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
急救患者护理常规
急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
2.自理缺陷、
3.焦虑、恐惧
【护理措施】
1.急救护理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样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等。
遵医嘱给药,抢救室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适当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机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
对不能进食者,可采用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3.卧位与安全
1)根据病情采取适合体位,定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清醒患者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对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3)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
4)高热、昏迷、澹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
5)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扭曲、堵塞。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出血情况、Spθ2,末梢循环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5.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院前急救护理
(5)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 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
(6)绝不可用非弹性的
.
创伤
(1)大而复杂的伤口现场不冲洗,不复位,不乱 用药;
创伤
(2)肢体离断伤的处理:首先用 布料包好断肢,外面套一层塑料袋,
再放在另一装满冰水/冰棍水的塑料袋中保存,随病人一起送至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
• 1、操作者将病人放在地上,一边呼救一边检查病人的心跳和呼 吸。
• 2、解开患者衣领,取出口腔内异物,让患者头部尽量后移,将 患者下颌放下,打开气道,使舌头不至于因后坠而堵塞气道。
• 3、进行人工心脏外按压,即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左二指处进行 心脏外按压。按压的程度为5厘米,每分钟的次数应该在100次/ 分钟以上。单人心脏复苏,按30:2的比例按压心跳30次,进行 两次人工呼吸治疗。两个人可以按照15:2的比例进行治疗,直 到患者心跳和呼吸恢复。
创伤 (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
指压桡、尺动脉:适用 于手部大出血.如图所示。 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 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 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 因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 掌部有广泛吻合支,所以 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创伤 (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
指压指(趾) 动脉:适用于手 指(脚趾)大出 血,方法如图所 示。用拇指和示 指分别压迫手指 (脚趾)两侧的 指(趾)动脉, 阻断血流。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患者常表现为突发剧 烈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恶心、呕吐,濒死 感。此时,应立即先协助患者安置在安全温暖 的环境下,患者需保持半坐卧位,不要躺平, 因为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受到损伤会有 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平卧位会使呼吸困难加 重;安抚患者情绪,防止焦虑紧张造成症状加 重遵医嘱予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5分钟后可以 再次使用。立即吸氧。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丧失, 心跳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时,进行有效 的心肺复苏
急救病患的护理常规
急救病患的护理常规1. 增强安全意识- 急救人员应时刻保持专注和警惕,确保自己和病患的安全。
- 在急救过程中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2. 评估病情- 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病患的状况,确定急救优先级。
- 通过观察和询问病患及其亲属,获取相关背景信息。
3. 拨打急救电话- 在急救过程开始前,急救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病情报告给相关机构。
- 准确提供发生地点、病患年龄、病症状况等信息。
4. 保持通畅呼吸道- 急救人员应保持病患的呼吸道通畅,确保其能够正常呼吸。
- 若发现呼吸困难,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头后仰、人工呼吸等。
5. 控制出血- 对于出血的病患,急救人员应迅速控制出血,避免过多失血导致更严重的状况。
- 使用合适的方法如压迫、包扎等止血措施。
6. 管理骨折和创伤- 在急救过程中,若病患存在骨折或创伤,应稳定伤处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 用适当的方式如固定、包扎等来处理骨折和创伤。
7. 处理心脏骤停-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患,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使用CPR(心肺复苏)方法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8. 给予必要的急救药物- 在必要时,急救人员可以给予病患必要的急救药物。
- 严格按照药物使用指南和剂量给药,避免过量或错误的给药。
9. 重视心理支持- 进行急救的同时,急救人员应给予病患和其亲属必要的心理支持。
- 理解和尊重病患的情绪,提供安抚和鼓励。
10. 结束急救过程- 在病患病情稳定后,急救人员可以结束急救过程。
- 留下合适的联系方式,建议病患及时就医或进行后续治疗。
以上为急救病患的护理常规,请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并确保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急救操作。
院前急救与护理
院前急救与护理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爱惜生命、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已经成了普遍的追求,因而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欲加迫切,要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得到及时的救治。
院前急救服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院前急救护理是护理工作在医院外的特殊表现形式,院前急救医生的责任不是单纯的出诊看病,护士的责任也不是单纯出诊处置与注射,院前急救人员的共同责任就是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抢救性处置,并安全地转送到医院,为伤病员的安危争取最初的抢救时间,“先救命,后治病” ,这是院前急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院前急救的概论(一)基本概念和意义:院前急救是指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等病人的医院前期急救。
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及途中护理。
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减少伤残。
院前急救包括以下四层含义:1、病人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救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
2、病人病情危急严重,必须进行及时抢救。
3、院前急救是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救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
4、经抢救的病人需要及时、安全地输送到医院进行延续、系统救治。
(二)院前急救创新模式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院前急救模式,但就其主要模式,仍然可将它们大体划分为英美模式及法德模式。
1、英美模式或近似与英美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病人送到医院” ,其观点是病人被送到以医院为基础的急诊科,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护理。
在这种模式中急诊医护开始于来医院之前,由有关专业人员,如急诊技士和护士进行现场对证救护为主,到医院急诊科后由急诊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急诊治疗。
目前,采用英美急救医疗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日本、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
2、法德模式或近似于法德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医院带到病人家中” ,即送医生和技术到现场,希望在病人达到医院前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救护,救护措施主要放在现场,其具体操作是医生几有关专业人员,如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到某个有关地点对病人实施急诊治疗。
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流程PPT
医疗人员主要的工作内容
• 维持呼吸系统功能 •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 • 各种创伤的止血、包扎和固定 • 伤员急救、基础生命支持 • 稳定重伤员伤情、处理轻伤员 • 伤员转运送后 • 消毒防疫 • 心理常识宣教教育、心理创伤疏导
院前急救流程---实施
EMERGENCY CARE
3/呼吸
一看二听三感觉。评估呼吸频率,深浅度, 节律有无改变,有无呼吸困难、被动呼吸体 位、发绀及“三凹征”
4/循环
血压常规测量肱动脉压,血压过高需立即给予 降压措施;血压过低提示有大量出血或休克存 在。脉搏常规触摸桡动脉,桡动脉触摸不清, 提示收缩压小于80mmHg,猝死病人触摸颈动 脉或股动脉,心率大于120次分是病情危重的表 现。也可通过体温以及观察皮肤有无发绀了解 末梢循环来判断血液循环情况
(二)防差错事故
院前急救工作紧张,医生只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执行“三清一核对”, 即:听清、问清,看清,并与医生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注 意药物配伍禁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用过的安瓿应暂时保留,以便核查。
院前急救常用的护理措施
EMERGENCY CARE
院前急救---计划
EMERGENCY CARE
物品配备
急救物品:医用一次性耗材类:输液器、棉签、消毒物品、纱布、绷带、抢救 物品及药品
车辆配备
急救车(担架、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 心电图机等)
院前急救流程---实施
EMERGENCY CARE
实施---救护要点
维持呼吸系 统功能,保 持呼吸道通
急救实践证明:
12h 24h24h Nhomakorabea4min
30min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_常规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_常规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急救车的急救物品、药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2、接听急救时,详细询问病情、地点及方位、联系方式等,并记录来电时间。
3、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到达现场,市区要求15分钟以,条件好的区域要在10分钟以,郊区要求30分钟以。
4、抵达现场后,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对病人实施救护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心脏电除颤、心电监护、止血、骨折固定等。
5、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6、合适体位7、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急救药物8、关怀安慰病人,保持镇静,向家属介绍病情,以取得合作与理解9、如病人病情允许,应尽快、安全地将病人转运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急诊抢救一般护理常规1、迅速接诊危重病人并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准确迅速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须复述2次再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核对,做好病情和用药记录。
3、抢救室护士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记录,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病情稳定后,指导导诊员护送病人至病房,必要时医生、护士陪同护送,根据病情携带氧气枕、呼吸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
5、做好终末处理,还原抢救车药品、物品,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6、做好各种登记,如120交接登记、会诊登记、抢救登记。
重症监护一般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各种顾虑,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支持工作,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
2、病情观察(1)每15-30分钟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1次,至病情稳定可改为1-2小时1次。
急救护理常规
急救护理常规第一节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一、抢救的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确定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叫,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实际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楚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颏骨外向上抬颏。
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及时清理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鼻子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2秒,确保胸廓隆起。
送气时,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子防漏气;呼气时,两手指松开。
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
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钟。
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
(4)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的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处。
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院前急救的规范和流程
院前急救驾驶员工作流程
1.驾驶员要提前10分钟上班,接到出诊指令后, 驾驶员应在3分钟内出车。同时用车载GPS终端向 120指挥中心发送“驶向现场”信息,以最近的行 车路线、安全快速到达指定的接诊地点。
2.到达接诊现场后,立即用车载GPS终端向120指 挥中心发送“到达现场”信息,根据现场情况将 车辆摆放在最佳行车和安全位置,打开急救车辆 后门,方便病人上车。并简单报告现场情况。
1.随机性强 2.紧急 3.流动性大 4.急救环境条件差 5.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 6.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劳动强度大 8.高经济投入,低经济回报
院前急救的任务
日常危、急、重患者的紧急救治。(含三无人员、无主病人等特困群体) 灾害、事故、社会安全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 大型社会活动的医疗救援保障。 急救自救知识和技能的全民普及宣传、培训 国防、旅游的医疗救援保障。
4.搬运病人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特点做 好搬运工作。
5.运送途中,担架员坐在副驾驶位置。 6.完成任务离开医院后,担架员坐在后车厢;返 回急救站后协助相关人员做好车厢内的整理工作;
车载医疗设备
心电图机 便携式呼吸机
除颤仪 血糖仪 吸引器 清创缝合包
氧气瓶(氧气袋)2升 产式担架及安全带
检伤分类
危重伤,需紧急手术
重伤,需急诊手术, 但可稍等待
轻伤,不需住院治疗
重伤垂危,生存希望很
分检方法
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分检?采用SOAP公式检查 S(subiective,主诉):简单的问诊,收集资料 O(objective,客观资料):观察面色、伤口、神志、特殊气味等 A(assess,评估):系统运用ABCBS快速评估法 P(plan,计划或优先分类处理):是组织抢救或进行有序安全的转运
院前急救的一般护理
院前急救的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患者伤情的轻重缓急。
2、患者的意识、瞳孔、气道、生命体征等。
3、一般情况的评估:头颈部、躯干部、四肢。
4、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检查急救箱、急救物品、仪器,保证数目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2、接到出诊指令、了解患者病情,迅速登车出诊。
3、到达现场后,对病情作出初步判断,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对患者实施救护,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电除颤、心电监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
4、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5、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急救药物。
6、关心安慰患者,保持镇静,向家属介绍病情,以取得合作与理解。
7、如患者病情允许,应尽快、安全地将患者转运到医院急诊科,作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给予安慰性语言,使患者能安静休息并减轻其心理压力。
2、转运前向家属讲明病情及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配合转
运工作。
四、注意事项
1、面部朝下者:必须要移动时,应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避免躯干扭曲。
2、离断的肢体不可直接放入碎冰中,避免断离的粘膜组织无法修复再植。
3、转运前要保证患者病情稳定、运输车辆及通迅设施准备妥当后方可出发。
4、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做急救处理,如行驶中不能操作,应立即停车救护。
5、接诊和转运特殊患者如传染病和一些特殊中毒患者,应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对于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应在途中采取避光、避声等刺激或防震的措施。
医院急诊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医院急诊抢救病人护理常规(一)心跳呼吸骤停急救及复苏护理【护理评估】患者是否有下述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2.大动脉博动消失。
3.呼吸呈叹息样或断断续续,常发生在心跳骤停后的30秒内,随后即呼吸停止。
4.心音消失。
5.瞳孔散大。
6.皮肤灰白、发绀。
【护理要点】一、心肺复苏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反应: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无反应。
3.同时迅速判断患者呼吸: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
4.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立即呼救。
5.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6.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地面或垫板)。
将病人迅速置于复苏体位,即仰卧位时,必须将病人的头、颈、躯干作为一个整体同步翻转,保持在同一轴面上,将双臂置于躯干两侧。
暴露胸腹部,松开腰带。
7.开始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在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成人至少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4cm,儿童大约5cm)。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8.清理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放开气道。
(1)仰头举颏法:一手置于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向后仰,另一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病人牙齿几乎闭合。
(2)推举下颌法:对于疑有头颈部外伤的患者用两手同时将左右下颌角托起,一面使其头后仰,一面将下颌骨前移。
9.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双唇紧贴患者口部,形成一个封闭腔,然后吹气,直至看见病人胸廓上抬;吹气毕松开捏鼻孔的手,以便病人呼气。
连续2次,每次送气时间一面,避免过度通气,如此反复。
(2)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L/min(有氧情况下)。
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
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院前急救1、概述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至残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院前急救任务包括:1、平时对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3、执行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4、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5、普及急救知识2、院前急救任务1、院前急救系民市急救中心联网,受市120总台指挥2、平时呼救患者的院外急救,有120总台指挥,医院派120值班小组执行。
3、医院周边网络医院或其他医院疑难重症患者的会诊转运工作三、院前急救原则1、120急救移动电话由120护士保管,班班交接,为保证120电话通畅,任何人不得占用120电话。
2、接120电话的护士应该问明所去地点、患者姓名、年龄、疾病、联系电话并做好记录。
3、120由有资格担任此岗位的护士出诊。
4、原则上各科病人由各科急诊医生出诊。
5、特殊情况需要带专科会诊者应直接与专科病房联系。
6、现场争救按先排险后施救、先重伤后轻伤、先施救后运送、急救与呼救并重、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紧密衔接、前后一致的原则。
7、120院前急救是高风险的医疗服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转运前家属需签转运同意书。
四、院前急救护理常规1、评估(1)、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
是否存在对救护者、患者造成继续伤害的危险因子、消除险境以保安全。
(2)、快速评估危险病情,包括对意识、呼吸、循环等几方面进得评估。
2、检伤分类(1)、原则:采取边检伤、边分类、边抢救,同时并举。
使急救工作有务不絮进行,不同程度伤情的患者都能尽快得到救治,达到提高成活率、降低病死率的目的(2)、分类:按伤员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4类,用绿、黄、红、黑不同颜色将患者分类标志。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_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第一章院前急救护理常规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院前急救护理组织管理第三节护理单位设置第四节院前急救围与急救原则第五节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第六节转运与途中监护第七节急诊护理工作程序第二章急诊病人护理常规第一节急诊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第二节抢救病人护理常规第三节留观察病人的护理常规第三章专科急诊病人护理常规第一节心肺脑复(CPCR)病人护理常规第二节昏迷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三节休克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四节呼吸衰竭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五节急性中毒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六节发热病人护理常规第七节脑溢血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八节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九节急腹症病人护理常规第十节大出血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十一节多器官创伤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十二节溺水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十三节电击伤病人急救护理常规第一章院前急救护理常规一、基本概念1.院前急救系指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医院前期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监护,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减少伤残。
二、院前急救护理组织管理1.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
(2)掌握常用急救药物的作用机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求。
(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
(4)掌握救护车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等。
(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的需要。
2.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1)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士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准备相应急救物品,白天出车时间限定3min、夜间为3min,救护车在接到指令后10~15min必须到达20km现场。
(2)护士要有能力护理急救各种病人,病人病种可包括、外、妇、儿、五官等多个专科,因而要有较为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
(3)进行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各种护理操作技能、救护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对创伤治疗护理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无菌操作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计划3篇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计划3篇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计划篇1在新的一年里,为了适应医疗、护理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护理部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拟定今年的护理工作计划如下:一、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护理。
1、明确个人护理岗位职责。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医嘱,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止血带用后及时浸泡消毒,医疗垃圾分类放置,湿化瓶、雾化器、体温计等用后及时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换。
急诊科室各室间每天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
二、加强业务学习及护理操作训练,提高护理业务技术水平1、按护理部的业务学习计划要求,毎月参加全院的业务学习及操作训练。
2、按科室的业务学习要求,毎月参加科内的业务学习及操作训练,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操作训练。
3、掌握常见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求,掌握心肺复苏,除颤仪,心电监护等抢救技术及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4、掌握常用急诊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严格执行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制度,注意患者过敏史、血糖、心肺功能等,注意用药安全。
5、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经常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急诊患者病情尚未稳定前,一定要加强巡视和沟通,尽量把患者安排在自己实力范围内,以便及时观察和急救。
三、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及落脚点,规范服务行为,注重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避免医患纠纷,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做到“三好一满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计划篇2一、总体目标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达标。
4、重病人护理合格率100%。
院前急救的护理
院前急救的护理一、院前急救的定义1、当病人突然急症发作或遭到意外伤害时,救护人员赶赴到现场,利用所携带的医疗器械、设备和救护物品对病人立即救治,以达到保全生命、缓解疼痛和防止疾病恶化为目的。
在急救中,护士将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救护任务.二、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病。
三、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2、以对症治疗为主3、病种多样复杂4、时间紧急5、流动性大6、急救环境条件差,体力强度大四、院前急救的原则1、先复苏后固定--心搏呼吸骤停又有骨折时2、先止血后包扎--大出血又有创口时3、先重伤后轻伤-- 既有垂危者又有较轻的伤员时4、先救治后运送-- 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措施5、急救呼救并重-- 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争取外援。
6、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任务一致、协调步调一致、减少痛苦,减少死亡五、县医院急救网络病人、目击者→ 120急救中心↓各急救站↓医生1、护士1、司机1↓5分钟内开出救护车现场急救转送交接报告六、主要护理工作1、护理体检2、急救护理措施3、转运和途中监护七、护理体检顺序:1 、检查瞳孔、意识状态2 、测量生命体征3 、观察一般状况4 、应用基本物理检查方法:头颈、脊柱、胸、腹、骨盆、四肢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头部体征(口、鼻、眼、耳、面部、颅)颈部体征(颈动脉搏动、颈椎损伤、颈后压痛)脊柱体征(自上向下,肿胀、出血)胸部体征(锁骨、胸廓、肋骨)腹部体征(出血、压痛、肌紧张)骨盆体征(损伤、骨折)四肢体征(关节活动、肢端血液循环、动脉搏动护理体检要求:1、动作轻柔,勿引起继发性损伤2、不同病因检查的侧重点不同3、寻找有无活动性出血的伤口和脏器破裂的迹象,以及喉梗阻的症状等迅速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4、及时记录阳性所见,避免他人重复检查,延误诊治。
通过检查,将病人分成三种情况:轻症病人、中重度病人、重度病人八、急救标记1、病伤严重危及生命→红色2、严重,无危及生命者→黄色3、受伤较轻可行走→蓝色4、濒死、死亡伤病员→黑色(1)、在进行初步的体检后,护士应根据医嘱对病人进行急救处理。
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
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一、引言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治措施。
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要点,以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和护理。
二、准备工作1. 急救包的准备:护理人员应随时携带急救包,包内应包括基本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如止血带、手套、口罩、消毒棉球、创可贴、急救药品等。
2. 快速判断情况:护理人员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指标,以确定患者的急救优先级。
三、气道管理1. 颈椎固定:在怀疑颈椎损伤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固定颈椎,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2. 保持通畅: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可采取头后仰法、抬颈法等方式,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异物。
四、呼吸管理1. 人工呼吸: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以采用口对口、口对鼻等方法。
2. 氧气给予:如果条件允许,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供。
五、循环管理1. 心脏按压: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按照正确的手法和频率进行操作。
2. 外周静脉通路建立:如果需要给予液体或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尽快建立外周静脉通路,以便进行输液或给药。
六、伤口处理1. 止血处理: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护理人员应迅速进行止血处理,可以使用止血带、压迫等方法。
2. 清洁消毒:护理人员应对伤口进行清洁消毒,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七、疼痛管理1. 疼痛评估: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
2. 给予镇痛:根据疼痛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八、心理支持1. 患者安抚: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安抚其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2. 家属陪伴: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的家属陪伴患者,以提供心理支持。
九、记录与报告1. 记录急救过程: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急救过程,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急救措施和效果等。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精选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1(一)急诊检验制度1、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急诊检验,经常检查急诊检验的仪器、试剂,认真做好每件急诊检验。
2、急诊检验单由医生填写。
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生采集;血液及分泌物或排泄物由护士或检验人员采集。
急诊检验单连同标本应及早送检验科。
3、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标本后,应迅速进行检验,准确、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果。
4、认真做好急诊检验登记、查对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病人的意见,不断改进急诊检验工作,提高急诊检验质量。
(二)急诊检验范围1、急诊病人。
2、门诊重病人。
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4、住院重症病人或病情突变者。
(三)急诊检验的基本项目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DIC诊断项目、疟原虫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尿糖、尿隐血、尿胆原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大便常规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5、生化检验:钾、钠、氯、钙、糖、肌酐、尿素氮、淀粉酶、胆碱脂酶测定,血气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心肌损害标志物测定,肝功能试验,以及其他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6、胃液的毒物分析:如巴比妥类、有机磷类的毒物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7、急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其它项目,根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2一、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急危重症者院前急救规范
XX县人民医院急危重症者院前急救规范一、急救信息及通讯:院前急救必须做到一呼即应,一呼即到,一呼即救。
(一)准确获取急救信息:接到呼救电话(“120”或非“120”),必须详细询问事发地点、伤患者数量及伤情,可靠联系电话等,并在急救信息登记本上准确详细记录。
急诊科电话由专人值守,救护车空载时由医生或护士掌握通讯;载有患者时司机掌握通讯,语言简练,及时反馈。
(二)保持出诊人员与院内通迅畅通:出诊时配备手机,负责院前急救的联络、指挥及调度工作。
二、出诊前准备:救护车常规配备常用抢救药械,如担架、氧气、急救药箱、心电图机等,有特殊需要者应于接到呼救电话后视情况迅速备齐;车辆及医护人员随时待命。
救护车应在接到呼救指令后5分钟内(力争1分钟内)出发,10—30分钟及时到达20km内的现场。
三、现场急救:严格按照《院前急救操作规范》进行现场急救。
(一)到达急诊现场后,采用分诊公式(SOAP)方法快速检查,并按快速初步评估法(ABBCS)快速评估,对成批患者快而准地进行分拣,同时进行创伤程度评分(ISS);根据生命体征的五项指标,立即对危及生命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紧急救护措施,对呼吸循环严重障碍者立即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
(二)初步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后,应考虑必要的高级生命支持(ALS)和及时转运,后续治疗期间要不断进行优先分类处理;不同病情应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灵活制定救护计划并组织实施,抢救人员合理分工,达到快、准、稳、有条不紊,现场急救医疗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四、转运工作(一)经现场处理,根据情况将伤患者及时转运到医院进行下一步救治。
护送过程中继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和救治,力求平稳安全,并通知医院作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
(二)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紧急现场评估,首先运送伤情危重,需紧急救治的患者(Ⅰ类),可边处理边运送;其次按伤情程度分批转送;救护车辆有限时,轻伤者可由其他车辆运送。
途中严密监护,如有意外情况随时停车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急救车的急救物品、药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2、接听急救时,详细询问病情、地点及方位、联系方式等,并记录来电时间。
3、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到达现场,市区要求15分钟以,条件好的区域要在10分钟以,郊区要求30分钟以。
4、抵达现场后,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对病人实施救护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心脏电除颤、心电监护、止血、骨折固定等。
5、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6、合适体位7、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急救药物8、关怀安慰病人,保持镇静,向家属介绍病情,以取得合作与理解9、如病人病情允许,应尽快、安全地将病人转运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1、迅速接诊危重病人并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准确迅速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须复述2次再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核对,做好病情和用药记录。
3、抢救室护士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记录,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病情稳定后,指导导诊员护送病人至病房,必要时医生、护士陪同护送,根据病情携带氧气枕、呼吸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
5、做好终末处理,还原抢救车药品、物品,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6、做好各种登记,如120交接登记、会诊登记、抢救登记。
1、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各种顾虑,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支持工作,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
2、病情观察(1)每15-30分钟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1次,至病情稳定可改为1-2小时1次。
(2)观察脉搏快慢、强弱、节律变化:注意有无心动过速、过缓、间歇脉、二联律、三联律、脉搏短绌等异常情况。
(3)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呼吸声音的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增快、缓慢、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双吸气等异常呼吸。
双侧胸廓运动是否一致,有无鼻翼煽动、口唇及指端发绀、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
(4)观察血压的变化:通过直接动脉插管测压或袖带进行监测,观察有无血压过高或过低,脉差有无增大或缩小等异常情况。
(5)测量中心体温与周围体温:若中心体温与末梢温差大于5℃,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体温过低时,首先设法提高室温,保持在24-26℃为宜,还可用电热毯或加盖棉被等方法进行保暖。
病人体温持续过高,应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6)神志及瞳孔的观察:病情危重者可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定向力部分或完全障碍,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3、基础护理(1)保持床铺干净、整洁。
(2)病人皮肤及头发清洁。
每日皮肤擦洗2次,1-2小时翻身扣背1次,防止牙床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对禁食和高热病人,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4次,口唇皲裂者涂甘油每日3次。
(3)引流袋、呼吸回路、负压盒、氧气管、吸引管、输液管、泵管每24小时更换1次,尿管、胃管根据使用说明更换。
(4)保持输液的通畅,必要时应用中心静脉或静脉留置针保留2-3条输液通道,以保证各种治疗的落实。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急诊常见症状及护理常规一、发热发热是由与各种原因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致使产热增多和散热减少,动态平衡失常,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围。
发热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按发热的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1、病情观察(1)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量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
(2)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程度,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注意发热的伴随症状及其程度,注意饮水量、饮食摄入量、尿量及治疗效果。
2、降温处理(1)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物理降温法:体温超过39℃者,可给予局部冷疗,将冷毛巾或冰袋置于额部、腋下或腹股沟部;体温超过39.5℃者可采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冰水灌肠等全身冷疗法。
(3)药物降温法:口服复方阿司匹林或肌注射氨基比林或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等,药物降温过程中应观察降温的效果,并注意病人有无出汗、虚脱、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4)行降温30分钟后应复查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3、休息与体位高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舒适卧位;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注意调节室温与环境,室温应维持在18-20℃,湿度50%-60%。
4、加强营养与补充液体(1)高人的病人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鼓励多饮水。
(3)对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液或鼻饲,以补充水、电解质等营养物质。
5、一般护理(1)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的病人,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漱口,防治口腔炎和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
(2)皮肤护理: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的衣服与被服,防止受凉;应经常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及时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例如血培养、痰培养等,标本应及时送检,以尽早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6、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解除焦虑和恐惧心理。
二、昏迷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状态,其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按昏迷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深度昏迷。
1、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昏迷初期每15-30分钟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病情稳定后1小时观察1次,并做好护理记录。
(2)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角膜发射与全身情况,颈项部体征及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
2、体位及安全(1)平卧,头偏向一侧并抬高床头100 -150 ,室光线宜暗,动作宜轻,尽量避免不良刺激。
(2)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者给予必要的防护,加用床栏或保护带,避免坠床。
(3)体温在36℃以下者可给予热水袋保暖;高热者可给予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
(4)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保持肢体功能位。
3、呼吸道护理(1)保持呼吸道畅通:取下义齿,头部偏向一侧,如有舌后坠用舌钳夹住舌体向外牵拉并随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
(2)牙关紧闭、抽搐者,应用牙垫或通气导管垫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如有义齿应取下,以防误入气管。
(3)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4)呼吸困难,难以改善时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
(5)预防肺部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每2小时翻身扣背1次,并刺激病人咳嗽,注意及时吸痰。
4、皮肤黏膜护理(1)压疮预防及护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2)预防口腔感染:口腔护理每日2次,注意有无溃疡或真菌感染,及时对症涂药处理;口呼吸者,可用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于口鼻部,避免呼吸道干燥;口唇干裂时涂以润唇膏保护。
(3)预防角膜损伤:伴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眼部,也可用0.25%氯霉素滴眼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部。
5、营养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根据病人的病情,调理配合鼻饲饮食,并每周更换鼻饲管1次。
6、大小便护理(1)持续留置导尿管护理: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时每隔4小时夹放导尿管1次;尿袋每日更换1次,尿管每周更换1次;外阴擦洗每日2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肛周护理:保持肛周清洁,应保证每日排便1次,便秘时给予对症处理。
三、抽搐抽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突然、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强直,双手握拳。
1、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抽搐发作的部位、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期间病人意识、瞳孔的变化。
观察发作停止后病人意识是否完全恢复,有无头痛、自动症等情况。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昏迷病人每30分钟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病情稳定后每1小时观察1次,并做好护理记录。
2、发作时的急救措施(1)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解衣扣,松裤带,取下义齿,尽快将压舌板、筷子或小布卷置于病人口中一侧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或颊部。
(2)立即持续给氧,2-4L/分,确保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以防误吸或窒息,昏迷者应用舌钳将舌拉出,防止舌根后坠,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备好急救用品,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4)抽搐发作时应有专人守护,躁动不安者给予必要的防护,加用床栏或保护带,避免坠床及肢体撞伤。
按压病人时勿用力过猛,以免发生骨折和关节脱位。
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已得到家属的支持和理解。
(5)抽搐时尽量减少对病人的任何刺激,室光线宜暗,操作时动作宜轻。
(6)保持床铺及皮肤的清洁、平整、干燥,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营养护理: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清醒病人可给予清淡、无刺激、营养丰富的饮食。
4、配合医生尽快查找原因,遵医嘱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5、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指导病人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头痛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头痛的性质包括刺痛、跳痛、胀痛、钝痛、闪痛、烧灼痛等。
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剧烈头痛。
1、一般护理(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噪声,室光线柔和。
(2)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情绪稳定。
血压过高时应卧床休息,如疑为脑出血应采取平卧或侧卧位,头部宜抬高并减少活动。
(3)饮食:应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保证充足入量。
2、对症处理,减轻疼痛(1)按医嘱给予镇痛药以及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呕吐时及时清理呕吐物,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颅压增高性头痛,给予脱水药、降低颅压等对症治疗,并严格限制水分供给。
腰穿后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时,应去枕平卧,多饮水,给予低渗液体,以增加颅压,缓解头痛症状。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头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以及头痛时伴随的症状。
4、心理护理避免语言、行为方面的任何刺激,给予精神关怀和生活照顾,向病人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以解除病人的紧情绪。
五、急腹症急腹症又称急性腹痛。
广义的急腹症包括外科、科、妇产科、神经科以及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腹痛;而狭义的急腹症特指外科急腹症,即需要手术治疗的腹腔非创伤性急性病变,是许多种急性病变的集中表现。
1、观察病情(1)详细观察腹痛部位、疼痛时间、性质、影响因素、伴随症状、既往史、女性病人的月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