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空间设计
立方体空间设计
![立方体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26ad0c76c66137ee0619dd.png)
立方体空间设计
要求:在20CMx20CM的平面内作纵横四等分米字网格,同时在垂直方向升起20CM,构成20x20x20CM的立方体空间(垂直方向亦分为四等分),选择平面切割图形作为基本几何框架,利用水平与垂直分隔产生一系列子空间,通过子空间之间空间界面的不同设置使它们组合为有组织的整体。
实质:根据平面图形构思空间的住组合关系,以此为目的选择合适的界面。
要点:1,所有子空间的总体组织关系
2,单一的两个或若干个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界面;
3,关注其间的逻辑关系;
一,单个空间的限定:
1,通过水平面限定
2,通过垂直面限定
3,限定与围合程度
二,空间关系与组合:
1,内含、穿插、邻接、过渡等关系
2,集中、线型、放射、簇群、网格式组合模式
三,树立积极的造型意识,整个立方体空间内所有子空间均拥有同等的意义与价值。
四,实体最多只能出现一个,
五,在统一的秩序控制下,尝试追求空间形态的丰富与变化(大小、方向、层次、比例),同时应达成统一、完整的群体形态。
六,用卡纸按1:1比例制作整体模型、1:2比例的分层模型,模型底板60cmx35cm。
要求模型制作细致、精确。
七,以精确的正投影方式描述立方体空间的特征,包括各层平面、四个立面、两个剖面,要求先以轴线定位,再绘制材料厚度(假定为1.5毫米),剖断线和投影线明显区分,平、立、剖面比例1:2.5 , 图纸尺寸为650x450 ( 图框线尺寸,不含裁纸边)
八,时间进度安排:11-27(周四)讲课布置作业;1月5日交图;。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33e520aaea998fcc220ef4.png)
光与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E
作业要求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E1 主题
压抑后,豁然开朗的空间感受
……山口潜行始隈墺,山开旷望旋平陆。…… ——王维《桃源行》
选择一句(首)诗或 一段散文,以其所表达的 主旨意境或空间意象作为 立方体空间的主题,并由 此展开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空间语言:句子
多个空间的组织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1 集中式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2 线式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3 组团式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4 网格式
E
作业要求
E
作业要求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E1 主题
②、两个物体之间的形态 对比
③、两个物体之间的虚实 对比
C
两个空间的组合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C2 交叠
①、两个空间的地位均等
②、两个空间具有从属关 系
③、产生了新的空间
C
两个空间的组合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C3 邻接
①、对等空间的邻接 邻接界面的变化
②、不对等空间的邻接 大小、高低、错位
立方体状如何在设计中起到美化作用?
![立方体状如何在设计中起到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cbfa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4.png)
立方体状如何在设计中起到美化作用?一、立方体状的美化设计立方体状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形状,它具有简洁、均衡、稳定的特点,因此在设计中经常被运用来起到美化的作用。
1. 简洁而不简单的外观立方体状设计的首要特点便是其简洁的外观,它的几何形态不仅令人一目了然,也符合现代人对设计的简约理念。
而在简约中蕴含的却是设计师精心的艺术构思,优雅而高级。
2. 均衡的空间分布立方体状设计拥有均衡的空间分布,每个面都得到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让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与平衡。
这种和谐感会直接传达给观者,产生一种稳定、安心的感觉,进而提升空间的美学价值。
3. 稳定的视觉效果立方体状的设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所带来的坚实感使人们产生一种安全感与信任感。
无论是在建筑设计中的柱子、墙面,还是在室内设计中的家具、陈设品等,都能通过立方体状的设计表达出稳定可靠的视觉效果。
二、立方体状的应用领域及效果立方体状虽然简单,却在多个设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美化作用。
1.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立方体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外立面、结构体系、柱子等。
其强烈的几何感与线条美,能够增加建筑的整体美感,使建筑更加醒目且富有现代感。
2. 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立方体状的家具、灯具等物品能够给人带来稳定、均衡的感觉,增强空间的整体感。
此外,立方体状的柜子、盒子等收纳用品也能够提升室内整洁度,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双重效果。
3. 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立方体状常被用于图标、标志、插图等元素的设计中,以增强其稳定感与均衡感,使整个设计更具力量感和内聚力。
三、立方体状的美学价值分析立方体状在设计中起到美化作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其简洁、均衡、稳定的特点,还有其背后蕴含的美学价值。
1. 几何形态的美立方体状作为一种纯净的几何形态,本身具有一定的美感。
它的直线与面的组合,赋予了人们一种舒适感和愉悦感。
2. 简约美的追求立方体状的设计风格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简约美的追求。
其简单而不失精致的外观,能够让人在繁杂的生活中找到平静与宁静。
立方体互动教案:学生之间互动,体验立方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变换和运动
![立方体互动教案:学生之间互动,体验立方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变换和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0ae73f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d.png)
立方体互动教案:学生之间互动,体验立方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变换和运动立方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三维图形,是由六个正方形面组成的六面体。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通过互动教学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方体的变换和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立方体互动教案,让学生之间互动,体验立方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变换和运动。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立方体的基本属性,了解立方体不同的旋转轴、角度和方向,从而加深对立体几何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而言,学生将学会:1.理解立方体旋转轴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不同的旋转角度和方向。
2.理解立方体变换的概念和原理,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立方体的运动和变换。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几何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立方体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方体旋转轴的概念和原理。
让学生了解不同旋转轴和旋转角度对应的不同变换方式,从而加深对立体几何的认识。
2.立方体的变换和运动。
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掌握立方体的变换和运动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空间中的立方体变化和变形。
3.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和合作来实现互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方体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来理解和掌握立方体的知识。
1.教师的讲解。
教师将通过图像和视频来讲解立方体的旋转和变换原理,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加深理解。
2.小组讨论和展示。
学生将分成小组,讨论和展示不同的立方体变换和运动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3.动手实践和模拟。
学生将通过动手实践和模拟来掌握立方体旋转和变换的知识,加强对立体几何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流程本教案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讲解立方体的旋转和变换原理。
教师将通过图像和视频来讲解不同旋转轴和旋转角度对应的不同变换方式,让学生了解立方体的变换和运动方式。
solidworks空心立方体
![solidworks空心立方体](https://img.taocdn.com/s3/m/5df7ca4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c.png)
solidworks空心立方体【引言】SolidWork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领域的三维建模软件,其强大的功能和易于上手的操作使得它成为了众多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首选。
在SolidWorks中,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各种形状的实体模型,包括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olidWorks创建一个空心立方体模型。
【正文】一、创建立方体首先,我们需要打开SolidWorks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零件文件。
在左侧的工具栏中选择“立方体”工具,然后在绘图区域中绘制一个立方体。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可以设置立方体的尺寸和位置。
为了创建一个空心立方体,我们需要将立方体的厚度设置为0。
二、创建内部空间接下来,我们需要在立方体内部创建一个空间。
为此,我们可以使用“切割”工具。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与立方体相同大小的立方体,然后将其移动到立方体的中心位置。
接着,我们选择“切割”工具,并将其应用于立方体和内部立方体。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在立方体内部创建了一个空间。
三、修整模型现在,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一些修整,以使其看起来更加完美。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倒角”工具对立方体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使其更加圆润。
接着,我们可以使用“填充”工具将立方体的表面填充为我们想要的颜色或纹理。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渲染”工具对模型进行渲染,使其看起来更加逼真。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创建了一个空心立方体模型。
在SolidWorks中,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各种形状的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各种修整和处理。
无论是机械设计还是产品设计,SolidWorks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各种创意和想法。
立体构成设计说明范文
![立体构成设计说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93b1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3.png)
立体构成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理念。
立体构成设计是一种通过将不同形状、材质和颜色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设计方法。
在这种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各种立体元素,如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来表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
立体构成设计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变化,可以为人们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思维启发。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将以立体构成设计为主题,通过对不同形状和材质的运用,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意的空间环境。
我们将通过对空间的分析和理解,结合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设计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立体构成空间,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二、设计要点。
1. 立体元素的选择和运用。
在立体构成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立体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根据空间的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立体元素,如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来打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
通过对立体元素的精心搭配和组合,我们将创造出一个具有动感和变化的空间氛围,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2. 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色彩和光影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我们将通过对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光影的运用,营造出一个富有层次和变化的空间环境。
我们将选择明亮而活泼的色彩,通过对光线的控制和反射,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为用户带来愉悦和舒适的空间体验。
3. 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在立体构成设计中,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分区,创造出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空间环境。
我们将通过对空间的分析和理解,设计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空间布局,为用户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三、设计效果。
通过对立体构成设计的精心设计和施工,我们将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意的空间环境。
我们将通过对立体元素、色彩和光影的精心搭配和运用,营造出一个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空间氛围,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立体构成空间,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理想场所,为用户带来愉悦和满足的空间体验。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数学教案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fd092c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f.png)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数学教案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六章《空间的认知和测量》,详细内容为立方体的认识。
立方体是三维空间的基本形状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立方体的基本特征,培养空间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立方体,了解立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十二条棱的长度相等,八个顶点等。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立方体,并描述其特点。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利用立方体进行搭建和组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方体的特征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立方体的认识、观察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方体模型、立方体拼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个立方体模型、彩色积木、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神秘的礼物(立方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和猜测。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立方体,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2)讲解立方体的概念,让幼儿了解立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
(3)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立方体的不同视角,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立方体。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利用立方体模型,讲解如何数立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通过立方体拼图,让幼儿亲身体验立方体的特征。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利用彩色积木搭建立方体。
(2)在画纸上画出立方体,并用彩笔进行装饰。
(1)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搭建立方体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引导幼儿思考立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箱子、魔方等。
六、板书设计1. 立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2. 立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3. 立方体的不同视角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色积木搭建一个立方体,并画出其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答案:见附图。
2. 家庭作业:寻找生活中的立方体,并描述其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对立方体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空间构成作业
![空间构成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5c64615cc7931b765ce15c6.png)
空间认知与设计
——建筑范例分析
1提要:
对优秀建筑案例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正确的观察分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设计观和建筑观。
掌握建筑分析的方法,可为我们提供一种深入学习理解优秀建筑的工具,由此为设计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想法。
2内容:
在读懂所选择的优秀建筑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八个以上的分析要素进行分析。
(1)建筑环境
(2)基本体块组合:加法,减法……
(3)材料肌理、色彩
(4)空间流线序列
(5)空间的围合与限定
(6)几何关系
(7)平面组合,例如从重复到独特,从单元到整体,对称与均衡……
(8)立面分析
(9)功能分区:动、静,私密性,交通与使用空间……
(10)建筑日照、采光分析
3要求:
以三人为一合作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文献(杂志、书籍、互联网)选择一栋规模、性质合适的建筑实例,并加以分析。
在过程中鼓励小组内的积极讨论。
(1)建筑体块模型1:60(可适当变化,鼓励表达环境)(2)A2单幅(594mm*420mm)图一张:横向构图,钢笔绘制,构图自定。
小组三人共同完成。
(3)模型照片至少3张:正立面、侧立面、鸟瞰……
(4)时间:18周前交图(注:照片附于图上)和模型。
模型评分完毕不保存,学期末返还。
2011/11/22。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https://img.taocdn.com/s3/m/46c598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5.png)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实际应用。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互动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深入的理解,包括它们的特征、展开图,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此外,我们也将讨论体积和常用的度量单位,包括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和毫升,以及如何在这些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还将通过测量实物体积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单元内容分析】首先,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和讨论,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学生将通过操作实体模型和绘制展开图,来深入理解这两种几何形状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体积的概念,以及各种度量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的实际应用和换算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我们将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比如比较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的容量,或者计算需要多少水才能填满一个给定的容器。
之后,我们将探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并熟练应用相关的计算公式。
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将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最后,我们将讨论测量实物体积的方法,这将涉及到一些实用的技巧和设备,比如立方体模型、水位计等。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通过操作实体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空间几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学情】根据学生的先期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知识,包括它们的特性,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他们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具备一定的几何图形观察和识别能力,以及基本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立方体平面展开图
![立方体平面展开图](https://img.taocdn.com/s3/m/dd99db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e.png)
展开图的连续性
总结词
立方体平面展开图的连续性是指其展开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连续变化,即各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断裂 或间隙。
详细描述
在立方体平面展开图中,各面之间的展开和折叠应保持连续,没有突然的转折或跳变。这种连续性保 证了展开图在折叠回立方体时能够平滑过渡,不会产生突兀的形状或结构。
展开图的稳定性
02
立方体的平面展开方式
展开图的定义
01
展开图是将立体几何图形沿着某 些棱或面进行切割,将其展开成 平面图形的过程。
02
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是指将一个 立方体切割并展开成平面图形的 结果。
展开图的种类
11种
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11种基本 类型,包括“一”字型、“L”型 、“T”型、“十”字型、“凹” 字型等。
03
立方体平面展开图的特 性
展开图的对称性
总结词
立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对称性是指其展开后的图形具有对称的特点,即图形在折叠 回立方体后能够完全恢复原状。
详细描述
立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其展开后的图形具有轴对称、中心对称或 旋转对称等特性。这些对称性使得展开图在折叠回立方体时能够准确还原,确保 了立方体的完整性。
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01
02
03
建筑设计参考
立方体平面展开图可以为 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帮助 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建筑的 空间结构和立体感。
施工图绘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立方 体平面展开图可以作为施 工图绘制的基础,为施工 提供准确的指导。
建筑模型制作
利用立方体平面展开图, 可以制作出精确的建筑模 型,用于展示和推敲设计 方案。
立方体的性质
总结词
立方体具有空间对称性、平行性和垂直性等性质。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24d90e453610661ed9f422.png)
握的秩序;进行平面分割,以获得一个二维网格系统,作为设计的理性基础。 9×9M的边长,可以划分成1×9,3×3,6×1.5,9×1,10×0.9等等以形成理 性而多样的网格。结合居住空间的基本尺度概念。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的具体要点
高度上最基本分3层,局部酌情可有通高或错层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的具体要点
立方体空间的限定:
A,固定性要素: 界面的虚实——决定着该空间的性质以及与外界的关系; 实墙,实墙上开挖洞口(洞口与实墙面的比例关系), 洞口+不透明玻璃,洞口+透明玻璃;
B,半固定性要素——家具,带来空间划分的灵活性与特殊性 C,非固定性要素——空间的暂时围合,如人的聚集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的具体要点
立方体内部空间相互之间的关系 :
A,二维平面中的构成类型 B,二维剖面中的构成类型 C,三维体块中的构成类型(空间中的空间)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的具体要台,庭院,有屋盖的开敞灰空间,入口的空间化,领域 感,从公共到私有空间的过渡领域感。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的具体要点
体块要求:
9×9×9M,对于作业要求的功能安
排界于宽松与紧凑之间,只有紧凑处理一 些空间,才可以给其他空间留有一定宽松 可变的余地。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的具体要点
借助平面格网建立理性的秩序:
平面秩序的多样性,对于初学者而言,寻求一种比较简单、严谨并且容易掌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立方体生活空间——准建筑
1、在一个9×9×9米(M)的立方体内进行空间的划分与设计,以提供三 位建筑系学生在其中居住、学习、工作和娱乐;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教案教学5篇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教案教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3139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9.png)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教案教学5篇教案一:认识立方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立方体》一章。
通过观察和操作立方体模型,让幼儿认识立方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立方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
2. 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立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方体模型、图片、卡片学具:立方体模型、画笔、彩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立方体物品,如积木、玩具箱等,引导幼儿关注立方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
2. 讲解立方体的基本特征:通过展示立方体模型,讲解立方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
3. 操作活动:让幼儿分组操作立方体模型,观察和描述立方体的特征。
4.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图片和卡片,让幼儿判断哪些是立方体,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5.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立方体物品,并用画笔和彩纸制作立方体模型。
六、板书设计立方体的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排列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立方体模型答案: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立方体物品,用画笔和彩纸制作立方体模型。
2. 作业题目:观察立方体答案:观察家里的立方体物品,如积木、玩具箱等,描述立方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立方体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观察和描述立方体特征方面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操作活动,如让幼儿自己设计立方体模型,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也可以将立方体的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如科学、艺术等,让幼儿在多方面得到发展。
教案二:立方体的排列与组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立方体的排列与组合》一章。
空间·畅想——4×4×4立方体概念客栈空间设计理念探究
![空间·畅想——4×4×4立方体概念客栈空间设计理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c9be6dddccda38376baffd.png)
方 面展示 了商务房 型与休 闲房 型 的个 性化客栈 空 间设计 。 它改 体。 它有 1 2 条边和 8 个顶 点。立方体是特殊 的长 方体 。
单体 变形构 成。为 了使立方体形 态变异更加 丰富, 加工 的手 单体切 割构 成。立 方体 外部 形态 的切 割是 为 了探 索及 发现
不仅 注重功 能, 而且注重 与 自然环境 的融合 , 注 重室 内的细节表 法有转折 、 软化、 扭 曲、 挖 空、 倾斜等 , 产 生动感 、 赋予其生命。
譬如秀 皇 唷a f . 充
空间・ 畅想
4 ×4 ×4 立方体概 念客栈 空 间设计理念探 究
口张
摘
悦
顾桢 铮
要: 如今 , 中规 中矩 的连锁宾馆 已经 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 自由随性的个性 生活方式。客栈 空间设计越 来越 受到各方 面的重
视, 已经逐 步从设计合理走 向设计优化 。过去 那种 一味追 求突 出主要 功能空间的观念正逐渐转 变。文章 以立方体为单元 , 从材 料、 空
变 昂贵 的、 传统 的建 筑材 料和复杂 的设计方 法, 注重功 能设 计, 遵
循 以少见 多的设计原则 , 尽 量减少 不必要 的装饰 , 简单 而不单调 ; 现, 极 力为客 户营造 一种 家一般 的公共住宅 空间。
立 方体 是 由 6 个 正方 形 面组 成 的正 多面体 , 的延 续 。
多个相 同的立方体进行某种秩序 的排列堆砌或者 多角度 、 多
还可 以立方体 为主与其他造 笔者从 空间的构 成要素、 功能 、 形象和人 居环境等方 面入手 , 方位 的复杂 组合 形成新 的整体造 型, 讨论客栈住 宅室 内外空 间在促进人 类交往、 休 闲和娱 乐的发展过 型综合构成。
方直形态束缚下立方体空间设计创新的教学探究
![方直形态束缚下立方体空间设计创新的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e8531f6edb6f1aff001fe2.png)
识事造物的基本形态。 由于“ 百工从事 , 皆有法所度 。 ” 这反映古
人 的空 间思 维 训 练 中 , “ 方” 是 必 不 可 少 的环 节 。相 比球 体 而 言 ,
立 方体 作为精确衡量空间大小 的有效单位 , 能使初学者 易于构 体 单元 , 通过立 方体 框架 内的插入 、 抽取 、 叠加、 挖空和元 素粘
嘉枣形 隶缚
翳
Hale Waihona Puke 体窒闻 计 一 … … … … … ¨ Ⅲ ¨ 一 一 一 创 新 的教 学 探 究
爱 叠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彭曲云
以立 方体 为基本 单元 的空间形态训练 , 是环境设计 、 建筑
设计 、 工业设计 、 视觉传达 设计等 专业必不 可少 的基础 教学科
目。通过长宽高尺度相 同的三维体块组合能使 学生获得切 实的 空 间感受 , 并体会 出内外空 间变化 的种种关系。
建思 维 上 的 空 间类 比 关 系 。
合等方法 , 不断强化空间的整体感 和个 性。可以说 , 立方体训练
已 成 为 传统 空 间 课 程 中 的 “ 强势 ” 项目, 其 内容 、 目的 、 方法 、 操
在方直形态 的思维训练教学上 , 包豪斯设计教 育对后世空 间基础教学有着深远 的影 响 , 其教学 方式成 了世界许 多院校设
作等也相 当规范成熟。如何在传统立方体 基础课程 中找到新 的 思路 方 向, 进行有 效兼容和 超越 , 成为 防止 该类空 间训练设计
计艺术教育的基础。为了追求新的 、 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 , 包 豪 斯在设计 中强调 抽象的几何图形 , 于是有 了“ 立方体就是 上帝” 的形式 主义审美内涵。虽然抽象而冷漠 , 有时甚至破环 了产 品
(前期作业)立方体空间设计说明书
![(前期作业)立方体空间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17e2c65b90d6c85ec3ac6c1.png)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D4 网格式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E
作业要求
E 作业要求
E2 操作要求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范围 在16㎝×16㎝×16㎝的三维空间网格中进行一系列 空间的组织。
方法 可以采用空间切割和空间积聚的方法来组织空间。
成果 制作1:1模型。
进度
6月3日 讲课,布置作业
A3.1 线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①、限定空间边缘 确定空间中心
A 空间的限定
A3.1 线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②、柱子在空间中的不同位 置,对空间产生的不同 影响
A 空间的限定
A3.1 线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③、两个柱子形成面(视觉 的张力),柱列加强面 的感觉 三个柱子形成体,柱子 按规律地增加,加强体 的感觉
①、对角线的空间特征 柱子加强对角 转角的变化
A 空间的限定
A3.3 L形垂直面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②、对角的变化
A 空间的限定
A3.3 L形垂直面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③、L形垂直面的组合
A 空间的限定
A3.4 平行垂直面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①、两端敞开,强烈的方向 感
②、两个垂直面之间距离的 变化,带来空间感受的 变化
A 空间的限定
A3.1 线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④、空间中的柱 再次限定空间 柱和墙的关系 柱网
A 空间的限定
A3.2 独立垂直面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①、分隔空间 大小(长度,高度) 分隔程度
②与其他要素的配合 基面、顶面、柱子…
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构成范例
![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构成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ec2b3b58ad02de80d4d8406f.png)
以原始图形为依据运用图解方式识别三对要素 实体和空间---贯穿的实体和空间各一个 垂直和水平—中部垂直分割,至少有一个是贯穿的, 水平分割两个面积不等,形成内部的空间变化。 围合与开启—根据各个立面的几何控制线和内部空间决定开启的位置形状, 注意立面的虚实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作业
浙江大学作业
浙江大学作业
浙江大学作业
平面形的空间想象
以指定的平面几何分割图形为出发点,尝试三维解读的种种可能性
1、图形的三维解读 在正方形内依据网格分割将其 划分为五个不尽相同的形状、 大小、面积的矩形。取其中的 一个作为深一步的研究。
立方体空间构成范例作业
直线 立方体空间
斜线的引入
类似立方体空间构成主题训练
浙江大学作业
东南大学作业
香港大学作业
•
严格遵循黄金分割比的 原理,将该比例的运用 从平面上升到空间,使 其比例统一具有美感。 在各个方向上只做两次 划分,且切分面积均为 一大一小,虚实相同, 手法上以纯白珍珠板材 和磨砂玻璃质感的不同 突出面与面,面和空间 以及空间和空间之间的 虚实关系。外部透明的 有机玻璃与珍珠般的配 合给人以纯粹不失质感 对比性的感觉,产生丰 富的视觉情趣。内部的 面与面的搭接使得结构 轮廓分明,挺拔,简单 之中不失变化具有较强 的逻辑性。
2、识别 以原始图形为依据运用图解方式识 别三对要素 实体和空间垂直和水平分割 围合与开启
实体和空间-
垂直和水平
围合与开启
实体和空间-贯穿的实体和空间各一个 垂直和水平分割—中部垂直分割,至少有一个是贯穿的, 水平分割两个面积不等,形成内部的空间变化。 围合与开启—根据各个立面的几何控制线和内部空间决定开启的位置形状, 注意立面的虚实关系。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e1f0c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6.png)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立体构成设计是一种在二维平面上通过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艺术作品或设计理念。
在设计领域中,立体构成设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
本文将对立体构成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立体构成设计的技巧。
一、正方体与立方体在立体构成设计中,正方体与立方体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几何形状。
正方体具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立方体也具有六个面,但是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方体由于其向六个方向都相等,因此给人以稳定、均衡的感觉。
二、透视原理透视原理是立体构成设计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透视原理,可以使平面图形产生立体感。
透视原理主要包括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指直线距离一个点的位置越远,长度越短,呈现出一种收缩趋势。
而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则是根据视角的不同来表现出不同的立体感。
三、错觉效果错觉效果是立体构成设计中的一种特殊技巧,通过在平面上使用一些特定的图案和元素,创造出与实际物体不同的立体感。
常见的错觉效果包括阴影效果、光影效果、投影效果等。
这些效果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动感。
四、层次感层次感是指在设计作品中通过使用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元素,使图像呈现出前后、上下或左右的空间关系。
通过创造明暗对比和大小上的差异,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具有层次感,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五、负空间负空间是指图像中被其他元素所包围而形成的空白部分。
在立体构成设计中,合理运用负空间可以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使用负空间,设计师可以使观众的目光更加集中在主要元素上,从而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艺术性。
六、色彩运用色彩运用是立体构成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运用冷暖色调和明暗对比,可以使图像呈现出前后、上下或左右的空间关系,从而增强立体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在颜色上使用渐变、倾斜等效果来创造出更多的立体效果。
最新(前期作业)立方体空间设计
![最新(前期作业)立方体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d95d895a8102d277a22f7c.png)
B 空间的特点
B2 围合程度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①、面的增减 ②、面的完整度 ③、转角
B 空间的特点
B3 洞口与光
①、洞口带来光 光带来空间 光带来时间的纬度
②、洞口的位置及形式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5
19
C
空间语言:词组
两个空间的组合
C 两个空间的组合
C1 包含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②、对角的变化
A 空间的限定
A3.3 L形垂直面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③、L形垂直面的组合
A 空间的限定
A3.4 平行垂直面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①、两端敞开,强烈的方向 感
②、两个垂直面之间距离的 变化,带来空间感受的 变化
③、两个平行垂直面与其它 要素的组合
④、垂直面本身性质的变化 带来空间感受的变化
A3.1 线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②、柱子在空间中的不同位 置,对空间产生的不同 影响
A 空间的限定
A3.1 线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③、两个柱子形成面(视觉 的张力),柱列加强面 的感觉 三个柱子形成体,柱子 按规律地增加,加强体 的感觉
A 空间的限定
A3.1 线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④、空间中的柱 再次限定空间 柱和墙的关系 柱网
A 空间的限定
A3.5 U形垂直面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①、一端打开,较强的封闭 感和方向感
②、长宽方向比例的改变带 来的空间感受
A 空间的限定
A3.5 U形垂直面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③、转角的变化 ④、打开端的变化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文档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a133534ee06eff9aef807dd.png)
立方体生活空间设计一,概述设计一个9×9×9M的立方体,以提供三位建筑系学生在其中居住、学习、工作和娱乐;二~三层;可以理解为在上次设计的抽象立方体空间中加载了一定的生活功能,其性质为一个准建筑。
二,训练目的:1,从空间上来说,是从抽象的概念性立方体空间训练到真实的建筑空间训练的一个过渡性环节;2,从功能上来说,选择了居住类型——一种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提供人们最基本的人工生存环境,作为上一个小住宅分析作业的延续;3,体会建筑空间与现实生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成的关系;理解设计并非是空中楼阁,它将始终根植于现实生活。
三,关于生活1,生活是由一件件活生生的具体的事件构成,正是这些无穷的生活事件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形成了我们美丽或者忧伤的记忆,积淀为我们丰富的人生经历;2,生活的抽象区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3,物质生活:从城市生活的角度而言,Le corbusier曾经抽象区分出四大类:居住,交通,工作,休闲,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
对于一般性居住建筑(公寓或者别墅)而言,基本包括起居(客厅),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储藏室,车库等。
4,精神生活:宗教,哲学,艺术审美,情感……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
5,一切艺术创作都源于生活,文学,电影,建筑都是如此;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福楼拜(法);上帝存在与细部之中——密斯(德);电影:《四月物语》,《天堂电影院》等细节片断。
6,建筑中的细节举例。
7,民居:“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完全凭借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创造出许多朴实动人的建筑空间与形态,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四,生活与建筑空间1,生活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密切:不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建筑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构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我们在建筑中生、爱与死,我们在建筑中工作、娱乐、学习、教育、礼拜、思考或制造物品;在建筑中我们进行买卖、组织、商谈国事、审判罪犯、发明创造等等。
我们大多数人早晨在某一幢建筑中醒来后,将去另一幢或若干幢建筑中度过一天,而晚上又回到一幢建筑中去睡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方体空间设计
要求:在20CMx20CM的平面内作纵横四等分米字网格,同时在垂直方向升起20CM,构成20x20x20CM的立方体空间(垂直方向亦分为四等分),选择平面切割图形作为基本几何框架,利用水平与垂直分隔产生一系列子空间,通过子空间之间空间界面的不同设置使它们组合为有组织的整体。
实质:根据平面图形构思空间的住组合关系,以此为目的选择合适的界面。
要点:1,所有子空间的总体组织关系
2,单一的两个或若干个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界面;
3,关注其间的逻辑关系;
一,单个空间的限定:
1,通过水平面限定
2,通过垂直面限定
3,限定与围合程度
二,空间关系与组合:
1,内含、穿插、邻接、过渡等关系
2,集中、线型、放射、簇群、网格式组合模式
三,树立积极的造型意识,整个立方体空间内所有子空间均拥有同等的意义与价值。
四,实体最多只能出现一个,
五,在统一的秩序控制下,尝试追求空间形态的丰富与变化(大小、方向、层次、比例),同时应达成统一、完整的群体形态。
六,用卡纸按1:1比例制作整体模型、1:2比例的分层模型,模型底板60cmx35cm。
要求模型制作细致、精确。
七,以精确的正投影方式描述立方体空间的特征,包括各层平面、四个立面、两个剖面,要求先以轴线定位,再绘制材料厚度(假定为1.5毫米),剖断线和投影线明显区分,平、立、剖面比例1:2.5 , 图纸尺寸为650x450 ( 图框线尺寸,不含裁纸边)
八,时间进度安排:11-27(周四)讲课布置作业;1月5日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