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教案课件-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市优(广东)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课件上册语文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课件上册语文课件

“不到”突出时间短,“即已”说明速度快,这两个词充分表现 出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12/6/2021
第四页,共八页。
3.阅读(yuèdú)下面这则消息,说说这则消息与课文的异同(从内容 和语言表达两方面进行思考)。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 人 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 :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 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 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
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
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 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
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
的江面,等候(děnghòu)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
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
12/6/2021
第五页,共八页。
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 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 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并响起前后各部队(bùduì)间联络的号音。 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 、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 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 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 以听到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 了!南京再见!”
12/6/2021
第二页,共八页。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xiāo xi)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为何 如何
1949年2月2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人民解放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国民党防线瓦解,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
2.如果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 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具体地告 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 的哪些部分相对应?
了解“新闻” 1、新闻的定义
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 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 国内外新近产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了解“新闻” 2、特点
(1)让事实说话 (2)报道迅速及时 (3)文字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
了解“新闻”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 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纭溃退。
“经营”“溃退”用词生动。“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 之义,更能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指因被打垮而后 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诸城进击中。
创作背景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基本 上被摧毁,但仍有大量兵力据守长江以南,并借“和谈”构筑 长江防线,与人民解放军隔江对峙。中共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
政府的意图,组织百万大军逼近长江,分东、中、西三路,
做好了渡江准备。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出了《国内和平协定(最 后修正案)》,和平谈判破裂,渡江战役于当天午夜打响; 21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在彻底摧垮敌人的长江防线的同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 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 大地区的战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课件

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
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课件国在民线 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4
生字新词
溃(kuì)退 荻(dí)港 诸(zhū) 经营:筹划,组织并管理。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 势力被迅速摧毁。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课件在线
3
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
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
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
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
课件在线
7Hale Waihona Puke 精读品味1.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内容,你会怎么说? 2.课文语言简洁,表达得当。你 觉得哪些句子或者词语用得有 特色?找出来,品味一下。
课件在线
返回8
交流归纳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
十万人渡过长江。
2.①“经营”:写出了国民党军队的精心
布置和准备,与“摧枯拉朽”“纷纷溃退”
消息有三个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 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 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记忆画线内容,并检查记忆效果。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共25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共25张PPT)

●背景 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 自然环境。
●结语 指的是新闻结束的话。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
标题 引标、主标、副标。
必 不 可
导语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 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下文。

主体 新闻的躯干
辅 助
背景 结语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这两部分有时在主体中,有时可 省略。
阅读常识
四、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 很简练准确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有 主标、 引标、副标之分;
●导语 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 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 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 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 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 原因、经过、结果。
三、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新闻的五个W
一个H
When—— 何时 Who —— 何人 Why —— 何故
Where—— 何地
What —— 何事 (How———如何)
新闻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那怕是只缺少一两 个要素,就不可避免地使所报道的事实残缺不全, 说不清楚,不能给人以确切的概念,不能提供充分 的事实根据,至少也会使所报道的事实大为逊色。
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依据 逐步推进,直至现在的“进击中”, 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富有视觉动感。
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有一个凸显事件的开头,叫倒 金字塔结构。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课件(共36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课件(共36页)
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 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 渡江了吗?
体现新闻及时性
3、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
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4、你能概括这则新闻的中心吗?
这篇新闻,气势磅礴,全面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战役,这是中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 义的胜利。这一历史,让我们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 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1、时间上的衔接:
20日夜—21日下午5点—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2、渡江部队的衔接: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3、内容上的衔接:
第二层有“和东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与第一层衔接; 第三层有“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第二层衔接; 第三层有“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与第二层的“汤恩
1.《消息两则》
毛泽东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消息的结构和基 本特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这则新闻的结构层次把握住新闻的结构 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 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这则新闻,把握新闻的 结构和特点。 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区域
课 文 结 构
渡江概况 导语: (第1、2两句)
战役全局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从四个方
面概括)
中路军: 中路军首战告捷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主体: (剩余部分) 西路军: 东路军战绩辉煌 (重点) 东路军:

0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

0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

了解其写法特点。
读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点明人物
点明结果 点明事件
标题概括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也显 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明背景
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受到了致 命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平谈判” 的诡计。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解放军下 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解放军部队于当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强渡长江,突破国 民党长江防线。22日2时,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南渡长江》。
研读课文
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 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 再说东路军?
①中路军第一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②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 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论; ③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 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 泄气。
研读课文
再读这两部分内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 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2. 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描写战争场面时是敌略我详, 本文分析战场情况时却是敌详我略,本文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本课中的两则消息,学习消息这个新文体,再次感受 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01 消息二则
第一课时 01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优质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优质教学课件

字词识记
( 摧枯拉朽 )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 业已 ) 已经。 ( 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 溃退 )狼狈不堪地逃走,形容毫无秩序地撤退。 ( 锐不可当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 要塞 )指险要的关隘,亦作要隘,常出现在边城的要害处。 ( 歼灭 )消灭。
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段的总体情
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 况,引起读
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
者的阅读兴 趣。
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再读消息,剖析结构
“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 起何作用?
5W1H
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 when 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 where 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 who 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 what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 why 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 how
品读消息,体会作者情感
写出了国民党军队一片混乱的败退场面,客观地 表现了国民党军队的虚弱和解放军的英勇。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
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
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
领南岸广大地区。
表现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一 往无前的战斗场景。
再读消息,剖析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 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 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 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课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课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锐不可当(dāng) 当(dàng)真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高屋建瓴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瓴” 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
负隅顽抗 ——垂死挣扎,顽固抵抗。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阻止
溃退
——败退。“溃”,溃败。
悍然
——蛮横的样子。
二、从新闻结构出发学习课文
1.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 是辅助部分。
标题:引题、主题、副题。
消息有三个特点: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
主体:消息的主干部分。
不能虚构夸张(真实性);
背景: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 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
结语:是新闻的结尾。
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 3.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公开性、针对性
背景和结语常暗含在主体里,不是每一篇新闻都有。
二、从新闻结构出发学习课文 2.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 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赞扬了我军战士英勇善 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也从侧面反映了国 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态。
三、复述新闻
思考:如果你要把本文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要 比较完整地告知,你会怎么说?如果要具体地告知?你又会如何说呢?
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完整告知:大约三十万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已于二十一日胜利渡过长江。 具体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 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 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 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2、阅读《消息二则》,了解消息的内容,体会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 时效性 准确性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态度偏向:立场观点 电头:稿件发出的单位、时间、地点
三特点
导语:第一句或第一段,扼要地提示新 闻的核心内容
新闻 (消息、 特写、通
讯)
组成部分
主体:新闻的主要部分,用充足的事实 表现主题,对导语内容的扩大
六要素 何人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故 如何
具体内容
何事
何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
放军
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
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
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
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纭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
的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30日飞抵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举行的交接仪式上致辞说,中巴两国是患难与
共的真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两国有守望相助、携手面对困难的传统。这批救灾物资运抵后, 结语
中方还将继续为巴方提供支援,支持巴灾后重建工作。 巴基斯坦电力部长胡拉姆·达斯特吉尔汗代表巴政府出席仪式并致辞。他表示,中国是此次巴基
溃( kuì)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泄( xiè)气:泄劲、灰心、没有信心 要塞( sài ):险要的关隘 摧枯拉朽:比喻轻易的摧毁腐朽势力 锐不可当(dāng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任务一 读材料,梳理新闻知识
1、阅读教材第2页新闻阅读策略、《消息二则》的旁白、第9页的知识 补白、第15页的技能点拨的资料,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等工具自主梳理消 息的有关知识,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顺利南渡长江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顺利南渡长江课件新人教版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 上”——(战线)之长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 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人数之
多(兵力)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 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01
02
03
“冲破敌阵”——攻 势之利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 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多音字
dāng 当 权 当
dàng 当 真
sài 塞 外 塞 sāi 瓶 塞
sè 敷 衍 塞 责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 闻的内容。 从文章里找出能概括以上内容 的两句话。
导 语 Introduction
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 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语言简明扼要, 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 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 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读 一 读 Read
芜湖 wú 阻遏
è
宋 希 濂 l i án
荻港 dí 阌乡
w én 杜 聿 明 y ù
溃 退 k u ì 绥 靖 区 s u í j ìn g
督战 dū 鄂豫区 è yù 要 塞 s ài 锐 不 可 当 d ā n g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活动.探究 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优质课课件_17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活动.探究 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优质课课件_17

4.主体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
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
司令的命令。
5.结语
(二)读懂消息 ——阅读消息技巧点拨
请阅读1、2课中的三则消息,并概括出各自的主要内容。 看看与消息结构中的哪些部分关系最为紧密?
关注消息的标题、导语(正文第一句话或第一段)
认真阅读《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有关资料,写下你的感想(2)
(三)读透消息
认真阅读《乐天集团》的有关资料,谈谈你的感想(3)
(三)读懂消息
——求证权威机构, 舍弃小道消息。 不跟风盲目传, 且等两周再看。 多方搜集材料, 独立思考分析。 如此阅读消息, 方见个人魅力。
作业布置
必做作业: 1.对比第2课与第3课在语言上的不同点,归纳出消息与新闻特写
1.标题

2.电头
3.导语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
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
、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
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 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
世界六大报社
新华社——中国 路透社——英国 美联社——美国 法新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合众国际社——美国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二)读懂消息
绘制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标题、 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1)
(二)读懂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二)读懂消息 ——阅读消息技巧点拨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精品教学课件

当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则消息真实地报道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B.“科技下乡”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大约半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 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纪录片,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过程。 D.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获得的。
基础梳理
读一读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溃退( kuì) (2)泄气( xiè) (3)摧枯拉朽( cuī )
记一记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摧枯拉朽:文__中__指__枯__草__朽__木__受__到__摧__折__,__比__喻__腐__朽__势__力__被__迅__速__摧__毁__。__ (2)风平浪静:没__有__风__浪__,__水__面__很__平__静__,__形__容__平__静__无__事__。__
理清结构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顺利渡江 敌人纷纷溃退
赏析语言
1.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体会本文语言的真实准确。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
1 “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有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 “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认识文体
新闻又称消息,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 信息的一种文体。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 义上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从狭义上讲,新闻就是指消息。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①标题:新闻的开头,主要用来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②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③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 进一步扩展)。 ④背景:介绍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帮助读者理解新闻。 ⑤结语:新闻的结尾,主要用来对新闻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大体的概括总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  (1)
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
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
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
不是确数。
分析语言
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提 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 纯客观的。但是,完全中立的, 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 “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请你 判断记者倾向哪一方,从哪些倾 向词句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了 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③不到二十四小时,三 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 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 区。
“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两个词充分 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拓展延伸
第四部分
课后作业: 1.整理新闻有关笔记;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目录
1.情境导入
2.初读感知
3.新知探究
4.拓展延伸
情境导入
第一部分
01 新闻
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一 般为受众所关注,经传播者选择, 借助各种符号载体及时传播;也指 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 文学等。狭义专指消息。
新知探究
第三部分
拓展延伸
第四部分
芜湖 wú hú
注音
摧枯拉朽
cuī kū lā xiǔ
荻港 dí
解释词语
摧枯拉朽:
1.仔细阅读课文, 找出这则消息的 要素
01
02
03
0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5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2.分析消息结构
结构五 部分
3.说说导语部分 在文中的特点和 作用?
4.“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 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 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 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 报道及时。

第1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共29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共29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介 绍 作者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
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论文, 《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
随堂测试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 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 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发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 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 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 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 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 的。……
➢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课 文 分析
思考:“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 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 点和发电时间。
➢ 不到” 表明时间短,“即已”“正向”表明速度快,“突破”“占 领”“进击”等词语,表现了我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的特点,抒发 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课 文 分析
讨论交流: 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 此处为消息的结语,概括前文的内容。 ➢ “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突出了解放军将士一如既往以英

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课件

5.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产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 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 。找一找本文中的带有感情色彩 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明确: ①其实,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作新闻时,总是在文 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的。 ②本文中的一些句子中的词语(课本p148页 “词句品味 积累”)包 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 爱憎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 师的夸奖,虽然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由于他们还未系统地接触 过新闻文体,对新闻体裁有着好奇的心理,一下子想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还有一定困难。
从学生的知识角度上看,特别是学生在品析字词,分析句子的表达 效果上,在消息文体中学生掌握不住方法,通过锻炼让学生掌握消息准 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 2、了解本则消息的六要素,五结构,三特点。
教学拟一则标题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时,这是一篇经典的新闻作品,所以我第一让学生了解新闻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在认知阅读环节中先检查预习情况, 然后让学生阅读新闻简介,了解新闻,训练学生归纳能力。在理解阅读 环节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消息,了解本则消息的六 要素,五结构,三特点。拓展阅读环节中,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 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积累的结合,养成爱看报,关注时政的习惯, 奠定初步的新闻意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合作、交流、共享尤为重要。 要到达这一要求,平等的对话是前提。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 教师要实现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就必须鼓励他们每一个思想的 火花,不轻易否定任何一次思维的过程。当学生的思维火花被 点燃时,他们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情感去主动探究,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等目标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水到 渠成地达成了。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第一课时(课件)(优质课一等奖)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第一课时(课件)(优质课一等奖)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件

新闻
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 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 时代的一种文体。狭义上的新闻单指 ,广 义上的新闻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 评论等。
新闻有传播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三个属性。
消息
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事情详细的经过 和细节的一种文体,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 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 体裁。
2.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B )。
A.标题 主体 结尾 B.标题 导语 主体 C.标题 时间 正文 D.标题 时间 人物
2.读完这则消息,你能找出它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部分吗?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1.从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
获知信息: 人物、地点、事件 标题特点: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新华社全文发布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报道了战役首日的情况。
1、重点字音
芜湖( wú ) 督战( dū ) 荻港( dí ) 诸城(zhū) 要塞(sài ) 泄气(xiè ) 溃退(kuì)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ɡ) 摧枯拉朽( kū )
2、多音字
2.正文开头的黑体字是消息的什么部分?它的作 用有哪些?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黑体字是电头,也称“消息头”。它是用来 表示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以及时间的。
3.认真阅读这则消息,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 导语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 万人渡过长江。
作用: 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揭示 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了全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两则》教案
东安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积累“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⑵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⑶了解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⑷掌握新闻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⑵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内容,掌握战争的主题。

2、掌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掌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新闻主体局部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延伸拓展法: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掌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局部的层次。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新闻,要求学生听读,辨明字音和词义,积累词语;指导学生从六个方面掌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掌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能力训练,学会正确听读。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示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

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澎湃,是新闻作品中车载斗量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播放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曲,教师板书文题。

二、背景资料简介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

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

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需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

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

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2、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志,纷纷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