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3)减速作用。飞机着陆时的刹车减速以及各种航弹伞的滞空减速。降落伞能使飞机着陆滑行由2000多米缩短至800~900米;
(4)回收作用。用于飞机器的空中回收,诸如无人驾驶飞机、试验导弹、运载火箭助推器、高速探测器以及返回式航天飞行器的回收等。还有宇宙飞船和热气球探测器上设备的回收;
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想一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可乐瓶为什么做成这样的?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
小组同学先互相商量一下。
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活动。
绘制风的成因图
展示一些典型的风的图片:如龙卷风、台风、风中的景色图等。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看完这些图片你想了解有关风的哪些知识?
热层:空气稀薄、平稳、温度高,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杨利伟(200千米)
逃逸层:空气稀薄、温度很高,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所以,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
让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后小组进行抢答,
①没有天气变化(风、霜、雨、雪等)
②听不到声音,每个人都是聋子,世界一片寂静
③易受陨石的侵袭
④气温白天很高,晚上很低
2、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难点
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做假设性解释,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风成因模拟实验。
方法
探究法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13.风从哪里来
反思
六年级三班在做风的实验时,用的自己带的可乐瓶,实验效果不明显,其他两个班级用的是学校的风的形成实验材料,效果明显。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4.降落伞》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4.降落伞》青岛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降落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问题——研究——问题”的历程,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2.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交流与分享的品质;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提升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知道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实现物体缓慢降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降落伞运行的原理,体验空气阻力的作用;猜想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难点知道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实现物体缓慢降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教具学具学生自制降落伞以及塑料、薄膜、螺母、细绳、剪刀等自制降落伞的工具,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背景《降落伞》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中的重要一课。
《降落伞》一课是学生较熟悉的事物,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书刊等各种媒体对降落伞已有初步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玩过降落伞,但对于降落伞原理、种类及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本课就以降落伞为切入点,通过对降落伞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降落伞的相关知识及降落伞与大气层的关系,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情趣与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你能猜一猜会是什么吗?(生自由回答,猜测气球或降落伞)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降落伞的秘密。
(师板书课题——降落伞)【通过猜谜语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正确的、合理的答案给予肯定】二、认识降落伞1、了解降落伞的结构你在哪里见过降落伞?(生自由回答)在观察一些降落伞的图片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降落伞,你能说说你的降落伞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生拿着自己制作的降落伞介绍)师总结:(课件播放)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12 地球的面纱》教案1
《12 地球的面纱》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信息。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大气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举例说明大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大气。
三、教学难点说明大气对人类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新课讲解:一、大气的重要性[讨论]你能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吗?——呼吸,风、雨等天气现象。
[补充]大气的成分大气组成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
[讨论]思考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大气的作用(重要性)(1)保护地球。
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二、大气的分层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讨论]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你说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小组讨论,4人一组,每组1个代表发言。
2、小结: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0-17千米)平流层(17-50千米)中间层(50-80千米)暖层(80-500千米)外层(500千米以上)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思考]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细胞第一单元:主备人:月日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示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胞;能制作简单的细胞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细胞的信息。
2.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对细胞的理解认识并描述的学习活动。
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了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观与教师交流谈话,激发学解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察教师出示生物相关的图习兴趣,营造民主和谐、教师出示生物相关图片,片,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宽松的学习氛围,观察教提出问题:“绝大多数生兴趣。
师出示的图片,了解本课物是有什么构成的”,激学习内容。
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2、1.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认识(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各主细胞。
察认识细胞。
要部件名称,教学中简单教师出示显微镜,向学生学生认识了解显微镜的发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组件即介绍显微镜的发明发展明发展史、对于研究生物可。
史、对于研究生物学的重学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师要意义,讲解显微镜的结讲解,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构和科学使用方法以及使和科学使用方法以及使用用时注意事项。
时注意事项。
教师下发细胞玻片标本、学生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启发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相关资料和科学记录表,教师下发的细胞玻片标式将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样指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进行本,学习相关资料进行小子予以描绘,引导学生初观察。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仔步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生合作观察学习活动,提示细观察并利用画图方式等物体细胞结构特点的方学生仔细观察并利用画图方式做好观察记录。
法。
方式做好观察记录。
在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进行描述时,使学生了解正确的方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交教师在学生充分观察和交流汇报观察发现,积极展帮助学生建立对细胞正确流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汇示自己小组的观察成果,的认识。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地球的面纱 第三单元练习课 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第三单元练习课
时间
课时:1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重点: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难点: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梳理巩固本单元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小组内交流本单元知识点
二、班级汇报交流本单元知识点
三、教师出题,学生做题。
四、师生共同评价。
总结提升: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细胞第一单元:主备人:月日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示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胞;能制作简单的细胞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细胞的信息。
2.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对细胞的理解认识并描述的学习活动。
教学环节:六、学习小结:第二课我从哪里来第一单元:主备人: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学会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3.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活动,了解母亲的辛苦感悟亲情,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和亲情教育。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体验活动的学习指导,了解母亲的辛苦,感悟亲情、珍爱生命的学习活动。
教学环节:第三课人的一生第一单元:主备人: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出自己的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指导学生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2.通过学生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喜欢大胆想象,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深身体发育的特点;在学习活动中,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并能够关注个人保健。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深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并能够关注个人保健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认识在认识人的一生生长变化过程中认识学习方法的学习活动。
【精品】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精教案全册
1细胞【教材】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单位】胜利第五实验小学【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细胞,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1.挂图或投影片-—洋葱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的细胞、动物的细胞、人的细胞、显微镜。
2.洋葱、镊子。
3.显微镜、滴管、碘酒、吸水纸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展示苏轼的《题西岭壁》,让学生齐读。
设疑:从这首诗中,同学们得到了什么道理?2.自然界中的生物也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它们的内部本质是如何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生物的本质。
二、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示交流1.指导学生认识细胞。
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项观察。
每个组都有一块洋葱,用镊子在洋葱表面撕下一层薄薄的膜(教师演示一下),这是洋葱的表皮,观察它是什么样的?(1)分组观察。
(2)汇报观察结果.(3)总结:用肉眼看,我们只能看出洋葱表皮是一层薄薄的、软软的、近似透明的膜。
要看得更清楚,需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
(出示显微镜或图。
)2.交流介绍显微镜。
(1)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由镜座、镜柱、镜筒、镜头(目镜和物镜)、反光镜、载物台、准焦螺旋等部分构成。
(2)讲解、演示: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方法是这样的……3.分组观察,汇报交流。
(1)学生分组观察(2)汇报:你在显微镜中看见了什么?你能在黑板上简单地画一画吗?(3)交流发现。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洋葱的表皮并不是像用肉眼看到的那样,仅仅是一层近似透明的薄膜,而是由很多小格子构成的。
这些小格子是细长的,两头比较尖,一排排的,排列得很整齐、很紧密。
这些小格子叫做细胞.(板书课题)每一个小格子是一个细胞.4.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出示一些植物的叶、根、茎的细胞组成图片,指导学生观察。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观察,我们知道植物的根、茎、叶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各部分的细胞有大有小,形状不尽相同。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单元《地球资源》教案附反思含板书共八套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教案第一课时《煤石油天然气》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第一课时《煤石油天然气》。
旨在意在引导学生开展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讨论,懂得不仅要合理地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还要不断研究、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
本节呈现三个部分:1.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主要用途?教科书呈现了3幅组图,展示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用途,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2.煤、石油和天然气蕴含的能量来自哪里?以“阅读探究”的形式,展示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通过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思考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能量的来源。
3.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二、教学目标1.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2.能基于所学知识,针对煤、石油和天然气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査阅资料、调査等方式获取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及形成等信息。
3.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与用途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4-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节约能源的举措。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教学难点】: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节约能源的举措。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同时他们已经貝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教师将为学生提供极大的自主探究、自主操作、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知。
五、教法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完成、完善整个学习过程。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第三单元《14. 降落伞》青岛版
《降落伞》教案【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2.知道是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大小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交流与分享的品质。
3.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降落伞降落的现象进行猜想,且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学会利用对比试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选择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得出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材料准备】塑料薄膜、蚊帐面料、不同长度的线绳、多个螺丝帽;剪刀、双面胶或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课题播放一段空军训练视频。
提出问题:你知道空军战士在进行什么项目训练吗?他们使用的工具叫什么?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降落伞”(板书课题)。
二、了解降落伞的结构及作用1.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各式各样的降落伞,看看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小结:降落伞一般都由伞面、伞绳、重物3个部分组成。
2.(1)你知道降落伞在训练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小结:降落伞具有减缓重物从高中下降速度的作用。
(2)你知道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吗?(它是怎样让重物下降的速度减缓的?)小结:重物从高空下降的过程中同时受到地球引力与空气阻力两个相反方向的力的作用。
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
三、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过渡:大家知道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那么,影响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一)猜想1.小组讨论(确定一个猜想)。
2.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伞面面积,伞面的材质(透气程度),伞绳长短……(二)设计实验过渡:我们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1.小组讨论完善实验设计。
探究影响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因素实验设计单2.小组间完善实验有相同猜想的小组间交流实验设计。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12. 地球的面纱》 青岛版
《地球的面纱》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大气层的组成,知道大气层的作用。
2.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大气层的组成成分。
难点: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评价任务1.知道大气层的组成及其作用。
2.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地球大气层的图片,相应的视频材料以及各种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臭氧空洞和酸雨方面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以两张女子头罩面纱的图片为切入点,让学生初步感受面纱带来的朦胧美和神秘美。
2.引入课题。
3、再用一段旋律优美的高空拍摄地球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这层“面纱”美的具体感受。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1、认识大气层2、假如没有了大气层3、认识大气污染三、探究活动(一)认识大气层。
1、出示课文中的一段话“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组成以氮和氧为主。
大气层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并以圆饼图的形式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大气主要的构成物质:氮和氧2、出示大气垂直分层的具体画面,在老师的引领下,对大气的分层和各层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加深对每一层特点的理解。
3、观看一段视频,用音像的形式让学生对大气的作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假如没有了大气层1、看完视频以后,让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大气层作用的理解。
做当堂巩固上“画一画”一题,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同学上黑板画出来。
2、由老师出示几个大气的作用,加深对大气作用的理解。
3、结合课本上的图片,共同探讨大气各层的作用。
4、做练习题,当堂巩固给学生充分的做题时间,做完后一起对对。
(三)认识大气污染1、知道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2、让同学们自己谈一谈如何减少大气污染,再由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最后,号召同学们共同保护我们地球上美丽的大气层。
四、板书设计12、地球的面纱(下面由学生自己画出对地球大气层的理解。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14 降落伞》教案1
《14 降落伞》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降落伞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降落伞下落速度与降落伞的哪些因素有关系。
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合理地选择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在讨论中获得知识。
2、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假设。
3、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开展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并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降落伞。
三、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降落伞的下落速度与伞面大小、伞绳长短、重物的轻重等诸多因素有关系。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伞面,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重量不同的配重,“神舟五号”返回舱的图片,实验记录表、秒表。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降落伞,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降落伞,板书“降落伞”。
2、观察降落伞看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降落伞由伞面、伞绳、重物三部分组成。
新课讲解:一、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做个降落伞”,了解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及过程。
教师讲解要注意的方面。
(伞绳的长短要一致,伞绳的系法要注意)2、学生小组讨论制作降落伞的方法。
二、动手实践1、学生小组合作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指导,但不要包办制作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
2、制作好降落伞的同学可以试着玩一玩降落伞,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探究影响降落伞的因素1、猜想:根据自转旋翼的知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可能与与伞面大小、伞面材料、伞绳长短、伞绳粗细、重物的轻重等因素有关。
教师将学生的想法及时归纳并逐一板书到黑板上。
2、谈话:哪些因素会影响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呢?同学们都做出了自己的猜想。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对不对?(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制定研究计划、亲自动手实验研究问题1、讨论:同学们的每一个猜想都值得去研究,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降落伞教案
降落伞【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教学目标】1.了解降落伞的种类及用途;了解降落伞运行的原理,体验空气阻力的作用。
2.了解降落伞的结构,能从“为什么会这样”提出问题后合理猜想,再通过动手实验,能利用对比和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
3.在降落伞的制作与评价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制作的乐趣,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降落伞降落的现象进行猜想,且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学会利用对比试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选择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得出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具、学具】学具准备:(1)降落伞制作材料袋:塑料薄膜一块;长短不等的棉线数根;彩笔;螺母一个;夹子、橡皮泥、回形针等若干个(块)。
(2)分组材料准备。
伞面材料组:4CM的棉线若干根;螺母一个;一样大小的塑料膜、花布面料和蚊帐面料各一张(块)。
伞绳长短组:螺母一个;计时器;塑料膜一张(块);4CM的棉线若干根;8CM 的棉线若干根;和10CM的棉线若干根。
重物重量组:8CM的棉线若干根;计时器;塑料膜一张(块);螺母一个;夹子、橡皮泥、回形针等若干个(块)。
伞面大小组:4CM的棉线若干根;计时器;螺母一个;面积大小不等的塑料膜若干张(块)。
(3)各组所需粘剪共同材料:剪刀一把、双面胶、透明胶带若干卷。
教具准备:降落伞及其知识的相关图片及课件;学生“实验方案表格”及“实验记录表”;相关情境图及“实验提示”等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读诗猜谜,激趣导入。
教师投影小诗:“银燕把她撒下来,团团簇簇满天开,好像亭子空中立,又似花树云里载。
”师生品读,学生一边读诗,一边想象小诗的情境。
教师引导:如果把这首小诗当作谜面,那谜底又是什么?学生会猜出——降落伞。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教师出示海洋各种海洋资源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学生根据出示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交流,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
教师总结:
常见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海水淡化、海水养殖、潮汐发电、开采石油、海水晒盐、海上运输等。
活动三: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们哪些行为会伤害到海洋?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海洋?
2.海水矿物资源,如盐。海水中含有食盐等化合物超过80种,目前可提取的超过50种。
3.海洋油气资源,如可燃冰。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已超过380亿吨。
4.海洋动力资源。利用潮汐能发电。海洋上空湿润的气流为陆地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5.海洋旅游资源
6.海水资源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利用海洋资源的?
突破措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调查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知识。
3.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
通过调查了解、教师讲解等方式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知道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
科学思维: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海洋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保户海洋的建议。
能结合海洋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保户海洋的建议。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设计并实施调查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认识。
感受到了海洋资源的丰富多样;意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和使用关系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14. 降落伞》 青岛版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降落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问题——研究——问题”的历程,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2.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交流与分享的品质;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提升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知道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实现物体缓慢降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降落伞运行的原理,体验空气阻力的作用;猜想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难点知道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实现物体缓慢降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教具学具学生自制降落伞以及塑料、薄膜、螺母、细绳、剪刀等自制降落伞的工具,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背景《降落伞》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中的重要一课。
《降落伞》一课是学生较熟悉的事物,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书刊等各种媒体对降落伞已有初步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玩过降落伞,但对于降落伞原理、种类及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本课就以降落伞为切入点,通过对降落伞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降落伞的相关知识及降落伞与大气层的关系,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情趣与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你能猜一猜会是什么吗?(生自由回答,猜测气球或降落伞)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降落伞的秘密。
(师板书课题——降落伞)【通过猜谜语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正确的、合理的答案给予肯定】二、认识降落伞1、了解降落伞的结构你在哪里见过降落伞?(生自由回答)在观察一些降落伞的图片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降落伞,你能说说你的降落伞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生拿着自己制作的降落伞介绍)师总结:(课件播放)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②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对煤、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等提出研究思路;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③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重难点:
①描述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知道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②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对煤、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等提出研究思路;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知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地球资源
13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
9煤 石油 天然气
10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1海洋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主要用途
煤、石油和天然气蕴含的能量来自哪里
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认识太阳能
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能源 人类是怎样利用海洋资源的
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哪些自然资源师可再生的?哪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怎样合理利用秸秆
了解垃圾的分类收集
分类收集后的垃圾怎样处理
垃圾处理我能行。
2018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2地球的面纱教学目标1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认识大气层对及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层对地球的保护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大气层知识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在我们周围有什么与我们朝夕相处?板书课题二认识大气层1.对大气层你了解多少呢?把你收集的有关知识向你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吧。
2教师出示大气层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三提出问题1.对大气层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吗?2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
请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出示大气层知识的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三.认识大气层的作用1、出示月球环形山的图片和文字。
通过观看月球上的环形山资料同学们能不能猜测出月球及其他星球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2小结:大气层对地球的重要作用。
3.探案大气污染及治理(1)、出示教材中四引有关大气污染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4小结、通过大气污染,我们可以知道科技的进步能够给人类带来方便,也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要认识到科技发展的两面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四拓展延伸学习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板书设计:12、地球的面纱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大气污染13风从哪里来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2 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教学重点: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教学准备有关风的图片、扇子、气球、纸风车、小刀、蜡烛、蚊香、火柴、饮料瓶、纸片,与风有关的资料等。
新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教学设计第五课时《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第五课时《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分类收集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交流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
呈现了利用废弃物制作的物品图,目的是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垃圾,做到变废为宝。
二、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知道分类收集后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获取垃圾分类的信息。
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垃圾分类表现出探究兴趣。
4.树立环保意识,将垃圾分类投放落实在行动中,科学合理处理生活中的垃圾。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分类处理的好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获取垃圾分类的信息。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知。
五、教法学法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六、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废旧电池过期化妆品(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用垃圾做成的椅子、砖头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用什么做的。
(学生猜测。
)教师根据学生猜测情况,告诉学生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从而导人课题。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14 小帆船》教案2.
《14小帆船》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实验探究风对帆船的意义;认识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面性。
2、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I、本课除了教科竹中提到的自制帆船和利用帆船初步探究风与帆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准备以外,教如还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风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让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以按照风对人类的利和害两方面将资料进行分类。
2、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的同时,也应为学牛.准备大量的有关风与生活的图片及音像等资料,帮助学生扩大风与生活关系的信息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提出m.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小帆船:经历搜集、整理、分析, 利用信息资料的过程:能用图示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二、教学重点理解凤与帆、风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K理解风与帆、风与生活的关系.2、分清风对人类的利与弊“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有关帆伸比赛的体育专题资料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提出何题, 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一、探究过程活动七玩一玩我们制作的帆酷。
1、分组活动。
2、课件展示情景图, .3、讨论记录:有关风的知识,趣闻。
4、小结。
活动二: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魁:风对我们牛活有什么影响?2、讨论:如果没有风,我们的生活会怎样?3、总结:活动三:说一说关于风的故事。
1、设计实验方案・2、讲述自己的验证过程及结果,3、讨论:4、小结。
活动四:自由活动1、提出问题:什么是台风?龙卷风?2、学生做尝试性耕释。
二、自我评价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2,教育学生要爱科学三、拓展活动搜集资料:月球上有没有风?太阳风是怎么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地球的面纱
教学目标
1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认识大气层对及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大气层对地球的保护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大气层知识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在我们周围有什么与我们朝夕相处?板书课题
二认识大气层
1.对大气层你了解多少呢?把你收集的有关知识向你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吧。
2教师出示大气层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
三提出问题
1.对大气层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吗?
2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
请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出示大气层知识的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三.认识大气层的作用
1、出示月球环形山的图片和文字。
通过观看月球上的环形山资料同学们能不能猜测出月球及其他星球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2小结:大气层对地球的重要作用。
3.探案大气污染及治理
(1)、出示教材中四引有关大气污染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通过大气污染,我们可以知道科技的进步能够给人类带来方便,也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要认识到科技发展的两面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四拓展延伸
学习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12、地球的面纱
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
大气污染
13风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2 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教学重点: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
教学准备
有关风的图片、扇子、气球、纸风车、小刀、蜡烛、蚊香、火柴、饮料瓶、纸片,与风有关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风吗?
2、同学们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当冬天把教室门打开一条缝将两条纸片分别站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们
会发现什么?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3、小结: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现象,可以引起我们想这么多,如果弄明白风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其
他问题你们自己就能解决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猜想假设
1、要研究风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该怎么办?
2、同学们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建议?
三制定方案
1、用哪些方法可以观察风形成的现象呢?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可以用纸螺旋圈来验证风的形成实验。
四实施探究
1、活动一:观察上升的空气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关风的实验,叫做纸螺旋圈转起来,请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2)、现在我们在反回来看看刚上课时的那个问题,门缝上部和底部的纸片,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运动?(3)、关于热空气上升的实例你还知道哪些?
2、活动二:风的形成模拟实验
1、谈话,我们接下来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纸风箱,请大家观察自己面前的纸风箱是怎样的?教师强调:
(1)、前后对比实验中,除了蜡烛燃烧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2)、实验过程中纸风箱要不透风,
(3)、纸风箱要燃烧,大家要小心。
五展示交流
1、学生按照我们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汇报实验结果。
2、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
而形成风,
3、课堂小结
谈话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的形成的原因
六拓展延伸
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
查阅有关资料认识“海陆风”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设计:
13风从哪里来
热地方气温高空气轻
冷地方气温低空气重
教学反思
14降落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针对降落伞提出问题;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降落伞。
2体验制作降落伞的乐趣,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降落伞运行的原理,体验空气阻力的作用,进而了解降落伞的种类及用途,学会用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点:
了解降落伞运行的原理,体验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了解降落伞的种类及用途,用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出示降落伞课件,创设学习情景,启发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思考,对课前降落伞的相关信息及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播放跳伞视频。
二、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学习认知形式多样的降落伞,并了解其作用。
教师出示各种样式的降落伞,引导学生认知,并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这些样式的降落伞的作用。
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制作降落伞的学习活动。
教师下发动手材料,指导学生小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换意见,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使学生意识到行动之前制订计划的重要性。
引导提示学生在制作之前先设计降落伞的形状、大小及制作的步骤,准备制作所用的材料,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指导学生使用针线注意操作安全,加强合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制作的降落伞,并进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从他人制作降落伞中改进自己的降落伞作品。
教师指导学生玩一玩制作的降落伞。
引导学生将制作的降落伞进行试放,引导学生在试放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降落伞,使降落伞下落得更平稳。
三、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用的降落伞学习活动,提示学生在伞面及伞形、绳长、固定方式等内容上进行方案设计,使学生的设计更具目的性、使用性和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14.降落伞
伞面我的发现:影响下降的因素有:
伞形伞面大小,材料,
绳的长短,
吊物的轻重。
绳长
固定方式
15小帆船
教学目标:
4、引导学生选择合适材料制作带有创造性科技作品——小帆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
维;
5、通过观察小帆船观察帆与风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实验探究风对帆船的关系,知道生活中有风力,
认识到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面性。
教学重点:
学生制作小帆船,了解生活中有风力,认识到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面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关于帆船的图片,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小帆船的小组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在制作活动中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互相评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从他人作品中获得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对小帆船进行下水小组实验,引导学生实验“不同方向来的风,使小帆船行驶的方向也不同”。
指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风服务生活的典型实例。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风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师出示风与生活关系的图片、资料卡片,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了解风对我们生活的两面性,整理搜集得来的信息并撰写科学记录卡片。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汇报自己对风的认识的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加以讲解说明。
三、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汇报交流讨论在学习中还产生了哪些新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继续观察风、搜集关于风的谚语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15.小帆船
风与我们的生活
好处害处
调节帆面与风力的关系,可使小船向着一定的方向前进。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