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华 工业主板 电脑主板电路图
计算机主板图解 ppt课件
PPT课件
15
机箱前置面板接头
Power LED HD LED Power SW Reset Speaker
PPT课件
16
外部接口
PPT课件
17
主板上的其它主要芯片
声卡芯片
PPT课件
18
主板上的其它主要芯片
网卡芯片
PPT课件
19
精品主板赏析
PPT课件
20
精品主板赏析
PPT课件
PPT课件
11
PCI-E显卡
PPT课件
12
ATA接口
IDE接口(PATA)
SATA接口
PPT课件
13
电源插口及主板供电部分
PPT课件
14
BIOS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 出系统是一块装入了启 动和自检程序的 EPROM或EEPROM集 成块。实际上它是被固 化在计算机ROM(只读 存储器)芯片上的一组 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 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 控制与支持
21
PPT课件
8
AGP插槽
AGP图形加速端口是
专供3D加速卡(3D显
卡)使用的接口。它直
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
相连,且该接口让视
频处理器与系统主内
存直接相连,避免经
过窄带宽的PCI总线
而形成系统瓶颈,增
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
度 PPT课件
9
AGP显卡
PPT课件
10
PCI-E插槽
PCI-E是新一代主板的 标准接口,它提供最高 8G的传输速度,提供 1X、2X、4X、8X、 16X的各种规格,每种 规格均向下兼容
(完整版)主板供电电路图解说明
主板供电电路图解说明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最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地运行,同时也是主板上信号强度最大的地方,处理得不好会产生串扰cross talk效应,而影响到较弱信号的数字电路部分,因此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
简单地说,供电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CPU 电源输入端达到CPU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它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主板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经验。
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图1图1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核心即是如此。
+12V是来自A 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晶体管(开关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 Control(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控制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图中箭头处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输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Vcore,现在的P4处理器Vcore=1.525V),这个稳定的电压就可以供CPU“享用”啦,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多相”供电中的“一相”。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处理器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P4处理器功率可以达到70~80W,工作电流甚至达到50A,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
图2就是一个两相供电的示意图,很容易看懂,其实就是两个单相电路的并联,因此它可以提供双倍的电流,理论上可以绰绰有余地满足目前处理器的需要了。
图2但上述只是纯理论,实际情况还要添加很多因素,如开关元件性能、导体的电阻,都是影响Vcore的要素。
计算机主板各供电电路图解
计算机主板各供电电路图解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常见有CPU供电电路,内存供电电路,AGP、PCI、ISA供电电路以及I/O供电电路等,这些电源电路一种是开关电源,由双场效应管(MOSFT管)和电感线圈、电解电容组成;另一种是低压差线性调压芯片组成的调压电路。
这两种电路都能够为主板上不同的芯片和组件提供精密的电源电压。
1、CPU供电电路为了降低CPU制造成本,CPU核心电压变得越来越低,于是把ATX电源供给主板的12V、5V和3.3V直流电通过CPU的供电电路来进行高直流电压到低直流电压转换。
(1)CPU供电电路组成由于CPU工作在高频、大电流状态,它的功耗非常大。
因此,CPU供电电路要求具有非常快速的大电流响应能力,同时干扰少。
CPU供电电路使用开关电源,该电源由控制(电源管理)芯片、场效应管、电感线圈和电解电容等元件组成,其中控制芯片主要负责识别CPU供电幅值,振荡产生相应的矩形波,推动后级电路进行功率输出(控制芯片的型号常见有:HIP630l、CS5301、TL494、FAN5056等),场效应管起开关控制作用,电感线圈和电解电容起滤波作用。
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框:图1 CPU供电电路框图开机后,当控制芯片获得ATX电源输出的+5V或+12V供电后,为CPU提供电压,接着CPU电压自动识别引脚发出电压识别信号VID 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通过控制两个场效应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使其输出的电压与电流达到CPU核心供电要求,为CPU提供工作需要的供电。
CPU的供电方式又分为许多种,有单相供电电路、两相供电电路、多相供供电电路。
(2)CPU供电电路原理图2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
+12V是来自A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L1和电容C1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开关管(场效应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控制芯片控制(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这就是“多相”供电中的“一相”,即单相。
研华 工业主板 电脑主板电路图
DDR SDRAM
200pin SODIMM x 1
PC104 Connector
PCI to ISA Bridge IT8888G
PCI BUS
10/100 LAN (RTL8100 or 82551)
RJ-45
10/100 LAN (RTL8100 or 82551)
Box Header
C
C
IDE to SATA(ARC772) CompactFlash
Sheet
2
of 27
5
4
3
2
1
5
4
3
DESCRIPTION
PG01: History Page
PG02: Block Diagram
D
PG03: Cover Page
PG04: Power(1)
PG05: Power(2)/Reset/C8051
PG06: Clock Gen/PCI Arbitor
A
8.PG20: Add D21(BAT54) for leakage. 9.PG14:Update the footprint for BH1 . 10.PG17&5:Add R285, R286 for reserve .
5
4
3
2
1
PCM-9375TTL REV.B1-01-2 PCB:19A6937541 96BOM:96969375E0E Date: 2009/04
C
PCM-9375 IDE to SATA ҷ͉ووνɨ 1.PCM-9375 B1-01-2 (TTL), a.96! : Old 9696937511EaNew 96969375E0E
主板线路图简介
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微型计算机主要由微处理器、存储器、 I/O接口和I/O设备组成。各组成部分之 间通过系统总线联系在一起
※ ※本文件著作權及使用權屬EMD維修培訓專班,未經許可請勿使用﹑復制﹑散布等※ ※
(2)系统总线(System Bus) 总线(Bus)就是将多个装置或部件连接起 来并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总线实际上是 一组传输信号的线路。系统总线一般分为 三种类型,即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 总线,有时也称为三大总线。
A=Address(地址線); D=Data(數據線)
※ ※本文件著作權及使用權屬EMD維修培訓專班,未經許可請勿使用﹑復制﹑散布等※ ※
PCI <<==>>南橋地址&數據總線
共﹕32位 A=Address(地址線); D=Data(數據線)
※ ※本文件著作權及使用權屬EMD維修培訓專班,未經許可請勿使用﹑復制﹑散布等※ ※
※ ※本文件著作權及使用權屬EMD維修培訓專班,未經許可請勿使用﹑復制﹑散布等※ ※
※ ※本文件著作權及使用權屬EMD維修培訓專班,未經許可請勿使用﹑復制﹑散布等※ ※
1)地址总线(Address Bus简称AB) 地址总线主要用来传输CPU发出的地址信 息,选择需要访问的存贮单元和I/O接 口电路。地址总线是单向的,只能由CPU 向外传送地址信息。地址总线的位数决 定了可以直接访问的存贮器的单元数目 。
主板線路圖簡介
※ ※本文件著作權及使用權屬EMD維修培訓專班,未經許可請勿使用﹑復制﹑散布等※ ※
前
言
大家要非常清楚維修的概論:理論加實踐﹐經驗固然重要﹐但具備 扎實的理論基礎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所謂”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 ”﹐所以對于維修﹐你一定要先熟悉你面前產品的工藝和結構﹐它的工 作原理以及每一個模塊的控制原理和架構﹗ 所以這節課讓大家先了解和熟悉如何去看某個產品的線路架構﹗便 于以后的實戰中如何運用﹗ 只有通過深入的了解和學習才能擁有扎實的基礎和技朮﹐才能走上 事業的頂峰﹗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原理图解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原理图解一、多相供电模块的优点:1.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单相供电最大能提供25A的电流,相对现在主流的处理器来说,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比如K7、K8多采用三相供电系统,而LGA755的Pentium系列多采用四相供电系统。
2.可以降低供电电路的温度。
因为多了一路分流,每个器件的发热量就减少了。
3.利用多相供电获得的核心电压信号也比两相的来得稳定。
一般多相供电的控制芯片(PWM芯片)总是优于两相供电的控制芯片,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日后升级新处理器的时候的优势。
二、完整的单相供电模块的相关知识该模块是由输入、输出和控制三部分组成。
输入部分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电容组成;输出部分同样也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组成;控制部分则由一个PWM控制芯片和两个场效应管(MOS-FET)组成(如图1)。
图1单相供电电路图主板除了给大功率的CPU供电外,还要给其它设备的供电,如果做成单相电路,需要采用大功率的管,发热量很大,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各大主板厂商都采用多相供电回路。
多相供电是将多个单相电路并联而成的,它可以提供N倍的电流。
小知识:场效应管:是一种单极性的晶体管,最基本的作用是开关,控制电流,其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放大、恒流,也可以用作可变电阻。
PWM芯片:PWM即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该芯片是供电电路的主控芯片,其作用为提供脉宽调制,并发出脉冲信号,使得两个场效应管轮流导通。
实际电感线圈、电容和场效应管位于CPU插槽的周围(如图2)。
图2主板上的电感线圈和场效应管了解了以上知识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判断主板的采用了几相供电了。
三、判断方法:1.一个电感线圈、两个场效应管和一个电容构成一相电路。
这是最标准的供电系统,很多人认为:判定供电回路的相数与电容的个数无关。
这是因为在主板供电电路中电容很富裕,所以,一个电感加上两个场效应管就是一相;两相供电回路则是两个电感加上四个场效应管;三相供电回路则是三个电感加上六个场效应管。
电脑主板结构及元件详细图解
电脑主板结构及元件详细图解主板是电脑部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不管是硬盘、内存还是处理器都需要和主板连接,也都需要主板能够兼容支持,一套合理的电脑配置,起码主板要与其它主要部件相互兼容,所以主板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件。
可能一些用户对电脑主板结构及元件还不是很了解,那么请看以下的电脑主板结构及元件详细图解。
先来个整体印象芯片组:芯片组一般分为北桥和南桥两部分,北桥主要负责控制CPU,内存,显卡之间的通信,南桥则集成了开机,复位,CMOS电路,USB,IDE,SATA,PCI等许多电路和控制模块,它们是整个主板的核心。
注意,NIVADIA有些芯片组南北桥是一体的。
以下为实物图(不带散热片):CPU插座,INTEL和AMD两大阵营,型号有很多种,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内存插槽,分为DDR1,2,3三种显卡插槽多位于PCI插座上面,老一点的多为AGP插座。
现在一般是PCIE,有的过渡型的主板两种都有,有些则有两条PCIE插口PCI插座,多为白色ATX电源插座及12V辅助电源接口外部接口,包括键盘鼠标,串口,并口,打印机接口,集成显卡接口,USB口,集成网卡和声卡接口等:USB扩展接口,用于连接机箱前面板的USB接口开机排针,包括开关针,复位针,电源指示灯接口,硬盘指示灯接口,有些还带有四针的蜂鸣器接口前置音频接口SATA硬盘接口,用于接SATA硬盘IDE接口,用于接IDE口的硬盘或光驱CMOS电池,用于在关机时维持南桥内的CMOS电路中的主板设置和保持正确的时间BIOS芯片,也叫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用于开机自检,中断分配,和引导系统等,也用来设置CMOS参数,觉的有AWRAD,AMI等CPU供电部分,这里整体来说,下图是一个三相供电的主板,三个相同的电感线圈每个为单独的一相,属于储能电感,那个直立的为滤波电感,黑色方型元件为场效应管,分为高端门场管和低端门场管,些例中比较靠上的三个平行的场管为高端门场管,靠近它的两个为低端管,一高两低和相应的电感线圈组成供电的一相。
电脑主板结构图
电脑主板结构图一、主板图解一块主板主要由线路板和它上面的各种元器件组成1.线路板PCB 印制电路板是所有电脑板卡所不可或缺的东东。
它实际是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
一般的PCB线路板分有四层,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电源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地对信号线作出修正。
而一些要求较高的主板的线路板可达到6-8层或更多主板(线路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PCB的制造过程由玻璃环氧树脂(Glass Epoxy)或类似材质制成的PCB“基板”开始。
制作的第一步是光绘出零件间联机的布线,其方法是采用负片转印(Subtractive transfer)的方式将设计好的PCB线路板的线路底片“印刷”在金属导体上。
这项技巧是将整个表面铺上一层薄薄的铜箔,并且把多余的部份给消除。
而如果制作的是双面板,那么PCB的基板两面都会铺上铜箔。
而要做多层板可将做好的两块双面板用特制的粘合剂“压合”起来就行了。
接下来,便可在PCB板上进行接插元器件所需的钻孔与电镀了。
在根据钻孔需求由机器设备钻孔之后,孔璧里头必须经过电镀(镀通孔技术,Plated-Through-Hole technology,PTH)。
在孔璧内部作金属处理后,可以让内部的各层线路能够彼此连接。
在开始电镀之前,必须先清掉孔内的杂物。
这是因为树脂环氧物在加热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而它会覆盖住内部PCB层,所以要先清掉。
清除与电镀动作都会在化学过程中完成。
接下来,需要将阻焊漆(阻焊油墨)覆盖在最外层的布线上,这样一来布线就不会接触到电镀部份了。
然后是将各种元器件标示网印在线路板上,以标示各零件的位置,它不能够覆盖在任何布线或是金手指上,不然可能会减低可焊性或是电流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如果有金属连接部位,这时“金手指”部份通常会镀上金,这样在插入扩充槽时,才能确保高品质的电流连接。
最后,就是测试了。
测试PCB是否有短路或是断路的状况,可以使用光学或电子方式测试。
研华 工业主板 电脑主板电路图
4
PCM-9375 Revision History
PCM-9375 REV.A1 01-1 PCB:19C6937500 96BOM:96969375XXE Date: 2005/06/06
1.PCB version: A1 01-1 P/N: 19C6937500
D
PCM-9375 REV.A1 01-2 Date: 2005/12/21
A
8.PG20: Add D21(BAT54) for leakage. 9.PG14:Update the footprint for BH1 . 10.PG17&5:Add R285, R286 for reserve .
5
4
3
2
1
PCM-9375TTL REV.B1-01-2 PCB:19A6937541 96BOM:96969375E0E Date: 2009/04
Master IDE / DMA33
Slave
AMD Geode CS5536/CS5535
USB 2.0 AC-Link
USB 2.0 x 4
AC'97 Codec
(ALC202)
Line-in Line-out
GPIO
PCA9554
SMBus
Amp
Mic-in
Speaker Out
LPC Bus
A
PG25: Ethernet 82551(1)
5
4
3
2
1
D
C
B
A
TitNumber
Rev
Custom
PCM-9375 TTL B101-2
B1
Date:
主板部分电路分析详解
11 13
RX D/P3.0
14 15 16 17
T X D/P3.1 INT0/P3.2 INT1/P3.3 T O/P 3.4
18 19
T1/P3.5 WR/P3.6 RD/P 3.7
20 XT AL2
21 XT AL1
C306 33pF
GND
R300 10K
R301 10K
U300
VCC 8
5 SI
HDATA MF B7 MF B8 MF B9
103 101
98
HCLK I RQ HF S
R317 0R
107 106
MF B5 MF B6
R316 NC
GND
124 123 109 110 111 112 113
MF B10 MF B11 MF B4 MF B3 MF B2 MF B1 MF B0
R202 0R
C249 NC
R204 75R
R208 0R
C231
10nF C234
10nF
R211 100R
A D C _A G N D
C235 100pF
D200 5. 6V
GND
GND
D201 5. 6V
GND
95 RED+
94 RED-
91 GREEN+
90 GREEN-
87 BLUE+
86 BLUE-
C304 0.1uF
+5V L301
+5V
INDUCTOR
+5V_ A
C319 470uF
GND
8
1
+5V
R320 R322 R324 90.10.16 穝 糤じ ン
主板供电电路图解说明
主板供电电路图解说明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最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地运行,同时也是主板上信号强度最大的地方,处理得不好会产生串扰cross talk路部分,因此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
简单地说,供电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CPU 电源输入端达到CPU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它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主板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经验。
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图1图1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核心即是如此。
+12V是来自A 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晶体管(开关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 Control(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控制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图中箭头处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输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Vcore,现在的P4处理器Vcore=1.525V),这个稳定的电压就可以供CPU“享用”啦,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多相”供电中的“一相”。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处理器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P4处理器功率可以达到70~80W,工作电流甚至达到50A,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
图2就是一个两相供电的示意图,很容易看懂,其实就是两个单相电路的并联,因此它可以提供双倍的电流,理论上可以绰绰有余地满足目前处理器的需要了。
图2但上述只是纯理论,实际情况还要添加很多因素,如开关元件性能、导体的电阻,都是影响Vcore的要素。
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供电部分的效率问题,电能不会100%转换,一般情况下消耗的电能都转化为热量散发出来,所以我们常见的任何稳压电源总是电气元件中较热的部分。
【精品】电脑主板的原理图
1.主板上的英文字母都代表什么1.L----电感.电感线圈2.C----电容.3.BC---贴片电容4.R----电阻5.9231芯片-----脉宽6.74门电路-----它在主板南桥旁边7.PQ----场效应管8.VT、Q、V----三级管9.VD、D---二级管10.RN----排阻11.ZD----稳压二极管12.W-----电位器13.IC---稳压块14.IC、N、U----集成电路15.X、Y、G、Z----晶振16.S-----开关17.CM----频率发生器(一般在晶振14.31818旁边)2.计算机开机原理开机原理:插上ATX电源后,有一个静态5V电压送到南桥,为南桥里面的ATX 开机电路提供工作条件(ATX电源的开机电路是集成南桥里面的),南桥里面的ATX开机电路将开始工作,会送一个电压给晶体,晶体起振工作,产生振荡,发出波形。
同时ATX 开机电路会送出一个开机电压到主板的开机针帽的一个脚,针帽的另一个脚接地。
当打开开机开关时,开机针帽的两个脚接通,而使南桥送出开机电压对地短路,拉低南桥送出的开机电压,而使南桥里的开机电路导通,拉低静态5V电压,使其变为0电位。
使电源开始工作,从而达到开机目的。
(ATX电源里还有一个稳压部分,它需要静态5V变为0电位才能工作)。
3.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时钟电路工作原理:3.5电源经过二极管和电感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
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
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
晶体两脚常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槽的B16脚和ISA的B30脚。
这两脚叫OSC 测试脚。
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
在总频OSC线上还电容。
总频线的对地阻值在450---700欧之间,总频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电平。
如果开机数码卡上的OSC灯不亮,先查晶体两脚的电压和波形;有电压有波形,在总频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无电压无波形,在分频器电源正常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有电压无波形,为晶体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IOS
B
COM1/COM2 COM3/COM4
Watchdog
LPC Super I/O (SCH3114)
PS/2 KB&MS LTP
A
A
Title
Block Diagram
Size Document Number
Rev
Custom
PCM-9375 TTL B101-2
B1
Date:
Thursday, May 21, 2009
C5 C6 C7
VT221
C8 100p
100K
5
4
PCM-9375 Revision History
PCM-9375 REV.A1 01-1 PCB:19C6937500 96BOM:96969375XXE Date: 2005/06/06
1.PCB version: A1 01-1 P/N: 19C6937500
D
PCM-9375 REV.A1 01-2 Date: 2005/12/21
Rev
Custom
PCM-9375 TTL B101-2
B1
Date:
Thursday, May 21, 2009
Sheet
1
of 27
3
2
1
5
4
3
2
1
Analog RGB
CRT
Connector
D
LCD
24 Bit TTL
D
Connector
AMD Geode LX
(DF13-40P)
DDR400
VDD VDD VDD
4.7K(NL)
0.2uH 24A
D
5
C51_P5
R5 4.7K
C5 1u(NL)
D1 STAT
VX VX VX
A1 A2 A3
V3.3_VT221
R4 R7 R9
RBIAS
44.2K/1% 16K/1% 9.1K/1%
E1 EN
D7 BIAS E6 IRIPL E7 IMAX
1.PCB version: A1 01-2 P/N: 19C6937501 2.PG11: Connect SODIMM I2C to SB SMBUS as a result of the careless before. 3.PG22: Connect IT888 I2C to SB SMBUS as a result of the careless before. 4.PG18: Change R289 from 10K to 0 ohm, R283 NL to 0 ohm, and delete R286 & R294 to fix CF compatible issue. 5.PG21: Chane LPT connector from 2.0mm to 1.27 mm. 6.PG4/5:Implement the 8051 to control the power-up squence. 7.PG13:Add RC filter for U15 Pin H14 & K14.
4.PG7~15: Update the BGA footprint for U13,U15(coner PAD grow) 5.PG14: Change D10 to BAS40-50. 6.PG14: Change BH1(holder) to CN11(wire). 7.PG13: Change RG1 to B70 for USB power(SVS). 8.PG15: Change Q8 to MMBT2222 for current rating..
ATX AUX. POWER_IN
VREF E2
R10
LL4148
VCC
4
D
H_4V_5.08mm
AGND AGND AGND
GND GND GND GND
Vout = 1.23V * (RREF/RBIAS) Vout = 1.23V * (120K/44.2K) =3.3394V
B4 B5 B6 B7
A
PG25: Ethernet 82551(1)
5
4
3
2
1
D
C
B
A
Title
Page Index
Size Document Number
Rev
Custom
PCM-9375 TTL B101-2
B1
Date:
Thursday, May 21, 2009
Sheet
3
of 27
2
1
5
43ຫໍສະໝຸດ 21VCC
C225 C226
Master IDE / DMA33
Slave
AMD Geode CS5536/CS5535
USB 2.0 AC-Link
USB 2.0 x 4
AC'97 Codec
(ALC202)
Line-in Line-out
GPIO
PCA9554
SMBus
Amp
Mic-in
Speaker Out
LPC Bus
PG07: CPU(1)Power
PG08: CPU(2)DDR
PG09: CPU(3)VGA/LCD
C
PG10: DDR Termination
PG11: DDR SODIMM
PG12: CPU(4)PCI
PG13: CS5536(1)Power
PG14: CS5536(2)PCI/Other
PG15: CS5536(3)IDE/LPC/USB/AC97
4.PG04: Pin 1e3 of U3 add fuse FS5 to solve over temperature issue that caused by open-short test.
5.PG05: D5eD6 add fuse FS3eFS4 to prevent burned component that caused by open-short test.
1.PCB Version: B101-2 P/N: 19A6937541
D
2.PG04: Add input CAP(C225,C226,C227,C228,C232,C244) for VT221(U1,U2,U4).
3.PG20: Change the USB power solution for polyswitch from UL issue(Del U23, U26 & Add PS1,B23,R473,R474,PS2,B25,R475,R476)
A
8.PG20: Add D21(BAT54) for leakage. 9.PG14:Update the footprint for BH1 . 10.PG17&5:Add R285, R286 for reserve .
5
4
3
2
1
PCM-9375TTL REV.B1-01-2 PCB:19A6937541 96BOM:96969375E0E Date: 2009/04
DDR SDRAM
200pin SODIMM x 1
PC104 Connector
PCI to ISA Bridge IT8888G
PCI BUS
10/100 LAN (RTL8100 or 82551)
RJ-45
10/100 LAN (RTL8100 or 82551)
Box Header
C
C
IDE to SATA(ARC772) CompactFlash
PCM-9375 REV.A1 01-2 Date: 2007/11/29
C
1.PCB version: A1 01-2 P/N: 19A6937501
PCM-9375 REV.A1 02-1 PCB:19A6937502 96BOM:96969375XXE Date: 2008/01/10
1.PG17: Add two serial 470ohm resistors at pin1epin2 of U18 to solve SCH3114 burned issue .
CN2
10uF 0.1uF
VCC
R1
10
VCC_VT221_0
M1
R2
R3
0.1u
10K
B1 B2 B3
VCC G1 G2
U1
6.3V 16V
B101-2
L1
G3 G4 G5
V3.3/4A
V3.3
V5SB
14
PS_ON#
CN1
1 2 3
Stand-by Power Input
V12
1
2
3
AVDD C1
1.PG18: Change IDE to SATA & Refer from PCM-233A A101-2(Remove IDE conn and add IDE to SATA parts) . 2.PG21:Add R521 for U51-UART interface 3.PG21:Add Q19& R294 for COM port enable control. 4.PG05,15,20:Update the D5,D6,CN13,CN15,SP1 for CIS new footprint. 5.PG04:Change CN2 CONN for new footprint(WF_4P_200_R1_D). 6.PG21: Add R523~R528(reserve) for RS422/RS485 stable transmission. 7.PG17: Add R282 & pull up to V3.3 for OD pin(U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