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病理与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发作期 发作期
大肠湿热证 方 芍药汤加减 理 气血并治,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兼以“通因通用”,清 热化湿,调气行血。
血瘀肠络、热毒内结证 方 仙方活命饮加减 理 本证型多数疮痈,《删补名医方论》说:“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 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缓解期
消 化 科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1
2 3 4
概
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标准 治 疗
5
6
7
临床运用
概
述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结肠和直肠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与克罗恩病一起,统称为炎 症性肠病。 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 漫长、易复发,病情轻重不一,同时与结肠癌的发 病存在一定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 之一。
治
疗
控制急性发作。
维持缓解。
减少复发。
防治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1.调节饮食:“三”高 “两”低 “三”高: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 “两”低:低脂、低渣 2.避免诱因:如忌牛奶、预防感染及情绪紧 张 3.慎用解痉药等,以防中毒性巨结肠
二、西药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 2、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传统药物
临床诊断前三排除
A
B
C
排除: A 特异性结肠炎 B 其他非特异性结肠炎 C 非炎症性结肠病
A 特异性结肠炎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血吸虫病 肠结核 霉菌性结肠炎 厌氧菌性结肠炎 药物、放疗引起的结肠炎等
B 其他非特异性结肠炎
粘液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缺血性结肠炎 肿瘤相关性结肠炎(白血病等)
遗传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目前,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中比较通用的有国际Lennard-Jones标准,国内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简称太原标准)。
尽管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两者的侧重点仍在于排除诊断,内镜及组织学特征。
1、临床表现: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熟液巾使、腹痛、不同程废的今身症状。
不应忽视少数只有便秘或无血便的患者。
眺往文及体检中要注意关节、眼、皮肤、口腔和肝脾等肠外表现。
2、结肠镜所见:①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宜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②动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豹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③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3、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为尖性反应,同时常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4、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与精神、心理障碍有关,常有腹痛、腹胀、腹鸣,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症状。
粪便有黏液但无脓血,显微镜检查偶见少许白细胞,结肠镜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5、结肠血吸虫病: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肿大,慢性期直肠可有肉芽肿样增生,可有恶变倾向;粪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孵化毛蚴呈阳性结果。
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黏膜有黄褐色颗粒,活检黏膜压片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
6、慢性细菌性痢疾:一般有急性痢疾的病史,多次新鲜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抗生素治疗有效。
7、直肠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直肠癌指诊检查时常可触及肿块,粪隐血试验常呈阳性。
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但须和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相鉴别。
8、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老年人,由动脉硬化而引起,突然发病,下腹痛伴呕吐,24~48h后出现血性腹泻、发热、白细胞增高。
轻者为可逆性过程,经l~2周至1~6个月的时间可治愈;重症者发生肠坏死、穿孔、腹膜炎。
钡灌肠X线检查时,可见指压痕征、假性肿瘤、肠壁的锯齿状改变及肠管纺锤状狭窄等。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九、诊断及鉴别诊断
①临床表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粘液血便、腹痛, 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在排除感染性肠炎、 Crohn病、缺血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 具有上述结肠镜检查特征性改变中至少一项或 X线钡剂灌肠征象中至少一项,可以诊断本病。
②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表现或典型X 线钡灌肠检查表现者也可诊断
根据病期可分为:
活动期 、缓解期。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溃结的病变部位
部位
例数
直肠
10
直+乙状 40
左半结肠 19
全结肠
11
总计
80
% 12.5 50.0 23.8 13.7 100.0
三、临床表现
肠外表现 部分病人有杵状指、关节炎、虹膜睫状体
炎、葡萄膜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 皮病、口腔黏膜溃疡、小胆管周围炎、 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肝炎等。偶见淀粉 样变性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分 为活动期和缓解期,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
概述
早在1887年首先被Willks及 Moxon所描述,于1903年Willks及 Boas将其命名为溃疡性结肠炎。
概述
(二)流行病学 UC 在欧美国家是常见的肠道疾病。我国 UC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 1. 发病率 在欧美国家,UC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 白人高于有色人种。亚洲地区发病率低。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症状
%
腹疼
70.0
腹泻
93.8
脓血便 71.3
全血便 10.0
里急后重 36.3
肝肿大 13.8
脾肿大 12.0
体征 发热 消瘦 食欲不振 腹部压痛
腹块
溃疡性结肠炎一例诊断与治疗评析 (1)
个人史、婚育家旗史无殊。人院查体:体温36 9℃,脉搏 76移。/分,呼吸18次/份,血压1lo/75mm如(1 mm Hg=n133 kPa),体重75 kg。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左下腹压痛 阳性,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阳性, Murphy 7s征阴性,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 人院诊断:uc(慢性复发型,伞结肠型,重度,活动期)。
人髓情禁食水、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琥珀酸氰考 300m∥F}、柳氮磺胺吡啶(sAsP)1 g每日4次及调节肠道 菌群等治疗,大便次数及便血量较前减少,腹痛略有缓解,因 患者里急后重症状明显,考虑左半结肠病变重,遂加用琥珀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巾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 和医院消化内科
通讯作者:朱峰,电子信箱:zhu如n酌7@yah…一t-r.
史坐焦墼匡芏盘查!!盟至!!旦蔓!!鲞墨!!塑坚!垫』!地坠盟。些!虫!竺!!璺盟:!堕!!:盟!!!
于IBD,尤其是uc,亦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而典型 pANcA常见于『|lL管炎,二者的临床意义不同,需要有经验的 临床检验医师加以鉴别。国外研究显示,非典型pANcA对 于IBD的特异性为84%~95%,敏感性为48%~63%,阳性 预测值为69%,阴件预测值为89%”o。AscA的检测相对简 单,一般采用EIJsA方法,亦可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其在 克罗恩病患者中的阳性率为50%一80%,在uc患者和正常 对照巾阳性率分别为2%~14%和l%~7%”。
性息肉等府变,因此单纯粪便隐血持续阳性井不提示疾病复发。 血常规榆查可表现为不周程度的贫血,多为慢性病性、营
万方数据
养性及失血陛原因共同导致。m的水平足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的指标之一。活动期还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及PLT明显升高。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尿白蛋白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尿中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2例IBD患者(UC 27例,CD 5 例 ) 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用免疫 放射比浊法测定尿中白蛋白,并结合临床 Harvey 和 Bradshaw 指数进行综合分析,选 取2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
结果:患者尿白蛋白活动期比缓解期明显增高(0.002), Harvey 和 Bradshaw 指数
e intestinal lumen, fecal lactoferrin levels quickly increase with the influx of neutrophils during inflam
mation. Sugi and colleagues investigated lactoferrin, 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PMN) elastase, and lysoz yme together with myeloperoxidase in fecal material and whole-gut lavage fluid from IBD patients.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并活组织检查(后文简称活检)是UC诊断的主要依据。 结肠镜下UC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 (1)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黏膜充血、水肿、质脆、自发或接触出 血和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 (2)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 (3)可见结肠袋变浅、变钝或消失以及假息肉、桥黏膜等。
Lactoferrin is an iron-binding glycoprotein identified in the secretions overlying most mucosal surfac
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鉴别诊断及治疗个案分析ppt
肠穿孔
肠鸣音减弱
第十六页,共八十四页。
三(San)、临床表现
(二)全身(Shen)症状
* 一般出现在中、重度患者
* 发热:活动期
低度至中度发热
急性暴发型或合并症 高热
*重症或病情持续活动 衰弱、消瘦、贫血
低蛋白血症、水与
电解质平衡紊乱等
第十七页,共八十四页。
三、临(Lin)床表现
(三)肠外表现
1. 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Hong)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
前葡萄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
*在结肠炎控制或结肠切除后可以缓解或恢复。
2. 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少见的淀 粉样变性等
*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存,但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变化无关
第十八页,共八十四页。
三、临床(Chuang)表现
(四(Si))临床分型 按病程、程度、范围及病期进行综合分型。
第四十一页,共八十四页。
六(Liu)、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3. 肠易激综合征:
*粪便有粘液但无脓血 *显微镜检正(Zheng)常或仅见少许自细胞 *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第四十二页,共八十四页。
(二)鉴别(Bie)诊断:
4. Crohn病(Bing):
项目
UC
CD
症状
脓血便多见
有腹泻,但脓血便少见
隐窝脓肿破溃融合形 成浅小溃疡,并逐渐 融合形成大的不规则 溃疡。
第七页,共八十四页。
二、病(Bing)理
结肠炎症在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中,大量 新生肉(Rou)芽组织增生,出现炎性息肉。
第八页,共八十四页。
二(Er)、病理
由于溃疡愈合而瘢痕形成,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
鉴别诊断
病理与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是大肠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病变以溃疡为主。
疾病首先侵犯直肠,以后沿乙状结肠向上上发展,病变早期为局部结肠黏膜广泛的充血水肿,可形成无数微小脓肿,破溃后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于青壮年,20—40岁多发,性别无差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以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较理想,注意控制灌肠压力和速度,避免引起出血和穿孔,尤其是急性发作期禁忌灌肠检查。
黏膜表面颗粒状改变颗粒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直径一般在1—3mm,结肠无名沟显示模糊或消失。
炎症后息肉表现为多发性弥漫性分布,呈类圆形、棍棒状、树枝状或丝状,息肉较假息肉表面光滑,可与溃疡同时存在。
肠管变形表现为肠袋消失、肠腔狭窄及肠管短缩,呈铅管样改变。
在急性期明显,随着炎症的消退,可恢复部分袋形,但黏膜面的无名沟难以恢复。
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腹泻一般无肉眼血便,结肠镜及X线检查病变主要在回肠末段和邻近结肠且呈非连续性、非弥漫性分布并有其特征改变,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一般不难。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从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上扩展,病变呈连续性和弥漫性。
如见直肠不受累的结肠病变、病变肠段间有正常黏膜的肠段、纵行溃疡间有正常周围黏膜为克罗恩病特征;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年以后,直肠指检常可触到肿块,结肠镜与X 线钡剂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活检可确诊。
肠结核、沙门菌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真菌性肠炎等其他感染性炎症、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胶原性结肠炎、白塞病、结肠息肉病、结肠憩室炎等应和疾病鉴别。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一、诊断标准UC缺乏诊断的金标准, 主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做出诊断。
若诊断存疑, 应在一定时间(一般是6个月) 后进行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
二、临床表现UC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 根据我国资料统计, 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 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约为(1.0~1.3) ∶1]。
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病程多在4~6周以上。
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黏液脓血便是UC 最常见的症状。
不超过6周病程的腹泻需要与多数感染性肠炎相鉴别。
1、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 是UC诊断的主要依据。
结肠镜下UC 病变多从直肠开始, 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轻度炎症的内镜特征为红斑、黏膜充血和血管纹理消失;中度炎症的内镜特征为血管形态消失, 出血黏附在黏膜表面、糜烂, 常伴有粗糙呈颗粒状的外观及黏膜脆性增加(接触性出血) ;重度炎症则表现为黏膜自发性出血及溃疡。
缓解期可见正常黏膜表现, 部分患者可有假性息肉形成, 或瘢痕样改变。
病程较长的患者, 黏膜萎缩可导致结肠袋形态消失、肠腔狭窄, 以及炎(假) 性息肉。
伴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 感染的UC患者, 内镜下可见不规则、深凿样或纵行溃疡, 部分伴大片状黏膜缺失。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能提高内镜对黏膜病变的识别能力, 结合放大内镜技术通过对黏膜微细结构的观察和病变特征的判别, 有助于UC诊断, 有条件者也可以选用共聚焦内镜检查。
如出现了肠道狭窄, 结肠镜检查时建议进行多部位活检以排除结直肠癌。
如果不能获得活检标本或内镜不能通过狭窄段时, 应完善CT结肠成像检查。
2、黏膜活检建议多段、多点取材。
组织学上可见以下主要改变。
活动期:(1) 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急性、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等, 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即隐窝炎) , 乃至形成隐窝脓肿;(2) 隐窝结构改变, 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 分支、出芽, 排列紊乱, 杯状细胞减少等;(3) 可见黏膜表面糜烂、浅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苏晓路;董弛;张静;毛杰;郭继武;王祥
【期刊名称】《生物医学转化》
【年(卷),期】2022(3)2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慢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主要包括环境、遗传、肠道微环境和免疫等因素,其中肠道免疫系统紊乱所致肠粘膜持续性慢性炎症在UC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病例,本文系统论述了UC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内镜、影像、实验室检查以及UC的治疗和预后,重点阐述UC的病理学形态和鉴别诊断。
【总页数】9页(P66-74)
【作者】苏晓路;董弛;张静;毛杰;郭继武;王祥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1;R36;R447
【相关文献】
1.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分析
2.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
3.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对比与鉴别诊断
4.溃疡
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HLA-G在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5.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与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系统—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像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
3.晚期:结肠袋消失,管腔变窄,变短,内部可见小的充盈 缺损。
诊断要点
粘膜面多发小溃疡,轮廓毛糙,慢性有息肉突起。
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像表现
学习目录
临床与病理 影像学表现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临床与病理
1.充血、水中、渗出
伴有阵发性腹痛及里急 后重 2.病程长者可有低热、贫 血、消瘦等
2.溃疡形成 3.炎性息肉、瘢痕收缩 4.中毒性巨结肠
影像学表现
1.早期:肠管张力增高排空加快,结肠轮廓线呈锯齿状。, 内部可见小的充盈缺损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CT检查
CT检查一直被认为是诊断IBD肠外并发症,尤 其是脓肿的“金标准”
肠道CT检查:包括常规CT和CT肠道显影造影)
三、结肠镜检查和粘膜活检(主要依据)
活检病变符合上述活动期或缓解期改变,结合临床,可报 告符合UC病理改变。宜注明为活动期或缓解期。如有隐窝 上皮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或癌变,应予注明
左边可见很多正常的腺体, 但右边腺体明显发育不良, 是第一个有可能发展成癌 的标志
四、其他检查
肠道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IBD以及鉴别UC与CD,并能 评价病变程度和累及范围,判断有无肠外并发症,随 访临床疗效
三、结肠镜检查和粘膜活检(主要依据)
结肠镜下UC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 ➢ 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自发性或
接触性出血和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 ➢ 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 ➢ 缓解期可见结肠袋变浅、变钝或消失以及假息肉、黏膜桥等。
环境因素
作用
遗传易感者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系统
启动
免疫反应和炎症
临床症状
二、临床表现
UC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男:女约1.0~1.3:1
(
UC是一种慢性、间歇性、反复发作的疾病, 症状轻重不一,发病初期病情隐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临床表现
最常见症状:粘液脓血便
二、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 便伴腹痛、里急后重,便秘可视为直肠UC重 要症状
结肠镜检查遇肠腔狭窄镜端无法通过时,可应用钡剂 灌肠检查、CT或MRI结肠显像显示结肠镜检查未及部位
注意:重度UC患者行钡剂灌肠有诱发肠腔扩张、肠穿 孔的可能,故不推荐该项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全结肠黏膜炎症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肠病,病因不明,多数为自身免疫疾病。
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直肠出血、脓血便、腹泻等症状,常伴随有肠壁变薄、溃疡形成等病理改变。
影像学是该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影像学角度探讨UC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大肠镜检查UC的最佳诊断方法为大肠镜检查,其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血管、溃疡和炎症程度等情况。
UC的典型大肠镜表现为肠壁赭红色、黏膜充血、可见典型的脆弱字样缠绕于肠壁,同时可见不同大小的溃疡、红斑、肠壁狭窄或变形等病理改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可以观察到肠道的壁厚度、狭窄或扭曲程度、结肠腔大小等情况。
UC的CT表现为结肠壁变薄,可见多发病变,肠道呈蜿蜒状,可见腹腔内的炎症块或肠粘连,同时CT还可以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肠道的黏膜,能够明确溃疡的数量、大小、形态等细节,以及肠道病变的范围、程度等情况。
MRI对观察UC的病理改变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明确肠壁病变的厚度和硬化出现的部位,判断肠道狭窄程度和肠道壁脂肪肥厚程度,并且可以明确UC是否累及到高位结肠、末端直肠等部位。
此外,MRI还可以判断病变是否还伴随有肿块、淋巴结增大、狭窄和阻塞等情况。
腹部X线UC的腹部X线表现最常见的是结肠扩张和积气,肠壁厚度也可以见到增厚现象。
但是,由于X线影像的分辨率较低,不易显示肠壁和病变细节,因此对UC的诊断价值有限,多用于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
鉴别诊断UC的影像学表现可以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与UC相似的另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为克罗恩病,两者的共同点是肠道炎症和肠梗阻的表现。
然而,UC一般主要累及结肠黏膜,而克罗恩病可能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并呈不连续性分布。
此外,UC可引起结肠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液学指标可表现为白细胞升高和贫血,而克罗恩病常与贫血和微小型炎性肠病等疾病共存。
结肠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形态学特点:
病变呈节段性或非连续性分布。 溃疡特点:早期呈鹅口疮样,随 后溃疡增大,形成纵行和裂隙样溃 疡,溃疡>3CM。 病变累及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 窄。
组织学特点:
肠壁全层炎症。 裂隙溃疡,可深达粘膜下层甚至肌层。 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粘膜下层增宽,淋巴细胞聚集。
X线钡灌肠检查:
粘膜皱壁粗乱,结肠带消失,粘膜呈铺 路石样改变。
诊断要点:
中青年,慢性反复发作性右下腹或脐 周痛与腹泻、腹部包块、发热等表现,在 排除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疾病 及肠道肿瘤。本病的诊断要点不是病理诊 断,除非手术切除后的大标本才能病理确 诊,否则更重要的是采取排除法排除其它 疾病,具有下列1、2、3者为中疑诊,再 加4、5、6三项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诊。有 第四项者,只要加上1、2、3三项中的任 何二项亦可确诊。
结肠镜检查:
粘膜粗糙呈颗粒状,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纹 理模糊,质脆、出血,附脓性分泌物(图) 。
弥漫性糜烂或多发性浅溃疡(图)。 炎性假性息肉及桥状粘膜,结肠带消失(图)。 ● 病检见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活动期表面糜烂、 溃疡、隐窝炎、隐窝脓肿。 ● 本病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绝大部分从直
肠开始逆行呈倒灌性扩展至全结肠。
糜烂、溃疡、息肉形成或黄色斑块(图)。 5.活检肠粘膜压片或病理组织检查可发现血吸
虫卵。 6.粪便中可发现血吸虫卵。
【白塞病】
发病年龄为16-40岁,女性略多于男 性。
反复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皮 肤病变、针刺试验呈阳性结果(5项中有 3项或3项以上可诊断为本病)。
内镜可见整个任何一部位都可出现类 圆形或多个圆形溃疡或融合成假性纵行 溃疡,溃疡边缘发红,与克罗恩病相似。
病理类型:B细胞型、浆细胞型、分裂细 胞型、淋巴细胞型、小圆细胞型等,随着免疫 学的进展,临床对淋巴瘤的诊断有所提高,我 国B细胞源性占67.9%,T细胞源性占26.1%。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结肠病。
主要病变累计直肠、乙状结肠,也向大肠近端连续不问断地逐渐扩展遍及整个结肠和末端回肠。
青壮年多见。
病因迄今不完全清楚,专家、学者多认为与自身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和精神状态是其促发因索。
饮食失调,过度疲劳亦为本病复发的常见诱因。
临床通常依据病理经过、病情程度、病变部位和范围分型,按病程经过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
按病变范围分型: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和全结肠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鉴别诊断1 临床症状症状轻重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1.1 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甚至大便失禁,大便可为稀水样,黏液血便或完全血便,多伴有黏液。
5%左右的病人可有便秘。
1.2 腹痛为隐痛或左下腹绞痛。
轻型或病变间歇期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里急后重系直肠受累的结果。
1.3 便血新鲜血附着大便表面多为直肠受累,脓血便、黏液血便或全血便提示病变累及乙状结肠以上部位。
1.4 其他症状可有发热、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血沉快、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或神经衰弱等表现。
尚有食欲不振、腹胀、重症病人可伴恶心呕吐。
1.5 体征轻型甚至中型患者大多数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受累肠段可有轻度压痛。
有些患者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
直肠指检可能正常,或感觉黏膜肿胀,柔软光滑,肛管触痛,指套有血液附着。
重型或急性暴发型患者可有明显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
1.6 肠外表现关节炎发生率约为5%~10%;皮肤病变可有结节性红斑,多型性红斑、口疮性溃疡、坏疽性脓皮病等;眼病可有虹膜炎、葡萄膜炎、角膜炎等;溃疡性结肠炎还可伴有脂肪肝、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等。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溃疡性结肠炎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
2.熟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并发症、鉴别诊断。
2.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特点。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病因不明,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因素、感染有关。
病理改变主要为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及溃疡等。
3.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粘液、脓血的粪便。
腹部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全身症状、病情程度分级。
4.实验室与其他检查:大便常规、钡剂灌肠检查、结肠镜及活组织检查等。
5.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慢性腹泻,排除其他原因。
(2)鉴别诊断: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痢疾、克罗恩病、结肠癌等。
6.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3)手术治疗。
[教学方式]
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8、放射性结肠炎 9、肠易激综合征(IBS)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2.饮食:流质或少渣饮食,严重者禁食。 3.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4.有继发感染者,应抗菌治疗。 5.对症治疗:止泻、止痛,但应注意抗胆碱
药或止泻药有诱发中毒性结肠扩张之危险。
治疗
(二)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 (1) 柳氮磺吡啶(SASP):常用
诊断
2.结肠镜检查表现 (1)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 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 (2)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粘膜血管模糊 质脆易出血,可附有脓性分泌物。 (3)假息肉(炎性息肉)形成,结肠袋变 钝或消失。
诊断
3、粘膜活检 呈炎症性反应,常可见糜烂、溃疡、隐窝 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
病情严重程度
分型 腹泻 便血 (次/日)
轻型 <4 轻或无 中型 重型 >6 明显
发热 贫血
血沉
( mm/h )
轻或无 轻或无 正常 介于轻型与重型之间
o
T>37.7 C Hb≤75g/L >30
病变范围
直肠炎
直肠乙状结肠炎
左半结肠炎 全结肠炎
倒灌性回肠炎
疾病分期
1、活动期 2、缓解期
鉴别诊断
并发症
1、中毒性结肠扩张 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鼓肠、 腹部明显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平片示结肠扩大、结肠袋消失。 预后差,易肠穿孔。
患者女,53岁,有溃 疡性结肠炎史3年,近期 出现剧烈腹痛、血性腹 泻。体查腹部膨隆,轻度 触痛,肠鸣音减弱。腹部 X线平片示巨结肠:横结 肠明显扩张,左侧结肠缩 短和结肠袋消失。
并发症
2、直、结肠癌变 3、其他并发症:
肠出血 肠穿孔 肠梗阻等
辅助检查
(一)血液检查 Hb↓ WBC↑ C反应蛋白↑ 血清白蛋白↓ 电解质失衡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SR↑
辅助检查
(二)粪便检查 1、常规检查 可见红细胞 脓细胞 巨噬细胞等
辅助检查
2、病原学检查
目的:排除感染性肠炎 要求:反复多次(至少连续3次) 内容: (1)细菌培养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和 鉴别诊断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后 十、思考题
概述
定义: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 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 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概述
发病情况:近年患病率↑
儿童
青壮年
老年
男女
病因和发病机理 :
钡灌肠检查
2.粘膜粗乱或有细颗粒改变 3 .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
可呈铅管状。
自身抗体检查
外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 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
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 血便、腹痛,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 的全身症状。不应忽视少数只有便秘或 无便血的患者,注意有无关节、眼、口 腔、肝脾等肠外表现。
性
息
肉
临床表现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多见。偶尔反有便秘。 2、粘液脓血便: 病变限于直肠者,鲜血附于粪便表面。 病变达直肠以上者,血混于粪便之中
临床表现
3、腹痛:
程度:多为轻度→中度。 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者,可持续剧痛。
部位:多为左下腹或下腹,少数全腹痛。 特点:疼痛—便意—便后缓解
4、其他症状: 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临床表现
5、体征 轻、中型:左下腹轻压痛,触及痉挛的降结 肠或乙状结肠。 重型、暴发型:左下腹明显压痛、鼓肠。 并发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 全腹压 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临床表现
发热 消瘦 贫血 低蛋白血症 水电解质紊乱等
肠外表现
1、关节炎 2、结节性红斑 3、坏疽性脓皮病 4、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 5、复发性口腔溃疡 6、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4、钡灌肠检查表现 (1)粘膜粗乱和/或有细颗粒改变 (2)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 (3)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铅管状。
诊断
5、手术切除或病理解剖 见准
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 Crohn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 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典型) 结肠镜三项中至少一项 粘膜活检
临床表现(典型) 钡灌肠三项中至少一项
临床表现(不典型) 典型的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表现
可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典型)或典型既往史 无典型结肠镜或钡灌肠表
疑诊
临床类型
1、初发型 首次发作。 2、慢性复发型 最多见,发作与缓解交替。 3、慢性持续型 症状持续,间有加重。 4、急性暴发型 少见,急性起病,病情严重。
乙状结肠
直肠
结肠镜检查:最重要、最常用
2.粘膜粗糙呈细 颗粒状,粘膜血 管模糊,质脆, 易出血,可附有 脓性分泌物。
结肠镜检查:最重要、最常用
3.假息肉(炎性息 肉)形成,结肠袋 变钝或消失。
粘膜活检:
呈炎症性反应,常 可见糜烂、溃疡、隐 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 杯状细胞减少。
钡灌肠检查
1.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
感染因素 遗传因素 免疫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
精神因素 饮食因素 环境因素
病理
病变部位: 多位于:直肠
乙状结肠 亦可累及:全结肠
回肠末端。 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病变主要限于粘膜与粘膜下层
病理表现
溃
粘膜弥漫性充血水
疡
肿、糜烂、出血、隐
窝脓肿、溃疡、炎性
息肉、肠壁僵硬缩短、
结肠袋消失、肠腔狭
炎
窄等。少数癌变。
①常规致病菌培养: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 ②特殊细菌培养:如难辨梭状牙胞杆菌、真菌等
辅助检查
(2)显微镜检查 ①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包囊 (新鲜粪便、保温)
阿米巴滋养体 ②血吸虫检查
血吸虫及卵
结肠镜检查:正常结肠
直肠
乙状结肠
降结肠
横结肠
升结肠
回盲瓣
结肠镜检查:最重要、最常用
1.粘膜多发性浅溃 疡,伴充血水肿, 病变大 多从直肠开 始,且呈弥漫性分 布。
1、慢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菌痢史 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抗菌素治疗有效
2、阿米巴肠炎 粪便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
3、血吸虫病 有疫水接触史. 粪便或粘膜活检可见血吸虫卵
鉴别诊断
4.Crohn病
Crohn病(回肠末端)
鉴别诊断
5.大肠癌
鉴别诊断
6.肠结核
鉴别诊断
7、 缺血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