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结构设计中稳定问题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要求越来越高,钢结构在工程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钢结构设计当中稳定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这一部分工作可以很好的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目前来说,钢结构稳定性设计已经成为整个钢结构设计,甚至是结构设计领域当中比较热门的问题,也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因此最大限度做好钢结构稳定性设计不仅仅节约资源,还能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1、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重要性在目前存在的钢结构建筑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关键就是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很好的将钢结构当中的材料和结构的相关性能弄清楚,同时缺乏稳定性设计概念。
包括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当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从而导致失稳现象的产生,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当中做好钢结构稳定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关系到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为钢结构失稳导致的是整个建筑物的倒塌,而不是某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不可估量的。
在现阶段我国的工程实际当中做好钢结构稳定性设计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在关注钢架构设计稳定性问题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钢结构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是具有重要意义。
2、稳定性的设计原则2.1细部构造和构件稳定性计算方法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需要将设计的构造和对应的结构计算对应起來,在满足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还需要满足结构的细部设计要求,是两者达到高度的一致性。
连接节点当中需要传递传递弯矩就需要设计足够的刚度和柔度;在桁架结构设计中,针对节点位置应该要尽量的减少杆件的偏心,对于钢结构设计来说,这也仅仅是构件的细部构造,但是在稳定性设计当中,对于细部的构造就会有很多其他的要求,例如对简支梁来说,其抗弯强度主要就是针对动铰支座是允许其在平面内转动的,但是在梁的整体稳定性当中,支座不仅仅需要满足上述要求满足梁绕纵轴扭转的要求,允许梁在平面内转动以及在梁端截面自由的翘曲。
钢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
钢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构造形式,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独特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们的首选,然而,正确理解和分析钢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是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钢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强度分析钢结构的强度分析是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承受正常和异常荷载的重要步骤。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1 材料强度钢材作为钢结构的主要构造材料,其强度参数决定了整个结构的抗力能力。
工程师需要详细了解所选用的钢材的性能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以确保设计结构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1.2 荷载计算在设计过程中,荷载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具体情况,准确计算出可变荷载、恒载和地震荷载等,以保证设计的结构能够承受这些荷载。
当荷载不均匀分配时,还需要进行统一系数的计算。
1.3 结构稳定钢结构的稳定性是强度分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当结构受到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其稳定性要求结构能够保持稳定。
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确保设计的结构能够满足要求。
二、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钢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主要考虑结构在受荷时的稳定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2.1 弯曲稳定性分析在弯曲稳定性分析中,工程师需要计算并分析结构受弯矩作用下的稳定性。
通过计算结构的屈曲系数和容许屈曲荷载,可以确定结构的弯曲稳定性是否得到满足。
2.2 屈曲稳定性分析屈曲稳定性分析主要考虑结构在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工程师需要计算结构的临界荷载和理论强度,以保证结构在受压力作用时不发生屈曲。
2.3 应力稳定性分析应力稳定性分析是为了保证结构在受荷时不发生破坏。
工程师需要计算结构的应力集中系数和容许应力,以确保结构在实际使用条件下能够稳定且不发生破坏。
三、结构设计的实践在实际结构设计中,强度与稳定性分析是紧密相连的。
论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问题
又废模板与脚手架。 其克服办法是易用作短跨重载的梁, 且改用轻质高 强混凝土 、 采用预 制装 配式结构 或装配整体式结 构 。 然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致命弱点是抗裂 差。钢筋虽承担全部拉 力 ,构件并 不会破 坏 ,但受拉 伸长 了的钢筋 周围 的混 凝土都 已受拉 开 裂 。带裂缝 工作乃 其根本 弱点 。其裂 缝宽度 仅 0 -. m, 肉 眼不 能 .0m 虽 2 3 见 , 大影 响结构 的耐蚀 、 与 耐久性 , 不能用 在有 液体 与有 害 但极 耐火 更 气体环境 中。解决其抗裂 『的最根本 、 生 有效方 法是对混凝 土预加应力 。 预应力是 十九世纪末 钢筋混凝 土的最早 研究者 们早 已提 出来 的概 念, 可惜当时尚无具有足够高屈服点的钢材 , 使得在混凝土预压产生弹 性与塑性变形的初始缩短后, 预应力筋仍能保持足够大的张拉应力。直 到 12 年适应该 目的的廉价高 强度钢 问世后 , 力混凝 土才得 以实 97 预应 现。其 出现是 结构 的又一 大革命 。 预应力不 仅解决 了混 凝土抗 裂 陆 , 而使其优 点能更充 分发 挥 出 从 来。 如构件变形 大减 , 刚度提高 , 结构 自 进一步 降低。 重 同时也能用作 构 件分段预制 后 的拼 装手段 , 、 为中 大跨结 构采用 预制装 配提供 可能 。 以 致在大跨结 构 中能与钢结 构竞争 。 钢筋混凝土的整体 胜会给人一个连续、 稳固、 雄伟的实体感 , 更可 暴露其 自 身的模板纹理 , 以进一步夸张建筑构思中特定风貌的魅力 。 与 之相反 , 若利用其可模性特点 , 就能更易于突出优美曲线 , 用力流显示 出轻盈流 畅的面貌 。拱与壳 体乃其优势 领域之一 。 然 而木材 , 虽也能 应用 于直纹 壳面 , 就其 朴实 质感 来 看 , 但 更好 的 是与 自 然田园环境相融合在一起。 钢结构 能给人 以细 秀骨架 的轻巧感 。用于其 具有线性 杆式 的主要 外形特征, 易于强烈地渲染横、 竖线条 , 但若设计拙劣 , 也会成为杆件与 节点 的拼凑 。 由此可 见 , 顾结 构与建筑 双重功 能 ,合理 又适宜 地选定结 构材 兼 料, 不仅能 大大渲染结构 的建筑风貌 , 可免除奢华 的修饰 。 而且
钢结构的失稳及稳定性设计
施工技术摘要:稳定性是钢结构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各种类型的钢结构中,都会遇到稳定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本文对钢结构失稳分类和失稳问题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原则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存在问题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物或构筑物,钢结构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者运用。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截面轮廓尺寸小、强度高、自重轻等特点。
但对于因受压、受弯和受剪等存在受压区的构件或板件,如果技术上处理不当,可能使钢结构出现失稳,一旦出现失稳事故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稳定问题是钢结构的突出问题,分析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钢结构的加固方法十分必要。
1 钢结构失稳的分类钢结构的稳定问题主要是指在外荷载的作用下,整个钢结构是否发生屈曲或失稳现象。
正确的区分钢结构的失稳类型,可以更好的评价结构或构件的稳定承载能力。
钢结构的失稳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上可分为三类。
1.1 平衡分岔失稳(分支点失稳)完善的(即无缺陷、挺直的)轴心受压构件其端部受到的荷载压力P未达到某一限值时,仍能保持挺直的稳定平衡状态,构建截面承受的压应力是均匀的,沿构建的轴线也只产生相应的压缩变形,当构建截面承受的压力达到或超过一定限值时,构建会突然发生弯曲,导致原来的轴心受压的平衡形式转变为与之相邻的但是带弯曲的新的平衡形式,这就是平衡分岔失稳。
这一过程可用图1中的荷载—侧移曲线OAB 来表示。
其特征是当荷载逐渐增加时,结构原有的平衡形式被破坏了,并出现了与原平衡形式有本质区别的新的平衡形式,由稳定平衡转变为不稳定平衡,出现了稳定性的转变。
完善的(即无缺陷、挺直)轴心受压构件和完善的在中面内受压平板的失稳都属于平衡分岔失稳问题,属于这一类的还有理想的受弯构件以及受压的圆柱壳等的失稳。
1.2 无平衡分岔失稳(极值点失稳)极值点失稳是指建筑钢材做成的偏心受压构件在塑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丧失了稳定的能力,发生失稳时的荷载值Pu 就是构件的实际极限荷载(图1中C 点),这类的平衡状态是渐变的,与平衡分岔失稳具有本质的区别。
谈钢结构设计中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谈钢结构设计中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摘要: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规模比较大,所使用的钢结构应用比较广泛,钢结构构件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稳定钢结构,实现整体建筑符合施工标准,但是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自身存在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本文主要研究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一定方式提升整体以及局部的稳定性,提升建筑质量。
关键词:钢结构;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引言: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需要使用钢结构完成建筑,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的兴起,都需要使用稳定的钢结构,保证建设安全,但是因为钢结构自身缺陷,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
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恰当的技术对钢结构进行处理,提升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加固方法完成建设。
1 钢结构稳定性概述在建设中强度主要是指构件在平稳状态中出现的应力,是否在材料的强度设计值限制范围中,所以强度可以称之为应力作用,强度的大小与材料有关[1]。
针对于稳定性,所呈现的特点与强度不一样,主要是外部荷载与内部结构出现碰撞,出现不稳定现象,产生变形等情况,所以稳定性可以称之为变形作用,比如建筑结构中使用的轴压柱,在不平衡的状态下将会影响轴压柱出现弯曲,破坏建筑的整体结构。
图1钢结构首先钢结构构件强度计算,同时需要计算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构件的稳定性会不会影响整体的结构,需要从建筑的整体研究,同时在计算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钢结构的其他特点,当所计算楼层各柱轴心压力设计值之和乘以按一阶弹性分析求得的所计算楼层的层间侧移的积与产生层间的所计算及以上各层的水平力之和乘以所计算楼层的高度的积的比值大于0.1时,应进行二阶弹性分析,此种分析过程中的作用性比较明显,最关键的是结构的柔性产生的大变形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不能忽视,同时注意使用迭加原理,能够对结构的弹性进行计算。
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失稳以及整体的刚性进行分析,使用轴心压杆的稳定计算法计算临界压力,在计算的过程中将相关概念理解,能够快速解决失稳现象,新型钢结构在市场中不断应用,所起的效果更加明显,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钢结构稳定问题概述钢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六种情况1
第二章钢结构稳定问题概述钢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六种情况:(1)整个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倒塌);(4)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屈曲等);(5)结构出现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6)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构件疲劳断裂。
在这些极限状态中,稳定性、抗脆断和疲劳的能力都对钢结构设计有重要意义。
2.1钢结构的失稳破坏稳定性是钢结构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各种类型的钢结构中,都会遇到稳定问题。
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现代工程史上不乏因失稳而造成的钢结构事故,其中影响很大的是1907年加拿大魁北克一座大桥在施工中破坏,9000t钢结构全部坠入河中,桥上施工的人员有75人遇难。
破坏是由悬臂的受压下弦失稳造成的。
下弦是重型格构式压杆,当时对这种构件还没有正确的设计方法。
缀条用得过小是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
其他形式的结构,如贮气柜立柱,运载桥的受压上弦和输电线路支架等,也都出现过失稳事故。
设计经验不足、性能还不十分清楚的新结构形式,往往容易出现失稳破坏事故。
大跨度箱形截面钢梁桥就曾在1970年前后出现多次事故。
这些箱形梁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对有纵加劲的受压板件稳定计算没有考虑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的不利作用。
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结合进行必要的研究工作,就能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以后的设计。
轴心压杆的扭转屈曲,是人们了解得还不多的一个问题。
美国哈特福特城的体育馆网架结构,平面尺寸为92m x 110m,突然于1978年破坏而落到地上。
破坏起因虽然可以肯定是压杆屈曲,但究竟为何屈曲还是众说纷纭。
杆件的截面为四个角钢组成的十字形。
这种截面抗扭刚度低,有人认为扭转屈曲是起因,也有人认为起支撑作用的杆有偏心,未能起到预期的减少计算长度的作用才是起因。
文献[2.16]经过深入分析,阐明这两个因素都起相当作用,并提出了偏心支撑对增强压杆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钢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强度与稳定性
钢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强度与稳定性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因其优异的强度与稳定性能。
本文将讨论钢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强度与稳定性相关问题,包括材料的选择与性能、强度计算方法以及稳定性设计等。
一、材料的选择与性能钢结构设计中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设计要求。
常见的结构钢材料包括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其中,碳素钢是最常用的材料,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并且价格相对较低。
合金钢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可以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来改善钢的性能,如增加强度、耐腐蚀性等。
而不锈钢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一些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
除了选择合适的钢材料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参数。
常见的性能参数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抗拉强度是指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最大应力。
延伸率则是材料在断裂前能够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范围和结构的安全性。
二、强度计算方法钢结构的强度计算是设计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常用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和工作状态设计方法。
1.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以结构在达到某种破坏状态时的强度为依据进行设计,以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不发生破坏。
这种方法通常将结构分为多个构件或节点进行计算,考虑各种荷载组合的作用下,各个构件或节点的强度能否满足要求。
常见的荷载组合包括常规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等。
2. 工作状态设计方法工作状态设计方法是以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强度为依据进行设计,以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主要考虑结构的使用载荷,如楼板、梁柱等构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强度,并采用合适的安全系数进行设计。
三、稳定性设计稳定性设计是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整体失稳的设计要求。
在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
1. 局部稳定性局部稳定性主要指构件的端部或侧部在承受压力时的稳定性,即防止构件出现屈曲或局部失稳。
钢结构安装中的稳定问题与连接问题
钢结构安装中的稳定问题与连接问题1. 引言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稳定问题和连接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安装中的稳定问题与连接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以确保安装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2. 钢结构安装中的稳定问题2.1 钢柱的稳定性问题钢柱作为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其稳定性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钢柱的稳定性问题可能包括以下方面:•钢柱的竖向压力:在安装过程中,由于自身重量或其他荷载的作用,钢柱可能会受到竖向的压力。
为了保证稳定性,必须合理设计支撑系统,并采取适当的支撑措施。
•钢柱的侧向位移: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和振动等因素,钢柱可能会产生侧向位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固定和支撑措施,确保钢柱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2.2 钢梁的稳定性问题钢梁在钢结构中起到承载横向荷载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在安装过程中,钢梁的稳定性问题可能包括以下方面:•钢梁的水平位移:在悬挑安装或跨度较长的情况下,钢梁可能会产生水平位移。
为了保证稳定性,应采取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措施,防止钢梁发生不受控的水平偏移。
•钢梁的竖向扭曲:由于操作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钢梁可能会发生竖向扭曲。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采取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措施,确保钢梁保持稳定。
3. 钢结构安装中的连接问题钢结构的连接部分起到了将各个构件连接在一起的重要作用。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连接问题可能包括以下方面:3.1 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是钢结构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
在安装过程中,螺栓连接可能遇到以下问题:•螺栓的松动:由于振动、工作负荷等因素,螺栓可能会松动。
为了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应检查和紧固螺栓,必要时使用锁紧剂或其他固定措施。
•螺栓的弯曲或断裂:在钢结构安装中,螺栓可能会由于施加过大的力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弯曲或断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选择合适的螺栓规格,并确保正确安装和紧固。
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在现代工业和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高强度的特点,钢结构在大型建筑、桥梁、塔吊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钢结构设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探讨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不足在钢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强度计算是至关重要的。
选材不当或强度计算不足可能导致结构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给使用中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钢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和应力分布,合理选择钢材的规格和强度等级,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对策:加强材料选用的研究和探索,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材品种和规格,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要加强强度计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验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结构的承载性能进行评估和检验,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2. 焊接工艺与质量控制不严钢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螺栓连接和铆接等。
而在实际工程中,焊接是最为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
焊接工艺和质量控制不严可能导致焊缝的质量不佳,从而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策:加强对焊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管理,提高焊接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焊接工艺控制和焊缝质量检测,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结构设计不合理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合理确定结构的材料、截面形状、工艺要求等,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缺乏综合考虑,导致结构的受力分布不均匀、变形过大等问题。
对策:加强对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设计过程中与其他专业配合,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结构模拟和分析,确保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4. 环境影响考虑不足钢结构通常用于大型建筑和桥梁等工程,而这些工程常常处于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受到风、震、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探讨
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探讨本文分析了钢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特点以及相关分析方法和相应计算方法进行简要探讨,保障钢结构设计质量可靠、稳定和安全。
标签:钢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一、钢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一)钢结构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系统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扰动后,其运动或者状态能保持在有限边界的区域内或回复到原平衡状态的性能。
要分析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钢结构的稳定性,哪些因素影响到钢结构的稳定,其次才能对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我们在这里将整个钢结构工程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当这个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时如果受到外来作用的影响时,其运动或者状态能保持在有限边界的区域内或回复到原平衡状态,也就是系统经过一个过渡过程仍然能够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我们称这个系统就是稳定的,否则称系统不稳定。
一个系统要想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就必须是稳定的,钢结构也是如此。
(二)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材质。
提到材质,首先要讲强度,所谓构件强度是指单个构件或者结构在稳定平衡状态下由荷载所引起的最大应力是否超过建筑材料的极限强度。
而极限强度的取值则取决于所使用材料的特性。
不同的材料其构成的分子结构不相同,那么它的强度也不一样。
材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结构构件的强度,进而影响整个钢结构的稳定。
相同的材料由于加工工艺不同,其强度也有所差别。
在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所使用的材料,如钢、木、石、化工材料等等,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的强度。
因此,钢结构设计中的建筑材料一般都是高强度材料。
2、形状及连接方式。
形状不同结构的重心位置就不相同,并且各种形状的横截面构件,所承受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我们见到的不倒翁其重心位置恰好在椭圆形的中心。
还有A字形梯子,为什么载人时能够保持稳定?就是因为设计成A字形,并且中间有拉杆连着,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这种形状就保持了结构的稳定。
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论文
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探讨摘要:钢结构是用钢材经过加工、连接、安装而建成的一种工程结构,它需要承受各种可能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作用,并应满足各种预定功能要求和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及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分析了钢结构稳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钢结构稳定设计特点,并提出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钢结构设计稳定性1 钢结构稳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1)强度与稳定的区别。
强度问题是指结构或者单个构件在稳定平衡状态下由荷载所引起地最大应力(或内力)是否超过建筑材料的极限强度,因此是一个应力问题。
极限强度的取值取决于材料的特性。
对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可取它的最大强度,对钢材则常取它的屈服点。
稳定问题则与强度问题不同,它主要是找出外荷载与结构内部抵抗力间的不稳定平衡状态,即变形开始急剧增长的状态。
从而设法避免进入该状态,因此,它是一个变形问题。
如轴压柱,由于失稳,侧向挠度使柱中增加数量很大的弯矩,因而柱子的破坏荷载可以远远低于它的轴压强度。
显然,轴压强度不是柱子破坏的主要原因。
(2)目前在网壳结构稳定性的研究中,梁一柱单元理论已成为主要的研究工具。
但梁一柱单元是否能真实反映网壳结构的受力状态还很难说,虽然有学者对梁一柱单元进行过修正,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反映轴力和弯矩的耦合效应。
(3)在大跨度结构设计中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的相互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大跨度结构设计中取一个统一的稳定安全系数,未反映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的关联性。
(4)预张拉结构体系的稳定设计理论还很不完善。
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合理的理论体系来分析预张拉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5)钢结构体系的稳定性研究中存在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目前结构随机影响分析所处理的问题大部分局限于确定的结构参数、随机荷载输入这样一个格局范围,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引起结构响应的显著差异。
所以应着眼于考虑随机参数的结构极值失稳、干扰型屈曲、跳跃型失稳问题的研究。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3篇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3篇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1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钢结构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工程结构,具有重量轻、刚度高、施工方便、耐火性好等优点,在大型建筑设计和建造中被广泛应用。
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稳定性是指结构在承载荷载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下的能力。
建筑工程中的钢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稳定性,可把钢结构的稳定系数作为判断钢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钢结构的稳定系数可以理解为钢结构的荷载能力与破坏能力之比。
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 强度设计:强度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要点。
应考虑到荷载的影响,正确计算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可以承受正常荷载以及附加的特殊荷载。
2. 稳定设计:稳定设计是在满足钢结构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钢结构的自身稳定性,防止在承受外力作用下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结构失效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细节设计:细节设计是指对连接、焊接等细节处进行设计。
这些细节对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并针对这些细节进行特别的设计和加固。
4. 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是指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确定钢结构施工方案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减小对结构的影响,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总体而言,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钢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到稳定性、强度、细节和施工方案等要素,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社会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综上所述,钢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对建筑物的美观性和经济性产生着影响。
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应注意强度、稳定、细节和施工方案等关键要素,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质量。
浅谈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篇
浅谈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篇浅谈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建筑钢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强度高、稳定性好、施工周期短以及可再利用性强。
而在建筑钢结构设计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建筑钢结构设计的现状是不断发展的。
近年来,国家对建筑钢结构的政策支持、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都进一步促进了建筑钢结构设计的发展。
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钢材的材质、形状、厚度以及加工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和提升,使得建筑钢结构的设计更加创新、灵活与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
然而,建筑钢结构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钢结构设计中的可靠性问题。
许多国内钢结构项目存在设计过度、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重视材料的选择、结构强度的估算、特别是在考虑难以预测的外部因素时的结构安全性考虑。
建立适合国内钢结构企业和规模的建筑钢结构地震风灾害研究所和技术中心,原谅公司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建筑,制订不同强度、等级的材料及数据,并制定适合国内条件的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更好地规范和提高建筑钢结构的设计水平。
此外,建筑钢结构的施工与安装问题也需要重视。
施工人员在模板、钢材的焊接、加工、吊装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避免出现出现测算误差,材料质量不良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建筑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加强。
精细化施工预备和现场管理,严格一线工人的备料、焊接、加工和检验工作,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选用合格的现场管理技术和装备,如高空作业平台、吊车、升降平台等工具,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最后,对于建筑钢结构的环保问题也需要关注。
目前,我国建筑钢结构企业普遍存在废钢的处理困难和污染问题。
在钢结构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现代环境保护技术,如废钢的回收利用、环保材料的选择、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等,以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建筑钢结构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要想让建筑钢结构更好地发挥优势,必须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钢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钢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先进、轻巧、强度高的结构体系,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和建筑师的青睐。
然而,在设计钢结构建筑时,稳定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方法,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分析是指在特定荷载作用下,结构能够抵抗整体失稳的能力。
主要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两方面。
整体稳定性主要考虑结构在弯曲、屈曲、扭曲和局部稳定等多种情况下的整体失稳问题。
局部稳定性则主要考虑结构的构件、连接等局部部位的失稳问题。
稳定性分析不仅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钢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时,首先需要对结构进行模型化,即将结构转化为数学模型,包括节点、梁柱、板壳等各个构件的数学表示和连接方式的建模。
其次,需要确定结构的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包括荷载的类型、大小和作用方向等。
然后,根据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建模的结果,通过理论计算或数值模拟,对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使得结构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轻量化和经济性的要求。
在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
弹性分析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弹塑性分析是介于弹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之间的方法,考虑了材料的塑性变形,适用于一些要求较高的结构。
非线性分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方法,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结构的稳定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适用于复杂结构和特殊情况的分析。
在稳定性分析中,常见的优化方法包括形态优化和材料优化。
形态优化主要通过改变结构的形状和布置方式,使得结构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而材料优化则通过改变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形态优化和材料优化可以结合使用,通过多次迭代分析和优化,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在现代建筑领域,钢结构因其高强度、轻质、施工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和结构中。
然而,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是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关键环节。
如果钢结构的稳定性得不到充分保障,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失效甚至坍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深入理解和掌握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钢结构稳定性问题的本质是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保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这与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连接方式以及荷载的分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从几何形状来看,钢结构的长细比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细比越大,结构越容易发生弯曲失稳。
例如,细长的柱子在受压时,可能会因为侧向弯曲而失去承载能力,而短粗的柱子则相对更稳定。
此外,结构的支撑条件也会对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有足够侧向支撑的钢梁可以有效地抵抗弯曲变形,而没有支撑的梁则容易发生侧向失稳。
材料特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钢材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决定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在稳定性设计中,需要考虑钢材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以及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性能变化。
同时,钢材的缺陷和残余应力也可能会削弱结构的稳定性。
连接方式在钢结构稳定性中起着关键作用。
焊接、螺栓连接等不同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传力路径。
如果连接部位存在缺陷或者连接强度不足,可能会导致局部失稳,进而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荷载的分布和作用方式同样会影响钢结构的稳定性。
集中荷载与分布荷载、静力荷载与动力荷载等不同的荷载类型对结构的稳定性要求也各不相同。
例如,动力荷载会引起结构的振动,增加了失稳的风险。
在进行钢结构稳定性设计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
通过优化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支撑体系,减少不利的受力情况。
例如,在框架结构中,合理设置柱间支撑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其次,要准确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参数。
这包括运用经典的理论公式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结构的临界荷载和失稳模式进行预测。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分析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不发生任何失稳现象或倾覆。
稳定性设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弹性稳定性:即结构在弹性范围内的稳定性。
弹性稳定性主要通过弹性计算来确定结构的弯曲刚度和稳定性裕度。
刚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2. 局部稳定性:钢结构由许多构件组成,每个构件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局部稳定性。
构件的局部稳定性是指在局部位置上,构件能够承受足够的弯曲和压缩力而不发生局部失稳。
局部稳定性的设计要点包括确定构件的有效长度、选择适当的截面形状和厚度等。
3. 全局稳定性:全局稳定性是指整个结构能够以整体的方式承受外力作用,不发生整体失稳。
全局稳定性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确定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裕度、控制结构的整体变形等。
4. 构件连接的稳定性:构件之间的连接是钢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连接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连接的稳定性设计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确定连接部位的型钢刚度和强度等。
5. 非线性稳定性:在一些大跨度、高度或复杂结构中,由于材料和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影响,结构可能出现非线性失稳现象。
非线性稳定性的设计要点包括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分析、合理设计构件的剪力和弯矩等。
在钢结构设计中,除了以上稳定性设计要点外,还需要考虑结构的荷载、材料、几何和施工等因素,以确保钢结构的全面稳定性。
要考虑到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构件形式和尺寸,合理布置构件和连接等。
稳定性设计是钢结构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合理的稳定性设计能够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工程的风险。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原则与对策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原则与对策钢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施工方便等优点。
在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原则与对策。
稳定性设计的原则包括:1. 基本原则:根据结构在受力状态下的整体行为,确定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 强度原则:确保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具有足够的强度,不会发生局部或全局的破坏。
3. 刚度原则:保证结构在受到水平力和竖向力作用时,具有足够的刚度,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
4. 疲劳原则:考虑结构的疲劳问题,避免由于反复荷载的作用而引起的疲劳破坏。
5. 破坏机制原则:理解结构的破坏机制,选择适当的构造形式和材料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对策:1. 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通过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加强构造连接:正确设计和加强构造连接,能够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3. 使用适当的构造形式: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如桁架结构、刚架结构等,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 设置加筋板或加强筋:在关键部位设置加筋板或加强筋,可以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提高稳定性。
5. 合理选取材料:根据结构的要求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高强度钢材,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 使用适当的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支撑系统,可以防止结构的失稳和变形。
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原则包括基本原则、强度原则、刚度原则、疲劳原则和破坏机制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加强构造连接、使用适当的构造形式、设置加筋板或加强筋、合理选取材料和使用适当的支撑系统等对策,可以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
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一、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 计算不准确在钢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计算不准确。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工况和荷载的估计不准确,或者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策措施: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对工程的荷载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确保设计的准确性。
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各种工况,避免因为忽略某些情况导致设计不准确。
2. 结构设计不合理在钢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有时候会出现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表现为结构节点设计不合理、钢材使用不合理等。
对策措施: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对结构的整体设计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对结构节点和钢材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使得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二、材料选择中存在的问题1. 材料质量不合格在钢结构设计中,由于材料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对策措施: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质量标准,确保选择的材料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杜绝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要求。
2. 材料腐蚀在钢结构设计中,除了材料质量问题外,材料的腐蚀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钢结构可能会发生腐蚀,导致结构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对策措施:为了预防材料的腐蚀问题,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选择防腐蚀性能较好的材料,同时采取合适的防腐蚀措施,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1. 施工工艺不当对策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2. 施工监管不到位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管不到位也是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问题
【摘要】钢结构中的稳定问题是钢结构设计中以待解决的主要
问题,一旦出现了钢结构的失稳事故,不但对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本文介绍了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钢结构稳定设计和施工原则。
【关键词】钢结构,稳定设计,施工原则
【 abstract 】 steel in the stability problem is steel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ain problems for solving, once appear, the steel structure of the instability accident, not only for the economy caused heavy losses, but also caused the personnel casual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e steel structure stability basic concep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stability principle.
【 key words 】 steel structure, stable design, construction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工程史上不乏因失稳而造成的钢结构事故,其中影响最大
的是1907 年加拿大魁北克一座大桥在施工中破坏, 9000 吨钢结
构全部坠入河中,桥上施工的人员75 人遇难。
破坏是由于悬臂的
受压下弦失稳造成的。
而美国哈特福特城的体育馆网架结构,平面
92m x 110m,突然于 1978年破坏而落地,破坏起因可能是压杆屈曲。
以及1988 年加拿大一停车场的屋盖结构塌落, 1985 年土耳其某体育场看台屋盖塌落,这两次事故都和没有设置适当的支撑有关。
在我国 1988 年也曾发生 l3.2 xl7.99m网架因腹杆稳定位不足而在施工过程中塌落的事故。
从上可以看出,钢结构中的稳定问题是钢结构设计中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旦出现了钢结构的失稳事故,不但对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我们在钢结构设计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关。
目前,钢结构中出现过的失稳事故都是由于设计者的经验不足,对结构及构件的稳定性能不够清楚,对如何保证结构稳定缺少明确概念,造成一般性结构设计中不应有的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型结构的出现,如空间网架,网壳结构等,设计者对其如何设计还没有完全的了解。
一、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基本概念
1、强度与稳定的区别
强度问题是指结构或者单个构件在稳定平衡状态下由荷载所引起地最大应力(或内力)是否超过建筑材料的极限强度,因此是一个应力问题。
极限强度的取值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对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可取它的最大强度,对钢材则常取它的屈服点。
2、钢结构失稳的分类
(1)第一类稳定问题或者具有平衡分岔的稳定问题(也叫分支点失稳)。
完善直杆轴心受压时的屈曲和完善平板中面受压时的屈曲都属于这一类。
(2)第二类稳定问题或无平衡分岔的稳定问题(也叫极值点失稳)。
由建筑钢材做成的偏心受压构件,在塑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丧失稳定的能力,属于这一类。
(3)跃越失稳是一种不同于以上两种类型,它既无平衡分岔点,又无极值点,它是在丧失稳定平衡之后跳跃到另一个稳定平衡状态。
区分结构失稳类型的性质十分重要,这样才有可能正确估量结构的稳定承载力。
随着稳定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上述分类看起来已经不够了。
设计为轴心受压的构件,实际上总不免有一点初弯曲,荷载的作用点也难免有偏心。
因此,我们要真正掌握这种构件的性能,就必须了解缺陷对它的影响,其他构件也都有个缺陷影响问题。
另一方面就是深入对构件屈曲后性能的研究。
二、钢结构稳定设计和施工原则
1、结构稳定设计原则
(1)结构整体布置必须考虑整个体系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稳定性要求。
目前, 结构大多数是按照平面体系来设计的,如桁架、框架都是如此。
保证这些平面结构不出现失稳, 需要从结构整体布置来考虑,即必须设置必要的支撑构件。
也就是说,结构构件的平面内和平面外的稳定计算必须和结构布置相一致。
(2)结构计算简图和实用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
目前设计单层和多层框架结构时, 经常不进行框架稳定分析而是代之
以框架柱稳定计算。
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计算框架稳定时用到的计算长度系数应通过框架整体稳定分析得出,这样才能使柱稳定计算
等效于框架稳定计算。
然而,实际框架多种多样, 而设计中为了简
化计算工作, 需要设定一些条件。
框架各柱的稳定参数及杆件稳定计算的常用方法,往往是依据一定的简化假设或者典型情况得出的, 设计者必须明确所设计的结构符合这些假设时才能正确应用。
(3)结构的细部构造和构件的稳定计算必须相互配合。
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相符合一直是结构设计中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对要求传递弯矩和不传递弯矩的节点连接, 应分别赋予它足够的刚
度和柔度,对桁架节点应尽量减少杆件偏心,这些都是设计者处理
构造细部时经常考虑到的。
但是,当涉及稳定性能时, 构造上时常
有不同于强度的要求或特殊考虑。
例如, 简支梁就抗弯强度来说, 对不动铰支座的要求仅仅是阻止位移,同时允许在平面内转动。
然
而在处理梁整体稳定时上述要求就不够了,支座还必须能够阻止梁
绕纵轴扭转,同时允许梁在水平平面内转动和梁端截面自由翘曲,
以符合稳定分析所采取的边界条件。
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第
4 .2.5条已明确规定梁的支座处应采取构造措施以防止梁截面的扭转。
2、钢结构施工安装中的稳定问题
钢结构构件是在特定的状态下使用的。
在相对较为随机的施工
状态下,其系统或构件的稳定条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在安装时, 要充分考虑它在各种条件下的构件单体稳定和结构整体稳定
问题, 以确保施工安全。
构件单体稳定问题是指一个构件在工地堆放、翻身、吊装、就
位过程中发生弯曲、弯扭破坏和失稳。
因而对于较薄而大的构件
均应考虑这一问题。
必要时要用临时支撑对构件的弱轴方向进行加固。
如单片平面桁架及高宽比相当大的工字梁等。
结构整体稳定问题是指结构在吊装过程中支撑体系尚未形成,结构就要承受某些荷
载 (包括自重 )。
所以在拟定吊装顺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保证吊装过程中每一步结构都是稳定的。
若有问题可加临时缆风等措施解决。
3、钢结构稳定设计仍存在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钢材为弹塑性材料,而目前大多数结构分析还是把结构看
成完善的结构体系, 按完全弹性的材料做一阶分析,忽略客观存在
的缺陷 (如残余应力、初弯曲、初偏心等, 工字钢和 h 形钢残
余应力分布见图 1), 使稳定计算和现实结构的稳定承载能力存在
较大的差距。
尤其残余应力对稳定承载力影响非常复杂,不仅与构
件生产工艺有关,还因构件几何
尺寸不同而异。
以梁、柱构件为例, 残余应力在常用的弹塑性失稳状态长度下对稳定承载力有较大影响, 对以弹性状态工作为
主以及较短构件的影响较小。
(2)钢结构稳定性研究中存在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影响钢结构稳定性随机因素可分成三类:物理、几何不确定性;
统计不准确性;模型不确定性。
目前在网壳结构稳定性研究中,梁——柱单元理论已成为主要的研究工具。
但梁——柱单元是否能真实反映网架结构的受力状态还有待研究。
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不
稳定因素, 钢结构稳定理论才能进一步完善。
(3)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法, 结构设计的基本表达式就是s≤r,各种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都应当执行这一规则, 规范中的设计计算公式也应当符合基本表达式的形式。
然而,现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2003)中的大部分计算公式,尤其是关于稳定方面的计算表达方式是不符合这个规则的。
规范中关于轴心受力构件计算公式是: ≤ f ,显然,这个计算公式与基本表达式的形式是不符的。
这样的表达式,不仅没有清楚地表明荷载作用应该小于抗力这一基本关系,反而搅乱了人们对稳定问题的正确理解。
钢结构设计规范只要稍微变换一下,就可以解决上述不足。
比如将轴心受力构件计算公式改为: n≤φaf 的形式。
此表达式既避免概念模糊,又与按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表达式一致。
其它稳定计算表达式也可做类似的变动。
参考文献:
[1] 纪荣洋,刘健. 钢结构稳定问题的探索与分析[j]. 莱钢科技, 2009,(02) .
[2] 陈妍. 钢结构稳定设计原则及特点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9) .
[3] 谭磊. 钢结构稳定问题的可靠性研究探讨[j]. 陕西建筑, 2006,(01) .
[4] 韩冬欢. 对钢结构稳定设计的一些见解[j]. 山西建筑, 2009,(21)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