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6课开放与交流
语文导学案第6课(含答案).doc
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主备教师:李丽老师科组长审核:年级组审核:学案小主人:班级:组次:课题 6 一厘米课型预习+展示+反馈学习目标 1.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体会文中比喻的妙处。
学习重点与难点1、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2、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反馈一、知识链接1、教材分析:文章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
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抓住矛盾冲突,在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品味人物语言,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作出的良苦用心。
2、作者简介: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国家一级作家。
3、写作背景:M是篇反映&代社会生活的优秀小说,作者定出了小人物的自尊,定出了小人物为了维护自尊而做的不懈努力,其核心是作品的价值取向,即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当代版诠释。
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敏裂()挑剔()狡黑声()锲而不舍()战战jingjing ()() zhuai () ch6u —眼()脱jid ()2、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真相必露()莫明其妙()无精打彩()来势凶凶()3、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表现在:①在儿子面前,时刻注意检点自己;②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③为儿子买了张没必要买的票;④倒休带儿子参观寺院;⑤强压怒火,不与人争吵;⑥写信为自己检讨。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导学案
第6 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导学案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邹平审核:东山中学历史备课组时间:2012-9-3【学习目标】1、理解《拿破仑法典》制定的目的及评价。
2、正确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学习流程】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一) 自学提示:1、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2、学生自学教材3、预习检测:(1)1799年11月9日,_______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__________(2)为了加强统治,拿破仑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后来被称为《》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3)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一方面,他用刺刀______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重要阶段,使___________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被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另一方面,战争威胁了__________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
(4)1815年,拿破仑在_______被反法同盟的军队打败,从此退出了法国政治舞台。
二、展示与质疑:三、点拨与归纳:教学反思:四、巩固与检测(一)巩固训练(二)检测反馈:1、假如你要探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历史文献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法典》D、《独立宣言》2、我们通常用“遭遇滑铁卢”来比喻失败,与此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罗伯斯比尔B拿破仑C克莱武D克伦威尔3、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具有反侵略反干涉的性质B具有对外侵略、掠夺、争霸的性质C威胁了欧洲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D具有双重性,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面,又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面4、拿破仑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战役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历史:第6课《开放与交流》_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玄 奘
《 西 游 记 》
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事件 内容
身 份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独行 还是 结伴 结伴
是否 回国
鉴真 东渡
僧 日本 人
僧 人 天竺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否
玄奘 西游
历尽千难万险, 独行 九死一生
回 国
说一说
• 你从鉴真、玄奘身上学到哪 些优良品质
提示 1.为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 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 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作用?
历史知识
猜 猜
猜
c、猜猜他是谁?
他能用嗅觉辨别草药;
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他在763年圆寂;
日本常称他为“唐大和尚”。
鉴真
a、猜猜他是谁?
他13岁出家;
642年他主持佛学辩证会获得赞誉;
他苦读佛家经典,四处访师求学; 他又称三藏法师,664年圆寂。
谐音: (哈记买吗系带,到早要老系库)
பைடு நூலகம்
A
i
u
e
o
Ka
ki
ku
ke
ko
△
建筑
唐朝建筑
日本建筑
你能看出两枚钱币的异同吗? 提示:“开珎”即“开元通宝”的简称,
珎=寳=宝
△
• 鉴真盲目航东海, • 一片精诚照太清。 • 舍己为人传道艺, •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小说 《西游记》和玄奘西 行的史实有什么区别?
6.唐朝都城
长安 __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 的大都市。
交往频繁、活跃、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交流导学案》
《交流》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交流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交流技巧,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
一、导入
1.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交流?为什么交流是重要的?
2. 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交流的定义和作用。
二、观点诠释
1. 交流的定义:交流是指人们之间通过语言、文字、肢体语言等方式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2. 交流的作用:增进人际干系的建立、增进彼此的了解、解决问题、传递信息等。
三、交流的方式
1. 语言交流:说话、听话、用文字表达等。
2. 非语言交流:肢体语言、表情、姿势等。
四、提高交流能力的方法
1. 善于倾听:给予对方足够的关注和尊重,不要打断对方的发言。
2. 表达清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含糊不清的说法。
3. 注意肢体语言:保持良好的姿态和眼神交流,传递出自大和诚意。
4. 练习沟通:多与他人交流,不息积累经验,提高交流技巧。
五、案例分析
1. 举例说明一个成功的交流案例,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2. 分析一个失败的交流案例,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到交流在人际干系中的重要性,掌握了提高交流能力的方法。
希望同砚们在平时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交流水平。
七、作业
1. 思考并记录下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一个成功的交流经历。
2. 观察身边的人们在交流中的表现,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交流》导学案,希望同砚们在进修中能够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
愿大家都能成为优秀的沟通者!。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0课预习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预习导学案 北师大版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预习检测】 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4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 年, 建立隋朝,年号 ,定都 。
2、 年,隋灭掉南方的 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思考: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开凿目的: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填上大运河的中心 ;南北端点和 ;从北向南的四段 、、 ;连接的五大水系 、、 、 、 ;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 的纽带,也成为沟通和 的枢纽。
还促进了沿岸地区 和 发展。
【拓展练习】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加强水利灌溉 C 、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 、为了对高丽战争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③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通济渠D 、邗沟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 、全长四、五千千米C 、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5、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 )A 、581 — 618年B 、589 — 618年C 、581 — 600年D 、588 — 618年6、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8、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班级:姓名:小组:编号:【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第6课《藤野先生》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6课《藤野先生》预习导学案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重点)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难点)3.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感受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
(重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主席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2.故事背景1902年,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
1904年,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
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甚至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怀念藤野先生。
3.留学背景鲁迅远赴日留学时期,恰值列强侵略中国之际。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被列强瓜分,许多有志青年抱着救国的目的留学海外。
七年级下苏教版语文导学案第6课第2课时-A4版本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导学案学科:七年级下语文准印份包科领导签字主备人:课型: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备课时间:备课组长签字:班级:第学习小组姓名:(一)《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
“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
(二)写作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
“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
(三)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
“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
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将“三余”改为“三味”。
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载有“诗书为之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
太羹是不掺任何调料做的羹。
以“太羹”之味来喻“诗书之味”,意谓读经诵诗,一般人觉得是枯燥无味的。
但无味之中含着深味,即“寓至味于淡白”。
俎的本意是古代切肉的砧板或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这里是肉的代称。
“史为杂俎”,即说史书之味犹如摄取各种肉食所含之味那样丰富、博杂。
醯是醋,醢是肉鱼等制成的酱,均属调味品。
醯醢并列,见其调味品种类甚多。
寿家书屋“三味”之名可能据此而来。
另外,“三味书屋”匾额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
”(清·梁山舟书)下联与“诗书为之太羹”是一致的。
寿镜吾的祖父将“三余书屋”的匾改为“三味书屋”,正是为了使它与书屋中的对联相一致。
寿镜吾之子寿洙邻写的《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中认为,“三味书屋”中“三味”的意思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个回忆与上文所说还是比较接近的。
开放与交流教案
开放与交流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开放与交流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和核心要素。
开放教育指的是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交流教育则是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与信息交流。
开放与交流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创新思维和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案目标1.理解开放与交流教育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开放与交流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积极参与开放与交流教育的实践活动;4.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案内容1.开放教育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开放教育是一种将教育资源向社会公开、共享的教育模式。
通过开放教育,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并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
同时,开放教育也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公正,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覆盖范围。
2.交流教育的概念和意义解析交流教育是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
通过交流教育,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拓宽视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则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高学习的目标性和实践能力。
3.开放与交流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开放原则: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2)交流原则: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互助合作。
(3)引导和支持: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在开放与交流教育中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发展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开放与交流教育的实践活动(1)开展主题研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开展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社区参与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情况,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社会认知。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6课导学案
科目信息技术
年级五年级
教师_______张津_____________
说明
谨对课时计划的各项目填写要求,说明如下:
1、指定时间。
填具编写课时计划的完成时间。
2、课题。
填具序码、课题的表述。
3、教学目的。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知识技能教育的内容;
②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③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4、重点。
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
5、难点。
教材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6、课堂类型。
单一课、综合课或者其它。
7、教学流程。
写清上课的结构为框架的对教材内容做教学法处理的内容。
●检测预习、交代目标、合作共享:师常规提问,检测生预习,生按提
纲自学、互学、组学,师生互动,交流研讨,教师适时点拨,共同解决问题。
●质疑问难、交流探讨:生质疑、探究,师释疑。
●新知检测、精设预习:巩固练、精化练、拓展练;师布置下一课时预
习内容。
8、预习案。
按格式精心设计,做到教师教学设计、预习案及学生预习集相吻合。
9、板书设计。
侧重对于年青教师的备课要求。
10、教学反思。
填写课堂教学效果,一分为二地检验教师备课的质量及学习学习状态做进一步地修改、完善。
汤河学校导学案(信息技术科)
教学反思
附课件:。
七上历史第6课导学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导学案课型:必修课备课人:周三娟宋建莹审核组:七年级历史组总19课时第6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A. 了解春秋与战国的历史分期。
B. 掌握有关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及时代特征。
分析概括出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并存的特点。
C.知道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的基本史实。
D.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形成春秋争霸大国和战国七雄的时空观。
培养正确对待挫折、坎坷、失败、成功的价值观。
培养反对侵略战争,追求和平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秦国的崛起和东进。
2、难点:一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影响的异同;二是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
三、【课时】1课时四、【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什么是春秋时期?什么是战国时期?它们合称什么?2、春秋五霸是哪些人?战国七雄又是哪些国家?3、为什么会出现春秋五霸的局面?谁是春秋首霸?他称霸的标志是什么?4、春秋五霸是同时出现,还是先后相继的?5、春秋时的争霸战争有什么影响?6、春秋五霸怎么演变成了战国七雄?7、列举战国时期的三次次著名战役,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与之有关的成语。
8、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著名的合纵家有哪些?著名的连横家是谁?合纵的实质是什么?合纵失败原因是什么?9、孙武是什么时期哪国人?著作是什么?名言是什么?孙膑是什么时期的人?著作是什么?名言是什么?【合作交流】(交流成果,方法和问题,兵教兵)【质疑探究】1、了解招贤纳士、宽容大度的齐桓公,一言九鼎、为人诚信的晋文公,坚忍不拔、卧薪尝胆的勾践之后,你怎样对待挫折、坎坷、失败和成功呢?2、你怎样看待战争?3、对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勇敢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班级展示】(展示成果,善于发现,勇于质疑)【测评反馈】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是春秋五霸中的()A.周武王 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王嬴政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3.下列历史人物中,不是春秋时期的是()A.齐桓公 B.晋文公C.楚庄王 D.秦王嬴政4.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A.晋文公 B.秦穆公C.齐桓公 D.楚庄王5.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 B.齐C.秦D.燕6.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6、《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
2.学习本文从小处着眼,于生活琐事中精心选材、巧妙布局以及高明立意的特点。
3.通过梳理课文,明确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简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体会作者热爱共产党和普通劳动人民的崇高思想感情。
二、知识方圆1.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锺老太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
锺老太太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当年就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3.文体知识回忆录主要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写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
三、基础知识仪陇(lǒnɡ) 溺死(nì) 私shú(塾) 佃农(diàn) 庚子(ɡēnɡ)和ǎi(蔼) 豪绅(shēn) chuò(辍)学wèi(慰)勉妯娌(zhóuli)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周济:对贫困的人从物质上给予扶持。
四、课内探究1.《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是“特别是她勤劳一生”;表达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我爱我母亲”;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第6課 导学案-2021-2022学年初中日语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册
导学案第6課電気学习目标1.掌握单词的发音和写法。
2.复习动词、形容词、名词た形变形规则。
3.理解~たら的用法并学会在句子中使用。
4.区别~にする和~になる的用法。
5.学会为难、请求重复时的交际表达。
学习重点、难点重难点语法:(1)动词、形容词、名词た形及其句型;(2)~にする和~になる的区别;(3)为难、请求重复时交际表达及语境;活動1.读单词,写单词,背单词。
2.朗读例句,学习语法。
3.模拟交际表达场景,学会相应表达。
1.単語を勉強する。
①録音を聞いてください。
(请同学起来读单词)②特殊の字形を提示する。
壊電楽濯陽環汚風車長気持ち咲賛続無。
(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遍)2.文法を勉強する。
(1)复习动词、形容词、名词的た形注:た形表示过去式V1V2V3A1A2N注意:いい的肯定和否定た形为よかったらよくなかったら(2)Vたら/Aたら/Nだったら……的话表示前后两个事项为假定条件关系,即前项成立之后,后项才能成立。
・雨が降ったら、旅行に行きません。
・あした、風邪がよくならなかったら、学校を休みましょう。
(3)~にする/~になる1.A1くする/A2にする/Nにする人为的使事物变为某种状态或结果・窓を開けて明るくしましょう。
・兄がテレビの音を大きくしました。
2.A1くなる/A2になる/Nになる表示事物状态自然变化结果暖房をつけたら、部屋が暖かくなります。
竹の子の水分が取れて軽くなります。
(4)Vないで后项的动作,行为实在这种否定的状态下进行的。
复习动词ない形(又叫未然形、否定形)V1V2V3▪電気を使わないで、できることもたくさんあります。
▪砂糖を入れないで、ケーキを作りました。
(5)こうして就这样…连词,在前述情况的基础上出现了后面的情况▪みんなで3年間研究を続けました。
こうしてこのロボットが生まれたのです。
▪彼はいつもまじめに仕事をしていました。
こうして社長になりました。
3.学习会话和课文,朗读并背诵重点句子。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情况(对日本、新罗、天竺等)。
2.掌握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去天竺等史实。
3.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因素及对我们的启示。
【预习检测】1. 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
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2.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3.《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新知探索】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不会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
尽快记住横线上的基础知识。
一、阅读28页“导入框”内容和第一段课文,回答:1.《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到取经。
2.唐僧取经说明了唐朝对外交往的。
3.思考:唐政府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影响如何?合作探究一: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从第一段课文中概括三个要点)二、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阅读29-31页有关的课文、插图、资料和注释,完成下列问题)1. 隋唐时期,有、、、从日本来中国。
2. 根据28页“动脑筋”思考: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3. 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表现在哪些方面?4. 唐朝赴日本的人当中,最有名的是。
合作探究二:结合30页《鉴真准备东渡》图和32页‚自由阅读卡〃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图文,回答:日本朝野为什么那么尊重鉴真?(可从人物的精神、贡献考虑)三、唐与新罗的关系(阅读31页的课文,回答)1.新罗位于半岛。
2. 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 唐与新罗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四、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阅读29页相关课文)1. 玄奘到的寺取经游学。
2. 玄奘取经回国翻译的同时,还以亲身见闻写成《》。
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学会沟通交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学会沟通交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3. 提升自身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和质量。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沟通交流?1. 沟通交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2. 沟通交流包括口头交流、书面交流、非语言交流等多种形式,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基础。
二、为什么要学会沟通交流?1. 沟通交流是人际交往的桥梁,是建立良好人际干系的基础;2. 有效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3. 学会沟通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自大心和自尊心。
三、如何进行有效沟通?1.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要做到倾听对方的意见和看法,尊重对方的观点;2. 表达要清晰明了,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应用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词语;3. 注意非语言交流,包括眼神、姿势、表情等,要与言辞一致,增强沟通效果;4. 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在沟通过程中情绪失控,导致冲突和误解。
四、如何提升沟通能力?1. 多练习,多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增加与人沟通的机缘;2. 多阅读,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3. 注重观察和思考,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4. 不息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方法,不息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沟通交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增加与人沟通的机缘,提升沟通能力;3. 练习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和技巧;4. 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方法,不息提升沟通能力。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深刻认识到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且明确了提升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将尽力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和质量,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2.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 ,山西省成立了××局 ,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 ,还集股白很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 ,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A】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开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劢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迚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丌屈丌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呾指引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呾国家富强继续努力奋斗
岗子九年制学校导学方案年月
年级科目
初二历史
课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编号
006
主备人
李永春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 习
目 标
三、课堂检测
1、谭嗣同的绝命词:“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答复:①“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
答: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②维新派为什么“ 无力回天〞?
答:维新派脱离广阔人民群众 ,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③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些什么?
答:学习为他进步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决心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甘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材料一俄国从北方 ,英国从西方 ,法国从南方 ,日本从东方 ,虎视眈眈 ,时刻准备扑向中国 ,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 ,岌岌可危;其他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 ,也想分些残羹剩饭....想当年印度、土耳其等大小守旧之国,没有一个能保全自身的;而普鲁士有强国会,终于打败法国报了一箭之仇 ,日本有保国会 ,终于完成维新变法。我们四万万中国人怎样才能有希望呢?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1、游戏:换座位首先将全班45个学生分成6组,人数分别为5、6、7、8、9、10。
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
(游戏后学生发现6人、8人、10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2、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6、8、10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7、9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正是引出偶数、奇数的最佳时机)3、小结:交换位置时两两交换,刚好都能换位置,像6、8、10……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偶数;而有人不能与别人换位置,像5、7、9……不时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奇数。
学生相互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奇数,怎样的数是偶数。
二、猜想验证, 认识奇偶性1、设置悬念、激发思维现在我们继续来考虑六组人数:5人、6人、7人、8人、9人、10人,那么猜猜那些组合起来能够刚好换完?那些不能?2、学生猜想、操作验证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择几组进行证明)。
汇报成果: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个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个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学生的举例可以引导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3、深化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2+4+6+8+……+98+100这么多偶数相加的和是偶数还是奇数?为什么?三、实践操作、应用奇偶性我们已经知道了奇偶数的一些特性,现在要用这些特性解决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问题。
四川省资阳市第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1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和前面学习了小数乘法之后进行的,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求出积之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实际需要,把积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我想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结合数学情景,明白求积的近似数是生活实际的需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主题图设计了一个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警犬检查物品的故事情境,然后学生通过自主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并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算出积,最后从中了解到狗具有很敏锐的嗅觉。
再让学生运用自己以往的知识基础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求出,并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
这样,学生便会在交流互动中,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点评和总结:5.通分第1课时最小公倍数(1)课题最小公倍数(1)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解决问题。
在学生读完题、理解题意后,教师没有多讲,而是让学生动手拼卡片,在拼的过程中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把“铺墙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的问题。
2.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富有变化。
在讲完例题后,教师出示了两个练习题,而这两个练习题和例题相比有一定的变化,也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这两个练习题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学习目标1.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课题,初步感知。
(5分钟)1.选出20名同学,分成两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反应最快。
要求:请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和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2.交流发现,并说说报数是6、12的同学为什么要起立两次。
3.6、1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们把这些数叫做2和3的公倍数。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6课,将相和|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6课,将相和|部编版小学导学案设计课题将相和共 2 课时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归纳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3、领悟并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归纳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难点领悟并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练习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环节(时间分配)教学过程自学测试3 1、这个故事发生在___时候,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
2、说说课题的读音及意思。
导学(自主合作探究)26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完璧归赵” 要求:快速默读课文1--10自然段(出示课件)1、“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结果是()(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1/ 32、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3、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行动的句子;4、用标出描写蔺相如神态的词语;二、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三、小组合作学习。
1读第三小故事,回答问题:(1)“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什么?结果怎样?(2)蔺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3)找出描写蔺相如语言、行动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并从中反映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4)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四、思考:“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导学(自主合作探究)3 么联系?五、回归全文,总结提高三个小故事关键字故事的前因故事的经过故事的结果描写人物运用的方法从中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共同点蔺相如廉颇爱国完璧归赵骗秦王骗璧勇斗秦王完璧归赵语言动作神态机智勇敢足智多谋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尊严诚恳坦率勇于改过顾全大局渑池之会逼侮辱赵王逼秦王击立功封卿语言动作勇敢随机应变负荆请罪避心生怨恨回避廉颇负荆请罪语言动作顾全大局胸怀宽广三个故事之间的内2/ 3在联系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
历史第6课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6课导学案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通过改革或变法,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扩大军队。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伤亡惨重。
巩固训练1~5 ABAAC6、退避三舍--晋文公;卧薪尝胆--勾践;围魏救赵--孙膑;纸上谈兵--赵括;烽火戏诸侯--周幽王7、(1)春秋时期(2)辅助齐桓公,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3)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称为春秋时期起一个霸主。
8、(1)B、A(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后两位或是秦穆公、宋襄公)(3)临淄、秦(4)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城濮之战(任写三个)第7课导学案答案合作探究1、因为新的农业工具的发明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
2、背景: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拓展延伸坚持法制的同时提倡德治(突出法制观念即可)。
巩固训练1~6 BACBDB7、(1)商鞅(2)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3)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敢于变革、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8课导学案参考答案合作探究3、爱国主义精神,不畏权贵,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人格风范,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巩固训练1~6 BDCAAA7、(1)农历5月初5;纪念屈原;因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2)挂艾草、菖蒲、榕枝等来祛除及避五毒。
七年历史下学案:第6课开放与交流 导学案
A.都是僧人B.都是玄宗时期的使者C.为完成使命都出生入死D.都对唐朝和邻国的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5、《西游记》里的“西天”是指今天的( )A.西方B.西亚C.西域 D.印度
6、“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
2、_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_________初年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____。他是第一个系统的把等记录下来介绍到中国的人,他西行的见闻被记录在《_____________》中。
3、唐朝都城__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_。
☆展示探学【合作交流,对学组学出火花】
探究一
1、右图一和图二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初一年级历史科新知理解案主备人:邹平审核人:二次备课人:使用时间:2014.3.12学生:小组:班级:七年班
学习内容:第6课开放与交流导学案
学与教随笔
☆归纳复学【总结反思,新知串联成树图】
遣唐使
玄奘西行
开放与交流
鉴真东渡
国际性大都市长安
☆巩固检测【勇敢展示,头脑风暴比智慧】
1、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B.玄奘西游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2、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侣D.一行
3、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惊真B.郑和C.玄奘D.马可波罗
2、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是谁?
图二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们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借鉴。你从这些使者身上学到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开放与交流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点击新目标
知识与技能: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归纳整理知识。
过程与方法: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预习内容。
整理预习笔记。
情感与价值:学习鉴真、玄奘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A学生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朝鲜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课堂进行时
【预习提纲】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2-33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遣唐使?遣唐使的活动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2、1980年4月13日下午,一尊有着1200多年
历史的木像运抵上海虹桥机场,那就是被日本奉
为国宝的鉴真大师坐像,中日佛教界共同演绎了
一段“鉴真大师回国探亲”的佳话。
鉴真大师是
什么时候去日本的?为什么要去日本?产生了
什么作用?二、玄奘西行(请你阅读教材34-36页完成下列问题)
此图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西游记》是神话传
说,请你讲一讲真实的“玄奘西行”(为什么去?怎样去?有
何价值?等)
【展示内容】
材料阅读唐朝诗人陈陶在其《陇西行》中说:“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
请问:(1) 诗中的“和亲”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意义?
(2) 诗中的“胡”指什么?
(3) 诗中的“胡风似汉家”是什么意思?
归纳整理填下表: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异同
事件身份目的地途中遭遇
是否有人随
行
是否回国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
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
请回答:(1)诗中“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表现了鉴真怎样的
精神?
(2)诗中“传道艺”的是何人?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3)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西游记》是明代一部著名的演义小说,书中描写的唐僧取经的
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路上收留了三个神通
广大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有白龙马相伴,遇到困难又
有各路神仙相助,化险为夷。
你知道《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
故事与玄奘西行的史实有什么区别吗?
课堂检测
1、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
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
2、为中日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唐朝人是()
A.阿倍仲麻吕B.鉴真C.玄奘D.李白
3、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4、下列最能见证唐朝时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的是( )
A、大昭寺会盟碑
B、洛阳白马寺
C、西安大雁塔
D、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5、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史记》
6、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
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A、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中宗D 唐玄宗
7、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
A、波斯
B、大食
C、大月氏
D、天竺
8.《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