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复习(世界经济学习题答案全本加2套样卷)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一1. 特别提款权是()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A. 世界银行B. 本国中央银行C. 国际金融公司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 下列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3. 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有多种,其中()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A. 美国模式B. 日本模式C. 法国模式D. 德国模式4.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B. 浮动汇率制度C. 货币局制度D. 无法定货币安排5. 自然和社会条件都比较优越,其资金、人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都适于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是()。

A. 石油生产国B. 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C.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D. 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6.米德冲突发生在()。

A. 固定汇率制度下B. 浮动汇率制度下C. 任何汇率安排下D.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7. 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多种,其中()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A. 美国模式B. 日本模式C. 法国模式D. 德国模式8. 经过10多年的转轨,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形势日益好转,主要表现为()。

A. 改革所有制结构,推行企业私有化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经济运行市场化和法制化C. 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和资本自由化D. 经过了“休克疗法”,经济体制已起死回生9. 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体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

这种理论是()通货膨胀。

A. 结构性B. 混合型C. 需求拉起的D. 成本推动的10. 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之间。

A. 发达国家B. 发展中国家C. 新兴工业化国家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参考答案:DCBCD ADDAB名词解释1.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为了扩大世界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寡头垄断力量。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分,共30分)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垂直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C.经济发展加快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网上试题题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

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 ?D.融合化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

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3、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 世纪末1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 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 世纪60 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 世纪70 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 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 世纪70 年代开始,到20 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第二章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1.按经济一体化程度划分,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6个形式。

按经济一体化划分,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分为:部门一体化和全盘一体化2种。

2.世界市场有国际商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

其中国际资本市场包括以股票和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长期信贷市场和以国际货币市场为代表短期信贷市场。

3.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而生物技术主要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和发酵工程。

4.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可分为:国际信贷和证券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分为股票和债券两种。

5.在跨国公司的产品策略中包括:国际专业化生产策略,产品多样化策略,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和产品的供应与分配策略。

6.世界市场有:统一性,竞争性,扩展性,延伸性,不平衡性5个特征。

而各种正规的,大型专业化贸易组织形式的出现;黄金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

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指具有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成熟的宏观调控机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

8.新材料技术包括新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海洋工程技术包括海底能源与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等方面。

9.按投资者控制被投资者产权的程度,国际投资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

10.跨国公司实行价格转移的目的主要有:转移资金,争夺市场,提高资金收益,调节子公司的利润收入,逃避税收。

●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分工,一般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分工,一般指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

●世界市场:世界各国和地区间惊醒商品及各种生产要素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广泛影响)

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广泛影响)

第一章经济全球化及其广泛影响1.1 复习笔记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跨国生产、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活动,超越国界,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经济诸方面发展变化的集中体现。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①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开始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仍局限于国际流通领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了加速发展并形成了新高潮,已经涵盖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国际流通过程在持续扩大,而且生产过程也在全球展开,真正实现了整个再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表现在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生产过程向全球范围延伸生产过程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它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过程超越国界,形成日益密切的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的生产联系。

(2)世界市场规模扩大世界市场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途径:①借助于国际分工与合作把各国和各地区市场联系在一起;②各国经济部门的扩大与开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产生循环效应;③通过对外贸易的乘数效应,促使国民收入的扩张和收缩在贸易伙伴国之间相互传递。

(3)国际金融、资本市场迅速扩大金融资本流向世界各地给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影响:①使资金短缺国家可以利用流入资金来促进经济发展;②投机性资金流向金融基础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常常给这些国家的货币金融市场造成破坏性冲击。

(4)技术交流与信息网络的全球化技术和信息在世界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获得外来技术和信息已成为各国产业升级、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 B.北美 C.东亚 D.地中海沿岸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世界生产力推向新水平,为资本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后30年 D.20世纪50年代3.()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B.非政府组织C.跨国公司D.各国消费者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兴工业化国家B.经济转轨国家C.欠发达国家D.先进国家5.世界经济区别于一般国民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活动主体多B.国民价值增值机制C.经济调控手段差异D.经济边界长6.国际贸易流向中的主要部分是()。

A.南北贸易 B.东西方贸易 C.北北贸易 D.南南贸易7.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可以解释的主要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产业内贸易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8.()是推动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所有权优势的核心。

A.创新和研发 B.品牌 C.资本 D.专利9.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

A.海默 B.卡森 C.邓宁 D.斯蒂芬斯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中占统治地位的形式。

A.绿地投资 B.跨国并购 C.建立战略联盟 D.项目合作11.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在()。

A.东亚地区 B.拉美地区 C.中东地区 D.中东欧地区12.通过贸易壁垒扶持本国弱小工业的成长,提高其竞争力以使之最终能与先进国家进行自由竞争,这是()的核心内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大全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大全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大全《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第一章1.什么是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3.当代世界经济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当代国际分工的变化及新趋势3.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国际分工的类型第三章1.世界市场的含义和特征2.世界市场开拓基础条件和主要标志3.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第四章1.什么是转移定价?转移定价的具体做法、目的'?2.跨国公司的影响。

3,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4.折衷理论的主要观点5.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6.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第五章1.金融国际化的含义、成因及表现2.金融国际化的影响与应对措施3.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4.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及形式5.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6.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第六章1.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及主要经济发展模式2.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3.发展中国家的类型及经济发展战略4.转型国家的经济转型的方式及不同转型方式带来的结果第七章1.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及特点2.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第八章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成因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WTO的原则第九章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分析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主要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第十章1.为什么说环境、资源与人口问题是当代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重大问题?2.为什么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十一章1.为什么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核心问题?2.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第十二章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2.如何顺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加快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就属于这种类型。

前者主要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后者主要为前者生产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

这种分工反映了双方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悬殊差距,因而在分工形式上呈垂直型或纵向型。

• 2.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一般属于该类型。

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所以它们之间通过世界市场建立的劳动关系一般呈水平型或横向型。

• 3.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和水平型相结合的分工形式。

许多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都属于这种类型。

就一个发达国家而言,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有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也有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我们把这样的国际分工形式称之为混合型国际分工。

• 4.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企业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 5.滞涨:是指在同一个生产时期里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物价暴涨并存的不符合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发展实践的“怪现象”。

是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社会经济现象。

• 6.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于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它具有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特征。

•7.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

它包括关于资源配置方式的信息传递系统;关于企业制度的竞争系统;关于产品与要素流动和组织的交换系统;关于政府经济活动的财税控制系统;关于政府金融政策的货币调控系统;关于维系市场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关于国际关系的对外交换系统。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1.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3.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4.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而不必发展那些不具备优势条件的工业绝对成本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

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生产那些有利程度较大或不理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5.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都承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都以高科技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为前提;都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是()。

A.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B. 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C.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D. 世界各国的经济指标2.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经济组织?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亚洲开发银行(ADB)D. 世界卫生组织(WHO)3. 下列关于全球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化是以经济为主导的一种现象B. 全球化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C. 全球化使国家特色文化逐渐消失D. 全球化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出现4.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

A.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B.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C. 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合作项目D. 外商对本国经济的投资5. 现代化的指标主要包括()。

A. 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B. 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C. 政府机构和法律制度D. 社会制度和民族特色6.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日内瓦?A.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B. 国际清算银行(BIS)C. 国际劳工组织(ILO)D. 世界卫生组织(WHO)7. 经济增长率指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度变化率B.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差C. 年平均工资与年平均消费水平之差D. 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8.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 美国B. 日本C. 中国D. 德国9. 联合国最高机构是()。

A. 安全理事会B. 联合国大会C. 联合国秘书处D. 联合国国际法院10.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A. 世界银行集团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亚洲开发银行D. 国际清算银行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 简述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国际贸易与投资等。

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习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习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习题与答案:1.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有哪些?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1)统一性。

这是指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世界市场并不因为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集团并存甚至是对立而被割裂。

(2)竞争性。

世界市场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全球性的竞争舞台。

这种竞争性主要表现为商品国际交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3)扩展性。

除了战争或危机的年代,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在科技革命浪潮所引发的工业高涨期间则更具飞跃的势头。

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1)国际价格机制;(2)关税率机制;(3)资本收益率机制;(4)汇率机制;(5)资源配置机制;(6)传导机制。

2.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3.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重创,世界贸易的缓慢发展,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国际金融秩序不稳定,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国际金融动荡与金本位制度瓦解。

金本位制度崩溃为各国通货膨胀打开了方便之门,导致各国汇率的剧烈波动,促使若干个相互对抗的货币集团出现。

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无序状态,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受到了更多的阻碍和困扰。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 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 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 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2. 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收入,进而提高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带动经济发展。

该理论被称为()理论。

A. 协议分工B. 垄断优势C. 比较优势D. 产品生命周期3. 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是()理论。

A. 议协分工B. 技术差异C. 产品差异D. 自然资源禀赋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创立了()理论,成为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

A. 垄断优势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国际生产折衷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A. 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B.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C. 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D.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6. 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逐步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理论。

A. 雁形模式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产品差异7. 反对需求管理政策,认为只要增加供给才能摆脱“停滞膨胀”学派,是()。

A. 后凯恩斯学派B. 货币主义学派C. 理性预期学派D. 供应学派8.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长约50至60年的长期波动,这种长期波动被称为()周期。

A. 基钦B. 朱格拉C. 康德拉季耶夫D. 库兹涅茨9. 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体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

这种理论是()通货膨胀。

A. 结构性B. 混合型C. 需求拉起的D. 成本推动的10. 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之间。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世界经济学习题答案全本加2套样卷)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世界经济学习题答案全本加2套样卷)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 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外汇交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 它开辟了环球的商业通道, 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

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 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 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 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 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 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

科技革命则包括科学革命, 也包括技术革命, 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

二、简答题1. 简述世界经济的内涵。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世界经济既包括国际经济关系, 又包括构成这种经济整体的各国内部的经济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既涉及生产领域, 也涉及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各个领域。

世界经济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是经济概念体系中的一种, 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一种方式。

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革。

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 世界经济镶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 而其自身也有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库(含)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库(含)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库(含)答案试卷1一、概念(每题10分,共20分)1 国际分工2 管理贸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2浮动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4 二战后,世界由“领土主义时代”进入“经济主义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地大物博”是一个国家富有的必要条件么?试用分工理论进行分析。

试卷1答案一、概念1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2 所谓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

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

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

二、简答题1内涵:(1)畅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 (1)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反,汇率浮动频繁而剧烈的情况会导致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和投资计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加速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多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演化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最后陷入“通货膨胀—汇率贬值—通货膨胀… … ”的恶性循环中。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1.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

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3.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

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而不必发展那些不具备优势条件的工业绝对成本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

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

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生产那些有利程度较大或不理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5.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 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 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 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2. 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是()理论。

A. 议协分工B. 技术差异C. 产品差异D. 自然资源禀赋3.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创立了()理论,成为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

A. 垄断优势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国际市场折衷4. 反对需求管理政策,认为只要增加供给才能摆脱“停滞膨胀”学派,是()A. 后凯恩斯学派B. 货币主义学派C. 理性预期学派D. 供应学派5. 熊彼特提出的(),可用来解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A. 二元经济模型B. 创新理论C.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D. 货币主义6. 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体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

这种理论是()通货膨胀。

A. 结构性B. 混合型C. 需求拉起的D. 成本推动的7. 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在国家宏观调控理论主要分歧是()。

A. 是否对宏观经济进行微观分析B. 边际消费倾向是否递减C. 是否主张实行公私混合经济D. 是否主张实行大幅度减税8. 在经济增长水平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之间。

A. 发达国家B. 发展中国家C. 新兴工业化国家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没有出现的国际经济新现象是()。

A. 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增长速度B. 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C.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全面开放D. 发达国家采用各种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10. 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及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多种形式的部门内分工发展缓慢失B. 国际分工完全专业化C. 企业内分工和国际分工密切结合D. 产业内分工基本上消11. 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完整版)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汇集

(完整版)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汇集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垂直型国际分工 D.混合型国际分工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 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 B.劳动力短缺C.经济发展加快 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外汇交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它开辟了环球的商业通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

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

科技革命则包括科学革命,也包括技术革命,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

二、简答题1.简述世界经济的内涵。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世界经济既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又包括构成这种经济整体的各国内部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既涉及生产领域,也涉及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各个领域。

世界经济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经济概念体系中的一种,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一种方式。

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革。

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世界经济镶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而其自身也有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2.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探讨当代世界范围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为达到这一目的,还要研究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各种经济条件和因素。

国际经济关系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经济全球化、国际商品交换关系、国际资本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等。

此外,国际之间的劳务交流、南北经济关系、南南经济关系以及围绕国际经济关系所进行的国际经济协调和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动因、周期、机制和全球性问题等,也都构成了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

3.简述世界经济形成的历史过程。

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世界经济的萌芽阶段。

世界经济最初的萌芽,产生于14-15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的工农业生产和商品货币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第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阶段。

16-18世纪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各国通过殖民扩张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市场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有机体,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

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通过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各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加强,这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第三,世界经济最终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作用下,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地过渡到垄断阶段。

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瓜分已经基本结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渗透到一些发展中的国家与地区,控制了其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最终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体系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成为囊括全球的统一的体系,这标志着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一步瓦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体系并存于世界经济整体中。

(2)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3)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4)国际协调机制加强。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日新月异:高科技迅猛发展并成为争夺的焦点;市场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形成和扩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南北经济关系发展中的矛盾与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领域竞争趋于激化。

四、思考题答案要点: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是什么?(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界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

(2)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

(3)国际分工为世界市场上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供了基础,世界市场为国际分工生产提供了价值实现的环境。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一、名词解释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中各种类型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对比、组合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总的图景。

这个图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它不断变动发展,并且出现了阶段性的突出变化。

多极化:多极化是指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多中心化。

“极”:极是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经济中心,每一个极或者说每个经济中心,各自应拥有较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同其他极或经济中心相抗衡,并对所在地区和周围相当数量的国家或甚而对世界范围的多数国家,在经济交往上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及辐射力。

二、简答题1. 简述二战后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经济政治变化。

二战后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经济政治变化有:(1)发达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起了重大变化。

(2)社会主义从苏联一个国家发展成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

(3)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震荡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即旧的殖民体系崩溃了。

(4)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和各国、各地区间以及经济集团间的经济联系不断扩展,世界生产与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也迭创新纪录。

在经济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建立起来并开展活动,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成批崛起,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和产业结构传递浪潮逐步推向全球。

2. 简述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形成和演变的基础。

各国按经济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而按经济发展水平则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由此组成的两大体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三个世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矛盾和斗争,正是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得以形成及演变的基础。

3. 简述影响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些基本矛盾。

影响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些基本矛盾有:(1)发展中国家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广大发展中国家(南方)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北方)之间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是战后世界经济中越来越引人注目的问题,它对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今后走向有着重大影响。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南北矛盾的焦点一直是双方围绕着国际经济秩序问题进行斗争,即南方要求废除而北方却极力维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同时北方反对而南方却力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各国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

战后初期,其他四方发达国家在政治上需要依附于美国,在军事上需要美国的核保护伞,因此,它们之间的矛盾基本上集中在经济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的三个中心即美、日、欧共体之间的竞争与斗争,进一步激化了。

各方的矛盾突出表现在贸易领域的摩擦加剧以及各国国内经济政策不一协调等。

(3)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之前“冷战”年代,这方面的矛盾实质上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全面对抗,突出表现在军事及政治领域。

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贸易歧视和不同程度的经济封锁政策,而社会主义国家被迫进行反歧视、反封锁的斗争。

4. 简述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两次高潮。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或区域经济一体化始于本世纪40年代末期,迄今出现了两次发展高潮。

(1)区域集团化的第一次高潮。

第一次出现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需要指出的是,政治因素是这次区域经济集团化掀起高潮的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所占的比重较大。

(2)区域集团化的第二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80年代中期至今。

区域经济集团化在经历了70年代至80年代上半期的徘徊后,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趋势明显加强。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数量迅速增多。

②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向洲际发展。

③领域不断扩大,程度不断迅速加深。

5.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1)国际分工以水平化为主,并不断深化。

(2)世界商品贸易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3)劳务、货币、金融、技术、信息等世界市场也一一发展起来,构成了完整的发达世界市场体系。

(4)产业资本国际化有了长足进展,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

(5)发展中国家成为独立经济体,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

(6)在水平化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各国对外经济关系以全球为对象。

(7)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步伐加快。

(8)跨国公司发展迅猛。

三、论述题1. 试述当代世界经济中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及消长变化。

答案要点:(1)第一个时期(从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压倒优势的年代,这是超级大国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2)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末60年第初到70年代前期)是苏联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并成为世界经济中能在相当程度上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再加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初步发展,从而导致了美国国际经济地位从顶峰上下落的时期。

(3)第三个时期(从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前、中期)是美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下降,美、欧共体和苏联彼此抗衡,日本迅速追赶的时期。

(4)第四个时期(从80年代前、中期迄今)是在日本崛起为第二经济大国的情况下开始的(第三次转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美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先是形成美、欧共体、日、苏四方抗衡的局面,而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苏联继承国的经济力量迅速分散并严重削弱,它们已经离开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从而导致了美、欧共体和日本三大经济力量鼎足而立和彼此抗衡的新格局。

2. 试述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

答案要点:(1)二战前15年左右:单极(美国)时期。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两极(美苏)时期。

(3)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三极(美、苏、欧共体)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