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活动性 生物学宽度
XXX牙周病学复习题
XXX牙周病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学宽度:龈沟底与牙槽嵴之间的恒定距离,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约2mm。
2、牙周组织的新附着(XXX):通过牙周膜中前体细胞分化和再生而有新的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形成,牙周韧带重新附着于牙根面,由此形成新的有功能的牙周组织,是牙周手术后理想的牙周组织愈合方式。
3、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引起牙龈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
4、骨下袋:指牙周袋袋底位于牙槽嵴顶根方,牙槽骨呈垂直吸收/角形吸收。
5、根面平整:是在龈下刮治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器械去除吸收了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产物的病变软化的牙骨质,形成坚实而光滑的根面。
6、附着丧失(AL):结合上皮与牙面附着关系破坏,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的根面,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准确反应了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程度。
即从CEJ到牙周袋底的距离。
7、GRT:利用生物相容性膜,置入牙周缺损区的根骨面,隔离牙龈与牙根接触,阻挡结合上皮长入根面,让牙周膜内前体细胞冠向前移、增殖,分化形成新生牙周组织,建立牙周新附着。
8、非附着菌斑:位于龈下,附着于附着菌斑的表面与沟内上皮之间多为G-和能动菌。
9、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表面,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是牙周炎的“前沿地带”,首要由G-、厌氧菌、螺旋体组成。
10、牙周可疑致病菌:牙周菌斑中少数与牙周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各型牙周病病损区常可分离出的一些具有显著毒力、致病性,能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因此具有引发牙周破坏潜能的微生物。
11、夹杂性食物嵌塞:12、HE创伤:13、牙周袋:14、牙周牙髓联合病变:15、牙周基础治疗:16、牙周医学:是指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功能、生理和病理的学科。
17、龈牙结合部:18、根分叉病变:19、龈沟液:20、SPR(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刮治根面平整术:除了刮治牙石外进一步用器械去除吸收了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产品的病变软化的牙骨质,形成坚实而光滑的根面以利于牙周组织重新附着。
牙周病学 小字
1.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结合上皮附着于牙釉质,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织2.biological width牙龈生物学宽度:通常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它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结缔组织3.dento-gingival junction龈牙结合部:是口腔黏膜上皮的连续性是防止异物、细菌及其他抗原物质侵袭机体的重要屏障之一.有活跃的防御系统4.上皮再附着:若将牙龈连同结合上皮一同切除,则口腔表面上皮可向牙面爬行生长,重新分化出结合上皮,并分泌基底膜物质,重新形成上皮附着,其结构与原始结构一样,即上皮再附着,可出现于牙釉质、牙骨质或牙本质表面5.生理性近中移动:当牙主动萌出完成,处于功能性咬合位置时,牙的邻面接触区可因长期的磨耗而变扁平,牙的前后径变窄,牙在咬合力作用下趋向于近中移动6.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额细菌性群体7.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称龈上菌斑,主要分布在进牙龈的1/3牙冠处和牙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部位.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称龈下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分为附着性龈下菌斑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8.Dental Calculus: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以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牙石中含70%-80%的无机盐、其余为有机成分和水9.骨开裂:若骨剥裸区延伸至牙槽嵴边缘,即出现V形的骨质缺损,易引起牙龈呈V形退缩;骨开窗:有时骨嵴顶尚完整,而根面牙槽骨缺损形成一圆形或椭圆形的小裂孔10.牙合创伤:不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牙合化称为牙合创伤.造成创伤的因素:咬合力异常/牙11.AL附着丧失:结合上皮正常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在牙周组织炎症时,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与牙面分离,使附着水平降低,形成牙周袋12.骨上袋:是牙周支持组织发生破坏后所形成的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牙槽骨嵴的冠方,牙槽骨一般呈水平型吸收.骨下袋:此种真性牙周袋的袋底位于牙槽骨嵴顶的根方,袋壁软组织位于牙根面和牙槽骨之间,也就是说,牙槽骨构成了牙周袋壁的一部分13.凹坑状吸收: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其中央与龈谷相应的部分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它的形成可能因邻面的龈谷区是菌斑易于堆积、组织防御力薄弱的部位,龈谷根方的牙槽骨易发生吸收14.根分叉病变:牙周炎的病变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在该处出现牙周袋、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牙周炎.下颌6好发,上颌前磨牙最低,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15.根面平整术:在做龈下刮治时,必须同时刮除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并使部分嵌入牙骨质内的牙石也能得以清除,使刮治后的根面光滑而平整16.flap surgery翻瓣术:是用手术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及袋内壁,并泛起牙龈的黏膜骨膜瓣,在直视下刮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可修整牙槽骨,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达到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的目的17.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在牙周手术中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在愈合过程中沿根面生长,阻挡牙龈结缔组织与根面的接触,并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具有形成新附着能力的牙周膜细胞优先占领根面,从而在原已暴露于牙周袋内的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质,并有牙周膜纤维埋入,形成牙周组织的再生,即新附着18.牙冠延长术:通过手术方法降低龈缘位置、暴露健康的牙齿结构,使临床牙冠加长,从而利于牙齿的修复或解决美观问题19.切除性骨手术:是用手术方法修整病变区的牙槽骨,使之恢复正常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包括骨成形术和骨切除术.骨成形术和骨切除术的目的都是修整牙槽骨的边缘部分,使之恢复或接近其生理外形,骨成形术强调修整骨外形而不除去支持骨,而骨切除术则是切除一部分起支持作用的牙槽骨牙石表面总是覆盖着菌斑,菌斑为牙周病的使动因子,牙石为进一步矿化提供理想表面,牙石对牙周组织危害主要来自其表面菌斑,由于牙石使菌斑与表面紧密接触,引起组织炎症,牙石多孔结构吸收大量的细菌毒素,妨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是牙龈出血,牙周袋加深,牙槽骨吸收和牙周病发展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3.骨上袋与骨下袋的区别.袋底位置:牙槽嵴顶的冠方/牙槽嵴顶的根方,骨与软组织壁相邻;骨破坏方式:水平式/垂直式-角形;邻面越隔纤维:水平排列在相邻两牙袋底根方的越牙槽骨嵴顶/斜行排列,从袋底的牙骨质沿着骨面斜行过嵴顶,附着到邻牙的牙骨质;颊舌面纤维:从袋底根方的压根面向着牙槽嵴顶走行/从袋底的牙骨质沿骨斜面走向冠方,越过顶与骨外膜汇合4.引起牙松动原因?(1)牙槽骨吸收,是牙松动最主要原因,当骨吸收达到根长的1/2时,牙松动度逐渐增大,单根牙比多根牙易松动,牙根短小呈锥形比粗而长的牙易松动(2)牙合创伤:侧方牙合力引起垂直型吸收,力消除后,牙齿松动度恢复正常(3)牙周炎急性炎症,急性炎症消退后可恢复稳固(4)牙周翻瓣手术后,引起的使暂时性动度增加(5)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月经期及长期口服激素类要可有牙齿动度增加5.牙齿松动度分度及影响因素?前牙用镊子夹住切缘,作唇舌向移动,后牙闭合镊子,用镊子尖端抵住颌面窝,向颊舌或近远中方向摇动,可分为三度:I度-超过生理动度但幅度在1mm之内/II度-松动幅度在1-2mm/III度-幅度在2mm以上6.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临床表现以切、磨牙为重的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相对较多见.女性青春期前后/口腔卫生状况(早期菌斑、牙石量少,牙龈表面炎症轻微,却已有深牙周袋)/好发与6号牙和上下切牙,多为左右对称/X线示6号邻面垂直型骨吸收/病程进展快/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家族聚集性7.根分叉病变分度?根分叉Hamp分度法:I度—探针能水平探入根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宽度的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探针已能畅通8.牙龈切除术的目的及手术方法?目的: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方法:(1)麻醉,多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减少术中出血,龈颊沟作浸润麻醉,腭侧行切牙孔或腭大孔阻滞麻醉(2)消毒,术前用0.12%氯己定含漱2min(3)标定手术切口位置,首先用牙周探针检查牙周袋标出袋底,确定切口位置,牙周探针与牙长轴平行进入牙周袋处,读出刻度,取出探针,至于牙龈表面,将牙周袋深度的刻度与龈缘平齐,探针与牙长轴垂直方向,形成出血点,作为标记.在每个牙的唇/舌侧近中远中处的标记点的连线作为切口的依据(4)切口,在牙周带根方1-2mm处,刀刃斜向冠方,与牙长轴呈45度角切入牙龈,直达袋底下方的根面(5)刮治,刮除残留的牙结石,感染的肉芽组织,并将感染的牙骨质刮尽,使牙面平整干净(6)修正牙龈,使牙龈形态与牙面呈45度角,恢复其生理外形(7)冲洗创面,压迫止血(8)24h内手术区不刷牙,每日用0.12%氯己定含漱2次20.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的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21.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点状凹陷称点彩,在牙龈表面干燥时较明显易见,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是健康牙龈的特征22.附着龈的宽度是一重要临床指标,是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正常附着龈的宽度因人、因牙位而异,范围为1-9mm.附着龈的宽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宽23.根据牙周膜主纤维束的位置和排列方向分为: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牙周膜的纤维在静止状态下略呈波纹状,使牙有微小的生理性动度.牙周膜的宽度(厚度)随年龄及功能状态而异,一般为0.15-0.38mm24.在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有三种形式:约60%-65%的牙为牙骨质覆盖牙釉质,约30%为二者端端相接,另5%-10%为二者不相连接,其间牙本质暴露25.牙槽嵴顶和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在青年人约0.75-1.49mm,平均1.08mm.在X线牙合翼片上,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平均1.15mm.一般认为此距离<2mm均为正常.正常牙槽嵴顶处可呈不同形态26.牙槽骨的改建影响着牙槽骨的高度、外形和密度.主要表现在三个区域:与牙周膜邻接区,颊舌侧骨板的相应骨膜区以及骨髓腔的骨内膜表面27.牙龈的神经主要来自三叉神经感觉支,如上、下颌神经的上、下牙槽支28.大部分的严重牙周附着丧失只发生在少数人的少数牙位.提示牙周炎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人群中29.寄居在口腔表面或牙周等特殊部位的各种微生物,具有三种主要的相互关系:共生/竞争/拮抗30.重要的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和变黑普氏菌、黏放线菌、齿垢密螺旋体31.龈沟液系指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龈沟液的液体成分主要来源于血清,其他成分则成分则分别来自血清、邻近的牙周组织(上皮、结缔组织)及细菌.龈沟液量增多时牙龈炎症早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早于临床表征的改变.牙龈炎症明显时龈沟液量明显增多,龈沟液是炎性渗出液,含钙镁磷钠钾氟等离子32.牙石形成;获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熟,菌斑矿化33.牙周炎发病中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1)导致内源性感染(2)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3)致敏宿主造成牙周组织破坏。
牙周病学重点整理
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组成游离龈free gingiva :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gingival sulcus :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健康牙龈龈沟深度平均 1.8mm龈沟底部位于釉牙骨质界。
龈沟深度是重要临床指标。
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附着龈宽度:范围为1〜9mm。
上颌前牙唇侧最宽第一前磨牙区最窄膜龈联合mucogingival junction :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龈谷gingival col :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牙龈上皮分为三个区:口腔龈上皮,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 :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
当牙完全萌出后,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它的冠端构成龈沟底。
该上皮是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牙釉质相附着,亦称为上皮性附着结合上皮的位置与牙的萌岀:人的一生中,牙不断地有主动萌出和被动萌出,结合上皮的位置可以位于牙冠,釉牙骨质界或牙根上。
当牙初萌时,结合上皮附着于牙冠;牙完全萌出后,位于釉牙骨质界。
当牙龈发生退缩使牙根暴露或有牙周附着丧失时,结合上皮则位于牙根。
主动萌岀:是指牙向面方向运动。
被动萌岀:是指由于牙龈缘的根向移位,使临床牙冠延长。
主动萌岀保持了咬合功能和牙列的垂直距离。
并不引起龈牙结合向根方移位,结合上皮仍位于牙颈部,保持与牙槽骨的正常关系。
被动萌岀时,结合上皮向牙骨质表面增殖,龈缘退向根方,龈沟底位于牙骨质,部分牙骨质外露,使临床牙冠延长,在牙龈边缘的退缩与结合上皮的根方增殖同时,也发生牙槽骨的丧失。
生物学宽度BW :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它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结缔组织,共约2mm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 :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封闭了软硬组织的交界。
口腔学资料整理-:牙周小整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牙周小整理名词解释1.Biological width,BW,生物学宽度通常将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
包括结合上皮0.97mm,和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结缔组织1.07mm,共约2mm。
2.periodontal medicine牙周医学揭示牙周健康或疾病与全身健康或疾病之间的双向联系及其意义的牙周病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3.Dental plaque biofilm菌斑生物膜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为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4.SPT,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 牙周支持治疗牙周治疗后的定期专业维护治疗,是牙周整体治疗计划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对于有效控制菌斑和各种牙周病危险因素预防牙周病的复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维持牙周长期疗效的唯一有效手段。
5.BOP,bleeding on probing 探诊后出血计算BOP阳性的位点占总受检位点的百分比。
探诊后出血是反映袋内壁和袋底炎症的客观指标,但不能作为病情进展的指标,但是探诊后不出血却可以作为牙周组织处于稳定阶段的较好指标,常用于疗效观察指标及纵向研究。
6.SRP,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supragingival scaling龈上洁治,用洁治器械除去龈上牙石、菌斑和牙面上沉积的色素,并抛光牙面。
在洁治时还应将龈沟内与龈上牙石相连的浅的龈下牙石一并清除。
Subgingival scaling龈下刮治,用龈下刮治器械除去附着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龈下牙石和菌斑Root planning 根面平整,用龈下刮治器械清除附着和嵌入牙骨质内的牙石,并刮除牙根表面受到毒素污染的病变牙骨质,从而形成光滑坚硬且清洁的根面,使根面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附着和再生7.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继发性he创伤正常或异常的咬合力造成牙周支持组织高度降低了的牙的牙周破坏8.Periodontal Abscesses 牙周脓肿非独立的疾病,是牙周炎发展到中晚期,出现深牙周袋后的一个常见的伴发症状。
牙周生物学宽度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生李坤阳
生物学宽度在固定义齿制作中的重要性 不同的牙周生物型生物学宽度不同 生物学宽度与冠延长手术的关系 生物学宽度与冠边缘设计的关系
烤瓷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做出更逼真的 修复体。但美观的牙冠只是成功修复的第 一步,成功的修复体依赖于许多因素,其 中包括牙周组织的完整性及形态,如何才 能达到修复体与其周围牙周组织间关系的 健康、协调、持久?
薄扇型
厚平型
厚平型牙龈厚、纤维多,附着龈多,牙槽骨较厚, 受不良刺激后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牙龈增生或结 合上皮根方移位,进而导致牙周袋形成。
薄扇型牙龈及牙槽骨波状起伏在邻面与唇颊面之 间的差异明显,牙槽骨较薄,唇颊面易发生骨裂 及开窗,附着龈少,过度刺激后易引起邻面及唇 颊面的牙龈退缩在冠修复时也易发生龈退缩,出 现龈缘灰线和牙间黑三角。
生物学宽度是指附着于牙面或根面上的软 组织的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及结缔组织附 着,即结合上皮根方到牙槽嵴顶之间的距 离。
生物学宽度不随牙齿的萌出牙槽骨的吸收 变化而变化,它基本上是恒定的约两毫米。
二、牙周生物型
Seibert和Lindhe[7]根据临床观察于1989年提 出牙周生物型(periodontal biotype)假说, 把牙周组织形态分为2 型,厚平型和薄扇型。 其中厚平型占85%,薄扇型占15%。
一、生物学宽度重要性
生物学宽度因其在龈牙结合部的特殊解剖 形态和生理特性,是影响牙周组织与修复 体关系的重要结构。 生物学宽度是制定修复治疗方案时必须考 虑的重要因素,以保证修复体与牙周组织 的形态、功能协调。 修复体边缘置于生物学宽度范围之内通常 导致牙龈炎症、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 临床表现多为牙周袋、牙龈退缩。
牙周病学名词解释
牙龈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游离龈free gingiva / 边缘龈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gingival sulcus/gingival crevice: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位于游离龈根方并与之相连续,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角化龈keratinized gingiva :游离龈+附着龈。
游离龈沟free gingival groove:在牙龈表面游离龈与附着龈以一条微向牙面凹陷的小沟为分界线。
点彩stippling :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龈乳头gingival papilla / 牙间乳头interdental papilla :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embrasure 中。
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 ,BW: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
共约2mm。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 :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龈牙单位dentogingival unit :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被破坏,代表了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
牙周膜/ 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 :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槽骨alveolar bone/ 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
牙槽窝alveolar socket :容纳牙根的窝。
牙周病学一些名解
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另一名称periodontics是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牙周病:特指只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由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组成生物学宽度:龈沟底与牙槽嵴顶的恒定距离称生物学宽度,约2mm游离龈:又称边缘龈,呈圆领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膜龈联合: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
龈谷: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的部位称为龈谷。
沟内上皮:也称龈沟上皮,为龈沟的衬里上皮,沟内上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的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结合上皮:呈圈领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
当牙完全萌出后,结合上皮应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他的冠端构成龈沟底。
该上皮是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于牙釉质相附着,这种有机的附着结构亦称为上皮性附着。
附着丧失:当有牙周袋形成时,探针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即发生附着丧失主动萌出:牙向牙合面方向运动。
被动萌出:由于牙龈缘的根向移位使临床牙冠延长。
CEJ:釉牙骨质界,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
口腔正常菌群(固有菌群):寄生在口腔中的细菌,能产生营养功能,他们一般对宿主无害,甚至有益,称之为口腔正常菌群或固有菌群。
牙周致病菌:在个性牙周病的病损区,常可分离出一种或几种优势菌,他们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LTX:白细胞毒素,Aa产生的外毒素,可损伤牙龈内及外周血中的多行核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使白细胞死亡,释放溶血酶,进一步破坏牙周组织软垢:为疏松的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表面和龈缘处的软而粘的沉积物,通常沉积在牙面的颈1/3区域,或在牙邻面及错位牙不易清洁的区域,不需涂布显示剂肉眼可见牙周生态系: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
牙周生物学宽度ppt课件
总结词
牙种植治疗中需重视牙周生物学宽度的 测量和评估。
VS
详细描述
在牙种植治疗前,医生需对患者的牙周生 物学宽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以制定合适的 治疗计划。例如,在种植体植入前,医生 可通过X线片或CBCT等影像学手段测量 牙周生物学宽度,以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 深度。
牙周生物学宽度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正畸治疗中需重视牙周生物学宽度的测量和 评估。
详细描述
在正畸治疗前,医生需对患者的牙周生物学 宽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计 划。例如,在设计矫治器前,医生可通过X 线片或CBCT等影像学手段测量牙周生物学
宽度,以确定矫治器的尺寸和放置位置。
谢谢聆听
维持美观
牙周生物学宽度对于维持牙齿的美观和整齐也有重要意 义,能够防止牙龈退缩和牙齿移位。
牙周生物学宽度的研究历史
早期的概念提出
早在20世纪初期,就有学者提出了牙 周生物学宽度的概念,但当时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临床观察和病例报告。
现代研究进展
研究意义
对牙周生物学宽度的研究有助于深入 了解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为牙周 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指导。
总结词
牙种植治疗中需考虑牙周生物学宽度,以避免损伤牙周组织。
详细描述
在牙种植治疗中,医生需了解牙周生物学宽度,以确保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不会损伤牙周组织。例如 ,在种植体植入前,医生需根据牙周生物学宽度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以避免因种植体植入过深 或过浅导致牙周组织损伤。
牙周生物学宽度在牙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
正畸治疗与牙周生物学宽度的关系
正畸治疗的效果与牙周生物学宽度密切相关。如果牙周生物学宽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 影响正畸治疗的成功率。因此,在治疗前应对牙周生物学宽度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
牙周病学重点
绪论◆牙周病: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广义),包括牙龈病、牙周炎。
牙周病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也习惯将上述四种组织合称为牙周支持组织。
◆牙龈:是指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生物学宽度:龈沟底至牙槽骨的距离恒定为2mm 。
◆牙周膜:又称为牙周韧带,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周膜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构成的主纤维。
一端埋入牙骨质内,一端埋入牙槽骨。
◆牙周膜X 线表现:围绕牙根的窄黑线。
◆牙周膜中细胞: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最多)、Malassez 上皮剩余细胞、防御细胞、神经血管相关细胞。
◆牙周膜中有大量基质,基质作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运动和分化。
在牙承受咀嚼力的时候,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咬合力的作用。
◆釉牙骨质界:在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釉牙骨质界三种形式:1.牙骨质覆盖牙釉质2.端端相连接3.二者不相连接◆牙骨质新生依赖于:牙周膜内的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
◆牙固连:若牙骨质和牙槽骨融合在一起,其间的牙周膜消失,称为牙固连。
◆牙槽骨是全身代谢和改造最活跃的骨组织。
◆牙槽骨的改建影响因素:1.全身:激素2.局部:细菌代谢产物、炎性因子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CPI :1. 游离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2.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有时将附着龈和游离龈合称为角化龈。
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成为点彩。
为正常牙龈特征,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3. 龈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牙龈1. 口腔龈上皮:游离龈顶端到外表面及附着龈表面2. 沟内上皮: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有半透膜作用)3. 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结合上皮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织)牙龈上皮1. 束紧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
牙周总结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BW)通常将龈沟底与牙槽脊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约为2mm. 修复体最多位于龈沟内0.5mm龈牙单位:(dentogingval unit)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进一步加强,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地贴附于牙面,所以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为龈牙单位牙周膜纤维分类: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
骨开窗:(fenestration)牙位置特别偏向颊侧或舌侧,该侧的牙槽骨很薄,甚至缺如,使牙根面的一部分直接与骨膜和牙龈结缔组织相连,称为骨开窗如果呈V形却缺口直达牙槽嵴顶,则称骨开裂(dehiscence)唾液的作用:润滑,清洁,抗微生物,凝集,薄膜形成,消化等牙周病的病因学牙周生态系:(periodontal ecosystem)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与宿主牙周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牙石(dental calculus):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团块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致病作用:牙石因增加菌斑积聚及防碍菌斑去除而与牙龈炎和牙周炎明显相关。
临床意义:牙周病治疗必须彻底清除牙石牙面着色:食物,化学物质,烟草,色源细菌等食物嵌塞:垂直型食物嵌塞,水平型食物嵌塞由于嵌塞的机械作用与细菌的定植出现龋、牙龈炎、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口臭等。
合创伤:原发性合创伤,继发性合创伤因素:咬合力异常,牙周支持力不足单纯合创伤:牙周膜增宽、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不会导致牙周袋形成及牙龈炎症。
合创伤+严重的牙周炎或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的吸收解剖因素: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冠根比例失调,骨开裂或骨开窗,开合不良习惯:磨牙症(bruxism〕合力负担过重食物嵌塞单侧咀嚼习惯不良刷牙习惯口呼吸吐舌习惯咬唇习惯其他不良促进因素(医源性因素):不良修复体,不良局部义齿,不良的正畸治疗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正常的牙周组织+不正常的合力因素,牙周组织损伤,如早接触或合干扰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牙周组织本身支持力不足+正常的咬合力,牙周组织进一步损伤造成合创伤的因素: 咬合力异常:与合力大小、方向、频率及持续时间有关a.咬合力方向(多见于正畸治疗):垂直压力:根尖区骨质可吸收侧向压力:受压侧骨质可吸收扭转力: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b.咬合力分布不均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接触及合干扰牙周支持力不足:继发性HE创伤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一、遗传因素二、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三、性激素: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四、吸烟: 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
《牙周病学》名词解释
1.biological width(BW)即生物学宽度是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它包括结合上皮(宽约0.97mm)及结合上皮的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宽约1.07mm);BW在牙齿萌出、义齿修复及牙冠延长术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其结果是结合上皮附着水平与牙槽嵴的关系不变。
2.periodontal ecosystem即牙周生态系。
口腔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生态系,主要分为颊上皮生态区、舌部生态区、龈上牙菌斑生态区和龈下牙菌斑生态区,牙周微生物可受口腔相关生态区微生物的影响,牙周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
3.junctional epithelium即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当牙完全萌出后,结合上皮应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它的冠端构成龈沟底。
该上皮是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釉质相附着。
结合上皮由非角化的鳞状上皮构成,无角化层,也无上皮钉突。
4.gingival col即龈谷。
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的部位称为龈谷。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5. free gingiva即游离龈又称边缘龈(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6.牙周膜也称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是围绕牙根周围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内壁的致密结缔组织,它有复杂的血管系统且富含细胞成分,与牙龈结缔组织相延续,并通过牙槽骨血管与骨髓间隙相交通。
7.dentogingival unit即银牙单位。
口腔黏膜上皮的连续性是防止异物、细菌及其他抗原物质侵袭机体的重要屏障之一。
当牙萌出时,口腔黏膜上皮被突破而失去连续性。
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地贴附于牙面。
鉴于此点,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之为龈牙单位8. dental plaque biofilm即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样式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期待能够为牙体缺损患者的诊断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生物学宽度(Biologic Width)是指从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结合上皮附着与结缔组织附着均为抵御细菌侵袭的重要屏障,一旦此屏障结构遭受破坏,细菌便会侵入机体造成局部的炎症反应,再有生物学宽度的屏障作用是由细胞学基础所决定。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在口腔领域中有一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便是生物学宽度,主要指从龈沟底部到牙槽嵴顶约2mm的恒定距离,对于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口腔种植学等学科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1】。
修复体的设计均需遵从生物学宽度的要求,而对于破坏生物学宽度的任何修复治疗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牙周炎、多种并发症的出现。
1.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进展1.1近年来,对于生物学宽度的确切数值,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受个体差异、人种差异、测量方法等因素影响,所获效果存在差异。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也要学者利用CBCT等手段对生物学宽度进行了更加精准的测量,其平均值在2mm左右,此项研究也得到了广大口腔医生的接受与认可。
1.2游离龈沟的深度:龈沟的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是包饶牙颈部的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研究所得:健康的牙龈的龈沟深度平均为 1.8mm,探针探查时不超过3mm,龈沟的底部即为生物学宽度的冠方顶点。
1.3结合上皮的宽度:结合上皮的宽度在不同研究报道中均出入不大,Gargiulo与Vacek等研究报告中,结合上皮的宽度平均为0.97mm、1.14mm,时下,临床牙周病教材中所采纳数据为0.97mm。
1.4结缔组织附着宽度:在Gargilo与Vacek等人的研究结果中,结缔组织的宽度平均为1.07mm、0.77mm,时下,口腔修复学和临床牙周病学教材中统一采纳数据为1.07。
牙周病学重点分题型整理
牙周病学重点分题型整理一、名词解释1. gingivaldiseases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牙龈病是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而牙周炎则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2.—指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
它包括结合上皮(0.97mm)及结合上皮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1。
07mm)。
3.40%成人的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
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它是健康牙龈的特征。
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4.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称龈谷。
中央凹陷呈鞍状,被复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抵抗力低,牙周病易始发5.,称~6.结合上皮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牙面相附着,封闭了与外界环境的交通。
这种有机的附着结构亦称为上皮性附着7.: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8.,取出探针30秒后,观察有无出血及出血程度。
它比GI精细,更为客观,适用于牙龈炎症较重的人群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的临床研究.0=正常牙龈;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
9.BOP阳性位点比例高时,其附着丧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操作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钝头牙周探针的尖端置于龈缘下1mm或更少,轻轻沿龈缘滑动观察片刻有无出血;另一种方法是轻轻探到袋底或龈沟底,取出探针后观察10—15秒看有无出血.10.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11.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称之为牙周致病菌.证据充分的致病菌:伴放线聚集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Tf12.: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称为合力作用于牙周支持力不足的牙齿,或虽经治疗但支持组织已减少的牙齿13.attachment loss,AL)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
牙周病学名解填空简答
牙龈 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外表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游离龈 free gingiva / 边缘龈 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 1mm 。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 gingival sulcus/gingival crevice: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位于游离龈根方并与之相连续,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角化龈keratinized gingiva :游离龈 +附着龈。
游离龈沟 free gingival groove:在牙龈外表游离龈与附着龈以一条微向牙面凹陷的小沟为分界线。
点彩 stippling :附着龈的外表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龈乳头楔状隙gingival papilla / 牙间乳头embrasure 中。
interdental papilla: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龈谷 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集合处略凹下。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 , BW: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
共约2mm。
龈牙结合部 dento-gingival junction :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龈牙单位dentogingival unit :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
附着丧失 attachment loss , AL: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被破坏,代表了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
牙周膜 / 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 :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槽骨alveolar bone/ 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局部。
牙槽窝alveolar socket :容纳牙根的窝。
牙周病考试专用(湖南中医药口腔专业使用)讲解
1.牙龈:是指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2.生物学宽度(BW):龈沟底至牙槽骨的距离恒定为2mm。
3.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的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
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4.龈牙结合部:是指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的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的贴附于牙面。
5.菌斑生物膜: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6.潜掘性吸收:牙周组织受到过大的创伤牙合力时,压力侧牙周组织可发生坏死,坏死区周围的骨髓腔内分化出破骨细胞,将坏死的骨组织吸收,此过程称7.扶壁骨形成:在创伤性合力作用时,组织修复活动增强,坏死的组织被移除后,在被吸收处相对应的一侧有新的牙槽骨形成,以代偿性地增厚变薄的骨质,称之为扶壁骨形成。
8.龈沟液(GCF)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
主要来源于血清。
9.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在沉积。
牙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刺激因素,洁治术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的最有效方法.10.龈下刮治术: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
11.根面平整术(root planing):在做龈下刮治时,必须同时刮除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并使部分嵌入牙骨质内的牙石也能得以清除,使刮治后的根面光滑而平整12.骨开窗:牙的位置特别偏向颊侧或者舌侧,该侧牙槽骨很薄甚至缺如,致使牙根面的一部分直接与骨膜或者牙龈组织相连;如果呈V型缺损,称为骨开裂。
13.假性牙周袋:健康牙龈的龈沟探诊深度不超过2-3mm,患牙龈炎时,由于牙龈肿胀或增生,探诊深度可超过3mm,但此时结合上皮仅开始向根方和侧方增殖,尚未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即上皮附着水平仍位于正常的釉牙骨质界处,称为假性牙周袋或龈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参考指标
• 微生物学:P.g、A.a检出率增加 • 龈沟液: PGE2水平增高 • 临床检查:牙周袋探诊出血
牙周袋溢脓或出现急性牙周脓肿 出现咀嚼痛、检查有叩痛 近期内牙齿松动度明显增加或出现逆行性牙髓炎
生物学宽度:自然牙
Biologic width is approximatly 2 mm (±30%)
Inflammation or recession ???
种植体周生物学宽度的意义
种植体周生物学宽度的意义
基台—种植体连接缝隙的位置会 显著影响种植手术后牙槽骨的长期稳定性
Hermann J, Buser D, Schenk RK,Higginbottom FL, Cochran DL,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00; 11: 1-11
牙周病的活动性
• 牙周炎是缓慢连续的进行性破坏吗? • 研究表明:牙周炎病变呈静止期和加重期交替出现。 • 静止期 (quiescence) :炎症反应轻,没有或很少有骨和结 缔组织附着丧失。 • 加重期 (exacerbation) :骨和结缔组织附着的丧失,以及 牙周袋加深,也称活动期。
活动期的判断
临床意义
对牙冠延长术的影响 对游离龈瓣手术的影响 对种植牙及其美学的影响对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影响
平台转移 Platform switching
牙龈生物型 Gingival biotype
两种主要的牙龈生物型:
1. 厚龈生物型
牙龈厚度≥2mm 约占人群85%
2. 薄龈生物型
牙龈厚度<1.5mm 约占人群15%
方型牙冠 厚型牙龈
瘦长牙冠 薄型牙龈
牙龈生物型 Gingival biotype
• 如何判断是牙周炎处于静止期还是加重期? • 一般以定期(2~3个月)测量附着丧失程度来监测。如在 两次检查的间隔期出现附着丧失加重≥2mm。则认为有活 动性发生。另外,自动出血、探诊出血、龈沟液渗出增加 也是活动期的表现。
• 牙周病的部位特异性:并非同时发生于所有牙位 • 牙周炎程度的加重包含着新位点的发生和原有疾病部位破 坏加重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