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大考古发现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湖南省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

1、湖南境内大量的远古遗存,其中著名的有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彭头山遗址和城头山遗址。

①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的地方是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距今1万年左右。

②距今8000-5000年的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在这里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远古部落居住处和生活垃圾,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

③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是距今5500年左右湖南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号称中国第一城的。

6500年以前的城头山遗址的水稻田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水稻田”。

④彭头山遗址发现于湖南澧县,距今8000年,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地方之一。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传说。

①炎帝传说:炎帝是传说中著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炎帝部落在和黄帝部落争夺黄河流域的战争中失败,炎帝带领一部分部众成员南迁到湖南境内,教民耕种,传播农业技术,为民治病,尝百草而终,为纪念炎帝,后人修建炎帝陵,其陵位于炎陵县塘田乡。

②蚩尤传说:蚩尤是九黎族部落联盟首领,在与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兵败自杀,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流徙,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③舜帝南巡: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葬于九疑山,后人为纪念他,在九嶷山修建舜陵和舜庙,显存舜庙始建于明初。

④大禹传说: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立下大功,称为大禹,在湖南留下很多有关于禹的传说和遗迹。

3、四羊方尊(图)发现于湖南宁乡县,为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酒尊,为我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4、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了出土3. 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

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目前发现的国内出土秦简数量最多的地方是龙山里耶县,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5、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意义: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湖南张家界金鞭溪古墓的考古发现

湖南张家界金鞭溪古墓的考古发现

湖南张家界金鞭溪古墓的考古发现湖南张家界金鞭溪古墓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金鞭溪景区内,是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工作,揭示了这座古墓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介绍金鞭溪古墓的考古发现,以及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金鞭溪古墓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一位农民在金鞭溪附近挖掘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

随后,考古学家对这座古墓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和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为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在金鞭溪古墓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

这些文物不仅在数量上丰富,而且在工艺和造型上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精美的青铜器,包括铜鼎、铜镜、铜剑等。

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雕刻细腻,反映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

此外,金鞭溪古墓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包括玉璧、玉琮、玉佩等。

这些玉器的材质优良,色泽鲜艳,制作精细。

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在古代社会中被视为贵重的礼品和装饰品。

通过对这些玉器的研究,考古学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文化风貌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

除了陶器、青铜器和玉器,金鞭溪古墓还出土了大量的文献和书籍。

这些文献和书籍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信息,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考古学家通过对这些文献和书籍的研究,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揭示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和变迁。

金鞭溪古墓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线索和实物证据。

通过对这些文物和遗迹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

其次,金鞭溪古墓的发现对于推动地方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金鞭溪古墓作为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为当地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湖南十三陵探秘

湖南十三陵探秘

湖南十三陵探秘湖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湖南的十三陵。

这些陵墓分布在湖南的不同地区,是古代帝王的陵墓群,每座陵墓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魅力。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秘湖南的十三陵。

首先,我们来到湖南的第一座陵墓——岳庙。

岳庙位于岳阳市城区的岳阳楼,是为纪念我国古代军事家岳飞而建。

岳庙是中国古代守卫边关的英雄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早的拜将台,让人感受到了当年抗敌的壮烈气势。

接着,我们来到湖南的第二座陵墓——衡阳古墓群。

这是湖南最大的一片古墓群,据说墓地的年代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

这个古墓群含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研究湖南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陶俑和器物,让我们仿佛穿越回古代。

然后,我们来到湖南的第三座陵墓——湘潭古墓群。

湘潭古墓群是湖南省发现的一个重要的商代文明遗址,被誉为“南方的商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古墓和丰富多样的器物,这些都为我们揭示了湘潭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到湖南的第四座陵墓——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岳阳洞庭湖的南岸,是中国古代的五帝之一炎帝的陵墓。

炎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陵墓被视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每年的清明节,很多游客都会前来祭奠炎帝,感受他的伟大。

然后,我们来到湖南的第五座陵墓——湘阴龙王山。

湘阴龙王山以其宏伟壮丽的祭祀体系而闻名,是湖南最早发现的一座古代龙葬陵墓。

陵墓内有大量的青铜器和陶俑,被誉为湖南古文化的瑰宝。

接着,我们来到湖南的第六座陵墓——株洲苏山陵。

株洲苏山陵是曾国藩将军的家族墓地,这里葬有曾国藩和他的儿子、孙子等。

苏山陵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西洋建筑和中式建筑的元素,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

然后,我们来到湖南的第七座陵墓——张家界仙寨。

仙寨是张家界的一座古代陵墓,也是湖南最神秘的一座陵墓。

仙寨有奇特的地形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长沙 古墓

长沙 古墓

长沙古墓1、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是一座安葬着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和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这个有着宏伟复杂结构的墓葬在1972年至1974年先后三次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发掘出女尸、丝织品、棺椁、帛书帛画等遗物对于研究汉代初期墓葬制度、长沙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长沙王陵墓群长沙王陵墓群是由目前发现的26座墓葬共同组成的得两汉时期长沙王及王后陵墓群,其中风篷岭、象鼻嘴、和望城坡等竖穴岩坑墓军都经过考古发掘,其中出土的大量两汉时期文物对我国研究汉代诸侯王的陵墓制度起到了重要的科研价值。

3、曾国藩墓曾国藩墓是一座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安葬着清末名臣的湘军创始人曾国藩的墓葬,整体为三合泥拌碎石封墓,上方普邮花岗石,墓葬的前方有拜台,两侧分别立着一个石阙。

4、张南轩墓张南轩墓又指的是张栻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造在长沙宁乡县关山村,毗邻张浚墓,安葬着南宋理学大师张栻和宋朝名相张俊。

整座墓葬是一处由花岗石堆砌而成,并用三合土封冢。

5、咸嘉湖唐墓咸嘉湖唐墓是一座由青砖堆垒而成的长方形土坑砖室墓,经过考证,这座位于长沙西咸嘉湖附近山丘处的墓葬中安葬着初唐时期五品以上的官吏,其中出土的青瓷器、镇墓兽、俑器等随葬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6、状元易祓墓易祓字彦章,号山斋,是湖南长沙巷市村的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并曾先后经历了孝宗、宁宗和理宗三朝的长沙三俊之一,在去世后被安葬在宁乡县网形山西侧山腰处,墓葬由墓地、陵道和墓庐三大部分共同组成,目前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左宗棠墓左宗棠墓是一座位于湖南长沙市雨花区白竹村的墓葬,在墓前的石砌平台配有石桌、石鼓和石香炉,墓葬的两侧还刻有“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的联语,旁边还分别立有左文襄公传略和重修左文襄公墓记的大理石碑。

8、魏家大堆汉墓魏家大堆汉墓是一座于1952年被考古确认的大型土堆汉墓,底径40米,高10米,目前位于湖南长沙市黄土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内,曾属于原地属魏姓所有,但在解放前曾被人盗掘过内部文物。

神秘的楚国古墓湖南宜章燕子洲古墓群考古发现

神秘的楚国古墓湖南宜章燕子洲古墓群考古发现

神秘的楚国古墓湖南宜章燕子洲古墓群考古发现神秘的楚国古墓——湖南宜章燕子洲古墓群考古发现湖南宜章燕子洲古墓群是中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的一处重要考古遗址,被誉为神秘的楚国古墓。

该古墓群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我们了解楚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文将介绍燕子洲古墓群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燕子洲古墓群位于湖南宜章县燕子洲镇,距离长沙市约200公里。

该古墓群始建于楚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燕子洲古墓群共有墓葬300多座,其中包括大型墓葬、小型墓葬以及陪葬品丰富的贵族墓葬等。

这些墓葬的形制各异,有方形、圆形、长方形等,显示出楚国古代墓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燕子洲古墓群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遗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包括器皿、乐器、兵器等,制作精美,工艺高超。

这些青铜器的出土,不仅为研究楚国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我们了解楚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除了青铜器,燕子洲古墓群的考古发现还包括陶器、玉器、石器、漆器等。

这些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反映了楚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揭示了楚国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宗教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了解楚国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燕子洲古墓群的考古发现不仅对于研究楚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湖南省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燕子洲古墓群作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研究。

宜章县政府也积极推动燕子洲古墓群的保护和开发,通过修建景区、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将燕子洲古墓群打造成为湖南省的重要旅游景点。

总之,湖南宜章燕子洲古墓群的考古发现为我们了解楚国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通过对古墓群的考古发掘和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楚国古代社会的面貌和特点。

同时,燕子洲古墓群的发现也为湖南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1.湖南鸡叫城遗址:该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典型代表。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以及各种农具和建筑遗迹。

这些发现表明,该地区在史前时期就已经有了发达的农业和定居生活。

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墓葬和祭祀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

2.河南贾湖遗址:该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和农具,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

此外,还发现了各种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品,以及墓葬和祭祀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

3.浙江良渚遗址:该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以及墓葬和祭祀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玉器制造技术和宗教信仰。

此外,还发现了城墙和建筑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

4.山西陶寺遗址:该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等文物,以及墓葬和祭祀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石器制造技术和宗教信仰。

此外,还发现了建筑遗迹和铜器冶炼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城市规划和金属制造技术。

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湖南主要史前文明遗址[整理版]

湖南主要史前文明遗址[整理版]

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城头山遗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迹,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农业、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这些遗址与炎帝传说不谋而合,故有人称之为泛炎帝文化。

湖南不仅拥有炎帝陵、舜帝陵、嫘祖墓、二妃墓、善卷墓,还拥有五岳之一的南岳及祝融传说,然而自西周以来却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

然而,考古发现证明,这里恰恰就是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之一。

一、与炎帝文化相关联的远古文物古迹[拘泥于传统说法]炎帝神农氏,据传是中华文明之祖。

在中国文献记载中,人们将远古的很多发明创造归于炎帝。

据传炎帝有十七代,或言八代,或言七十代。

他从北方南下寻找粮食及医药,最终在湖南发现原始水稻并建立古厉山国,从此中国开始了农业文明进程。

因此从陕西到湖北、湖南到处都有炎帝传说。

他的部族在湖南生活长久,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道县的人工水稻与神农发明农业当有联系。

道县附近有嘉禾县,文献记载与神农有关。

《桂阳州志》:‚《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洲之人,乃知谷食。

‛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臵县。

‛《衡湘稽古录》:‚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

‛于是神农揭开了中国农业浩浩史册的第一页。

嘉禾县,古称‚禾仓堡‛;禾仓,即谷仓,是天下粮仓,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卷十引《湘衡稽古》云:‚今桂阳县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

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

后臵县,因名嘉禾。

‛高庙遗址也与炎帝有关,最近出现一种‚炎帝会同说‛,怀化会同县的许多地名,如:连山、八卦庙、会同等都与炎帝有关。

另外其所引几条古书记载也是可供研究的。

如:东汉《春秋纬〃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农(此‚神农‛指‚神龙‛,‚农‛是‚龙‛之误,《史记•补五帝本纪》:‚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

《山海经•大荒西经》明确记载:‚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长沙马王堆简介

长沙马王堆简介

长沙马王堆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一处文化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一。

该遗址位于岳麓山下,距离市区约10公里,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

马王堆遗址的发现始于1951年,当时农民在挖井时发现了一座古墓。

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发现这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大型墓葬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号墓,也称为“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墓主人是西汉时期的丞相、轪侯利苍。

墓葬分为南北两个墓室,其中南室是利苍及其妻子的主墓室,北室则是他们的侍从和仆人的陪葬墓室。

墓葬内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丝绸、漆器、竹简、铜器、玉器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马王堆帛书”,这是一批保存完好的帛书,包括《道德经》、《周易》等古代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马王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西河中学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资料--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西河中学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资料--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西河中学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资料--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明:1、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

那个地方出土的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最早的地区之一,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有重要价值。

2、城头山城址:位于澧县,距今约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明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城头山城址的东墙下发明有6500年往常的稻田及配套灌溉设施遗存。

这是世界上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3、2002年6月在龙山县里耶的一口井中出土了3.6万片秦简。

书体类似篆书过渡到隶书的形态。

对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有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4、宁乡是湖南出土青铜器较为集中的地方,其中的四羊方尊〔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人面纹方鼎、大铜铙基本上稀世珍宝。

【二】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道路的探究:1、浏阳人谭嗣同为变法献身。

“戊戌六君子”之一。

2、邵阳人蔡锷在护国战争中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蔡锷墓在长沙岳麓山〕【三】工农武装起义与红军长征:1、1928年,朱德、陈毅领导了湘南暴动;贺龙领导了桑植起义;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了平江起义。

2、红军在湖南的史实:红六军团转战湖南;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通道转兵;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动身开始长征。

【四】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大事:1、日军在湖南的暴行:厂窖惨案、常德细菌战。

2、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闻名战役:三次长沙会战、长衡战役、常德会战、湘西会战。

3、芷江洽降:1945年8月21—22日,中日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洽谈,日军代表交出了武士刀和兵力部署表册,中国代表指令日军在各战场向国民党军队投降。

芷江洽降,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国战区的对日受降和在南京进行受降仪式作了必要的预备。

【五】湖南的解放:1、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率部在长沙起义,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

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

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

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你关注了201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吗?关于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湖南入选遗址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概述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众微信投票活动结束,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夺魁,安徽两处考据遗址(阜南台家寺遗址、当涂“天子坟”孙吴墓)分列二三位。

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得票位列第六。

但,明眼人细看,以时代早晚为序,“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排名第一,本身说明该项考古在人类和文明起源意义上的时代之早,该考古遗址年代从70万年前到1.5万年前,具有明显的连续和阶段性特点。

该考古被专家认为:在考古学上为中国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给中国及东亚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也许,该项考古与2015年在湖南道县发现的8万前至12万年前的47颗牙齿化石一样,具有突破性意义。

分子人类学家、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石教授提出“现代人类起源于以湖南为中心的中国大西南”,又一次得到了考古层面的证明。

最早的现代人化石、陶器、栽培稻、古城、宗教祭祀场所,湖南一次又一次夺得考古上的第一,值得国人深思。

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之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以时代早晚为序)1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2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3西藏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4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5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6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群7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8云南通海兴义遗址9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10新疆伊犁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11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12新疆青河三道海子遗址群13山东曲阜鲁故城遗址14江苏镇江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1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16陕西西安汉唐昆明池水系17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18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19安徽当涂“天子坟”孙吴墓20山西太原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21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22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23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24内蒙古开鲁辽代皇族墓葬25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得票数最多的11个遗址名单1.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45957票9%2.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44865票9%3.安徽当涂“天子坟”孙吴墓44397票9%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42922票9%5.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28869票6%6.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28832票6%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22549票4%8.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21730票4%9.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群21169票4%10.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20037票4%11.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18867票4%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之相关链接1.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发布时间:2017-03-24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山岛位于湖南省北部益阳市沅江市西隅,地处洞庭腹地,是我国内陆湖泊中最大的岛屿,呈南北向长条形丘陵状。

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与传说

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与传说

炎帝姓姜,又称神农氏。为了纪念 远 炎帝 炎帝,后人修建了炎帝陵(位于株 洲炎陵县塘田乡)。967年,人们在 古 炎帝陵之侧修建了炎帝庙。 传 说 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与黄帝部 蚩尤 落的战争中兵败被杀。九黎部落的 大部分成员向南流徙,成为南方苗 族先民的一部分,别称“剖尤”。
舜帝 南巡 远 古 传 说
城 头 重 山 大 遗 考 址 古 发 四 现 羊是我 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2016 常德21]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城”。 [2014长沙23] 出土于宁乡炭河里(是湖 南出土青铜器较为集中 的地方)。[2015张家界 2、2014永州2、2014张 家界2]四羊方尊是现存 最大的青铜酒尊。
衡乡 禹帝
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在南巡中病 逝,葬于九嶷山(今永州宁远县境内)。后人 为其修建了舜陵和舜庙,九嶷山舜源峰下现 存舜庙,始建于明初。 舜帝时,洪水泛滥。舜命禹治水,禹经过13 年的艰苦努力,“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 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害,立下大功,后人 称他为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禹走遍天下, “茫茫禹迹”,远及衡湘,衡山岣嵝峰(祝融 峰)上刻有禹王碑,又名岣嵝碑。柘溪建有禹 王 庙,益阳碧云峰和华容明山头留有禹王台遗 址,岳麓山上有禹王碑和其他禹迹。
重 大 考 古 发 现
龙山里 发现于湘西龙山里耶。里耶秦简皆为墨书,书 耶秦简 体类似篆书过渡到隶书的形态,[2014长沙1 ]里耶秦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长沙马王堆(今长沙市马王堆乡)发掘出三座西 汉墓葬,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dài) 长沙马 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出土了3 000多件随 王 葬品,其中以T形帛画、素纱褝衣、彗星图、 堆汉墓 导引图等闻名于世,更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 尸。它们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 技术,具有重要价值。[2015长沙40(2)] 长沙 长沙走马楼发掘的古井群中,出土了三国吴简 走 17万余片。这里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 马楼 地方,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简牍 吴简 用竹和杉木制成,字体隶中带楷,用毛笔书写

马王堆总结

马王堆总结

马王堆总结1. 引言马王堆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马王堆镇出土的古墓群,是我国秦汉时期三星堆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墓葬。

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和墓葬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汉代社会、文化以及葬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马王堆进行总结,并介绍其文物、墓葬结构及其研究成果。

2. 马王堆的发现和地理位置马王堆位于长沙市宁乡市马王堆镇,距离长沙市中心约50公里。

1952年冬,当地农民在耕地时意外发现了马王堆的古墓群。

随后,湖南省文化部门派遣考古队对这座古墓群进行了发掘和研究。

3. 马王堆的文物马王堆出土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包括帛画、漆器、金银器、玉器、瓷器等,其中以帛画最为著名。

帛画是以丝绸为基质,在上面绘制图案的一种绘画形式。

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数量众多,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动物图案、人物形象等,为研究汉代绘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4. 马王堆的墓葬结构马王堆的墓葬结构主要分为地面墓和地下墓两种形式。

地面墓一般为砖结构,形似小型建筑物,墓间还设置着廊道。

地下墓则是将墓室挖掘在地下,一般较为简单。

马王堆的墓葬结构在形式上与汉代其他地区的墓葬相似,但在墓主人的身份、墓内的陪葬品等方面有所不同。

5. 马王堆的研究成果马王堆的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于了解汉代社会、文化以及葬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对墓葬的发掘和文物的研究,揭示了马王堆墓葬的特点和墓主人的身份。

同时,对出土的文物进行考古学与艺术史的研究,为我们了解汉代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对地下室的发掘,对汉代墓葬结构和葬俗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

6. 结论马王堆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马王堆镇出土的古墓群。

其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其中以帛画最为著名。

马王堆的墓葬结构主要分为地面墓和地下墓。

通过对马王堆的研究,我们对汉代社会、文化以及葬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马王堆的出土文物和墓葬结构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汉代艺术、历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第一单元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1、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1)玉蟾(chán)岩遗址,位于道县(属永州市),距今1万年左右。

出土了稻谷颗粒。

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

出土的陶片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原始的陶制品一。

(2)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属怀化市),距今8000-5500年,考古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有助于探寻我国宗教祭祀活动的起源和发展。

(3)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属常德市)。

距今约8000年。

这里出土的一万多粒稻谷和大米,出土的稻谷和大米数量超过国内此前发现的总和。

(4)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旳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1) 炎帝,姓姜,又称神农氏,与黄帝的战争失败后迁至湖南境内,教民耕种,为民治病。

炎帝陵位于炎陵县(属株洲市)。

(2)舜帝病逝,葬于湖南九嶷山。

舜帝陵位于宁远县。

3、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四羊方尊出土于宁乡县(属长沙市)。

四羊方尊是非常精美的青铜器,也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4、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1)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属湘西自治州)里耶镇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对秦王朝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里耶秦简为秦时政治经济制度、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2)长沙马王堆发掘出三座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随葬品。

重要的有:T形帛画,素纱襌(dān)衣,导引图。

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

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第二单元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略。

2、战国时期:略3、西汉吴氏长沙国与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西汉初,刘邦封开国功臣吴芮(ruì)为长沙王,建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以临湘故城(今长沙市区)作为王国都城。

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

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

学科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时 2 年级九课题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班次143 教学目标1.认识相关遗址,了解相关文化2.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兴趣教学重点了解部分遗址内容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老文化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1、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约1万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片、蚌制品和稻谷颗粒。

2、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距今约8000-5500年,这里出土了石斧、陶器、玉器等,发现了大量的祭祀场所、生活垃圾堆放处,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的夫妇墓。

3、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距今约8000年,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4、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还发现了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5、炎帝南迁:炎帝曾带领部落成员迁徙到湖南境内,后人修建了炎帝陵(株洲炎陵县)6、蚩尤是九黎族部落首领,在与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兵败被杀。

九黎族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流徙,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7、舜帝南巡:舜帝打败三苗,在南巡途中病逝,葬于九凝山(宁远县境内),后人修建了舜陵。

8、大禹治水远及衡湘,在湖南留下许多遗迹和传说。

9、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稀世珍宝(图)。

10、湖南省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片秦简,为秦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11、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三座汉墓,还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12、在长沙走马楼出土了三国吴简17万片,是我国历年来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后记。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2、湖南境内与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

⑴、炎帝,又称神农氏。

他为民治病,“日遇七十毒”。

为纪念他,修炎帝陵。

⑵、蚩尤,九黎部落首领,九黎部落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⑶、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国”。

在南巡中病逝,葬于九嶷山。

为纪念他,修建了舜陵,还有舜庙。

⑷、禹在湖南留下许多遗迹和传说,如衡山禹王碑,金简峰、白马峰等。

3、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

湖南宁乡出土,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和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4、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

⑴、龙山县里耶秦简:出土的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出土的秦简数量的总和,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⑵、长沙马王堆汉墓: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⑶、长沙走马楼吴简: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的初步开发: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

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

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2、西汉时期长沙国。

吴氏长沙国建立者:吴芮。

这是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

刘氏长沙国建立者:刘发。

3、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吴。

4、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

⑴、建立者:马殷。

⑵、发展商贸的举措:①大力发展与中原和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以茶叶为大宗;②采取免收关税等重商政策,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③采纳大臣高郁的建议,铸造铅、铁钱,还出现纸币雏形——“契券”。

5、北宋时期梅山地区开发:北宋实行招抚梅山蛮政策,1073年,梅山地区正式归附北宋中央王朝。

北宋在梅山地区设二县,上梅山为“新化”,下梅山为“安化”。

6、明清时期湖南的移民潮及其影响。

⑴、明初“江西填湖广”的影响:元末战乱和明初“洪武血洗”使湖南惨遭屠杀。

明初,大量外省人特别是江西一带人口,因“从征”、“屯垦”和经商等涌入湖南,成为湖南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土著已沦为少数。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中考历史知识点)2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中考历史知识点)2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1、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

这里出土的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了大量遗物,其中遗存的稻谷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2、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城址东墙下发现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还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3、炎帝姓姜,又称神农氏,为纪念炎帝,后人修建了炎帝陵,位于株洲炎陵县。

4、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

蚩尤部落在与炎帝、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失败后,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刘熙,成为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5、舜帝南巡: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

途中舜帝病逝,葬于九嶷山(今宁远县境内)后人为纪念舜帝,修建了舜帝陵。

6、衡乡禹迹:舜帝时,洪水泛滥,舜命禹治水。

在湖南留下了许多关于禹的遗迹和传说,如南岳衡山祝融峰和长沙岳麓山都有禹王碑。

7、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8、龙山县里耶镇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1)龙山县里耶秦简:湘西龙山里耶一口枯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数超过目前国内所出土秦简的总和。

里耶秦简一简一事,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2)长沙马王堆汉墓:马王堆发掘三座汉墓,出土了三千多件随葬品,内容丰富多彩,最负盛名的是素纱禅衣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他们对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3)长沙走马楼吴简: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古井中,出土了三国吴简17万余片。

这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和发展1.楚国势力的扩展(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

楚国在湖南的统治主要依靠军事控制(2)战国时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

(3)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祥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2、西汉吴氏长沙国与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1)吴氏长沙国:西汉初,刘邦封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建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王国——长沙国,以临湘古城作为王国都城(2)刘氏长沙国: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册封儿子刘发为长沙王,刘氏长沙国建立3.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范围,后属孙吴三、古代湖南的主要文化成就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和贾谊战国时期的屈原和西汉时期的贾谊先后流寓湖南,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忧国忧民、奋进探索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开启了湖湘文化的源头。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复习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复习

基 础 梳 理 考点3 古代湖南的主要文化成就(识记)
7、思想家王船山是今衡阳人,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 展到最高峰。 8、思想家胡安国和胡宏父子在湖南创立了湖湘学派。 9、东汉的蔡伦,今耒阳人,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也叫“蔡侯纸”)。 10、东汉的医学家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在长沙坐堂行医。 11 铜官陶始创于唐代,长沙铜官后来成为全国著名的“五大陶 都”之一。 12、浏阳花炮始创于唐代。 13、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是:长沙岳麓书院、衡阳石 鼓书院。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基 础 梳 理
考点6 新中国的湘籍建国元勋与英雄人物 (识记)
1、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的籍贯及 担任的最高职务: ①毛泽东(敢教日月换新天):——湘潭人,为中国共产党第 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曾任中 共中央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②刘少奇(人民公仆):——宁乡县,建国后任全国人大常委 会委员长和共和国主席。 ③任弼时(党和人民的骆驼):——汨罗人,在中共七大上, 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一起,被大会选举为领导全党 的“五大书记”。
基础梳理
综)
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屈原(创造了“楚辞”,代表作有《离 骚》)和贾谊(代表作有《吊屈原赋》)。 2、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姓名、所处时代与籍贯: 明朝:茶陵人,李东阳,形成茶陵诗派,茶陵诗派人物之一: 何孟春(郴州人) 3、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是今长沙人,其书法纤浓合度,意态清遒, 笔力挺拔,结体险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欧体”。 4、唐代书法家怀素是今长沙人,他以草书著名,与张旭并称 “颠张醉素”。 5、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猿臂翁”是今道县人,擅长草书,熔铸古 人真、草、隶、篆各体书法,自成一家。强调中锋行笔,独创悬 臂回腕执笔法。 6、思想家周敦颐是今道县人,成为理学的创始人。代表作: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爱莲说》

十大考古新发现玉蟾岩

十大考古新发现玉蟾岩

十大考古新发现玉蟾岩十大考古新发现玉蟾岩:地理位置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

特别在两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稻谷遗存,经专家鉴定为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灿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

十大考古新发现玉蟾岩:农耕文明“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把生产粮食的农业视为第一产业,人类文明,最早是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起源于何时?传统的认识是: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

这一认知,在1995年被湖南道县一个俗名蛤蟆洞、学名玉蟾岩的小山洞的考古发现改变了。

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

1995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组织农学专家和环境考古专家多学科合作,在玉蟾岩遗址发现了4粒古稻谷。

经专家鉴定:这是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籼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距今1.2万年至1.4万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2022年11月,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遗址再次发现5粒古稻谷,人类稻作起源的谜底揭开了。

从采集渔猎走向农耕时代,人类经历自身的第一次革命。

玉蟾岩遗址证明:这次革命,就发生在湖南道县! 十大考古新发现玉蟾岩:玉蟾岩文明史美国《考古科学杂志》2022年刊发文章认为,玉蟾岩陶器的出土,表明玉蟾岩遗址存在资源强化利用的现象,这是人类从定居走向农业生产的先兆。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可供玉蟾岩食用的动植物资源日趋不足,玉蟾岩人加强了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孕育了原始农业。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认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有四大标志:一是陶器及青铜器的发明,二是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三是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四是文字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十大考古发现之概述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众微信投票活动结束,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夺魁,安徽两处考据遗址阜南台家寺遗址、当涂“天子坟”孙吴墓分列二三位。

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得票位列第六。

但,明眼人细看,以时代早晚为序,“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排名第一,本身说明该项考古在人类和文明起源意义上的时代之早,该考古遗址年代从70万年前到1.5万年前,具有明显的连续和阶段性特点。

该考古被专家认为:在考古学上为中国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给中国及东亚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也许,该项考古与2021年在湖南道县发现的8万前至12万年前的47颗牙齿化石一样,具有突破性意义。

分子人类学家、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石教授提出“现代人类起源于以湖南为中心的中国大西南”,又一次得到了考古层面的证明。

最早的现代人化石、陶器、栽培稻、古城、宗教祭祀场所,湖南一次又一次夺得考古上的第一,值得国人深思。

之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以时代早晚为序1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2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3西藏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4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5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6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群7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8云南通海兴义遗址9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10新疆伊犁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11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12新疆青河三道海子遗址群13山东曲阜鲁故城遗址14江苏镇江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1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16陕西西安汉唐昆明池水系17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18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19安徽当涂“天子坟”孙吴墓20山西太原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21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22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23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24内蒙古开鲁辽代皇族墓葬25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得票数最多的11个遗址名单1.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45957票 9%2.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 44865票 9%3.安徽当涂“天子坟”孙吴墓 44397票 9%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42922票 9%5.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 28869票 6%6.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 28832票 6%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 22549票 4%8.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 21730票 4%9.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群 21169票 4%10.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 20217票 4%11.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 18867票 4%之相关链接1.湖南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存发布时间: 2021-03-24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山岛位于湖南省北部益阳市沅江市西隅,地处洞庭腹地,是我国内陆湖泊中最大的岛屿,呈南北向长条形丘陵状。

因途经新建南县至益阳高速公路,2021年7~8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区域调查,先后发现10余处旧石器地点。

2021年4月至9月,考古队对其中枫树嘴、虎须山和杨腊丘旧石器遗址进行了抢救发掘,揭露面积900平米。

3处旧石器地点彼此相距仅1~2公里,埋藏地貌、堆积状况和文化遗存等均基本相同,应是古人类同一时期活动留下的考古遗存,可视为一个由不同活动区构成的栖居系统。

赤山岛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工作严格执行《田野考古操作规程》,使用全站仪记录遗物三维坐标,测量出土产状信息,系统采集年代和环境样品,以最大程度提取重建人类行为的相关信息,取得了重要收获。

地层堆积与遗址年代遗址埋藏于中更新世网纹红土白沙井组堆积中,文化层位于网纹红土的上部。

发掘区地层可分为6层,发掘深度超过5米,石制品出自第③和④层。

据地质相关研究,网纹红土剖面下部ESR年龄为距今42~49万年,古地磁年代为距今40~25万年。

发掘中在遗址剖面取了系列光释光样品,目前仍在测试,其中一个初步数值121±12Ka,为遗址下限年代,而上限年代据文化层部位推测距今30万年。

因此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年代约距今30~12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

文化遗物与埋藏情况本次发掘出土近1000件石制品,分布密度在长江中游旧石器早期同类遗址中并不多见。

第③、④文化层的石制品集中分布,无明显间隔断层,代表同一时期持续性的人类活动。

石制品埋藏信息显示遗址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暴露,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片流改造,但分布状态和少量拼合标本表明它仍然是解析早期人类行为活动的重要材料。

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砂岩为主,石英次之,其它石料比例均低,与遗址附近古老河床砾石层的岩性和含量一致。

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器和砾石,其中石核、石片和砾石数量居多,石器含量较低。

石核多为单台面、双台面和多台面的普通随意石核,另有盘状和多面体石核;石片以反映原料利用率较低的类型为主。

打片特点显示延续了早期的简单剥片策略,在预备和生产阶段很少对原料本身进行人为改造,但具有适应不同石料性能进行连续性成功剥片的能力,具备剥取大石片的技能。

石器多以砾石直接锤击修理,断块和石片毛坯少见,类别包括砍砸器、手镐、手斧、重型刮削器、刮削器和尖状器,以砍砸器等重型工具居多,手斧和手镐数量少但均典型。

手镐有三棱状和舌状两种形态;手斧以硅质灰岩砾石为原料,两面修理、较为对称精致,作为一类具有“概念型板”的特殊产品,显著地代表着遗址中人类的技术行为。

石器工业技术特点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反映的剥片技术具有比较原始的奥杜威工业模式Ⅰ指标,但出土的典型手斧、手镐可归入模式Ⅱ工具类型,大石片的生产行为等也显示具有似阿舍利技术特征,表明小比例的模式Ⅱ技术风格产品以镶嵌形式分布于传统的模式Ⅰ石器工业中,组合中也普遍缺乏薄刃斧等其它标志性器物,因而技术特点具有中国本土的独特性。

这是湖南首次确认存在似阿舍利传统的旧石器遗址,结合西洞庭盆地的发现表明这一技术风格的产品在本区域出现于中更新世中晚期。

这也是迄今长江中游地区模式Ⅱ技术因素石制品出土地层和时代最为清楚的遗址,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西洞庭盆地新发现和收获赤山岛是洞庭盆地中的断裂挟持型隆起,将洞庭盆地分割为东、西两部分。

西洞庭盆地是长江中游南部最重要的旧石器文化区。

2021年以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旧石器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依托基建考古项目并在西洞庭盆地的澧水及支流开展了一系列主动性考古专项调查和试掘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新发现50多处旧石器地点,区域遗址分布密集程度进一步凸显了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更新世早期五级阶地网纹红土中发现了旧石器遗存,将本区域人类活动历史向前推进至70多万年。

2021~2021年对乌鸦山、条头岗、袁家山、伞顶盖等旧石器地点进行了试掘,首次在华南旧石器旷野遗址中从考古地层学、年代学上构建出“网纹红土—弱网纹红土—均质红土—黄土—黑褐色土”的旧石器文化叠压层。

连续的地层序列和旧石器文化遗存为复原古人类石器技术传统和生存策略提供了华南地区罕见的理想材料;特别是晚更新世阶段旧石器遗址群和丰富石制品的发现提供了现代人类区域内连续生存演化的新材料。

赤山岛及西洞庭盆地旧石器技术发展序列具有明显的连续和阶段性特点:第一期:中更新世早期约距今70~50万年,埋藏于第五级阶地的强网纹红土。

石器多以砾石直接加工,大、中型为主,工具组合有石核砍砸器、石球等。

遗址数量较少,人类活动程度较弱,典型地点有横山岗、陆家岭。

石器技术显示为似奥杜威石器工业特点。

第二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约距今50~12万年,埋藏于第四至二级阶地的网纹红土。

石器以砾石毛坯为主,中、大型居多,手斧、手镐等典型似阿舍利技术的工具开始出现。

遗址数量剧增,人类活动强度显著增强,典型地点有赤山岛、鸡公垱、大圣庙。

石器技术为有中国本土特点的似阿舍利工业传统。

第三期:晚更新世早中期约距今10~5万年,埋藏于均质红土或棕黄色粉砂质粘土。

典型地点有条头岗、乌鸦山。

石器以石片毛坯为主,工具组合以中小型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为主,手斧在个别遗址中延续。

文化层厚度达到峰值,遗址利用方式多样化。

石器技术有自身发展,主要呈现华南区域特色的石片石器工业早期面貌。

第四期:晚更新世晚期约距今4~1.5万年,埋藏于黑褐色粉砂粘土。

典型地点有袁家山、十里岗。

石器原料选择发生重要变化,主要以燧石和脉石英的小型、微型石片工具组合为主。

石器技术具有典型的小石器工业特点。

重要意义在洞庭湖形成之前的更新世期间,洞庭盆地处于小型古湖、河流阶地、河网切割平原交替的独特生存环境,丰富的旧石器遗址和石制品揭示出的古人类活动程度、原料开发利用策略、石器生产技术链、栖居形态等信息,为研究洞庭湖区及东亚地区更新世气候环境与古人类文化及独特适应模式的演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

赤山岛及西洞庭盆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是长江中游南部核心地区和我国南北、东西向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赤山岛地处华南南北过渡区,充当着人群及文化扩散、深入华夏腹地的桥头堡,其考古新发现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

西洞庭盆地揭露出中更新世阶段以来的连续性旧石器文化层序,地层叠压的清晰和完整性在华南地区的旧石器遗址中罕见。

共存的石制品文化遗存构建了华南地区迄今最完整的石器技术发展序列,对于建立中国独立的旧石器技术和文化发展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赤山岛旧石器遗址首次在湖南确认似阿舍利技术风格产品的地层和时代,是长江中游及华南地区旧石器考古的重要进展,在链接中国阿舍利技术传统遗址分布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远古人类在中国大陆的迁徙流动、文化传播扩散的时间和路线提供了新的资料。

其与原始技术模式镶嵌存在的中国本土独特技术风格,融入并直至最终完全被来自中国本土传统的小石器工业所取代的过程,尤其是西洞庭盆地晚更新世时期距今10~6万年关键阶段的多层位文化遗物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为中国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给中国及东亚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