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相关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

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5页/共11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则始于Walle。Walle 指出,作为 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旅游业比大部分其他行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都要多。 因此,在分析旅游业的政治、社会和道德问题的时候都会使用到利益相关 者模型。很多生态旅游目的地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没能将那些关键 利益相关者包括在内,因此,将利益相关者纳入规划和决策过程是保证生 态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6页/共11页
基于所有的利益主体都具有本质上相同的价值的理念,索特(Sautter)和莱森 (Leisen)两人在Freeman的利益主体谱系图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幅旅游业利益主体 图(见下图)。与此同时,他们提醒人们由于利益主体参与的动态性特点。
从业人 员
政府部 门
竞争者
本地商 业 旅游规划师
商业链
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WCED,1987)指出在可 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 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 (WCE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 之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2.旅游过程牵扯到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协调好各 种利益关系。
3.利益相关者不仅是包括各种利益实体,还包括自然资源等。
第8页/共11页
第9页/பைடு நூலகம்11页
T h a n k y o u.
第10页/共1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1页/共11页
二、生态旅游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
保护区
生态旅游者
旅游企业
社区居 民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 第五单元
总论 旅游宏观运行
旅游微观运行 旅游运行的接待地影响
定义与学科:旅游现象的学术研究
.
21
对申葆嘉学术思想的分析
研究视角:宏观视角,以群体为出发点
基本观点:
(1)旅游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现象。
(2)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3)旅游现象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
.
28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四章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第一节 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 第二节 旅游需求 第三节 旅游决策过程
第五章 旅游体验 第一节 旅游体验的意义 第二节 旅游观赏 第三节 旅游交往 第四节 旅游消费
.
29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六章 旅游流 第一节 旅游流的含义及其特征 第二节 旅游流的形成和运动模型 第三节 国内外旅游流运动的基本态势
研究视角:矛盾论 旅游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固有矛盾的一种折射,即“日
常生活的空间固定性与人类的本能好奇心”之间的矛盾, 其产生具有双重基本动力:“探索+逃避”。 陈才: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旅游学刊,2000年
.
8
各种人士对旅游学的看法
业外人士:
– 是一个没有学问(理论)的学科。 – 是一个经济管理学科。
业内人士:
– 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科。 – 是一个谁都可以插足的学科。 – 是一个随意摆布、凭空杜撰的学科。
.
9
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
发展进程(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4)
.
35
终极之问皆困惑:旅游现象的本质?
旅游现象是什么:广义与狭义之之争——国际国内皆困惑 狭义的定义——强调“目的性” 代表观点:谢彦君“愉悦”说 :愉悦——愉快——快感 王宁:有意义的体验 马波:人类精神生活在空间上的展开。

国内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研究述评

旅游空间演化研究
旅游空间演化过程
旅游空间演化是指旅游活动在地 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 旅游空间的扩展、旅游空间的更 替和旅游空间的转移等。
旅游空间演化机制
旅游空间演化机制包括内外部因 素,外部因素包括政策、经济、 社会等,内部因素包括旅游资源 禀赋、旅游市游空间演化模式包括自 组织模式、规划引导模式、市场 运作模式等。
要点一
理论与实践脱节
国内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研究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部分 研究成果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无法指导旅游空间生产的 实践。
要点二
缺乏对实践的反馈机制
目前国内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研究尚未建立对实践的反馈 机制,无法及时了解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导致理 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程度较低。
05
未来国内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方向 与趋势
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内容涉及旅游空间的规 划设计、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为旅 游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指导。
研究展望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旅游空间 生产理论的概念体系和研究 方法,加强跨学科的交流和 合作,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 度。
加强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旅 游目的地形象传播、旅游产 品开发和旅游市场营销等方 面的应用研究,提高理论的 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研究深度不足
国内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部分研究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 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广度有限
目前国内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理学、旅游管理学等领域,尚 未形成跨学科、多元化的研究格局,研究领域仍需进一步拓展。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
02
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旅游动机的研究理论

旅游动机的研究理论

旅游动机的研究理论旅游动机的研究理论旅游是一种广泛的文化活动,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而且旅游动机也日趋多样化。

旅游动机是指人们旅行的原因和目的,它是决定旅游行为的驱动力。

研究旅游动机对于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旅游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动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旅游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旅游动机的研究是建立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的。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原因,包括旅游行为。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行为和心理的专门学科。

旅游动机研究是旅游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动机的分类根据旅游动机的不同分类标准,可以把旅游动机分为多个类别,如文化、娱乐、健康、教育、美食等类别。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旅游动机分类:1.心理需求:包括放松、探险、刺激、逃避、冒险、感官刺激等。

2.社交需求:包括社交、团体旅游、家庭旅游、与亲友共度时光等。

3.文化需求:包括学习文化历史、参观文化景点、赏析艺术作品、体验民俗文化等。

4.健康需求:包括保健、疗养、康复、医疗等。

5.经济需求:包括购物、商务出差、会展、参加活动等。

旅游动机研究的方法旅游动机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

1.问卷调查:是研究旅游动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问卷调查可以让我们了解大量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了解不同旅游动机之间的相互关系。

2.深度访谈:通过与旅游者的面对面深入交流,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他们的旅游动机。

深度访谈的范围通常比较小,但收集到的信息更为详细并可靠。

3.实地观察:通过观察游客的行为和态度,获取信息以了解他们的旅游动机。

4.实验研究:通过对旅游活动的控制变量实验,可以控制旅游者的动机和条件,并观察不同动机是否影响旅游体验。

旅游动机研究的价值研究旅游动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旅游动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需求,为旅游产品的设计提供指导,提高产品的满足程度,使游客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研究旅游动机还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满意度研究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满意度研究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满意度研究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服务业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满意度对于旅游业来说愈发重要。

旅游满意度是评价旅游服务质量和整体旅游体验的重要指标,对于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和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旅游学理论中关于旅游满意度的研究。

旅游满意度概述旅游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程度的主观评价。

它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路线、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满意程度。

旅游满意度涉及多个层面,如景点、餐饮、住宿、交通等。

旅游满意度的研究旨在探究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和偏好。

旅游满意度衡量指标为了客观衡量旅游满意度,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指标和方法。

常用的旅游满意度指标包括:满意度评价量表、满意度模型和满意度测量方法。

其中,满意度评价量表是根据旅游者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的,通过让旅游者回答一系列问题,将满意度转化为具体的分数来评估。

满意度模型是将旅游者的感知、期望和需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满意度测量方法包括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综合评价等,通过对旅游者的意见、行为和偏好进行调查和分析。

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旅游满意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旅游者特征、旅游目的地特征和旅游服务特征。

旅游者特征是指旅游者的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等。

旅游目的地特征是指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承、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

旅游服务特征是指旅游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

旅游满意度与旅游业发展旅游满意度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旅游满意度高的旅游者更容易成为回头客,为旅游企业带来稳定的收入。

高旅游满意度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

另一方面,旅游满意度低的旅游者会对旅游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投诉和纠纷,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造成损害。

关于旅游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情况

关于旅游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情况

关于旅游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情况南澳旅游课题研究(一)前言短途旅游,在现代社会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汕头附近,风景优美生态环境不错的地方不少。

这些地方有的有着一些适宜旅游的景点,有的有许多历史遗迹。

如果算得上是全部具备的,应该非南澳莫属。

关于南澳旅游的研究,是我们锻炼自我的一次好的机会。

所以在高一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里,我们选择了南澳旅游这个课题。

我们准备运用我们对于南澳旅游的了解和研究,让南澳旅游进入我们的生活。

旅游在我们身边,美丽的南澳等着你的到来。

(二)南澳适合旅游条件的具体介绍在研究南澳旅游前我们制定好了计划,发放了调查问卷,收集了大量的有效资料,这些条件,也为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研究南澳旅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

经过大半年关于南澳旅游的研究,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得出来的成果,南澳旅游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澳是汕头市六区一县中的南澳县,是粤东的第一大岛。

南澳距离几个重要的城市都十分近,距厦门96海里,距高雄160余海里,距香港180海里,处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背靠汕头经济特区,距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有7海里,素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予了南澳源源不断的旅游资源。

2、优美的生态环境南澳是一个山地多,平原少的小岛,所以,山地多给予了大面积的绿化,山地面积占80%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93.8%。

大量的森林面积,海陆风的流通,使得这里的空气总是保持较为清新的状态。

为大量开发过的南澳,海水澄澈,总体上水资源良好,每年都有海豚等生物出现在南澳水域上。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南澳的一大特色,这也是南澳大量吸取客源的主要原因。

3、悠久的历史文化南澳虽然是一个小岛,却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遗迹。

早在8000年前,在这里出现了象山遗址。

当年文天祥兵败后来到南澳。

留有宋井。

明朝时在潮汕一带有名的海盗吴平,因抵抗明朝兵马失败,在南澳留下金银财宝并置于金银岛。

还留下一句“水浅淹三尺,水深淹不着”的俗语。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已逐渐成为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

文化生态理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规划中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通过对文化生态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深入理解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生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然后分析了文化生态理论与旅游规划的内在联系,最后探讨了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和前景展望。

本文旨在为推动旅游规划的科学化、文化化和生态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旅游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旅游活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深度的文化体验和生态环境的互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文化生态理论,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强调文化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它为旅游规划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的深入理解,旅游规划者能够更好地平衡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理论还强调了旅游规划中本地社区的参与和利益,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研究旨在探讨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参与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深入研究,本文将总结出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成功实践和潜在挑战,为未来的旅游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这不仅对于旅游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和任务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深入探索旅游规划与文化生态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文化生态理论视角的旅游规划新模式,以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及其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旅游产品及其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旅游产品及其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旅游产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也是各国发展经济的重
要手段之一。

而旅游产品则是旅游产业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旅
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游产品和其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市场的分析主要包括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分析和对旅游市场
的竞争环境的分析,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要基于对旅游市场深入理
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旅游产品创新
旅游产品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旅游产品应用基础上,采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设计思路等方式来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
品创新可以使旅游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3. 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要基于旅游市场分析和旅游产品创新的
实践,从策划、设计、生产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和心理,使产品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安全、舒适和环保等因素。

4. 旅游产品品牌营销
旅游产品品牌营销是指通过品牌策略来达到市场推广的目的。

品牌营销是实现旅游产品的增值和市场份额提高的有效手段。

旅游
产品品牌营销需要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因此需
要广泛了解市场需求和不同市场的特点。

总之,旅游产品及其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体验研究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体验研究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体验研究引言旅游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休闲和娱乐的机会,还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和认知拓展的方式。

在旅游学理论研究中,旅游体验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旅游体验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深化对旅游体验的理解和认识。

1. 旅游体验的概念与内涵旅游体验是指个体在旅游活动中所获得的一种感知、情感和认知的综合体验。

它包含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感受、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

旅游体验并非仅仅指游览景点、品尝美食等表面上的活动,更包括了旅游者对目标地区文化、历史、自然景观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旅游体验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1.1 情感性旅游体验强调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旅游者在面对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文化遗产时往往会产生喜悦、激动等积极情感,而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可能会感到厌烦、不满等消极情感。

旅游体验的情感性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吸引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感知性旅游体验还强调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认知。

通过观察、倾听和感受,旅游者能够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人文风情等进行感知和理解。

这种感知将为旅游者提供一种独特的认知体验,使其对目的地的记忆深刻并且持久。

1.3 互动性旅游体验还强调了旅游者与目的地和其他旅游者之间的互动。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往往会与当地居民、其他旅游者、导游等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体验,还能够让旅游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俗。

2. 旅游体验的特点旅游体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 主观性旅游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每个旅游者对同一个目的地的体验可能存在差异。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习惯,这将影响他们的旅游体验。

因此,在研究旅游体验时需要注重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了解和分析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和认知。

2.2 可塑性旅游体验是可以被塑造和改变的。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 上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只是一种典型化或理想化的描述,说明了 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发展的一般情况。实际上,很多旅游产品并非完全 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其周期模型会出现各种变异。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吸引力因素(供给因素)
效应因素
旅游产品 生命周期
需求因素
生产者行为
环境因素
消费者行为
表3 旅游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主要营销策略
不同阶 段
营销目 标
营销策 略
营销费 用
旅游产 品
广告策 略
介绍期
提高知名度及试 用率
发展策略
开始早期旅游者中 建立
知名度
人员促 销
价格策 略
分销策 略
开始出现 成本加成法 选择性分销
成长期
扩大市场份额
渗透策略
增长加快并达到 最高值
提供服务保障、 标准化
在大众市场中提 高知名
研究过程与技术路线
? 研究过程: 理论积累→实地 调查→理论提炼 →理论与案例研 究相结合
? 技术路线如右图 所示:
征询导师建议
确定研究题目
收集有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资料与应用案例
理论分析
专家咨询
确定研究思路、重点与案例
初稿完成
导师修改,再次征求专家意见
修改初稿
论文完成
本文的主要内容
?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缘起
? 成熟期:尽管旅游者总人数仍在增长,但速度已经趋缓,最后旅游者 人数达到高峰,致使旅游者感到该旅游产品不再是时髦和时尚。此时 企业的利润迅速增长,同行竞争也加剧。
? 衰退期:因为旅游者被新的旅游产品所吸引,致使该旅游目的地只有 依赖那些很少的持有怀旧情结的人,或当日往返和周末旅游者的造访 来维持企业生计。降价是该时期的最明显特征。先前构建的良好旅游 地形象已不再具有优势,同时旅游设施移作它用,资产变动频繁。此 时旅游区有多种发展选择可能,极端情况是或迅速衰落或快速复兴。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满意理论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游客满意度不仅关乎到旅游目的地的声誉,还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的相关研究,包括其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以期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游客满意度的内涵和重要性。

分析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旅游环境等。

接着,介绍游客满意度的测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数据挖掘等多种方法。

探讨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策略,包括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加强旅游管理等。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的综述,本文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希望为旅游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定义与内涵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涵盖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感知和体验。

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游客对旅游产品的直接感受,还受到其心理预期、个人需求、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中,满意度被定义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提供的设施、服务、环境、活动等方面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

满意度的内涵包括了对旅游产品的整体评价,以及对旅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细致感受。

这些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住宿、餐饮、景点游览、导游服务、购物和娱乐等。

游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实际体验与心理预期进行比较,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满意度。

同时,游客的满意度还会受到旅游目的地形象、口碑、服务质量以及个人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中,通常将满意度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总体满意度、分项满意度等。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结合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探讨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展示了旅游调查统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引言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行业之一,对于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了解旅游市场状况,旅游调查统计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旨在通过对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的探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1. 旅游调查的定义与目的旅游调查是指对旅游市场和旅游者行为进行系统、有组织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

旅游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包括旅游需求、旅游行为、旅游满意度等信息,为旅游政策制定、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营销提供依据。

2. 旅游调查统计的意义与作用旅游调查统计是旅游研究的基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可以深入了解旅游市场的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为旅游行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旅游调查统计的方法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旅游调查方法之一,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受访者分发,收集相关数据。

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能够覆盖广泛的受众群体。

但是,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客观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访谈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是通过与受访者面对面的交流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访谈调查法可以获取更加深入和详细的信息,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受访者的真实想法和体验。

然而,访谈调查法的时间和成本较高,并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四、案例研究通过对某旅游景区的调查统计案例的研究,展示了旅游调查统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1. 案例背景介绍某旅游景区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景区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满意度,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活动。

2. 调查设计与实施景区管理部门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游客的旅游需求、游客特征和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引言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对于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理论及其相关因素对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研究,探讨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理论和影响因素。

一、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理论1.1 服务质量理论服务质量,作为影响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对游客的满意度具有直接影响。

维克特·瓦勒(Zeithaml,1988)的“感知性服务质量模型”认为,服务质量包含了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同情性四个维度。

这些维度对于提高游客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帕思(Parasuraman,1991)提出的“感知性服务质量和期望差异模型”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该理论认为,游客的满意度取决于他们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和期望之间的差异。

1.2 体验价值理论体验价值理论认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价值直接决定了他们对该目的地满意度的评价。

霍尔布鲁克(Holbrook,1999)将旅游体验价值划分为四个维度:功能性价值、表达式价值、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

在游客的观光体验中,这些价值维度相互作用,并决定游客的满意度。

1.3 服务营销理论经典的服务营销理论对于研究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拉弗利比尔(Lovelock,2001)提出的“固有服务特性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游客满意度会因旅游目的地的特性而不同。

该模型认为,游客满意度受到服务特性如可变性、无形性和同质性等的影响。

二、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2.1 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形象是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影响着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

研究表明,目的地形象包括社会形象、物质形象和行为形象三个因素。

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满意度。

2.2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程度。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引言:旅游是人们休闲娱乐、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方式。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调查统计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与旅游相关的数据,为旅游业提供决策参考和发展规划。

本文将介绍旅游调查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并通过案例研究来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基础1.1 旅游调查统计的定义和目标旅游调查统计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旅游相关的数据,为旅游及相关决策者提供有关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者特征等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信息,以支持旅游发展和旅游业决策的一门学科。

旅游调查统计的目标是了解旅游需求、旅游偏好、旅游者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为旅游业提供数据支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改善。

1.2 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基础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旅游学、统计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

旅游学提供了关于旅游者、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方面的理论框架和概念。

统计学则为旅游调查统计提供了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科学方法论则为旅游调查统计提供了研究问题、样本选择、调查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指导。

二、旅游调查统计的研究方法2.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旅游调查统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收集旅游者的态度、行为等信息。

问卷可以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以满足不同需求。

问卷调查法具有样本量大、收集数据快速、成本低廉等优势,但也需要注意样本选择、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2.2 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旅游者进行交谈,收集相关信息的方法。

访谈法可以采用结构化、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方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访谈形式。

访谈法能够深入了解旅游者的动机、需求和体验,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2.3 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法是研究者深入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记录,以获取旅游者行为和环境特征的方法。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快速发展,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旅游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旅游学理论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分析其主要内容和方法,并探讨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与特征1.1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游客对于某个旅游目的地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包括目的地地理环境、文化特色、服务质量等方面。

它是由游客自身的认知、感知和体验所形成的,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影响。

1.2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特征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以下特征: 1. 多维性: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地理环境、文化特色、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

2. 主观性: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由游客个体的认知、感知和体验所形成的,因此具有主观性。

3. 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是随着时间和旅游者的变化而变化的,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2.1 目的地属性目的地属性是指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各种特征,包括地理环境、文化遗产、交通便利性等。

这些属性对于形成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2.2 游客体验游客体验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中的各种实际经历和感受。

游客的体验可以直接影响他们对于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印象。

2.3 外部宣传和推广旅游目的地的外部宣传和推广活动对于塑造目的地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向潜在游客传递目的地的特色和优势,增加其吸引力。

三、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方法与工具3.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式,以理解和解释旅游者对于目的地形象的主观评价和印象,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3.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式,以量化的方式测量和分析旅游者对于目的地形象的态度和行为,探索其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服务性产业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旅行和体验需求的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日益激烈。

游客满意度作为衡量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备受学者和从业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进行综述,探讨相关理论框架和内涵,并提出一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一、游客满意度的概念与维度游客满意度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游客对于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逐渐发展为对整个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的研究。

目前,游客满意度被定义为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感知价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的程度。

根据现有文献,游客满意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服务质量、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交通等。

二、经典理论框架1.顾客价值理论:顾客价值理论认为,游客满意度是由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感知价值与其付出(例如时间、金钱、努力等)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决策旅游行为时,会根据旅游目的地能够提供的价值来进行评估和选择。

2.重要-表现分析模型:重要-表现分析模型将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分为两个方面:重要性和表现。

重要性是指游客对于某一方面的期望程度,表现是指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在某一方面的实际评价。

通过分析重要性和表现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出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综合评价。

3.期望-确认模型:期望-确认模型认为,游客的满意度是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和实际体验之间的比较得出的。

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期望越高,实际体验与期望之间的差异越大,游客的满意度就越低。

三、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1.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是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环境的质量和丰富度对于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2.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本文旨在全面了解与阐明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分析相关研究现状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旅游环境、服务质量、旅游体验等。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好地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满意度。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主要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与实际体验的比较,以及由此产生的满意程度。

本文将梳理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游客满意理论在旅游学界逐渐受到重视。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和度量方法上,例如Pizam和Reichel (1978)提出游客满意度的概念,并开发了相应的度量工具。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旅游目的地环境、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等因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王(2018)通过对中国5A级旅游景区的实证研究,发现旅游环境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张(2020)则服务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作用,提出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提高游客满意度的策略。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如陈,2019)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尽管已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对游客满意度的衡量指标仍不完善;(2)对旅游目的地各因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3)缺乏对不同旅游目的地类型的比较研究。

本文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的文献综述,总结了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满意度,未来的研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游客满意度的衡量指标和方法;(2)深入探讨旅游目的地各因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3)比较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4)结合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旅游的概念和理论

旅游的概念和理论

旅游的概念和理论旅游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娱乐、休闲、观光、商务、文化交流等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停留的活动。

旅游概念和理论则是对旅游活动的本质、特征、规律和影响进行研究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对旅游概念和理论的详细阐述。

旅游概念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出发地、旅游目的地、途中活动和回到原点。

出发地是旅游者的居住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前往的地方,途中活动是旅游者在旅途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回到原点是旅游者结束旅游之后,返回出发地的过程。

这四个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旅游的基本概念。

旅游理论主要包括旅游需求理论、旅游动机理论、旅游产业理论等。

旅游需求理论研究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情况,包括旅游者的个体需求、家庭需求、群体需求等。

旅游动机理论探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动机和目的,例如娱乐、休闲、文化交流等。

旅游产业理论研究旅游业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市场竞争等问题,包括旅游企业、旅行社、饭店、景区等各个环节和参与者。

旅游还涉及到空间、时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维度。

空间维度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和空间布局等。

时间维度则包括旅游的季节性特征、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等。

经济维度涉及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外汇收入的贡献。

社会维度包括旅游活动对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融合的影响。

环境维度则指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影响。

旅游概念和理论对于旅游业的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它也能够指导旅游业的规划和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此外,旅游概念和理论还有助于旅游业的研究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综上所述,旅游概念和理论是对旅游活动的本质、特征、规律和影响进行研究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它涉及到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需求、旅游动机、旅游产业以及旅游活动对空间、时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旅游资源开发及其相关理论

旅游资源开发及其相关理论

旅游资源开发及其相关理论一、旅游资源简述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滨海、高山、湖泊、温泉、森林、峡谷、动植物、气候等等,可以概括为地貌、水文、生物、气候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物古迹、古建筑、美食、购物、民俗、现代建筑等等,可以概括为人文景观、文化传统、民俗风情、体育娱乐和新兴娱乐五大类,也有学者划分为物质层面的文化景观,制度与行为层面的文化风情,意识层面的文化艺术.国内对于旅游资源的理解有一重要的相似性,即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如保继刚教授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而西方把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包括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甚至包括旅游交通等.二、旅游资源开发概述(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旅游资源开发是指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在旅游规划的基础上,为了完善旅游系统的结构功能,使潜在的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从而进一步地发挥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所进行的总体规划部署和建议活动.(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1.通盘考虑,合理配置的原则统筹兼顾,分工协作的原则2.遵纪守法、分期实施的原则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综合效应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原则5.突出特色与坚持创新的原则独特性、特色性原则6.以人为本原则7.市场导向原则8.保护性原则(三)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1.地域性2.多样性3.综合性4.永续性5.文化性6.系统性7.阶段性8.层次性9.技术性 10.基础性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自然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2)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4)现代人工吸引物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2.按投资主题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政府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2)企业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民间投资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4)外商投资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东部地区的精品开发模式2)中部地区的特品开发模式3)西部地区的极品开发模式4.按资源、区位和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价值高,区位优,经济条件好:全方位开发模式2)价值高,区位一般,经济条件差:重点开发模式3)价值高,区位、经济条件差:特色开发模式4)价值低,区位好,经济条件好:参与性游乐开发模式5)价值、区位、经济条件都一般:稀有性开发模式四、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鉴和学习许多学科和领域已经形成的理论及方法.第一个理论就是地域分异理论.旅游资源的特性、区位和环境共同组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域条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分异规律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地域性形成的背景条件.在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地域性这篇文章中,就探讨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地域特征和我国自然地理地域差异的关系,认为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旅游的地域分异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旅游区划分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之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我认为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性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区划,寻找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以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第二个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础:其一,旅游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因子,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旅游资源的强度与可利用的潜力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以资源为导向的旅游开发应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要协调自然、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前提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实现.第三个理论是系统性理论.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从整体布局出发,进行系统的规划,分析资源、基础设施、客源市场和投资条件等,分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依次进行.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明确重点、分清主次,使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周围环境和其他地区相和谐,在整体上具有层次感和完整性.第四个理论是区位理论.运用最多的就是点-轴开发理论.“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资源开发的基础,它是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根据中心地理论、空间扩散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提出的.南疆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就是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南疆地区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从而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的构想.我国旅游资源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地带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小区域层面分布严重不平衡,旅游资源这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通过点轴串联,可以优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发挥辐射带动功能,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第五个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旅游地所处的阶段,“对症下药”,考虑对旅游资源是深度开发,较小规模改造,再调整还是考虑关闭等等.一个地区的旅游生命周期特点源于资源特点,二资源开发也应以此理论为基础,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开发与改造,从而促进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个是旅游者行为理论.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身心需求,在开发当中必然需要考虑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充分了解旅游者的身心需要,在此基础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提高层次娱乐、购物,专门层析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等.此外,还包括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等等.只有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才能设计开发出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这样的旅游资源开发才更为有效,更为合情合理.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应该遵循美学的相关理论,不仅仅是单纯资源的“空洞”开发,应该具有色彩、样式、类型的转变和融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现在的旅游资源开发,很多地方都十分类似,缺乏地方特色和视觉上的美感,因此还需要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人员具备美学的思想和底蕴.。

国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研学旅行作为一种融合了学习与旅行的教育模式,逐渐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国外研学旅行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研学旅行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国外研学旅行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进行概述,阐述其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随后,通过对国外研学旅行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其主要的理论研究方向,包括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实施策略、效果评估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对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国内外研学旅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推动研学旅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应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一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二、国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研学旅行作为一种融合了学习和旅行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全球教育界的关注。

国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多个阶段,为现代研学旅行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研学旅行的萌芽阶段,主要聚焦于旅行中的教育价值探索。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国家开始兴起“教育旅行”的概念,强调通过旅行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不同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旅行的教育意义和可能性,为后续研学旅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实践的深入,研学旅行进入了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作为正式的教育课程。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开始关注研学旅行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以及评估机制等方面,力图构建完善的研学旅行理论体系。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研学旅行理论研究迎来了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不仅继续关注研学旅行的具体实施策略,更加注重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的起源和发展
2012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黄金周”旅游信息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辖区内春节黄金周
的接待规模和效益进行了统计调查。

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汇总,结果如下:
▪(一)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76亿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4.9%;实现旅游收入1014.0亿元,增长23.6%。


(二)在全国接待的1.76亿人次中,过夜旅游者(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为4180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1.34亿人次。

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黄山、厦门、南昌、瑞金、青岛、洛阳、武汉、长沙、张家界、韶山、广州、深圳、桂林、海口、三亚、重庆、成都、广安、贵阳、遵义、昆明、西安、延安、银川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6659万人次,其中过夜旅游者(口径同上)为1154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5505万人次
▪三)在春节黄金周期间实现的1014.0亿元旅游收入中,民航客运收入55.0亿元;铁路客运收入30.5亿元。

39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383.8
亿元,其他地区实现旅游收入544.7亿元。

▪(四)春节黄金周期间,39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174家商业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94.4亿元,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7.2%;监测的172家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增长13.3%。

《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
▪1980年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第4条说:“利用闲暇时间的权利,尤其是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权利,是随工作权利而来的,是人类实现其价值的一个方面,已经得到《世界人权宣言》及许多国家法律的承认。


就使得社会有义务必须为其公民采取实际、有效和非歧视性措施,使其参
与此类活动。


《阿卡普尔科文件》
▪1982年世界旅游会议通过《阿卡普尔科文件》,其中第9条“人人有权休息、休闲、带薪休假”。

《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守则》
▪1985年,《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守则》第1条就明确主张:“人人享有休息和休闲、对工作时间的合理限制、周期性带薪休假和在法律范围内无限制地自由往来的权利。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
▪1999年的《规范》可以视为旅游权利主张的集大成者。

▪《规范》文本由导言和10条正文组成,其中关于“权利”的条款有“旅游权利”(第7条)、“旅游者往来的自由”(第8条)和“旅游业员工和经营者的权利”(第9条)。

▪除第10条“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原则的实施”外,正文部分共9条45款,其中“权利”部分共3条15款,分别占三分之一。

全文(含导言)中“权利”(right /rights)一词共出现28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