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思想二 分类讨论思想 专题练习
高中数学思想二 分类讨论思想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 已知实数m 是2,8的等比中项,则曲线x 2-y 2m=1的离心率为( )A.2B.32C. 5D.5或322. 对于函数f (x ),若∀a ,b ,c ∈R ,f (a ),f (b ),f (c )为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则称f (x )为“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已知函数f (x )=e x+te x +1是“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0,1]C .[1,2]D .[12,2]3.已知集合()(){}{}210,log 1A x x a x a B x x =---<=<,若R B C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B .[)2,+∞C .(][),12,-∞-⋃+∞D .[]1,2-4.若11133ab⎛⎫⎛⎫<< ⎪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n 0()l a b ->B .21b a ->C .11a b->- D .log log (0c c a b c >>且1)c ≠5.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且当1≥x 时()23,141log ,4x x f x x x -+≤<⎧=⎨-≥⎩,若对任意的[,1]x t t ∈+,不等式()()21f x f x t -≤++恒成立,则实数t 的最大值为( )A .1-B .23-C .13-D .136.函数()log 1xa f x a x =-(0a >,且1a ≠)有两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1(1,)e ⎧⎫⋃+∞⎨⎬⎩⎭C .{}ee(1,)-⋃+∞D .1ee (1,)⎧⎫⋃+∞⎨⎬⎩⎭7.已知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D.8.已知函数()43120194f x ax x x =-++,()'f x 是()f x 的导函数,若()'f x 存在有唯一的零点0x ,且()00,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1-∞-C .()1,+∞D .()2,+∞9.已知函数,且在上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的值为( ) A . B .1 C. D .210.已知函数,(是常数),若在上单调递减,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有最小值.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0 B .1 C.2 D .3二、填空题11.已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ln(1),0()11,02x x f x x x +>⎧⎪=⎨+≤⎪⎩m n <()()f m f n =n m -[32ln 2,2)-[32ln 2,2]-[1,2]e -[1,2)e -()()3sin 2f x ax x a R =-∈0,2π⎡⎤⎢⎥⎣⎦32π-a 1232()32f x x ax bx c =+++()232g x x ax b =++ a b c ,,()f x ()0 1,()()010f f ⋅≤()()010g g ⋅≥23a b -{|322}A x x =≤≤{|2135}B x a x a =+≤≤-B A ⊆a12.两条渐近线所成的锐角为,且经过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 13.若数列,则__________. 14.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 cm 2.三、解答题15.已知,设,成立;,成立,如果“”为真,“”为假,求的取值范围. 16.已知函数21()ln ()2f x a x x a R =+∈. (1)若函数()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4230--=x y ,求实数a 的值; (2)当0a >时,证明函数()()(1)g x f x a x =-+恰有一个零点.17.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常数.(1)求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2)函数的导数,是否存在无数个,使得为函数的极60︒{}n a 23n a n n +=+12231na a a n +++=+m R ∈[]: 1 1p x ∀∈-,2224820x x m m --+-≥[]: 1 2q x ∃∈,()212log 11x mx -+<-p q ∨p q ∧m ()116xa f x x e ⎛⎫=--+ ⎪⎝⎭2.718e =0a >()f x ()0,+∞()F x ()()()xF x e a f x '=-()1,4a ∈ln a ()F x大值点?说明理由.高中数学思想二 分类讨论思想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 已知实数m 是2,8的等比中项,则曲线x 2-y 2m=1的离心率为( )A.2B.32C. 5D.5或32答案 D解析 ∵m 是2,8的等比中项,∴m 2=16,∴m =±4. 当m =4时,曲线为双曲线,其中a =1,c =5,e =ca =5; 当m =-4时,曲线为椭圆,其中a =2,c =3,e =c a =32,故选D.2. 对于函数f (x ),若∀a ,b ,c ∈R ,f (a ),f (b ),f (c )为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则称f (x )为“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已知函数f (x )=e x+te x +1是“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0,1]C .[1,2]D .[12,2]答案 D解析 f (x )=e x +t e x +1=1+t -1e x +1,由题意得f (x )>0恒成立,所以t -1e x +1>-1恒成立,即t >-e x 恒成立,所以t ≥0.①若t ∈[0,1],则f (x )是增函数,当x →+∞时,得f (x )max →1,当x →-∞时,得f (x )min →t ,所以值域为(t,1).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t +t ≥1,解得12≤t ≤1;②若t ∈(1,+∞),则f (x )是减函数,当x →+∞时,得f (x )min →1,当x →-∞时,得f (x )max →t ,所以值域为(1,t ),同理可得1+1≥t ,所以1<t ≤2,综上得t ∈[12,2].3.已知集合()(){}{}210,log 1A x x a x a B x x =---<=<,若R B C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2,+∞C .(][),12,-∞-⋃+∞D .[]1,2-【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得集合()(){}{}101A x x a x a x a x a =---<=<<+,所以{R C A x x a =≤或1}x a ≥+,又由集合{}{}2log 102B x x x x =<=<<,因为R B C A ⊆,所以2a ≥或10a +≤,解得1a ≤-或2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故选:C .4.若11133ab⎛⎫⎛⎫<< ⎪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n 0()l a b ->B .21b a ->C .11a b->- D .log log (0c c a b c >>且1)c ≠【答案】C 【详解】解析:指数函数13xy ⎛⎫= ⎪⎝⎭在(,)-∞+∞上是单调递减的, 由11133ab⎛⎫⎛⎫<< ⎪ ⎪⎝⎭⎝⎭可知,0a b >>. 所以11a b<,则11a b ->-.故C 正确;0a b ->,但不一定有1a b ->,则不一定有()ln 0a b ->,故A 错误;函数2xy =在(),-∞+∞上是单调递增的,0b a -<.则0221b a -<=,故B 错误; 当01c <<时,函数c y log x =在0,上单调递减,则log log c c a b <.故D 错误. 故选:C5.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且当1≥x 时()23,141log ,4x x f x x x -+≤<⎧=⎨-≥⎩,若对任意的[,1]x t t ∈+,不等式()()21f x f x t -≤++恒成立,则实数t 的最大值为( )A .1-B .23-C .13-D .13【答案】C 【详解】当14x ≤<时,3y x =-+单调递减,()()241log 41f x f >=-=-, 当4x ≥时,()f x 单调递减,()()41f x f ≥=-,故()f x 在[)1,+∞上单调递减,由()(2)f x f x -=,得()f x 的对称轴为1x =,若对任意的[,1]x t t ∈+,不等式()()21f x f x t -≤++恒成立,即对[,1]x t t ∈+,不等式()()1f x f x +t ≤+恒成立,-1x x t ∴≥+,即()()221x x t -≥+, 即()22110t x t ++-≤,()()()22211011321110t t t t t t t ⎧++-≤⎪⇒-≤≤-⎨+++-≤⎪⎩ 故实数t 的最大值为13-. 故选:C.6.函数()log 1xa f x a x =-(0a >,且1a ≠)有两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1(1,)e ⎧⎫⋃+∞⎨⎬⎩⎭C .{}ee(1,)-⋃+∞D .1ee (1,)⎧⎫⋃+∞⎨⎬⎩⎭【答案】D 【详解】()0f x =,得1log a x x a =,即11log xax a ⎛⎫= ⎪⎝⎭.由题意知函数1log a y x =图象与函数1xy a ⎛⎫= ⎪⎝⎭图象有两个交点.当1a >时,11log ,xay x y a ⎛⎫== ⎪⎝⎭草图如下,显然有两交点.当01a <<时,函数1log a y x =图象与函数1xy a ⎛⎫= ⎪⎝⎭图象有两个交点时,注意到11,log xay y x a ⎛⎫== ⎪⎝⎭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可知函数1x y a ⎛⎫= ⎪⎝⎭图象与直线y x =相切,设切点横坐标0x ,则0111ln 1x x x a a a ⎧⎛⎫=⎪ ⎪⎪⎝⎭⎨⎛⎫⎪= ⎪⎪⎝⎭⎩,解得01e,e .e x a -=⎧⎪⎨⎪=⎩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1e e (1,)-⎧⎫+∞⎨⎬⎩⎭.故选:D .7.已知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ln(1),0()11,02x x f x x x +>⎧⎪=⎨+≤⎪⎩m n <()()f m f n =n m -A. B. C.D.【答案】A【解析】如图,作出函数的图象,不妨设,由可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两个交点,而时,函数单调递增,其图象与轴交于点,所以.又,所以,,由,得,解得.由,即,解得;由,即,解得;记(),.所以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而,.所以.8.已知函数()43120194f x ax x x =-++,()'f x 是()f x 的导函数,若()'f x 存在有唯一的零点0x ,且()00,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1-∞-C .()1,+∞D .()2,+∞【答案】A 【解析】[32ln 2,2)-[32ln 2,2]-[1,2]e -[1,2)e -()y f x =()()f m f n t ==()()f m f n =()f x y t =0x ≤()y f x =y (0,1)01t <≤m n <0m ≤0n >01t <≤0ln(1)1n <+≤01n e <≤-()f m t =112m t +=22m t =-()f n t =ln(1)n t +=1t n e =-()1(22)21t t g t n m e t e t =-=---=-+01t <≤()2tg t e '=-0ln 2t <<()0g t '<()g t ln 21t <≤()0g t '>()g t ()g t ln 2(ln 2)2ln 2132ln 2g e =-+=-0(0)12g e =+=(1)2112g e e =-+=-<32ln 2()2g t -≤<()3231f x ax x =-+'.显然()00f '≠,令()0f x '=得:2331x a x-=,()0x ≠ 令()2331x t x x -=,()0x ≠,()()()4311x x t x x+-'=-知: 当(),1x ∈-∞-时,()0t x '<,()t x 为减函数;当()1,0x ∈-时,()0t x '>,()t x 为增函数; 当()0,1x ∈时,()0t x '>,()t x 为增函数;当()1,x ∈+∞时,()0t x '<,()t x 为减函数, 作出()t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当()12a t <-=-时,()t x 存在唯一的正零点.故选A9.已知函数,且在上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的值为( ) A .B .1 C. D .2 【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对于任意的,有,当时,,不合题意;当时,,从而在单调递减,又函数在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故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不合题意;当时,,从而在,单调递增,又函数在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故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解得.()()3sin 2f x ax x a R =-∈0,2π⎡⎤⎢⎥⎣⎦32π-a 1232()()sin cos f x a x x x '=+[]20x π∈,sin cos 0x x x +>0a =()32f x =-0a <()[]002x f x π∈'<,,()f x [0]2π, [0]2π,()203f =-0a >]2[0x π∈,,()0f x '>()f x [0]2π, [0]2π,()223322f a πππ-=⋅-=1a =10.已知函数,(是常数),若在上单调递减,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有最小值.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0 B .1 C.2 D .3 【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即,所以,故②正确;不妨设,则,故①错;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令,则,①当,即时,抛物线与直线有公共点,联立两个方程消去得,,所以;当,即时,抛物线与平面区域必有公共点,综上所述,,所以有最小值,故③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11.已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解析】因为,所以.当时,,可得;当时,()32f x x ax bx c =+++()232g x x ax b =++ a b c ,,()f x ()0 1,()()010f f ⋅≤()()010g g ⋅≥23a b -()232f x x ax b '=++()f x (0,1)(0)0(1)0f f '≤⎧⎨'≤⎩0320b a b ≤⎧⎨++≤⎩()()01(32)0g g b a b ⋅=⋅++≥32()235f x x x x =--+()()015(1235)0f f ⋅=⋅--+>0320b a b ≤⎧⎨++≤⎩23z a b =-2133z b a =-33z ->-9z <2133zb a =-230a b ++=b 2690a a z ++-=2(3)0z a =+≥09z ≤<33z-≤-9z ≥0z ≥23z a b =-{|322}A x x =≤≤{|2135}B x a x a =+≤≤-B A ⊆a (,9]-∞B A ⊆Φ≠Φ=B B 或Φ=B 1253+<-a a 6<a Φ≠B,可得,综上:. 12.两条渐近线所成的锐角为,且经过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答案】或 【解析】分类讨论:当双曲线的焦点位于轴时,其标准方程为,其渐近线方程为:,则:,解得:,双曲线的方程为; 当双曲线的焦点位于轴时,其标准方程为,其渐近线方程为:,则:,解得:,双曲线的方程为; 综上可得,双曲线方程为:或. 13.若数列,则__________. 【答案】【解析】令,得,所以.当时,.与已知式相减,得,所以,时,适合⎪⎩⎪⎨⎧≤-≥+≥22533126a a a 96≤≤a 9≤a 60︒22113x y -=223177y x -=x 22221x y a b -=by x a=±22603{ 231btan aa b ==-=221{ 3a b ==22113x y -=y 22221y x a b -=ay x b=±22603{ 321btan aa b ==-=227{ 37a b ==223177y x -=22113x y -=223177y x -={}n a 23n a n n +=+12231na a a n +++=+226n n +1n =4a 1=16a 1=2n ≥)1(3)1(a a a 21-n 21-+-=+++n n 22)1(3)1()3(22+=----+=n n n n n a n 2)1(4+=n a n 1n =1a.所以,所以,∴. 14.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 cm 2.答案 18+23或12+4 3解析 该几何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由如图①所示的棱长为2的正方体挖去一个三棱锥P -ABC 所得到的,所求的表面积为6×22-3×(12×2×2)+34×(22)2=18+23(cm 2).第二种,由如图②所示的棱长为2的正方体挖去三棱锥P -ABC 与三棱锥M -DEF 所得到的,所求的表面积为6×22-6×(12×2×2)+2×34×(22)2=12+43(cm 2).n a 2)1(4+=n a n 441+=+n n a n 12231n a a an +++=+n n n n 622)448(2+=++-三、解答题15.已知,设,成立;,成立,如果“”为真,“”为假,求的取值范围.【解析】若为真:对,恒成立,设,配方得,∴在上的最小值为,∴,解得,∴为真时:;若为真:,成立,∴成立.设,易知在上是增函数,∴的最大值为,∴,∴为真时,,∵”为真,“”为假,∴与一真一假,当真假时,∴,当假真时,∴,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或. 16.已知函数21()ln ()2f x a x x a R =+∈. (1)若函数()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4230--=x y ,求实数a 的值; (2)当0a >时,证明函数()()(1)g x f x a x =-+恰有一个零点. (1)()'af x x x=+. 由切线的斜率为2得()'112f a =+=. ∴1a =.(2)()21ln 2g x a x x =+()1a x -+,0x >, ∴()'a g x x x =+()()()11x a x a x---+=. 1.当01a <<时,m R ∈[]: 1 1p x ∀∈-,2224820x x m m --+-≥[]: 1 2q x ∃∈,()212log 11x mx -+<-p q ∨p q ∧m p []1 1x ∀∈-,224822m m x x -≤--()222f x x x =--()()213f x x =--()f x []1 1-,3-2483m m -≤-1322m ≤≤p 1322m ≤≤q []1 2x ∃≤,212x mx -+>21x m x -<()211x g x x x x -==-()g x []1 2,()g x ()322g =32m <q 32m <p q ∨p q ∧p q p q 132232m m ⎧≤≤⎪⎪⎨⎪≥⎪⎩32m =p q 132232m m m ⎧<>⎪⎪⎨⎪<⎪⎩或12m <m 12m <32m =由()'0g x >得0x a <<或1x >,()'0g x <得1a x <<, ∴()g x 在()0,a 上递增,在(),1a 上递减,在()1,+∞上递增.又()21ln 2g a a a a =+()11ln 12a a a a a ⎛⎫-+=-- ⎪⎝⎭0<,()()22ln 220g a a a +=+>,∴当01a <<时函数()g x 恰有一个零点. 2.当1a =时,()'0g x ≥恒成立,()g x 在()0,+∞上递增.又()11202g =-<,()4ln40g =>, 所以当1a =时函数()g x 恰有一个零点. 3.当1a >时,由()'0g x >得01x <<或x a >,()'0g x <得1x a <<, ∴()g x 在()0,1上递增,在()1,a 上递减,在(),a +∞上递增. 又()1102g a =--<, ()()22ln 220g a a a +=+>,∴当1a >时函数()g x 恰有一个零点.综上,当0a >时,函数()()()1g x f x a x =-+恰有一个零点.17.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常数.(1)求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2)函数的导数,是否存在无数个,使得为函数的极大值点?说明理由.【解析】(1),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因为,所以存在,使,且当时,,当时,.故函数在区间上有1个零点,即. (2)(法一)当时,.因为当时,;当,. 由(1)知,当时,;当时,.下证:当时,,即证., 记…,所以在单调递增,由,所以存在唯一零点,使得,且时,单调递减,时,单调递增.所以当时,.…… 由,得当时,. 故.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存在()116xa f x x e ⎛⎫=--+ ⎪⎝⎭2.718e =0a >()f x ()0,+∞()F x ()()()x F x e a f x '=-()1,4a ∈ln a ()F x ()6x a f x x e ⎛'⎫=-⎪⎝⎭06a x <<()()0f x f x '<,6ax >()()0f x f x '>,()00,110666a a a f f f ⎛⎫⎛⎫<=-+=⎪ ⎪⎝⎭⎝⎭0,166a a x ⎛⎫∈+ ⎪⎝⎭()00f x =00x x <<()0f x <0x x >()0f x >()f x ()0,+∞0x 1a >ln 0a >()0,ln x a ∈0x e a -<()ln ,x a ∈+∞0x e a ->()00,x x ∈()0f x <()0,x x ∈+∞()0f x >()1,a e ∈0ln a x <()ln 0f a <()2ln ln 11ln 166a a f a a a a a ⎛⎫=--+=--+ ⎪⎝⎭()[]2ln 1,1,6x g x x x x x e =--+∈()()3ln ,033x xg x x g x x''-='=->()g x '()1,e ()()110,1033eg g e ''=-=-()01,t e ∈()01g t '=()01,x t ∈()()0,g x g x '<()0,x t e ∈()()0,g x g x '>()1,x e ∈()()(){}max 1,g x g g e <()()21610,066e g g e -=-<=<()1,x e ∈()0g x <()0ln 0,0ln f a a x <<<0ln x a <<()()()()()0,0,0,xxe af x F x e a f x F x -'-<=0ln a x x <<()()()()()0,0,0,x xe af x F x e a f x F x -><=-<',使得为的极大值点.(2)(法二)因为当时,;当,. 由(1)知,当时,;当时,.所以存在无数个,使得为函数的极大值点,即存在无数个,使得成立,①…由(1),问题①等价于,存在无数个,使得成立,因为, 记,因为,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增,因为,所以存在唯一零点,使得,且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所以,当时,,②由,可得,代入②式可得,当时,, 所以,必存在,使得,即对任意有解, ()()1,1,4a e ∈⊂ln a ()F x ()0,ln x a ∈0x e a -<()ln ,x a ∈+∞0x e a ->()00,x x ∈()0f x <()0,x x ∈+∞()0f x >()1,4a ∈ln a ()F x ()1,4a ∈0ln a x <()1,4a ∈()ln 0f a <()2ln ln 11ln 166a a f a a a a a ⎛⎫=--+=--+ ⎪⎝⎭()()2ln 1,1,46x g x x x x x =--+∈()()ln ,1,4,3x g x x x '=-∈()33x g x x '-'=3,22x ⎛⎫∈ ⎪⎝⎭()0g x ''>()g x '3,22⎛⎫ ⎪⎝⎭()3312ln 0,2ln202223g g ⎛⎫=-=''- ⎪⎝⎭03,22t ⎛⎫∈⎪⎝⎭()00g t '=03,2x t ⎛⎫∈ ⎪⎝⎭()()0,g x g x '<()0,2x t ∈()()0,g x g x '>3,22x ⎡⎤∈⎢⎥⎣⎦()()200000min ln 16t g x g t t t t ==--+()00g t '=00ln 3t t =()()2000min 16t g x g t t ==-+03,22t ⎛⎫∈ ⎪⎝⎭()()220000311106628t t g t t -=-+=-≤-<3,22x ⎛⎫∈⎪⎝⎭()0g x <()3,2,ln 02a f a ⎛⎫∈< ⎪⎝⎭所以对任意,函数存在极大值点为.3,22a ⎛⎫∈⎪⎝⎭()F x ln a。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含答案)
专题复习二 分类讨论Ⅰ、专题精讲: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 Ⅱ、典型例题剖析【例1】(2005,南充,11分)如图3-2-1,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是直线AB 和双曲线.直线AB 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为点C ,CD ⊥x 轴于点D ,OD =2OB =4OA =4.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由已知OD =2OB =4OA =4,得A (0,-1),B (-2,0),D (-4,0).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点A ,B 在一次函数图象上, ∴⎩⎨⎧=+--=,02,1b k b 即⎪⎩⎪⎨⎧-=-=.1,21b k则一次函数解析式是 .121--=x y点C 在一次函数图象上,当4-=x 时,1=y ,即C (-4,1).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my x=. 点C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41-=m ,m =-4.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xy 4-=.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A 、B 、C 、D 的坐标。
【例2】(2005,武汉实验,12分)如图3-2-2所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1的坐标为(-4,0),以点O 1为圆心,8为半径的圆与x 轴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直线l 与x 轴负方向相交成60°角。
以点O 2(13,5)为圆心的圆与x 轴相切于点D. (1)求直线l 的解析式;(2)将⊙O 2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向左平移,同时直线l 沿x 轴向右平移,当⊙O 2第一次与⊙O 2相切时,直线l 也恰好与⊙O 2第一次相切,求直线l 平移的速度; (3)将⊙O 2沿x 轴向右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与x 轴相切于点E ,EG 为⊙O 2的直径,过点A 作⊙O 2的切线,切⊙O 2于另一点F ,连结A O 2、FG ,那么FG·A O 2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说明理由并求其值;如果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分类讨论问题(含问题解析)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问题【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数学问题,体会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探究性、以及归纳的条理性、完整性.【学习重点】用分类讨论思想观察、分析数学问题【学习难点】选择恰当的标准进行分类【学习过程】一、分类讨论概述:1、分类讨论问题就是将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不同的情形,然后再逐类进行研究和求解的一种数学解题思想.2、分类的要求:①分类的标准统一②分类要不重不漏.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满足,则第三边长为。
例2.⊙O的半径为5㎝,弦AB∥CD,AB=6㎝,CD=8㎝,则AB和CD的距离是()A. 7㎝B. 8㎝C. 7㎝或1㎝D. 1㎝例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在CD、AD上滑动。
当DM=时,△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例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0,BC=16,DC=12,AD=21,动点P 从D 出发,沿射线DA 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经线段CB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点P 、Q 分别从D 、C 同时出发,当点Q 运动到点B 时,点P 随之停止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秒。
⑴设△BPQ 的面积为S ,求S 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⑵当为何值时,以B 、P 、Q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二、当堂达标1.如图,点A 的坐标是(2,2),若点P 在x 轴上,且△APO 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不可能是( )A .(4,0)B .(1,0)C .(-2 2,0)D .(2,0)2.若函数y =⎩⎪⎨⎪⎧x 2+2(x ≤2),2x (x >2),则当函数值y =8时,自变量x 的值是( )A .± 6B .4C .±6或4D .4或- 6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分别平行x 、y 轴的两直线a 、b 相交于点A (3,4),连接OA ,若在直线a 上存在点P ,使△AOP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是( )A .(8,4)B .(8,4)或(-3,4)C .(8,4)或(-3,4)或(-2,4)D .(8,4)或(-3,4)或(-2,4)或⎝⎛⎭⎫-76,44.矩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长为1 cm 和3 cm 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多少cm 2?( )A .4B .12C .4或12D .6或85.若正比例函数y =2kx 与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交于点A (m,1),则k 的值是( )A .-2或 2B .-22或22 C.22D. 2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AD =AB =6,BC =14,点M 是线段BC上一定点,且MC=8.动点P从C点出发沿C→D→A→B的路线运动,运动到点B停止.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使△PMC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________个.8.在△ABC中,AB=AC=12 cm,BC=6 cm,D为BC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以每秒1 cm的速度沿B→A→C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过D、P两点的直线将△ABC 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那么t的值为________.9.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2,EC=1,如图所示.把线段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10.如图,点A、B在直线MN上,AB=11 cm,⊙A、⊙B的半径均为1 cm,⊙A以每秒2 cm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cm)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1+t(t≥0),当点A出发后________秒两圆相切.11.(2010·柳州)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2 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若动点E以2 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3),连接EF,当t值为多少时,△BEF是直角三角形.12.(2011·南通)已知A(1,0),B(0,-1),C(-1,2),D(2,-1),E(4,2)五个点,抛物线y=a(x-1)2+k(a>0),经过其中三个点.(1)求证:C、E两点不可能同时在抛物线y=a (x-1)2+k(a>0)上;(2)点A在抛物线y=a (x-1)2+k(a>0)上吗?为什么?(3)求a和k的值.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2,点A的坐标为(1,0),以CD为直径,在矩形ABCD 内作半圆,点M为圆心.设过A、B两点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顶点为点N.(1)求过A、C两点直线的解析式;(2)当点N在半圆M内时,求a的取值范围;(3)过点A作⊙M的切线交BC于点F,E为切点,当以点A、F,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C、N、M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时,求点N的坐标.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问题参考答案一、例题参考答案【例题1】解:由已知易得⑴若是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则第三边长为。
初中分类讨论专题训练(含详解)
分类讨论专题训练1.已知,且,则的值等于()A. 或B. 或C. 或D. 或2.已知,,则的值等于()A. 或B. 或C.D.3.在同一直线上有、、、四点,已知,,且,求的长.4.如图,点在射线上,若,,点是线段的中点,则的长为________.5.在直线上有,,三个点,已知,点是的中点,且,求线段的长.6.如图,将一条长为的卷尺铺平后沿着图中箭头的方向折叠,使得卷尺自身的一部分重合,然后在重合部分沿与卷尺的边垂直的方向剪一刀,此时卷尺分为了三段,若这三段长度比为,则折痕对应的刻度可能的值有________.7. 阅读下面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如化简代数式时,可令和,分别求得(称分别为与的零点值).在实数范围内,零点值和可将全体实数分成不重复且不遗漏的如下种情况:①;②;③.从而化简代数式可分以下种情况:①当时,原式;②当时,原式;③当时,原式.综上讨论,原式.通过以上阅读,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 化简代数式.2.求的最大值.8. 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点到点、点的距离相等,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大于)秒.1.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2.当点运动到达点处时运动时间为________秒.3.运动过程中点表示的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字母的式子表示).4.求当等于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9. 如图,已知平分,射线在的内部,.1. 求的度数.2.作射线,使射线是三等分线,则的度数为________.10. 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出发后经小时两人相遇,相遇时乙比甲多行驶了千米,相遇后再经小时乙到达地.1.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后,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相距千米?11. 如图,已知直线上有一点,点、同时从出发,在直线上分别向左、向右做匀速运动,且、的速度之比是:,设运动时间为.1.当时,,此时,点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点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2.若点为直线上一点,且,求的值.3.如图,在的条件下,若、同时按原速向左运动,再经过几秒,?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解:,时,,则;时,,则.故选B.【知识点】绝对值的定义、综合-分类讨论2.【答案】B【解析】解:,,,,,当,时,,,,;当,时,,,,;故选B.【知识点】代入参数、综合-分类讨论3.【答案】或或【解析】解:依题意,有以下种情况,情况如图,,,设,则,,,,,.情况如图,,,设,则,,,,,,.情况如图,即,,,,,,,,.情况如图,,即,,,,,,,,.综上所述或或.【知识点】数轴上点运动与距离问题、综合-分类讨论4.【答案】或【解析】解:当点在点的左边时,,所以,当点在点的右边时,,所以.故答案为或.【知识点】线段的计算、综合-分类讨论5.【答案】见解析【解析】解:如图.设,则.是的中点,;如图.设,则.是的中点,.综上,当在的延长线上时,.当在的延长线上时,.【知识点】线段的计算、综合-分类讨论6.【答案】【解析】解:三段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三段长度分别为:.①当剪切处右边上部分的长度为,剪切处左边的卷尺为时,折痕处为:;②当剪切处右边上部分的长度为,剪切处左边的卷尺为时,折痕处为:;③当剪切处右边上部分的长度为,剪切处左边的卷尺为时,折痕处为:;④当剪切处右边上部分的长度为,剪切处左边的卷尺为时,折痕处为:;⑤当剪切处右边上部分的长度为,剪切处左边的卷尺为时,折痕处为:;⑥当剪切处右边上部分的长度为,剪切处左边的卷尺为时,折痕处为:;综上所述,折痕对应的刻度有种可能:.【知识点】线段的计算、综合-分类讨论7.(1)【答案】见解析【解析】当时,;当时,;当时,.【知识点】绝对值分类讨论化简【解析】当时,原式,当时,原式,当时,原式,则的最大值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零的绝对值还是零,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即.【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综合-分类讨论8.(1)【答案】【解析】解:.【知识点】绝对值化简8.(2)【答案】【解析】解:(秒).【知识点】绝对值化简、动点问题8.(3)【答案】【解析】解:点每秒钟运动个单位,即秒钟运动个单位,起点为,则表达式为.【知识点】动点问题8.(4)【答案】见解析【解析】解:当点在点的左边时,,则秒,当点在点的右边时,,则秒,综上所述,当等于或者秒时,、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知识点】动点问题、综合-分类讨论【解析】因为,平分,可得.又,故可得.【知识点】角平分线、角的计算9.(2)【答案】或【解析】解:分两种情况求解即可.①当时,.,.②当时,.,.【知识点】角的计算、综合-分类讨论10.(1)【答案】见解析【解析】解:设甲的速度为千米/时,则,解得,,,即甲的速度为千米/时,乙的速度为千米/时.【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10.(2)【答案】见解析【解析】解:设经过小时后两人相距千米,则或,解得,或,即经过小时或小时后两人相距千米.【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综合-分类讨论11.(1)【答案】见解析【解析】解:设点的运动速度为,点运动的速度为,由题意,得,解得:,即点的运动速度是,点运动的速度是.故答案为:.【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应用、动点问题11.(2)【答案】见解析【解析】解:如图所示,当在线段之间时,,,,设,则,,,;如图所示,当在的延长线上时,,,,设,则,,,.答:或.【知识点】线段的计算、综合-分类讨论11.(3)【答案】见解析【解析】解:设,同时按原速向左运动,再经过秒,,由题意,得或,解得:或.答:再经过秒或秒,.【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应用、动点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上分类讨论题
人教版数学六上分类讨论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讨论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分情况讨论题:这类题目需要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根据不同的情况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题:某校六年级有120名学生,其中参加篮球比赛的有24人,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18人,既参加篮球比赛又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3人,参加这两
项比赛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 分类计数原理题:这类题目需要使用分类计数原理进行计算,即各类事物独立地被考虑,各类事物之间无影响。
例题:用1、2、3、4四个数字可组成的四位数有()个。
3. 分类讨论应用题:这类题目需要先对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分类讨论,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得出不同的结果。
例题: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小明和小华同时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前进,小明每小时行4千米,小华每小时行5千米,小明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小华相遇,从出发到相遇一共经过多少时间?
通过以上分类讨论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专题“分类讨论”专题练习(含答案)
“分类讨论”专题练习1.已知AB 是圆的直径,AC 是弦,AB =2,AC =2,弦AD =1,则∠CAD = .2. 若(x 2-x -1)x +2=1,则x =___________.3.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为,底边长为_______.4.若⊙O 所在平面内一点P 到⊙O 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 ,最小距离为b(a>b),则此圆的半径为( ) A.2a b+ B.2a b- C.2a b +或2a b- D. a+b 或a-b5.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过每两点画一直线,则直线的条数是( ) A.1 B.4 C.6 D.1或4或66. 若||3,||2,,( )a b a b a b ==>+=且则A .5或-1B .-5或1C .5或1D .-5或-1 7.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点(1,2).(1)若a =1,抛物线顶点为A ,它与x 轴交于两点B 、C ,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求b 的值.(2)若abc =4,且a ≥b ≥c ,求|a |+|b |+|c |的最小值.8.长宽都为整数的矩形,可以分成边长都为整数的小正方形。
例如一个边长2⨯4的矩形: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1)(2)一个长宽为3⨯6的矩形,可以怎样分成小正方形,请画出你的不同分法。
9.已知(1)A m -,与(2B m +,是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的两个点. (1)求k 的值;(2)若点(10)C -,,则在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成两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为4,4分成8个正方形,面积每个都是1分成5个正方形,1个面积为4,4个面积是1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 C ,在坐标轴上,60cm OA =,80cm OC =.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5cm/s 的速度沿x 轴匀速向点C 运动,到达点C 即停止.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s t . (1)过点P 作对角线OB 的垂线,垂足为点T .求PT 的长y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在点P 运动过程中,当点O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O '恰好落在对角线OB 上时,求此时直线AP 的函数解析式; (3)探索:以A P T ,,三点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能否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14?请说明理由.答案:1. 15°或105°2. 2、-1、0、-23. 腰长6底边9或腰长8底边54.C5.D6.C7. 解:⑴由题意,a +b +c =2, ∵a =1,∴b +c =1 抛物线顶点为A (-b 2,c -b 24)设B (x 1,0),C (x 2,0),∵x 1+x 2=-b ,x 1x 2=c ,△=b 2-4c >0 ∴|BC|=| x 1-x 2|=| x 1-x 2|2=(x 1+x 2)2-4 x 1x 2=b 2-4c ∵△ABC 为等边三角形,∴b 24 -c = 32b 2-4c即b 2-4c =23·b 2-4c ,∵b 2-4c >0,∴b 2-4c =2 3∵c =1-b , ∴b 2+4b -16=0, b =-2±2 5 所求b 值为-2±2 5⑵∵a ≥b ≥c ,若a <0,则b <0,c <0,a +b +c <0,与a +b +c =2矛盾. ∴a >0. ∵b +c =2-a ,bc =4a∴b 、c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a )x +4a =0的两实根.∴△=(2-a )2-4×4a≥0,∴a 3-4a 2+4a -16≥0, 即(a 2+4)(a -4)≥0,故a ≥4. ∵abc >0,∴a 、b 、c 为全大于0或一正二负.①若a 、b 、c 均大于0,∵a ≥4,与a +b +c =2矛盾; ②若a 、b 、c 为一正二负,则a >0,b <0,c <0, 则|a |+|b |+|c |=a -b -c =a -(2-a )=2a -2, ∵ a ≥4,故2a -2≥6当a =4,b =c =-1时,满足题设条件且使不等式等号成立. 故|a |+|b |+|c |的最小值为6. 8.分7种情况画图9.解:(1)由()332)1(+⋅=⋅-m m ,得m =-,因此k =(2)如图1,作BE x ⊥轴,E 为垂足,则3CE =,BE =,BC =因此30BCE =∠.由于点C 与点A 的横坐标相同,因此CA x ⊥轴,从而120ACB =∠. 当AC 为底时,由于过点B 且平行于AC 的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B ,故不符题意.当BC 为底时,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D , 过点A D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F .由于30DAF =∠,设11(0)DF m m =>,则1AF ,12AD m =,由点(1A --,,得点11(1)D m --,.因此()()32323111=+-+-m m ,解之得1m =10m =舍去),因此点6D ⎛ ⎝⎭.此时的长度不等,故四边形ADBC 是梯形.如图2,当AB 为底时,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D . 由于AC BC =,因此30CAB =∠,从而150ACD =∠.作DH x ⊥轴,H 为垂足, 则60DCH =∠,设22(0)CH mm =>,则2DH =,由点(10)C -,,得点22(1)D m -+, 因此()323122=⋅+-m m .解之得22m =(21m =-舍去),因此点(1D . 此时4CD =,与AB 的长度不相等,故四边形ABDC 是梯形.如图3,当过点C 作AB 同理可得,点(2D --,,四边形ABCD 是梯形. 综上所述,函数y x=图象上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点D 的坐标为:6D ⎛ ⎝⎭或(1D 或(2D --,. 图1图2 图310.解:(1)在矩形OABC 中,60OA =,80OC =,100OB AC ∴===PT OB ⊥,Rt Rt OPT OBC ∴△∽△. PT OP BC OB ∴=,即560100PT t=,3y PT t ∴== 当点P 运动到C 点时即停止运动,此时t 的最大值为80165=.所以,t 的取值范围是016t ≤≤.(2)当O 点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O '恰好在对角线OB 上时,A T P ,,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如答图2).AP OB ∴⊥,12∠=∠. Rt Rt AOP OCB ∴△∽△,OP AOCB OC∴=. 45OP ∴=.∴点P 的坐标为(450),设直线AP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060)A ,和点(450)P ,代入解析式,得60045.a b k b =+⎧⎨=+⎩,解这个方程组,得4360.k b ⎧=-⎪⎨⎪=⎩, ∴此时直线AP 的函数解析式是4603y x =-+.(3)由(2)知,当4595t ==时,A T P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此时点A T P ,, 不构成三角形.故分两种情况:(i )当09t <<时,点T 位于AOP △的内部(如答图3).过A 点作AE OB ⊥,垂足为点E ,由AO AB OB AE =可得48AE =.APT AOP ATO OTP S S S S ∴=--△△△△211160544843654222t t t t t t =⨯⨯-⨯⨯-⨯⨯=-+. 若14APT OABC S S =△矩形,则应有26541200t t -+=,即292000t t -+=.此时,2(9)412000--⨯⨯<,所以该方程无实数根.所以,当09t <<时,以A P T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不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14.(答图2)(答图1)(ii )当916t <≤时,点T 位于AOP △的外部.(如答图4)此时2654APT ATO OTP AOP S S S S t t =+-=-△△△△.若14APT OABC S S =△矩形,则应有26541200t t -=,即292000t t --=.解这个方程,得192t +=,2902t -=<(舍去).由于288162525>=,991722t +∴=>=.而此时916t <≤,所以92t +=也不符合题意,故舍去. 所以,当916t <≤时,以A P T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也不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14. 综上所述,以A P T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不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14.。
七年级数学(上)思维特训(4):绝对值与分类讨论(含答案)
思维特训(四) 绝对值与分类讨论方法点津 ·1.由于去掉绝对值符号时,要分三种情况:即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所以涉及绝对值的运算往往要分类讨论.用符号表示这一过程为:||a =⎩⎪⎨⎪⎧a (a >0),0(a =0),-a (a <0).2.由于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非原点)有两个,一个点表示的数是正数,另一个点表示的数是负数,因此知道某个数的绝对值求该数时,往往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用符号表示这个过程为:若||x =a (a >0),则x =±a .3.分类讨论的原则是不重不漏,一般步骤为:①分类;②讨论;③归纳.典题精练 ·类型一 以数轴为载体的绝对值的分类讨论1.已知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a ,点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b ,且|a +4|+(b -1)2=0.现将点A ,B 之间的距离记作|AB |,定义|AB |=|a -b |.(1)|AB |=________;(2)设点P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x ,当|P A |-|PB |=2时,求x 的值.2.我们知道: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在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所以式子|x -3|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的点与表示有理数x 的点之间的距离.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2)|的值为________;(2)若|x -3|=1,则x 的值为________;(3)若|x -3|=|x +1|,求x 的值;(4)若|x -3|+|x +1|=7,求x 的值.类型二 与绝对值化简有关的分类讨论问题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下面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abc >0,求|a|a +|b|b +|c|c的值. 【解决问题】解:由题意,得a ,b ,c 三个有理数都为正数或其中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①当a ,b ,c 都是正数,即a >0,b >0,c >0时,则|a|a +|b|b +|c|c =a a +b b +c c=1+1+1 =3;②当a ,b ,c 中有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时,设a >0,b <0,c <0,则|a|a +|b|b +|c|c=a a +-b b +-c c=1-1-1=-1. 所以|a|a +|b|b +|c|c的值为3或-1.【探究】请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解答下面的问题:(1)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abc <0,求|a|a +|b|b +|c|c的值; (2)已知|a |=3,|b |=1,且a <b ,求a +b 的值.4.在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出结果也能把绝对值符号去掉.例如:|6+7|=6+7;|6-7|=7-6;|7-6|=7-6;|-6-7|=6+7.(1)根据上面的规律,把下列各式写成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形式:①|7-21|=________;②|-12+0.8|=________; ③⎪⎪⎪⎪717-718=________. (2)用合理的方法计算:|15-12018|+|12018-12|-|-12|+11009.5.探索研究:(1)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填“<”“>”或“=”):①|-2|+|3|________|-2+3|;②|-12|+|-13|________|-12-13|;③|6|+|-3|________|6-3|;④|0|+|-8|________|0-8|.(2)通过以上比较,请你分析、归纳出当a,b为有理数时,|a|+|b|与|a+b|的大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3)根据(2)中得出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当|x|+|-2018|=|x-2018|时,求x的取值范围.详解详析1.解:(1)因为|a +4|+(b -1)2=0,所以a =-4,b =1,所以|AB |=|a -b |=5.(2)当点P 在点A 左侧时,|P A |-|PB |=-(|PB |-|P A |)=-|AB |=-5≠2,不符合题意; 当点P 在点B 右侧时,|P A |-|PB |=|AB |=5≠2,不符合题意.当点P 在点A ,B 之间时,|P A |=|x -(-4)|=x +4,|PB |=|x -1|=1-x . 因为|P A |-|PB |=2,所以x +4-(1-x )=2,解得x =-12. 2.解:(1)7(2)因为|x -3|=1,所以x -3=±1,解得x =2或4.故x 的值为2或4.(3)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x 必在-1与3之间,故x -3<0,x +1>0, 所以原式可化为3-x =x +1,所以x =1.(4)在数轴上表示3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则满足方程的x 的对应点在-1的对应点的左边或3的对应点的右边.若x 的对应点在-1的对应点的左边,则原式可化为3-x -x -1=7,解得x =-2.5; 若x 的对应点在3的对应点的右边,则原式可化为x -3+x +1=7,解得x =4.5. 综上可得,x 的值为-2.5或4.5.3.解:(1)因为abc <0,所以a ,b ,c 都为负数或其中一个为负数,另两个为正数.①当a ,b ,c 都为负数,即a <0,b <0,c <0时,则|a |a +|b |b +|c |c =-a a +-b b +-c c=-1-1-1=-3; ②当a ,b ,c 中有一个为负数,另两个为正数时,设a <0,b >0,c >0, 则|a |a +|b |b +|c |c =-a a +b b +c c=-1+1+1=1. 综上所述,|a |a +|b |b +|c |c的值为-3或1.(2)因为|a |=3,|b |=1,且a <b ,所以a =-3,b =1或-1,则a +b =-2或-4.4.解:(1)①21-7 ②0.8-12 ③717-718(2)原式=15-12018+12-12018-12+11009=15. 5.解:(1)①因为|-2|+|3|=5,|-2+3|=1,所以|-2|+|3|>|-2+3|.②因为|-12|+|-13|=56,|-12-13|=56,所以|-12|+|-13|=|-12-13|. ③因为|6|+|-3|=6+3=9,|6-3|=3,所以|6|+|-3|>|6-3|.④因为|0|+|-8|=8,|0-8|=8,所以|0|+|-8|=|0-8|.(2)当a ,b 异号时,|a |+|b |>|a +b |;当a ,b 同号或a ,b 中有一个为0或两个同时为0时,|a |+|b |=|a +b |,所以|a |+|b |≥|a +b |.(3)由(2)中得出的结论可知,x 与-2018同号或x 为0,所以当|x |+|-2018|=|x -2018|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0.。
分类讨论思想练习题
分类讨论思想练习题思维的分类是人类对事物进行认识和理解的基础。
分类讨论思想练习题是一种常见的思维训练方法,旨在通过分析和归纳,提高我们对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概念分类、问题分类和解决方案分类三个方面,详细讨论分类讨论思想练习题的应用和意义。
一、概念分类概念分类是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过程。
在思考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将问题进行概念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涵。
以数学问题为例,我们可以将数学问题分为代数问题、几何问题和概率问题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分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分类问题分类是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解和划分,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将复杂的问题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小问题,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以企业经营问题为例,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市场问题、财务问题和人力资源问题等。
通过对不同方面问题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各种挑战。
三、解决方案分类解决方案分类是对不同解决方案进行归纳和分类的过程。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解决方案的分类,从而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法,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以环境保护问题为例,我们可以将解决方案分为政府干预类、技术创新类和公众参与类等。
通过对不同解决方案的分类,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分类讨论思想练习题的意义:1. 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事物的内涵和特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2. 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我们能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分析问题,从而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法。
3. 增强问题解决的效率:通过对解决方案进行分类,我们能够更加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4. 培养创新意识:分类讨论思想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事物和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问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1) 分类讨论问题【简要分析】在中学数学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中,有不少是分类给出的,遇到涉及这些知识的问题,就可能需要分类讨论。
另外,有些数学问题在解答中,可能条件或结论不唯一确定,有几种可能性,也需要从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行分类讨论。
把被研究的对象分成若干种情况,然后对各种情况逐一进行讨论,最终得以解决整个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它体现了化整为零与积零为整的思想,是近年来中考重点考查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分类思想方法实质上是按照数学对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将其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的思想方法,其作用是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要注意,在分类时,必须按同一标准分类,做到不重不漏.【典型考题例析】例1:已知一次函数y x =-+3333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试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B 为等腰三角形。
分析:本题中△PAB 由于P 点位置不确定而没有确定,而且等腰三角形中哪两条是腰也没有确定。
△PAB 是等腰三角形有几种可能?我们可以按腰的可能情况加以分类:(1)PA=PB ;(2)PA=AB ;(3)PB=AB 。
先可以求出B 点坐标()033,,A 点坐标(9,0)。
设P 点坐标为()x ,0,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对三种分类情况分别列出方程,求出P 点坐标有四解,分别为()()()()-+-903096309630,、,、,、,。
(不适合条件的解已舍去)点拨:解答本题极易漏解。
解答此类问题要分析清楚符合条件的图形的各种可能位置,紧扣条件,分类画出各种符合条件的图形。
另外,由点的运动变化也会引起分类讨论。
由于运动引起的符合条件的点有不同位置,从而需对不同位置分别求其结果,否则漏解。
例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cm ,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逆时针匀速运动。
如图,回到A 点停止,求点P 运动t 秒时,P ,D 两点间的距离。
分类讨论型试题含答案-
多解型试题分类思想是解题的一种常用思想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灵活性,使学生学会完整地考虑问题、化整为零地解决问题,学生只有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才不会出现漏解的情况.例1(2005年黑龙江) 王叔叔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腰长为40米,一条笔直的水渠从菜地穿过,这条水渠恰好垂直平分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水渠穿过菜地部分的长为15米(水渠的宽不计),请你计算这块等腰三角形菜地的面积.分析:本题是无附图的几何试题,在此情况下一般要考虑多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对题目进行分情况讨论。
分类思想在中考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在解题中应仔细分析题意,挖掘题目的题设,结论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情况,然后采用分类的思想加以解决.解:(1)当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1),由勾股定理得AE =25(m )由DE ∥FC 得,FCEDAC AE =,得FC =24(m ) S △ABC =12 ×40×24=480(m 2) (2)当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同理可得,S △ABC =12×64×24=768(m 2)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内容。
练习一 1、(2005年资阳市)若⊙O 所在平面内一点P 到⊙O 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 ,最小距离为b(a>b),则此圆的半径为( )A. 2a b +B. 2a b -C. 2a b +或2a b - D. a+b 或a-b2.(2005年杭州)在右图的几何体中, 上下底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各个侧面都是梯形, 那么图中和下底面平行的直线有( )(A) 1条 (B) 2条 (C) 4条 (D) 8条3(2005年潍坊市)已知圆A 和圆B 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为8cm ,圆A 的 半径为3cm ,则圆B 的半径是( ).A .5cmB .11cmC .3cmD .5cm 或11cm图1图2A4.(2005年北京) 在△ABC 中,∠B =25°,AD 是BC 边上的高,并且AD BD DC 2·,则∠BCA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分类讨论题(含答案)
分类讨论题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类型之一直线型中的分类讨论直线型中的分类讨论问题主要是对线段、三角形等问题的讨论,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问题和三角形高的问题尤为重要.1.(沈阳市)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A.50°B.80°C.65°或50° D.50°或80°2.(•乌鲁木齐)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A.9cm B.12cm C.15cm D.12cm或15cm3. (江西省)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设AE=a,AB=b, BF=c,试猜想a、b、c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类型之二圆中的分类讨论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在解决圆的有关问题时,特别是无图的情况下,有时会以偏盖全、造成漏解,其主要原因是对问题思考不周、思维定势、忽视了分类讨论等.4.(湖北罗田)在Rt△ABC中,∠C=900,AC=3,BC=4.若以C点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 __.5.(上海市)在△ABC中,AB=AC=5,3cos5B .如果圆O的半径为10,且经过点B、C,那么线段AO的长等于.6.(•威海市)如图,点A,B在直线MN上,AB=11厘米,⊙A,⊙B的半径均为1厘米.⊙A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1+t(t≥0).(1)试写出点A,B之间的距离d(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问点A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类型之三方程、函数中的分类讨论方程、函数的分类讨论主要是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或在有实际意义的情况下的讨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特殊点的情况.7.(上海市)已知AB=2,AD=4,∠DAB=90°,AD∥BC(如图).E是射线BC上的动点(点E与点B不重合),M是线段DE的中点.(1)设BE=x,△ABM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如果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BE的长;(3)联结BD,交线段AM于点N,如果以A、N、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相似,求线段BE的长.8.(福州市)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1)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2)设顶点为F的抛物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P,且以点E、F、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MNFE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析】由于已知角未指明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分类讨论:(1)当50°角是顶角时,则(180°-50°)÷2=65°,所以另两角是65°、65°;(2)当50°角是底角时,则180°-50°×2=80°,所以顶角为80°。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四章相似三角形动点问题分类讨论(包含答案)
由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的解题方法和策略:1.寻找题目中特殊的条件和不变的量,并找出由条件引发的一些相等角、相等线段等特殊条件;(挖掘题目中的隐藏条件)2.注意分类讨论,先找是否有相等角,再决定分类讨论情况:3.相似三角形的边如果能直接求出列等式最好,如果不能求出,注意转化相似(是否产生新的相似、等腰、平行四边形等更特殊的条件)4.注意三个易忘定理:线段的中垂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例1.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CE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10=AB ,43tanA =,点P 是CE 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CB PQ ⊥,交CB 延长线于点Q ,设EP x =,BQ y =。
(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2)过点B 作AB BF ⊥交PQ 于F ,当BEF ∆和QBF ∆相似时,求x 的值。
【解答】(1)在Rt △ABC 中,90ACB ︒∠=,∵4tan 3BC A AC ==,10AB = ∴8,6BC AC ==.∵CE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152CE BE AB === ∴,PCB ABC ∠=∠∵90PQC ACB ︒∠=∠=∴△PQC ∽△ABC∴484,555CQ BC y PC AB x +===+即 ; ∴445y x =-,定义域为5x >. (2)∵90,Q ACB QBF A ︒∠=∠=∠=∠∴△BQF ∽△ABC当△BEF 和△QBF 相似时,可得△BEF 和△ABC 也相似. 分两种情况: ①当FEB A ∠=∠时,在Rt △FBE 中,90FBE ︒∠=,5BE =,53BF y =∴54445353x ⎛⎫-=⨯⎪⎝⎭,解得10x =; ②当FEB ABC ∠=∠时,在Rt △FBE 中,590,5,3FBE BE BF y ︒∠===∴54345354x ⎛⎫-=⨯⎪⎝⎭,解得12516x = 综合①②,12516x =或10. 练习1.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 AD ∥BC ,AB=CD ,AD=3,BC=9,34tan =∠ABC ,直线MN是梯形的对称轴,点P是线段MN上一个动点(不与M、N重合),射线BP交线段CD于点E,过点C作CF∥AB 交射线BP于点F。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四) 等腰三角形问题中的分类讨论思想(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四)等腰三角形问题中的分类讨论思想(159)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5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这边的一半,求这个三角形顶角的度数.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4.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中一边长为6,则另两边长为.5.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6.若实数x,y满足|x−4|+√y−8=0,则以x,y的值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8.在等腰三角形中,马彪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已知一个角是60∘,则另两个角是唯一确定的(60∘,60∘);已知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也是唯一确定的(45∘,45∘);已知一个角是120∘,则另两个角也是唯一确定的(30∘,30∘).由此马彪同学得出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则另两个角的度数是唯一确定的.马彪同学的结论是的(填“正确”或“错误”).9.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AE=2,求线段CD的长.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30∘,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11.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则它的周长为()A.12B.9C.12或9D.9或712.如图,在4×5的点阵图中,每两个横向和纵向相邻阵点的距离均为1,该点阵图中已有两个阵点分别标为A,B,请在此点阵图中找一个阵点C,使得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有()A.3个B.4个C.5个D.6个13.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1),在x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参考答案1.【答案】:如图,在△ABC中,AB=AC,且AD=BD,设AB=x,BC=y,(1)当AC+AD=15,BD+BC=12时,则{x2+x=15,x 2+y=12,解得{x=10,y=7.(2)当AC+AD=12,BC+BD=15时,有{x2+x=12,x2+y=15,解得{x=8,y=11.且这两种情况下三角形的三边都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故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0,10,7或8,8,11【解析】:解决此题,注意进行分类讨论.2.【答案】:(1)若这一边为底边,如图①,AB=AC,AD⊥BC,AD=BD=CD,则△ABD和△A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AC=45∘+45∘=90∘;(2)若这一边为腰,①当顶角为锐角时,如图②,AB=AC,CD⊥AB,CD=12AB=12AC,则顶角∠A=30∘;②当顶角为钝角时,如图③,AB=AC,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因为CD=12AB=1AC,2所以∠DAC=30∘,所以∠BAC=150∘.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90∘或30∘或150∘.【解析】:解决此题,注意进行分类讨论.3.【答案】:120∘【解析】: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60∘,则与它相邻的内角为120∘.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如果这个内角为底角,内角和将超过180∘,所以120∘的角只可能是顶角.故答案为120∘4.【答案】:6,4或5,5【解析】:若6为腰长,则底边长为4,三边长6,6,4可以构成三角形;若6为底边长,则腰长为5,三边长5,5,6也可以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6,4或5,55.【答案】:70∘,55∘,55∘或70∘,70∘,40∘【解析】:当顶角的外角是110∘时,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为70∘,55∘,55∘;当底角的外角是110∘时,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为70∘,70∘,40∘.所以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为70∘,55∘,55∘或70∘,70∘,40∘6.【答案】:20【解析】:由|x−4|+√y−8=0,x−4≥0,√y−8≥0,可得x−4=0,√y−8=0,求解可得x=4,y=8,于是此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8或8,8,4.由于4+4=8,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4,4,8不符合题意,同理可得8,8,4符合题意,故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8+4=207.【答案】:69∘或21∘【解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A<90∘,如图(a)所示:∵BD⊥AC,∴∠A+∠ABD=90∘.∵∠ABD=48∘,∴∠A=90∘−48∘=42∘.∵AB=AC,∴∠ABC=∠C=12×(180∘−42∘)=69∘.②若∠A>90∘,如图(b)所示:同①可得:∠DAB=90∘−48∘=42∘,∴∠BAC=180∘−42∘=138∘.∵AB=AC,∴∠ABC=∠C=12×(180∘−138∘)=21∘.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为69∘或21∘8.【答案】:错误【解析】:举一个反例即可.如当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是50∘时,若这个50∘的角为顶角,则另两个角是65∘,65∘;若这个50∘的角是底角,则另一个底角为50∘,顶角为80∘.综上所述,另两个角是65∘,65∘或50∘,80∘.因此另两个角的度数不是唯一确定的.故马彪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9.【答案】:当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①所示,过点E作EF⊥BD,垂足为F,可得∠EFB=90∘.∵EC=ED,∴F为CD的中点,即CF=DF=12CD.∵△ABC为等边三角形,∴∠ABC=60∘,∴∠BEF=30∘.∵BE=AB+AE=1+2=3,∴FB=12EB=32,∴CF=FB−BC=12,∴CD=2CF=1.当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所示,过点E作EF⊥BD,垂足为F,可得∠EFC=90∘. ∵EC=ED,∴F为CD的中点,即CF=DF=12CD.∵△ABC为等边三角形,∴∠ABC=∠EBF=60∘,∴∠BEF=30∘.∵BE=AE−AB=2−1=1,∴FB=12BE=12,∴CF=BC+FB=32,∴CD=2CF=3.综上,CD的长为1或3【解析】:解决此题,注意进行分类讨论.10.【答案】:设其中一角的度数为x∘,则另一角的度数为(2x−30)∘,则x+x+2x−30=180或x+2(2x−30)=180或x=2x−30,解得x=52.5或x=48或x=30,所以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为52.5∘,52.5∘,75∘或48∘,66∘,66∘或30∘,30∘,120∘.【解析】:设其中一角的度数为x∘,则另一角的度数为(2x−30)∘, 则x+x+2x−30=180或x+2(2x−30)=180或x=2x−30, 解得x=52.5或x=48或x=30, 所以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为52.5∘,52.5∘,75∘或48∘,66∘,66∘或30∘,30∘,120∘.11.【答案】:A【解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当腰长为2时,则2+2<5,此时不成立,当腰长为5时,能组成三角形,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5+2=12. 故选A12.【答案】:C13.【答案】:D【解析】:如图,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B,C;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一点D(点O除外),∴以OA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有3个;当以OA为底时,作OA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一点,∴以OA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有1个.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4个。
分类讨论解答通关50题(含答案)
出:
线段 t 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h 的度数或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第 5页(共 97 页)来自 QQ 群 450116225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12. 如图,已知抛物线 t t 讨
讨
讨 与 讨 轴交于点 ,与抛物线
于点
t.
t t 的顶点 在 讨 轴上,并过点 t tt ,直线 at t 的对称轴 交于点 ,过 t 点的直线 t 与直线 a 相交
8. 如图 1,在 Rt th 中, ht t t ,h
t,点 为垂足,将 h 沿射线 t 平移,平
移后图形记作 h ,设平移的距离为 讨, h 与 th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 关于 讨
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其中 t 论 讨 , 论 讨 , 论 讨 t 时,函数的关系式不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填空:th 的长为
中t论讨
, 论 讨 , 论 讨 时,函数的解析式不同).
(1)填空: 的值为
;
(2)求 关于 讨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讨 的取值范围.
第 2页(共 97 页)来自 QQ 群 450116225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6. 如图 1,点 t 是线段 h 的中点,以线段 th 为边作矩形 th ,点 是线段 h 上一动点,连接 ,过点 作 的垂线,交射线 t 于点 ,点 从点 出发,沿 h 方向运动,当点 和点
(1)线段 t 的长度为
个单位;
(2)如果点 向右运动,点 t 向左运动,几秒后 t t t?
(3)如果点 ,t 同时向左运动, , 分别是 和 tt 的中点,是否存在这样的时间 t 使得
线段 t t?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年级数学上册基本方法复习12分类讨论法新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基本方法复习新人教版:
分类讨论法
分类讨论法是先把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逐类讨论,再把每一类的结论综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
【典型例题】
在梯形中画一条线段,把这个梯形分成两个图形,可以怎样分?
【方法指导】
此题答案不唯一,列举如下三种情况:
(1)把这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画的这条线段要与梯形的一条腰平行,且线段的端点不能是上底的两个顶点。
(2)把这个梯形分成两个梯形,画的这条线段要使原梯形上、下底的一部分称为新梯形的上、下底或者与原梯形的上、下底平行。
(3)把这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连接梯形相对的两个顶点(即画出梯形的对角线)。
【正确解答】【除(3)外答案不唯一】
(1)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2)分成两个梯形:
(3)分成两个三角形:
或
【同步练习】
在下图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初中分类讨论例题
初中分类讨论例题
1. 哎呀呀,比如在求等腰三角形的角度时,就可能要分类讨论啦!如果只知道顶角的大小,那底角是多少呢?这时候就得想想,是锐角等腰三角形呢,还是钝角等腰三角形呀,不同情况答案可不一样哟!
2. 嘿,再看看绝对值的问题吧!比如x-1=3,那 x 到底是多少呢?是 x-
1=3 还是-(x-1)=3 呢?这是不是就需要分类讨论一下呀,好好想想哦!3. 你们知道吗,还有那种已知两边长求三角形周长的题目呢!要是只给了两条边的长度,第三边到底是多长呢?会不会有多种可能性呀?哈哈,这就得认真分类讨论咯!比如两边分别是 3 和 5,第三边是小于 8 大于 2 哟,这里面就有好几种可能呢!
4. 哇塞,在讨论圆中的线段长度时也很有趣呀!圆里有好多条线呢,它们的关系可复杂啦!比如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段弧,不同的位置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呢,这能不分类讨论吗?
5. 呀,还有解方程时遇到含有参数的方程!那参数取不同的值,方程的解是不是就不一样啦?就像走不同的路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一样呢!例如
x+2a=3x-6,这里的 a 可就得好好研究下呢!
6. 哈哈,在讨论函数图像与坐标轴交点的时候也会用到分类讨论呀!到底有几个交点呢?会不会有特殊情况呢?这就好像闯关游戏一样刺激呢!
7. 哇,甚至在讨论图形的位置关系时也离不开分类讨论哟!两个图形是相交呢,还是相切呢,或者是相离呢?这中间的变化可多啦,就如同多变的天气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呢!
我觉得分类讨论真的很重要,可以让我们考虑问题更全面,不会漏掉任何一种可能的情况呀!。
分类讨论专题(人教版)(含答案)
分类讨论专题(人教版)试卷简介:明确分类讨论的四种类型:定义法则、关键词不明确、位置不确定、对应关系不确定,做题过程中需注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能够根据标准取舍。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若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A.5或7B.-5或-7C.7或-5D.5或-7答案:C解题思路:(1)考点:分类讨论,完全平方式(2)解题过程:∵是完全平方式∴解得: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完全平方式2.若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A.1或3B.-3或-5C.1或-3D.3或-5答案:C解题思路:(1)考点:分类讨论,完全平方式(2)解题过程:∵是完全平方式∴解得:m=1或-3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完全平方式3.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3x-1,x+1,5,则x的值为( )A.1B.2C.4D.1或2或4答案:B解题思路:(1)考点:分类讨论,等腰三角形(2)解题过程:①当3x-1=x+1时,解得x=1,则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2,2,5,因为2+2=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②当3x-1=5时,解得x=2,则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5,3,5,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③当x+1=5时,解得x=4,则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11,5,5,因为5+5=10<11,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综上可得:x=2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4.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成的锐角为40°,则△ABC的顶角为( )A.20°或160°B.30°或150°C.40°或140°D.50°或130°答案:D解题思路:(1)如图1:∵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DEA=90°,∵∠ADE=40°,∴∠DAE=50°;即∠BAC=50°;(2)如图2:∵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DEA=90°,∵∠ADE=40°,∴∠DAE=50°,∴∠BAC=130°;综上,△ABC的顶角为50°或130°.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5.已知C,D两点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且∠ACB=50°,∠ADB=80°,则∠CAD的度数为( )A.15°或115°B.15°或125°C.30°或115°D.30°或125°答案:A解题思路:(1)如图1,当C,D两点在线段AB的同侧时,∵C,D两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CA=CB,△CAB是等腰三角形∵CE⊥AB∴CE是∠ACB的角平分线∴∠ACE=∠BCE而∠ACB=50°∴∠ACE=25°同理可得:∠ADE=40°∵∠ADE=∠ACE+∠CAD∴∠CAD=∠ADE-∠ACE=40°-25°=15°(2)如图2,当C,D两点在线段AB的两侧同(1)可得:∠ACE=25°,∠ADE=40°∴∠CAD=180°-∠ADE-∠ACE=180°-40°-25°=115°综上,∠CAD的度数为15°或115°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类讨论6.如图,已知△ABC中,BC>AB>AC,∠ACB=40°,如果D,E是直线AB上的两点, 且AD=AC,BE=BC,则∠DCE的度数为( )A.20°或70°B.20°或60°或110°C.20°或70°或110°D.60°或70°或110°答案:C解题思路:(1)如图1,当点D,E在点A的同侧,且都在BA的延长线上时∵BE=BC∴∠BEC=(180°-∠ABC)÷2∵AD=AC∴∠ADC=(180°-∠DAC)÷2=∠BAC÷2∵∠BEC=∠ADC+∠DCE∴∠DCE=∠BEC-∠ADC∴∠DCE=(180°-∠ABC)÷2-∠BAC÷2=(180°-∠ABC-∠BAC)÷2=∠ACB÷2=40°÷2=20°(2)如图2,当点D ,E在点A的同侧,且点D在点D′的位置,E在E′的位置时∵BE′=BC∠ABC=∠BCE′+∠BE′C∴∠BE′C=∠ABC÷2∵AD′=AC∴∠AD′C=(180°-∠BAC)÷2∵∠AD′C=∠D′CE′+∠BE′C∴∠D′CE′=∠AD′C -∠BE′C∴∠D′CE′=(180°-∠BAC)÷2-∠ABC÷2=(180°-∠BAC -∠ABC)÷2=∠ACB÷2=40°÷2=20°(3)如图3,当点D,E在点A的两侧,且点E在E′的位置时∵BE′=BC∴∠BE′C=(180°-∠CBE′)÷2=∠ABC÷2∵AD=AC∴∠ADC=(180°-∠DAC)÷2=∠BAC÷2∵∠DCE′=180°-(∠BE′C+∠ADC)∴∠DCE′=180°-(∠ABC+∠BAC)÷2=180°-(180°-∠ACB)÷2=110°(4)如图4,当点D,E在点A的两侧,且点D在D′的位置时∵AD′=AC∴∠AD′C=(180°-∠BAC)÷2∵BE=BC∴∠BEC=(180°-∠ABC)÷2∴∠D′CE=180°-(∠BEC+∠AD′C)=180°-(180°-∠ABC)÷2-(180°-∠BAC)÷2=(∠BAC+∠ABC)÷2=(180°-∠ACB)÷2=(180°-40°)÷2=70°故∠DCE的度数为20°或70°或110°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类讨论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为15cm和27cm的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A.6cmB.22cmC.6cm或22cmD.10cm或18cm答案:A解题思路:(1)考点:分类讨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解题过程: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为△ABC的中线.①若AB+AD=15,BC+CD=27,则可得3AD=15,∴AD=CD=5,∴AB=AC=10,BC=27-5=22,此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0,10,22,不能构成三角形,不成立.②若AB+AD=27,BC+CD=15,则可得3AD=27,∴AD=CD=9,∴AB=AC=18,BC=15-9=6.此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8,18,6,能构成三角形,成立.即底边长为6cm.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类讨论8.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3cm/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以相同速度由C点向A点运动.一个点到达终点后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BPD与△CQP全等时,点P运动的时间为( )A. B.C.1D.1或答案:C解题思路:∵AB=AC,∴∠B=∠C,设点P,Q的运动时间为t,则BP=3t,CQ=3t,∵AB=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BD=×10=5cm,PC=(8-3t)cm,①当△BDP≌△CPQ时,BD=PC,BP=CQ,∴5=8-3t且3t=3t,解得t=1,②当△BDP≌△CQP时,∴BD=CQ,BP=PC,∴5=3t且3t=8-3t,解得t=且t=(舍去),综上所述,△BPD与△CQP全等时,点P运动的时间为1秒.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9.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B是方格纸的两个格点(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4×4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共有( )个.A.4B.6C.8D.10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借助两圆一线进行处理.如图,分别以A,B为圆心,以AB为半径作圆;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共与格点有8个交点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10.在等边△ABC所在的平面内求一点P,使△PAB,△PBC,△PAC都是等腰三角形,具有这样性质的点P有( )A.1B.4C.7D.10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借助两圆一线进行处理.如图,分别以A,B,C为圆心,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半径作圆;作三边的的垂直平分线;共有满足题意的P点10个.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分类讨论及答案
第三节 分类讨论【回顾与思考】数字间→确定分类的原则或标准→分类【例题经典】会根据字母的大小或取值范围分类例1 (天津市)已知│x │=4,│y │=,且xy<0,则=_______. 【点评】由xy<0知x ,y 异与应分x>0,y<0,及x<0,y>0两类.会根据条件指待不明分类例2 (黑龙江省)为了美化环境,计划在某小区内用30m 2•的草皮铺设一块边长为10m 的等腰三角形绿地,请你求出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另两边.【点评】因已知边为10指待不明,故应将已知边为10分底边或腰,当为腰时还要按三角形形状分类共三种.会根据图形的相对位置不同分类例3 ①(乌鲁木齐市)若半径为1cm 和2cm 的两圆相外切,•那么与这两个圆相切、且半径为3cm 的圆的个数为(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点评】两圆相切,有内切,外切,故应分都外切,都内切,一内一外,一外一内共有五种.②⊙O 1与⊙O 2相交于AB ,且AB=24,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1=15,r 2=13,求两圆的圆心距.【点评】根据两圆圆心与公共弦的相对位置分O 1、O 2在AB 的同一侧和在AB•两侧进行分类.【考点精练】 1.(山西省)现有长度分别为2cm ,3cm ,4cm ,5cm 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2.(哈尔滨市)直线y=x-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最多有( )A .4个B .5个C .7个D .8个 3.(山西省)已知⊙O 的半径为5,AB 是弦,P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PB=3,AB=8,则tan ∠OPA 的值为( ) A .3 B .C .或D .3或 4.(河南省)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 2-16x+60=0的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不重不漏12xy37133737A .24B .24或C .48D .5.(山西省)如图,AB ,AC 与⊙O 相切于B,C ,∠A=50°,点P 是圆上异于B 、•C 的一动点,则∠BPC 的度数是( )A .65°B .115°C .65°和115°D .130°和50° 6.(陕西省)要做甲、乙两个形状相同(相似)的三角形框架,•已有三角形框架甲,它的三边长分别为50cm ,60cm ,80cm ,三角形框架乙的一边长为20cm ,•那么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框架乙共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 7.(甘肃省)若半径为3,5的两个圆相切,则它们的圆心距为( ) A .2 B .8 C .2或8 D .1或48,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9.已知⊙O 是△ABC 的外接圆,OD ⊥BC 于D ,∠BOD=42°,则∠BAC=______度. 10.在△ABC 中,AB=AC ,AB 的中垂线与直线AC 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B 的大小为__________. 11.⊙O 1和⊙O 2交于A ,B ,且⊙O 1经过点O 2,∠AO 1B=90°,则∠AO 2B 的度数为____. 12.若一次函数当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1≤x ≤3时,函数y 的范围为-2≤y ≤6,•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3.(天津市)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E•为CD•边的中点,•P•为正方形ABCD 边上的一个动点,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A →B →C →E 运动,到达点E .若点P 经过的路程为自变量x ,△APE 的面积为函数y ,则当y=时,x 的值等于_______. 14.(日照市)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某超市推出如下购物优惠方案:(1)一次性购物在100元(不含100元)以内时,不享受优惠;(2)一次性购物在100元(含100元)以上,300元(不含300元)以内时,一律享受九折优惠;(3)一次性购物在300元(含300元)以上时,一律享受八折的优惠.王茜在本超市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王茜改成在本超市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完全相同的商品,则应付款( ) A .332元 B .316元或332元 C .288元 D .288元或316元 15.(杭州市)在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 (2,1),O 为坐标原点.请你在坐标轴上确定点P ,使得△AOP 成为等腰三角形,•在给出的坐标系中把所有这样的点P 都找出来,画上实心点,并在旁边标上P 1,P 2,……,P k (有k 个就标到P k 为止,•不必写出画法).1316.(河北省)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6,DC=•12,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两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 出发,在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当线段PQ与线段AB相交于点O,且2AO=OB时,求∠BQP的正切值;(4)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O⊥BD?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荆州市)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COAB中,CB∥OA,以点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C的坐标分别为A(10,0),B(4,8),C(0,8),D为OA的中点,动点P•自A点出发沿A→B→C→O的路线移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移动时间记为t秒.(1)动点P在从A到B的移动过程中,设△APD的面积为S,试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求出S的最大值;(2)动点P从A出发,几秒钟后线段PD将梯形COAB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18.(泉州市)如图,在△ABC 中,∠ACB=90°,AC=BC=6cm ,正方形DEFC•的边长为2cm ,其一边EF 在BC 所在的直线L 上,开始时点F 与点C 重合,让正方形DEFG•沿直线L 向右以每秒1cm 的速度作匀速运动,最后点E 与点B 重合.(1)请直接写出该正方形运动6秒时与△ABC 重叠部分面积的大小; (2)设运动时间为2).①在该正方形运动6秒后至运动停止前这段时间内,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在该正方形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当x 为何值时,y=.答案:12例题经典 例1:-8例2:①当AB 为底边时,AD=DB=5,②当AB•为腰且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AB=AC=10,=8,BD=2,③当AB为腰且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 AB=BC=10,BD=8,例3:①A ②14或4考点精练1.C 2.C3.D 4.B 5.C6.C 7.C 8 9.42°或138° 10.20°或70° 11.45°或135° 12.y=2x 或y=-2x+4 13.或 14.D15.P 1(4,0),P 2(0,2),P 30),P 4(0),P 5(0,,P 6(0,,P 7(,0),P 8(0,)16.(1)S=96-6t (2)•①若PQ=BQ ,t=②若BP=BQ 得3t 2-32t+144=0,△<0,无解,∴PB ≠BQ ③若PB=PQ 得t 2+122=(16-2t )2+122,解得t 1=,t 2=16(舍去), ∴当t=秒或秒时以B 、P 、Q•为顶点的△是等腰三角形 (3)由△OAP ∽△OBQ 得 (4)当t=9秒时,PQ ⊥BD .17.(1)S=2t (0<t ≤10)当t=10时,S 最大值=20 (2)可得经过7秒或秒后,线段PD 将梯形COAB 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 此时符合题意的点坐标为(23535452721637216315830,,tan 2529AP AO t QPE BQ OB ==∴=∴∠=825292828,),(0,)55518.(1)重叠部分面积为×22=2(cm 2) •(2)①当正方形停止运动时,点E 与点B 重合,此时EB=90°,ME=EB=CB-CE=6-(x-2)=8-EB =(8-x )2 • ②在正方形运动过程中分四种情况:Ⅰ.当0<x<2时,y=2x 且0<y<4令y=得x=. Ⅱ.•当2≤x ≤4时,重叠部分面积为4,此时y ≠.Ⅲ.当4<x ≤6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2≤y<4,此时y ≠. Ⅳ.当6<x<8时,由(2)①得y=(8-x )2, ∵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6时,y=2,当x=•8时,y=0,∴0<y<2,令(x-8)2=,且x 1=7,x 2=9(舍去), ∴x=7,综上所述:x=或x=7时y=.1212121412121212121412。
分类讨论题(含标准答案)
分类讨论题(含答案)————————————————————————————————作者:————————————————————————————————日期:分类讨论题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类型之一直线型中的分类讨论直线型中的分类讨论问题主要是对线段、三角形等问题的讨论,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问题和三角形高的问题尤为重要.1.(沈阳市)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A.50°B.80°C.65°或50° D.50°或80°2.(•乌鲁木齐)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A.9cm B.12cm C.15cm D.12cm或15cm3. (江西省)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设AE=a,AB=b, BF=c,试猜想a、b、c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类型之二圆中的分类讨论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在解决圆的有关问题时,特别是无图的情况下,有时会以偏盖全、造成漏解,其主要原因是对问题思考不周、思维定势、忽视了分类讨论等.4.(湖北罗田)在Rt△ABC中,∠C=900,AC=3,BC=4.若以C点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 __.5.(上海市)在△ABC中,AB=AC=5,3cos5B .如果圆O的半径为10,且经过点B、C,那么线段AO的长等于.6.(•威海市)如图,点A,B在直线MN上,AB=11厘米,⊙A,⊙B的半径均为1厘米.⊙A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1+t(t≥0).(1)试写出点A,B之间的距离d(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问点A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类型之三方程、函数中的分类讨论方程、函数的分类讨论主要是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或在有实际意义的情况下的讨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特殊点的情况.7.(上海市)已知AB=2,AD=4,∠DAB=90°,AD∥BC(如图).E是射线BC上的动点(点E与点B不重合),M是线段DE的中点.(1)设BE=x,△ABM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如果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BE的长;(3)联结BD,交线段AM于点N,如果以A、N、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相似,求线段BE的长.8.(福州市)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1)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2)设顶点为F的抛物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P,且以点E、F、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MNFE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析】由于已知角未指明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分类讨论:(1)当50°角是顶角时,则(180°-50°)÷2=65°,所以另两角是65°、65°;(2)当50°角是底角时,则180°-50°×2=80°,所以顶角为80°。
七年级数学分类讨论思想易错题总结(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分类讨论思想易错题总结(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对一个正整数x进行如下变换:若x是奇数,则结果是3x+1;若x是偶数,则结果是12x.我们称这样的操作为第1次变换,再对所得结果进行同样的操作称为第2次变换,……以此类推.如对6第1次变换的结果是3,第2次变换的结果是10,第3次变换的结果是5……若正整数a第5次变换的结果是1,则a可能的值有()A. 1种B. 3种C. 32种D. 64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定义问题,逆向思维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关键是根据逆向思维法得:正整数a第5次变换的结果是1,得第4次变换的结果是2,又因为对一个正整数a,3a+1≠2,得第3次变换的结果是4,再分当a是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分别求得第三次变换的代数式,再根据第三次变换的结果为4的方程,解方程求得的整数解符合题意,否则舍去,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正整数a第5次变换的结果是1,∴第4次变换的结果是2,又因为对一个正整数a,3a+1≠2,∴第3次变换的结果是4,当a是奇数时:第1次变换的结果是3a+1,3a+1是偶数;第2次变换的结果是3a+12,第3次变换的结果是3×3a+12+1或3a+14,∴3×3a+12+1=4,或3a+14=4,解得:a=13(不合题意,舍去)或a=5;当a是偶数时,第1次变换的结果是a2,第2次变换的结果是32a+1或a4,第3次变换的结果是3×(32a+1)+1或12(32a+1)或3×a4+1或a8,∴3×3a+22+1=4或12(32a+1)=4或3×a4+1=4或a8=4,解得:a=0(不合题意,舍去)或a=143(不合题意,舍去)或a=4或a=32.综上所述,正整数a=4或5或32时,第5次变换的结果是1.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如图,两根木条的长度分别为6cm和10cm,在它们的中点处各打一个小孔M、N(小孔大小忽略不计).将这两根木条的一端重合并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两小孔间的距离MN=________cm.【答案】2或8【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M、N四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图形解题.【解答】解: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A、C(或B、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同侧时,MN=CN−AM=12CD−12AB,=5−3=2(厘米);(2)当B、C(或A、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两侧时,MN=CN+BM=12CD+12AB,=5+3=8(厘米).∴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MN是2cm或8cm,故答案为:2或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4.0分)3.如图,0°<∠AOB<180°,射线OC,射线OD,射线OE,射线OF均在∠AOB内部,∠AOC=∠BOD=∠EOF,∠COE=∠DOF,∠COD=2∠EOF.(1)若∠COE=20°,求∠EOF的度数;(2)若∠EOF与∠COD互余,找出图中所有互补的角,并说明理由;(3)若∠EOF的其中一边与OA垂直,求∠AOB的度数.【答案】解:(1)∵∠COE=20°,∴∠COE=∠DOF=20°,∵∠COD=2∠EOF,即∠COE+∠DOF+∠EOF=2∠EOF,∴∠EOF=∠COE+∠DOF=20°+20°=40°;(2)设∠COE=∠DOF=x,∵∠COD=2∠EOF,∴∠COE+∠DOF+∠EOF=2∠EOF,∴∠EOF=∠COE+∠DOF=2x,∴∠AOC=∠BOD=∠EOF=2x.∵∠EOF与∠COD互余,∴∠EOF+∠COD=90°,即2x+4x=90°,∴x=15°,∴∠COE=∠DOF=15°,∠AOC=∠BOD=∠EOF=30°,∴∠COD=60°,∠AOB=120°,∴∠AOB+∠COD=120°+60°=180°,∠COB=90°,∠AOD=90°,∴∠COB+∠AOD=180°,∴互补的角为:∠AOB与∠COD,∠COB与∠AOD.(3)若OF与OA垂直,则∠AOF=∠AOC+∠COE+∠EOF=90°,设∠COE=∠DOF=x,∴2x+x+2x=90°,∴x=18°,∴∠AOB=8x=144°,若OE与OA垂直,则∠AOE=∠AOC+∠COE=90°,设∠COE=∠DOF=m,∴2m+m=90°,∴m=30°,∴∠AOB=8m=240°,∵0°<∠AOB<180°,∴这种情况应舍去,综上,∠AOB=14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关键是正确地进行角的计算,正确列出方程.(1)根据角的关系进行计算便可;(2)根据互余角列出方程解答;(3)分两种情况讨论:OF与OA垂直和OE与OA垂直,进行解答.4.已知:∠AOD=156°,OB、OC、OM、ON是∠AOD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当OB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则∠MON的大小为______;(2)如图2,若∠BOC=24°,OM平分∠AOC,ON平分∠BOD.当∠BOC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AOB=30°,当∠BOC在∠AOD内绕着点O以2°/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时,∠AOM和∠DON中的一个角的度数恰好是另一个角的度数的两倍,求t的值【答案】解:(1)78°;(2)∵OM平分∠AOC,ON平分∠BOD,∴∠COM=12∠AOC,∠BON=12∠BOD,∴∠MON=∠BON+∠COM−∠BOC=12∠AOC+12∠BOD−24°=12(∠AOC+∠BOD)−24°,∴∠MON=12(∠AOD+∠BOC)−24°=12×180°−24°=66°;(3)∵∠BOC在∠AOD内绕着点O以2°/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OM平分∠AOC,ON平分∠BOD,∴∠AOC=(54+2t)°,∠AOM=(27+t)°,∠BOD=(126−2t)°,∠DON=(63−t)°,若∠AOM=2∠DON时,即27+t=2(63−t),∴t=33;若2∠AOM=∠DON,即2(27+t)=63−t,∴t=3;∴当t=3或t=33时,∠AOM和∠DON中的一个角的度数恰好是另一个角的度数的两倍.【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OM=12∠AOB,∠BON=12∠BOD,即可求∠MON的大小;(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OM=12∠AOC,∠BON=12∠BOD,即可求∠MON的大小;(3)由题意可得∠AOC=(54+2t)°,∠AOM=(27+t)°,∠BOD=(126−2t)°,∠DON= (63−t)°,分∠AOM=2∠DON,∠DON=2∠AOM两种情况讨论,列出方程可求t的值.【解答】解:(1)∵OM平分∠AOB,ON平分∠BOD,∴∠BOM=12∠AOB,∠BON=12∠BOD,∵∠MON=∠BOM+∠BON=12∠AOD,∴∠MON=78°故答案为:78°(2)见答案;(3)见答案.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3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若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BP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请求出这个长度;如果会变化,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这个长度;(3)动点Q从点B处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与点Q相距4个单位长度?【答案】解:(1)−20,10−5t;(2)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5.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BP的中点,∴MN=MP+NP=12AP+12BP=12(AP+BP)=12AB=15;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BP的中点,∴MN=MP−NP=12AP−12BP=12(AP−BP)=12AB=15,∴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5.(3)若点P、Q同时出发,设点P运动t秒时与点Q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①点P、Q相遇之前,由题意得4+5t=30+3t,解得t=13;②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5t−4=30+3t,解得t=17.答:若点P、Q同时出发,13或17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10−30;点P表示的数为10−5t;(2)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易求出MN.(3)分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根据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4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点A表示的数为10,B在A点左边,AB=30,∴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10−30=−2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点P表示的数为10−5t;故答案为:−20,10−5t;(2)见答案;(3)见答案.6.已知∠AOC和∠BOC是互为邻补角,∠BOC=50∘,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DEO=30∘).(1)如图1,使三角板的短直角边OD与射线OB重合,则∠COE=______.(2)如图2,将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若OE恰好平分∠AOC,请说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AOE时,求∠BOD的(3)如图3,将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转动到使∠COD=14度数.(4)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秒时,OE恰好与直线OC重合,求t的值.【答案】(1)40°,(2)∵OE平分∠AOC,∠COA,∴∠COE=∠AOE=12∵∠EOD=90°,∴∠AOE+∠DOB=90°,∠COE+∠COD=90°,∴∠COD=∠DOB,∴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设∠COD=x°,则∠AOE=4x°,∵∠DOE=90°,∠BOC=50°,∴5x=40,∴x=8,即∠COD=8°∴∠BOD=58°.(4)如图,分两种情况:在一周之内,当OE与射线OC的反向延长线重合时,三角板绕点O旋转了140°,5t=140,t=28;当OE与射线OC重合时,三角板绕点O旋转了320°,5t=320,t=64.所以当t=28秒或64秒时,OE与直线OC重合.综上所述,t的值为28或64.【解析】【解析】∵∠BOE=∠COE+∠COB=90°,又∵∠BOC=50°,∴∠COE=40°,故答案为:40°;(2)见答案;(3)见答案.(4)见答案.(1)代入∠BOE=∠COE+∠COB求出即可;(2)求出∠AOE=∠COE,根据∠DOE=90°求出∠AOE+∠DOB=90°,∠COE+∠COD= 90°,推出∠COD=∠DOB,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平角等于180°求出即可;(4)分两种情况:在一周之内,当OE与射线OC的反向延长线重合时,三角板绕点O 旋转了140°;当OE与射线OC重合时,三角板绕点O旋转了320°;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角的计算,能根据图形和已知求出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7.以∠AOB的顶点O为端点引射线OC,使∠AOC=2∠BOC,若∠AOB=30°,请在图中作出射线OC,并求出∠AOC的度数.【答案】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若射线OC在∠AOB的内部,则∠AOC+∠BOC=30°,即2∠BOC+∠BOC=30°,所以∠BOC=10°,∠AOC=20°.②如图2,若射线OC在∠AOB外部,则由∠AOC=2∠BOC,可得OB就是∠AOC的平分线,所以∠AOC=2∠AOB=60°.综上,∠AOC的度数是20°或60°.【解析】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关键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分射线OC在∠AOB的内部和射线OC在∠AOB外部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8.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点B在点A的右侧,且到点A的距离是18;点C在点A与点B之间,且到点B的距离是到点A距离的2倍.(1)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2)若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以毎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P运动到C点时,点Q与点B的距离是多少?(3)在(2)的条件下,若点P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C,点Q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QB.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C+QB=4?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15;3;(2)当P运动到C点时,t=3−(−3)]÷4=32s,则,点Q与点B的距离是:32×2=3;(3)假设存在,AC=6当点P在点C左侧时,PC=6−4t,QB=2t,∵PC+QB=4,∴6−4t+2t=4,解得t=1.此时点P表示的数是−3+4=1;当点P在点C右侧时,PC=4t−6,QB=2t,∵PC+QB=4,∴4t−6+2t=4,解得t=53.此时点P表示的数是−3+4×53=113.综上所述,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C+QB=4,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1或113.【解析】略9.已知∠AOB是锐角,∠AOC=2∠BOD.(1)如图,射线OC,射线OD在∠AOB的内部(∠AOD>∠AOC),∠AOB与∠COD互余.①若∠AOB=60°,求∠BOD的度数.②若OD平分∠BOC,求∠BOD的度数.(2)若射线OD在∠AOB的内部,射线OC在∠AOB的外部,∠AOB与∠COD互补.方方同学说:∠BOD的度数是确定的;圆圆同学说:这个问题要分类讨论,一种情况下∠BOD的度数是确定的,另一种情况下∠BOD的度数不确定.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答案】解(1)①∵∠AOB=60°,∠AOB与∠COD互余,∴∠COD=30°,∵∠AOC=2∠BOD,∴∠BOD=10°.②设∠BOD=x°,∵OD平分∠BOC,∠AOC=2∠BOD,∠BOC,∠AOC=2x°,∴∠BOD=∠COD=12∵∠AOB与∠COD互余,∴4x+x=90,解得:x=18,∴∠BOD=18°.(2)设∠BOD=x,∠AOD=y.当射线OD在∠AOC内部时(如图1),由题意,得∠AOB+∠COD=180°,即x+y+2x−y=3x=180°,此时∠BOD=60°,确定.当射线OD在∠AOC外部时(如图2),由题意,得∠AOB+∠COD=180°,即x+y+y+2x=3x+2y=180°,此时∠BOD不确定;∴圆圆的说法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角的计算,还用到了方程的思想.注意(2)要根据射线OD的位置不同,分类讨论,分别求出∠BOD的度数.(1)①根据∠AOB=60°,∠AOB与∠COD互余,可得∠COD=30°,再根据∠AOC=2∠BOD,可得∠BOD的度数;②先设∠BOD=x°,则4x+x=90,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2)分射线OD在∠AOC的内部与在∠AOC的外部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0.某快递公司招聘快递员,快递员的月工资由底薪800元加上快递送单补贴(送一个包裹称为一单)构成,快递包裹补贴的具体方案如表:(1)若某快递员10月份送包裹800单,则他这个月的工资总额为多少元?(2)若某快递员11月份送包裹1200单,则他这个月的工资总额为多少元?(3)设12月份某快递员送包裹x单(x>1000),那么他的月工资总额是多少?(请你用含有x、m的代数式表示)(4)若某快递员12月份送包裹1800单,所得工资总额为7200元,求m的值.【答案】解:(1)工资总额=800+800×3=3200(元)答:他这个月的工资总额为3200元;(2)∵1000<1200<1500,∴工资总额=800+1000×3+(1200−1000)×4=4600(元),答:他这个月的工资总额为4600元;(3)当1000<x⩽m时,月工资总额=800+1000×3+4(x−1000)=4x−200,当x>m时,月工资总额=800+1000×3+4(m−1000)+5(x−m)=5x−m−200;(4)当m⩾1800时,月工资总额=800+1000×3+(1800−1000)×4=7000(元),不合题意舍去,当m<1800时,则800+1000×3+(m−1000)×4+5(1800−m)=7200,解得:m=1600,答:m的值为1600.【解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性质解答.(1)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某快递员10月份送包裹800单的工资总额为底薪(800)加补贴(800×3);(2)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某快递员11月份送包裹1200单的工资总额为底薪(800)加补贴(1000×3+200×4);(3)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写出各段x、m的代数式;当1000<x⩽m时和当x>m时两种讨论,(4)将x=1800,月工资总额=7200代入两个代数式就可解得m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讨论题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类型之一直线型中的分类讨论直线型中的分类讨论问题主要是对线段、三角形等问题的讨论,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问题和三角形高的问题尤为重要.1.(沈阳市)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A.50°B.80°C.65°或50° D.50°或80°2.(•乌鲁木齐)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A.9cm B.12cm C.15cm D.12cm或15cm3. (江西省)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设AE=a,AB=b, BF=c,试猜想a、b、c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类型之二圆中的分类讨论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在解决圆的有关问题时,特别是无图的情况下,有时会以偏盖全、造成漏解,其主要原因是对问题思考不周、思维定势、忽视了分类讨论等.4.(湖北罗田)在Rt△ABC中,∠C=900,AC=3,BC=4.若以C点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 __.5.(上海市)在△ABC中,AB=AC=5,3cos5B .如果圆O的半径为10,且经过点B、C,那么线段AO的长等于.6.(•威海市)如图,点A,B在直线MN上,AB=11厘米,⊙A,⊙B的半径均为1厘米.⊙A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1+t(t≥0).(1)试写出点A,B之间的距离d(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问点A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类型之三方程、函数中的分类讨论方程、函数的分类讨论主要是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或在有实际意义的情况下的讨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特殊点的情况.7.(上海市)已知AB=2,AD=4,∠DAB=90°,AD∥BC(如图).E是射线BC上的动点(点E与点B不重合),M是线段DE的中点.(1)设BE=x,△ABM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如果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BE的长;(3)联结BD,交线段AM于点N,如果以A、N、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相似,求线段BE的长.8.(福州市)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1)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2)设顶点为F的抛物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P,且以点E、F、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MNFE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析】由于已知角未指明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分类讨论:(1)当50°角是顶角时,则(180°-50°)÷2=65°,所以另两角是65°、65°;(2)当50°角是底角时,则180°-50°×2=80°,所以顶角为80°。
故顶角可能是50°或80°.【答案】D .2.【解析】在没有明确腰长和底边长的情况下,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腰长是3cm ,底边长是6cm 时,由于3+3不能大于6所以组不成三角形;当腰长是6cm ,地边长是3cm 时能组成三角形.【答案】D3.【解析】由折叠图形的轴对称性可知,B F BF '=,B FE BFE '∠=∠,从而可求得B′E=BF ;第(2)小题要注意分类讨论.【答案】(1)证:由题意得B F BF '=,B FE BFE '∠=∠,在矩形ABCD 中,AD BC ∥,B EF BFE '∴∠=∠,B FE B EF ''∴∠=∠,B F B E ''∴=.B E BF '∴=.(2)答:a b c ,,三者关系不唯一,有两种可能情况:(ⅰ)a b c ,,三者存在的关系是222a b c +=.证:连结BE ,则BE B E '=.由(1)知B E BF c '==,BE c ∴=.在ABE △中,90A ∠=,222AE AB BE ∴+=. AE a =,AB b =,222a b c ∴+=.(ⅱ)a b c ,,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 b c +>.证:连结BE ,则BE B E '=.由(1)知B E BF c '==,BE c ∴=.在ABE △中,AE AB BE +>, a b c ∴+>.4.【解析】圆与斜边AB 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种情况,1、圆与AB 相切,此时r =2.4;2、圆与线段相交,点A 在圆的内部,点B 在圆的外部或在圆上,此时3<r≤4。
【答案】 3<r≤4或r =2.45.【解析】本题考察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径定理以及分类讨论思想。
由AB=AC=5,3cos 5B =,可得BC 边上的高AD 为4,圆O 经过点B 、C 则O 必在直线AD 上,若O 在BC 上方,则AO=3,若O 在BC 下方,则AO=5。
【答案】3或5.6.【解析】在两圆相切的时候,可能是外切,也可能是内切,所以需要对两圆相切进行讨论.【答案】解:(1)当0≤t≤5.5时,函数表达式为d =11-2t ;当t >5.5时,函数表达式为d =2t -11.(2)两圆相切可分为如下四种情况:①当两圆第一次外切,由题意,可得11-2t =1+1+t ,t =3;②当两圆第一次内切,由题意,可得11-2t =1+t -1,t =311; ③当两圆第二次内切,由题意,可得2t -11=1+t -1,t =11;④当两圆第二次外切,由题意,可得2t -11=1+t +1,t =13.所以,点A 出发后3秒、311秒、11秒、13秒两圆相切. 7.【解析】建立函数关系实质就是把函数y 用含自变量x 的代数式表示。
要求线段的长,可假设线段的长,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题中遇到“如果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
【答案】(1)取AB 中点H ,联结MH , M 为DE 的中点,MH BE ∴∥,1()2MH BE AD =+. 又AB BE ⊥,MH AB ∴⊥. 12ABM S AB MH ∴=△,得12(0)2y x x =+>;(2)由已知得DE =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 为直径的圆外切, 1122MH AB DE ∴=+,即11(4)222x ⎡+=+⎣. 解得43x =,即线段BE 的长为43; (3)由已知,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又易证得DAM EBM ∠=∠.由此可知,另一对对应角相等有两种情况:①ADN BEM ∠=∠;②ADB BME ∠=∠.①当ADN BEM ∠=∠时,AD BE ∥, ADN DBE ∴∠=∠.DBE BEM ∴∠=∠.DB DE ∴=,易得2BE AD =.得8BE =;②当ADB BME ∠=∠时,AD BE ∥, ADB DBE ∴∠=∠.DBE BME ∴∠=∠.又BED MEB ∠=∠, BED MEB ∴△∽△. DE BE BE EM ∴=,即2BE EM DE =,得2222(x x =+-.解得12x =,210x =-(舍去).即线段BE 的长为2.综上所述,所求线段BE 的长为8或2.8.【解析】①解决翻折类问题,首先应注意翻折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找出相等的边和角.其次要注意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结合这两个性质来解决.在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关键在于正确的分类,因而应有一定的分类标准,如E 为顶点、P 为顶点、F 为顶点.在分析题意时,也应注意一些关键的点或线段,借助这些关键点和线段来准确分类.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③解决和最短之类的问题,常构建水泵站模型解决.【答案】(1)(31)E ,;(12)F ,.(2)在Rt EBF △中,90B ∠=, 2222125EF EB BF ∴=++= 设点P 的坐标为(0)n ,,其中0n >, 顶点(12)F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1)2(0)y a x a =-+≠.①如图①,当EF PF =时,22EF PF =, 221(2)5n ∴+-=.解得10n =(舍去);24n =.(04)P ∴,. 24(01)2a ∴=-+.解得2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1)2y x =-+②如图②,当EP FP =时,22EP FP =, 22(2)1(1)9n n ∴-+=-+.解得52n =-(舍去). ③当EF EP =时,53EP =<,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抛物线解析式是22(1)2y x =-+.(3)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图③,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E ',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 ',连接E F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 ,,则点M N ,就是所求点. (31)E '∴-,,(12)F NF NF ME ME '''-==,,,.43BF BE ''∴==,. FN NM ME F N NM ME F E ''''∴++=++=22345=+=. 又5EF = ∴55FN NM ME EF +++=+,此时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值是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