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解读:中药该怎么熬,才能熬出药效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一、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中药熬制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旨在提取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确保中药良好的疗效,并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下面将介绍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1. 材料准备:首先要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选用新鲜优质的中草药,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去除杂质和腐败部分。
同时,选择合适尺寸和结构的容器,如玻璃容器或不锈钢锅等。
2. 水质选择:水质对中药熬制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采用纯净水或者泉水效果较好。
市面上购买到的自来水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而这些可能会影响中草药有效成分释放和保持。
3. 烹调时间与温度:根据不同的草药材料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进行熬制。
通常情况下利用小火进行慢慢加热并持续一段时间可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但不应将草药过度加热造成损失。
4. 合理搭配与使用:不同中草药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制约或协同作用。
正确的搭配和使用可以增强中草药的疗效。
中医方剂常采用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遵循医生建议下进行操作。
5. 熬制后处理:完成熬制后,应将煎煮得到的液体过滤出来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并适时取用。
若暂时没有使用需求,则可将其保存在密封容器内放入冰箱储存以保持新鲜度。
二、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中药煎煮是一种通过加水和温度处理中草药以提取有效成分的常见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
1. 材料准备与处理:首先选择需要使用的各类中草药,并进行必要处理如洗净或切碎等。
为了保证较好的效果,建议选用质地柔软且无损伤、蛀虫等情况发生的新鲜中草药。
2. 水质选择和准备:中草药煎煮需要使用适量的清水。
与中药熬制一样,然而不同的是这里的水量通常较多。
建议选择纯净水或泉水,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的水量,以免过度稀释中药效果。
3. 烹饪时间与温度控制:根据不同材料特性和要求可以合理设置煎煮的时间和温度。
有些材料要求长时间焖煮以便提取出有效成分,而有些则要求快速高温沸腾后立即停火。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煎煮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充分激发中药材的药效,提高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材煎煮方法,并探讨如何保持药效,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疗效。
一、水煎法水煎法是中药材煎煮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中药材。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的中药材、清水和瓦制煎药壶。
2. 清洗煎壶:先将煎壶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研磨药材:将中药材用刀或研钵研磨成粉末,以增加药物溶解度。
5. 加水煎煮:将研磨后的中药材放入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使水面稍高于药材表面。
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持续煮沸30分钟至1小时,直至药液呈现黄褐色。
6. 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过滤药液,去除药渣。
二、蒸煮法蒸煮法适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药效的中药材,通常用于提取药材的挥发性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中药材、清水和蒸锅。
2. 清洗蒸锅:先将蒸锅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切碎药材:将中药材切碎成小块,以利于药材的蒸发。
4. 水蒸煮:将切碎后的中药材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使水位稍高于药材表面。
在大火下蒸煮30分钟至1小时,直至药材熟软。
5. 提取药液:将蒸熟的药材取出,用纱布包裹,轻轻挤压药渣,将药液收集起来。
三、酒煮法酒煮法多用于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尤其适用于一些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材。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中药材、白酒和玻璃煮药容器。
2. 清洗煮药容器:先将煮药容器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切碎药材:将中药材切碎成小块,以利于药材的充分浸泡。
4. 酒煮药材:将切碎的中药材放入煮药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酒,使酒液稍高于药材表面。
盖紧容器盖子,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浸泡3天至1周,期间需摇动容器使药材均匀接触酒液。
5. 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过滤药液,去除药渣,并将药液收集起来。
保持药效的注意事项:1.选用优质中药材:优质中药材的药效更佳,因此在购买中药材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品质。
熬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

熬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
熬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正确的熬药时间和方法对于中药的药效发挥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熬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
首先,正确的熬药时间是指在煎煮中药时的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熬药的时间
应该根据不同的中药而定,一般情况下,熬药的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为宜。
对于一些药材较为坚硬的中药,熬药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
其次,正确的熬药方法包括煎煮的火候和水量。
在煎煮中药时,火候的掌握非
常重要。
一般来说,中药煎煮时火候应该适中,避免用大火煮沸,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同时,水量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过少的水量会导致中药煎煮不足,而过多的水量则会导致中药煎煮过度,从而影响中药的药效。
此外,熬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还需要注意药材的处理和搭配。
在熬药前,需要
对药材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杂质,以确保中药的纯净度。
同时,不同的药材搭配也需要根据中药的配伍禁忌来进行合理搭配,避免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最后,熬药后的保存和服用也是需要注意的。
熬药后的药液应该及时过滤和保存,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在服用时,应该根据医嘱和药物说明进行正确的用药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正确的熬药时间和方法对于中药的药效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
在严格按照正确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熬药,才能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发挥最大的药效。
希望大家在熬药时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熬中药的方法和步骤

熬中药的方法和步骤
熬中药是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以下是熬中药的常见方法和步骤:
1. 准备药材:根据医生的处方选择需要的中药材,一般为干燥的草药、树皮、植物的根或种子。
按照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和剂量要求,将药材适量称取。
2. 研磨药材(可选):一些药材需要研磨成细粉,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使用研磨机或者传统
的石磨将药材细磨。
3. 准备煎药器具:选择陶瓷或不锈钢的煎药壶,漏网、滤网等。
将煎药器具彻底清洗消毒,保
持卫生。
4. 煎药前的处理:对于一些药材,需要提前处理。
比如用水浸泡、炒煮、研磨或切割等步骤,
以增加药效和减少毒性。
5. 加水煮药:将药材放入煎药器具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般为药材的10-12倍量的水。
将药
材浸泡片刻,然后开始加热。
6. 煎药:将煎药壶放在火上,使用明火或电炉加热。
一般先使用大火将药材煮开,然后改用小
火持续煎煮,一般约20-30分钟。
期间需不断搅拌和观察,以防止煮沸溢出。
7. 过滤:待药液煮沸后,使用漏网或滤网将药渣过滤出去。
可以多次过滤以保证药液的纯净度。
8. 提取: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方,将提取的药液保留或根据需要继续煮浓。
9. 装药:将提取的药液装入密封的药碗或药瓶中,注意保持卫生,并进行必要的标记。
10. 储存:根据具体要求和药方,将装好的药液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注意避免阳
光直射和异味干扰。
请注意,如果你没有经验或相关训练,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定药材的用
量和具体操作方式。
如何熬中药的方法如下

如何熬中药的方法如下
中药熬制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
保证药效的最大发挥,下面将介绍一下如何熬中药的方法。
首先,准备好需要的药材和工具。
药材要选择质量好、干净无
杂质的,最好是经过正规渠道购买的。
工具则包括砂锅、清水、火
源等。
其次,对药材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需要将药材洗净,然后放
入砂锅中。
如果是草药,需要将其浸泡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熬制,以
便使药材充分展开,释放药效。
然后,开始熬制。
在砂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文火慢慢
熬制。
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药材粘底或糊锅。
同时,要注意火候,不能让水煮干,也不能煮得太久,以免药效损失。
最后,对熬制好的中药进行处理。
熬制好的中药一般会有一定
的药渣,需要用纱布或滤网进行过滤,得到纯净的药液。
药渣可以
再次加水熬制,提取药效,但需要注意不要熬制过多次,以免药效
减弱。
总的来说,熬制中药的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细心和耐心。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熬制方法,才能保证中药的药效得到最大的发挥。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熬制中药顺利,药效显著。
中药熬煮的方法

中药熬煮的方法
中药在煎制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释放。
以下是中药熬煮的一般方法:
1. 清洗:将所需中药洗净,清水冲洗2-3次,去除泥沙等杂质,然后用凉水浸泡30分钟,待药材吸水后可更好地释放有效成分。
2. 准备药锅:将药锅加入适量的水(一般是10倍于药材重量的水),放入药材,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以上。
根据中药的不同性质,煮制时间也有所不同。
3. 煮制:在煮制过程中,要注意药锅的火候,火力不能过大,以免煮干水分。
同时,药锅盖子要盖紧,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4. 去渣:煮好后,先用滤网过滤出渣,再将药汁倒入容器中。
5. 调味:根据需要,可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调味,使药汁更易入口。
以上是中药熬煮的基本方法,不同药材和处方也有一些特殊的煎制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煎制中药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切勿使用铅、铜等有毒金属制作的药锅。
- 1 -。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中药作为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煎煮是中药制剂的常见方式。
正确的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发挥最佳的功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容器:煎煮容器应该选择能够适应中药材数量的容器,保证药材可以充分地受热。
2.洗净煎煮器具:在开始煮药前,应该彻底清洗煎煮器具,确保没有污垢和异味。
二、煎煮方法1.正确的水药比: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和处方要求,掌握好水药比的比例。
一般来说,常用的水药比为10:1,即10倍的水与中药材的重量。
但也会有例外,根据中医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2.先水后药的顺序:在煎煮过程中,首先将水加入到煎煮容器中,然后再加入中药材。
这样可以确保药材受热均匀,充分释放药效。
3.材料浸泡:在水材比和顺序确认后,将中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确保药材能够充分地吸收水分。
4.冷水、热水两次煎:将浸泡后的药材隔水加热,煮至沸腾后,可以根据处方要求进行冷水、热水两次煎的方法。
这样可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5.火候控制:在进行煮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
一般来说,首次加热时采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煮药的时间和火候根据处方要求进行控制。
6.过滤煎汁:煮药完成后,需要将药渣过滤掉,只保留煎汁。
可以使用纱布或细网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药汁干净透明。
三、注意事项1.遵照中医师的处方:中药煎煮的操作方式和火候都有可能因处方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因此,应该遵照中医师的处方要求进行操作。
2.药材质量检查:在进行煎煮前,一定要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受潮、发霉或者有害物质等情况。
3.避免受潮: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容易受潮,应该避免受潮。
可以事先用纱布包好,避免接触水气。
4.避免过度煎煮:煎煮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要根据处方要求控制煎煮时间,避免过度煎煮。
正确的中药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并在服药过程中发挥最佳功效。
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保证中药的疗效,而错误的煎煮方法则可能导致中药的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因此,正确的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中药的煎煮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中药煎煮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煎煮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首先是中药材,根据医生的处方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并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其次是煎煮器具,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煎药壶或者煎药罐等器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清水和火源,确保煎煮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其次,煎煮方法。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以确保中药的药效。
首先是水量的控制,一般来说,中药的煎煮水量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水量要能够覆盖所有的药材,并且留有一定的余量。
其次是火候的掌握,煎煮中药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来控制火候,一般来说,煎煮时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煎煮一定的时间。
最后是时间的控制,不同的药材和用途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一般来说,煎煮时间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和药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控制。
最后,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首先是煎煮过程中要保持通风,避免药味过重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是煎煮过程中要保持专心,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中药的药效降低。
另外,煎煮后的药液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保存和使用,避免药液变质影响疗效。
总之,正确的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备工作、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确保中药的疗效。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中药,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煎煮和使用,保障自己的健康。
中药汤剂煎煮的方法与质量

中药汤剂煎煮的方法与质量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它的制备需要煎煮过程。
中药汤剂的煎煮是一项复杂的工序,需要掌握许多细节,才能保证中药汤剂的有效成分,同时不影响药物的品质和功效。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中药汤剂煎煮的方法和质量。
一、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1.煎前处理中药材在煎煮之前需要进行处理。
首先,要根据要求剪成小块或细末,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其次,有些中药需要用清水或酒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污垢和杂质,并增强药性。
最后,还要根据中药的煎煮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煎煮方法。
2.煎煮过程中药汤剂的煎煮过程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药材和水的比例药材和水的比例对中药汤剂的煎煮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药材和水的比例为1:10至1:20最合适。
如柴胡汤的煎煮比例为1:8,麻黄汤为1:16。
(2)火候的掌握中药汤剂的煎煮需要掌握火候。
一般来说,开始煎药的前10分钟火要大一些,煮开后改用小火,药材要保持微沸状态。
煎煮时间因药材而异,一般需要1-2小时。
(3)煎煮环境的控制中药汤剂的煎煮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如温度和湿度要适宜,通风要良好。
有些中药需要遮光煮,以保持其特定色泽。
二、中药汤剂煎煮的质量1.药材质量中药汤剂的煎煮的质量首先受到药材质量的影响。
要选择优质的中药材,以保证中药汤剂的疗效。
药材的种类、产地、存放时间和处理方法等都会影响药材的质量。
2.煎煮工艺中药汤剂的煎煮工艺也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之一。
煎煮时间、火候、药材和水的比例、煎煮环境等都会影响中药汤剂的成分和药效。
正确的煎煮工艺可以更好地释放药效,提高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
3.煎煮设备中药汤剂的煎煮设备也对煎煮质量有一定影响。
传统的煮药炉、陶瓷瓦罐等设备会破坏中药的有效成分,因此现代设备如电子煎药机、压力式煎药机、微波煎药机等更适合煎制中药汤剂。
4.药剂制作环节中药汤剂的药剂制作环节也很重要。
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的GMP 标准,确保中药汤剂的安全和纯度。
中药煎煮的一般方法

中药煎煮的一般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中药的质量、药效、用法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中药煎煮的10条一般方法及详细描述:1.选材:在煎煮中药之前,必须要选择质量优良,干燥无虫蛀和霉变的中药材。
选择时还要根据配伍关系以及个体差异进行搭配,以达到理想的药效。
2.浸泡:将选好的中药材用冷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浸泡可以使中药材变软,更容易煎煮出药效成分。
3.清洗:浸泡后,应该将中药材清洗干净,以去除浸泡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杂质,确保中药干净卫生。
4.破碎:对于较大颗粒的中药材,需要先进行破碎,以便更好的释放药效成分。
采用破碎工具时,应该避免过度破碎,以免影响药效。
5.冷水入锅:将清洗干净的中药材用冷水加入炖锅中,不要事先加热水,以免影响药效。
6.加热:将中药材加入锅中后,点燃炉火,缓慢加热。
由于中药的煎煮时间较长,所以要采用小火缓慢煎煮,以充分释放药效成分。
7.煮沸:当水开始沸腾时,应该继续小火煮沸,煮沸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左右。
此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水位,及时添加水以免中药熬煮过度。
8.排渣:煎煮完成后,需要将煮好的中药渣过滤出来,以便于取药汁。
可以采用纱布或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药汁清澈透明。
9.取药汁:将过滤好的药汁倒入药杯中,等待药汁冷却后即可服用。
药杯应该使用不锈钢、玻璃等无毒无害的材质制作,避免药汁被污染。
10.保存:中药煎煮后,药汁一般只能在冷藏状态下保存3-5天,冰冻保存则可达一个月。
在保存药汁时,应该使用密封容器,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避免影响药效。
中药煎煮是一项需要仔细细致的工作,只有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保证中药煎煮的质量和疗效。
下面介绍几点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
煎煮中药时必须使用陶瓷、玻璃或不锈钢等无毒、无味的容器。
二、用清水清洗煎煮器具。
在煎药前先将煎煮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在煎煮过程中受到污染。
三、中药的煎煮时间。
一般情况下,中药的煎煮时间需要按照配方要求和药性特点来决定。
对于常见的药材,需要煎煮2-3个小时左右。
四、中药的煎煮火候。
煎煮中药时火候的掌握非常重要,一般火力应该逐渐加大,但也不能烧开,以免破坏中药的有效成分。
五、中药的煎煮顺序。
在煎煮中药时,需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和煎煮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中药的煎煮顺序,一般是先煎硬的药材,后煎软的药材。
六、中药的煎煮次数。
中药的煎煮次数也需要按照中药的性质和药性特点来决定,一般需要煎煮2-3次左右。
七、中药的煎煮温度。
煎煮中药的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正常情况下需要保持在80℃以上。
八、中药的煎煮量。
中药的煎煮量需要根据需要用药的人数和药物的剂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一定量的中药汁液。
九、存储中药汁液。
中药煎煮后的汁液需要在密封的容器中存放,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是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遵照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中药煎煮的质量和疗效。
正确的熬中药方法有哪些

正确的熬中药方法有哪些
熬中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水煎法:将药材和适量的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后转小火煎煮,保持煎煮一段时间,直到药材煎煮出有效成分为止。
2.蒸煮法:将药材放入瓦斯锅或蒸锅中,加水至覆盖住药材,然后加热蒸煮一段时间,使药材释放有效成分。
3.文火慢炖法:将药材和水放入炖盅中,用文火慢炖数小时,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4.浸泡法:将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数小时至一晚,然后加热煮沸,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入水中。
5.和服法:将药材粉碎或研磨成细粉,和其他辅料混合搅拌均匀后服用,可以加入适量的温水或蜂蜜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种类和个人情况选取合适的熬制方法,同时遵循专业医师的建议和中药使用说明。
熬中药的技巧

熬中药的技巧
熬中药是一项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熬中药的常见技巧:
1. 材料准备:首先,将中药材按照处方要求准备好,确保材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如果需要,可以将硬质的中药材提前浸泡或切碎,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2. 熬煮时间:根据中药处方的要求,将中药材和适量的水加入煮锅中,然后放在火上煮沸。
一般来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炖。
熬煮时间可以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处方的要求来确定,通常需要几十分钟到数小时。
3. 熬煮火候:在煮药过程中,要控制火候,避免过度煮沸或过度蒸发。
一般来说,火候过大会导致水分过度蒸发,药液浓缩度增加,火候过小则可能无法完全提取药效。
4. 搅拌翻煮:为了确保中药材的均匀煮沸,可以定期搅拌翻煮。
这有助于提高药效的均一性,并避免中药材的粘底或煮糊。
5. 盖盖熬煮:中药煮沸时,可以选择使用盖子盖住煮锅,以防止药液过度蒸发。
同时,盖子也有助于保持温度稳定。
6. 过滤提取:煮药完成后,可以使用纱布或过滤器等工具将药渣过滤掉,提取中药药液。
确保使用干净的容器来收集药液,以避免污染。
7. 存储保鲜:将提取的中药药液倒入适当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在保存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保持药效的稳定性。
请注意,在熬制中药的过程中,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如果不熟悉中药的熬制或使用方法,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药师的指导。
中医中的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

中医中的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使用。
在中医中,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中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药。
一、药物煎煮技巧在中医中,药物的煎煮是将药材通过水的煮沸、煮煎等方式,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过程。
药物煎煮技巧的掌握对于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煎煮技巧:1. 水量控制药物的煎煮过程中,水量的控制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水量应该根据具体的药物配方和剂量要求来决定,为了保证药效的最大化,一方面要确保药材充分浸泡,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溶解成分过多而影响疗效。
2. 火候掌握药物的煎煮过程中,火候的掌握也非常关键。
不同的药物可能需要不同的火候,一般来说,要求药材的煎煮过程中火力要温和,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过大的火力可能会导致药材的破坏,从而影响疗效。
3. 煎煮时间药物的煎煮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掌握。
一般来说,根据药材的特性和目的,煎煮时间可以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草药类药物的煎煮时间较短,而树皮、根茎等材料的煎煮时间则需要相对较长。
4. 煎煮器具中医药物的煎煮中,合适的煎煮器具也非常重要。
传统上,中医药物多使用砂锅或陶瓷锅进行煎煮,这是因为这些器具的热传导性能较好,能够更好地保持火候稳定。
二、药物服用技巧药物的服用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而药物的服用技巧也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服用技巧:1. 时间控制药物的服用一般需要根据具体药物的要求和医嘱来控制,尽量按照规定的时间服用。
一般来说,中药的服用一般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进行,以保证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
2. 饮水配合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饮水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药物的服用需要通过饮水来保证药物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合适的饮水量还能够减轻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煎煮是中医经典治疗方法之一,它可以将中药的有效成分煎煮
出来,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中药煎煮的七种方法。
1.水煎法:将中药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煮,使中药药性逐渐煮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药材结构松散易煮烂的草本植物。
2.浸泡法:将中药放入水或酒中浸泡数小时,让药材慢慢释放药效。
这种方法适用于药效短暂的中草药。
3.红烧法:将中药和其他药材一起烧到入味,然后添加肉类或者海鲜一起红烧,可以增强药效。
这种方法适用于补益药材。
4.蒸煮法:将中药放入蒸锅中蒸煮,利用水蒸汽的温度和湿度慢慢煮药,保留药品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数中药。
5.泡茶法:将中药和茶叶混合泡茶,可以增加茶叶的茶韵和药材的功效,是一种极为适宜的饮用方式。
6.烧煮法:将中药和其他药材放入煲汤中烧煮,时间久一些,可以将中药的有效成分完全煮出,适用于中药汤制。
7.浸泡醋法:将中药放入醋中浸泡,利用醋的酸性可以更好地溶解药材
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皮肤病。
总之,中药煎煮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应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殊的适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煎制中药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
在煎制中药时,还需要注意煮药的时间和火候,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药效。
中药熬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制方法一般有蒸煮法、水煎、冷煎、熬浸、金银锭法等。
一、蒸煮法。
1、将中药加水蒸煮,水量通常是药材的2-3倍,火候可划分为大火、小火、微火几种。
2、蒸煮要适度,蒸煮的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比较硬结的药物可
以延长时间。
二、水煎法。
1、同蒸煮一样,先加水将药物煮沸,煮沸后加少量水,尽量保持剩
余液体量不变,改用小火慢煎。
2、煎药时间依中药质地而定,一般控制在1-2小时左右,多药汤水
煎时间可以延长,到药浸动性差不离锅时即可。
三、冷煎法。
1、熬制前用凉水将药物浸泡,浸泡了一段时间之后将药物取出,再
盛入药锅中,加入新鲜蒸馏水。
2、将药锅放在温和火上,将药汤熬至药汤变浓,但不栓糊,汤汁浓
稠时,熄火,放凉即可。
四、熬浸法。
1、将药物放入容器内,用温水将药物浸泡备用,每次浸泡时间不少
于3个小时。
2、待浸泡好的药物取出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温水,开大火加热,熬至汤汁浓稠,关火放凉,即可。
金银锭法。
1、将药物放入药锅中,加入新鲜蒸馏水,放入金银锭,再放入炉中,用小火慢熬,加入武火炖煮。
2、炖煮至药汤浓稠,降温至室温,再入冰箱冷藏。
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熬制中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备方法,通过熬制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使药效更加充分地释放出来。
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确保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下面是熬制中药的正确方法:
1. 准备中药材和熬制工具:首先需要准备好需要熬制的中药材和熬制工具,如药材、清水、熬药壶等。
2. 洗净中药材:将需要熬制的中药材洗净,去除杂质和尘土。
3. 加水熬制:将清水加入熬药壶中,然后加入洗净的中药材,放在文火上慢慢熬制。
4. 控制火候:在熬制中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火候,一般采用文火熬制,避免过热或煮沸。
5. 熬制时间:根据中药材的不同,熬制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需要持续熬制一段时间,直至药液变浓。
6. 过滤药渣:待药液熬制完成后,需要用纱布或滤网将药渣过滤出来,留下纯净的药液。
7. 保存药液:将过滤好的药液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通过以上的熬制方法,可以确保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提高中
药的疗效。
在熬制中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方和方法进行,避免出现错误,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传统老中医煎药讲究锅、水、火、时、法5项原则,百药煎法详解!

传统老中医煎药讲究锅、水、火、时、法5项原则,百药煎法详解!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现在更多人倾向于喝中药。
中药胜在调理,副作用小,虽然很多医院、药店都有代客煎药的服务,可是机器煎出来的药不能完全释放药效,而自己在家煎药很多人都摸不着窍门。
老中医煎药都依照“锅、水、火、时、法”5项原则,大家自己在家煎药的时候可以依照这些原则,才能完全发挥药效。
锅:李时珍大爷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
”也就是说,不能用铝、铁、铜等材质的容器煎药,现在家里一般都用有盖的陶瓷砂锅,或者搪瓷、不锈钢的容器也可以。
水:水并不是说要选用什么山泉水之类的,纯净水最好,自来水也能用,水法说的是加水的多少。
首先,很多人在熬药前会淘洗一遍药材,认为买来的中药可能有灰尘之类的,需要洗净。
实际上,淘洗的过程会让中药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
在熬药过程中,水会长时间沸腾,能起到杀菌作用,不需要淘洗了。
为了更好的释放药效,熬药时将药物直接放入锅里,加冷水,没过药材即可,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再煮。
如果用温水浸泡也可以,但是要缩短煎煮的时间。
很多人认为用水多泡一会可以更好地释放药效,其实也是不对的,浸泡不能泡太久,更不能用开水泡,这样容易导致中药里的蛋白质形成包膜,不利于药物成分的释放。
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开火熬煮之前,看一下如果水被吸收的较多,需要加水,一般熬煮前让水面高出药材1-2厘米就可以了。
注意,有些花叶类药物会浮在水面上,分辨不清水量,这时候感觉花叶类药物有漂浮感即可。
火:熬药先用急火,也就是中医说的武火煮沸,煮沸后改用小火,也就是文火慢慢熬。
抓药的时候咨询一下熬煮的时间,因为治疗有些疾病如感冒的中药需要一直用武火煮。
时:一般来说,头煎,也就是第一次煎(头煎)从煮沸开始,文火煮20-25分钟,第二次煎(二煎或复煎)15-20分钟即可。
解表类(接触表征,如发汗)药物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
而滋补类药物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中药汤剂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中药学煎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药材:将需要煎煮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灰尘。
2. 加水:根据药材的种类、质量和煎煮目的,加入适量的清水。
一般情况下,水的用量是药材的3-5 倍。
3. 浸泡: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材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
浸泡时间一般为30 分钟至 1 小时。
4. 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和水放入煎煮锅或药壶中,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
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种类和性质而定,一般为20-30 分钟。
期间需要不时搅拌,以防止药材粘锅或溢出。
5. 过滤:煎煮完成后,使用滤网或纱布将药渣过滤掉,保留药液。
6. 二煎:如果需要,可以将药渣再次加水煎煮,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二煎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
7. 调整药液:根据需要,可以将药液浓缩或稀释,调整药液的浓度。
煎药的具体方法和时间可能因药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有些药材可能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
因此,在煎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药师,以确保正确的煎药方法和剂量。
此外,煎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药液的质量和效果。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时间煎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时间不仅可以保证药效的发挥,还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下面将介绍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时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煎药器具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砂锅、煎药壶或者电煎药壶来进行煎药。
这些器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均匀受热,煎药时不易糊底,可以保证药液的纯净度。
其次,煎药的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煎药的时间应该根据药材的性质和药方的要求来确定。
一些药材需要长时间煎煮,以便提取有效成分,而有些药材则需要短时间煎煮,以免药性过烈。
在煎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观察药液的变化,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火候和煎药时间。
另外,煎药的火候也是需要掌握的关键。
一般来说,煎药时火候要适中,不能过旺也不能过小。
如果火候过旺,药液容易煮沸溢出,影响药效;如果火候过小,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影响疗效。
在煎药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煎药的顺序。
一般来说,应该先煎硬的药材,后煎软的药材,这样可以保证药效的充分提取。
此外,煎药后的药液也需要合理处理。
煎药完成后,我们需要及时将药液倒出,以免继续煮沸影响药效。
倒出的药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再次煎煮,但是要注意控制次数,避免药性过烈。
总的来说,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时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时间,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大家在煎药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不断提高自己的煎药水平,为中医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解读:中药该怎么熬,才能熬出药效
熬中药真的是一门学问,说难真的不难,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很轻松的熬出最好的中药。
相信很多东西是我们这些平常人想问但是又不敢问的。
今天我们特地请教了我们的神农中医馆馆长曹教授,让他给我们讲讲如何如法熬药、服药,药效翻倍。
首先曹教授跟我们谈起,确实现在有多数药店都提供代煎中药服务,一般花费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取到机器熬好的中药,拿到中药后可以放到冰箱里,随时取用,非常方便。
但是呢,这样搞出来中药虽然效果不错,但除非实在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中药最好还是自己熬,毕竟这样搞出来的药效估计只有90%左右。
因为熬药是有很多细节,代煎服务不一定给你全部都注意到,除非她真的很用心在做。
熬药的步骤:
一:买回中药,别急着就把中药洗完就拿去熬药,可以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
需要先煎、后下或者一些粉末状的药材则不用浸泡。
二.第一次熬药:用大火先把中药煮开,再用文火煮20-30分钟,然后就把熬出来药导入大碗中。
后下药则在第一次熬药中的最后几分钟放下药煲里面。
三.第二次熬药:在上面的药渣中加入水,用大火煮开,然后用文小火煮跟第一次熬药时同样的时间,然后熬出来的要倒入碗中。
四.把上面两次煎熬出的中药混合,混合均匀,分2次喝完。
熬药小技巧
一.我们在熬药的时候,一定要用陶瓷制的药煲,千万不能使用金属器物。
毕竟基本很多中药材都是草木,而金克木,金属制的器皿是能改变中药材的药性。
而土生万物,陶瓷制的药煲属土。
二.我们每次熬药的水量我们曹教授是推荐三碗水熬成一碗水,这样能保障药的药效,每一次熬药的时候,保证加水的量,千万不能边熬药边加水,这跟煲汤是同样的道理。
三.熬药的时间,指煮开后用文火慢煮的那段时间,一般是二十到三十分钟。
总的来说中药熬的时间太长,反而会降低中药的药效。
四.我们一般来说,中药最好是熬两次就可以了,再熬一次的话药效会降低很多。
但是呢,曹教授特别跟我们说明,其实也熬三次的,但是有前提:
A.我们第三次熬出来的中药,味道是比较清淡的,味道清淡则就入脾,三煎药物有健脾之功,对于脾虚者很适宜。
B.中药材中含有龟板等贵重,滋阴的中药药材,我们一般是推荐再去熬第三次,一来省钱,而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
C.还有就是,如果是用于皮肤科的中药,第三次搞出来的中药是可以用来擦洗身体的,对皮肤病是很有效的。
D.还有种特殊情况,就是我们有时有些药可以煲第三次,导出来的药液可以用来做下一副药的煲药水。
五、曹教授特别强调是有些中药是需要另外去熬:例如贵重药材,避免造成浪费,像我们经常说的人参啊,西洋参啊,藏红花啊。
有些中药是需要先包起来的:例如滑石、米糠、旋复花等,因为这些中药材他们可能会引起中药浑浊,一定要先包起来再去熬药;车前子因为自身原因会沉底,容易粘附于药罐,导致糊底,也要包煎。
一般用纱布包裹。
包煎药需要同群药一同浸泡。
还有一些需要冲服的中药药:很多贵重药物及用量极少的粉剂药物,需要另行冲服。
即在服药时用药液冲服。
一些需要烊兑的中药:胶类及糖类药物,需要先烊化,再兑入药液,一同服用。
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虎骨胶、蜂蜜、饴糖等。
服药的时间
曹教授说,如果我们的病是在上半身,则最好是饭后喝,如果是在下半身,则是饭前喝。
不要喝隔夜药
中药最好是当天药当天喝,非密封的情况下切忌喝隔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