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隋炀帝.doc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答案及解析1.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本题题干“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即是大运河北可达涿郡,南可到江都,再到杭州。

由此可见,大运河便利了南北运输,所以大运河开通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B.开凿了大运河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对后世影响的做法。

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如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3.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该皇帝是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炀帝的知识,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修建了隋朝大运河,并且正式设置进士科,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4.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

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故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修建了隋朝大运河,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5.如果有游客请你介绍美丽的扬州,你可推荐的名胜古迹除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外,还有哪些?①瘦西湖②平山堂③个园④何园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扬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胜古迹。

千古昏君隋炀帝最后的结局

千古昏君隋炀帝最后的结局

千古昏君隋炀帝最后的结局2013年4月,扬州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

经半年多的反复论证,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权威专家在11月16日召开的鉴定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墓葬形制、墓内高等级随葬品、牙齿及人骨遗骸的鉴定,并结合文献记载,现一致确认此墓葬为隋炀帝墓,系隋炀帝杨广与萧后的最后埋葬之地。

由此,隋炀帝的身后之谜最终揭开谜底。

那么,作为昔日不可一世的“千古暴君”,隋炀帝是如何被杀、又是如何被安葬在扬州的呢?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次子,隋朝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在位约14年。

按《隋书》记载,杨广“美姿仪,少敏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长得漂亮还聪明,可惜兄弟辈中他排行第二,无缘太子。

后来,由于他那大哥、太子杨勇骄淫奢靡而被废黜,杨广因为善于伪装而得继太子之位。

孰料隋文帝一死,杨广立刻本性大发,较杨勇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大业元年为例(即杨广登上帝位的第一年):当年正月,隋炀帝听说林邑(今越南中南部)多奇宝,遂派数万军队前去攻打;二月,宫中陈列金宝、器物、锦彩、车马等,大赏群臣;三月,下令兴建东都洛阳,每月役夫上百万人大造宫殿;同月,又下令征集百万民工,开挖运河;五月,在洛阳兴建西苑,穷奢极欲;八月,带妃子、群臣、随员、护兵、纤夫数十万人南巡江都(今扬州)。

隋炀帝是个坐不住的人。

大兴土木的同时,他还时不时地四出巡游,每次排场都大得惊人,劳民伤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譬如第一次南巡,隋炀帝乘坐的龙舟上下四层,高四十五尺,宽五十尺,长达二百尺,里面镶金嵌银,装饰得富丽堂皇。

其余人等如皇后、嫔妃、大臣们也各有各船,以至随行船只千艘不止,前后绵延百里之远。

为保安全,船队所经之地还派有大量骑兵随行护送,所过州县不仅要整修道路,还要供应最精美的食物,吃不完的就地掩埋。

如此,路过的州县可就倒了大霉了,“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为讨好隋炀帝,地方官吏们拼命搜刮百姓,无尽的民间财富就这样被大肆糟蹋。

隋炀帝墓现天 扬州演绎考古传奇

隋炀帝墓现天 扬州演绎考古传奇

隋炀帝墓现天扬州演绎考古传奇近些年,电视剧翻拍风气越来越盛,如四大名著、金庸武侠名篇等,翻拍一部又一部,不过翻拍最多的就是隋唐演义了。

有人统计过有关隋唐演义的电视剧多达5个版本,而且每个版本不管拍得怎么样收视率都不差,这也充分说明隋唐英雄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不知道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罗成等英雄好汉的,恐怕在全中国也没几个,就连里面的一个大反派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是谁呢?他就是隋炀帝杨广,绝对算得上是历史中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不过这“名”是臭名。

在评书和电视剧里,他简直就是坏到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什么弑父杀兄、欺男霸女、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反正坏事没有他不干的,最后终于是恶有恶报,成为不得善终的亡国之君。

那么,历史上的隋炀帝真的跟评书、影视剧中看到的一样吗?他是怎么死的,死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乱葬了事 珍宝彰显帝王身份1 400年以来,除了文献记载的几个地名之外,隋炀帝到底葬于何处,人们无从得知,历代文人、学者都试图解开这个谜案,直到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扬州高官兼大学问家阮元认定隋炀帝陵在今天的扬州邗江区槐泗镇,如今它是江苏省的文物保护单位。

200多年以来,世人都把这里当作隋炀帝的陵墓。

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邗江区西湖镇曹庄一处房地产项目工地发现了两座残存的古墓。

经抢救性清理,发现两墓为隋末唐初砖砌墓室,已发掘出的1号墓葬规模不算很大,南北长4.98 m,东西长5.88 m,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5部分组成。

墓室的施工质量一般,由于年代长久,坍塌较为严重,连古代一般有钱人的墓制规格都达不到。

考古人员分析,这应该不是什么重量级人物的墓葬,墓主人顶多就是一般殷实人家。

接下来,考古人员继续对古墓进行挖掘,谁知这一挖,挖出了惊人的鎏金铜铺首。

相传铺首是龙的九子之一,警惕性极高,所以古人用它来装饰大门,另外也起门把手的作用,它不就是门环吗?那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东西,怎么会让考古人员感到吃惊呢?这4件铜铺首的通体是鎏金的,兽面直径达到26 c m。

隋炀帝杨广简介

隋炀帝杨广简介
隋炀帝杨广简介
杨广
● (569年~618年4月11日 [137] [142]),一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
● 杨广天性聪敏,容貌英俊,文采出众。 [3] [144]开皇元年(581年),杨广被册立为晋王,后参 与平定南陈之战。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坚册立其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杨广即皇 帝位。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京洛阳 继而迁都,每月 役使民工二百万人,日夜不停地施工,民工不堪忍受,有十分之四五悲惨死去。装运尸体的车辆, 往来不绝。对外频繁发动战争,三征高句丽致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存。杨广奢 侈无度,残暴无比,他的所作所为已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激起人民的 反抗, [148]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隋朝崩溃灭亡。
● 开皇二十年(600年)十月,隋文帝废杨勇,十一月,改立杨广为皇太子。
即位为帝
●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患病住在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 宫侍病。文帝召皇太子杨广入内居崐住在大宝殿。杨广考虑到如果文帝去世,必须预先作好防备措施,他亲 手写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来询问杨素。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太子。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文帝的 寝宫,文帝看后极为愤怒。天刚亮,陈夫人出去更衣,被太子杨广所逼迫。陈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她 回到文帝的寝宫,文帝奇怪她神色不对,问什么原因,陈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文帝愤怒,捶着床 说:“这个畜生!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独孤误我!”于是他叫来柳述、元岩说:“召我的儿子!” 柳述等人要叫杨广来。文帝说:“是(杨)勇。”柳述、元岩出了文帝的寝宫,起草敕书。杨素闻知此事, 告诉了太子杨广。杨广假传文帝的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他们迅速调来东宫的裨将兵士来宿 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宇文述、郭衍进入调度指挥;命令右庶子张衡进入文帝的寝宫侍侯文帝。后 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一会儿,隋文帝死了。因此朝廷内外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杨广即位。

惠民县事业单位统考真题

惠民县事业单位统考真题

惠民县事业单位统考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列成语和人物对应错误的是()A.纸上谈兵——赵括B.入木三分——王羲之C.破釜沉舟——刘邦D.望梅止渴——曹操【答案】:C2.世界普遍采用的考核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人均GDPC.人均GNPD.国内生产总值【答案】:D3.在延安时期,①开展了整风运动;②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③召开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答案】:A4.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木块勻速直线运动,人对木块的推力与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B.游泳时,人向后划水的同时,水给手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推人前进1/ 10C.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相互平衡D.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地面给桌子的摩擦力【答案】:B5.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

A.资本价值构成B.资本技术构成C.资本有机构成D.资本物质构成【答案】:A6.某市住建局向省住建厅发送公文,请求省住建厅对该市城镇供水、排水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则关于城镇供水、排水项目规划方案以及费用预算明细等若干文件材料应作为公文()一同报送。

A.附件B.正文C.附注D.版记【答案】:A7.下列诗句描写泰山的是()。

A.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答案】:C8.人类面临移植组织、器官短缺的实际困难。

转基因动物的问世给人类带来福音。

科学家们首选的利用转基因技术为人类提供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动物是()。

A.黑猩猩B.狗C.猪D.猴2/ 10【答案】:C9.按照密级划分规则,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文件属于()。

近三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近三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2016 年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圈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2015 年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以及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2014 年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河南郑州东赵遗址、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2013 年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等。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石鼓山墓地位于宝鸡市区正南,渭河南岸台地上。

2012年6月墓地发现后,通过持续两年的钻探与发掘,确认墓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300米,发现商周时期墓葬15座,均竖穴土坑墓,年代属商末周初。

整个墓地呈现“大稀疏、小聚集”的分布态势。

墓主头朝南部台地中脊,多为南向和东向。

按规模可分为中型和小型两类,共出土各类随葬品230余件(组),多置放于二层台或壁龛内。

其中,小型墓一般随葬一、两件陶器,中型墓随葬品丰富,仅青铜礼器就多达92件,显示出一般平民与高级贵族两个层级的人群结构。

隋炀帝墓出土鎏金铜铺首小识

隋炀帝墓出土鎏金铜铺首小识

隋炀帝墓出土鎏金铜铺首小识作者:余国江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04期2013年扬州曹庄发现两座隋末唐初时期的墓葬,经考古发掘和研究论证,确认为隋炀帝及其皇后萧后之墓。

两墓出土陶器、铜器、玉器、漆器、瓷器等各类随葬品,其中的隋炀帝墓志、玉璋、十三环碟躞金玉腰带、凤冠、编钟编磬、鎏金铜铺首等高规格文物尤其引人注目,是证实墓主人身份的坚实证据。

隋炀帝墓(M1)出土的4件鎏金铜铺首,一般认为来源于江都宫。

如发掘简报说:“M1出土的4件大型鎏金铜铺首显然是宫殿建筑用物,兽面直径26厘米,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唐代铜铺首尺寸相同,推测是装饰耳室木门的。

”刘庆柱先生也说:“和墓室相印证的鎏金铜铺首,原本并非用于墓门,可能是当时王宫废弃之物,其大小、质地与西安大明宫的出土物大致相同。

”嘲顾风先生说得更为直接:“M1内出土的铺首其形制、工艺、尺寸与唐大明宫出土的铺首十分相似,这种铺首本是江都宫用于宫门上的构件或构件的备用件。

如今这种既有使用功能、也有装饰效果的物件在墓葬内出土,其用途应该是棺木上的构件。

”束家平先生的推测也类似:“隋炀帝在江都宫被逼缢死后草草下葬。

后来,隋炀帝的旧部迁葬隋炀帝时,也拿不出像样的陪葬品,无奈之下,很可能把江都宫宫门上的门环拆下来,嵌于棺、椁或墓内木门上,权且作为隋炀帝的陪葬品。

”要而言之,诸位专家学者都认为隋炀帝墓出土的鎏金铜铺首可能是江都宫之物,后来移用于墓中。

其具体用途,则有装饰耳室木门、装饰墓门、装饰棺椁等不同看法。

笔者认为这4件鎏金铜铺首来自江都宫的可能性较小,其用途是装饰棺椁。

下面略述己见,以向大方之家请教。

之所以专家学者们都推测隋炀帝墓中出土的鎏金铜铺首是江都宫之物,是因为铜铺首很大,且又与大明宫出土的尺寸相同。

后者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尚未正式发表,其形制等情况暂不清楚。

但是,仅从尺寸上看,两者尺寸一样且超过20厘米,只能说明隋炀帝墓的等级高,并不能断定墓中出土的铺首一定与江都宫之类的宫殿建筑有关。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练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练习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国家统治2.《北京晚报》2014年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②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③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④残暴酷虐,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某同学正在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文中关键词是:“统一”“杨氏家族”“暴政”“二世而亡”。

你认为此同学论述的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4.威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写道:古代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

”他主要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A.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B.为读书人创造相对平等的机会C.为政府招募了忠心耿耿的臣子D.为邻国提供了可供学习的模式5.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开通了大运河C.隋朝初期的经济繁荣D.创立了科举制6.隋朝是个短命王朝,在我国历史上只存在了()年。

A.26年B.27年C.36年D.37年7.据如图信息可知,大运河的修建()A.实现了政治中心转移B.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C.沟通了南北经济交流D.促成了海上贸易扩张8.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A.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B.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C.隋炀帝创立进士科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9.隋朝是短暂的,但它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直到以后很长时间都让人受用无穷。

隋炀帝杨广历史

隋炀帝杨广历史

隋炀帝杨广历史杨广隋炀帝简介: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

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

唐朝谥炀皇帝,隋恭帝杨侗谥世祖明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杨广隋炀帝历史: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朝第二代皇帝,汉族,即隋炀帝。

隋代诗人。

隋文帝次子,一名英。

母独孤氏。

少敏慧,好学善诗文,仪容俊美,开皇元年(581),立为晋王。

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

八年冬,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

灭陈后,封太尉。

开皇二十年(600),立为太子。

仁寿四年(604)七月文帝病逝于大宝殿,太子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大业。

为了使控制江南,南粮北运等,大业元年(605)兴修运河,南北四大水系也由此而沟通。

庙号世祖,谥号明帝,唐时改谥炀帝。

《隋书世祖本纪》中记载着隋炀帝:上美姿仪,少敏慧。

隋炀帝杨广政绩: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登基前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大隋国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

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长江天堑。

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

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

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

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答在本卷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隋朝统治到后来,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和驰道,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这则材料可用于说明A.隋朝建立的背景B.隋朝灭亡的原因C.隋朝经济的发展D.隋朝统一的过程2.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下列说法与隋炀帝在位期间无关的是A.灭掉陈朝政权B.开通了大运河C.引发农民起义D.实行科举制度3.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据图1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大道河示宜图1隋朝大运河示意图A.其为隋朝都城之一B.大运河以其为中心C.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D.大运河便利了其交通4.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的贡献是A.开创科举制度B.创立进士科C.废除科举制度D.创立殿试制度5.某校七年级正在开展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图片展览活动,下列图片中最早出现在唐朝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图2B.图3C.图4D.图56.图6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A.社会政治状况B.科举选才标准C.思想开放程度D.手工制作水平唐三彩女俑图67.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

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

这反映了唐朝A.社会风气开放B.民族关系和睦C.社会经济繁荣D.君主专制加强8.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一一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波斯金币)(古罗马金币)图7图8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流通时间长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唐代日本与中国交往密切9.“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10.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

历史趣谈隋炀帝陵墓谜团重重 墓中无棺椁尸骨

历史趣谈隋炀帝陵墓谜团重重 墓中无棺椁尸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隋炀帝陵墓谜团重重墓中无棺椁尸骨
导语:4月14日,扬州市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的两座墓葬中,已经发掘的那座为隋炀帝陵。

下一步,考
4月14日,扬州市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的两座墓葬中,已经发掘的那座为隋炀帝陵。

下一步,考古人员将着手发掘位于“新隋炀帝陵”东侧的墓,专家推测,该墓主人可能为萧皇后,并对此墓寄予厚望,希望墓中出土的陪葬品可以提供更多历史信息。

现场
规模不及当时富人出土文物量少质高
此次新发现的隋炀帝墓位于邗江区的一处房地产项目工地中,去年年底时,考古人员已经发现了少许古代碎砖,今年春节后,工地平整了土地,考古人员随即进驻,通过勘探发现了两座砖室古墓。

发掘之初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这是一座帝王陵,仅从墓室规模判断,墓主人连当时的富人都算不上,已发掘的西侧墓葬有墓室、耳室和甬道,南北长4.98米,东西长5.88米,墓室深度2米多,只能算中小规模。

但发掘过程中出土的一块墓志却让考古工作人员感到震惊,墓志上清楚刻有“隋故炀帝墓志”字样,记载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等字样,皆与史实相符。

此外,墓中还出土了鎏金铜制衔环铺首、金镶玉腰带、铜钱和铁钉等十几件文物,数量虽少,但规格极高。

4件铜铺首体积巨大,为雄狮造型,双目圆睁,十分威严,应该是用在棺椁上的,金镶玉腰带也不是普通官员可以享用的,足以证明墓主人的显赫身份。

但是考古人员未在新墓发现棺椁尸骨。

背景
生活常识分享。

吴公台考辨——结合扬州隋炀帝墓的发现为线索

吴公台考辨——结合扬州隋炀帝墓的发现为线索

2020年3月第36卷第2期㊀㊀㊀唐都学刊TangduJournal㊀㊀㊀㊀Mar 2020Vol 36No 2ʌ历史文化研究ɔ吴公台考辨结合扬州隋炀帝墓的发现为线索薛炳宏1ꎬ束家平2(1.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ꎬ江苏扬州㊀225012ꎻ2.扬州博物馆ꎬ江苏扬州㊀225126)摘㊀要:2013年ꎬ隋炀帝和萧皇后合葬墓在江苏扬州曹庄被发现ꎬ并确定为隋炀帝杨广的终葬之地ꎮ曾经作为第二次埋葬隋炀帝的吴公台也引起了专家㊁学者和大众的极大关注ꎮ吴公台是南朝陈将吴明彻进攻广陵(扬州)时在广陵城外所筑的高台ꎬ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变化ꎬ吴公台及它所处的地面位置都已经消失了ꎮ因此ꎬ诸多学者对吴公台所在的地点提出了几种看法ꎬ或认为即发现隋炀帝墓的曹庄ꎬ或认为在蜀冈西峰上ꎮ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的辨析ꎬ可以认为吴公台旧址应在隋江都宫城西门外一带ꎮ关键词:吴公台ꎻ曹庄ꎻ隋炀帝墓ꎻ蜀冈西峰中图分类号:K818.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20)02008205收稿日期:20190621作者简介:薛炳宏ꎬ男ꎬ江苏高邮人ꎬ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ꎬ主要从事扬州城遗址考古和古陶瓷研究ꎻ束家平ꎬ男ꎬ江苏江都人ꎬ扬州博物馆研究馆员ꎬ主要从事秦汉考古研究ꎮ吴公台是南朝陈将吴明彻进攻广陵(扬州)时在城外所筑的高台ꎬ史书㊁方志及诗词等文献中都偶见记载ꎮ随着2013年3月扬州曹庄隋炀帝墓的发现ꎬ吴公台引起了诸多学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ꎮ隋右御卫将军㊁江都太守陈稜于大业十四年(618)八月曾葬炀帝及王公陪葬于吴公台下ꎬ那么吴公台究竟在何处ꎬ其与曹庄隋炀帝墓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一㊁文献所见的吴公台南朝刘宋大明元年(457)ꎬ竟陵王刘诞出镇广陵ꎬ修治城池ꎮ大明三年(459)ꎬ刘诞据广陵城作乱ꎬ孝武帝命沈庆之率兵讨伐ꎮ沈庆之在城外修筑弩台ꎬ先克外城ꎬ乘胜而进ꎬ又克小城ꎬ遂平定叛乱ꎮ梁末侯景之乱后ꎬ广陵一度归于北齐ꎬ属东广州ꎮ陈太建五年(573)ꎬ以镇前将军㊁开府仪同三司吴明彻为主将ꎬ取江北之地ꎬ广陵复归于陈ꎬ为南兖州ꎮ吴明彻围北齐东广州刺史敬子猷时ꎬ在沈庆之弩台的基础上加以增筑ꎬ以射广陵城内ꎬ故此台又称为吴公台[1]ꎮ四十余年后ꎬ大业十四年(618)ꎬ隋炀帝在江都(扬州)为宇文化及等所弑杀ꎬ萧后令宫人撤漆床板为小棺ꎬ殡炀帝与赵王杨杲于江都宫内西院流珠堂ꎮ宇文化及等引军北返ꎬ以隋朝旧将右御卫将军陈稜守江都ꎮ陈稜顾念旧恩ꎬ求得炀帝之柩ꎬ取宇文化及所留辇辂鼓吹ꎬ粗备天子仪卫ꎬ集众缟素ꎬ为炀帝发丧ꎬ改葬于吴公台下ꎬ王公以下诸多死难之臣ꎬ皆列瘗于帝茔之侧陪葬ꎮ唐朝平定江南后ꎬ改葬炀帝于雷塘ꎮ贞观二十一年(647)ꎬ萧后卒ꎬ唐太宗诏以皇后礼合葬于扬州隋炀帝陵[2]93-94ꎮ关于吴公台的位置ꎬ据«太平寰宇记»记载: 吴公台ꎬ在县西北四里ꎮ [3]«舆地纪胜»亦云: 吴公台ꎬ«元和郡县志»云ꎬ在江都县北四里ꎮ [4]1577显然ꎬ«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的文献来源相同ꎬ都是唐元和年间(806 820)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ꎮ由于唐朝人对吴公台的位置十分清楚ꎬ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ꎬ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 吴台摇落后ꎬ秋日望乡心ꎮ野寺人来少ꎬ云峰水隔深ꎮ夕阳依旧垒ꎬ寒磬满空林ꎮ惆怅南朝事ꎬ长江独至今ꎮ [5]根据诗题可知ꎬ刘长卿正是在吴公台的旧址上游憩而引发了怀古之幽情ꎮ所以«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应该可以采信ꎬ即吴公台在江都县西北四里附近①ꎮ二㊁曹庄隋炀帝墓墩或蜀冈西峰即吴公台?随着曹庄隋炀帝墓㊁萧后墓的发现和确认ꎬ有学者对吴公台的具体位置提出了新的见解ꎮ扬州曹庄一号砖室墓出土一合 隋故炀帝墓志 ꎬ墓志中有 贞观元(或九)年 等语ꎬ结合墓葬形制及高规格随葬品等ꎬ可以确认其为隋炀帝墓(M1)ꎮM1埋葬并封土成墩后ꎬ在土墩东南开挖建造了M2ꎬ两者为同坟异穴合葬墓ꎮM2中出土有人骨㊁编钟㊁编磬㊁玉璋㊁皇后冠饰等ꎬ结合墓葬和文献记载ꎬ确认为萧后墓ꎮM1的时代ꎬ发掘者认为不早于贞观元年(627)ꎬ是隋炀帝最后一次埋葬之地[6]ꎮ虽然没有直接点明ꎬ但发掘者显然认为曹庄即文献记载中的 改葬雷塘 ꎮ至于吴公台的位置ꎬ发掘简报则未述及(见图1)ꎮ图1㊀隋炀帝墓示意图2014年3月ꎬ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主办 皇帝 单于 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 国际青年学者工作坊ꎬ会后于10月出版了论文集ꎬ其中收录有张学锋教授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札记»一文ꎮ张学锋教授较早发表过对雷塘位置㊁隋炀帝墓志释文等问题的看法②ꎬ此文则是关于曹庄隋炀帝墓的一个较为综合的研究ꎬ也是相关论文中最有分量者之一ꎮ文中认为: 改葬 不等于迁葬ꎬ 从隋炀帝墓的墓室用砖与隋江都宫一致ꎬ以及曹庄大墓与东西两侧密集的墓葬迹象的关系推测ꎬ隋炀帝第一次下葬的吴公台ꎬ后来改葬的雷塘ꎬ以及今天的曹庄大墓ꎬ其实是同一个地点ꎮ [7]«考古»2014年第7期发表了曹庄隋炀帝墓的考古发掘简报之后ꎬ张学锋教授又对此前的思考进行了增订和完善ꎬ但是仍然认为改葬不等于迁葬ꎬ吴公台㊁雷塘㊁曹庄后头山其实一也[8]ꎮ认为改葬不等同于迁葬ꎬ这对我们思考隋炀帝的数次埋葬颇有益处ꎮ不过ꎬ从«隋书» 右御卫将军陈稜奉梓宫于成象殿ꎬ葬吴公台下ꎮ 大唐平江南之后ꎬ改葬雷塘 [2]93-94等记载看ꎬ既然说 改葬 ꎬ又明确言明埋葬地点不同ꎬ显然笔者还是认为改葬即迁葬更为妥当ꎮ而且ꎬ唐太宗改葬隋炀帝ꎬ只是在卤簿㊁鼓吹等外在方面做文章ꎬ利用陈稜所建①②王象之«舆地纪胜»所引 北四里 ꎬ疑应如«太平寰宇记»所云是 西北四里 ꎬ因为江都县正北为隋代江都宫ꎬ不可能是吴公台所在ꎮ方志中的此类问题很常见ꎬ如«舆地纪胜»记载 摘星楼ꎬ在城西角 (第1569页)ꎬ但是历来的各种资料都记载摘星楼在蜀冈上城址的西南角ꎻ又如 杏花村ꎬ今易名四并堂 四并堂ꎬ旧名杏村 (第1570页)ꎬ也当是«舆地纪胜»脱漏了字词ꎮ2013年5月在南京大学作了 隋炀帝陵争论与真相 的讲座ꎬ参见王宏伟«释读扬州隋炀帝陵出土墓志ꎬ南大教授回应三大质疑»ꎬ新华日报2013年5月23日B08版ꎻ曾在日本介绍过隋炀帝墓的相关情况ꎬ参见 国际东方学者会议纪要 第59册ꎮ造的旧墓ꎬ对墓室进行重新安排ꎬ在东西耳室中放入具有初唐贞观时期特征的各类陶俑ꎬ张学锋教授的这一推测恐怕于情理难通ꎮ从曹庄隋炀帝墓的墓室用砖与隋江都宫一致ꎬ推测其就是陈稜所葬吴公台墓ꎬ似乎难以反驳ꎮ不过ꎬ大业十三年(617)ꎬ 时郡县乡邑ꎬ悉遣筑城ꎬ发男女ꎬ无少长ꎬ皆就役 [2]636ꎮ炀帝当时有久居江都之意ꎬ为应对已经难以扑灭的各地起义ꎬ极有可能大修江都宫城ꎬ所筑城砖必然为数众多ꎮ陈稜既然有可能利用这一批城砖建墓ꎬ那么数年后ꎬ刚刚平定江南的唐人使用这种城砖改建隋炀帝墓ꎬ也并非全无可能ꎮ而且ꎬ曹庄隋炀帝墓用砖相比隋江都宫西北角城墙砖较差ꎬ除了可能是使用的大业末年的城砖残次品外ꎬ另一种可能是这些墓砖是用旧窑或建新窑临时烧造ꎮ这也是贞观初年的隋炀帝墓墓砖与隋代江都城城砖一致的一种可能ꎮ在论证曹庄隋炀帝墓㊁吴公台㊁雷塘三者的位置关系时ꎬ张学锋教授认为 吴公台的位置虽不可知 ꎬ但是如前所引宋代方志ꎬ吴公台在江都县西北四里ꎬ其位置颇为清楚ꎮ此外ꎬ张学锋教授还举出证明曹庄隋炀帝墓为吴公台墓的一个现象ꎬ即曹庄M1㊁M2封土东北侧和西北侧大量存在的其他墓葬迹象ꎮ钻探确定的墓葬迹象达136处之多ꎬ因为尚未发掘ꎬ虽然已经确定部分为明清墓葬ꎬ但不排除其主要为大业十四年(618)与隋炀帝同时遇难的隋朝宗室墓葬的可能性ꎮ但是据发掘简报ꎬM1㊁M2封土 四侧探沟㊁探方的发掘表明无隋唐时期的文化层ꎬ隋唐的地面为生土面ꎮ 经过考古勘探和发掘ꎬ目前在勘探范围内 没有发现于M1㊁M2相关联的陪葬墓ꎮ [6]陪葬墓这一辅证也难以成立ꎮ综上几点ꎬ我们认为曹庄隋炀帝墓并非吴公台所在ꎮ扬州一些学者也对吴公台的位置发表了看法ꎮ2014年10月ꎬ中国唐史学会㊁中国考古学会㊁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 隋炀帝与扬州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召开ꎬ顾风先生提交了«扬州曹庄隋唐墓葬的发现与隋炀帝多次改葬之谜»的会议论文ꎮ文中结合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ꎬ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诗题㊁«资治通鉴»卷186«唐纪二»关于隋炀帝 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 的记载ꎬ以及曹庄隋炀帝墓的发现ꎬ认为 吴公台和雷塘是隋江都宫西同一地域内的两个相邻或相近的地标性建筑ꎬ隋炀帝的改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一区域 吴公台遗址应该就在今天扬州古城遗址西部的蜀冈西峰 ꎮ并且也认为改葬不是迁葬ꎬ而是打开坟墓放入重要随葬品ꎬ即M1建造于隋末ꎬ贞观元年(627)补刻了墓志ꎬ放入墓中ꎮ顾风先生虽然没有明言ꎬ但从其对M1建造于隋末㊁又于贞观元年放入墓志的分析来看ꎬ显然是认为唐初改葬雷塘并未迁离吴公台ꎬ即吴公台㊁雷塘所在为同一处区域[9]ꎮ关于改葬并未迁葬这一点ꎬ已辨析如上ꎮ隋炀帝墓志为贞观元年放入ꎬ恐怕也难以成立ꎮ从现在发掘的情况看ꎬM1墓道部分没有二次开挖的痕迹ꎮ挖开封土墩而从墓室顶部直接放入墓志ꎬ这样的 改葬 方式既不合情ꎬ也不合理ꎮ认为吴公台在蜀冈西峰ꎬ其位置也过于偏离了六朝广陵城址ꎮ按前引诸文献的记载ꎬ弩台㊁吴公台是沈庆之㊁吴明彻攻打广陵城时射城中的高台ꎮ蜀冈西峰距广陵城(以最近的城西南角计)直线距离超过1800米ꎬ中间有蜀冈中峰(今大明寺)相隔ꎬ从此处射城中ꎬ应该(弩)力有不能ꎮ离南朝较近的唐初武德四年(621)ꎬ王世充守洛阳时ꎬ (洛阳宫)城守御甚严ꎬ大炮飞石重五十斤ꎬ掷二百步ꎬ八弓弩箭如车辐ꎬ镞如巨斧ꎬ射五百步ꎮ [10]5905八弓弩(即床子弩)是当时冷兵器时代的重武器ꎬ最大射程也只有今天的775米ꎮ因此ꎬ蜀冈西峰也不可能是吴公台旧址所在ꎮ三、吴公台试考我们认为唐初改葬隋炀帝于雷塘ꎬ是一次迁葬ꎬ即吴公台与当代雷塘为不同的两个地点ꎬ但属于扬州唐城郊外的雷塘这个大地名范围之内ꎮ根据史籍所载ꎬ在陈稜之后ꎬ唐初曾数次改葬隋炀帝ꎮ一是«新唐书»武德三年(620)六月 癸卯ꎬ诏隋帝及其宗室柩在江都者为營窆ꎬ置陵庙ꎬ以故宫人守之 ꎻ二是新旧«唐书»武德五年(622)八月辛亥 葬隋炀帝 ꎻ三是«隋书» 大唐平江南之后ꎬ改葬雷塘 ꎮ大唐平定江南ꎬ即武德七年(624)灭辅公祏ꎬ唐军攻取扬州即在是年三月ꎮ由于这三次葬炀帝都是唐高祖所下令ꎬ且时间相隔极短ꎬ所以认为实际改葬三次的话ꎬ不合情理ꎮ结合隋炀帝墓志中 贞观元年 志文ꎬ我们认为前几次下令改葬隋炀帝ꎬ由于江南地区尚未归属大唐而未能付诸实施ꎮ这正如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所说: «实录»ꎬ 武德三年癸巳ꎬ有诏葬隋帝及子孙 ꎬ此又云葬炀帝ꎬ盖三年李子通犹据江都ꎬ虽有是诏ꎬ不果葬也ꎮ [10]5953直到大唐平定江南后ꎬ才有可能具体操办改葬之事ꎬ并于贞观元年完成ꎮ作为隋炀帝的终葬之地ꎬ曹庄无疑就是文献中所说的 改葬雷塘 之雷塘ꎮ另外ꎬ唐末裴铏«传奇»载:会昌年间(841~846)ꎬ进士颜浚遇到一隋炀帝宫女ꎬ多说陈隋间事ꎬ并自述生平: 某本江令公家嬖者ꎬ后为贵妃侍儿ꎮ国亡之后ꎬ为隋宫御女ꎮ炀帝江都ꎬ为侍汤膳者ꎮ及化及乱兵入ꎬ某以身蔽帝ꎬ遂为所害ꎮ萧后怜某尽忠于主ꎬ因使殉葬ꎮ后改葬于雷塘侧ꎬ不得从焉ꎮ 颜浚 后至广陵ꎬ访得吴公台炀帝旧陵ꎬ果有宫人赵幼芳墓ꎬ因以酒奠之 [11]ꎮ该故事虽然是传奇ꎬ不足为史证ꎬ不过也有其史事基础ꎬ如吴公台隋炀帝墓陪葬有宫女等ꎬ隋炀帝后改葬雷塘ꎬ这些都与史书记载相合ꎮ因此ꎬ宫女等墓葬没有随同迁葬至雷塘ꎬ也说明了吴公台㊁雷塘并非一处ꎮ既然曹庄即雷塘ꎬ雷塘与吴公台又并非同一地点ꎬ那么吴公台的位置就需要另行推考了ꎮ从位置上讲ꎬ沈庆之㊁吴明彻攻打广陵城ꎬ建筑高台ꎬ当在近江都宫城墙处ꎬ尤其是近城门处ꎬ如此一旦得利ꎬ即可破城门而入ꎮ今日之曹庄㊁蜀冈西峰距南朝广陵城有1800米的距离ꎬ显然不可能ꎮ结合«资治通鉴»卷186«唐纪二» 隋江都太守陈稜求得炀帝之柩ꎬ 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 的记载ꎬ吴公台应在曹庄和蜀冈西峰以东㊁隋代江都宫城西的某处ꎮ根据前引«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ꎬ吴公台在江都县西北四里附近ꎮ«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转引来注明吴公台的具体位置ꎬ其中的 县 江都县 应该是宋代的江都县ꎮ宋江都县治在宋大城西北角区域[12]ꎮ宋代一里为三百六十步ꎬ一步为五尺ꎬ一尺为31.2厘米左右[13]ꎬ故宋代四里约合2246.4米ꎮ宋江都县治所西北 四里 处ꎬ约在唐子城西门外ꎬ吴公台应该就在此处附近ꎬ具体而言ꎬ即在隋江都城(相当于唐子城)西门外的大明寺之北至小新堂(小星塘)一带ꎮ可以辅助说明吴公台位置的ꎬ是«舆地纪胜»中对扬州其他地标事物位置的记载ꎮ如 广陵ꎬ«元和郡县志»云ꎬ在江都县北四里ꎬ州城直北ꎬ置在陵上ꎮ«皇朝郡县志»云ꎬ即隋宫也 平山堂ꎬ在州城西北五里ꎬ大明寺侧 [4]1567-1568ꎮ宋代扬州州署ꎬ即江都县治所ꎮ如果以江都县西北五里的大明寺和北四里的隋宫(江都宫)为参考ꎬ吴公台在西北四里ꎬ又在蜀冈上ꎬ应大致在两者之间ꎮ这与上面推测的隋江都城西门外平山村朱庄周边位置约略相当(见图2)ꎮ图2㊀隋江都城示意图唐朝时ꎬ人们还十分清楚吴公台等的位置ꎬ唐人张氏«燕吴行役记»记载了元和年间(806 820)的隋炀帝陵: 炀帝陵高五十余尺ꎬ后齐王暕㊁赵王杲㊁其孙燕王倓ꎬ三陵东西罗列ꎬ各高二十余尺 ①ꎮ根据史料和曹庄隋炀帝墓周边未见陪葬墓的情况来推断ꎬ张氏所见的应该是吴公台隋炀帝墓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物的改变ꎬ相关认识渐渐开始模糊ꎬ如唐人李涉«醉中赠崔膺»曰: 隋家文物今虽改ꎬ舞馆歌台基尚在ꎮ炀帝陵边草木深ꎬ汴河流水空归海 ꎻ又如鲍溶«隋帝陵下»: 伤心近似骊山路ꎬ陵树无根秋草中 ꎬ前朝亡国之主的陵墓无人照理ꎬ荒草丛生ꎮ南宋时ꎬ扬州作为 国之北门 ꎬ其军事堡垒的功能十分突出ꎬ不可能在其西侧或西北侧保留一个高台ꎬ因为这样对守城①顾风«扬州曹庄隋唐墓葬的发现与隋炀帝多次改葬之谜»第70页中转引张氏«燕吴行役记»ꎬ全书已佚ꎬ唯有只言片语散见于诸书中ꎮ有极大的威胁ꎮ«读史方舆纪要» 平山堂 条云: 绍定三年(1230)李全据湾头立砦ꎬ使其将胡义为先锋ꎬ驻平山堂以俟三城机便ꎮ既而进逼扬州ꎬ大燕于平山堂ꎬ赵范等出兵袭败之ꎮ咸淳五年(1269)李庭芝镇扬州ꎬ以平山堂下瞰州城ꎬ敌至则构望楼于上ꎬ张弓弩以射城中ꎬ因筑城包之ꎮ [14]吴公台地势既高ꎬ又与平山堂相似ꎬ便于筑望楼以射城中ꎬ南宋扬州守军显然不会无视之ꎮ其或者被南宋军所毁ꎬ或者为李庭芝深挖平山堂城城壕时所破坏ꎮ无论如何ꎬ南宋以后ꎬ吴公台都不再是蜀冈上的地标性建筑物ꎬ人们对其具体位置也就不甚了了ꎮ参考文献:[1]㊀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ꎬ1974:2027-2036.[2]㊀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ꎬ1973.[3]㊀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ꎬ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ꎬ2008:2446.[4]㊀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ꎬ1992.[5]㊀刘长卿.刘随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93:12.[6]㊀南京博物院ꎬ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ꎬ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J].考古ꎬ2014(7). [7]㊀张学锋.扬州曹庄隋炀帝墓札记[M]ʊ童岭.皇帝 单于 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上海:中西书局ꎬ2014:11-36.[8]㊀张学锋.扬州曹庄隋炀帝墓研究六题[M]ʊ唐史论丛:第21辑.西安:三秦出版社ꎬ2015:65-82. [9]㊀顾风.扬州曹庄隋唐墓葬的发现与隋炀帝多次改葬之谜[M]ʊ 隋炀帝与扬州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ꎬ2015:63-73.[10]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ꎬ1956.[11]李昉ꎬ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ꎬ1961:2771-2773.[12]朱怀干修ꎬ盛仪纂.维扬志(嘉靖):卷1[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ꎬ1963.[13]吴慧.宋元的度量衡[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ꎬ1994(1).[1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ꎬ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ꎬ2005:1125-1126.[责任编辑㊀朱伟东]StudyonWugongTaiXUEBing ̄hong1ꎬSHUJia ̄ping2(1.YangzhouMunicipalInstituteofCulturalRelicsandArchaeologyꎬYangzhou225012ꎬChinaꎻ2.YangzhouMuseumꎬYangzhou225126ꎬChina)Abstract:In2013ꎬajointburialtombforEmperorYangofSuiandEmpressXiaowasdiscoveredinCa ̄ozhuangꎬYangzhouCityꎬJiangsuProvinceꎬshortlyafterwardsꎬthetombwasconfirmedasthefinalburialplaceofEmperorYangofSuiꎬalsonamedYangGuang.WugongTaiwasbuiltbyWuMingchewhenheat ̄tackedGuanglingcity(nowYangzhoucity).AfterthediscoveryofthistombꎬasthesecondburialplaceꎬWugongTaiattractedtheattentionofexpertsꎬscholarsandthegeneralpublic.AftermorethanathousandyearsꎬWugongTaiandtheconstructionmoundabovethegroundhadcompletelydisappeared.ThereforeꎬmanyscholarsputforwardtheirviewsonthespecificlocationofWugongTaieitherinCaozhuangorShugangXifeng.ThispaperpresentsadifferentviewthatWugongTaishouldbesomewhereoutsideofthewestgateofJiangduCityintheSuiDynasty.Keywords:WugongTaiꎻCaozhuangꎻtombofEmperorYangofSuiꎻShugangXifeng。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解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解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解在我们的历史中,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展示了我们的文明历程,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近日,我国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这一榜单展示了我国在考古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

一、舜帝陵地宫舜帝陵地宫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境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这个发现证明了我国古代传说中所描述的黄帝、舜帝的历史存在。

同时,这个发现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社会面貌。

二、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重要的古蜀文明遗存之一。

这个遗址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最具有文化价值的遗址之一,它展示了古代蜀文明的雕塑和铸造技艺。

三、夏商周遗址夏商周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之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境内。

这个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它保留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和代表性的青铜器、甲骨文等文化遗产。

四、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帝王陵墓之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临潼区境内。

这个发现不仅证明了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的辉煌。

五、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展示了唐代中国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这个文化的遗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和周边地区,这些遗存包括了敦煌莫高窟和敦煌文献等。

六、长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这个建筑的遗存分布在中国多个省份,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制度,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集体勤劳和智慧。

七、楚墓楚墓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苏等地,保留了一大批楚国贵族的墓葬和文物。

这些墓葬中包含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陶器等器物,证明了楚国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八、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境内,这个遗址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

它证明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社会存在着一种不同于古代的线性社会结构,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考古资料。

以上就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的八个重要发现。

隋炀帝陵位于什么地方 墓中出土了哪些文物

隋炀帝陵位于什么地方 墓中出土了哪些文物

隋炀帝陵位于什么地方墓中出土了哪些文物本文导读:陵墓简介陕西武功隋炀帝陵,位于陕西咸阳城西50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西塬上,洛阳村东,曾树有清乾隆时状元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使、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书“隋炀帝之陵”石碑,现已不存。

陕西省政府1957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县志记载: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被反贼宇文化及等缢弑于扬州。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八月,令其子李世民迁葬炀帝于此,与隋文帝泰陵构成一脉之穴,遥遥相望。

历史现状据说早期隋炀帝陵陵冢高大、石雕林立,并建有享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荼毒、灾害频发再加上人为的破坏,这些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这一冢、一碑。

隋炀帝陵陵冢为圆丘形,底部周长22米,高约3米。

但与众不同的是,墓门和石刻是向北的。

墓门和石刻之所以向北,是因为隋文帝泰陵在南,炀帝亡国无颜面对文帝,故而背对着泰陵。

由于隋炀帝是亡国之君,因而他的陵墓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

就连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隋炀帝陵”碑也被毁坏。

如今,其陵园已被垦为耕地,陵冢严重剥蚀,仅余下一个小土丘。

据《隋书》载: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南巡中,被禁军将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缢弑于江都宫,萧皇后与宫人用漆板床板做成棺材,殡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内。

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

唐军平定江南之后,又以帝礼改葬于雷塘。

唐朝统一以后,唐高祖李渊令李世民于武德五年将其迁葬在武功西原上,使其能与其父隋文帝之陵遥遥相望。

明代嘉靖年间,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前七子”之一的康海修编《武功县志》时,订正《唐高祖本纪》,认定隋炀帝葬在陕西武功落杨村。

清乾隆42年(1777年)秋季,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拜谒隋文帝和隋炀帝陵墓,并分别书写了碑名。

1957年5月31日隋炀帝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树立了保护标志碑。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201300题)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201300题)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201-300题)201、孔夫子的庙宇和墓地位于下面哪一个城市OA.青岛B.潍坊C.泰安D.曲阜正确答案:D202、“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于下列哪个单位,O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B.陕西省考古研究院C.北京大学正确答案:B203、在城市对外交通组织规划中要注意哪些问题,OA.铁路线和车站的布局B.主次干道的设置以及对外与过境公路交通组织C.立交及高架路设置D.交通流量控制正确答案:A,B,C,D204、骨相是古代重要的生产工具,下列哪一个文化出土数量最多()。

A.河姆渡文化B.良渚文化C.马家浜文化正确答案:A205、“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描绘的是()。

A.黄山B.泰山C.庐山正确答案:C206、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为()。

A.14、15、16、17和18窟8.15、16、17、18和19窟C.16、17、18、19和20窟正确答案:C207、科隆主教堂是什么宗教的建筑物,OA.天主教B.基督教C.东正教正确答案:A208、O169号窟壁画上有“建弘元年”(420年)的造像题铭,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开窟纪年题记。

A.云冈石窟B.炳灵寺石窟C.麦积山石窟正确答案:B209、世界遗产标志于1978年9月在()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采纳的。

A.华盛顿B.纽约C.洛杉矶正确答案:A210、为赞美移建美国的苏州园林,某著名女作家撰写了《纽约的苏州园亭》,她是()A.陈香梅B.韩素音C.丁玲正确答案:C211、长城的长度为OA.6300公里B.6000公里C.6800公里D.5500公里正确答案:A212、通常所说的我国的四大名石是指:寿山石、青田石、()和巴林鸡血石。

A.昌化鸡血石B.昌化菊花石C.丹增玉石正确答案:A213、中国古典园林奠基于()。

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正确答案:B214、云冈石窟价值最高的部分是()。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 丙调皮的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 聪明的你告诉我们丙姓什么?( )A .唐B .秦C .夏D .宋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因材施教B .温故知新C .仁者爱人D .有教无类3.“神州”六号搭载的《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选用了中国古代最上等的书写材料——丝绸。

东汉时期,导致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是( ) A .造纸术的改进 B .印刷术的发明 C .火药的发明 D .指南针的发明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 ) A .文天祥抗元B .郑成功收复台湾C .戚继光抗倭D .雅克萨之战5.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隋朝南北统一B.唐蕃“和同为一家”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D.元朝统一全国6.近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距今为204万年,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少年()A.34万年 B.44万年 C.170万年 D.204万年7.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在元朝专门设立了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A.中书省B.行中书省C.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8.(聊城中考)“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史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他”是指( )A.周武王B.秦始皇C.汉武帝D.隋文帝9.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资料简介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资料简介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资料简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经典名言、经典日志、经典美文、经典说说、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古诗大全、成语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lassic famous quotes, classic journ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classic sayings, after reading, experiences, essays, ancient poems, idiom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资料简介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隋炀帝
十大考古新发现-两处丝路遗址当选
与往年的参选项目相比,除了常见的墓葬外,今年新添了门类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和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

发掘大型墓葬一下子就能起到轰动效益,而这种遗址类的发掘必须耐得住寂寞,考古人员要在田野工作很多年才能出成绩,所以更加珍贵。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更难得的是,这两个项目都是与丝绸之路有关,这也将为丝路申遗添彩。

一位参评的专家坦言,很多边疆地区的考古项目文物并不精美,但是贵在有特点。

十大考古的评选已经不再只看出土文物,更看重的是项目的新意和历史价值。

十大考古新发现-7成项目为非主动发掘
这十大发现中,只有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为学术性主动发掘。

其余七项均为配合建设的抢救性发掘。

文物部门透露,每年全国近千项考古发掘,大约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为学术性的主动发掘,其他均为被动的抢救性发掘。

著名考古专家刘庆柱说,目前中国考古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配合建设搞的被动发掘。

王巍说:一些保存好的遗址,我们不主张进行大规模发掘,因为还是以保护为主。

但更关键的是希望全民都有文物保护意识。

比如此次获奖的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的发现,最初就是当地有人在河床上挖沙时发现的,后来上报给文物部门,及时抢救性发掘。

如果他们没有这个意识,也许这个重大发现就会被掩埋甚至破坏。

十大考古新发现-名人墓扎堆儿参评
严肃的考古和八卦的话题,在此次评选中完美融合。

翻看
25项参选项目名单,与秦始皇、隋炀帝、上官婉儿、刘济等历史名人有关的考古项目均赫然在列。

不过,最终只有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上榜。

究其原因,王巍认为,好项目很多,很难进行抉择,但是也要考虑地域、列别的平衡,所以最后只能优中选优,忍痛割爱。

刘庆柱则解释:名人墓葬的社会关注度较大,但评委在进行评选时要对历史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不会排斥名人墓葬,但也不会偏重名人墓葬。

此次隋炀帝墓葬入选已经代表了这一类墓葬。

与近年来的评选结果相比,虽然墓葬类遗址依然强势,瓜分半数奖项,但其余半数均属爆冷项目。

比如霸占奖项多年的远古时代发掘项目全部落马,而首次参评的城关、桥梁类遗址成为黑马。

王巍坦言:这说明考古不再单纯以出土文物论英雄。

十大考古新发现-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萌态青铜器刷新周礼制
出土的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

其中,多达92件的青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有些礼器器形是首次出现,填补了已知周时礼制信息。

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展示的图片可以看出,92件青铜礼器大多铸工精湛,装饰绮丽,而且造型颇具萌态。

其中,一件名为簠(音斧),挺着个大肚子,表面有夔龙纹,两端各有一耳,一侧还系了铃。

这是考古发现的此类器中第一件西周早期器。

还有一件名叫牺尊,长得像是一尊可爱的小鹿,有爪有翼。

相对于商墓而言,此次出土文物中少酒器而食器突出,体现出一种重食轻酒的文化特色。

专家点评:
这是周人重要伙伴姜戎集团首领的墓葬。

这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又一次精彩的亮相,也堪称陕西乃至全国商周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

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
发现曾侯乙的继承者
曾侯乙,算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然而他的族谱却是因此次发掘而大白天下的。

此次共发现墓葬60余座,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的曾国墓葬,并出土了大批带有曾字铜器的铭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现墓葬身份明确最多和最为集中的一次发现。

同时,本次发掘土坑墓葬大多为东周曾国墓葬。

另发现有少量战国晚期的楚墓。

曾、楚墓葬的同时发现,对确立楚灭曾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年代学依据。

专家点评:
更难得的是这次新发现了曾侯乙的继承者曾侯丙墓。

这填补了西周早期至战国时期曾国之间的空白,对揭示曾国政治中心的变迁及重构曾国历史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
崮上建墓人马同葬
崮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特点是顶部平展开阔,周围四壁如削,再向下坡度由陡至缓。

这两座春秋墓葬就处在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纪王崮的最高处,堪称高山之巅。

除了墓主人,此次发掘还找到一处车马坑。

残存了独辕车四辆,每辆车由两匹马驾御,在2号车舆内出土有鼎、鬲、敦三件车载青铜礼器。

这种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穴中,是一种全新的埋葬类型,为以后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专家点评:
一般墓葬选择背山面水,而此墓葬在高山上修建,这种独特的形式原来没有见过。

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万枚简牍重话秦汉
遗迹中有古井16口,收集文物众多,最为难得的是有11座井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总数约15000枚。

经过辨认,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

其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秦二世继位后颁行的文告。

该简是简牍发现史上最早的皇帝颁行的文告。

发现于八号井的张楚之岁觚,是益阳当地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并沿用楚国的大事纪年方法,为考古发现的简牍中惟一一例张楚时期实物资料。

专家点评:
以往墓葬里发现的简牍多是散落着,而此次出土的简牍是成捆成捆的,内容填补了很多文献上的空白。

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疑似扁鹊学派经典医书
出土的医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九部医书,初步推测,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为中医发展史研究的重大发现。

更有意思的是,出土文物中有一座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划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心肺肾盆等线刻小字,比绵阳边堆山汉墓出土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更为精致、完整。

专家点评:
出土的完整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于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丝路西行第一关
素有中原锁钥,两京咽喉之称的汉函谷关,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西行的第一关,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也见证了丝路贸易的繁荣兴盛。

经过考古发掘,专家还原了这座气势宏伟的关城:它是一处东西狭长的城邑,卡在峡谷之中,东墙与南北山上的夯土长墙相连接,达到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的目的。

两条古道均为东西向。

一条位于遗址中部,从西汉建关时一直沿用到现代。

这条千年古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

另一条古道位于遗址南部,是建关前古道,建关后被关城东墙阻断而废弃。

专家点评:
西出阳关无故人,可是汉代的关隘长什么样子,在这处遗址发掘前谁也说不准。

更难得的是,这里地处洛阳,是汉代都城,很可能是当时丝绸之路的起点。

十大考古新发现-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
同时期全世界最大的木梁柱桥
在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惠帝建设城墙后,渭桥即成为京师的最要津梁。

汉文帝入京继位大统、张骞出使西域、南匈奴单于归顺入京等一系列重要大事,均发生于渭桥,不仅使渭桥具有了无可替代的交通地位,还具有很高的文化含义。

从发掘情况看,厨城门一号桥体量巨大,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木梁柱桥,是丝绸之路从汉长安城出发后的第一座桥梁。

专家点评:
渭桥发掘不仅填补了汉长安城北渭河古桥考古的空白,也填补了桥梁学研究的空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