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我这一辈子》电影改编评析

合集下载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后感-读后感大全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老舍的自传,后来才发现这本书是老舍的短篇小说集。

开篇月牙儿,讲述了一个幼年丧父的女孩被生活所迫走上了母亲的老路——当上妓女的悲惨故事。

看完一想,老舍笔下的人物怎么老是就被命运按在底下摩擦,朋友提醒我,命运并非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或者实体。

一个人的一生的种种际遇还要归结到自身上面去。

于是我再好好审视了这篇月牙儿。

先说月牙儿的妈妈,丈夫死后,先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当了,没东西可当后,又找了份洗袜子的工作,硬牛皮似的袜子把妈妈磨得消瘦,妈妈只好再嫁。

三四年后,新爸没说一声就抛下这母女俩走了。

妈妈这才开始了卖自己的生活。

这篇里的妇女,必须倚靠男人才能生活。

这就是那个时代底层妇女的必经之路吗?虽然俗话说笑贫不笑娼,但眼睁睁看着小女孩也只得一边厌恶自己一边出卖自己,心里真憋屈。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老舍在文中给出了小女孩使的其他办法,第一条路,找个正经男人结婚,老舍又是这样堵上这条路的:所谓文明人,懂得问我在哪儿毕业的,家里做什么事。

那个态度使我明白,他若是要你,你得给他相当的好处;你若没有好处可贡献,人家只用一角钱的冰淇淋换你一个吻。

难道就没有男子愿意与一个一无所有的女孩结婚了?第二条路,被包养。

女孩儿遇上了一个供她衣食住的已婚男子,跟了他几个月,人家的妻子却找上门,女孩终是心善的,放了那个男子。

第三条路,在小饭馆当女服务生,这条路听起来就比较正经儿了。

可是呢,她又受其他女招侍的挤压。

在饭馆工作,还需要搔首弄姿的功夫,女孩儿干不下去了。

最后只得去卖。

在老舍预设的场景里,我的确是找不出小女孩的出路了。

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之处,就是老舍借小女孩之口,“戏谑”了一番期待爱情的花季少女们:她们似乎都还做梦呢。

她们都打扮得很好,像铺子里的货物。

她们的眼溜着年轻的男人,心里好像作着爱情的诗。

男女彼此织成了网,互相捕捉;有钱的,网大一些,捉住几个,然后从容地选择一个。

《我这一辈子》初探

《我这一辈子》初探
,

这 些 不 同形 式 的 作
,
在 我 国现 代文学 史 上
揭 露打 击 了 阴 森 晦 暗 的 旧 社会
程度 不
表现 城市贫 民 生 活 的 作 品 中 由 于 种 种原 因
, , ,
尚有 一类 题 材
同 地 表现 了 作者对城 市贫 民 不 幸 遭 遇 的 同 情

而 长期被 文学 评 论

老舍 先 生 描 写 此 类 题 材 的 作 品 自有他 的
,
旧制 度
加 深 了 表 现城市贫 民 生 活作 品 的 厚
老 舍 先生 以 如 泣 如 诉 之
,
洋车夫 的苦难 ; 郁 达夫 的 短 篇 小说 《 薄奠 》 真 实 地 描 写 了 洋车夫 因 生 活 所迫 白杀 身 死 的 悲
剧;

在这 些 作 品 中
,
真情
多姿多彩 之 巨 笔
,
精 心塑 造 了 各种 类
探讨 一 下老
展示 作 者在
,
深 刻 了解 和 特 殊感 情 的 作家 广阔 刻
。 ,
舍 笔 下 旧 巡警 形 象 的 独 特意义
观 察更加 细微
,
,
透 视 剖析 社 会 更 为 深
人物 塑 造 等 方 面 的独 到 之处

他把 触 角探伸 到为诸 多作 家所忽 视 或 不 选择 了城 市 贫 民 中的特
在 浩 如 烟 海 约 现 代 文 学 作品 时 有 出现但 鉴 于
,
娓 动 听 地 叙 述 了 他 穷愁 潦 倒 的 一 生 怒骂中
,
在嬉笑

旧 警察 形 象 屡 见 不 鲜

抒发 了他 愤慨

[我这一辈子电视剧]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电视剧]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电视剧]我这一辈子篇一:[我这一辈子]老舍《我这一辈子》读后感《我这一辈子》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他很普通也很要强,可生活却和他不断开玩笑:心爱的妻子,被最知心的朋友拐走;学了裱纸手艺,可时代变迁,却没了用武之地;无奈之下做了巡警,可是困苦的生活还在继续。

以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反映了一部时代的大悲剧。

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老舍《我这一辈子》是反应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

看完后让我非常的沉重。

但在悲剧故事下我不由的感受到老舍文笔下主人公的幽默与讽刺。

从小说里可以看出男主人公是一个聪明,勤奋,善良,善于学习的人。

但这一切优良的品质又有什么用呢这些并不能让他摆脱自身的困境,走出悲剧的命运。

每一次的努力与付出,最终全成了泡影。

老舍通过男主人公的经历与思想变化带着我们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这个社会。

男主人公在遭到无数社会不公的待遇后,终于明白无论一个人怎样努力的挣扎,自身的努力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封建社会下人们的性格遭到了摧残与扭曲,在压迫下人们渐渐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学会了如何当“奴才”。

男主人经过三年的学艺和压迫,逐渐变成了“忍耐者”。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男主人公的单纯与善良。

对于自己妻子和师哥的“通奸”,他没有产生过一丝的怀疑,虽然他有时觉得自己的妻子有点“野”,但他并没有进行干涉。

这一切的“善良”举动不仅没能换取妻子的爱,还给妻子带来了跟别人私奔的机会。

他自认为对妻子不错,他认为比他师哥优秀,他困惑,他迷茫。

他想不通妻子怎会跟一个还不如他的人私奔。

这便印证了那句老话“好人难当啊”!在男主人公当上巡警后,老舍通过他当巡警的经历。

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官场腐败,军队涣散,官员生活骄奢淫逸的世界。

人们在这种世界里,已没有了人格的尊严,当发生兵乱时,不仅是那些当兵的强盗在抢东西,更甚的是抢劫的百姓比当兵的还多。

名著改编:请慎动我们的经典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

名著改编:请慎动我们的经典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

名著改编:请慎动我们的经典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剧,近年来,颇引人注目。

由于之前已拥有大量书迷,再加上重量级导演和演员的诠释演绎,这些电视剧从开始拍摄直至上映,都受到广泛关注。

如四大名著,如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雷雨》,钱钟书的《围城》等。

以名著为电视剧的创作素材,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

个中的情形也有不同:有的名著改编,比较忠实于原著内容或者比较忠实于原著精神,因而获得颇多的好评;而有的名著改编,带有改编者在理解原著基础上的适度改写,因而引起较多的争议;还有一些名著改编,只是借用原著的某些内容,更多的是改编者随心所欲的再度创作,因而招来严厉的批评。

《四世同堂》:经得起演绎的经典《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7定价:29.00元“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在熟悉的京韵大鼓声中,根据老舍名著改编的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开播了。

刚播第一集,媒体和网络上的争议声就此起彼伏,配音差、京味儿淡、表演平等问题被摘了出来,新版与老版的对比甚嚣尘上,甚至有人直言翻拍多余,超越经典是妄想。

编剧张挺说,很多人称老版是经典,这话不合适。

“老舍的小说经得起演绎,它是经典,要不停地去拍,要不断地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就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

”张挺认为,他编写的《四世同堂》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想传递给中青年观众一个思考,就是在压力大、诱惑多的时代怎么走自己的路。

当人生观、价值观受到考验的时候,大家能撑到什么时候。

“那个时代有投降派,现在也存在没有‘骨头’的人。

新版就是要引起共鸣,与当今时代有一个对话,让年轻人能理解老舍作品的精髓。

”经典作品翻拍当然不讨巧。

当年1985年版的《四世同堂》刚出来,请老舍的夫人胡桀青看片,老太太看完一声没吭。

不过,绝大多数观众买账,于是流传成经典。

观明戏坊话剧《我这一辈子》随感

观明戏坊话剧《我这一辈子》随感

观明戏坊话剧《我这一辈子》随感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对白总是自言自语对手都是回忆看不出什么结局——许茹芸“独角戏”一辈子打小儿听惯了“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我们,时常会陷入一种恐慌,就是站在生命的换乘口,却已忘记了千折百回的来路。

有一类人在自述中,描摹着他人的故事;在对他人的讲解里,隐喻着自己的悲剧。

就像老舍先生,就像《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四万来字,第一人称,刻画了横跨上世纪旧中国最细密的历史节点中的一个小人物——“臭脚巡”。

那是一个飘摇的大时代——大清、民国、复辟、军阀混战、兵匪劫掠,你方唱罢我登场。

那是一个倒霉的小人物——学徒三年,被迫转行,作巡警、门警、骑警、衙门警再到巡长,结果因为蓄胡子被开除,好不容易得贵人相助补了个小所长的缺,又遭人排挤被顶了下来。

那是一出无从逃遁的悲剧:新婚、得子、背叛、鳏居、嫁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直至在“无家可归,没吃没喝,饿着等死”的唏嘘中落魄离世。

在没有看过本剧之前,我曾经坚信,任何将一个人的一生铺陈在两个小时舞台上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原因很简单——选什么,不选什么,这是个问题。

就像筛沙子,如果筛子网眼大一点,注定会漏掉隐藏着魔鬼的细节,只剩下干瘪乏味的讣告上的事迹。

如果改用眼儿细的筛子,则必然枝蔓芜杂,留下如功过账簿的一地细碎。

1月23日,恰逢老舍研究会等为纪念老舍先生一百零五诞辰,邀眀戏坊于朝阳九剧场专场演出《我这一辈子》。

一百多分钟的戏看下来,着实眼前一亮。

小说改编抽丝剥茧,丝丝入扣;讲述者与当事人跳进跳出,分身有术;人物塑造拿捏有度,收放自如;台词字正腔圆,直指人心。

独角戏版《我这一辈子》,基本立住了。

独角戏对戏迷来说,碰上独角戏千万不要错过。

无论是一角到底,还是分饰多角,独角戏那夹叙夹议、出戏入戏的舞台形式,都会令人过足瘾头。

一般而言,独角戏多少都会有些炫技的成分。

尤其是在编演一体的戏里,创作者如果有太多的理念希望提壶一气灌输给观众,舞台上的呈现往往容易用力过猛。

好书推荐作文《我这一辈子》

好书推荐作文《我这一辈子》

好书推荐作文《我这一辈子》
哎呦,你知道吗?我读了本叫《我这一辈子》的书,真的震撼
到我了!那感觉,就像坐上了时光机,一下子被拉回到那个年代。

书里的那些字儿,哎呀,就好像是有个老人坐在我对面,悠悠
地给我讲着他的一生。

那种感觉,你懂吗?就好像每一个细节都闪
着金光,让我看得目瞪口呆。

作者写得真实啊,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没啥华丽的词藻,
但每一句话都戳到我心里去了。

那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都藏着
大智慧。

每次翻页,我都觉得像在和作者面对面聊天,心里头那些
纠结啊、疑惑啊,都慢慢解开了。

这本书,真的不只是本好书那么简单。

它简直就是本生活指南!让我知道,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咬牙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真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都变强了!。

浅析《我这一辈子》电视剧与原著的异同

浅析《我这一辈子》电视剧与原著的异同

浅析《我这一辈子》电视剧与原著的异同作者:白雪赟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0期摘 ; 要:《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于1937年创作出来的经典中篇小说,也是时代背景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

2001年,电视剧《我这一辈子》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与变动,使得整部剧本变得生动而又活力。

两者对比后,不难发现电视剧对小说有很多新的突破,剧中的主要故事内容上,编剧马军骧先生没有做太大的改动,剧本遵从原著,在一些小的细节上剧中所反映较原著来说更加夸张与细致。

关键词:《我这一辈子》原著;电视剧与原著的不同点;电视剧与原著的相同点中图分类号:I207.412;J905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0-0128-01在老舍先生创作的《我这一辈子》,是他在创作巅峰时期所写的给人以深刻思考的中篇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其叙述语言精练,人物描写细腻、生动,特别注重人物心理描写,运用独特的选材角度,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时代动荡局面下,社会底层人物的心路历程,堪称中篇小说之瑰宝。

一、原著与电视剧的不同点就《我这一辈子》原著与电视剧两者的不同点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名字设计有很大的变动、人物设置与描写手法上也有很多不同,特别注意的是电视剧在视觉与听觉上往往比较占优势,于是在场面设置、音乐配置方面电视剧显示了其很高的造诣。

现就对其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人物名字设计名字是中国人特别钟意的一个符号,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说”,名字对于人生的决定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国人取名时十分慎重。

但是在原著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完整的名字,即使是主人公“我”作者也从没有提供过他的真实名字,从始至终只用一个字——“我”来代表其身份。

仅对“我”的儿子“福海”、师兄“黑子”、得势长官“冯大人”命过名。

这样的表现手法重点突出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表现。

石挥电影《我这一辈子》重读

石挥电影《我这一辈子》重读

摘要:石挥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话剧、电影大师。

对其代表作《我这一辈子》研究可发现,这部集编导演为一体的影片是石挥话剧转型电影后对自身艺术成就的重大突破。

他将前期的戏剧理论经验进行总结升华,倾注于电影创作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个人艺术创作风格。

关键词:石挥;电影;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私营传媒的管理政策相对宽松,政府“在多个方面对奄奄一息的私营电影予以扶植”[1],电影创作享受着国家多种优惠政府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在此大背景之下,文华电影公司的重要影人石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对时代的憧憬和对电影的热爱融为一体,创作了影片《我这一辈子》。

本文从影片镜头及人物塑造入手,具体探究石挥电影的内涵及艺术创作风格。

电影《我这一辈子》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旧中国黑暗社会中一个老北京巡警的一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石挥的代表作品。

重读影片,我们体会到一代电影大师对老舍小说的再创作,以及在历史背景下对旧中国阶级压迫的深刻揭露,弘扬了电影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同时,影片传递着的“希望”内涵,贯穿于老巡警坎坷的一生,在悲怆中演绎希望是影片的主旨,也是影片的整体基调。

一.对比镜头的运用电影运用了大量对比镜头真实地反映现实,刻画矛盾。

叙事开端利用隐喻蒙太奇对北京城内的古建筑进行对比。

镜头伴随主人公旁白运动,这段镜头里,我们一览北京城下的名胜古迹:“中和殿、太和殿、保和殿红墙琉璃瓦……自然风光的展现美不胜收,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白塔的影子,营造出一片祥和之感。

”随之一转“西太后把练海军的钱盖了颐和园,万寿山……这是三百六十万银铜造的铜亭,老百姓的血汗啊,长廊一共是两百七十六间,这也不知道得多少钱,天坛,这是皇上祭天用的,多大的工程啊,北海,白塔,多美啊……”旁白与画面结合使北京城内红墙琉璃瓦的宫廷建筑与破壁残垣的街头巷尾形成强烈对比,极具讽刺意味。

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不仅引出主人公刻画了故事背景,也为随后从荒凉街道引出老巡警埋下伏笔,暗喻他就是北京城破壁残垣里的一份子。

2024年老舍《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2024年老舍《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2024年老舍《我这一辈子》读后感《我这一辈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该作品于1939年面世,至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老舍作为中国文坛的巨擘,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在《我这一辈子》中,老舍以自传的形式勾勒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他坎坷的一生以及对社会的思考和追求。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老舍的作品也更加了解和欣赏。

首先,通过《我这一辈子》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舍对家庭思考和对社会责任感的强烈,也体验到了他内心对于农村和城市、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和困惑。

尽管老舍自称是个市民,但他的血液中流淌着农民的血脉,对于乡土文化和人文关怀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和创作。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和理解,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

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农村的贫困和城市的繁华,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他用文字探讨了社会问题,将关注焦点放在了人民群众的身上,用一种温情脉脉的笔触呈现了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呼唤。

其次,阅读《我这一辈子》给我带来了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老舍在书中以自传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他坎坷的一生,从农村的贫困到城市的繁华,从青年的懵懂到老年的淡泊,他的人生道路中充满了跌宕起伏和沧桑岁月。

他用深沉的笔触传达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这正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他在书中讲述了自己一生中各种困境和不易,但他从不放弃,始终追求着艺术和真理。

同时,他也反思了人生的价值与尊严,主张通过坚持自我和实现个人价值来追求幸福和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常,也明白了人生意义的重要性。

此外,老舍在《我这一辈子》中也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戏剧家,老舍用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他通过自传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老舍的作品《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老舍的作品《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老舍的作品《我这一辈子》读后感书是历史的记载,记载着一个时代的世故人情,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诉说着人们的控诉与心声。

读过老舍先生的很多作品,初次拿到《我这一辈子》这本小说,有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我,让我能够在品读中渐渐靠近他们的世界,理解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悲凉。

《我这一辈子》反映了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

书中主人公聪明,勤奋,善良,但这一切的品质却没有用,并不能让他摆脱困境,逃出悲剧的命运,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成梦幻般化成了泡影。

他单纯善良,对于妻子与师哥的暧昧,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有时觉得妻子有点“野”,但却不进行干涉。

他的“善良”没有换取妻子的爱,给了她与别人私奔的机会。

对于不如自己的师哥,他困惑,迷茫,始终被包围在雾霭一样的困惑之中。

当他做了巡警后,我们看到的是官场的腐败,军队的涣散,一片骄奢*逸的生活。

在混乱的世界中,人格,尊严丧尽,甚至发生兵乱是,当兵的强盗抢东西,抢劫的百姓比当兵的还多。

老舍先生没有对他们批判,命都没有了,还讲什么尊严与道德,不由让人心中生出悲哀。

文中写道“我”要强,自信,在“我”心目中,自己一直是聪明的,“我”记得好几段《聊斋》到如今还能说得很齐全动听,不但听的人都夸奖我的记性好,连我自己也觉得应该高兴,这样的一个聪明人,却一生坎坷,多灾多难。

“我”的字写的不坏,自信可以做个很好的“笔帖下”,连字不如我好,连整句话都说不出来的人都可以做高官,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怀揣这样的梦想,却在十五岁是被家里送去作学徒,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

整个故事表现了“我”的沉痛,委屈与义愤,却只能用笑来表达,当笑与泪碰在一起的时候,却分不清哪里是笑,哪里是泪,但是还是得笑,笑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笑着让世界换个样儿。

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我”已经心死了,才会如行尸走肉般的存留在这样污浊的世界。

想想当今的社会,有多少人因为社会的不公平造就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品尝着世间的冷暖。

“_丢掉戏剧的拐杖”:从老舍作品的改编电影中探析其文化伦理观

“_丢掉戏剧的拐杖”:从老舍作品的改编电影中探析其文化伦理观

FILM LITERATURE电影文学老舍的文艺作品表现了社会变革和文化重塑。

当代阐释老舍的关注点在于大众媒介的老舍系列改编电影,这样电影在其文学形态显示出电影特性,后来者对其文艺作品的影版化基本遵循了原文的韵味,却依然包含电影风采和媒介特性,这也显示出老舍文艺创作对电影性的把握。

如果说现代性是老舍研究中不可绕开的一个话题,是考量他与同时代其他文艺工作者的共性,那么文化伦理观则是区分他与鲁迅等人现代启蒙主义属性的核心点。

老舍的精神属性是其独特的文化伦理,这种伦理观在第四代导演忠于原作的改编过程中近乎完美地保留了下来,在《我们这一辈子》(石挥,1950)、《龙须沟》(冼群,1952)、《骆驼祥子》(凌子风,1982)、《月牙儿》(徐晓星、霍庄、邢丹,1986)、《茶馆》(谢添,1982)等九部电影作品中依然清晰地反映出其文化伦理观。

老舍对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和“社会”的重复思考和表达都是具有价值的问题。

[1]同时有关老舍的文学创作所呈现出的文化属性表现为现代性启蒙主义观,他独特的文化伦理观又使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的现代性启蒙文人。

老舍是现代中国最具有伦理情怀的作家,文化伦理诉求则也是老舍文艺作品的独特之处,这种独特也体现在其小说改编的电影中,社会正义与个人道德是其作品伦理表达的核心。

老舍独特伦理观的形成和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后又受到“五四”思潮以及“新文学”的影响,英伦留学经历使他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进行传承和发展,以上共同参与建构了老舍伦理观的形成。

而其伦理观贯穿于他的文艺作品所体现的主题思想中,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杂文还是散文都体现着他独特的文化伦理观。

总体来说,伦理情怀是他叙事的中心力量,他的文艺作品叙事除了表现个人、家庭等伦理意识以外,还传达了对民族国家新的伦理态度,《月牙儿》《四世同堂》《茶馆》等,都深刻表现出他的人性关怀。

以下将具体从生存与伦理、环境与伦理、伦理叙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老舍如何让将、又将何种伦理道德观植入他的文艺作品改编电影中。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1000字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1000字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1000字嘿,读完老舍先生写的《我这一辈子》呀,我这心里头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各种滋味都有,可真是感慨挺多的呢,今天就忍不住想和你们唠唠我的读后感。

书里写的那主人公的一辈子呀,那叫一个坎坷,感觉倒霉事儿都一股脑儿地往他身上砸。

他干过好多活儿,一心想把日子过好,可命运就老是爱捉弄他,怎么努力好像都差那么点儿意思,看得我一会儿替他着急,一会儿又为他难过的。

这让我想起我老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就叫他王叔吧。

王叔这人呐,打小就特别勤快,那时候在农村,家里条件虽说不咋好,但他可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呢。

每天天不亮就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儿,那小小的身影在田地里忙活,累得满头大汗也不喊一声累。

等长大点儿了,他不甘心就守着那几亩地过一辈子,就想着出去闯荡闯荡,去城里打工。

刚开始啊,啥都不懂,找工作那叫一个难,碰了一鼻子灰。

好不容易在一个小饭馆找着个在后厨帮忙的活儿,那活儿可累了呀,每天要洗一大堆的盘子碗,还得切菜、配菜啥的,工钱也没多少。

可王叔想着,哎呀,有个活儿干就不错了,就踏踏实实地干着。

他这人实诚,干活儿可认真了,慢慢地,大厨看他靠谱,就开始教他炒菜的手艺。

王叔可高兴了,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呀,每天下了班,别人都去休息了,他还在那琢磨怎么把菜炒得更好吃,拿着锅铲在那比划来比划去的,练得可带劲了。

后来,王叔的手艺越来越好,饭馆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老板还给他涨了工资呢,王叔心里那叫一个美,想着再攒攒钱,以后自己也开个饭馆啥的。

可谁能想到啊,这饭馆开了没几年,那条街要改造,饭馆就得关门了,王叔一下子又没了着落,那些日子,他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呢。

再后来,王叔又重新找活儿,去工地搬过砖,给人送过货,反正就是一直在折腾,想让日子过得好点儿。

就跟书里那主人公似的,一辈子都在为生活奔波,遇到了一堆的沟沟坎坎,可就是没放弃呀。

读了《我这一辈子》,再想想王叔的事儿,我就觉得这人呐,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谁能保证一路上顺风顺水的呀,肯定都会遇到些不如意的事儿。

我这一辈子杀狗读后感

我这一辈子杀狗读后感

我这一辈子杀狗读后感《我这一辈子》这本书一共有15篇短篇小说,每一篇故事都道出了当时动荡的社会对人们精神的摧残,看完之后,不得不佩服老舍先生文笔之深。

15篇小说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微神》、《抱孙》、《老字号》、《断魂枪》、《月牙儿》、《马裤先生》、《大悲寺外》、《我这一辈子》。

《微神》以“我”似睡非睡的状态,把潜意识里深藏的初恋的记忆打开了。

十七岁的雨季,青春懵懂,遇到自己喜欢的姑娘,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不管过了多少年,变得如何,总是让人刻骨铭心,无法忘怀的。

可是在美好的年纪却没有守护爱情的能力,所以初恋往往都是无疾而终,让人遗憾的。

无情的社会是造成爱情悲剧的根源,对于心仪的姑娘沦为暗娼,内心是很痛苦、惆怅的,可却恨不起来,因为是生活逼良为娼。

《抱孙》字里行间都是愚昧无知,现在估计已没有王老太太这种人了,可是,抱孙的思想仍旧存在,传宗接代仍是老一辈人最大的责任。

血脉的传承我们能理解,可是这种方式是泯灭人性的。

《断魂枪》沙子龙真人不露相,他有独门功夫“五虎断魂枪”,有着江湖中人的那股义气劲儿,可对比武授艺却铁了心,坚决不传,是他真正看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还是对生命的游戏让他宁愿让自己的绝学伴着自己进棺材,也不愿受艺于人。

是该说他保守,还是说他倔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或许在国难当头,他会挺身而出。

《月牙儿》,一弯月牙儿说出来了生活的残缺不全。

一个人最痛苦的事,应该就是走上自己之前最为鄙视的路。

“我”和妈妈被生活逼得沦为暗娼。

在旧社会,不是说女性的生存能力差,而是能让女性走的路太少太少。

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都是建立在解决了温饱生存的问题之上的,如果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还怎么有精力去追求尊严?《我这一辈子》一辈子生活在黑暗和腐朽的社会中,每每他的生活有点起色,他却又被命运的捉弄,他这一辈子都在挣扎,不管是做学徒,还是做巡警,或是盐矿上的队长,他都努力为了自己,儿孙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着。

可在努力中,他又感到迷茫,他唾弃社会上的种种不齿的现象,可又无力吐槽,很是无奈。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读后感在阅读了老舍先生的《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之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普通女人在旧社会的生活困境和心路历程,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经历。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月牙儿”的女孩,她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艺人,母亲是一个善良的妇女。

在那个物质匮乏、社会黑暗的时代,月牙儿和她的家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然而,尽管生活困苦,月牙儿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韧,去对抗生活的艰难和不公。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月牙儿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她的乐观、坚韧和勇敢,让我深感敬佩。

她的生活虽然充满了困苦和挫折,但她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这种坚韧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同时,我也被老舍先生的写作才华所折服。

他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月牙儿的生活环境和心境变化,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体验了她的喜怒哀乐。

他的笔下,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也有对人性的深入剖析。

他的文字,既有深沉的哲理,也有生动的情感。

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让我深感敬佩。

此外,我还从这部小说中看到了老舍先生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人生就像月亮一样,有圆有缺,有明有暗。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这种人生观,让我深受启发。

总的来说,阅读《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让我收获颇丰。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旧社会的生活环境和人性矛盾,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对我的人生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部作品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难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这是一种坚韧的精神,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这部作品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精神的丰满。

浅析《我这一辈子》电视剧与原著的异同

浅析《我这一辈子》电视剧与原著的异同

从 原著《 我这 一辈子》 看来 , 用简短精炼 的京味儿十足 的语
言, 生动形象的对 中国首都的社会 环境做 了细致 的描述 , 突出主 题 ,不论是对时代的真实反映还是对当今社会人们 应充满感 恩 视剧运用倒叙 的手法 , 所展现 了自大清年间至新 中国成立 , 历经 做一个 善 良的人 的启示 , 都能够从字里行 间体会得 到 ; 第 时代变换最终天下太平 、 百姓得到解放 的美好场景 。 两种手法运 之心 , 原著的结构十分紧凑 , 内容环环相扣 , 情节设 置跌宕起伏 , 引 用不同 , 所带来的效 果相应 的也就不同 。运用插 叙的手法 , 增大 二 , 了读者 的想 象空间 ; 运用倒 叙的手法 , 能够使观众眼前一亮 , 对 整个情节的把握有新 的改善。 电视剧所跨的年份 虽然多 、 但是条 人人胜 ; 第三 , 很 好地将社会隐藏 的悲剧进行揭示 , 带有 浓重的
实写照 。2 0 0 1 年, 电视剧《 我这一辈子》 在 尊重原著 的基础上做 了一些适 当的调整与 变动 , 使得整部剧本 变得生动 而又 活力。两者对比后 , 不难发现 电视剧对 小说 有很 多新 的突破 , 剧 中的主要故 事 内容上 , 编剧马 军骧 先生没有做 太大的改
动, 剧本遵从原著 , 在 一些 小的细节上剧 中所反映较原著来说 更加夸张与细致。
诣 。现就对其展开详 细的分析 。
( 一) 人 物 名 字 设 计
是难上加难 , 他们唯一的念想就是 : 活下来 。也许 自己的那一 口
名字是 中国人特别钟意 的一个符号 , 按照 中国传统 的“ 五行
说” , 名字对于人生 的决定 占有很 大的 比重 , 因此国人取名 时十 分慎重 。 但是在原著 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完整 的名字 , 即使是主人 公“ 我” 作者也从 没有 提供过他的真实名字 , 从始至终 只用一个 字—— “ 我” 来代 表其身 份 。仅对 “ 我” 的儿子 “ 福 海” 、 师兄 “ 黑 人 物的内心世界 , 而不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表现。

《我这一辈子》电影改编始末新探——兼谈石挥与老舍在1949—1950年间精神焦虑的生成与纾解

《我这一辈子》电影改编始末新探——兼谈石挥与老舍在1949—1950年间精神焦虑的生成与纾解

《我这一辈子》电影改编始末新探——兼谈石挥与老舍在1949—1950年间精神焦虑的生成与纾解自电影诞生以来,文学作品的改编成为重要的创作来源之一。

充盈魅力的文学作品激发着电影创作者们的无限想象和创作热忱。

而老舍的经典小说《我这一辈子》,经历了数次改编,其中以石挥执导的1949年至1950年改编版本最为著名。

这个时代背景下,石挥和老舍都承受着精神焦虑与痛苦,而电影的改编则成为他们纾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我这一辈子》这部小说于1947年出版,主要描写了民国时期的作家余周之愁闷与迷茫。

该小说的题材和情感与当时正处于动荡变化的中国社会分外契合,因此很快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

不同版本的电影也逐渐涌现,而石挥的版本具有特殊的意义。

石挥,原名石一平,是新中国电影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之一。

他与老舍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干系,两人一同为中国电影事业的进步付出了辛勤努力。

然而,在1949年至1950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他们都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焦虑。

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带来了期望和改变,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这一年,石挥正与老舍合作电影《维旦的天空》。

然而,由于各种政治原因,该片在拍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和反对,最终未能顺畅完成。

这给石挥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落感。

而对于老舍来说,他在1949年的时候已经移居国外,选择了离开自己的祖国。

这个决定对于老舍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生命转折。

他离开了他熟识的土地和文化环境,面对新的生活和挑战,他的精神状态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石挥决定将老舍的小说《我这一辈子》改编成电影。

这部电影于1950年上映,成为石挥的代表作之一。

在电影中,石挥通过余周这一角色,折射了自己和老舍的精神焦虑和痛苦。

他用自己对人生的沉思和折磨,将余周的心里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

电影《我这一辈子》不仅是对小说的忠实还原,更是石挥的自我寄予和宣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小说《我这一辈子》电影改编评析(一)老舍小说《我这一辈子》《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是老舍第一个创作黄金时期的压轴作品,格外具有挺拔于时代的进步气息。

《我这一辈子》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也是一个人生的大悲剧。

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我这一辈子》的创作,正值老舍文学道路上“第一高峰”,他的艺术风格也就显得十分突出。

他特别善于用平凡场景中的小镜头来反映社会生活里的大冲撞,他的笔触不是直接介入而是自然延伸到民族的命运中,从他诙谐与幽默的文笔中品味生活的沉重。

(二)石挥导演并主演的电影《我这一辈子》1、剧情电影以一个老警察的视角展开的:“我”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北京老巡警,清末,二十多岁的“我”失业后,由邻居巡警赵大爷介绍,当上了清政府的警察,目睹了清兵的腐败。

“我”曾被派到秦大人家当门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秦大人倒台,“我”升了巡警,并结识了学生领袖申远且成为好朋友。

几年以后,秦大人又上台了,“我”又被派往秦公馆当门警,秦大人的官愈做愈大,老百姓却愈过愈穷,“我”被降为三等警察。

“我”的妻子病死,留下了女儿大妞和儿子海福。

紧急关头,“我”救助了地下共产党申远。

抗战时,让儿子参加了八路军。

后来“我”因儿子之故被关进了监狱,狱中又与申远相逢,在他的教育启发下,“我”对自己过去糊里糊涂的一生有了认识,但未及解放,“我”在街头冻饿而死。

2、幕后1950年由中国文华影业公司摄制、石挥导演、杨柳青编剧的《我这一辈子》,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

老舍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石挥作为一个伟大的导演、出色的演员,在创作上极大程度地忠实甚至可以说发展了原作,石挥的一生和老舍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共同的生活经历,相似的艺术气质,使得石挥改编起老舍的作品来有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自信与从容,加上石挥炉火纯青的出色表现,共同造就了这部中国电影史的现实主义作品。

这么一位杰出的人民艺术家,在1957自编自导完《雾海夜航》以后,因忍受不了无辜的批判,含冤自沉于黄浦江,终年42岁。

当然,每每看到这部影片时,另一位不能忘却的人则是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太平湖的老舍先生,他们选择了相同的方式结束了“我这一辈子”。

石挥以一个老实善良甚至有些窝囊的老巡警的视角去听、去看、去想40多年经历的一切,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所显现的事实,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全片展示的是一个人的悲惨命运,映射的却是时代的历史沧桑。

正如有人所言:“平凡场景中的小镜头反映社会生活的大冲撞”。

个人命运和民族历史相融合,让观众在悲剧世界里品味到悲剧的人生,在诙谐中体味到生活的种种辛酸、苦痛和沉重。

整部影片完全是悲剧的人生在悲剧的世界里的真实展现。

从影片一开始那“北京的老百姓,真苦啊”的一声感叹;从窄窄的街道上,灰暗的天空里,苍老无力衣着褴褛的“我”孤独地站着的画面里;到电影结束,老年的“我”的“哎呦,我这一辈子哪”的天问式的慨叹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深刻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力量。

1982年,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中国电影回展上,法国电影史学家米特里说:“我参加了这次电影展,发现了中国电影,也发现了石挥。

”日本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说:“过去我只知道中国有个赵丹,现在我发现还有石挥。

”石挥这位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史上的奇才,以他过人的才华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闪耀现实主义艺术光辉的不朽之作。

这部作品不仅成为1950年(三)石挥主演《我这一辈子》电影改编评析1、形式的转换与意义的重构由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我这一辈子》是“十七年”电影中的一部优秀影片, 它产生于1950年, 石挥导演并主演。

电影之所以能够从小说改编而来, 源自两者所共同具有的叙事性特点。

小说与电影同属叙事性体裁, 在“叙事”这一层面上存在着天然的美学上的共通性, 这也正是小说的电影改编的根据。

但是电影与文学又分属于不同的媒介, 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过程中, 电影创作者需要运用电影思维, 通过视听语言来叙事。

这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 编导者用电影声音和画面构成新的文本, 图像与文字的差异能够产生许多歧义, 可被利用来表达不同于原著的新的含义。

(1)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改造①增设人力车夫孙元一家和老巡警赵大爷一家小说的创作比电影具有更大的自由性, 可以不受篇幅的限制, 任意短长。

电影为了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讲完一个故事, 对故事的长短、繁简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 当一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时, 势必有一个情节和人物的增删过程, 但是, 这种改变往往并不完全是为了适应电影表现的需要或纯粹基于创作者个人的喜好, 其中暗含着时代的限制和社会文化的痕迹。

新中国的成立, 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新的意识形态需要重新书写过去的历史, 重塑人民的历史观。

电影《我这一辈子》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它凭借自身突出的社会教化功能自觉地参与了对历史的重新建构, 在忠实于原著故事的大原则下, 通过对原著情节和人物的取舍与改造, 巧妙地实现了对这一历史文本的改写。

《我这一辈子》是一部以第一人称来叙事的中篇小说, 故事集中在讲述人“我”身上, 所涉及的人物主要是“我”的妻子儿女。

电影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为主人公设置了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达志桥的一个四合院, 围绕主人公增设了街坊人力车夫孙元一家和老巡警赵大爷一家。

他们善良本分、互帮互助, 但仍摆脱不了那个时代穷人家的悲苦命运。

孙元病倒后没钱治病只好把孩子卖给有钱的太太, 却也只卖得30 块钱, 还比不上秦大人的太太买一瓶香水的钱; 孙元的女儿小玉和福海青梅竹马, 却被日本人抓走作了慰安妇; 赵大爷自己虽是巡警, 他十几岁的儿子小锁却被辫子兵砍死。

电影中增加的这些情节将原著讲述个人的苦难转变为展现旧社会下层人民集体的苦难。

②“我”和妻子的改写小说中原本强调“我”在年轻时聪明能干, 曾有一个漂亮利落的媳妇, 有儿有女、家庭美满, 这些在电影中全都删去了, 影片中没有穷人的幸福生活, 而是代之以疾病、死亡、动乱与饥饿。

小说中“我”因妻子与自己的师哥私奔, 觉得没脸再作裱糊匠, 因此当了巡警; 在电影里却是因为“我”所在的铺子关了门, “我”失业了又找不到别的营生才做了巡警。

师哥这一人物被去掉了, “我”的妻子也由漂亮轻佻变为正面人物, 她就像人们想象中的劳动妇女一样勤劳朴实, 长得也不好看, 死于贫穷和疾病。

这样, 电影就将“我”成为巡警、成为旧社会统治者的帮凶表现得更无奈, 同时使“我”的妻子也变得清白无辜、更令人同情。

③删掉冯大人和增加胡理小说中用讽刺口吻提到了一些腐败的官僚, 着重提到的是冯大人, 他曾帮“我”说过好话, 还帮我找过差事。

为了强调阶级的对立和矛盾冲突, 电影删掉了冯大人这个人物, 集中刻画了一个秦大人的形象。

他生活腐败糜烂, 却凭着在官场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总能身居要位。

他勾结日本人, 卖国求荣, 镇压学生运动, 是一个丑恶、卑劣的官僚形象。

为了加深对腐朽的旧社会的批判和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嘲讽, 影片增加了胡理这个人物。

他形象猥琐,是秦大人的小舅子, 凭着裙带关系当上警察厅厅长的位置。

抗战时他是汉奸, 抗战胜利后, 他又成为国民党的警察局局长。

这两个反面人物的出现使得影片有了明显的阶级对立, 加剧了矛盾冲突, 增强了戏剧性。

④改变了“我” 儿子海福的结局, 增设了关键人物申先生为了提升、美化劳动人民的形象和赋予革命者以拯救者和英雄的地位, 电影改变了“我”的儿子海福的结局, 增设了一个关键性人物——申先生。

原著写海福娶妻生子后出外挣钱, 有病舍不得花钱治,客死他乡。

电影中, 申先生改变了海福的命运。

申先生是共产党员, 他领导学生运动, 秘密进行革命工作, 最终死在国民党监狱中。

他曾经唤醒“我”不作亡国奴的爱国意识, 批判“我”为统治阶级作奴才,引导海福走上了革命道路。

因此, 海福在电影中不再是一个为温饱而送命的小人物, 而是一个敢于反抗的热血青年, 是在党的引导下成长起来的英勇的战士。

与这一变化相应, 影片还增加了多处直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镜头: 比如“五四”运动、“九. 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反内战的学潮等。

结尾处,石挥最初的设计是让父子俩在入城式上见面, 但是他到新影没能借来入城式的新闻纪录片, 手头的经费又不足以拍摄那样的大场面, 就只好让“我”死在街头, 让海福挥动着红旗, 一幅中国地图喻示着即将迎来全国的解放。

这样, 一部诉说旧中国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小说, 经过巧妙的改编就演变为一部既有压迫又有反抗、既有苦难又看到了新的曙光的电影。

这种变化所呈现的信息是: 旧中国有着鲜明的阶级对立, 劳苦大众勤劳善良却身受压迫, 他们的厄运皆源自旧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迫害。

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 不投身革命是没有出路的。

幸运的是, 那时还有一些敢于反抗、敢于革命的人, 他们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 给广大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

如此, 旧中国的历史面貌得以重塑,阶级斗争的意识得以强化, 意识形态的效果得以达成。

(2)叙事视角: 由单一向混合的转变电影《我这一辈子》由原著单一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改变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混合叙事视角。

小说《我这一辈子》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限定性叙述视角, 叙述者“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 又是故事中人。

小说从平民的视点, 讲述了旧中国一个善良本分的普通小人物一生的经历, 表现了人生存的艰难和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的无能为力。

小说反映了老舍先生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蕴涵着“五四”新文学所具有的人文精神。

(1)影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影片整体上也是第一人称叙事, 具体来看, 它兼用了“画内”和“画外”两种类别的叙述方式。

它首先以画内的“我”者叙述视角切入, 用流浪街头年老的饥寒交迫的“我”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展开叙事。

随后, “我”以画外音开始追述从22 岁起的往事, 叙事时态由现在转化为过去, 叙述视角也转换为画外的“我”者叙述, 客观冷静地呈现了“我”和四合院内几家的日常生活, 以及“我”作巡警后的日常工作等画面。

在“我”命运的转变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插入画外音, 讲述评论不同时代环境下“我”的生活状况、情绪心态。

这时画外叙述者“我”的声音是在用“现在时态”讲述。

这样, 现在时的画外讲述与过去时的画面呈现出现了叠加, 这种时态的重叠无疑增加了电影文本的“故事性”。

当画外的“我”追述到年老的自己从监狱里放出来, 饥寒交迫踟蹰街头直至冻饿而死时, 叙述视角又转换为影片开始时的画内“我”者叙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