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护理《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护理《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护理评估中如何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是护士运用感官或借助简单诊疗器械系统医学教育网原创收集健康信息的方法。
包括视觉观察、触觉观察、听觉观察、嗅觉观察2.交谈:护士与病人沟通思想和治疗信息的有效方法。
(1)目的:有助于获得可靠、全面的病人健康资料;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向病人反馈有关病情、检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信息;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2)方式:①正式交谈:按护患双方预先拟定的计划进行的交谈。
常用于病史采集。
②非正式交谈:在日常工作中与病人进行的随机交谈。
此方式可使人感到轻松、自然,有助于护士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
(3)交谈要点:交谈环境舒适、安静,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向病人明示谈话的目的和所需的时间;抓住主题,引导交谈;注意倾听,及时反馈;语句表达清晰,语意明确,语速适当;谈毕小结。
3.查阅:在评估前及护理活动中,护士需要随时查阅病人的医疗病历、护理病历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
书写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与注意事项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1.三部陈述法——护理诊断名称(P)+相关因素(E)+临床表现(S);多用于现存的护理诊断。
2.二部陈述法——护理诊断名称(P)+相关因素(E);用于"有……危险"的护理诊断。
3.一部陈述法——护理诊断名称(P);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
书写护理诊断注意事项1.一个护理诊断只针对一个健康问题。
2.护理诊断须采用规范的名称。
3.护理诊断陈述的健康问题必须是护理措施能够解决的。
4.相关因素是医学教育网,原创制定护理措施的依据,因此必须准确,陈述使用"与……有关".若无法确定相关因素时可写"与未知因素有关".5.确立知识缺乏的诊断,可陈述"知识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识".内科门诊的护理常规工作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护士接到病案或诊疗手册后按顺序向患者扼要了解病情,进行分诊。
基础护理学知识要点

基础护理学要点第一章医院和住院环境1.抢救物品的“五定”: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2.护理工作中的“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3.病室湿度、温度的高低对患者的影响:(温度):①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呼吸和消化功能,不利于体热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②室温过低则使病人畏缩不安、肌肉紧张、缺乏动力、也容易在诊疗护理时受凉(湿度):①湿度过高,蒸发散热作用减弱,抑制汗液排出,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②湿度过低,室内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可引起口干咽痛、烦渴等不适,对气管切开或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尤其不利4.病室适宜温度:普通病房适宜温度18-22℃,产房、手术室、新生儿室、老年病室内适宜的温度是22-24℃5.铺床法的注意事项:①病人进餐或接收治疗时,应暂停铺床②用物准备齐全,折叠正确应按使用先后顺序放置③操作中应用节力原则:减少走动次数,避免无效动作,身体靠近床边,两腿根据情况左右、前后分开,稍屈膝,以扩大支撑面,增加身体稳定④铺麻醉床时应更换干净的被单,保证术后病人安全舒适,预防感染⑤中单要完全遮盖橡胶中单,避免橡胶中单与皮肤直接接触第二章入院和出院护理1.分级护理的使用对象及巡视时间:①特级护理:随时抢救的病人、重症监护病人、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病人、严重创伤或大面积杀伤的病人、肾脏替代治疗(CRRT)。
专人24h护理②一级护理: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病人、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大出血、肝肾衰竭和早产儿等。
(每1h)③二级护理: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病人。
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年老体弱者、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幼儿等(每2h)④三级护理: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病人。
一般慢性病人、疾病恢复期病人和择期手术前的病人等(每3h)第三章舒适与安全1.被迫卧位的概念:指病人意识清楚,也有变换的能力,但由于疾病影响或因治疗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基础护理学知识

基础护理学知识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基础学科,主要涉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护理技术。
以下是基础护理学的一些知识点:一、健康与疾病人体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而疾病是指身体功能或结构的异常状态。
护理的目标是维持和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护理师需要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只有了解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才能有效地护理患者,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根据临床表现和护理评估而判断患者的护理问题。
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高危坠床、液体过多、疼痛、心理焦虑等。
四、基础护理技术基础护理技术包括体温测量、脉搏测量、呼吸观察、血压测量、口腔护理、卧床翻身、灌肠等。
这些技术是护理师日常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能够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五、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是医院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护理师需要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知识。
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手卫生、消毒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保护患者的健康。
六、药物与计算护理师需要了解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掌握正确的药物给予方法和计算药物的剂量。
此外,还需要了解急救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处理。
七、身心健康护理护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还包括对患者心理的支持和疏导。
护理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睡眠、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八、伦理道德护理师在护理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护理伦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个人尊严,保护患者的利益,维护护理专业的声誉。
此外,还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它为护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通过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护理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要,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总结知识点

基础护理总结知识点一、生活护理1.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包括洗漱、进食、如厕、活动等。
2.协助病人进行床位转移,避免病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预防压疮的发生。
3.患者翻身:卧床不起或运动能力差的病人,除日常清洁外,最好每2小时或更短时间帮助病人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压迫血管,引起缺氧,造成肌肉的损伤。
4.保持患者的环境卫生,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整洁,灭菌和无菌操作。
5.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6.安全护理:要做好病人的安全护理工作,包括保持环境的整洁,避免病人的摔倒等。
7.维持患者皮肤的清洁。
全身清洁做好患者每日全身清洁工作,除头部皮肤清洁外,常用沐浴或擦洗,保持不缺氧(足底、脖子、侧腹、骨盆轮转点等)。
二、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来进行心理护理工作。
2.鼓励患者进行合适的康复活动,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温暖。
4.协助患者缓解压力,有助于患者克服疾病。
5.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排解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6.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
三、预防护理1.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病史,做好病人的相关记录。
2.给予病人正确的饮食和营养指导,帮助病人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4.定期进行体检,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
5.进行家庭访视,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情况,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6.定期进行健康评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本文对基础护理的知识总结,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以上内容对护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基础护理学的知识点大总结

基础护理学的知识点大总结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学科,而基础护理学则是护理学中的基础领域。
基础护理学主要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是护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基础护理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人体解剖学知识点1. 细胞组织学: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组织则是由相同或相似细胞组成的结构。
2. 器官系统:人体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3.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它们为身体提供支持和保护,同时还参与姿势维持和运动。
4.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生理学知识点1. 细胞生理学: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和物理反应,包括细胞代谢、细胞分裂等。
2. 器官系统的生理学: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如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等。
3. 血液学: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如红细胞的氧运输、白细胞的免疫功能等。
4. 免疫学: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三、病理学知识点1. 疾病的分类:疾病可以按照原因、器官系统、病程等方式进行分类。
2. 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3. 疾病的发展过程:疾病从发生到发展的过程,如潜伏期、急性期、恢复期等。
四、药物学知识点1.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按照作用方式、化学成分等方式进行分类。
2. 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或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来发挥作用。
3. 常见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降血压药等。
五、护理技术知识点1. 健康评估: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
2. 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手卫生、消毒与灭菌、标准预防措施等。
3. 药物管理:包括药物的存储、给药方式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等。
4.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的特点和程度,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轻疼痛。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基础学科,是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
下面是对基础护理学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1.生理学知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一门学科,对护理学生而言,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必备的基础知识。
例如,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心脏的功能是泵血,维持血液循环;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分别起到输送血液、回收血液和交换物质的作用。
2.解剖学知识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对于护理学生来说,了解人体各部位的构造和位置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心脏位于胸腔中央,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组成;肺位于胸腔两侧,左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右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3.病理学知识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对于护理学生来说,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表现是必要的。
例如,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引起血糖升高的疾病。
4.药理学知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的学科,对于护理学生来说,了解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适应症是必要的。
例如,抗生素是一类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药物,适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
5.护理学理论护理学理论是指用于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体系,对于护理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护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必须的。
例如,冯·洛厄敦行为学说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健康人类的和谐与河积是由于个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
6.护理实践技能护理实践技能是指护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掌握的各种基本护理操作。
例如,体温测量、血压测量、皮肤护理等。
这些实践技能是护理学生进行实际护理工作的基础,需要通过实践训练来掌握和提高。
总之,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包括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理论和护理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护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护理能力。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第二章环境一、医院环境的特点服务的专业性,安全舒适性,管理统一性,文化特殊性二、医院环境的分类按环境的性质划分:物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疗服务环境,医院管理环境按环境地点划分:门诊环境,急诊环境病区环境。
三、环境的调控(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空间:一般情况下,每个病区设30~40张病床为宜,每间病室设2~4张病床或单床,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
温度:普通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为宜,新生儿、老年病室、产房和手术室以22~24℃为宜。
湿度:适宜的病室湿度为百分之50~60%通风:一般通风的时间为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噪声:白天理想的噪声强度是35~40dB(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光线: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可以促进机体内部分合成维生素D,对辅助治疗颇有意义装饰:防滑等级通常分为三级,一级是指不安全,防滑系数小于0.50,二级是指安全防滑系数为0.50到0.79,三级是指非常安全防滑系数不小于0.80。
(二)医院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控:包括人际关系和医院的规章制度1.医院门诊环境的调控门诊的设置和布局,门诊环境的管理医院急诊环境的调控急诊设置和布局急诊环境的管理:预检分诊的护士要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
抢救工作中的抢救物品,准备所有抢救物品,必须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专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2.医院病情环境的调控病区的设置和布局,每间病室设2~4张病床,病床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m,每个病区最好设30~40张病床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一节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分类(一)按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自身医院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病人在医院内遭受到自身固有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知识点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知识点1、护士的基本任务: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需要采取端坐位,此卧位属于被迫卧位。
3、协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动作轻,不拖拉,牵引患者不放松牵引,手术患者应先检查敷料,翻身间隔一般每2小时一次,带导管者应先将导管放置妥当。
4、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戊二醛。
5、需口患者腔特殊护理的是高热患者、昏迷患者、危重患者、禁食患者。
6、会导致圧疮发生的因素:局部组织受压、皮肤经常受到潮湿摩擦刺激、全身营养缺乏、使用石膏衬垫不当。
7、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活动,判断肌力为1级8、为尿潴留患者导尿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测量膀胱容量9、便秘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生活要有规律,按时排便、多食含有粗纤维的食物、卧床患者应及时给予便器、病情许可时,协助下床排便。
10、排便异常: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柏油样便、痔疮患者排便后有鲜血滴出、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呈灰白色、肠套叠患者可有果酱样便、痢疾患者常为脓血便。
11、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应加锁并专人保管。
12、输液时间计算:输液时间(h)=(输液总量×点滴系数)÷(滴速×60)13、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的特征性症状是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气促、胸闷。
14、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15、颈外静脉穿刺的正确部位: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
16、患者大量输入库血后容易出现低血钙。
17、输液中发生循环负荷过重时吸氧需用20%~30%的乙醇湿化,其目的是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18、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轻症的减慢滴速,重症的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19、采集血标本时,血清标本应注入干燥试管、生化检验标本在空腹时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应隔绝空气、严禁在输液的针头处采血、血培养标本应注意无菌操作。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归纳大全一、绪论。
1. 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 古代护理学: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
如古埃及、古希腊时期的护理多由家庭成员或奴隶承担,当时护理知识也多与宗教和迷信交织。
- 近代护理学:南丁格尔是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
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圣多马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理理念强调护理是一门科学,注重环境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 现代护理学:护理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护理工作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家庭等多个领域,护理模式也不断发展,如整体护理模式等。
2. 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 任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 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研究等。
二、环境。
1. 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
- 医院环境应安全、舒适、整洁、安静。
- 物理环境:- 温度: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 - 22℃;新生儿室、老年病房、产房、手术室等温度应保持在22 - 24℃。
- 湿度:病室相对湿度以50% - 60%为宜。
湿度过高时,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潮湿、气闷;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等。
- 通风:通风可调节室内温湿度,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保持空气清新。
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 光线:病室采光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
避免阳光直射患者的眼睛,以防损伤视网膜;夜间应采用地灯或壁灯等柔和的灯光,既方便护士夜间巡视又不影响患者睡眠。
- 噪声:白天较理想的噪声强度为35 - 40dB,当噪声强度达到50 - 60dB时,患者可感到疲倦不安;长时间暴露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可导致患者听力丧失。
医院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如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 社会环境:包括护患关系、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等。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础上的。
三、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四)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四)第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1、医疗护理文件记录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简要、清晰。
2、医嘱处理的原则:先执行后转录,先急后缓,先临时后长期,医嘱执行者应签全名。
3、长期医嘱:是指医生开写医嘱起,至医嘱停止,有效期在24小时以上的医嘱。
4、临时医嘱:有效期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
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在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医生下的口头医嘱时,执行护士应先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事后立即补写医嘱。
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总称。
体温也称体核体温: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或中枢神经的温度,具有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的特点。
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持续较长时间(6~8小时)没有进食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一)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
(二)产热与散热1.产热过程:人体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产热的方式:分为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成年人以战栗产热为主,而非战栗产热对新生儿尤为重要。
2.散热过程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呼吸,排尿,排便。
人体的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3.成人体温平均值及正常范围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口温37.0℃36.3~37.2℃肛温37.5℃36.5~37.7℃腋温36.5℃36.0~37.0℃昼夜: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小时最低,午后1~6小时最高。
女性在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
(三)体温的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37.3~38.0℃。
中等热:38.1~39.0℃。
高热:39.1~41.0℃。
超高热:41℃以上。
发热过程包括三个时期体温上升期:瓷器的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体温上升可有骤升或渐升两种方式。
护理基础整本知识点总结

护理基础整本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护理1. 体温测量体温方法、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异常2、脉搏脉搏的触诊方法、脉搏异常的诊断与处理3、呼吸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异常呼吸的处理4、口腔护理口腔护理的目的、方法、护理用品的选择5、皮肤护理皮肤的观察、清洁、保湿、防止压疮6、排泄护理排泄物的观察、帮助患者排泄、厕所卫生7、营养护理患者的饮食习惯、饮食的准备、进食监护8、品行与睡眠护理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提供舒适的环境二、心理护理1、安全感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2、沟通与支持护士的沟通技巧、患者的心理支持3、疼痛管理不同类型的疼痛、疼痛评估、疼痛的处理4、心理干预患者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的原则5、死亡与临终关怀死亡的概念、临终关怀的原则三、生命体征监测1、血压测量血压的观察、测量的方法、异常血压的处理2、血糖测量血糖的测量设备、测量的技术、异常血糖的处理3、心电图观察心脏的生理变化、心电图的观察、异常心电图的处理4、呼吸监测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呼吸监测仪的使用5、体重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体重监测的方法四、感染控制1、手卫生的原则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的方法、手卫生的质量控制2、环境卫生的控制医院环境的消毒、预防感染的措施3、感染的预防接种疫苗、消毒器械、预防感染的措施4、感染的诊断与处理感染的诊断标准、感染的处理原则五、药物管理1、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分类、常见药物的作用2、药物的使用方法口服、注射、静脉注射等不同的用药方法3、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4、用药安全确认患者的用药情况、正确使用药物六、护理病情评估1、综合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明确患者的病情、确定护理计划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病情3、护理记录护理记录的重要性、护理记录的方法、护理记录的规范4、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原则、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的实施七、急救护理1、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的原则、心肺复苏的技术2、外伤处理创伤的急救、止血救护、骨折的固定3、中毒处理中毒的急救、中毒的解毒4、烧伤处理烧伤的分类、烧伤的急救、烧伤的处理五、护理管理1、护理计划制定护理计划的原则、护理计划的编写2、护理培训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护理培训的方法3、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控制的原则、护理质量检查的方法4、护理督导护理工作的督导、护理督导的方法5、护理协作不同护理人员的协作、医患关系的协调六、法律伦理1、护理伦理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患者的权利2、护理法律护理人员的法律责任、医疗事故的处理3、患者知情同意患者的知情权、知情同意的签署4、医患沟通医患关系的处理、医患纠纷的调解七、特殊护理1、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护理的方法、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2、产妇护理产妇的生理变化、产妇护理的方法、产后护理的常见问题3、老人护理老人的生理特点、老人护理的方法、老年病护理的常见问题4、残疾人护理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残疾人的护理方法、残疾人的康复护理以上就是护理基础整本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基础护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基础护理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患者洗澡护理1. 准备工作患者洗澡前,护士需要先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浴室环境,准备所需的洗浴用品和毛巾等。
2. 洗浴用品准备护理人员需要准备洗漱用品,包括毛巾、浴巾、肥皂、沐浴露、洗发水等。
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需要,可以选择适合的洗浴用品。
3. 洗澡过程患者洗澡时,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脱衣服、带患者进入浴室,然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协助患者完成洗澡过程。
注意保持患者的个人隐私,做好清洁工作。
4. 完成后工作患者洗澡后,护士需要带患者离开浴室,帮助患者换洗干净衣物,清理浴室,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二、换洗衣物护理1. 准备工作患者需要定期换洗衣物,护士需要提前准备好洗涤用品,包括洗衣液、洗衣粉、柔顺剂等,确保患者换洗的衣物清洁卫生。
2. 换洗过程护士需要将患者的衣物拿到洗衣房进行清洗,然后按照患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洗涤方式,清洗干净后,再晾晒或熨烫衣物,确保患者有干净整洁的衣物穿着。
3. 完成后工作换洗完衣物后,护士需要将干净的衣物带给患者,帮助患者穿上干净整洁的衣物,同时清理洗衣用具,保持洗涤区域整洁。
三、预防压疮护理1. 定期翻身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护士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减轻身体对特定部位的压迫,预防压疮的发生。
2. 皮肤护理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感染。
3. 垫床护理患者需要使用合适的垫床,避免长时间对特定部位的压迫,减少压疮的发生。
四、协助进食护理1. 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和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2. 饮食安排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将食物送到患者的床边或者帮助患者到餐厅就餐,确保患者按时进食。
3. 饮食辅助对于需要协助进食的患者,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食,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食物和水分。
总结:基础护理是医疗护理的基础,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基础护理,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基础护理学的知识点汇总

基础护理学的知识点汇总一、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基础学科,是护理专业执业者的基本理论知识。
它包括护理学的理论和护理实践的基本原则,既内容涵盖对护理职业的理论知识,又内容涵盖护理学的一般知识。
二、护理学的定义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具体实践,它的定义是“护理学是通过分析和解决人们生活中与健康和病理问题有关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实现最佳护理效果,促进人们健康增殖和病理症状的导致因素、机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
三、护理学的基本原理1. 护理学必须有明确的现实和理论基础,以便执行护理工作。
除了基础的临床知识外,还要坚持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2. 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病人的健康,尊重病人的视角,并秉承病人的自主性,关注病人的独立性,保护病人的私人及感情生活。
3. 护理工作的首要原则是以病人的生命安全为前提,以优质的护理服务为重点。
要根据病情及护理需要,提供完善的个人护理,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四、护理学的内容与要素1. 医疗保健 (在医疗保健领域,护理学包括对患者的诊断、护理、治疗、康复等过程的管理和服务)。
2. 护理教育 (护理学的内容包括护理学的教育、培训和发展,以及临床实践。
)3. 护理研究 (护理学的内容包括护理理论、护理学方法、护理学体系和护理学研究)4. 护理实践 (护理学的内容包括护理计划、护理任务、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
五、护理学的临床实践护士要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护理实践包括:1. 护理观察和评估 (要求护士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状况,并据此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以确定相应护理措施)。
2. 护理计划 (根据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确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围绕患者的需求、目标和要求提供护理帮助,以使患者能够实现护理效果)。
3. 护理干预 (护士需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根据个体需求,实施亲密、安全、效率高的护理,与家庭成员密切配合,以利于病人的健康)。
《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

《基础护理学》高频考点必背知识点1.护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护理工作仅限于生活照料)、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护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中华护士会成立于l909年,l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一所医院里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之一。
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5.护理学的性质~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
护理学的范畴~包括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中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
6.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护理学最基本的四个概念,其中,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
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7.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
8.1990年WH0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健康是动态的过程。
9.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10.成长与发展是持续的、有顺序的,并按照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11.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12.住院处的护理工作内容有:办理入院手续;通知病房;卫生处置;护送病人人病区。
13.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观,即以整体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身心整体护理。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1.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了解人体的组织和器官结构,以及器官的功能。
例如,了解心血管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消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等。
2.生命体征测量:掌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正常人体各项生命体征的范围和意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基础护理技术:包括拍背、按摩、插尿管、导尿、换药、注射等基本护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操作顺序,并注意安全和卫生。
4.卫生与消毒知识: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手卫生和消毒方法。
学习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5.皮肤护理: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学习预防和治疗压疮、湿疹和皮肤感染等皮肤问题的方法。
学习正确的清洁、保湿和按摩技巧,促进皮肤健康。
6.营养与饮食:了解人体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原则,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常见饮食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
学习计算患者的摄入量和输出量,以及饮食的特殊要求。
7.药物治疗:学习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和副作用。
了解正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计算方法。
学习药物管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8.急救知识:掌握常见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和包扎等。
了解急救常识和应急预案,学习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9.病理学基础: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表现和诊断方法。
学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及常见疾病的并发症和预后。
10.心理护理: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学习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的技巧。
11.护理伦理与法律:了解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职业的法律责任。
学习保护患者权益和隐私的方法,了解患者病历保密和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是基础护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复习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护理学员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护理技巧和知识,为将来进一步的护理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注重实践和实操,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基护重点知识汇总护理基础知识重点必背

基护重点知识汇总护理基础知识重点必背1、口腔护理备物解释摆体位,铺巾置盘润双唇,若有义齿需取下,洗净放入冷水杯,先观粘膜再漱口,合齿纵擦牙齿外,张口擦内和咬合,颊部弧形擦洗轻,一次仅夹一棉球,先左后右顺序明,横擦硬腭与舌面,漱口观察拭水渍,酌情涂药再护唇,清理用物作记录。
2、防压疮法备物解释给便器移开桌椅取体位,热水擦背加按摩,全背、脊柱和局部,每次三至五分钟,按摩方法要正确,骨突部位细观察,选用器具防受压,床褥干燥又平紧,定时翻身作记录。
3、测量生命体征1)测体温口腔测温法:备物核对作解释,测前甩下水银柱,口表斜置舌下窝,闭唇三分钟后取。
腋下测温法:测前甩表擦腋汗,表端紧贴腋窝处,屈臂过胸十分钟,取表擦净看读数。
肛门测温法:选择体位露肛门,润滑肛表轻插入,守护测试三分钟,取表擦拭记读数。
2)测脉搏平静状态取体位,测脉示中无名指,辨脉测数三十秒,如遇异常一分钟。
3)测呼吸测时保持诊脉状,细心观察胸腹起,一起一伏为一次,测数时间一分钟。
4)测血压用前检查血压计,肘窝上端袖带系,松紧合适容一指,胸件置放脉动处,关闭气门缓充气,双眼注视水银柱,轻开气门慢放气,辨别声音听仔细,第一声为收缩压,舒张压是消音时,边听边看边记数,测毕理物作记录。
1.绝对主体地位各地考试基础护理学都要占据25%以上的比例,很多地方的考试甚至只考察基础护理学,所以在事业单位医考中,我们常说得基护者得天下。
2.看易实难,常丢分基护作为我们护理学的主干科目,易懂难通,在授课中,学生会觉得这门课程学起来非常轻松,但是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却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把握准确,做到100%的正确率,最后造成惨痛的后果,其实对于基础护理学来说,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对于平时就非常熟知的知识点做到精、准,保证绝对的正确率,避免拉分,而对于相对陌生的知识点,要做到全,我常说,对于我们基础护理学来说,没有哪句话不是重点,在考前的两天,我们拿着一本基础护理学的教科书,从第一页认认真真的念到最后一页,这才是捕捉考点的最佳方法。
【护考】基础护理学必考知识点

【护考】基础护理学必考知识点1、临床上黄疸黄染的部位:巩膜、皮肤、指甲床下和上颚。
2、护士的任务是需要帮助人群解决以下四个与健康相关的问题: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3、护理学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4、缺氧的类型:低张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
5、胆汁的作用: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中和胃酸、促进胆汁自身分泌。
6、正常人血清钾浓度: 3.5~ 5.5mmol/L。
7、典型的DIC分三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8、休克的发展过程: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衰竭期。
9、休克早起患者的表现: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尿量减少。
10、休克患者的补液总量是量需而入,遵循“需多少,补多少”原则。
动态观察静脉充盈度、尿量、脉搏、血压等指标,作为监控输液量多少的依据。
11、心力衰竭: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综合症。
12、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全身感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心率失常、妊娠与分娩。
13、肝性脑病分四期: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
14、过量输液导致肺水肿的直接机制:短时间输入过量液体,导致肺血容量急剧增加,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血管内皮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入肺泡形成肺水肿。
15、DIC: 是由多种致病因素激活机体的凝血系统,导致机体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引起全身性出血,微循环障碍乃至多器官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16、心源性休克: 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两下降所引起的休克。
17、急性肾衰是指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有水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完整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教学目的:能正确说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能正确描述良好的医院环境所具备的特点能正确解释环境的含义能正确理解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控医院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要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自然气候的影响:持续的高温环境可导致中暑,并没有导致肾脏、循环系统疾病及脑卒中的危险;极冷的环境有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发生冻伤的可能。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空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辐射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化物、氯气、臭氧等),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器官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5月21日世界无烟日(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
第二节医院环境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础护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什么是护理程序?
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促进和恢复健康为目标,科学地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
【知识点】护理程序的步骤及各阶段工作内容
一)评估:1收集资料2整理分析资料3记录资料
二)诊断:确定护理诊断
三)计划:1排列优先顺序
2设立预期目标3制定护理措施
4护理计划成文四)实施:1实施前准备2执行护理计划3完成护理记录
五)评价:1收集资料2判断效果
3分析原因4修订计划
【知识点】收集资料的目的有哪些
1)为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2)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4)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知识点】记录资料时注意哪些事项
1)记录应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准确、完整,避免用错别字。
2)主观资料尽量用病人的原话,并加上引号
3)客观资料尽量使用医学术语,描述应具体、确切,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和结论
4)记录时避免使用“好、坏、佳、尚可”等无法衡量的词语。
【知识点】资料的来源、分类、内容
来源:
(1)护理对象是资料的主要来源。
(2)与护理对象相关的人员。
(3)其他健康保健人员。
(4)护理对象的病历及各种检查报告。
(5)医疗护理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