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篇
高考语文应试金钥匙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应试金钥匙答题公式对于高考试卷中的阅读分析、诗歌鉴赏等主观题,不少考生往往为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实际上有许多“套话”性术语可以方便借用,这里把它进行归纳汇总,就成了“答题公式”,用好这些“公式,可以方便提高应试的得分率,希望它能够对考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2)修辞手法的作用1。
句子本身作用 2 。
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写出了+ 对象+特征2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高考语文答题万能公式及解题技巧:常用手法篇

高考语文答题万能公式及解题技巧:常用手法篇高考语文答题万能公式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典型题实战兵法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
语文总复习金钥匙

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篇01 高考语文试题答题要点一、选择题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注意选对的、错的、错的少的、多的、相同的、不相同的,用铅笔划出。
1、拼音:复习形声字误读的,多音字,常见读错字。
见《优化设计(上)》。
2、错别字:见整理出的或《优化设计(上)》,错别字只考别字,考形近音近的字。
3、选词填空:见整理出的。
4、成语:见整理出的,主要考感情色彩错误和成语含义理解错误。
5、病句:包括: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答题时注意:①可用提取主干检查搭配或缺成分;②多重否定可去掉一组来检查否定词是否多余;③多层定语状语排列是否得当;④大小概念并列有无包容;⑤关联词位置是否恰当;⑥上下句关系是否正确;⑦指代是否明确;⑧主客体是否颠倒;⑨是否有歧义;⑩是否句式杂糅。
6、连贯:①主语一致;②句式一致;③上下文行文的照应;④写景的顺序;⑤语言的环境氛围保持一致;⑥句式的对称、对偶或押韵;⑦内容保持一致。
注:今年新增加标点符号的选择题,重点了解引号的用法、括号的用法,对全引、半引和嵌在文中的引用尤其要弄懂。
7-10 社科或自然科学论文要点:1、快速阅读原文,了解大意。
2、根据题干中的话与原文仔细对照,找出错误。
常见错误有:①答非所问。
比如:找出“原因”或“根据”,却陈述“表现”或结果。
②限制错误。
比如:原来是“部分”或“少数”,陈述时去掉了成了全部。
③张冠李戴。
比如:甲说成乙做的,A的理论变成B的了。
④语言绝对化。
比如:“可能”“似乎”等推测性语言变成了肯定语言。
⑤大小概念并列。
比如:将一个大的科学问题和它下面的分支并列到一起。
11-15 文言文阅读要点:①快速阅读全文,了解大意,不要求每字搞懂。
②对照题目的内容概括再看一遍。
③解答试题。
11、实词解释:注意不要拖前带后,要结合语境。
12、一词多文:见18个虚词用法,如下:而、何、乃、其、若、为、焉、以、因、于、则、之/乎、且、所、也、与、者(前12个重要)最重要的是“以”、“为”。
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金钥匙2

2019年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金钥匙3 关于现代文阅读高考的要求一、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8.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整体把握与确切理解相结合文章体式:[含体裁样式语言表达]话题范围[宏观把握解读微观问题]相关背景[从标题到注释的全部信息]思路脉络情境基调[对于文学作品尤其重要]细审题干锁定范围筛选整合归纳概括规范表述从命题材料看:全国卷和地方卷高考的现代文大阅读,多以文学作品为材料设题。
从文章的体裁看,都是有文化内涵、有较高文学品位的散文;从考点的设置看,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贴近生活,富有人文性。
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
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后一类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
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审美鉴赏性试题,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观点和看法,阅读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点。
这类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
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
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
一、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高考宝典之所以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非常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弱点和高考重点,成绩提高就这么简单。
复习指导 学好语文 给你8把金钥匙

复习指导学好语文给你8把金钥匙复习指导:学好语文给你8把金钥匙中国 ( )网友原创文章 > 高三作文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
”许多同学询问怎样学好语文?我认为以下方法是学好语文的根底,大家不妨试一试。
读书学习要养成勤、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
最常用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
工具书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随时查阅碰到的疑难问题,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阅读材料来读。
高中生最好要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两本工具书。
所谓“课本”,即一课之本。
许多同学,尤其是高三学生,认为现在高考的阅读分析材料都是课外的,课本不闻不问,置之脑后,整天沉溺于题海之中,结果是耗时费力,广种薄收,效果甚微。
比方文言文的学习,课内篇目还没有读懂过关,词法、句法没有学懂弄透,就急于到题海里去“畅游”,显然是枉费心机,本末倒置。
课内文言文这只“麻雀”,仔细解剖透彻了,才能在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该背诵的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该熟读的一定要烂熟于心。
一般来说,考试的材料取自课外,但考点和答案却在课内。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方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方许多高一、高二的同学问:现代文阅读材料好似看得懂,但每次做题时总与老师的答案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你根本没有把文章读懂,看起来那些字你确实认识,而字词里面的“内核”你却没有能力发现。
建议大家现代文要“多读、多思、少做题”,每读完一篇文章后,留出2~3分钟的时间给自己提出几个问题,看自己是否能答复。
能答复,说明你读懂了;否那么就没有效果。
比方问,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
方法渗透,给学生语文学习的金钥匙

方法渗透,给学生语文学习的金钥匙学习语文需要一把金钥匙,方可开启通向中华文化的大门。
这把金钥匙所包含的方法,便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最需要掌握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让大家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阅读方法1. 分段阅读法在阅读时,将文章进行分段,逐一分析各个段落体现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方式,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文章脉络。
同时,还可以将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标注,以便后续查阅。
2. 精读法精读法即是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了解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不同于速读,文艺类文章需要更多地关注细节和情感表达,精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作者的意图。
概括阅读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捕捉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关键信息,适合于阅读长篇文章或学术论文。
在阅读时,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确定文章的大意和重点,接着再概括各个段落中的主旨和核心词语。
二、写作方法1. 立意立意是写作的灵魂,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价值。
在写作时,我们需要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目的,通过严密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述展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 结构好的文章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层次,使读者能够快速地了解文章的脉络和内容。
在写作时,需要事先进行规划和构思,确定文章的主体部分和细节内容,再通过段落间的连接和过渡,将文章组织成一个完整的脉络。
3. 语言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载体,需要用合适的词汇和语言组织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写作时,需要避免使用生硬、匆忙和不准确的语言,而要注重语言的选择和表达方式,尽可能地让文章显得精美、优雅和高雅。
以上便是语文学习中的三个方法渗透,分别是分段阅读法、精读法和概括阅读法,以及立意、结构和语言三个写作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技巧,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够真正领悟其中的奥秘。
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学习,勇敢探索,成为真正的语文高手!。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篇

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和字形字音和字形是各考点中比较零散的一项,因此在复习中可根据这一特点,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现在大部分复习材料上都有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的简表,可根据这些,列出计划,每天记10个左右,并不断复习。
要特别注意平时常用常见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写法,落在口头上和笔头上,因为准确是“识记”这一层级最起码的要求。
这一部分功夫在平时,在于坚持,临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时间。
(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二是成语的正确使用,三是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
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可以从词义的轻重、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褒、贬、中)、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词性及语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么成分)、搭配对象等方面来辨析,做题时应该做到“抓住差异,适当联想,紧扣语境,善用排除”。
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望文生义,二是对象误用,三是轻重失度,四是褒贬颠倒,五是功能混乱,六是谦敬错位,七是逻辑脱节,八是语意重复。
在成语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别注意平时常见常用的成语用得是否正确,二是要注意不要单纯从语法角度去判断,而是要从前后句的语意角度去判断,有的成语必须联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当。
此外,还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语,有些词语容易被视为单纯的贬义词或褒义词,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绵里藏针”、“胸无城府”、“乐不思蜀”、“如虎添翼”等等,使用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骤:一是熟悉加点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二是分析虚词所在的前后句之间的关系,三是把虚词用法和前后句关系加以对照,一致就说明使用是正确的。
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极度为灵活,应该积累一些常见的、习惯性的固定搭配。
(三)辨析并修改病句《考试说明》中提供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答题前的准备:- 复习备考阶段要注重积累知识点,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文言文阅读技巧等。
- 注重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和解析,了解出题规律和命题趋势。
- 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每个题目的答题时间。
2. 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方法:-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 针对每个问题,仔细阅读相关段落,理解问题的意思,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选择或回答。
- 注意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答案。
3.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 根据问题的要求和选项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 注意排除绝对化、偏激化和夸大化的选项。
4. 作文题的写作技巧:- 仔细审题,理解写作要求和考察内容。
- 在构思之前,对观点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自己的思路和立意。
-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条理清晰,注重表达和论证的连贯性。
- 作文结构要合理,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
5. 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和结构,判断文章的题材、体裁和立意。
- 注意阅读文言文的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理解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 针对每个问题,仔细阅读相关句子或段落,理解问题的意思,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选择或回答。
总的来说,高考语文答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同时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对提高答题水平也非常重要。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7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7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篇1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详细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焦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扫瞄试卷。
此时不行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
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行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心情。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留意避开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张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情愿放弃,徒然铺张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临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支配策略安排时间要听从于考试胜利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简单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详细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有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其次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终攻关。
时间支配大致可以是这样的:Ⅰ卷50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1524题35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一个小时。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篇2高考语文高分的同学总会有许多答题技巧,并不是把书本倒背如流才是高水平,在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上能把握好才是最重要的。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这一学问点时应当采纳哪些方法?答:复习文言虚词时,要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句,娴熟把握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特殊应对使用频率高而常见意义和用法又较多的虚词进行重点的系统的复习。
依据高考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向教材靠近的走向,考生必需熟识教材中消失的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擅长将这些虚词与试题中的同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和辨别。
同时,考生还要有意识地培育自己依据语境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力量。
高考金钥匙:高考语文复习方法分三步走

高考金钥匙:高考语文复习方法分三步走请即将进入高三的同学们认真读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自己的学习和老师的计划,认真制定复习的计划,力争进入复习后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
很多考生在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后,总是觉得找不到复习的头绪,无从下手。
其实,只要考生在复习阶段,能够在复习中突出重点,在模拟训练中强化正确的审题意识,并注重发挥自身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完全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
对于临考阶段的复习方法,考生应分清轻重缓急,总结提高。
轻重缓急指,属于记忆方面的内容,如名句名篇,可放在后期复习,复习早了容易遗忘;技能方法类考点,可放在前期进行,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
最后要把所有复习过的考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达到高考的要求呢?在这里我们给考生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
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
第一轮复习从2007年八月中到二月底(五月中至七月底前可先处理完本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从2008年的三月初到五月初,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从五月初到高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
一、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上,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配以课堂针对性训练和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
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指的是整理、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
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今文学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
如词这个小系统,就包括词义、色彩轻重、范围、搭配、语体等。
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高考形势分析

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高考形势分析2008年8月20日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规定,高考语文考查分为五个能力层级,其中识记是最基本的层级,主要指字音、字形、文学常识以及名句名篇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和语言材料掌握的水平;理解指阅读时能领会文章的内容、文句的含义,并能加以解释;分析综合则指在阅读中对文章的内容能够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表达应用指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包括对句子和整篇文章的驾驭能力;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一、2004年语文学科《考试大纲》几项主要变化及试题变化。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去掉了标点符号前的星号,表明本年度的考卷上除了作文题原有的与标点符号使用相关的评分要求之外,还出现了考查标点符号的题目。
例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卷中第5题就是标点符号题,这与1994年至1997年的高考标点符号题是没什么变化。
其考查热点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括号和表停顿的点号同时并用,后面的点号是在括号里还是在括号外;二是引号与点号并用时,后面的点号应在引号里还是在引号外;三是有疑问词的句子是否都要以问号结尾,几个疑问句相连,问号应该怎样打;四是几个并列的短语相连,如何使用逗号和顿号。
这些也确是标点使用中的难点,复习时应认真辨析。
标点符号考查的题型不外乎或设在第一大题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辨识能力;或设在第六大题中,由考生给语段加标点,也可以在一语段中,同时要求修改语病和使用不当的标点。
当然,如果在第五大题的阅读题中兼及标点运用的考查,也不能说不合情理。
解答高考标点符号题,需要较好地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应善于根据句子本身的意思来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二)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可见它比成语的范围广。
之所以将“成语”扩大为“熟语”,这与今年考标点符号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实际上前几年在字词题中已出现过成语之外的惯用语。
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篇

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和字形字音和字形是各考点中比较零散的一项,因此在复习中可根据这一特点,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现在大部分复习材料上都有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的简表,可根据这些,列出计划,每天记10个左右,并不断复习。
要特别注意平时常用常见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写法,落在口头上和笔头上,因为准确是“识记”这一层级最起码的要求。
这一部分功夫在平时,在于坚持,临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时间。
(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二是成语的正确使用,三是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
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可以从词义的轻重、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褒、贬、中)、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词性及语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么成分)、搭配对象等方面来辨析,做题时应该做到“抓住差异,适当联想,紧扣语境,善用排除”。
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望文生义,二是对象误用,三是轻重失度,四是褒贬颠倒,五是功能混乱,六是谦敬错位,七是逻辑脱节,八是语意重复。
在成语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别注意平时常见常用的成语用得是否正确,二是要注意不要单纯从语法角度去判断,而是要从前后句的语意角度去判断,有的成语必须联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当。
此外,还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语,有些词语容易被视为单纯的贬义词或褒义词,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绵里藏针”、“胸无城府”、“乐不思蜀”、“如虎添翼”等等,使用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骤:一是熟悉加点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二是分析虚词所在的前后句之间的关系,三是把虚词用法和前后句关系加以对照,一致就说明使用是正确的。
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极度为灵活,应该积累一些常见的、习惯性的固定搭配。
(三)辨析并修改病句《考试说明》中提供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方法渗透,给学生语文学习的金钥匙

方法渗透,给学生语文学习的金钥匙语文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也是考试中高分的基础,然而,很多学生觉得语文学习难以入门,无从下手。
因此,我们需要一把“金钥匙”来帮助学生打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第一把钥匙:积累词汇语文学习的基础就是词汇积累。
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生字、古诗词、名言、成语等。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只有积累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方法:每天背诵10个生词和一个成语,每周背诵一首诗歌。
第二把钥匙:多读书读书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读书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和书籍,扩大词汇量,深化对语言的理解,还能慢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方法:每个月读一个文学名著或近现代名家作品,每周读一篇小说或故事。
语文学习不光是看,也要有所行动。
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写作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写作可以有主题、日记、写人、写景等形式,不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写作体验和语言魅力。
方法:每周写一篇作文,每日从“1”个实词开始,练习词汇组合能力。
第四把钥匙:听解说、朗诵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解说、朗诵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在“听中学”得到语言的感悟和文化知识的体验,还可以增强记忆力与语感。
同时,通过朗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方法:每个月用半个小时听一次古诗词解说,每日朗诵一首古诗词。
第五把钥匙:练习语感语感是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好的语感,学生的语言表达就更有感染力,更有艺术性。
练习语感可以从课文中找到,也可以参照名言和名句,多与好的文章和好的朗读者交流,多听多鉴赏。
方法:每天读一篇名言或段落,并表达出个人认识和感悟,打造有情感、美感和艺术性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五把钥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语文学习,提高语文水平,成为一名语言艺术家,铸就自己的文化体验与品位。
高考语文应试金钥匙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应试金钥匙答题公式对于高考试卷中的阅读分析、诗歌鉴赏等主观题,不少考生往往为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实际上有许多“套话”性术语可以方便借用,这里把它进行归纳汇总,就成了“答题公式”,用好这些“公式,可以方便提高应试的得分率,希望它能够对考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2)修辞手法的作用1。
句子本身作用 2。
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写出了 + 对象+特征2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金钥匙3

2021年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金钥匙3关于现代文阅读高考的要求一、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构造,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根据文章内容进展推断和想象8.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整体把握与确切理解相结合文章体式:[含体裁款式语言表达]话题范围[宏观把握解读微观问题]相关背景[从标题到注释的全部信息]思路脉络情境基调[对于文学作品尤其重要]细审题干锁定范围挑选整合归纳概括标准表述从命题材料看:全国卷和地方卷高考的现代文大阅读,多以文学作品为材料设题。
从文章的体裁看,都是有文化内涵、有较高文学品位的散文; 从考点的设置看,始终紧扣对学生挑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才能的全方位考察的要求,贴近生活,富有人文性。
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好)、好(语句通顺)。
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后一类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展解答。
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审美鉴赏性试题,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观点和看法,阅读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点。
这类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进而进展富有个性的鉴赏。
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展赏析。
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
一、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高考宝典之所以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非常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弱点和高考重点,成绩进步就这么简单。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总结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总结在高考语文答题中,技巧和方法的正确运用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下面总结了一些高考语文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考生们能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1. 精读题目:在阅读文章之前,先读懂题目要求,明确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有目的地阅读文章,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 不做无关题:某些阅读理解题往往包含一些无关信息,只是为了迷惑考生。
学会忽略这些无关信息,专注于与题目相关的内容。
3. 遵循先易后难原则:可以先从比较简单的题目开始解答,再逐渐解答难度递增的题目。
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信心和积极性,防止时间浪费在过于困难的题目上。
4. 寻找线索: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关键词、重要句子和段落,这些都是解答题目的线索和依据。
5. 注意句意的细微变化:同一段落或同一句子中可能有一些微妙的句意变化,要仔细辨认这些变化,不要因为忽略细节而错失正确答案。
6. 多角度理解文章:阅读理解题的文章往往有多个层次和角度,不仅要理解表面的意思,还要能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及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和辩证。
7. 排除干扰选项:在进行选择题时,要对选项进行逐个排除,将不可能的选项剔除,从而增加选择正确答案的概率。
二、作文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1.理清题意:在开始作文之前,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理清楚写作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确定写作的立意和主题。
2.多角度思考:在写作之前,要先思考多个角度和观点,分析问题的多面性,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写作更加立体和有深度。
3.合理组织结构:作文的结构要合理,分段清晰,逻辑连贯。
可以根据事例、观点和论证等要素来组织段落,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和有说服力。
4.提纲式写作:可以在写作之前先列出一份提纲,将主要的观点和要点列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写作更加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5.注重语言的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对于作文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高考语文应试金钥匙

高考语文应试金钥匙:答题公式对于高考试卷中的阅读分析、诗歌鉴赏等主观题,不少考生往往为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实际上有许多“套话”性术语可以方便借用,这里把它进行归纳汇总,就成了“答题公式”,用好这些“公式,可以方便提高应试的得分率,希望它能够对考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某句话在文中作用(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句子本身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写出了+ 对象+特征②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③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④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⑤对比:强调了……突出了……⑥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金钥匙2

2019 年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金钥匙 3对于现代文阅读高考的要求一、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剖析文章构造,掌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6.剖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看法态度7.依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测和想象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9.谈论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二、整体掌握与切实理解相联合文章体式: [含体裁款式语言表达 ]话题范围[ 宏观掌握解读微观问题 ]有关背景[ 从标题到说明的所有信息]思路脉络情境基调[ 对于文学作品特别重要 ]细审题干锁定范围挑选整合归纳归纳规范表述从命题资料看:全国卷和地方卷高考的现代文大阅读,多以文学作品为资料设题。
从文章的体裁看,都是有文化内涵、有较高文学品位的散文;从考点的设置看,一直紧扣对学生挑选、抽象、归纳、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向考察的要求,切近生活,富裕人文性。
答题的整体要求是对 (正切实题 )、全 (全面完好 )、好 (语句通畅 )。
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概能够归为三类: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成效 (作用 ),即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
后一类联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
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审美鉴赏性试题,属于文学谈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谈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看法和见解,阅读者的见解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点。
这种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意会其表达技巧,审察他的艺术成效,掌握他的独到风格,从而进行富裕个性的鉴赏。
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 (或主题、或构想、或艺术特色等 )来进行赏析。
写作时只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八面玲珑。
一、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的题,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高考宝典之因此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特别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短处和高考重点,成绩提升就这么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和字形字音和字形是各考点中比较零散的一项,因此在复习中可根据这一特点,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现在大部分复习材料上都有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的简表,可根据这些,列出计划,每天记10个左右,并不断复习。
要特别注意平时常用常见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写法,落在口头上和笔头上,因为准确是“识记”这一层级最起码的要求。
这一部分功夫在平时,在于坚持,临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时间。
(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二是成语的正确使用,三是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
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可以从词义的轻重、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褒、贬、中)、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词性及语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么成分)、搭配对象等方面来辨析,做题时应该做到“抓住差异,适当联想,紧扣语境,善用排除”。
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望文生义,二是对象误用,三是轻重失度,四是褒贬颠倒,五是功能混乱,六是谦敬错位,七是逻辑脱节,八是语意重复。
在成语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别注意平时常见常用的成语用得是否正确,二是要注意不要单纯从语法角度去判断,而是要从前后句的语意角度去判断,有的成语必须联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当。
此外,还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语,有些词语容易被视为单纯的贬义词或褒义词,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绵里藏针”、“胸无城府”、“乐不思蜀”、“如虎添翼”等等,使用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骤:一是熟悉加点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二是分析虚词所在的前后句之间的关系,三是把虚词用法和前后句关系加以对照,一致就说明使用是正确的。
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极度为灵活,应该积累一些常见的、习惯性的固定搭配。
(三)辨析并修改病句《考试说明》中提供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判断病句,首先要查找“病因”。
常见的语病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1、用词方面的错误,包括用错实词(词与语的界限不明确、误用单音词、生造词语、选错同义词、词性误用等)、用错成语、代词选用不当、用错介词(滥用介词或介词结构、用错了介词、有介词但是缺少介词的宾语、有介词的宾语但是缺少介词等)、连词使用不当(选错连词、缺少连词等),这类错误同词语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
2、造句方面的毛病,包括成分残缺(主语[中心语]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其它成分残缺等)、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等)、结构混乱(词序不当、句式杂糅、分合不当等),这是同句子结构的把握最为密切的一类病句。
3、语意表达效果方面的毛病,包括重复多余、歧义、费解等,这往往与修辞、语言规范、清晰、连贯、得体有关系。
4、逻辑错误,包括概念使用不恰当(用错了概念、暗中偷换了概念、大小概念并列使用等)、判断不合理(自相矛盾、一面与两面意思不协调、否定不当、判断当中前后的概念不能配合、主客倒置等)、推理不正确等,这主要是从逻辑学来分析“病因”。
其次,在辨析病句时,要掌握一些方法:1单句语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紧缩法和类比法两种。
紧缩法即找句子主干,类比法即按原句的格式仿造几句,放在一起比较,看看上否符合语法习惯。
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都应对一个完整的句子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一据语法,二凭语感,二者互为结合,反复辨析、比较,从而把句子正误弄清。
2、复句则可以从分句之间关系的辨析入手,由此也可见衔接、搭配、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为判断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此外,还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看到介词开头,注意其是否主语残缺。
女口: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渐消。
2、看到并列短语,注意其是否彼此失应或包容。
女口: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官兵放弃休息,坚守岗位。
3、看到反问、否定词,注意其是否否定不当、正反颠倒。
女口: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又如:雷锋精神当然要有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雷锋呢?4、看到成对的关联词语,注意其是否搭配不当或位置失当。
女口:不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们还是胜利到达了山顶。
5、看到双面词,注意其前后是否照应失当。
女口: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
6、看到数量词,注意是否搭配失当或语序失调。
女口: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又如:如何迅速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
7、看到数量词加名词加“的”和“或”,注意其是否有歧义。
女口: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又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8、看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注意其是否虚词用法不当。
女口:雷锋这个名字对青少年并不陌生。
又如: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件事都做了详尽的报道。
9、看到过长的定语,注意其是否缺少宾语中心语。
女口:为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开展用河水来代替自来水的使用,以缓解供需的矛盾。
10、看到“否则”,注意其是否赘余重复。
女口:要不是老赵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否则,签合同时我一定会出错。
11、看到表因果的关联词,注意其是否强加因果。
如: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对于病句的辨析,每一种类型应该掌握一定数量的典型例子(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的主要题型是设定两个不同的语境,要求以某一个词语为重点,扩展成30—40个字的语段。
做这类题,关键是重点一定要突出,在字数上是最多的,对它的修饰成分也是最多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续写出一个语段,一般要求和开头的意思一致,这时注意和仿写的区别。
压缩语段的主要题型包括一句话新闻、导语、概括要点、添加标题等,其解题思路与技巧可参考如下:A、解题思路:1、审题干,明要求。
看一看题干涉及到哪些内容,有什么要求,是拟写新闻标题,写一句话新闻、导语、要闻,还是表明作者的主张、认识、观点、字数限制多少,认真辨析题目干中的字眼,从而确立压缩的重点、方向和思维方式。
2、审语段,析义理。
即审查该语段是什么样的材料(新闻材料还是一般材料),由几段(几句)组成,每段(每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或说明了什么道理,然后再分析一下段与段(句与句)是怎样的关系。
3、审话题,立主体。
清楚了语段的材料及其关系,紧接着就要分析一下该段(句)围绕着什么话题、以什么为主体展开,分清主次,权衡轻重。
从而确立信息的主体和重点,为压缩做最后的准备。
4、审语体,定表达。
在压缩之后整理答案时,主要采用主谓结构的陈述句或被动句来表述,这是最省劲、最保险的做法。
B、解题技巧:1、合并同类,并举异义。
一一筛选之后,将同类的进行大合并,相关的进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
2、摘中心句,打叶削枝。
有些语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关键句组成的。
关键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或从反面或从侧面,但都属旁敲侧击之句,而语段的中心句就是内容的核心。
压缩时只需将这个中心句摘取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将多余的枝叶去掉。
3、去伪存真,删繁就简。
去掉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扩展、引申等。
(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项的考查重点是句式的仿写和变换。
句式的仿写一般和修辞方法结合在一起考查。
做此类题的关键在于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要与原句子的意思相衔接(这一点题目中往往有很明确的要求),形式上首先要找好参照的句子,仔细研究句子的形式特点,确定仿写时必须保留的句子的格式,以及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在仿写时要注意在格式上尽量与参照句子贴近(但不是单纯的重复),这样更稳妥更保险。
句式变换就是指同义句式的变换。
基本要求是:①符合改句的句式特点;②变式不变意;③变式不漏意。
句式变换主要有以下三个考查重点:▲长句和短句的变换长句是指修饰语多而复杂,词数多,形体长的单句;短句的修饰语少,结构简单。
长句变为一组短句可先找出句子中的主干,然后把长句中的几个修饰语变换成几个并列的修饰语分别修饰中心语,构成一组排比;同时要兼顾独立出来的几个短句之间的顺序。
一组短句变为长句可以其中一个短句作主干,把其余的短句变成这个短句的修饰语,其中关键是弄清哪个修饰语是修饰哪个中心语的。
▲整句和散句的变换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包括排比、对偶或相当于排比的句子。
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在一起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散句互变时要注意重复性用词,整句改为散句是将整句中的重复性词语去掉;散句改为整句则是加上重复性词语。
此外还需考虑字数。
▲句子的重组句子的重组是把句子变成以某个词语(短语)开头的句子,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句子中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
(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连贯即句子要能顺当地衔接,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做此类题可根据以下步骤:一是审清题干,辨明要求。
要注意题干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音节和谐”一般就会单独提出来特别强调。
二是对比选项,找出差异。
如在成组出现的备选句中,如果只是顺序上的不同,一般应考虑以下情况:句中各短语(或分句)之间是否应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递进);各短语(或分句)与原语段中某些成分在顺序上的对应关系;某个短语(或分句)与和其相邻的句子之间的衔接与照应,等等。
三是选定角度,确定答案。
主要的判断角度有句式结构的一致、前后语意的照应、前后句子的勾连、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意境的统一、语气的一致、音节的和谐等等。
总之,在做语句的衔接题时应该考虑到以下的四个角度:一是“照应”一一前后句、上下文、关键词;二是“一致”一一话题、重点、句式、语气、主旨;三是“和谐”一一音节(字数、押韵)、语境;四是“逻辑”一一顺序、概括、总结。
(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应该明确其表达效果及作用,在现代文阅读中可能出现。
这一考点通常和句式的仿写结合在一起考查,近年来一般不单独命题。
第二部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对于名句名篇的记忆应该落在笔头上,力争做到准确二字。
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对于教材中出现的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包括现代文)背诵熟练,然后适当扩展。
这一部分功夫在平时,在于坚持,临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时间。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一)诗歌的鉴赏去年首次改为主观表述题,但其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语言特色、形象等。
主要的答题思路是:1、读懂诗歌。
(1)品味标题,弄清注解,逐句通读,了解大意(诗歌写了什么人、事、地点、景物、时节、事)(2 )弄清表达技巧。
2、读题审题,明确鉴赏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