. 具有区域性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1.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图
教科书第8页 教科书第 思考
突发性
渐发性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1.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孟加拉国15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 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孟加拉国 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52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 2010-06-24 人民日报 据孟加拉国当地媒体报道,持续 数周的大雨使孟加拉国东北部地区遭 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目前至少15万 人仍被洪水围困,受灾人数超过75万。 此次受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的洪 水水位仍在持续上涨,近万公顷农作 物彻底被洪水毁坏,大部分通讯都已 中断。 孟加拉国南临孟加拉湾,经常受 到热带风暴、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 害的影响。上周,孟加拉国东南部地 区就有55人死于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 1.2万人无家可归。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 续时间。读图完成5- 题 续时间。读图完成 -6题。 •5.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火山、地震、干旱、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地震、火山、洪涝、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干旱、洪涝、地震、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火山、地震、洪涝、 •6.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 .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 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 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 B.②④ . . C.①②③ D.③④ . .
地理学知识点之自然灾害类型与防灾措施
地理学知识点之自然灾害类型与防灾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以及相应的防灾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并探讨相应的防灾措施。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结果,常常伴随着地面的晃动、建筑物的倒塌等现象。
地震的发生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人们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采用抗震设计和抗震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保持稳定。
2.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
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及时向人们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
二、洪水洪水是由于降雨量过大、河流堤坝决口或暴雨等原因导致水流超过河道容量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洪水的发生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淹没和水灾,给人们的生活和农田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减轻洪水的破坏,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加强河道治理和水库建设。
加大对河道的清淤疏浚力度,修建水库和堤坝,增加水库的蓄水容量,减少洪水的冲击。
2. 加强洪水预警和监测系统。
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向人们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确保人们能够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3. 加强抗洪救援能力。
提前组织抗洪救援队伍,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在洪水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三、台风台风是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强大的风暴系统,常伴随着暴雨、强风和风暴潮等天气现象。
台风的来袭常常造成强风、暴雨和海啸等灾害,给沿海地区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减少台风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建立台风监测和预警系统。
及时掌握台风的动态,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防灾救灾知识竞赛试题及解答
防灾救灾知识竞赛试题及解答题目一:自然灾害1. 什么是自然灾害?- 简答: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和伤害的突发事件或现象。
2. 列举三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 简答:地震、洪水、台风。
3. 如何预防地震?- 简答:地震预防措施包括建立抗震建筑标准、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等。
4. 发生洪水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简答:洪水发生时,应尽快撤离危险区域,寻找高处避难。
同时,保持通讯畅通,与救援部门联系,确保自身安全。
5. 台风来临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简答: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和饮用水,确保居民安全撤离通道畅通,检查房屋和设施是否牢固,妥善安置宠物等。
题目二:火灾安全1. 当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简答: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通过最近的安全出口离开建筑物。
避免乘坐电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靠近地面逃生。
2. 列举三种常见的火灾预防措施。
- 简答:安装烟雾报警器、定期检查电线电器、禁止在室内吸烟。
3. 家庭中如何储存和使用易燃物品?- 简答:易燃物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明火和高温。
储存时尽量避免堆放,使用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产生火源。
4.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简答:使用灭火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握紧灭火器手柄,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按下扳机,进行喷射灭火。
5. 灭火器的有效使用时间有多久?- 简答:一般情况下,灭火器的有效使用时间为20至30秒。
因此,在使用时要迅速而准确地对准火源。
题目三:急救常识1. 请简述心肺复苏术(CPR)的步骤。
- 简答: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包括:确认患者是否需要急救,打开患者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胸外按压,按照一定的频率和深度进行按压和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2. 如何处理意外出血伤口?- 简答:处理意外出血伤口时,应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保持压迫直到出血停止。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类型总结表》
自然灾害类型总结表一、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主要自然灾害热带气旋干旱(旱灾)寒潮概念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
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条件(1)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2)热带存在低层扰动提供持续水汽输入(3)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致使地区经济活动,人类生存受到危害。
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分布地区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北非、南非、北美、南美的副热带西海岸;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北半球的中高纬度中国分布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方更加严重。
五个旱灾中心:华北区、华南区、长江区、华南区、东北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受到寒潮的影响,除西藏、云贵地区;四川、重庆地区;海南、台湾一带危害台风在海上移动,会掀起巨浪,狂风暴雨接踵而来,对航行船只造成严重威胁。
(2)当台风登陆时,狂风暴雨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对农业、建筑物的影响更大。
(1)河流干涸、田地龟裂、草原枯死、作物收成受到严重影响。
(2)人畜饮用水困难,甚至出现粮食短缺。
(3)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农牧业生产遭受损失。
(2)严重时,会造成交通、通讯受阻(3)影响人们的生活预防措施(1)加强台风的监测与预报(2)加固防洪大堤(3)加强防护意识与自救能力如海上渔船尽快回港避风;山区河边、山边住户特别要注意防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等关联灾害;对房屋和易吹倒的树木、雨棚等进行加固;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搬进室内(1)做好旱情的监测和预报(2)选择耐旱的作物(3)改善耕作制度(4)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5)科学用水,节约用水(1)加强寒潮的监测与预报(2)政府要处理由寒潮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但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来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从自然灾害的常见类型、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环境中各种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自然力量引发的灾害情况。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山火、暴雨、干旱等等。
这些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使人们具备防范自然灾害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台风多发生在热带地区,洪水在雨季时很常见等。
其次,人们需要知道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比如,在地震时要迅速寻找避难所,在台风来临前及时撤离,遭遇洪水时避免进入深水区等。
最后,自然灾害安全教育还应加强人们的应急意识和应急预案。
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等组织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如何进行有效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呢?首先,需要制定详细完整的教育计划。
这包括确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等。
其次,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群体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育材料和活动。
对于儿童和学生,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动画片、游戏等形式进行教育,使他们在趣味中学习。
对于成年人和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研讨会、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进来。
此外,在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中,应注重实践和案例分析。
通过参观灾区、救援演练、模拟应急情况等活动,让学生和社区居民亲身感受灾害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在案例分析中,可以结合历史上的自然灾害事件,分析其原因和教训,引导人们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的灾害再次发生。
高二地理 自然灾害的类型
洪涝
洪涝灾害的种类
洪水灾害 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 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的 江河湖泊水量迅速上涨,水 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 所造成的灾害
雨涝灾害 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 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 的现象
联系土壤的肥力特征, 分析雨涝灾害是如何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分析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
一、自然灾害的分类
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 和特点,分为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 物灾害四大类型。
中国的干湿地区
受夏季风影响 不显著的地区,
降水稀少
界线:大兴安岭-阴 山-贺兰山-巴颜喀 拉山-冈底斯山
受夏季风影响 显著的地区,
降水较多
湿润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注意800mm
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和走向。
秦岭——淮河一线向 西到青藏高原东南角
半湿润区:年降水量400~800mm,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注意
二、气象灾害
指因 气象 异常 而导 致的 灾害
干旱 洪涝 热带气旋
干旱
指长期降水偏 少或无降水
成因:取决于降 水和蒸发的对比
危害
分布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以及季风气候区是干旱频 繁发生的地区
1、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 春季降水少(与南方比) 春季蒸发旺盛(与东北比)
2、江淮地区伏旱的成因? 雨带推移到北方,副高控 制,降水少,蒸发旺盛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2)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建设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 减灾意识
一、气象灾害
指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 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1.干旱
(1)概念 (2)危害 (3)分布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 (4)防御: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加 强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耐旱作物。
2.洪涝
洪水灾害: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 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 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 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雨涝灾害: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 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4、生物灾害主要包括
病害 虫害 草害 、 、 、 鼠灾; 森林火灾 草原火灾
【活动】
自然灾害类型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分类依据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波及范围 陆地地形类型 出现时间的先后和灾因 出现时期 造成的损失 成因和特点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 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 灾害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和生物灾害
四、生物灾害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2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灾害? (2)常见的农林牧生物灾害有哪些?危害有 哪些? (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属于哪种类型的灾 害?
4、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 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 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 (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 (4)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 (5)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 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 100°E (1)西南高东北低 河流多从西南流向 东北。(2)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细菌 繁殖和疾病传播)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 (3)突发性 群发性 防灾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加 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严密监视相关地区 海底地震的发生;及时接收和发布海啸信息 警报。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知识点: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还会引起次生灾害,如山崩、滑坡、海啸等。
2.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域因降雨、融雪、冰凌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淹没周边土地和建筑物,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洪水分为流域性洪水、地区性洪水和城市洪水等类型。
3.火灾:火灾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火灾事件,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自然灾害。
火灾的原因包括雷击、电线短路、炉火失控、吸烟不慎等。
4.旱灾:旱灾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地干燥、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旱灾分为阶段性旱灾和区域性旱灾。
5.风灾:风灾是指强风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破坏,包括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风灾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可能因教材和课本的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习题及方法:1.习题: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跳楼逃生B. 躲到墙角或家具下C. 乘坐电梯下楼D. 恐惧不敢动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墙角或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不要选择跳楼逃生或乘坐电梯下楼,这会增加危险。
2.习题: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火灾?B. 电线短路C. 炉火失控D. 吸烟不慎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D。
吸烟不慎是最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因为烟头燃烧过程中可能会掉落在易燃物品上,引发火灾。
雷击、电线短路和炉火失控也可能导致火灾,但相对而言,吸烟不慎更容易发生。
3.习题:旱灾通常发生在哪些地区?A. 沿海地区B. 内陆干旱地区D. 湖泊流域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旱灾通常发生在内陆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量较少,土地容易干燥,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什么是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指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突发的灾害,包括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所引发的灾难。
这些自然灾害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伤害,导致财产和人员的损失。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一、自然灾害的成因1.地球的自然规律:地球的自然规律是造成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
例如,地球产生地震的原因是因为地震是由地球的板块运动引起的。
盘旋在地球表面的板块会不停地在出现震动的位置搭接、碰撞,最终造成地震的发生。
这种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
2.人为因素的影响:人类的活动也会造成自然灾害。
例如,人们在开发土地时可能破坏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这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会加速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使得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1.地震: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引发的地震波,可以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风灾:风灾大多由台风、龙卷风等强风引起,造成城市建筑物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3.水灾:水灾是由于降水量过大、水流湍急等原因发生的自然灾害,会造成大量的房屋和道路损毁,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4.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来源于地球观测的活动,当地球内部热力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释放出来,引发火山喷发,给当地市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灾难性打击。
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例如,地震可以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交通瘫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风灾和水灾则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火山爆发会喷发出灰、烟、岩浆和热气,严重威胁着周边的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四、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1.加强环保减排力度,减缓气候变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提高灾害应对的能力,加强预警机制,制定科学的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类型及其临界强度
自然灾害类型及其临界强度1. 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超过容纳能力而涌出的现象。
其临界强度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降雨量:大雨或持续性降雨可能导致洪水发生。
- 地形特征:陡峭的山坡或缺乏排水系统的地区容易受到洪水影响。
- 水流速度:洪水的临界强度与水流速度有关,较快的水流可能造成更大的破坏。
2. 地震地震是地壳中地质应力导致的地表震动现象。
其临界强度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震源深度:地震焦点深度的增加通常会减轻地震对地表的影响。
- 震级:地震震级越高,破坏力越强。
- 距离震源的距离:离震源较近的地区可能承受更大的破坏。
3. 风暴风暴是指大气中风的流动引起的气象现象。
其临界强度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风速:较高的风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破坏。
- 风暴持续时间:长时间的风暴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破坏。
- 经度和纬度:某些地区更容易受到风暴的影响,如热带气旋经常发生在赤道附近。
4. 干旱干旱是指长期缺乏降水的气候现象。
其临界强度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降水量:长期缺乏降水导致的干旱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水源枯竭等。
- 历时:干旱的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范围越广。
-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不善可能加剧干旱的影响。
5.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现象。
其临界强度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斜坡稳定性:陡峭的斜坡更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土质特征:土壤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决定了地质灾害的临界强度。
- 降雨量:大雨可能加剧土壤的饱和程度,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以上是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临界强度的简要介绍。
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各种类型的特点及其可能造成的破坏,以制定相应的灾害管理和减灾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积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
电等气象灾害。
形成与分类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
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二是导致灾害
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三是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
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
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
旱灾、农作
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
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
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
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
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
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
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
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
如大旱之后,
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
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
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
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
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自然灾害的特征介绍
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
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
不管是海
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
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其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
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
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十年一遇、
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自然灾害的不重复性主要是指
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第四,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自然灾害的联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区域之间
具有联系性。
比如,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象紊乱;美
国排放的工业废气,常常在加拿大境内形成酸雨。
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也就
是说,某些自然灾害可以互为条件,形成灾害群或灾害链。
例如,火山活动就是一个灾害
群或灾害链。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第五,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例如,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
约 500 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里氏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
重损失的强烈地震,每年约发生15 次,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
第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
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通过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
损失,从这一点看,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干旱
干旱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
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
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会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会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