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1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3单元】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3单元】【导语】下面我们将有一次美妙的知识旅行,来吧,小朋友,你还等什么呢?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4、自制酸奶的步骤: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科学的奇妙世界科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可以揭示出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规律。
六年级的科学课程的第一个单元就是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的内容。
一、科学的定义和特点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以观察、实验和推理为基础,通过明确的思维和逻辑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科学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是一门追求真理的学科。
二、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假设、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这些步骤有助于科学家解决问题并验证假设,推动科学的进步。
1. 观察和提出问题: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仔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观察需要运用我们的感官,如眼睛、耳朵等,收集相关的信息。
2. 做假设: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假设。
假设是对现象的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设想,需要经过合理推理和逻辑思考。
3. 进行实验:在确认了假设后,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的真实性。
实验要设计严谨,合理控制变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收集数据: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量化或描述性的,有助于我们进行分析。
5. 分析数据: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整理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规律。
科学家需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6. 得出结论:在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之前,我们需要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
结论应该基于实验证据和科学原理,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三、科学实验的要素与要求科学实验是科学方法的关键环节之一,具有一定的要素和要求。
1. 实验要素:科学实验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即根据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要具备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其中独立变量是我们进行操作的因素,依赖变量是我们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2. 实验要求:科学实验要求严谨和可重复。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观察世界一、科学的本质和方法1.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是一种解释自然现象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本质。
2. 科学的方法有哪些?-科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和推理等环节。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最终总结出规律或者原理。
二、科学观察的基本技能1. 什么是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是科学家为了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而运用感官器官和科学仪器对自然现象进行有目的的感性认识的过程。
2. 科学观察中需要注意什么?-科学观察需要注意客观性、系统性、满意性和准确性。
观察者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有主观偏见,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
3. 如何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要根据观察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观察场所,学会使用科学仪器,灵活使用各种观察方法,以达到准确观察的目的。
三、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1. 什么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验证假设和验证规律的过程。
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变量的方法,考察自然现象的规律和本质。
2.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科学实验需要具备严密的实验设计、准确的数据记录、有力的实验展示和实验结论等,需保证实验能够被他人重复和验证。
3. 如何设计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设计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考虑实验的目的和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结语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科学本质和方法的认识,学会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方法去观察、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不断进步。
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六年级科学(1)
六年级科学(1)1、()()()()()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繁衍生息。
2、生物资源包括()()()()()3()是我国的特产,它耐热耐磨并有绝缘作用,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
(答案:1动物植物病毒细菌真菌2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3生漆涂料之王)二、简答:1、植物栽培、繁殖都有哪些新技术?答:温室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技术、植物的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
2、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答:因为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3、怎样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答衣物保持干燥,不要受潮;食物放在冰箱等低温的设备中或低温的环境中。
因为发霉的条件是潮湿温暖的环境。
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答:冷冻、冷藏、真空包装、脱水、腌制、灌装、防腐剂灭菌等。
5、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答:人与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的。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其他生物,离开其他生物,就无法生存。
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7课宝贵的生物资源)1、保护生物资源你怎样做?(建议)答:保护好身边的动植物,同时搞好宣传,也让别人保护。
多植树种草,优化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1、()()()()()()()等都是能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食物和汽油储存着()3、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中获得的。
4、能量单位是()1千焦=()焦耳。
5、过多过少地获取能量,都不利于()。
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
6、列举生活中利用能量的实例。
(答案:1声能光能化学能热能磁能机械能电能2化学能3食物4千焦10005健康平衡)(第9课植物与能量)一、填空:1、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2、燃烧淀粉时发光发热,说明淀粉中含有()3、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4、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并通过吸收(),在()中合成淀粉。
六年级科学1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1单元知识点六年级科学1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物质的性质、状态变化、水的性质和运输、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
一、物质的性质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质量、颜色、形状、硬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性质不同,物质之间的特点和用途也有所不同。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和描述。
二、状态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状态变化,主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有较小的间距和规则的排列;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间距较大;气态物质具有较大的体积和没有固定形状,分子之间的间距很大。
通过加热和降温等方式,物质可以发生状态之间的转变。
三、水的性质和运输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物质,具有特殊的性质。
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可以变成冰和水蒸气。
水在自然界中存在于河流、湖泊、海洋等形式,也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不仅可以被直接饮用,还可以用于浇灌农田、发电、运输等各个方面。
水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地下水和河流的方式进行运输。
地下水是指存储于地下岩石层中的水,通过井水等方式可以取用。
河流是地表水的一种形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构成了河流的水流。
人们利用河流进行运输,方便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四、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人们常常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净化。
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分开,使它们单独存在。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过滤、蒸馏、浸取和手工分拣等。
纯净化是指将杂质从物质中去除,使物质更纯净。
纯净化的方法有结晶、托盘干燥和沉淀等。
总结:六年级科学1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质的性质,状态变化,水的性质和运输,以及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
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并且掌握一些实际应用的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如何分离和纯净化物质,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必备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1 生锈与防锈必备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中,关于“1 生锈与防锈”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锈的定义及过程定义:生锈是指金属材料在暴露在空气中或与水接触时,由于金属表面与氧气或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现象。
常见的生锈金属有铁和钢。
过程:金属(如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铁的氧化物,即铁锈。
这个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氧化反应。
二、生锈的条件氧气:金属与氧气接触是生锈的必要条件。
氧气的存在使得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
水:水也是导致金属生锈的关键因素。
水分中的氧气和金属之间会发生氧化反应,引发金属的生锈。
盐:含有盐分的水或气体会加速金属的生锈速度,因为盐增加了金属与水分子的反应速度。
三、生锈的危害破坏金属结构:生锈会破坏金属的表面光洁度,使金属变得脆弱,容易断裂。
经济损失:生锈会给设备带来损坏和修复的开销,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安全隐患:生锈后的金属材料破坏了原本的坚固性能,可能引发事故或危险。
四、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生锈常常是由于金属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下所引起的。
因此,保持金属材料的干燥是防止生锈的重要方法。
可以使用防水涂层或包装金属材料,防止水分进入。
添加防锈剂:将防锈剂涂抹在金属表面上,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涂层,防止氧气和水分侵蚀金属,从而防止生锈。
电镀:将金属浸入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并在其表面附着上一层金属,形成保护膜。
这个过程被称为电镀,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生锈。
涂层保护: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防锈漆或其他涂层,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金属与外界因素的接触,从而减缓金属生锈的速度。
合理存放:正确储存金属材料也是防止金属生锈的重要方法。
将金属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远离湿度较高的地方,可以有效减少金属的生锈。
五、实验设计与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金属的生锈情况,理解生锈的条件和过程。
实验材料:铁钉、盘子、水、油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课 各种形式的能量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走进颐和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容量 180L
每天使用时长(小时) 24
• 调查家里使用最多的10种电器,如冰箱、洗衣机、空
调……
• 查看电器使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容量。
课堂小结
点击放大观看
达标检测
二、判断题。
2.[易错题]太阳能车不需要能量就能动起来。
( ×)
3.在公园里锻炼的成成所用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储存的
化学能。
水变热
电视机
电
电视有声音和动画
超声波清洗器
声
镜片上的脏东西掉了
炒菜
热
菜烧熟了
磁悬浮列车
磁
列车运动
化学能
太阳能
磁能
物体发生变化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换与转移。
电能
风能
声能
在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中,虽然能量的表现形式各有不 同,但它们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机械能。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微小世界》主要围绕着微观世界的探索展开,引领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奥秘,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重要知识点1.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将微小物体放大,以便人眼能够观察。
2. 显微镜的使用: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包括如何调节焦距、如何移动载玻片、如何观察标本等。
3.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命活动:了解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4. 昆虫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对昆虫的观察,了解其身体结构、生命周期、习性等特点。
5. 土壤中的生物:观察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和动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三、实验与探究1. 制作简易显微镜:通过动手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提高实验技能。
2. 观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
3. 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通过解剖和观察昆虫标本,了解其身体结构特点。
4. 观察土壤中的生物:通过观察土壤中存在的生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四、学习建议1. 注重实践操作:在学习本单元时,要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微小世界中生物的理解。
2. 培养观察能力: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对微小世界的感知能力。
3. 搜集资料: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关于微小世界中生物的资料,拓宽知识面。
习题和知识点:一、放大镜1. 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A. 左右放大B. 上下放大C. 大小放大D. 前后放大正确答案是:D。
2. 放大镜的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3. 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应放在焦距之内。
4. 放大镜的焦距应在1.0~1.0之间。
明视距离为25cm,因此,放大镜的焦距在25~50cm之间。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三张32开的白纸、两个木块、数个垫圈。
实验目的:拱形的物体比平面的物体承重力大。
实验步骤:1、用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大小相同的木块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平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2、再用另一张32开白纸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拱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3、用最后一张白纸折成波浪形,搭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木块上,看看此时最多能放多少垫圈。
4、比一比哪种桥上放的垫圈多。
实验结果:波浪形桥上放的垫圈最多。
实验结论:无数个拱形叠加在一起承受的重力最大。
二、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三张32开的白纸、两个木块、数个垫圈。
实验目的:拱形的物体比平面的物体承重力大。
实验步骤:1、用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大小相同的木块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平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2、再用另一张32开白纸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拱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3、用最后一张白纸折成波浪形,搭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木块上,看看此时最多能放多少垫圈。
4、比一比哪种桥上放的垫圈多。
实验结果:波浪形桥上放的垫圈最多。
实验结论:无数个拱形叠加在一起承受的重力最大。
三、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三张32开的白纸、两个木块、数个垫圈。
实验目的:拱形的物体比平面的物体承重力大。
实验步骤:1、用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大小相同的木块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平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2、再用另一张32开白纸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拱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3、用最后一张白纸折成波浪形,搭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木块上,看看此时最多能放多少垫圈。
4、比一比哪种桥上放的垫圈多。
实验结果:波浪形桥上放的垫圈最多。
实验结论:无数个拱形叠加在一起承受的重力最大。
四、实验名称: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木棒(或小塑料棒)6根、橡皮筋4根。
实验目的:证明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最稳固。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放大镜。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3.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 昆虫在放大镜下能展现出奇特的身体构造,比如: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2.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3.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 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
3.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四、怎样放得更大。
1.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2. 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 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
2.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形态多样。
2.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2. 常见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1. 人类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2. 人们还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 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发现和了解了许多微小的生物和物质结构。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工具和机械1.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5.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6. 动滑轮随着重物移动。
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7.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8.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能省力。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 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2. 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如:开瓶器、羊角锤、老虎钳等。
3.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如:镊子、筷子、钓鱼竿等。
4.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如:天平、跷跷板等。
三、轮轴的秘密1.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2. 生活中的轮轴:门把手、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辘轳等。
四、滑轮组1. 滑轮组的作用: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 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数量越多越省力。
五、斜面的作用1. 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2. 生活中的斜面:盘山公路、楼梯、螺丝钉的螺纹等。
科学1 6年级知识点总结
科学1 6年级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课程主要涉及生物、物理、化学三个方面的知识,下面将对六年级科学知识点
进行总结。
一、生物
1.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哺乳动物、鸟类、昆虫、两栖动物等的特
点和生活习性。
2. 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区别,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 动植物的适应环境:生态系统、食物链、生物多样性等知识。
二、物理
1. 能量:重力、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声能等形式的能量。
2.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溶解、沉淀、蒸发等现象的
原理。
3.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光学原理。
三、化学
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金属、非金属的特点和性质。
2. 反应与变化: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类型,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基本化学反应。
3. 实验和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化学反应过程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综上所述,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涉及生物、物理、化学三个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
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增强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学探究第一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第二节: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第二节:生物的进化与适应3. 第三章:能源与环境第一节: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了解生物的分类、进化与适应。
3. 提高学生对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生物的分类、进化与适应能源的分类与利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烧杯、试管等)生物标本能源模型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生物观察记录表能源分类图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标本、能源模型等,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等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科学探究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举例说明。
(2)生物的多样性讲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展示生物标本。
学生观察生物标本,进行分类练习。
介绍生物的进化与适应,举例说明。
(3)能源与环境讲解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展示能源模型。
学生进行能源分类练习。
讲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对科学探究、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步骤2. 生物的多样性:分类、进化、适应3. 能源与环境:分类、利用、环保、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列举生物的分类特征。
(3)简述能源的分类及利用。
2. 答案:(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归纳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归纳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
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目镜)的倍数。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2.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
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物质,把它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的细胞数量就越少,细节越明显。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
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
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也是(生物),它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是关于微小世界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1. 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类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2.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所有的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3. 细菌: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包括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
有益细菌可以帮助人类进行某些生物过程,例如食物发酵,而有害细菌可能引发疾病。
4.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一种仪器。
它通过光的折射和放大作用,使得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和微生物等微小的结构。
5.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内的液体,细胞核则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
6. DNA: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它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7.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它无法在没有宿主的情况下独立生存。
病毒可以感染宿主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自己。
一些病毒也可能引发人类的疾病。
这些知识点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关于微小世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学生可以认识到微小世界的重要性,并了解微生物、细胞和病毒等微观世界中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01第一单元_微小的生物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
第1课病毒
一、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二、病毒的特点。
1、他们的结构非常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3、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三、病毒的种类及代表。
根据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力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力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四、流感、狂犬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第2课细菌
一、在哪里可以找到细菌?
在土壤、空气、水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外,都可以找到细菌,它们无处不在。
二、细菌的定义。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三、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化肥供豆科植物利用,制醋、制味精、制沼气、生物制药等也都需要细菌的作用,总之,细菌在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有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的危害也比较大,如腐生细菌能使食物腐败变质。
四、资料卡p6
五、细菌繁殖游戏
第3课馒头发霉了
一、馒头发霉的原因高温潮湿
二、真菌种类和特点
第4课
一、蘑菇如何进行生活的
二、蘑菇的结构
三、如何识别有毒的蘑菇
四、认识各种各样的食用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单元评价练习(一)班别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说明:本试题共三大题,满分50分。
测试时间为40分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丹顶鹤生活在松林。
()
2、丹顶鹤的身体特征有三长:颈长、嘴长、腿长。
()
3、湿地里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所需的食物类型丰富,野生动物不合适栖息。
()
4、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 )
5、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
6、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
7、生物通过相互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一条食物链。
()
8、生物包括植物、动物。
()
9、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
10、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
11、小鸟→小草→蚜虫是一条完整正确的食物链。
()
12、生活在绿地上的蝗虫,大多是黄褐色的,而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绿色的。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
A、能影响环境
B、能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2、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A、正确
B、不正确
C、两种都不是
3、()是一条正确完整的食物链。
A、小草←蚜虫←瓢虫←小鸟
B、蚜虫→瓢虫→小鸟→小草
C、小草→蚜虫→瓢虫→小鸟
D、瓢虫→小鸟→小草→蚜虫
4、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各种各样动物喜欢吃的草,如果草大量减少,()。
A、老鹰增加,兔子减少
B、老鹰减少,兔子减少
C、老鹰增加,兔子增加
D、老鹰减少,兔子增加
5、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
6、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
A、多些B、少些C、平衡
7、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
A、生物;
B、植物;
C、土壤。
8、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高粱蝗虫青蛙蛇
B、蝗虫高粱青蛙蛇
C、高粱蝗虫蛇
9、鼠妇喜欢生活在()。
A、阴暗的环境B、干澡的环境C、半干半湿的环境
10、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互惠互利的关系。
11、由蛇、蝗虫、草、老鹰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草-蝗虫-老鹰-蛇
B、草-蝗虫-老鹰-蛇
C、草-蝗虫-蛇-老鹰
12、人类与动物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是()关系。
A、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B、相互影响和相互抵制C、相互依存和相互伤害
13、制作生态瓶时,小鱼的数量()
A、越多越好
B、越少越好
C、适度放养
14、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A、褐色
B、绿色
C、黄色
15、生态系统包括()
A、环境与植物B、生物与动物C、环境与生物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
1、请你填写制作做个生态瓶的步骤。
A在瓶里植入几棵水草;B、再放入水生动物;C、再装入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D、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
()——()——()——()
2、请你填写制作鼠妇的生活环境的步骤。
A、取一些鼠妇,将它们随机放到盒子,并盖好盒盖,在开口上放一块透明的塑料片;
B、用纸鞋盒做一个简易观察箱,在盒底铺上一层薄薄的潮湿细土;
C、用小刀将盒盖的盖面从中间划开,去掉其中半边盖面,形成一个大的开口;
D、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停留的位置,并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单元评价练习(一)班别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说明:本试题共三大题,满分50分。
测试时间为40分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丹顶鹤生活在松林。
(×)
2、丹顶鹤的身体特征有三长:颈长、嘴长、腿长。
(√)
3、湿地里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所需的食物类型丰富,野生动物不合适栖息(×)。
4、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 √)
5、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
6、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
7、生物通过相互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一条食物链。
(√)
8、生物包括植物、动物。
(√)
9、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
10、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
11、小鸟→小草→蚜虫是一条完整正确的食物链。
(×)
12、生活在绿地上的蝗虫,大多是黄褐色的,而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绿色的。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 C )。
A、能影响环境
B、能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2、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B )。
A、正确
B、不正确
C、两种都不是
3、( C )是一条正确完整的食物链。
A、小草←蚜虫←瓢虫←小鸟
B、蚜虫→瓢虫→小鸟→小草
C、小草→蚜虫→瓢虫→小鸟
D、瓢虫→小鸟→小草→蚜虫
4、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各种各样动物喜欢吃的草,如果草大量减少,( B )。
A、老鹰增加,兔子减少
B、老鹰减少,兔子减少
C、老鹰增加,兔子增加
D、老鹰减少,兔子增加
5、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C )。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
6、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C)。
A、多些B、少些C、平衡
7、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B)。
A、生物;
B、植物;
C、土壤。
8、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
A、高粱蝗虫青蛙蛇
B、蝗虫高粱青蛙蛇
C、高粱蝗虫蛇
9、鼠妇喜欢生活在(A)。
A、阴暗的环境B、干澡的环境C、半干半湿的环境
10、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C)。
A.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互惠互利的关系。
11、由蛇、蝗虫、草、老鹰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C)。
A、草-蝗虫-老鹰-蛇
B、草-蝗虫-老鹰-蛇
C、草-蝗虫-蛇-老鹰
12、人类与动物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是(A)关系。
A、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B、相互影响和相互抵制C、相互依存和相互伤害
13、制作生态瓶时,小鱼的数量(C)
A、越多越好
B、越少越好
C、适度放养
14、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B)。
A、褐色
B、绿色
C、黄色
15、生态系统包括(C)
A、环境与植物B、生物与动物C、环境与生物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
1、请你填写制作做个生态瓶的步骤。
1、请你填写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10分,每个括号2.5分。
)
A在瓶里种上几棵水草;B、再放入水生动物;C、再装入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D、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D)——(C)——(A)——(B)
2、请你填写制作鼠妇的生活环境的步骤。
A、取一些鼠妇,将它们随机放到盒子,并盖好盒盖,在开口上放一块透明的塑料片;
B、用纸鞋盒做一个简易观察箱,在盒底铺上一层薄薄的潮湿细土;
C、用小刀将盒盖的盖面从中间划开,去掉其中半边盖面,形成一个大的开口;
D、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停留的位置,并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B)——(C)——(A)——(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