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三节 力的平衡分层精炼 (新版)沪科版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第7章3力的平衡 课件(共23张PPT)
F
计对物体的拉力为1.4N,则物体 的重力等于 1.4 N,试说明原因。
G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物体施加 4.4N的拉力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等 于 4.4 N,试说明原因。
f
F
随堂练习
1.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 速直行运动,下列有关木块受力的说法中,
一、平衡力
静止状态
平衡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受力或 受平衡力
平衡力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出问题: 二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呢?
猜想与假设:……
有甲、乙两种实验方案, 哪种更好,说明理由。
探究一
怎样悬挂钩码才能使纸板处于平衡状态?
探究二
改变滑轮的位置,纸板还能保持平衡吗? 下移或上移
旧知回顾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都不受力吗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三节 力的平衡
静 置 的 水 杯 和 橘 子
匀速直行的汽车
人 -------受二个力的作用平衡 椅子 ------受三个力的作用平衡
4.起重机的钢绳吊着 5000N 的重物, 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 后静止 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 这三种情况中,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
别为F1、F2、F3,则F1 = F2 = F3
(选填“>”、“<”或“=”)
Hale Waihona Puke 畅谈收获探究三纸板转动一定角度,松手时纸板 还能处于平衡状态吗?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XXX提出了XXX说,这一理论被XXX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后得到了支持。
XXX发现了XXX三大定律,而XXX提出了相对论。
XXX则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选择参照物来描述运动。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包括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而时间的单位包括秒、小时、分钟、毫秒和微秒。
正确使用刻度尺需要认清磨损、量程和分度值,同时要放正、看垂直和估读下一位。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需要将测量值加上准确值和估读值,并记下单位。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可以通过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三、快与慢(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国际单位是米/秒,常用单位是千米/小时。
速度的公式为v=s/t,变形公式为s=vt,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
2)特点:人耳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听到。
常见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中。
3、超声和次声的应用1)超声: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如超声检查、超声波清洗等。
2)次声:用于地震监测、矿山探测等领域。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类听力范围(20Hz~20kHz)的声波,应用广泛,如医学中的超声诊断仪、工业中的超声金属探伤仪、军事中的超声雷达等。
而次声波则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具有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等特点。
它们常用于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领域。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课件:7.3《力的平衡》 (共18张PPT)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情况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变速运动
谢谢观看!
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力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 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
牵引力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阻力
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和 阻力彼此平衡。
阻力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牵引力
刚起动的小汽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在同一-------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F
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受到的重力G 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F是一对 ,这个两个 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92021/8/29August 29, 202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第七章 · 力与运动
第三节 力的平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力的平衡
思考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是不是一定 不受力?
观察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三节力的平衡课件新版沪科版
3.实验结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
物
体上,大小
、方向
,作用在
直线上。
提示:对比三个实验得出两个力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同一
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才能使小纸板保持平衡状态(静止)
。
参考答案:同一个 相等 相反 同一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4.交流与评估: (1)实验中,为什么选择的小纸板质量要轻?
擦力的大小。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 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 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f甲 =G甲=40 N。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 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 摩擦力,由于乙匀速向右运动,因此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乙 =F乙=35 N。 答案:40 35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2.(2013·漳州中考)下列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 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A项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B项符合;C项
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 N,在35
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
的摩擦力f甲为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
N。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第3节力的平衡课件(新版)沪科版
改变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不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
第十页,共17页。
讨论与交流
作用(zuòyòng)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 (zuòyòng)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 就彼此平衡。
简记(jiǎn jì):同体、等大、 反向、共线。
第十一页,共17页。
二、二力平衡(pínghéng) 1.定义 2.二力平衡(pínghéng)的条件:
等大、反向、同物、同线 三、二力平衡(pínghéng)的应用
第十七页,共17页。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yìngyòng)
已知物体状态
已知物体受力
二
F
已知拉力大小
力 平
衡
条
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
件
(zhònglì)
大小
G
第十二页,共17页。
一辆小车受到50 N的拉力 (lālì)和30 N的阻力,车怎样 运动?
v
F1=50 N
N
F2=30 N
G
第十三页,共17页。
已知物体(wùtǐ)受力
二 力 平 衡 条 件
第三节 力的平衡 (pínghéng)
第一页,共17页。
牛顿第一定律(dìnglǜ)的内容是什 么?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 的时候(shíhou)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能不能说,凡是(fánshì)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状态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呢?
第二页,共17页。
F
静止放在讲台 (jiǎngtái)上的 粉笔盒
G
第六页,共17页。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件-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三节 力的平衡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实验探究
实验数据分析:
整理实验结果
纸板受的力大小 纸板受力方向 (相等/不相等) (相同/相反)
相等 不相等
相反 相反
纸板受力是否在 同一直线上 (是/否)
是 是
纸板是否平衡 (是/否)
是 否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三节 力的平衡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情景引入
充气艇处于静止状态吗?这时它受到外力的作用吗?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观察:飞机受到外力的作用却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为
什么?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思考:现实生活中物体受到外力 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 矛盾吗?
二力平衡都需要哪些条件?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课堂小结
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共线、反向、等大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b)(d) 理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受力为平衡力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随堂训练
1、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力的平衡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力的平衡一、教学内容1. 力的平衡的概念:介绍什么是力的平衡,以及力的平衡的条件。
2. 力的平衡的判定:讲解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力的平衡的应用:探讨力的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杠杆、滑轮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掌握力的平衡的条件。
2. 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了解力的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教学重点:力的平衡的概念、力的平衡的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杠杆、滑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是如何实现力的平衡的。
2. 理论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力的平衡的概念、力的平衡的条件,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为学生讲解如何运用力的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力的平衡概念:条件: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力的平衡的概念及其条件。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力的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答案:1. 力的平衡的概念:条件的答案: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的答案:3. 力的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研究力的平衡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力的平衡的判定力的平衡的判定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实际生活和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感到困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三节力的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F
G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从力的三要素方面猜想
一、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 二、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三、两个力可能要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两个力可能要作用在同一物体。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滚动
悬空
木
小
块
车
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纸 片
一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平衡 二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平衡 三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平衡 四 相等 相同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平衡 五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物体上 不平衡
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 平衡。
悬挂静止的电灯
电灯受的拉力F与 重力G二力平衡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杯子受的支持力N与重力 G二力平衡
匀速运动的拖车
拖车受的支持力N与重 力G二力平衡、牵引力 F与阻力f二力平衡
方法归纳
1.分析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分析物体受到哪些平衡力
若已知其中一个力 二力平衡条件
求另一个力大小
一个重为G=2牛的木块静止在水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一(共线)
现象:松手后卡片会转动,待塑料板静 止后,两边的细绳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二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才能平衡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一(同体)
现象:剪断后,塑料板将被拉向两边。 结论: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才平衡
结果展示
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 实验 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是否平衡
不同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三节力的平衡课件
2.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平衡就称 为二力平衡。
支持力和重力 支持力
是平衡力,书 处于二力平衡 重力 状态。
阻力 阻力和重力是 平衡力,跳伞 人处于二力平
重力 衡状态。
那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
猜想 实验方法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三节 力的平衡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复习提问: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物体不受力时 不存在
物体受力时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运动状 态不变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变速运动
重点研究
它们各 分处 别于 受怎 到样哪的些状力态的作? 用?
静
止
F
的
电
灯
静
F浮
止
的
轮
船
G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三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力
运动状态不改变
F 静止: F=G
向上匀速: F=G
向下匀速: G
一个物体只受拉 力和重力的作用
F=G
F 非平衡力 向上加速:
运动状态改变 F>G
向下加速: G
F<G
有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 且是不平衡的力。
……
结合四个实验:
实验
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 运动状态 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是否改变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力的平衡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平衡力
1.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D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在圆形跑道上匀速跑步的运动员
C.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D.沿笔直斜坡匀速上行的汽车
知识点2 二力平衡及其条件
2.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处于二力平衡的物体是( D )
3.小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先后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他将图乙中的纸片旋转了一定角度是想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A )
A.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方向是否相反
D.大小是否相等
知识点3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如何运动
4.受平衡力作用的某运动物体,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运动情况的是( B )
5.在小车的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 )。
以下四幅图能正确描述该运动过程的是( A )
综合能力提升练
6.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为5×103 N;当物体以0.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5×103N;当物体以1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5×103N(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7.一只静止在树枝上的布谷鸟,它受到的力是( 选填“是”或“不是” )平衡力;若布谷鸟的质量为0.1 kg,则树枝对它的支持力是 1 N( g=10 N/kg )。
8.高达9.5 m的孔子像矗立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 如图所示 ),这尊雕像是天安门的一座文化新地标。
对于静止在地面上的雕像,对雕像和地面进行受力分析, 雕像的重力和地面对雕像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雕像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雕像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如图所示,要使重为20 N的物体A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应对物体施加20 N的力,此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1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当t=1 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F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当t=3 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4 N。
11.狗拉着雪橇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
先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1,后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2,则( B )
A.F2<F1
B.F2=F1
C.F2=2F1
D.F2>2F1
12.如图所示,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的方向匀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 C )
A.与运动方向相同
B.与运动方向相反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13.如图所示,一个重10 N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红说: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仅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小明说:因为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两人的说法( A )
A.都正确
B.只有小明正确
C.只有小红正确
D.都不正确
14.如图所示,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
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已知物体重G=10 N,现受到一个拉力F=15 N的作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
试画出物体所受另外两个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1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 1 )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2 )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 3 )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BAC ( 用字母表示 ),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 4 )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
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拓展探究突破练
17.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A重力大小的示意图。
当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即弹簧所受A的拉力 )就表示物体A所受重力G 的大小,即F'=G。
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证明:F'=G。
证明:因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F=G,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F与物体A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F',所以
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