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解度1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9.2溶解度第1课时课件

初中化学9.2溶解度第1课时课件

我们在说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 液时,一定要强调“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溶剂里”这两个条件
讨论2: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即为什么必须指明溶质是什么?) 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再加硝酸钾 说明: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 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此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通常情况)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恒温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升温”和“降温”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固态溶质的 溶液,对极少数固体(如:氢氧化钙)来说恰好相反. 注意: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溶剂 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必须说明是“哪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要指明溶质是什么?)
讨论3: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要看在一定 温度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 存在,若存在未溶解的溶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 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方法: 在一定温度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 如果不再溶解,则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 溶解,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二、自学指导
自学内容
1分钟
P33-35
饱和溶液
自学方法 仔细阅读,并标记重点 自学要求 独立完成思考题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4分钟)
1.在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里,可以继续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不能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 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对大多数溶 质来说: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 )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1.3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溶解度)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1.3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溶解度)优秀教学案例
2.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如固体溶解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溶解过程,引出溶解度的概念。
3.提出问题:“什么是溶解度?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溶解度?”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展开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溶解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2.通过讲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3.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溶剂性质和溶质性质,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讲解。
4.运用图表、案例等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相关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溶解度曲线分析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多元化教学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利用溶解度曲线,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
3.设计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化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组织小组实验,让学生共同探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总结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初三化学溶解度教案(5篇)

初三化学溶解度教案(5篇)

初三化学溶解度教案(5篇)初三化学溶解度教案篇1设计思想: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

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

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

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答:不同。

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

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

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

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2.把600C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冷却到100C,有氯化 铵晶体析出,剩余溶液是:C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 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为_1_0_0_克。
4、“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 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 确? 错误
问:“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 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可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 温度
二、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思考:如何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大吗?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小吗?
5、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 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单位: 克
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 的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饱和溶液
质量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听课笔记:第九单元溶液《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听课笔记:第九单元溶液《溶解度》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听课笔记:第九单元溶液《溶解度》一、教师行为1.1 导入•引入话题: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糖在水中溶解得更慢?”或“为什么海水能够溶解大量的盐分?”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教师明确提问:“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是否有限度?如何定量描述这种限度?”以此引出溶解度的概念。

1.2 教学过程•讲解溶解度定义:•教师详细解释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强调溶解度与温度、溶剂量及饱和状态的关系。

•举例说明,如“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绘制溶解度曲线:•教师展示几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如“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则相反”。

•强调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如预测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等。

•实验演示与讨论:•进行实验,如观察不同温度下KNO3和Ca(OH)2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直观感受溶解度的变化。

•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如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讲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演示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增加溶剂或减少溶质等方法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化。

板书设计(提纲式)1.溶解度定义•定义•单位•影响因素(温度、溶质与溶剂性质)2.溶解度曲线•绘制方法•曲线意义(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应用(预测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定义•判断方法•转化方法(加热、冷却、增加溶剂、减少溶质)4.实验观察•实验内容(KNO3、Ca(OH)2溶解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分析二、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溶解度定义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观察记录: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原因。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 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作业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作业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1)作业设计1.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A.蒸发溶剂的方法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A【质量水平】2.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质量水平】3.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答案】D【质量水平】4.根据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其他溶质B .20 mL 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C .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增加D .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质量水平】5.下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 A .饱和石灰水降温B .饱和石灰水表面结了一层膜C .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放进冰箱D .向饱和蔗糖水里加水 【答案】C 【质量水平】考点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solo 质量水平考查要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特征 理解掌握B2 M L2 综合性 温度对物质溶解能力影响认识记忆B1 U L1 基础性 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认识记忆B1UL1基础性饱和溶液的判断理解掌握B2 M L2 综合性6.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对小明的判断作出评价:。

(3)晓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作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知识点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它是研究溶液中溶质溶解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溶解度相关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化学九年级中涉及的溶解度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在热的条件下,溶质和溶剂的分子活动增强,相互作用力减弱,溶质更容易与溶剂发生相互作用而溶解。

2. 压力:固体溶解度受压力的影响较小,而气体溶解度受压力的影响较大。

常见的例子就是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当瓶子封闭时,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形成气泡;而当瓶子被打开时,压力降低,二氧化碳逸出,气泡消失。

3.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态:通常来说,溶质和溶剂的相态相同的情况下,溶解度较大。

例如,固体溶质通常在液态溶剂中溶解度较大。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当在一定温度下继续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溶液中含有最大溶质量时,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可以用单位体积溶液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来计量。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剂可以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此时称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三、饱和溶液的稳定性饱和溶液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溶解度来判断。

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可以继续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来制备饱和溶液;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等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饱和溶液将保持稳定;而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超过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多余的溶质无法溶解,会析出形成固体。

四、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通常在温度变化时发生改变,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来分析这种变化规律。

溶解度曲线通常以质量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曲线上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可以判断溶液的特性。

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曲线向上倾斜;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时,曲线向下倾斜;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始终保持不变时,曲线是水平的。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化学中,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和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它是描述溶解过程的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溶液的性质以及物质的溶解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九年级化学中与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 压力:溶解度对固体和气体溶质的压强变化不敏感,但对气体溶质的压强变化十分敏感。

3. 溶剂的种类:不同溶剂对相同溶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常温常压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4. 溶质的性质:溶质的化学性质对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具有相同分子结构的脂肪酸,其溶解度随着酸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二、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当一定量的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无论继续搅拌还是加热,溶质都不能再溶解的状态称为饱和溶液。

2. 过饱和溶液:如果一个溶液的溶解度在较高温度下已经提高,然后在相同温度下急剧冷却,使得溶质的浓度超过了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就形成了过饱和溶液。

在过饱和溶液中,即使不加入额外的溶质,也可能发生结晶现象。

三、浓度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2.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指溶质体积与溶液体积之比,同样常用百分数表示。

3.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一般用mol/L表示。

四、溶解度的应用1. 溶解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城市供水中的水质检测需要测定某些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是否超标。

2. 溶解度也是理解药物溶解行为的重要参数。

药物的溶解度直接影响其吸收速度和药效。

3. 在冶金和冶炼过程中,对不同矿石中的有用金属元素的溶解度进行研究,有助于优化冶炼工艺和提高金属的回收率。

总结起来,九年级化学中的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九年级下化学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九年级下化学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学习目标】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要点梳理】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专题课堂《溶解度》一)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

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

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要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1.固体的溶解度:(专题课堂《溶解度》二)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习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习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习题精选习题精选(一)例1:将t ℃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 ℃有晶体析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减小B.溶液仍为t ℃时的饱和溶液C.溶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剖析:原溶液为t ℃时的饱和溶液,蒸发溶剂,由于溶剂减少,因此会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A正确;因为溶液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液仍为t ℃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 D例2: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至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溶解度增大剖析:将生石灰(CaO)放入石灰水中,CaO与溶剂水反应:CaO+H2O==Ca(OH)2,溶剂质量减少,而原溶液是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因此溶质减少,浓度不变。

答案 C例3:下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剖析:理解溶解度曲线,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其中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就溶解度曲线的类型来说,可分为“陡升型”(如 a)、“缓升型”(如 b)和“下降型”(如c).溶解度曲线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查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溶解度的大小,确定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及比较不同物质析出晶体的多少,以及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答案:(1)t2 (2)a>b>c。

练习1.要使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水B.增加KNO3C.不断搅拌D.升高温度2.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A.熟石灰B.食盐C.硝酸钾D.氮气3.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g,在6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B物质10g则()A.A的溶解度比B大B.B的溶解度比A大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D.无法比较4.在20℃时,30g水最多溶解1.3g的某物质,则该物质为()A.难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易溶物质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KNO3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一定6.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7.将80℃的KNO3饱和溶液冷却至20℃,有晶体析出,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时的()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稀溶液D.浓溶液8.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时,该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9.已知在60℃时,100gKNO3溶液加热蒸发水分后,得到50gKNO3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60℃时KNO3的溶解度为50gC.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00gD.无法计算它的溶解度10.有t℃时浓度相同的两份KNO3溶液A和B,A为100g,B为80g,将其恒温蒸发20g水后,A刚好饱和,则关于B溶液正确的说法是()A.也刚好是饱和溶液B.仍是不饱和溶液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D.有晶体析出剩余不饱和溶液11.要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压降温B.加压升温C.减压降温D.减压升温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所含该溶质的量一定是该条件下的最大值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温度一定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对于任何固体物质来说,用加热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它的浓溶液13.已知下列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其中属于可溶物质的是()A.CaCO3为0。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化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物质量,通常用溶质在100克溶剂中溶解的质量来表示。

对于溶解度这个概念,同学们可能早就接触过了,而在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中涉及了一些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

现在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加深对溶解度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

1.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受温度、压强和溶质浓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但对于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来说,有些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过程是放热的。

压强对气体的溶解度有较大影响,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升高溶解度增大。

而溶质的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则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溶质浓度增加,溶解度也增加,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溶解度减小的情况。

2. 饱和溶解度与过饱和溶解度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例。

饱和溶液有一个固定的溶质质量。

而过饱和溶液则指在同样温度下,溶质的质量超过了饱和溶液所允许的最大溶质质量。

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可以通过加热、振动等外界条件来使其结晶。

3.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计算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来确定溶液是否饱和。

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当质量分数等于饱和溶度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4.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饱和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所不同。

当溶质的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时,称为正溶解度曲线。

当溶质的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时,称为反溶解度曲线。

5. 溶解度的应用溶解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肥料中溶质的浓度来控制肥料的效果。

在医药生产中,了解药物的溶解度,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来调节药物的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实验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激趣设境,问题导入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

”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①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②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

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

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

陌生物质,引发探究KNO3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如法炮制,小组探究。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_1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_1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13、2溶液中教参注明是3课时,我们基本上是这样来分配这几块内容的:1、物质的溶解性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物质的溶解度;3、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及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

而第二课时物质的溶解度也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课堂教学的容量比较大,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上的流程都很清晰,我的教学方法也不是最灵活。

所以借此机会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来突破自己的瓶颈问题。

首先我谈谈自己对教材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有三个主要内容:溶解度的含义,溶解度与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关系,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即溶解度曲线的知识。

后面还有一部分关于利用溶解度计算的内容我们是放在下一课时讲的。

这三部分的主体都是溶解度,是学生对溶解认识的一个跨越,是从能溶不能溶到能溶多少的一个由性到量的跨越,我们授课时由浅及深,从溶解度的引入到剖析理解溶解度的含义,而溶解度与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关系,其实是对溶解度引入的意义的一个巩固,让同学们更清楚“度”的重要性。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我沿用以前的说法,教材中只是提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2句话。

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还通过一个曲线显示气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的情况。

以教材的思路看,它提供了简洁的内容和流程,是想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得出一些规律。

然而我们知道有些重要的概念性的知识不是我们说一遍或是学生写一遍就能理解的。

为了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我们还要加入一些内容来辅助教学主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度含义。

(2)知道并能使用溶解度曲线。

(3)掌握固体、气体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1)在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于水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的方法。

(2)在总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过程中,运用图表的方法。

(3)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绝对和相对的辨证关系。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

10
6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度 190
/
g 180
在80℃时,将110g硝酸钾加入 169170
.
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
160 150
成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140 130
_不__饱__和_溶液。欲使其刚好形成 120
110
60
50
40
36
30
氯化钠 39
20
若再降温,会怎样?
10
会析出极少量的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1)物质C的溶解性为_可__溶__


(2)M点表示_1_0_℃__时__B_、__C_的_ 溶解度度相同
/g
A
(3)在5℃时A、B、C溶解度 P
大小_C_>__B_>A
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100
90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80
70
. 59g . 硝
酸 钾
. .89g
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份
60
50
. . 降温到60℃
40 30
. 21
20
. 若再降温到10℃,会怎样? 10
会析出89g硝酸钾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记在课本溶34页 固体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液
即是不饱和 1、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 液,怎样把它变为饱和溶液?
加入蔗糖 蒸发溶剂 水 降温
Hale Waihona Puke 2、 20℃时,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若保持

化学: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_溶解度(课件)(1)

化学: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_溶解度(课件)(1)

/
170
160 150 140
. .
硝 酸 钾
110 100 90
.
.A
(2)溶解度曲线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0
. .
10 20
.
30
.
.
40
50
60
70
80
温度/℃
90
100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硝 酸 铵
/ g
练习: 68 3、在___℃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134g 度相同,都约为______。 小于 4、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 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结晶
烧杯嘴靠玻璃棒 玻璃棒靠 三层滤纸
滤纸边缘比 漏斗口稍低 滤液液面低于 滤纸的边缘
滤纸紧贴漏斗
漏斗末端靠 烧杯内壁
主板书
蒸 发
主板书
对比
溶 解 度
8克
0.01克
A B C 温度
2.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实验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CAI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激趣设境,问题导入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

”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经验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

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①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②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

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误导结论,延伸探究。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

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第一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第一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一【课内四基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B.100克水溶解了36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C.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D.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36克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2.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 )A.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克B.20℃时,100克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7.4克C.把7.4克氯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D.7.4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克水里。

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t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面对它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一定是浓溶液B.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升高温度,晶体不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D.在t ℃时加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A.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B.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C.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D.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量5.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食盐达到饱和,则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 )A.18B.18克C.36D.36克6.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加溶质C.增加溶剂D.增大压强7.t ℃时,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 克,将其全部蒸干,得到b 克该溶质,则此固体 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为( ) A.ab 100克 B.b a -100克 C.b a b -100克 D.b a b --100克8.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将20克食盐放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0%B.33.3%C.36%D.26.5%9.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若再加入20克该物质或蒸发掉40克水都可以成为饱和溶液,那么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 )A.40克B.50克C.25克D.无法计算10.30℃时KClO 3的溶解度为10g ,424g KClO 3溶液中加入10g KClO 3和6g 水恰好达到饱和,原溶液中含溶剂为( )A.200gB.400gC.390.8gD.394g11.25℃时,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A 2克,20℃时,2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B 10克.如果在2 4℃的相同温度下,A 与B 的溶解度(S A 和S B )的关系是( )A.S A >S BB.S A =S BC.S A <S BD.无法比较1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t ℃的KNO 3溶液100克蒸发掉2.5克水,析出2克晶体,再蒸发5 克水,又析出5克晶体,则该温度下KNO 3的溶解度是( )A.7.5克B.80克C.90.3克D.100克13.在20℃时,ag 某物质完全溶解后制得密度为d 的饱和溶液Vml ,则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 度为( ) A.a a Vd 100- g B.Vd a g C.a Vd a -100 g D.Vda U +100g14.将某物质溶液蒸发50g 水后,温度降到t ℃,析出8g 该物质晶体(不含结晶水);再蒸发50g 水,仍保持t ℃,又析出10g 晶体,那么原溶液欲达到t ℃时的饱和溶液,至少应( )A.蒸发掉10g 水B.加入2g 该物质C.蒸发掉15g 水D.加入8g 该物质15.t ℃时,Mg 某物质A 的饱和溶液,A 溶解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W ,该物质在t ℃时溶解 度可表示为( ) A.N N -100100g B.WM W 100- g C.W M N M +- g D.W M 100g16.某温度下,对于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B.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解度=g 100 C.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解度溶解度=+g 10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解度=g 10017.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如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之
课题2 溶解度
精品课件
一、饱和溶液
•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
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溶液 叫做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精品课件
二、溶解度
•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曲线
绘制方法 意义及其应用
精品课件
KNO3
熟石灰[Ca(OH)2]
精品课件
气体的溶解度
•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
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