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讲解OSI七层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了解分层
1、OSI参考模型
2、为什么要分层?
三点综合,网络分层像“快递”。
网络分两个系统,端系统和中间系统,端系统相当于快递里的卖家和买家,中间系统是帮着端系统去调解,快递发件的快递公司,发件的是网络平台。
分工合作,标准化,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换任何一个环节即可。
3、分层的模型有哪些?
分层就像盖楼,但是我们理解分层就是部署网络需要哪些步骤,OSI和TCP,它们的分层从下往上是1到7和1到4的顺序,必须先有一层才能有二层三层。
OSI和TCP,物理层和链路层,TCP把它合二为一了。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TCP把它合二为一,因为会话层本身也属于应用程序这一端。
我们常用的是TCP端。
二、中间系统
第一步物理层
1、物理层主要管传输的信号问题,是部署网线的。
2、网线里的数据“010101”这个在网络里称为数字信号。
网线里的数据“010101”被称为比特流。
3、物理层是不提供纠错的,物理层能对数据的传输速度做一定的控制。
物理层除了线以外也有相应的一些设备。
包括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集线器,转换器(也就是家里的“猫”),中继器(还原/放大信号)。
物理层的线包括网线,光纤,无线等。
第二步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对应的是TCP的接口部分。
2、数据链路层针对接口上的网卡,网卡对应的网卡号就是MAC地址,数据链路层针对这个地址做文章。
MAC 地址也称为硬件地址。
3、MAC地址也叫以太网地址,代表网卡的唯一性,识别本台硬件的设备。
只有设备上有MAC地址才能证明这是个网络设备,所传的数据才被认可。
MAC地址所传递的是内网。
数据链路层设备
交换机只有MAC地址,管理连接所有的硬件设备。
MAC地址
第三步网络层
1、涉及数据链路层做不了的内容,类似于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对方,所以网络层增加了“IP”,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IP地址对应的是因特网。
3、IP地址涉及最多的设备就是路由器。
依靠IP地址进行逻辑选路,最优最快的算法把数据传递到目的端。
三、端系统
第四步传输层
传输层是为了端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向网络传发数据就需要传输层传输出去,传输层是为了应用层端提供到对端的一个服务。
有应用层才涉及传输层。
第五步应用层
就是PC端的应用程序,也就.ex的文件。
之所以称为应用层,因为最终把网络部署完毕后我们要
使用它。
每一个应用层的内容就是相应的一个应用程序,应用层向外传输数据才启用传输层。
1、传输层为应用层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
一种是TCP,一种是UDP。
TCP是传输控制协议,UDP是用户数据协议。
面向连接:发数据之前发一个连接,确认“你”是否存在,才能发数据。
无连接:不用建立连接就传数据。
TCP的可靠传输:丢包重传的功能。
UDP不可靠传输:丢包不给重传。
UDP更实用,例如视频卡住,不会重传。
TCP和UDP区分不同环节使用。
2、应用层的端口号
每一个不同的端口,对应的都是一个应用的服务。
对应应用的服务也就是意味着对应着不同的应用程序。
端口号区分不同的应用程序。
3、常见的端口号
四、网络用语
每一小段称为报头。
每一个报头加数据部分称为报文。
UDP的这段的数据报文称为段。
IP里面两块都是数据部分,IP的数据部分称为数据包。
IPUDP和应用层部分对于以太网来说成为数据部分,以太网的数据报文称为frxxxxame。
局域网和交换机转发的称为frxxxxame,因特网中转发的称为数据包。
分类,负载都是每个应用层端去处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