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调秧歌戏、丝弦及河北梆子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调秧歌戏、丝弦及河北梆子的艺术特色
一、西调秧歌戏
西调秧歌,又称河北大秧歌,普遍流行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地区的广大农村。
艺人为了区分流派,将其分为"西调"、"河北调"等,据明隆庆年间修撰的《赵州志》记载:就有"正有十五日放纸鸢唱秧歌"之语。
彼时"秧歌"已经普遍流行于民间。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已出现了最早的西调秧歌班:灵寿县万寿村的"秧歌子弟班".秧歌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现在还有不少冠以本县名称的秧歌,如"平山秧歌、新乐秧歌、正定秧歌、获鹿秧歌"等仍活跃于佳节或农闲时节。
西调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它以"七打、八唱、九松闲"、"大跃套大衫,外套一坎肩,一唱面对门,二唱打地摊"等演唱特点和特殊演出的形式着称于世,过去曾有过"大罗腔","调屁股身歌"等称谓。
它的剧目内容表现的全部是广大农民的生活琐事、民间故事等,演员们以夸张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模仿土语方言进行表演,使观众忍俊不禁,百看不厌。
西调秧歌唱腔委婉动听,旋律优美流畅。
它的唱词通俗、长短不一,是多变的、上下句词格;基本演唱形式为规律性极强的长短点打击乐伴奏;它独特的唱词和极其浓郁的地方土语,再加上没有文场乐器与唱腔的音响争鸣和干扰,造成了秧歌幽默而诙谐的艺术特色:"独一无二的清白、通俗、简炼、易唱、易记".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秧歌艺人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演唱艺术水平和加强文化素质的修养。
他们一方面继续演出群众喜听爱看的传统剧目:"《田二洪开店》、《双锁柜》、《借闺女吊孝》、《三劝》、《四劝》、《打经堂》"等,另一方面改编、移值了不少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如"《杀楼》、《金成扫雪》".此外,现代剧目《郭小风》等的创作,为秧歌剧表现现实生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至今,西调秧歌这种民间戏曲形式仍有不少观众喜欢。
虽然现代新兴的艺术形式对秧歌具有强烈的冲击作用,但在广大农村,农闲时间仍旧有秧歌的活动,并且在婚、丧、庙会、节日之际演唱秧歌的风俗至今未衰。
二、丝弦
丝弦,古名"弦索腔",民间俗称"河西调"、"弦子腔"、"小鼓腔"、"女儿腔"等等,现代称谓"丝弦". 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至有清一代,以石家庄为中心。
按方位丝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路。
它是河北省特有的较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丝弦的行当分生、旦、净、丑诸行。
丝弦戏的唱腔为混合唱腔体制的剧种。
除有《山坡羊》、《歌南子》、等散曲外,主要由官调与越调两种组合而成。
"越调"为丝弦戏中另一板式变化体腔,主凌晨正好位于官调音下方四度,成为官司调最近关系的属调。
"宫调"唱腔明快、清新、激越、悠扬,宜于叙事和抒情。
戏中生角、旦角均为官调。
丝弦的表演特点是泥土气息浓厚,动作夸张幅度较大,热烈火炽,粗犷豪放,刻画人物细腻,并崇尚特技。
花脸、花旦、老旦等行当将其特点表演的更具特色。
它的表演继承了木偶戏的衣钵,后来变为真人登台演出,它对人物的刻划及角色形象的塑造运用了身段动作、面部表情和手指动作,其间不乏夸张手法;其后是演员在舞台上做戏,表演特戏和脸谱的利用,并借用"社火"的形式,真刀真枪地在舞台上展示一番。
此外,它还曾借鉴昆曲、京剧、河北梆子等姊妹艺术的表演形式。
丝弦长期与老调、梆子同台演出,丰富了丝弦的剧目、舞台美术、音乐、表演等。
丝弦以传统剧目为主,共五百多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晋剧、老调、河北梆子、西调、昆曲、京剧等剧种移植来的。
周恩来总理生前对丝弦戏备加关怀和爱护,他曾四次接见了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全体人员,其中三次合影留念。
第一次接见还为剧团亲笔题词勉励。
至今,题词仍鼓舞着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前进,丝弦剧种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扶植下,一边演旧戏,一边改编、移植了很多优秀剧目,其中《空印盒》剧目还被拍摄成为电影片,现代戏的创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本地称梆子腔。
过去叫过直隶梆子、秦腔、山陕梆子等。
它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也是惟一冠有"河北"二字的主要地方剧种,被河北人民亲切地称为"家乡戏",或称之为"省剧".河北梆子是在山西梆子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成,这可能与到北京演出的梆子腔艺人大多为山西人,以及京城的梆子腔观众大多为山西商人有关。
演唱语言由以晋语为主变为以"河北话"为主,河北梆子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唱腔中"反调"的出现。
20世纪50年代后,河北梆子进入了它的复兴时期,在剧种方面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我国北方影响较大的剧种之一。
在内容上,有的赞美妇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有的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有的歌颂抗击侵略战争的英雄人物,有的反映农村生活的风趣等。
河北梆子在唱腔上的风格特点是高亢、激越、慷慨、悲壮,听起来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
其唱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或十字的整句。
伴奏音乐有唢呐、弦乐曲牌近百支,锣鼓经百余首,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气氛和伴奏角色动作。
历史上,河北梆子曾经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剧种,大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它诞生于河北农村并流布河北全省,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产生于一个村落又盛行在此村落的剧种。
在河北省出生的、当代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东光人荀慧生、高阳人盖叫天、南宫人尚小云等,早年都曾为梆子演员。
它的传统剧目已有抄本约500余出。
目前,河北梆子剧院是个剧种影响较大的演出团体之一。
代表性的剧目主要是《杜十娘》、《哪吒》、《钟馗》、《陈三两》、《南北合》、《窦娥冤》及现代戏《龙江颂》、《红色娘子军》、《蝶恋花》等,主要演员有张惠云、李淑惠、刘凤岭、张淑敏、裴艳玲、路翠格等。
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