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导引版 记叙文写作基础之感情真挚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导引版 记叙文写作基础之顺序合理
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顺序合理写作目标写记叙文,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是很关键的。
只有把写作顺序安排得当,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叙述才能条理清楚。
写作时,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本着服务于文章结构的完整和条理性,服务于文章的生动性原则,需要选择不同的写作顺序。
要注意,一篇条理清晰的文章会让读者产生“空山新雨后”的感觉。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常用的是前三种。
顺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记叙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与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引人入胜。
插叙对文章的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技法精讲一、根据文章立意,选择写作顺序。
二、初学写作者适合运用顺叙的写作方法,把事情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楚明白,能使读者感到自然有序,线索清晰。
初学写作者在使用顺叙的方法时,必须注意材料的取舍和叙述的详略,不能平均使用笔墨;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会显得平淡,乏味。
顺叙只适用于叙述情节简单的事件,对于头绪比较多或比较复杂的事件,往往要配合其他叙述方法,才能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运用倒叙的写作方法,必须根据内容的需要,千万不能不看内容,只追求形式的创新。
运用倒叙的写作方法不要光为了倒叙而倒叙,而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和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有必要的文字过渡,衔接要自然,否则就会脉络不清,头绪混乱。
四、在运用插叙的写作方法时,要根据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需要,插入相关的叙述文字。
待到插叙结束后,就应该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插叙和倒叙并没有绝对的分别,有时候插叙部分和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无关,只是为了对上文说过的话加以诠释、说明,或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下文的意思,先作一些交代,不得不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一段话进去。
五、运用补叙的写作方法,必须使其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对全文起烘托作用,产生令人振奋的效果。
补叙和插叙有相似之处,都对文章中心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延伸版 忌选材造作内容空洞
写作延伸版 忌选材造作内容空洞写作目标 “充实的思想不在于言语的华丽,它引以为豪的是内容,不是虚饰。
”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一个写作的真谛:文章的美决定于内容的美。
可是大部分同学作文时却很容易出现文章内容不充实的情况,会出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积累不足,空洞无物。
学生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积累,或手中材料过于陈旧贫乏,写作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拼凑出来,作文内容也是平淡、枯燥,满篇假、大、空。
2.选材不善,主次不分。
写记叙文时,由于叙述多件事且无主次详略之分,导致所有内容都不具体充实;议论则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典型事例和精确的理论依据,或者只是论据的简单罗列,未加入自己的深刻感悟。
3.雕琢不够,枯燥无味。
只是简单地叙事,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没有中心,东拉西扯,使得故事不完整;议论空泛,只罗列名人名言或事例,缺少自己的见解;列举或编造虚假事例,缺乏典型性。
技法精讲 永远的铃声 □王焜昱 (题目改为“永远的问候”,这样更有助于表达主题。
而且,浓浓的亲情从题目中就能散发出来。
) 虽已入冬,可这几天仍阴雨连绵,增加了一丝寒意。
(开篇比较好,用环境描写来渲染一种气氛,为下文爷爷的电话埋下伏笔。
但是,入冬的天气应该是冷的,我们不妨在“增加了一丝寒意”前增加一个“更”字,这样,更合乎情理。
) “丁零零……”电话响了。
“喂——”我拿起电话,“焜焜啊,这几天冷空气南下,要注意保暖啊。
”(在对话中,要渗入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应加入对爷爷话音的描写,让人产生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 “爷爷,这几天我们要进行期中考试,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多。
”“你……你妈妈在家吗?你要听她的话,这么晚了就别出门了。
”“好的,爷爷你就别操心了。
”我准备搁下电话。
突然,我听到听筒那边的爷爷的声音:“唉,今天吃完晚饭想下楼去走走,不小心滑了一下……咳,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延伸版 忌记叙描写百曲同调
写作延伸版忌记叙描写百曲同调写作目标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有同学很难把记叙和描写区分开来,或是单纯记叙缺少生动的描写,或是记叙描写混乱,百曲同调。
其原因都可归结为没有分清各种表达方式的功用,不能加以适当应用。
记叙文中的记叙主要用来叙述事件的原委始末,写出人物活动的过程,把人物和事情概括地介绍给读者。
对于记叙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理清记叙顺序,只有这样,才能叙述得条理,文脉才会清晰。
记叙文中的描写一般分为两大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我们看一篇记叙文能不能打动人,跟有无生动典型的细节描写息息相关。
如果文章通篇都是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写亲身经历过的事,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我们写文章好比旅行,那么其中的记叙就是旅行中的“浏览”,而描写就好比是旅行中的“驻足观赏”,如果我们只是匆匆走过,而没有用心观察周围的美景,就无法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要想让文章动人,就必须在记叙中插入必要的描写,尤其是能激发读者情感、引起读者共鸣的细节描写,要让其成为抒发感情的聚焦点。
技法精讲捕蝉曲□刘思佳盼望着,盼望着,快乐的暑假终于到来了。
(开篇写出了对暑假的盼望之情,模仿朱自清的《春》,缺乏新意。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最有意思的事莫过于捕蝉了。
(简洁的叙述引出下文,若能加点细腻的描写,文章会更生动。
)我和哥哥带着长长的竹竿,顶着炎炎烈日的烘烤,踩在火炕般的大地上,向那片丛林进发了。
树叶反射着正午的阳光,我们放慢了脚步,把竹竿从肩上卸下,垂直了手臂握在手中,避免竹竿打到树叶,惊走林蝉。
进了树林,就觉得林里与林外是两个世界——一边是烈火,一边是海洋。
可是,蝉鸣声把人的耳膜震得轰轰响,辨不清是哪儿的声音,铺天盖地直灌耳朵。
哥哥在一棵树旁停下了,放下手中的竹竿,取下背包,蹲下了。
我也慢慢凑了过去。
哥哥把一团白乎乎的东西粘在竹竿上。
(文章的题目是“捕蝉曲”,此处在写捕蝉的准备活动时,可再详细些,把这一动态过程写出来)只见他慢慢把竹竿往上伸,伸到了叶间,看不见了,只有一团白影隐隐晃动着。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延伸版 忌结构华而不实
写作延伸版忌结构华而不实前车之鉴老师,我想对您说□吴小明尊敬的老师:您好!我心中有许多话想要对您说,可我又不知如何开口。
但不说,我内心又十分痛苦。
一年来,我们的关系日趋紧张,我想您一定也有同感。
我今天要说这些事就是想请求您的理解。
(本段有点啰唆。
)3月10日(这种小标题的形式不周正,给人一种结构不严谨的印象。
)这一天,数学课上我睡觉了。
我知道我不对!可是,学习委员张海也睡觉了。
您对我们的评价却让我不明白乃至对您产生了恨意。
您还记得您当时的话吗?“大家看,小明学习时间都在睡觉,这怎能学好?再看看人家张海,睡觉也在学习!”老师,我学习是不如张海,可是您的一番话却让我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老师我还不信了,他张海睡觉就一定是在学习吗?老师,我尊敬您,但我不理解您!4月8日课间操时,我没有及时赶到操场。
您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我责骂了一顿,我现在想起都觉得委屈。
因为,那天我们教室里的桌子很乱,我担心做操后,同学们快速返回会碰倒桌椅,就把它们摆好了。
老师,您为什么不给我解释的机会呢?老师,您难道认为您的学生就那么坏,是有意旷操而让您受学校的扣分吗?老师,这件事让我更加不理解您啦!6月10日初三班快要中考了,您的压力肯定很大。
但令我不解的是,您怎能把烦躁发泄在我们这些初一学生的身上呢?那天我与赵磊抬水时,我们也不明白木棍会突然中断而跌坏了水桶。
我们是没有及时扶住水桶,但我们也被溅了一身的水呀!您怎能认为是我们有意折腾坏的呢?老师,要不是听说您带的中考班工作压力大,我当时就想问您个为什么。
尊敬的老师,这些事这些话压在我的心里已经很久了。
我原本不想同您讲的,但为了您以后不再轻易误解学生,也为了我能得到您的理解,我还是要说。
老师,请您理解一点:我们差生非常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关爱。
祝好!(此处改为“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更好些。
)您的学生:小明2010年6月15日误区警示记叙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文体,人们对其结构方面的研究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气象,但具体在写作中却由于一味求新,易导致形式不能为内容服务。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本特别有趣的书,叫《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这本书里呀,有好多好多精彩的故事。
比如说,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子找朋友的经历。
小兔子一开始总是孤零零的,它找呀找,碰到了好多小动物,有的小动物嫌它跑得慢,有的小动物觉得它太胆小。
小兔子可伤心啦,但是它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愿意和它一起玩耍的好朋友。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就像“春天来了,花儿笑了,小草伸了伸懒腰”,读起来是不是特别美?
而且呀,读了这本书,还能让我们学会怎么写作文。
它会告诉我们怎么把一个事情说得清楚明白,怎么把一个人描写得活灵活现。
小朋友们,快去读一读《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吧,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本很棒的书,那就是《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书里有好多有趣的文章,就像有一篇写了一个小朋友去游乐场玩的事儿。
他坐了摩天轮,从上面往下看,感觉自己像一只小鸟在飞。
还玩了碰碰车,和其他小朋友碰来碰去,笑得合不拢嘴。
还有一篇文章写了秋天的公园,金黄的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红红的枫叶像火苗在燃烧。
读了这本书,我们能学到好多好多写作文的小窍门。
比如说怎么把心里的想法写出来,怎么让我们写的东西更吸引人。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翻开《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延伸版 忌中心含混主旨不明
写作延伸版忌中心含混主旨不明写作目标很多同学写作文总是“目中无题”,导致行文扣题不紧,做不到根据文题的“题眼”与命题的意旨来确定行文的重点,安排文章的布局,充实凸显主旨的内容,从而使得文章内容不丰厚,主旨不鲜明,意蕴不深刻。
具体表现为:1.未审清文题,没有明确写作重点。
作文要想出彩,反复扣题,突出中心是关键。
2.铺陈叙事的描摹不生动。
比如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要细腻刻画,大事铺陈,反复渲染,掀起全文的高潮,使之成为全文动情的亮点。
3.句子的运用上没有反复凸显主题。
在文章主体的各段落里运用内容相关、结构相同的句子点明题目,形成反复,彼此呼应,相互勾连,便能旗帜鲜明地凸显文章的主旨。
技法精讲希望在前方等着你□张舒颜希望就在前方,梦想插上翅膀,我们飞向太阳,期待着蓝色的梦想,为了新的方向,让我们一起飞翔!班级篇(这种小标题不醒目,不生动,不足以凸显文章的主旨。
)班长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同学们,加油呀!还有三个星期就要一检了,打起精神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于是,课堂上,大家踊跃发言,不耻下问。
课后,少了大家的嘈杂声,却多了一些研讨声,宿舍里,少了一些讲话声,多了一些写字看书声,大家走路似乎都更快了些,我们本着“为班级争光”、班级荣誉属于大家的精神而奋发图强,因为我们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本段没有紧扣文题加以议论点化。
)操场篇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已经到了,瞧,那个如脱缰的野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正是我们班的长跑健将——小A。
凭着他的恒心和耐力,一步步地冲向终点,我们的拉拉队也不甘示弱,加油呀!小A加油!你是最棒的,那声音波涛澎湃,一浪高于一浪,Oh,我们赢了,小A 终于第一个冲到了终点。
(本段中的细节描写不到位,中心不突出,不能传神地表现小A的顽强拼搏精神。
)于是,我们的教室里又多了一张醒目的奖状,我们坚信,希望就在前方。
(本段同样缺少巧妙点题的议论句子。
)宿舍篇“听说了没,又要评比文明宿舍了。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导引版 记叙文写作基础之语言生动
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语言生动写作目标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缝制成一件合体的、漂亮的外衣。
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魅力。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身临其境;写人时,神形皆备,让人如见其人;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感染力量。
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能做到把围绕主题所选取的材料先在心中反复酝酿,尽量立体化,如一幅美图出现在脑海中,再用恰当的语言、灵活的方式描述出来,那么写出来的必定会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而这“恰当的语言”的使用,“灵活的方式”的采用则是本专题训练的重点。
技法精讲一、语言要有画面感。
生动形象的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文字作画。
朱自清在评价孙福熙的散文时说:“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
人家说‘诗中有画’,孙先生是文中有画;不但文中有画,画中还有诗,诗中还有哲学。
”(《山野掇拾》)朱自清自己的散文更是如此,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一文中的片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多么鲜明的一幅春花图啊,真是可感、可触。
我们作文时也要有作画的意识,脑海中应有清晰的画面。
二、语言要有流动感。
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流动的。
要想使你的作文语言流丽清脆,让读者读后感觉像吃了一口甜脆的鸭梨那样,感到清脆爽口,就要使语言具有流动感。
这样,才能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种流动感体现在作文中,就是用字要稳,表达方式和句式运用要灵活,要使每句话都像钉子钉在木头上那样铁定准确,又像一股清新的流水一般自由,流畅。
作文周刊(七年级 读写强化版)写作导引版 记叙文写作基础之表达方式运用好
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表达方式运用好写作目标1.在写作记叙文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记叙在文章中主要是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描写则是具体刻画人物,抒情是指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议论是指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
写作记叙文时,只用记叙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是不够的,要想使记叙文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就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2.表达方式的运用必须做到正确合理。
记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必须做到条理清晰,叙事明白。
描写是对记叙这一主要表达方式的“添枝加叶”,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情味。
而为了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饱满,这就需要议论和抒情了。
技法精讲在记叙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往往是综合运用、穿插使用的。
下面举一个例子:北方的春天,不过略露了露脸,夏天也没站多久,便和大雁匆匆去了南方。
十一月,领导同意耿玉亭出院了,同时给他换了房子,批准刘桂芬长期在家照顾他。
两个人坐在家里,对国家毫无贡献,却吃社会主义?这样的活着,丈夫不愿意,桂芬不愿意。
下了的决心,要是没有行动,那不成了骗人又骗己?大庆人从不干这码事!于是,两岁的孩子送到亲戚家里寄养,退掉了国家给的护理员。
(《离不开你》)这段文字主要叙述耿玉亭出院后的情况。
第一自然段写春天和夏天的时光过去得快,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的。
第三自然段,作者既用自己的口吻,也用人物的口吻,通过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人物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抒发了活着就要为国家作贡献的革命感情,议论和抒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种出自人物口吻的议论和抒情,实际上又是对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活动的最生动的描写。
这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具体运用技法:一、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可以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延伸版 忌平铺直叙不见波澜
写作延伸版忌平铺直叙不见波澜误区警示1.运用顺叙的写作方法要注意:(1)必须把时间交代清楚。
(2)要注意文章的前后照应,使事情的发生、发展合情合理。
(3)要有重点,分清主次,详略得当,不要记“流水账”。
2.运用倒叙的写作方法要注意:(1)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
(2)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3.运用插叙的写作方法要注意:(1)插入内容要对文章中心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2)根据中心的需要,插叙内容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达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显得烦琐累赘。
(3)要安排好插叙内容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文章过渡自然,内容前后一气贯通。
前车之鉴我的妈妈□李莉妈妈死前的情景我总忘不了。
她得了肺癌。
(文章开头应对妈妈死前的情景是怎样的,也即妈妈当时的病态做一下点睛式的介绍,与后文医生拒收妈妈住院,妈妈在黎明时分突然死去的情节相衔接。
)一天晚上,天下着大雨,她气喘得紧,我和弟弟叫来了救护车送她上医院。
路很远,到了医院,大夫看了看病得奄奄一息的妈妈,冲我们摇摇头,不收治妈妈,让我们准备后事。
我和弟弟傻了,弟弟哇哇大哭起来,我再三恳求大夫给妈妈治病,后来医生没办法,又或许是看我们可怜,才给妈妈打了一针杜冷丁。
然后,无论我和弟弟如何哀求,大夫就是不允许妈妈住院,没办法,我们只得找了辆车把妈妈从医院拉回来。
(应有必要的环境描写,写窗外的大雨,以此来渲染环境,烘托悲凉、紧张的气氛。
)下车后离家还有一段路,雨还是下得很大,我背着妈妈,弟弟打着伞,爸爸腿脚不便,只能待在家里。
走了几步,妈妈的手突然搁到我脸上,抓得我发痛。
我心里难过极了,妈妈一定痛得受不了才这样的。
妈妈曾说,小时候,妈妈常背我,我有时也调皮地抓妈妈,现在我大了,要照顾好爸爸妈妈……(下车的路程交代不明,为什么要下车背着妈妈走?再者,回忆小时候妈妈背“我”本是文章的插叙部分,从“我”背妈妈到妈妈背“我”的插叙之间缺少衔接过渡,交代不清,使得文章的条理不够清晰。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延伸版 忌语言苍白缺少文采
写作延伸版忌语言苍白缺少文采写作目标翻阅同学们的作文,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往往语言鲜活灵动,情感真挚,极具个性,读起来顿感阳光满屋,唇齿留香。
反之,有些文章的语言单调乏味,表达苍白无力,读起来味同嚼蜡,令人感到索然无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语言欠缺文采。
语言有文采,才能彰显我们内心的情怀,使生活的诗意在笔尖自然流淌。
同学们在语言表达上一般有以下失误点:1.词不达意,缺少积累。
积累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增辉的。
“采得百花方成蜜,日积月累始成文。
”有的同学有满腔的情感要抒发,只是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或因为平时阅读太少,“书到用时方恨少”;或因为读书如雁过无痕,没有用心积累;或因为不求甚解,以致运用不当。
2.不细不美,缺少修辞。
写作是生活画面的再现,生动细腻的描写能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扮靓文章:用比喻描摹内心、用排比宣泄情感、用对偶深化主旨、用引用构筑意境……3.人云亦云,缺乏个性。
由于不能把自己放入所写的情境中,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缺乏亮色。
写作就是作者深深地打上自己个性烙印的过程。
或豪爽或温婉或嘻哈或深沉或朴实或华丽,无论哪种个性,都跳跃着作者的情思,都能让文章显得生动鲜活。
技法精讲抱着奶奶的脚入眠□孙敏很小的时候,每天夜晚,奶奶便与我一起入梦。
(此句在表意上不准。
改为:我总是在奶奶温暖的拥抱中甜甜地入梦。
)冬日的夜晚,奶奶便成了我的“火炉”。
夜晚,(缺少景物渲染)她紧紧地抱着我,我的手自然地放在她的脚下。
(“我”的感受描写得不够细腻)那样的冬天,对我来说,不是冬天,而是温暖的春日。
直到有一天,我不再与奶奶一起睡。
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夜晚,外面下着“沙沙”的冰雹。
(景物描写不细致。
改为:那天夜晚,狂风呼呼作响,吹得人直打寒战,粗大的雨点无情地敲打着窗棂)也不知怎的,我的脚、手冷得似铁。
无论奶奶怎样紧紧抱着它,它还是冰凉的。
就这样,奶奶一直抱到天亮,奶奶的身体也一直在哆嗦。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延伸版 忌详略不分 平均用墨
写作延伸版忌详略不分平均用墨写作目标“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写作时就应追求这种“动人”的境界。
而恰当、合理地安排好文章的详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但是,同学们在写作中却常常出现这方面的失误。
1.主次颠倒。
因为材料精彩,割舍不下,或者因为缺乏判断力,判断不出材料对表达中心所起作用的大小,导致写作时常常该详写的材料不详写,该略写的材料反而大写特写,结果主次颠倒,喧宾夺主。
2.堆砌材料。
堆砌材料,常会导致文章“无中心”或“多中心”。
把一些不相关的事例写进文章中,再加上文章对这些材料没有区分主次,没有进行详略处理,导致读者完全不明白作者到底想在文章中表达一个怎样的中心。
3.面面俱到。
同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就会发掘出不同的观点。
对待这类材料,写作时就要有强烈的“中心”意识,从与文章中心最吻合的角度去进行详尽的阐发;至于其他角度,哪怕能“见人之所未见”,也应坚决割舍或者弱化处理——不写或略写。
如果面面俱到,每个角度都去阐述一番,往往会使文章的中心互相“打架”。
技法精讲同学间的一场误会□栾明慧枫叶在天空中飞舞的沙沙声,小鸟在光秃秃的树上苦恼的鸣叫声,和我走在学校的小路中踢着树叶的脆裂声,不觉让我回忆起了那场误会。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与同班同学在窗前享受太阳公公的抚慰。
我心里美滋滋的,别的同学因为一些小事吵吵闹闹,我对他们的行为很不屑。
突然他们中的一个撞到了我的身上。
不巧的是,同时趔趄的我把同学的钢笔水弄到了另一名同学的身上。
她白胖胖的小脸上顿时多了些蓝色的“护肤水”,正好形成一个椭圆,那比较暗淡的外衣上竟也有一小部分的“绘图”(这里描写生动,具体,形象,为后文我们的争吵以及误会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看到这里,我禁不住大笑起来。
她用大大的眼睛紧盯着我,向我射出一种可怕的愤怒的眼神。
于是她气冲冲地向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这里缺少我们争吵时的升级,当吵到面红耳赤的时候才有去找老师的冲动,因此要有一定的预示)我知道,将有一场暴风雨临头了!我忐忑地等待着。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详略得当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详略得当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详略得当写作目标在记叙文写作中,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要想把文章写得思想深刻,情节生动,结构严谨,疏密有致,对材料的使用就不能平均用墨,而应该有所选择,注意详略取舍。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要理解详写略写的内涵,掌握详写略写的技巧,在取材时做到详略得当,从而使自己的习作略写时惜墨如金,详写时用墨如泼,重点突出,文采飞扬。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就是重点材料,就应该详写;与中心意思关系不大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
详写的材料要做到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的材料要做到简笔勾勒,概括精练,画龙点睛。
只有做到浓淡相宜、详略得当,文章才能眉目清楚,中心突出。
技法精讲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详略得当?可采用下列技巧:一、依据文题定详略。
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
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二、依据文体定详略。
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等也要详写。
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这就是详写。
叙事的文章,事情的经过是重点,叙事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感情地进行描述;细节部分要细致描写;感人的部分要写具体。
事情的发展、变化,要详写。
写景的文章,景物的特点是重点,要用恰当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景物的特点。
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
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阅读理解版记叙文阅读之写人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阅读理解版记叙文阅读之写人阅读理解版记叙文阅读之写人练兵目标写人的记叙文可读性较强,比较容易理解,在各类试题中常常出现。
具体考查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能理清文章的情节、线索。
2.能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记叙文的主题及社会意义。
3.就作品的思想意义、社会意义和艺术特点、语言表现力进行赏析和评价。
4.能用语言文字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在阅读、赏析文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理清文章的脉络。
了解文章所写故事的来龙去脉是抓住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
因此,熟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记叙文的关键一步。
第二步:分析文章中的人物。
写人的记叙文侧重分析人物形象。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重点分析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其所处的环境,归纳、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三步: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词句,或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内心世界,或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阅读时找到这些关键词句,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主旨。
品析这些词句时,可结合特定的语境,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言外之意。
第四步:领会文章的主题。
领会了文章的主题之后,我们才能正确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悟出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所表现的生活道理。
阅读练兵一山岚里的希望阳光□周学珍“我只捐一本书可以吗?”“当然可以,你要捐什么书呢?”“是我最喜欢的《丁丁历险记》,老师你看,我还用挂历纸包了书皮。
”孩子迟疑了一下,又眨着眼睛凑近我,小声地说,“上面还有我写的字,我的字写得不好,千万别让他们知道。
”说完,他蹦跳着离开了。
教务主任走了进来,对我说:“周老师,学校的车中午12点准时出发,你准备准备。
”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呢,我的讲台上堆满了书,如小山一般,都是孩子们捐的。
我已急不可耐,我要把孩子们的爱,播撒到那片乡村中去。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延伸版 忌落入俗套格调低沉
写作延伸版忌落入俗套格调低沉写作目标1.立意不深。
好的作文讲究以小见大,也就是通过一个小事件反映一个大主题,并且能够引申开来。
而有些同学的作文却只是就事论事,只是针对所叙述的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能收到“叶落知秋”的效果。
一篇记叙文,能够做到“见别人之所未见,别人浅见我深见,别人少见我多见”,那就堪称立意深刻了。
2.防止人为拔高。
立意不能任意拔高,超出客观事物本身蕴涵的意义范围。
应该明白,立意的高低取决于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人为拔高只能导致自己无力阐述或是文章内容失真,得不偿失。
3.没有新意。
有同学写作时总想借鉴优秀范文的模式,选材老套,不去选择那些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来写,不去展现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或者不善于思考,让所记之事停留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上,这样写出来的文章难以出新,自然很难打动人。
技法精讲一棵树□杨丽萍那棵树,在啜泣着。
一片黄叶从树上飘下来,随着风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儿,落到了树旁成堆的垃圾上。
它多想落在厚实而肥沃的大地上,可是,它不能。
它多想落回大地,化作肥沃的土壤,来回报养育它的大地,但是肮脏的垃圾阻挡了它融入大地的路,也阻挡了一棵树的渴望和梦想。
(从全文来看,文章是宣传环境保护的,而在这里却大段书写叶落归根回报大地这一主题,这就是没有围绕中心主题来写。
)当那棵树还是一粒种子的时候,妈妈告诉它,等它长大了,成了一棵真正的树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很美很整洁的世界。
它等啊等啊,贪婪地吮吸着来自大地的养料,那些以前落下来的树叶早已经腐烂了,变成了富含营养的土壤。
那粒种子,就在这肥沃的土壤里努力地成长着,所以它要回报大地的恩德。
(这里又落到回报大地这个主题上了。
)这一天终于到了,小树种积攒了足够的力量,奋力推开了头上的土块,它探出小脑袋,想好好看看妈妈口中的魅力世界。
可是迎面扑来的恶臭和面前小山似的垃圾堆让它疑惑了:这就是妈妈所说的美好世界吗?不,不是的。
小树苗相信过几天就会好的,这些垃圾只是意外,会有人来清理它们的。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导引版 记叙文写作基础之主题鲜明
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主题鲜明写作目标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
”清代王夫子更是将“意”(即主题)比做三军之统帅。
还有人说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
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提炼,支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制约着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影响着文章的遣词造句。
由此可见:只有主旨鲜明、中心突出的文章才能脱颖而出,获得头彩。
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1.学会突出主题的具体方法;2.通过巧妙审题立意、精心选材突出文章的主题;3.能根据情节内容,在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凸显文章的主题;4.在行文中反复凸显文章的主旨。
技法精讲主旨是文章的灵魂,主旨鲜明,文章才会备受青睐。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集中笔力,突出中心,那么,应该如何做呢?同学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审题立意,明确中心。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下工夫审题、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非常重要。
在审题时,一定要抓住文题的关键与实质,尤其要看准题眼,锁定写作的重点,以此来凸显文章的主旨。
比如2009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题中就有许多关键性的题眼:“惬意”“快乐”“优秀”“源泉”“变化”“发现”“分享”“奔跑”“求索”“美丽”等,抓住这些题眼即关键信息,我们便能很快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思路。
二、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写作之时,要围绕确定的中心精心取舍材料,取舍的一般原则是:舍旧取新、舍大取小、去粗取精。
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从而有力地突出中心。
还要善于从自己丰富的阅历中精心取舍材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魅力无限。
不仅如此,在取舍材料的过程中,还须发挥想象,聚合时空,剪裁精当,超常组合,这样才会做到点面结合,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我们学过的《我的老师》一文,魏巍在文中旨在表现蔡老师的美好心灵,抒发自己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选取了老师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以及正确处理“我”与同学们的纠纷,“我”在“梦中”“寻师”等几件事情。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阅读基础版 记叙文阅读之写人
阅读基础版记叙文阅读之写人概念阐释记叙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叙述和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体。
我们在目前的学习中接触到的记叙文从内容上来看,可分为以写人为主、以记事为主、以写景为主和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写人的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展示人物的个性风貌为核心,以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韵或品德操守为目的的一类文章。
文中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这类文章一般通过人物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或所说所想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当然,对事情的叙述是绝对少不了的,但文中所涉及的事情都是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都是为说明人物的性格、品德,为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服务的。
写人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记叙一个人的一件事,表现他某一方面的品质;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品质;写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事情。
其写作中心,可以是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以是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还可以是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等等。
经典阅读一我的老师□贾平凹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
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
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
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
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
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合刊参考答案.doc
合刊参考答案第2-4版《记叙文阅读之写人》阅读练兵一:1.在一次爱心捐赠中,一个贫困的山村少年在捐赠的书中翻出一百元钱,执意要将钱交还给失主。
2.作者为山村孩子们的懂事、有礼貌、懂得感恩而感动,又为他们所处的贫困生活和精神食粮的严重缺乏而黯然。
3.语言、动作描写。
还钱少年懂得感恩,非常懂事,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心地善良,品德高尚。
4.“爱心主人”指的是“孩子们”给山村孩子们捐书,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受众”指的是孩子们通过还钱少年的故事受到了人生的教育。
5.陈校长也是个有爱心的人,他之所以阻止孩子主要是想帮助那个贫苦的孩子。
阅读练兵二:1.车站前修表的老人认真、执著地为出差到此的“我”修表,并且只要一元钱;牧羊人为考察长城的日本友人带路,未果,拒绝接受报酬。
2.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写出了老人家朴素的装束,认真、执著的做事风格以及质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示例:老人的品质是高尚的,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计较金钱的多少,是对美好品德的亵渎。
4.示例:我呀,白放了这么多年羊,连路都带不好,害得大家空转一圈,太惭愧了,又怎么能要大家的钱呢!丢咱中国人的脸!5.示例: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是中国的脊梁;而执著、认真、质朴、真诚的普通老百姓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增添了一抹炫目的光辉。
阅读练兵三:1.(1)天使般的蝴蝶,轻轻地从墙上滑落。
(2)“我”失去对“美学”的热情。
(3)天使般美丽的方老师在我的眼中变得不再美丽。
2.动作描写。
作用:准确地描绘了方老师碾杀蝴蝶时的动作,表现出人物内在的心理,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鲜明的认识。
3.黑体文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翩翩飞舞的姿态以及同学们对蝴蝶的专注欣赏。
4.渲染一种温馨的氛围,为蝴蝶的出现创设了背景,也为下文方老师不懂得欣赏美景埋下了伏笔。
5.略。
(提示:可以从外貌、扑打蝴蝶的用意、对蝴蝶这一美丽生命的伤害等角度来谈)第5-7版《记叙文阅读之记事》阅读练兵一:1.强调父爱的神奇力量,赞扬父亲的责任的神圣。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强化版)写作导引版 记叙文写作基础之立意深刻
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立意深刻写作目标文章的立意,是指根据写作的材料、话题或文章的题目进行思考和领会,确立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是观点看法。
这需要作者通过筛选和重新组织自己积累的素材,从材料中挖掘出更值得人深思的本质,提炼出能表达时代特色的中心思想或人们共同的生活感悟,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篇文章的立意越是深刻,那么它的表达就越有力度,尤其是记叙文,如能做到立意深刻,很容易感染读者。
记叙文要做到立意深刻,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立意要明确。
明确立意就是在行文中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立场要坚定不移,不可脚踩两只船。
二、立意要新颖。
就是一定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使文章体现出时代感,切忌俗套。
三、立意要真实。
好的文章总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题意的深入挖掘,抓住事物的本质,写出事物的社会现实特性,归结出事物中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是写作记叙文的大忌。
技法精讲记叙文要做到立意深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一、要善于“拨云见日,剥茧抽丝”。
同学们要学会思考,凡事都要用心推敲、琢磨,让自己对生活多一份洞察力和判断力,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这便是生活的“立意”。
同理,把这种做法用到写作中来,就是立意深刻。
我们写作的素材多来源于生活中的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而这些都是生活的表象,只有让自己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循着“是什么”“为什么”的思路一步一步追问下去,直至真相浮出水面,我们才能理性地分析出事物的本质,用理性的光来点亮双眼、武装思想。
二、要学会“顺藤摸瓜,追根溯源”。
我们写作时,在探究和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时,不能停留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原因和结果。
比如,分析一件事情的成因,其中既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那么对于主要原因,就要一层层追究下去,直到揭示出最深层的原因为止。
三、要有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
写作中,针对大家对身边的事情只有一种浅层次感知的现象,如果你能从事件的背后探察出事情不同寻常的一面,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立意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专题15 主题范文引领-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写作实践主题范文引领如果以《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的提纲。
形式不限。
提示:1.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如何安排先后顺序。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之前考虑的顺序写下来。
如果所写的内容有详略之分,也可以在提纲上注明。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
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我爸爸的二三事我的爸爸其貌不扬,一张黑黝黝的脸上,有一对浓黑的剑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高高的鼻梁、偏厚的嘴唇。
虽然我的爸爸长得不够玉树临风,但是他在我心里却是最伟大的。
(描写爸爸的外貌,突显爸爸其貌不扬的特征,欲扬先抑。
)我的爸爸在生活上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
他对穿衣并不讲究,在我的印象里,他几乎一年四季都穿着工作服;吃饭也不讲究,不管是大米饭还是馒头,只要能吃饱就行。
妈妈常常开玩笑说,爸爸好养活。
(略写生活中的爸爸,从穿衣和吃饭两个方面表现爸爸在生活中粗枝大叶的性格特征。
妈妈的玩笑话属于侧面描写。
)爸爸虽然在生活上马马虎虎,但是在工作上却很认真负责,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员工。
记得那天,爸爸熬了一个通宵才把图纸设计好。
可到了早上,爸爸依然按时来到了工厂,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也就是这一天,机械出现了故障,甚至可能会引起爆炸。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不顾生命危险,关闭阀门,切断电源,迅速地疏散工人。
工人们都被疏散了,可爸爸却没来得及撤离,被炸得遍体鳞伤。
爸爸在养伤期间常常与我谈心,教我怎样面对困难,教我怎样为人处事……(生活中马马虎虎的爸爸,在工作中却认真负责,这一段是详写。
本段的场景描写扣人心弦。
)对于学生来讲,考试后等待发试卷是最煎熬的时刻。
记得期中考试后要评讲试卷,老师慢慢地吐出成绩:“张力98分,夏雪99分……”看着好朋友都取得了好成绩,我不由得心慌又焦急。
(发试卷的这个情节,语言着墨不多,却写出了学生等待考试成绩时的煎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导引版记叙文写作基础之感情真挚
写作目标
新课标要求七到九年级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因此,初中学生作文要强调一个“真”字。
就是说真话、诉真情。
说真话,就要写真事、写实事,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说假话、套话,不胡编乱造。
诉真情就是写真情实感,写自己对生活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学生不受约束地写作,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亲情、友情,写乡土情、师生情。
不必限定什么重大严肃的主题或热门话题,也不要把情感分成积极的和消极的,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是作文的大忌。
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记叙性作文,因此,同学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务必要做到感情真切。
技法精讲
一、述亲身经历。
写作来源于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人。
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
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作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典型的细节描写,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
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三、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
虽不能说凡是具体的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服。
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
人,主要是姓名、年龄、相貌、性格、职业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
四、用生活语言。
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的。
写作时,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味。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用生活语言,正确、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
五、露潜在意识。
每一个人都有潜在意识,而且非常活跃和丰富,但在作文时,潜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替代潜在意识的往往是那些与心相违的意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
因此,要想使作文有真情实感,最好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在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
六、拟相应情景。
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事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改造。
这就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的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做呢?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
范文引导
(2009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满分作文)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一考生
我曾以为,我可以冷漠,可以置身事外,但我似乎做不到。
今天,他们又吵架了,原因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吵得很凶,从房里一直闹到大厅。
我站在一旁,像是在看一场已经看了几百遍的电影,想关掉,却找不到按钮。
同一场电影,同一个结局。
爸爸摔门而走,妈妈窝在沙发上哭,弟弟妹妹躲在阳台上的黑暗角落,可以想象出他们紧咬下唇、努力不发出声来的样子。
生在这种家庭,我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这是上天对我的磨砺与考验吗?能换一种方式吗?
翻出电话簿,打了个电话给爸爸,告诉他回家来有事和他商量。
看着眼前坐在一起却不相问候的两个人,我的心突然开始下沉,以每秒一千米的速度坠落深渊。
整理好情绪,我平和地说:“你们离婚吧,这样不累吗?”他们愣了一下,似乎不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但从他们震惊的眼神中我依然可以看出,他们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
我突然笑了起来,很夸张的那种。
妈妈看见我突然的笑,不知所措,顷刻后冲着我离去的背影连喊了两声,我没有理会,直冲出家门。
外面下着淅沥的小雨,像我哭泣时的泪水,无声无息,却能渗进心里,冰冻整颗心。
已经十二点了,这条繁华的街道此时也只剩几个醉酒的人与蜷缩在大楼角落里的流浪汉了。
我走了很久,却总在原地打转。
我一直在想,他们太自私了,因为相爱,想在一起,却因为无法相处,而让彼此都成了受害者。
他们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我努力甩了甩头,想抛开一切烦恼,但它们却像纠缠在一起的头发,千丝万缕,无法解开。
不觉间,我走到了一座电话亭旁。
亭子的另一边蜷缩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
我掏了掏口袋,只有一枚硬币,那是从今天早餐中省下的零钱。
把钱塞进投币处,然后拿起电话想拨号,脑袋却一片空白。
原来,我的朋友是如此的少,唯一记得的只有妈妈的号码。
“喂,是你吗,孩子?”那边传来的是妈妈沙哑而焦急的声音,“快回家吧。
”
眼泪突然落下,摔在地上,碎成几十瓣。
我只不过是一尾不小心跳到岸上的鱼,皮肤被晒得干裂,迫切希望有一朵浪花把我拉回大海。
原来,我坚强的外壳下是一颗如此脆弱的心。
原来,我那么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
爸爸妈妈,你们能给我一个幸福的家吗?
推荐理由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个与十几岁年龄不相称的懂事早熟的孩子的内心所承受的“生命之重”,读来不禁让人动容。
这篇文章叙事具体,通过细节描写真实地写出了“我”的言行举止,“我”的所感所想。
“我”被磨炼得可以冷静地打电话给父亲,平和地劝父母离婚;在淅沥的雨中走上街头,见到了几个醉酒者、流浪汉,还有电话亭旁那个衣衫褴褛的老人,电话那头妈妈的呼唤,刹那间才让“我”发现了自我——原来我冷漠、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的心,那里藏着一份对幸福的家的渴望。
作者在文章中展现的自己冰冷的心,相信会引起读者深沉的思考。
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只有情感真实,文章才能打动读者。
佳作示范
一个真实的故事
□陈莉莉
如果有一天,你的母亲提起你小时候不经意间做过的一件小事,请你不要惊异于她的记忆。
因为,在母亲面前,没有奇迹。
——题记
年华似水,岁月如梭。
一转眼,我已由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十三岁的少女。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事情都一如秋日林间的落叶一般飘零,只留给我模糊的背影,但有一件事我却一直铭刻在心。
(运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自然引出下文。
)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入选了学校的舞蹈队,那年的元旦联欢晚会我参加了舞蹈《庆丰收》的演出,小演员们的家长也应邀到大礼堂观看演出,所以我的母亲也陪同我一起去了。
演出非常成功,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问母亲:“你知道舞台上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母亲微笑着摸摸我的头说:“知道。
”我感到非常奇怪,就追问道:“我是哪一个呢?”母亲说:“左边第四个。
”我更加惊奇了,本来嘛,舞台上共有十个大头娃娃,服装、头饰都一模一样,连动作也被教练调教得如出一辙,母亲是怎么认出我的呢?母亲看出了我脸上的狐疑,便对我说:“在台上,你的手是不是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快结束时我看见左边第四个人微微甩了甩手。
你平时被东西扎着时就是这个样子。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母亲观察细致,突出她对女儿的爱)我愣住了,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我悄悄地低下了头,看着母亲牵着我的那只手。
我暗想,如果有十位母亲同时伸出一只手,我能辨认出哪一只手的纹络是属于我的母亲的吗?(通过母亲的言行反思自己,说明“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
儿女的爱和母亲的爱的出发点、延伸线与着落面都是不同的,因为她是母亲,是纯净的海,而我们只是小小的船,永远也驶不出她的海域。
(通过议论,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母爱的深沉。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有一天,你的母亲提起你小时候不经意间做过的一件小事,请你不要惊异于她的记忆。
因为,在母亲面前,没有奇迹。
总评
母爱无声,滋润心田。
“以情动人”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作者通过描写恬适而又感人的生活细节,刻画出了母女间真挚、无私、朴实的人间至情。
在真实委婉的叙事中,以小见大,融情于事,将真挚、伟大的母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结尾的议论,寥寥数语而旨意尽达,凸显出“寸草心、三春晖”的母女真情。
“在母亲面前,没有奇迹”一语,乃是作者对母爱的真切感悟,字里行间充满感激,富于韵味。
此文可以给中学生作文一个重要启示:写记叙文,一定要动情,只有自己动情,才能打动读者,打动阅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