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在一个家庭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社交和认知发展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几种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它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 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是一种兼顾到儿童需要和父母期望的教养方式。
这类父母既关心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又对他们有明确的规矩和要求。
他们赋予孩子自主性,同时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研究表明,接受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孩子通常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较高的自尊心以及良好的社交技能。
他们有着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业也表现出较高的动机和成就。
2. 纵容型教养方式纵容型教养方式则是指父母对于孩子的需求和欲望过于迁就,缺乏对规矩和纪律的明确要求。
这些父母倾向于过分溺爱孩子,常常放任他们想要的一切。
虽然这种教养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开心和满足,但是它们往往缺乏边界和约束。
研究显示,纵容型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制力不足,情绪管理困难以及缺乏自信。
他们可能对挫折和压力不够应对,也可能在与同龄人的互动中显示出困难。
3. 约束型教养方式约束型教养方式强调对孩子的严格控制和限制。
这些家长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听从和服从性,尤其注重纪律和规则。
他们对孩子的表现有较低的包容度,常常以惩罚和严厉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
尽管这种方式似乎有助于建立秩序和规则,但过度的约束可能对儿童的情绪健康和自我价值有负面影响。
约束型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增加,自我效能感下降。
4. 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需求,同时也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和问题的解决。
这种方式注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开放和平等的交流,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研究发现,受到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孩子表现出良好的社交能力、较高的道德感和合作精神。
他们相对更懂得尊重他人,对于新挑战也更有勇气和动力去面对。
总的来说,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深远。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
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
可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但在诸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从本世纪40年代起,许多心理学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证实了二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最早的研究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棗拒绝,二是支配棗服从,依此说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儿童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
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和攻击性强.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A.L.BALDWIN)采用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他发现:采用宽容民主教养方式的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儿童在这种家庭中成长会形成爱憎分明的社会行为,如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领导行为,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而限制而不宽容的家庭的儿童则表现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BAUMRIND 女)也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她认为:父母对儿童的限制应分为“严格合理的限制”和“惩罚性的限制”,由此提出了三种影响较大的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
她人为权威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有权威,但这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来自他们经常与孩子的交流和对子女的帮助;宽容销售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而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力之一。
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为父母提供有益的教养策略。
1. 父母的教养方式1.1 约束型教养方式约束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给予孩子明确的规则和限制,鼓励他们遵守。
这种教养方式通常与监督和处罚相结合,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1.2 激励型教养方式激励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通过给予奖励和鼓励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这种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我激励能力。
1.3 授权型教养方式授权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给予孩子自主权和决策权,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并承担责任。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2.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1 情绪调节能力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约束型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
然而,过度的约束可能导致孩子对情绪的压抑和不良的情绪表达。
相比之下,激励型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孩子对积极情绪的认可,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授权型教养方式则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他们的情商。
2.2 同理心和合作能力父母教养方式还可以影响儿童的同理心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约束型教养方式可能会限制孩子关注他人需求和感受的能力。
而激励型教养方式可以激发孩子对他人的关心和同理心,促进他们学会合作和分享。
授权型教养方式则可以培养孩子与他人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2.3 社交技能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交技能也有影响。
约束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对他人的抗拒和社交焦虑,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交技能发展。
激励型教养方式可以培养孩子与他人交流和协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授权型教养方式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提高他们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意愿。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引言:社会性是人类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相互影响、合作和适应的能力。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和未来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 父母的情感表达和爱的满足父母与儿童的亲密关系对于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温暖的情感表达和爱的满足可以产生安全感,促使儿童形成正面的人际关系模式。
相反,冷漠或冲突的家庭环境会阻碍儿童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影响其社会性发展。
2. 父母的行为示范和价值观教育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建立社会行为模式。
父母积极的行为示范和教育可以促使儿童发展出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关心他人的行为特征。
同时,父母也应该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培养儿童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3.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和的纵向沟通和支持性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儿童发展出积极的社交技能。
相反,严厉的教育方式和缺乏有效沟通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内外倾行为,并影响其社会性的形成。
二、建立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1. 建立亲密且支持性的家庭环境父母应该与儿童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
这种亲密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儿童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的意愿。
2. 提供积极的行为示范和教育父母应该成为儿童行为和价值观的模范,并通过积极的行为示范和教育来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行为特征。
同时,父母也应该鼓励儿童参与协作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以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
3. 采用温和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方式父母应该采用温和的教育方式,并与儿童保持有效的沟通。
温和的教育方式包括尊重、理解和耐心,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和表达。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徐 慧1,2 张建新Ξ2 张梅玲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摘 要: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重视,也是亲子关系领域中研究最早、最富有成果的一个方面。
该文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在儿童社会化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重要成果,文章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历史发展视角,对20世纪国内外学者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表明研究思路逐渐出现生态化的趋势,揭示了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表现出综合化、现代化和实用化的最新特点。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社会化 家庭感情氛围 研究方法 现场调查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家庭教养方式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应该是很温馨的,但是在现场调查中发现,家对某些儿童意味着港湾;对某些儿童则意味着樊笼;而对某些儿童却意味着战场。
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习得社会规则的重要来源,父母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目标、途径、策略及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社会化是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宏观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生活的微观社会结构,如家庭、幼儿园、学校等,社会文化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中介变量,它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
随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理论形成的准备期 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人们对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认识,主要依靠自然观察和思辩的方法,是该领域理论形成的准备期。
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态度。
常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权威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三种。
1.权威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有较高的控制力,但同时尊重子女的独立性,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2.溺爱型:父母过度关爱子女,对子女的要求过于宽松,缺乏适当的约束和引导。
3.忽视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不足,对子女的成长需求关注不够。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由于父母较高的控制力和关爱,往往表现出较高的自律性和合作精神。
这类幼儿在社交场合中,能够主动与他人互动,善于沟通,具有较高的社会适应性。
2.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由于父母过度关爱,容易形成依赖心理。
这类幼儿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会表现出胆怯、退缩的行为,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可能导致幼儿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攻击性、反抗性等不良行为。
这类幼儿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会性发展。
三、如何改善父母教养方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提高父母的育儿素质:父母应主动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
3.适当引导和约束:父母在关爱幼儿的同时,要适当引导和约束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自律性。
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幼儿时期,孩子们像一张白纸,父母的每一次涂抹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
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不同的教养方式究竟会给孩子们带来哪些不同的成长轨迹。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亲子活动上,我观察到一个小朋友,他自信满满,和其他孩子玩耍时总能提出合理的建议,还能妥善处理小冲突。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育者,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也是父母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之一。
所谓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一、亲密关系的建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儿童对父亲和母亲的亲密关系的感受十分敏感。
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好,这种情况会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之间的关系,理解合理的沟通方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果父母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家庭和睦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会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上的稳定。
二、父母情感的表达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家庭氛围对儿童的成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情感表达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父母不仅仅是嘴上说爱孩子,同时也用行动去证明,孩子自然就会学会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用各种方式去表达爱,如抱抱、拥抱、亲吻、夸奖等等。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民主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成熟和自信心的建立。
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孩子可以培养个人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2.权威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文化中非常常见。
父母会传统的观念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此来管教孩子。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错误的,哪些事情可以和不能做。
但是,如果过于强制性,孩子反而会感到压迫和无助。
4.温馨关爱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对儿童的关爱和关注。
父母会容忍孩子的错误,并用亲情和理解来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安全感、归属感等等。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成为影响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对儿童的智力、情感、身体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还会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本文将从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基础、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以及父母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养方式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理论基础1. 亲密理论亲密理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主张人类需要与他人建立一种密切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归因于生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体验。
儿童在早期体验中获得的良好关系模式对其日后的人际关系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儿童遵从理论儿童遵从理论着重强调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儿童在遇到不确定的情境时,会依旧父母教养方式中涉及到的规则与价值观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父母的正向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儿童行为的规范化,反向则会导致不良习惯的养成。
3. 行为学理论行为学理论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因素所造成的。
父母的行为方式会对儿童的值和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价值观和观念在儿童日后的社会行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 父母的支持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面临困难时提供支持的方式,会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如研究发现,当父母在孩子受到伤害或失败时给予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日后的社会交往中更有信任感和较少的挫折感。
2. 父母的惩罚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的指责、责备方式和体罚方式会产生较差的社会性发展效果。
如容易怒、侵犯隐私、肢体惩罚等行为通常会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及心理障碍等问题。
3. 父母的监管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的具体监管方式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
父母的过度监督会剥夺儿童进行自主决策和规划的能力,而缺乏监督会导致儿童风险行为和社会表现的下降。
三、如何实现有效的父母教养方式1. 建立信任建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积极互动可以增强父母的监督与支持功能。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研究综述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研究综述以《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研究综述》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近年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发展迅速。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其影响远比以前想象得到更多,尤其在社会情绪和人际关系能力方面。
本文通过综述最新研究结果,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机制和要素,以及如何改善家庭教养环境,以促进儿童成长发展。
以社会形象理论为基础,许多研究发现,家庭环境中的教养方式将会影响儿童的社会形象。
在社会形象理论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婴儿和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影响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社会适应能力,自尊水平和社会情绪等心理发展过程。
父母教养方式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可以分为宠爱、关注、支持、控制和严格等。
宠爱是教养中最重要的形式,这是指父母对儿童表现出关心、支持和理解、尊重和鼓励。
关注和支持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教养形式,它不仅能促进儿童社会发展,而且能让他们获得心理安全感。
父母的控制和严格也被认为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过多的控制和严格可能会导致儿童社会隔离和自尊低下。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社会发展的原因之一是传播。
孩子们通常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他们的社会技能,而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策略或模式。
孩子也可以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来表达自我,进而形成自我身份,并影响自身情绪的发展。
此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儿童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能力。
为了改善家庭教养环境,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清楚自己的角色,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建议父母们要表现出坚定的支持和理解,多和孩子沟通、协商,以用实践来表达他们的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尊心。
此外,家庭教育也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避免以言语和行为过分严厉地控制孩子,以免破坏儿童的自信和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深远且持久。
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不仅能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发展,而且能让他们获得心理安定感,从而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引言:家庭是儿童最早、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日常教育中使用的方法、态度和行为,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科学的建议,以增进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理论框架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包括威权型、民主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
威权型教养方式强调家长的权威性,对孩子要求严格,但不给予情感支持;民主型教养方式兼顾了权威性和情感支持,注重家庭成员的平等和沟通;溺爱型教养方式缺乏限制和规矩,过分宠爱孩子;忽视型教养方式则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指导。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威权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表现出内外化问题行为,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攻击性行为等;而民主型教养方式则与积极的社会性行为和适应能力正相关。
其次,溺爱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缺乏自控力和责任感,而忽视型教养方式则与儿童社交问题和心理压力相关。
因此,建议家长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在对孩子施加适度的约束和规矩的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支持和自主空间。
三、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家庭教养方式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父母的教养风格、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
父母的教养风格往往受到自身经历、性格特点和教育知识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则表现为文化观念、价值观和传统习俗等的传承。
此外,经济状况也会对家庭教养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收入水平的高低可能影响到对孩子提供的资源和机会。
四、改进家庭教育的建议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促进儿童健康的社会化发展。
首先,家庭教育应注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给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和情感交流的机会。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文献综述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文献综述篇一: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影响文献综述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学前教育本科闫坤20111217039摘要: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家庭环境包括主观家庭环境和客观家庭环境,二者相互影响,并作为一个统一体共同作用于子女发展。
本人通过文献法,全面论述家庭诸要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态度、父母期望、家庭人际关系等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儿童发展客观家庭环境主观家庭环境研究综述一、客观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一)、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影响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联系模式,包括横向的组合(同代人之间的联系式) ,和纵向的组合(代际之间的联系模式) ,可以1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从家庭成员的构成和数量来看,可以把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庭。
核心家庭是指父母和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杨善潭等人对两代和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两类家庭幼儿在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自尊心、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按照家庭结构的完整情况,可以把家庭分为完整型和残缺型家庭。
完整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等构成。
而残缺家庭则是指由于死亡、离异、遗弃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家的家庭。
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家庭结构与儿童的行为发育密切相关,桑标,席居哲的论文《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组不完整家庭的比率显著比健康组高。
(二)、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会影响儿童的成长。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缺少认知刺激和相关的经历, Bradley 发现,缺少认知刺激和相关的经历,间接影响了家庭经济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他们在与人交往和相处中形成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现象。
一、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温暖亲密的教养方式温暖亲密的教养方式是一种以父母的温情、关爱和尊重为特点的教养方式。
研究表明,采取温暖亲密的教养方式的父母更能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
这种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安全的情感基础,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严格控制的教养方式严格控制的教养方式是一种以父母的规范、控制和指导为特点的教养方式。
研究表明,采取严格控制的教养方式的父母更能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这种教养方式强调纪律和责任,要求儿童严格遵守家庭规则和社会规范。
然而,激烈的控制和过分苛刻的要求可能导致儿童的抵抗和叛逆,甚至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
3.支持独立的教养方式支持独立的教养方式是一种鼓励儿童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教养方式。
研究表明,采取支持独立的教养方式的父母更能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这种教养方式注重鼓励儿童自主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然而,缺乏指导和约束可能导致儿童自制能力的欠缺,容易走向自我中心和缺乏责任感。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原因1.家庭环境与社会性发展的密切关系儿童的成长环境主要集中在家庭中,父母是他们主要的教育者和榜样。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
温暖亲密的教养方式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安全和稳定的情感支持,激发儿童的社交需求和亲社会行为。
严格控制的教养方式强调家庭规则和责任,培养儿童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
支持独立的教养方式注重鼓励儿童自主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园
直
与 家庭教养方式
通 车
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
印小青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实施早期教育 对他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儿童社会性发展首先是从家庭
的最初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 开始的,在父母的有意指导和无形影响下儿童获得了自来到
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本文拟结合中外有关对家庭 世界以来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可以说家
龄 前 期 ,这 个 时 期 人 的 性 格 是 受 情 景 制 约 的 发 展 阶 段 ,儿 童
的行为直接依从于具体的生活,直接反映外界环境对其影
响 ,儿 童 尚 未 形 成 稳 定 的 态 度 ,行 为 较 为 容 易 得 到 改 善 ;第 二
阶段是学龄初期和中期阶段,儿童稳定的行为习惯正在形
成 ,性 格 已 较 难 改 造 ;第 三 阶 段 是 人 的 行 为 受 内 心 制 约 ,习 惯
的 形 成 ,心 理 学 界 对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也 较 多 。
心理学家鲍德温研究了母亲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特征
的 关 系 ,如 下 表 :
母亲态度 孩子的性格特征
支配
消 极 、缺 乏 主 动 性 、依 赖 、顺 从
干涉
幼 稚 、胆 小 、神 经 质 、被 动
娇宠
任 性 、幼 稚 、神 经 质 、温 和
展 的 影 响 ,一 是 接 受— ——拒 绝 ,二 是 支 配— ——服 从 。 结 果 发
目前,有关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已不再 现 ,被 父 母 接 受 的 孩 子 都 表 现 出 社 会 需 要 的 行 为 ,如 情 绪 稳
仅仅局限于父母对幼儿的影响,已开始注重亲子的双向互动 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儿童大多由情绪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近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是其人生发展的垫脚石,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
儿童的社会化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逐步完成的长期的过程。
家庭对儿童的抚养方式是对儿童的社会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对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主要概述国内学者对儿童社会化的相关研究,文章从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素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气氛几方面进行对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重要性,表明研究思路逐渐出现生态化和立体化的趋势,说明了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表现出综合化、现代化和实用化的一些特点。
社会化是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社会化的重要中介变量,它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
随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儿童社会化概念的综述涂尔干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足够的同质性”,在儿童的内心初步确立为集体生活所必须的“相似性”,即形成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①。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安娜·萨恩森博士认为,“社会化就是指儿童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②。
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青少年对社会化所做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时便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共同性。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研究问题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问题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概述: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并融入社会,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适应社会规范的过程。
父母在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并拓展关于此问题的研究。
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父母的个性特点、文化背景、教育经验、社会经济地位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产生影响。
影响方式:1. 情感支持: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支持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的情感支持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使他们更具有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2. 约束力度:父母对孩子的约束力度也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产生影响。
适度的约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道德观念;而过度的约束则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管教式教育可能会限制孩子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能力,而支持和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教育方式则能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模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角色模范,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行为和价值观对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研究方法: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研究和实验研究等。
通过收集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和因果关系。
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情感支持、适度的约束力度、积极的教育方式和良好的角色模范都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养方式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有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父母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儿童的性格、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等各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第一种教育方式是严格医生式的教育。
此类教育方式中,父母借助类似于训练军人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他们会强调纪律和秩序,并往往会严格限制儿童的行为和言论方式。
这类教育方式下养大的孩子通常会显得非常拘谨谨慎、小心翼翼和谦虚低调,但是,这种方式也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感,对其心理形成不良影响,其社交能力可能较为欠缺。
第二种教育方式是自由式或放任式的教育。
此类教育方式下,父母不会过分干涉孩子的行为或想法,也不会太过限制孩子的行为和言论方式。
这类教育方式下养大的孩子性格比较开放、随和,对自己比较有自信,但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容易造成孩子的过度自大、自以为是等行为,并且也可能导致孩子过度放纵,对其自我控制能力也有所影响。
第三种教育方式是平衡的教育方式。
此类教育方式下,父母既会有一定的约束力,也会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空间。
对于这样的孩子,他们通常较为坦然、谦虚且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综合来看,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甚巨,而多种教育方式对儿童发展都有利有弊。
父母应综合考虑自己的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在实际教育环境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比较合适的教育方式。
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能力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社会化能力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的社会化教育能力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儿童社会化能力的形成。
父母的养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化能力,进而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在实施社会化教育时,父母应尽量避免使用骂人或批评等负面手段,而应重点加强正面教育和表扬,积极培养孩子的好品性和习惯。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目录
02 引言 04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
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目录
0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摘要
本次演示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性评述。通过 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深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以及不同教养方式之间的对比。文章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 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儿童社会化发展
为了进一步改善父母教养方式,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我们建议家长和 教育工作者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理解民主型 教养方式的重要性;
2、提供针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差异化教育和家庭指导,以充分挖掘每个孩子 的潜力;
3、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和社区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社交 能力和情感发展;
4、加强对幼儿园和社区教育资源投入,为孩子提供更多优质的成长环境 和活动空间。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民主 型教养方式有利于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而过度保护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则可 能对其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男孩和女孩面对不同教养方式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为了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并改进自己的教养方 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研究结果
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 展有着显著影响。其中,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作用, 而过度保护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则会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 我们还发现,不同性别的孩子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时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男孩在面对民主型教养方式时,表现出更高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而女孩在面对忽 视型教养方式时,表现出较低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首要环境,其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分析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社会化过程的作用机制,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本文首先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和分类进行界定,然后重点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家庭教养方式有效性的因素,以及针对不同家庭背景和文化环境的教养策略。
通过本研究综述,希望能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儿童健康、全面的社会化发展。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与特点家庭教养方式,作为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根据不同的理论和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可以被划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效果。
权威型教养方式强调父母的权威性和对孩子的控制。
父母在这种模式下为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并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严格的监督。
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父母既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又对他们的行为施加限制。
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律性和责任感,但过度的控制也可能抑制孩子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民主型教养方式强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和沟通。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需求,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并在教育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父母既关心孩子的成长,又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
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自尊心和社交技能,但也可能因为过度宽松而导致孩子缺乏规矩和纪律。
忽视型教养方式中,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和问题漠不关心,缺乏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
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父母既不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也不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反馈。
忽视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缺乏自信、情感冷漠和社交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化发展。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众多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下面将从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如何塑造儿童的社会化行为以及对父母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研究发现,积极的教养方式如积极参与、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社会行为和适应能力。
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如严厉惩罚、忽视和拒绝,会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和社交障碍的发展。
相比之下,温暖支持型的教养方式则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鼓励儿童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行为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行为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力。
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通过模仿和奖励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行为。
当父母表现出积极的社交行为和价值观时,儿童更有可能模仿这种行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奖励和赞美儿童的积极社会行为,以建立积极的反馈循环,进一步增强儿童的社会化行为。
最后,对父母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技巧有助于提高父母的教养能力,从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例如,父母可以学习如何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和纠纷,以及如何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等。
此外,设立家庭教育课程和社区教育项目,提供父母参与讨论、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是帮助父母改进教养方式和提升教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积极的社会行为,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导致行为问题和社交障碍的发展。
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塑造儿童的社会化行为,通过模仿和奖励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行为。
此外,对父母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提高父母的教养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作者:Xu Hui, 张建新, Zhang Meiling, Xu Hui, Zhang Jianxin, Zhang Meil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名:
心理科学
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8,31(4)
被引用次数:23次
1.Sears R R;Maccoby E E;Levtn H Patterns of chad rearing 1957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期刊论文]-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
3.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感、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1998(06)
4.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 1998(04)
5.石绍华;郑钢;唐洪;张梅玲育儿风格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心理学动态 2001(03)
6.D.Baumrind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1971(01)
7.Joan E-Crmec;Hugh L ytton Socializ ation and Family 1988
8.林磊;董奇;陶沙;曾琦母亲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研究 1996(04)
9.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1998(21)
10.D.Baumrind Patterns of Parebntal Authority and Adolescent Autonmy 2005
11.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ences by,nature and design 1979
12.崔哲;张建新家庭教养模式、中学生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02)
13.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3)
14.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5.邹萍;杨丽珠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幼儿个性相关特质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3)
16.徐慧幼儿教育心理学典型案例 2008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期刊论文]-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王红艳.王洋.WANG Hong-yan.WANG Yang论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期刊论文]-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
1.张燕家庭教育类图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3(25)
2.曾思敏.聂庆璞西方家庭教育对我国家庭教育之启示[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
3.于鹏.汤明藏族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我控制力的影响[期刊论文]-管理学家 2013(23)
4.朱立萍.李升伟.赵炳富对0-3岁儿童实施科学合理的早期家庭教育[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2(5)
5.刘愫.雷秀雅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 2010(10)
6.曹海丽.姜紫龙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商业经济 2009(5)
7.付丽萍.刘玮.冯燕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学龄前儿童家庭育儿状况调查[期刊论文]-社区医学杂志 2013(13)
8.张砾.艾拉柯孜·米尔阿麦提泽普县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泽普县依克苏乡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3(2)
9.张敏家庭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期刊论文]-新一代(下半月) 2011(9)
10.陈盈盈.周跚跚.侯雪艳.李继波.张进辅山东省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其人格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 2010(12)
11.王冰洁.桑青松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
12.杨金铭.刘凤林.张庆国大学生人格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关系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13.张婷.刘新民.王卫纲女性吸毒人群与正常人群家庭教养方式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9(6)
14.余倩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期刊论文]-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3(5)
15.陈维扬师范类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研究[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11)
16.宫淑娟家庭护养模式探析——以国际SOS儿童村为例[期刊论文]-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
17.孙蕾.邰宇.于涛优质家庭环境的特点:对高入学准备水平幼儿家长的访谈研究[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18.周丹.陈燕君.邓军家庭教育对城市留守儿童的影响及对策探析[期刊论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11)
19.穆楠论家庭因素与儿童社会化[期刊论文]-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3(18)
20.李珊.刘洋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4)
21.贾守梅.汪玲.谭晖.王晓.施莹娟.李萍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在儿童早期父母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9)
22.刘芳咸阳市某医学院校90后护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调查[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 2013(6)
23.刘文婧.许志星.邹泓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期刊论文]-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lkx20080404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