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卿止痒方汽疗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50例
神经质皮炎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神经质皮炎如何治疗
导语:如果得了神经质皮炎,就会对自己的皮肤构成伤害,所以对于很多特别重视皮肤健康的朋友,那么对这样的一种疾病特别的反感,而且担心会对自己
如果得了神经质皮炎,就会对自己的皮肤构成伤害,所以对于很多特别重视皮肤健康的朋友,那么对这样的一种疾病特别的反感,而且担心会对自己身体构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想全面了解一下神经质皮肤炎如何治疗,下面就进行了具体的解答,你可以来全面了解了解。
治神经性皮炎宜养血润燥,去风湿以改善整体,消炎解毒,润肤止痒以调治局部,顽疾亦可治愈。
1:处方:天名精草100克,樟脑4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药放酒精内浸泡10天后,用棉球沾药酒涂擦患处,日涂3次。
疗效:用药1周,有效率达100%
2:处方:硫磺、砒石各50克,牛蒡子35克,蝉蜕、三七各25克,麝香0.5克,凡士林1000克。
用法:药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糊状。
每取适量,涂敷患处,日1次。
用药期间进辛辣物。
疗效:用药5-10次,有效率达100%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是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
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国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
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
常呈淡红或淡褐色。
神经质皮炎的症状出现后要及时到专业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不可盲目听信土方也不可乱用激素药物。
神经性皮炎由细菌感染,长时间不治疗,皮脂侵蚀毛囊,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医案——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养血、润燥、祛风法治愈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病案:吴某,男,64岁。
初诊:1989年10月25日。
主诉及病史:近四年皮肤瘙痒逐年加重,痒无定时,始发于左颈部,渐波及背部,瘙痒无度,经久不愈。
近一个月因工作紧张劳累,睡眠不好,皮损渐扩大泛发全身,瘙痒难忍甚至彻夜难眠。
诊查:左颈侧有8cm×4cm大片状肥厚皮损,表面粗糙,皮脊皮沟著明,局部色较深并可见散在抓痕血痂。
躯干及四肢伸侧多片同样皮损,抓痕血痂明显。
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
辨证:老年患者,素体虚弱,心脾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处方:当归10g 川芎10g 二芍各10g 首乌藤30g 鸡血藤15g 刺蒺藜30g 红花10g 苦参15g 防风10g 浮萍10g 白鲜皮30g 全蝎6g外用雄黄解毒散与百部酒混匀外搽。
二诊:服上方药7剂,瘙痒明显减轻,惟睡眠仍差。
诊查见1抓痕明显减少。
前方去防风、浮萍,加珍珠母30g、炒枣仁15g。
三诊:继服上方药7剂,基本不痒,睡眠明显改善。
诊查皮肤已无明显抓痕。
继服药14剂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风癣、干癣、摄领疮、牛皮癣等,意指此病干燥不流水,厚者犹如牛项之皮,厚而又坚,因常发于颈侧受衣领摩擦有关,故而得名。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故而用当归、川芎、赤白芍养血润肤;以首乌藤、珍珠母、炒枣仁养血益心安神而止痒;再以鸡血藤、红花养血活血润燥;防风、白鲜皮、浮萍、全蝎驱风润肤止痒。
以上诸药共奏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之功,故而收到良好效果,使四年不愈之顽疾不足一个月即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613-614,张志礼医案。
张志礼,1930年生,山西原平人,主任医师、研究员。
195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1961年毕业于北京市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曾长期跟随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临床应诊,做其助手二十余年,学术思想上深得赵氏真传。
皮肤瘙痒名医验方

皮肤瘙痒名医验方6月的天气分外潮热,岭南地区的龙舟雨淅淅沥沥的下了数十日,很多人因为潮热气候出现了各种皮肤瘙痒症,今日,整理一下名医治疗皮肤瘙痒的方药,方便各位选用,以解燃眉之急。
张氏千夏柏芙汤(张学礼):千里光10克,夏枯草30克,黄柏10克,木芙蓉叶30克,蛇床子15克,净蝉蜕10克,白鲜皮30克,忍冬藤15克,刺蒺藜10克,青连翘10克,杠板归15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生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药渣加水洗浴患处或者药浴。
方中杠板归又名蛇倒退,功能清热解毒、利咽祛湿,对于各种皮肤顽癣湿疹疥疮及虫蛇咬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民间常用鲜药杠板归60克,水煎煮,洗浴,治疗小儿湿疹及红臀病,鲜药不拘多少捣烂外敷蛇咬伤的部位治疗蛇伤,江西民间使用杠板归30克,猪大肠60克(猪七寸更佳),炖汤服,治疗痔疮和肛漏。
凉血祛风汤(王振华):生地黄30克,白鲜皮、玄参、苦参、金银花、连翘各15克,地肤子、牡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荆芥、防风各10克,升麻、薄荷、生甘草各6克,蝉蜕3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药渣煎水外洗患处。
方中白藓皮、苦参、银花、连翘、荆芥、防风、升麻、薄荷、蝉蜕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痒。
以生地、玄参、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即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内服外洗,使热毒得解,湿邪得利,血行而风息故瘙痒自除。
胡麻丸(《外科正宗》):大胡麻120克,防风、威灵仙、石菖蒲、苦参各60克,白附子、独活各30克,甘草15克,以上诸药研成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次服用一丸,每日三次。
方中以大胡麻养血润燥而熄风;以防风、独活、威灵仙、白附子祛风胜湿而止痒;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石菖蒲散湿化浊;甘草调和解毒,诸药合用而收养血祛风、燥湿止痒之效。
湿疹验方(谢秋声):生地12克,丹皮9克,赤芍9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9克,苦参12克,蒲公英30克,黄柏9克,茯苓皮12克,泽泻9克,苡仁12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效方

『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效方
方1 外用:水蛭、硫磺各30克,研细用甘油调成糊,外敷患处,每日换一次,1--2天治愈。
方2 外用:艾叶20克,花椒5克,韭菜20克,一起煮10分钟,洗患处,每天洗二次,3--5天治愈。
方3 敷脐:红花、桃仁、杏仁、栀子各10克,研细加冰片3克混匀,用甘油调成糊状,脐洗净,将药适量敷在脐中,外部固定,每日换一次,3--10天治愈。
方4 外用:肉桂200克研细,取适量用醋调糊,敷在患处,外部固定,2小时后去掉,若不愈一周后再治一次,重者2--3次治愈。
方5 外用:天南星100克,研碎,浸在煤油200毫升中一周,涂擦患处,每日三次,三天见效,半个月治愈。
方6 外用:斑蝥2个,半夏10克研细浸在醋50毫升中二天,涂擦患处,每日二次,3--5天治愈。
方7 外用:皮炎平、清凉油(5:1)混匀,涂患处,每日涂4--6次,3--8天治愈。
神经性皮炎偏方

神经性皮炎偏方首先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祝你早日康复方剂1何首乌18克,当归、荆芥各5克,胡麻、苦参、生地各15克,白芍12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剂。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2生韭菜、大蒜各30克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
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3鲜丝瓜叶适量制用法:洗净捣烂。
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4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苍术、茯神、石膏、苦参、知母、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5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
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
水疱应使用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6斑蝥克,硫黄、雄黄、樟脑各10 克,乌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二甲基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制用法:先将斑蝥、乌梅肉、雄黄、硫黄、地塞米松、扑尔敏分别研末过100 目筛,共置乳体中充分研磨混合备用,然后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7苦参50-70克,生地30克,蝉蜕、荆芥、桂枝、丹皮、当归、川芎、甘草各10克,细辛5克,羌活、赤芍各15克,全虫25克,蜈蚣6 条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8苦参、首乌、当归、白芍各15克,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各9克,炙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方剂9苍耳子15-24克,防风9-12克,乌梢蛇、当归、赤芍、白蒺藜各9-15克,丹皮9克,鸡血藤15 -30克,生地、地肤子、白鲜皮各18-30克,蝉衣6-8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10泡参、沙参、白芍、红活麻各30 克,白术、茯苓、生地、地骨皮各15克,陈皮、甘草各10克,当归、丹皮、钩藤(后下)各12克,黄芪18克制用法:水煎服。
古籍里记载的治疗瘙痒10首验方!

古籍里记载的治疗瘙痒10首验方!1.止痒汤【歌诀】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组成】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24克,当归24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
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功效】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方解】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究其病因不外乎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肝肾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
该证皮肤剧痒,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
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良好。
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滋补肝肾,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
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
其审证要点为: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主治】风瘙痒。
【加减】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附记】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图文无关2.益气凉血汤【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歌诀】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组成】生黄芪1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桑叶10克,苍耳子10克,黑豆皮10克,栀子皮10克,蝉蜕10克,白藓皮10克,杭菊花10克,橘叶1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可连服数剂。
【功效】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方解】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
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肤之疾,效果更佳。
治疗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验方秘方名方

治疗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验方秘方名方
治疗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验方秘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您于危难之中,为鼓励作者拯救中医的热情,请赞赏、转藏等,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1、治疗荨麻疹验方:防风20g、荆芥20g、透骨草20g、艾叶15g、双花15g、白藓皮15g、苦参15g、蛇床子15g、地肤子15g、当归25g、黄芪30g、甘草10g、注:有过敏者,可加,地龙8g、羌蚕6g、蝉衣10g。
煎汤内服,每日一剂。
2、荨麻疹又名风疹、风疙瘩、扁疙瘩症。
中医的治疗是——取何首乌、石菖蒲、威灵仙、胡麻仁、苦参、荆芥共六味,各9克,水煎服。
趁热服下,一般服一剂可愈,如若不痊愈者,按原方再服一剂。
3、加减全虫汤:淡全蝎2钱,皂角刺4钱,苦参3钱,白鲜皮5钱,刺蒺藜5钱,枳壳3钱,威灵仙5钱,防风1钱5分,黄柏3钱。
祛风除湿。
主治:顽固性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
用法用量:水煎服。
神经性皮炎 中药(新版)

用法: 饮服,每日 1 次。 【土茯苓大枣煎】 配方: 大枣、土茯苓各 30 克。 制法: 以上二味加水煎汤。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 用法: 饮汤,每日 2 次。 【荷叶粥】 配方:鲜荷叶 20 克,粳米 200 克. 制法:将荷叶先煮 20 分钟,去渣后放入粳米煮粥. 功效:清热泄浊. 用法:早晚随量服食.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 10::鲜丝瓜叶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 1 次,7 次为 1 疗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 中药 食疗偏方
【花生赤豆枣蒜汤】 配方: 带衣花生米 90 克,赤小豆、红枣各 60 克;大蒜 30 克。 制法: 以上诸物加水共煮汤。 功效: 益气养血,除湿解毒。 用法: 早晚分服。 【金针瓜络蚌肉汤】 配方: 蚌肉 30 克,金针皮炎 中药
中药偏方:中药偏方 方剂 1: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 30 克。
用法: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适用症状:神经性皮炎。 方剂 2:樟脑、冰片各等份。 用法:碾为细粉,以 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药反复涂擦患部,干 后再涂 1 次。 适用症状:神经性皮炎。 方剂 3: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 6 克,苦参 12 克,川椒 15 克。 用法:水煎,温洗患处,每日 1-2 次。 适用症状:神经性皮炎。 方剂 4:斑蝥 3 克,3%碘酒 100 毫升。 用法:将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 7 天,用时先以 1:5000 高锰酸钾溶 液洗净患处,再用上药涂搽,每天 3-4 次。 适用症状:神经性皮炎。 方剂 5:蓖麻子仁 15 克,冰片 1.5 克,紫皮蒜 21 克,葱白 7 寸, 白糖少许。 用法:共捣如泥,涂于患处。 适用症状:神经性皮炎。 方剂 6:鲜核桃皮适量。 用法:搽患处,每日 2-3 次。 适用症状:神经性皮炎。 方剂 7:鸡蛋 3 个,米醋 1 斤。 用法: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 7-10 天后取出,去蛋壳, 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 2-3 次,坚持 一段时间,有良效。 适用症状:神经性皮炎。 方剂 8::何首乌 18 克,当归、荆芥各 5 克 胡麻、苦参、生地各 15 克,白芍 12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连用 10 剂。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 9::生韭菜、大蒜各 30 克 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 2-3 次,连用 1 周。
神经性皮炎奇效方

神经性皮炎奇效方
神经性皮炎涂抹醋蛋液可以治好
我从1976年脖子周围生了象痱子似的小疙瘩,刺痒难忍。
经郑州市几家医院诊为神经性皮炎,治疗几年也不见好。
最后我用醋泡鸡蛋,搅成糊状往患处抹擦,每天二三次,抹了五六天、脖颈开始脱皮,皮脱下后神经性皮炎竟出奇的痊愈了。
荐方人:河南省67岁离休干部晃钟鸣
艾韭椒洗患处部治神经性皮炎药到病除
我患神经性皮炎二十余年,久治不愈,奇痒难忍。
后从一老农处得一便方,药到病除。
配方及用法:艾蒿200克,韭菜200克,花椒50克。
将上药加水煮沸,趁温热洗患处。
每日洗1-2次。
一般3-5剂可愈。
荐方人:山东省招远县五中王亭
引自: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编辑的《老病号治病绝招》,(1998年1月20日《老年报》)
大蒜泥涂敷能彻底治好神经性皮炎
我是一名神经性皮炎患者,皮痒难忍。
患病五年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但用药只能是解一时之痒。
治标不治本,甚是苦恼。
最近我在《晚晴报》上发现一个偏方,用大蒜治皮炎,试后疗效甚佳。
如今我已痊愈。
现将治疗方法转告读者,以解众苦。
具体方法:将大蒜捣碎成泥状,涂于患处,过5-7分钟洗净,一天涂一次,3-5天后即可见效。
荐方人:山东济南市槐荫区房地产管理局张益亭。
神经性皮炎多因风邪袭表?有一疏肝消癣汤,巧妙化解阵发性瘙痒

神经性皮炎多因风邪袭表?有一疏肝消癣汤,巧妙化解阵发性瘙痒神经性皮炎又称牛皮癣、摄领疮、顽癣、干癣、风癣、刀癣等。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病机目前仍不十分明确,神经性皮炎的致病因素初起多为风、湿、热邪侵袭肌肤;内因主要为情志抑郁或心火亢盛或脾湿热蕴等。
内因为主,内、外因相互结合而发病。
风热、湿热、血热相互搏结于肌肤,外感热邪,皮疹色红,风邪侵袭肌肤而发痒,湿邪瘀滞于肌表,湿性重浊粘滞,故皮损肥厚,日久耗血,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搔之微有脱屑,长期不自主的搔抓刺激促成苔藓样变皮损的形成。
此病多见于情志不遂、夜寐欠安的成年人,故患者精神压力大、心情抑郁时则病情加重。
西医认为神经性皮炎与神经精神因素有明显的关系,一般认为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有关。
此外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的紊乱或生活环境的改变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摩擦、日晒、饮酒等理化因子的刺激也可诱发本病。
神经性皮炎临床上以肝郁化火型多见,阵发性瘙痒是神经性皮炎的首要临床症状。
确立了“疏肝理气,清热祛湿,熄风止痒”的治疗原则,自拟疏肝消癣汤治疗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
疏肝消癣汤:柴胡、龙胆、栀子、黄芩、丹皮、赤芍、白芍、当归、苦参、白鲜皮、生地、皂刺、白术、茯苓、甘草。
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来。
依据“疏肝理气,清热祛湿,熄风止痒”之治疗原则,选用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调达,龙胆泻肝火,清利肝经湿热,与柴胡同用并能引诸药归于肝经,二者共为君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归、芍、柴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
牡丹皮、赤芍清血中之伏火;黄芩、栀子两药苦寒,泻火解毒,燥湿清热,柴胡与黄芩相合,既解肝胆之热,又增清上之力,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其中白鲜皮专走皮肤,还兼祛风止痒之功,皂刺性味辛温,祛风杀虫止痒,共为臣药。
木郁则土衰,肝病易传脾,故以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使营血生化有源。
128个治疗皮肤瘙痒的皮肤病单验方大全备用收好了

128个治疗皮肤瘙痒的皮肤病单验方大全备用收好了皮肤瘙痒症是一种皮肤瘙痒剧烈,搔抓后引起抓痕、血痂、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等皮损的常见皮肤病。
本病的特征为:阵发性瘙痒,往往晚间为重、难以遏止,患者多要连续地、强烈地搔抓,至皮破血流、发生疼痛时方才住手。
瘙痒时间短的只有数分钟,长的可达数小时之久。
因晚间瘙痒,常致失眠和夜寐不安,白天多精神不振。
皮肤瘙痒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湿热型:一般以年轻者为多,因湿热蕴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致,治宜清化湿热。
2.血虚肝旺型:以老年人为多,病程较久。
因血虚肝旺,以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治宜养血平肝,祛风润燥。
本病患者,除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平素应注意:少吃鱼、虾及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内衣要宽松,不宜用毛织品;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澡。
处方1 ---皮肤瘙痒风热夹湿型、湿热下注型、血虚风燥型、脾肾阳虚型。
【组成】方Ⅰ :白鲜皮20g 茵陈15g 白蒺藜牛蒡子威灵仙各12g 黄芩浮萍僵蚕各10g 防风蝉衣各6g 方Ⅱ:苦参土茯苓白鲜皮各15g 生薏苡30g 白术地肤子独活木通各12g 方Ⅲ:当归白芍各10g 黄芪制首乌各15g 刺蒺藜胡麻仁五味子夜交藤熟地各12g 川芎防风各6g 方Ⅳ:制附片肉桂干姜各10g 熟地淮山药山萸肉淫羊藿各12g 炒白术云苓各15g【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功效】疏风散热,祛湿止痒;清热利湿止痒;益气养血,疏风止痒;健脾温肾,燥湿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风热夹湿型、湿热下注型、血虚风燥型、脾肾阳虚型。
【疗效】治疗100例,痊愈56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9 例。
【方源】陕西中医 1986;7(4):152处方2 皮肤瘙痒血热风盛型、湿热壅盛型、血虚风燥型、阴虚风盛型。
【组成】方Ⅰ: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蝉衣赤芍知母生石膏白芥子黄连各15g 白鲜皮地肤子各30g 方Ⅱ:荆芥防风蝉衣各6g 羌活12g 黄芩18g 茯苓皮公英白鲜皮地肤子各30g 六一散6g 蜈蚣1条方Ⅲ: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蝉衣生黄芪天冬麦冬白鲜皮乌梢蛇各16g 方Ⅳ:生地野菊花各30g 丹皮玄参当归荆芥防风羌活蛇蜕黄连各16g 蜈蚣1条乌蛇10g【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太实用了,快.治神经性皮炎的偏方转!全都是偏方

太实用了,快.治神经性皮炎的偏方转!全都是偏方北京百利得佳创神经性耳鸣康复医院血稠:7个大葱根带毛的、7个大枣沿路煮早上空服吃。
猴子:1两白酒泡10粒以上的枸杞子,泡20天以上厥后擦猴子即可。
脚鸡眼:热水泡脚后,把厚皮剪掉呈现黑点把蒜汁抹到下面即可,对峙数日。
股骨头坏死:黑豆、黄豆、黄瓜籽各2斤,黑芝麻一斤。
都炒熟擀成末,一日两次,上述是半个月的量。
低血压:小米汤沏鸡蛋水连服一星期。
扭伤:枝子一两擀碎鸡蛋清调匀煳到患处连用一星期。
腰间盘特出:辽宁冠南坐蓐的骨康宁。
胃癌:治神经性皮炎的偏方。
大活鲫鱼去肠留鳞,大蒜100克放入鱼腹,用纸包好,泥封上,烧干透,擀成末每次5克一日三次。
慢性胃炎:芹菜叶一把、7段葱白、7粒白胡椒放入一个猪肚里缝好上锅蒸40分钟后,稍凉只吃猪肚,连吃两天。
血热:吃九合维生素。
痔疮(外):恩肤霜抹到患处即可。
过敏体质:吃鹌鹑蛋,第一次连吃三天,一次四个;第二次连吃三天,一次五个;第三次连吃三天,一次六个;然后从头再来一遍循环到见好,都是早上空腹吃。
驱蚂蚁:鸡蛋壳炒黄擀成末,撒落到蚂蚁出没的处所,末没有了就再撒。
再先容小偏方白芍、麦冬、元参、桑白皮各30克,白茅根、双花、生甘草、石斛各10克,桑叶、菊花、竹茹各4克,山豆根5克。
每日1剂,偏方。
水煎服。
可清热降火,缓解疼痛,无反作用。
每天起床后和睡前用木梳当年额经头顶至后颈部,开首每分钟梳25次左右,5分钟后逐渐加快,用力要平均,以不划伤头皮为度。
每次梳10分钟,1周后疼痛可加重,1个月后可根基痊可。
在您还没有取得根治之前,给您提供几点生活中的小学问,也许对您缓解病痛或简略节略发作次数有助手。
1、饮食要有顺序,饮食宜选取质软、易嚼食物,因品味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安慰性食物,海鲜产品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养分厚实,平日应多吃些含维生素厚实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颖水果,你看神经性皮炎。
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平淡为宜。
神经性皮炎的中医疗法

文 /靳元 祥
神经性皮炎 的患者,多见于老年
人。 中医称 此 病为 “ 癣 ” 顽 癣 者 , 顽 。 颐 名 思 义 , 大 多 是 顽 固 难 愈 的 。 古 医 籍 《 氏病 源 》 载 : 摄领 疮 加 癣之 类 , 巢 记 “ 生 于 颈 上 , 痒 痛 ,衣 领 拂 着 即 剧 ” 实 。
状 , 舌淡 苔净 ,脉 细 滑 。 药 用 : 地 1 克 , 当 归 9克 , 9 ,荆芥 9 克 克,苔参 9克 ,自蒺藜 9克,苍耳 子 9 克, 白藓皮 9克。水煎, 日服一剂 。 3 .风 盛型 : 于弥漫性皮肤浸 润 见
肥 厚 的皮 损 。证 见 : 年至 几 十 年 顽 固 几 不愈 ,周 身剧 瘁 ,状 如 牛颈 之 皮 ,脉 弦 , 舌质 红 ,苔 黄 。 药 用 :乌 蛇 9克 , 蝉 衣 6克 , 荆 芥 9克 , 防 风 9克 , 羌 活 9克 , 白芷 6 克 ,川 莲 9克 ,黄 芩 9克 ,银 花 l , 2克 生 甘 草 6克 。水 煎 , 日服 一 剂 。 成 药 可 用 :丹 扼 逍 遥 丸 、 秦 艽 丸 、
药 用 :生 地 3 O克 , 丹 皮 9克 , 赤 芍 9克 , 苍 耳 子 9中 医 疗 法 克 , 白 藓
皮 9克, 苔 参 9克 ,地 肤 子 9克, 黄 芩 9克 , 生 ‘ 9克 。水煎 ,日服 一剂 。 草
2 风 燥 型 :日久 泛 发 型 皮 损 。证 .
见 : 瘙痒无度 ,皮肤浸润肥厚,呈苔藓
润肤丸、泻肝安神 丸、六味地黄 丸。
外治 法 1 雄 黄 解 毒 散 3 , 白部 酒 10 . 0克 2 毫 升 , 混 匀烫 后 外 涂 。
中医医案——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法治愈风癣病案:秦某,男,29岁。
初诊:1968年10月3日。
主诉及病史:1年前左颈、双肘、两膝窝等处先后出现皮癣,瘙痒,用过多种癣药膏、皮炎硬膏,曾见效于一时,日后又见反复。
一次酒后,胸前、后背、两臂、两腿泛发大片皮癣,瘙痒剧烈,彻夜难寐。
曾多方治疗,未见效果。
诊查:自颈以下,胸前、后背、四肢可见大片苔癣样损害,搔痕累累。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风癣。
证属心经火盛,血热生风生燥。
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处方:生地30g 丹皮10g 赤芍10g 黄芩10g 丹参15g 地肤子10g 苍耳子10g 苦参10g 5剂二诊:10月8日。
药后皮癣减薄,瘙痒显轻,夜能入寐。
舌红苔薄黄,脉滑。
宗前方加白鲜皮10g,5剂。
三诊:10月13日。
皮癣大致消退,瘙痒不甚,部分脱屑如麸。
治宗效方,7剂。
1按语本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属于中医风癣的范畴,亦有称为刀癣者类似本病。
本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主火,心主血,由于心情烦扰,心经有火,血热生风,因此重用凉血清热、消风止痒而收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320-321,朱仁康医案。
朱仁康,字行健,1908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
中医研究员,主任中医师。
早年从其长兄学医,实为当年驰誉江南的外科名医章治康先生的再传弟子,深得章氏真传。
先悬壶江南,颇负时誉。
抗战前夕,迁居上海行医。
1956年调京工作,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外科主任、皮科主任等职。
朱氏在学术上主张衷中参西,既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又吸收西医辨病之长,外科疾病着重内治,故取效更著。
他创制滋阴除湿法治疗顽固性湿疹有特效;治疮疡大症时,如消之不应,即用消托兼施、寓消于托法,亦每获良效。
朱氏的临床经验,已输入电脑系统储存推广。
朱氏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主编《国医导报》,并著有《中西医学汇综》;以后又有《家庭食物疗病法》、《中医外科中药治疗学》、《中医痔瘘疗法》等书问世。
常风云治疗神经性皮炎医案举隅

常风云治疗神经性皮炎医案举隅常风云教授是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教研室主任。
常风云出身于中医世家,业医30 余年,擅长治疗内科病证,兼通妇、儿、皮肤疾患。
重视辨证论治,治愈了许多疑难病。
笔者有幸从师侍诊,现举神经性皮炎病案两则述之。
案一: 郭某,女, 23 岁, 2010 年11 月12 日初诊。
患者素体喜冷怕热。
2 月前感觉耳后及后颈发际处皮肤瘙痒,未予重视,此后皮肤瘙痒逐渐扩展到头皮、双上臂、腹部及后背,并且瘙痒逐渐加重,入夜尤甚,难以入睡。
患者苦于瘙痒,乃到某皮肤病医院就诊,诊断为神经性皮炎,给予口服复方青黛散,外用尤卓尔( 丁酸氢化可的松) 软膏。
用药1 月余,症状未见减轻,乃邀常师诊治。
此时,患者头皮、耳后及后颈发际处、双上臂、腹部及后背遍布绿豆大小之丘疹,顶部扁平,多呈圆形,为红色,大片丘疹密集融合成斑片,斑片边界清楚,大小不等,表面覆盖有少量糠秕状薄屑,周围抓痕,无渗出[1],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常师综合脉证,辨为血热生风证,治应清热凉血解毒,祛风止痒。
处方: 金银花15 g,生槐花40 g,白茅根30 g,生地黄25 g,防风12 g,牡丹皮15 g,赤芍12 g,蒲公英15 g,黄连9 g,栀子12 g,白蒺藜15 g,露蜂房15 g,蝉蜕12 g,乌梢蛇12 g,升麻15 g。
4 剂,水煎服,日1 剂,分2 次服。
服药期间注意调情志,勿食辛辣、海产品,宜穿纯棉衣服等。
二诊: 2010 年11 月20 日。
经治疗后瘙痒明显减轻,头皮、耳后及颈部、双上臂、腹部及后背丘疹较前变平,颜色变淡,丘疹密集融合成的斑片逐渐减小。
效不更方,拟上方加地肤子15 g 祛风止痒,又进16 剂,瘙痒止,丘疹消,大量鳞屑脱落,先前皮损处皮肤较正常皮肤发白,诸症消失。
按: 依据患者素体喜冷怕热,心烦口渴,疹出色红,观其舌脉,常师辨之为瘀热内伏,血分蕴热毒证。
患者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肝火、心火内炽,心火太过即为毒,火毒伏于营血,不得外泄,生风损伤脉络。
中药汽疗联合静脉封闭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45例

两组均治疗 2个疗程 后观察 分析疗 效 , 两个疗 程之 间停 药
3 疗 效 分析
3 1 疗 效 标 准 .
2
治 疗 方 法
2 1 对 照 组 .
参照 国 家 中医 药 管 理 局 颁 布 的 《 医病 证诊 断 疗 效 标 中 准》 评定 。痊 愈 : 症状 消失 , 损消 退或 仅 留有 色素沉 着 ; 皮 显
效: 症状明显减轻 , 皮损 消退 8 0% 以上 ; 有效 : 症状 明显减轻 , 皮 损消退 3 0% ~8 0% ; 效 : 状 减 轻 不 明显 , 损 消退 不 足 无 症 皮 3 0% 。 总显效率 以治愈率加显效率计 。
3 2 治 疗 结 果 .
采用 0 9%生 理盐水 5 0mL加 普鲁 卡 因 4 0mg 静 脉封 . 0 0 , 闭 , d1 ; 雷 他 啶 片 1 , 1 次 氯 0mg 口服 , 1d1次 ; 米 松 乳 膏 , 卤 外 用 , 晚 1 。1 每 次 0d为 1 疗程 。
仪。
2 2 2 中 药 汽 疗 药 物 组 成 . .
蛇床 子 1 , 5 大枫子 1 , g 5g 苦参 1 , 0g 牛蒡 子 1 , 0 防风 1 , g 0g 赤芍 1 , 0g丹皮 1 , 0g 皂角刺 1 , 0g 白藓皮 1 。 5g
2 2. 操 作 方 法 年龄 、 程及 治疗前 皮损轻 重 、 病 瘙痒程 度上 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 异( 0 0 ) 具有可 比性 。 P> .5 ,
12 排 除标 准 .
程
①普鲁 卡 因皮试 呈 阳性 者 ; 急性传 染病 患者 ; 皮 肤对 ② ③ 中药过敏者 ; ④局部 皮肤 有外 伤 或感染 者 ; 妇女 妊 娠及 月经 ⑤ 期; ⑥癫痫 及精神病患者 ; ⑦严 重心脑血管疾病 、 高血压病 、 动脉
治神经性皮炎奇方妙药【学为所用】

治神经性皮炎奇方妙药【学为所用】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
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
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1、首乌饮【来源】孙迅,《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首乌15克,丹皮8克,生地12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红花3克,地肤子、白蒺藜、僵蚕、玄参、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外搽枫银膏:将大枫子仁与水银按3∶1制成硬膏,外搽患处。
【疗效】治疗54例,结果痊愈49例(占90.7%),有效5例。
总有效率达100%。
治愈后继续服用本方,可巩固疗效。
2、搜风除湿汤【来源】赵炳南,《赵炳南医疗经验集》【组成】全虫6~12克,蜈蚣3~5条、海风藤、川槿皮、炒黄柏、炒白术、炒枳壳各9~15克,炒薏米15~30克,白鲜皮、威灵仙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疗效】笔者临床反复验证多年,用于治疗以瘙痒为主症的上述各病症的慢性期,确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临床实践观察,有效率达98%以上。
3、消风化瘀汤【来源】王林杨,《江苏中医》(3)1990年【组成】荆芥、防风、三棱、莪术、生甘草各10克,蝉衣5克,露蜂房3克,生地、蚤休各15克,紫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第3煎用以洗浴,或将药渣装入纱布袋内局部热敷,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
待症状减轻后,隔日1剂,再递减至隔2~3日1剂。
妇女经期及孕妇停服。
【疗效】治疗39例,结果临床治愈11例,显效18例,好转7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3%。
平均疗程为74天。
4、生地白茅根汤【主治】紫癜性苔藓样皮炎[药物]生地30克,白茅根90克,仙鹤草、藕节炭各10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 1剂,水煎眼。
20剂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紫癜性苔薛样皮炎.. 30例,痊愈16例,显效6例,好转.. 6例,无效.. 2例。
【孙思邈】珍藏的治疗瘙痒验方9首,中医必学

【孙思邈】珍藏的治疗瘙痒验方9首,中医必学1.痒汤【歌诀】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组成】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24克,当归24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
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功效】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方解】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究其病因不外乎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肝腎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
该证皮肤剧痒,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
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良好。
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滋补肝腎,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
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腎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
其审证要点为: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主治】风瘙痒。
【加减】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附记】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2.益气凉血汤【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歌诀】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组成】生黄芪1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桑叶10克,苍耳子10克,黑豆皮10克,栀子皮10克,蝉蜕10克,白藓皮10克,杭菊花10克,橘叶1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可连服数剂。
【功效】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方解】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
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肤之疾,效果更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卿止痒方汽疗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50例
发表时间:2012-08-22T08:59:15.9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周群英吴波(通讯作者) 陈前明树瑜刘兰[导读] 观察参卿止痒方汽疗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
周群英吴波(通讯作者) 陈前明树瑜刘兰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610017)
【摘要】目的观察参卿止痒方汽疗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
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谷维素片口服及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院内协定方参卿止痒方汽疗(药物组成:苦参、徐长卿、两面针、川楝子、槟榔、蛇床子、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桑白皮、夏枯草、大黄、甘草)。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78.00%和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参卿止痒方汽疗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中药汽疗熏蒸疗效观察
中药汽疗又叫中药熏蒸,是利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物蒸汽熏蒸人体来治病或健身的中医外治疗法。
自2011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采用我院院内协定方“参卿止痒方”汽疗联合西药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临床确诊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1],且一周内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2~68岁,平均37.5岁,病程2月~35年,平均24月。
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35岁,病程3月~32年,平均20月。
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皮损轻重及瘙痒程度上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具以下任一情形者均不纳入观察: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重度贫血者;②急性传染病;③有外用中药皮肤过敏者;④局部皮肤有外伤或感染者;⑤妇女妊娠及月经期;⑥癫痫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每晚1次、谷维素片20mg口服,1日3次;皮损处外用卤米松乳膏,每晚1次,10天为1疗程。
治疗组50例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中药汽疗,每次治疗时间20~30分钟,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均停药3天,治疗23天后判定疗效。
2.2 仪器选择采用江西无锡华亨实业公司生产的HH-QL型中药汽疗仪。
2.3 中药汽疗药物组成苦参、徐长卿、两面针、川楝子、槟榔、蛇床子、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桑白皮、夏枯草、大黄各10g 甘草6g
2.4 操作方法将所配中药装于煎药袋中扎紧袋口,置放于高压蒸锅中,加水至适量,关闭蒸锅盖并拧紧,启动电源,加热产生中药蒸汽,并通过中药蒸汽使舱内温度达到37°C,铺上垫巾,让患者穿上特制浴衣进入舱内,保留头部于舱外,关闭舱门,调节体位于舒适卧位。
舱内温度及治疗时间根据患者体质及对热的耐受性而自行调节,一般体质好耐温者温度稍高可在39~42°C,治疗时间30分钟;体质差怕热者温度稍低37~39℃,治疗时间20分钟。
治疗完毕嘱患者擦干身体,室内休息10分钟,以免着凉。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疗效标准[1]评定。
痊愈:症状消失,皮损消退或仅留有色素沉着;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80%以上;有效: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在30%~80%之间;无效:症状减轻不明显,皮损消退在30%以下。
总显效率以治愈率加显效率计。
3.2 治疗结果两组均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和%,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x2=6.28,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3.3 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中均未见不良反应。
3.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4 讨论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苔藓,临床表现为皮肤苔藓样变及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为甚,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尤感奇痒难忍,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2]。
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与神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其特点为慢性病程,常反复多年不愈,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
祖国医学称之为“摄领疮”、“牛皮癣”,认为本病初起多为感受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或外来机械刺激所致,病久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或阴虚血热,病久可致邪滞血瘀。
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常使用抗组胺类药、镇静剂以及外用激素类药物等,但疗效并不太理想。
患者使用抗组胺类药、镇静剂时出现明显的口干、嗜睡等副作用,还有的患者由于长期外用激素类药物造成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局部多毛、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等副作用,而中医外治没有西药的上述副作用,具有较大优势。
中药熏蒸是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使用木桶、木盆等盛装煎煮的药汤,让药汽升漫于患者局部,不仅保温性差,药汽极易流散,而且于患者而言也并不方便。
我科引进的华亨中药汽疗仪是由传统的由中药熏洗改良而成,分为治疗舱、底座和操作控制盒三部分,治疗舱采用双层洁具级玻璃钢材料制成,保温性能好,患者置身于舱内(仅头露在外),由底座微电脑电磁中药蒸发器产生的药物蒸汽在舱内弥漫于患者周身,使药物迅速透过皮肤直达病灶。
汽疗的温热刺激引起人体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腠理发泄,使气血运行通畅,机体代谢和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中药汽疗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刺激,减轻肝肾负担,提高了药物利用度。
我们中药汽疗药物中的野菊花、金银花、紫花地丁均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苦参、徐长卿、两面针清热燥湿、杀虫、解毒消肿、祛风活络;川楝子、槟榔、蛇床子均为杀虫药,均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方中桑白皮利水消肿,夏枯草消肿散结,大黄药性较猛,作用力强,凉血、解毒之功效非比寻常,而甘草性味甘平,功能益气补虚、清热解毒,能调和药性。
以上诸药配伍切中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病机,疗效优
于单用西药,安全且无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7-148.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5.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