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教案(本科)
《证据法学》教案(本科)
《证据法学》教案(本科)《证据法学》教案(本科)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概述:证据法学,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或其他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即如何借助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如实地反映和再现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
证据法学的特点是由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特有任务所决定的,主要是:(一)证据法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仅是部门诉讼法学的交叉学科,而且还处于法学与哲学的交汇点上。
即它在处于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的证据制度研究的交汇点的同时,并不仅仅是将哲学的一般原理用于证据法学的研究上,而是要突破一般的哲学规则,建立其特有的诉讼证明规则、证明方法及证明标准。
(二)它是应用法学部门,其生命力存在于诉讼程序之中。
作为研究对象的证据制度主要规定在诉讼法之中,证据法学只有不断深入和渗入到诉讼案件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并不断发展自身学科。
(三)证据法学既要研究证据法的法律规则,同时也要研究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认识方法的某些规则。
研究证据法学,不仅应具有法律和法学知识,也应具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是因为证据本身有些是社会现象,有些是自然现象。
(四)证据法学既要研究不同诉讼的特有证据制度,也要研究诉讼的共同证据规则和原理。
部门诉讼的证据制度可以在各该诉讼法学中加以研究,共同的证据规则和理论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才能深入研究,证据法学使证据制度和理论的研究上升到证据的理性高度,使诉讼证明的理论统一起来。
二、教学目的:我国目前的证据制度还很不完善,司法人员和执法人员在收集证据和使用证据时还有一定的混乱性和盲目性。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证据规则、证据种类、证据的审查判断以及证明制度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证据法学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促进证据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将来从事各项法律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证据法学教案
附件2:
教案
云南警官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证据法学
课程类型:
开课系部:
主讲教师:金学艳
教师职称:
开课时间:二○一二年三月至二○一二年六月月
二○ 10 年 8 月编
第 1 次(2课时)教案
第 2 次(2课时)教案
第 3 次(2课时)教案
第 4 次(2课时)教案
第 5 次(2课时)教案
第 6 次(2课时)教案
第 7 次(2课时)教案
第 8 次(2课时)教案
第 9 次(2课时)教案
第 10 次(2课时)教案
第 11 次(2课时)教案
第 12 次(2课时)教案
第 13 次(2课时)教案
第 14 次(2课时)教案
第 15 次(2课时)教案
第 16 次(2课时)教案
第 17 次(2课时)教案
第 18 次(2课时)教案
第 19 次(2课时)教案
第 20 次(2课时)教案
第 21 次(2课时)教案
第 22 次(2课时)教案
第 23 次(2课时)教案
第 24 次(2课时)教案
第 25 次(2课时)教案
第 26 次(2课时)教案
第 27 次(2课时)教案
第 28 次(2课时)教案
第 29 次(2课时)教案
第 30 次(2课时)教案
第 31 次(2课时)教案
第 32 次(2课时)教案
第 33 次(
2课时)教案
第 34 次(2课时)教案。
证据法教案
第一章证据学概述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证据学的体系、证据法学与邻近部门法学的关系;2.领会证据学的研究方法;3.掌握证据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二、重难点问题:1.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2.证据学的研究方法。
3.证据法的体系。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适当的进行一些提问和讨论。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证据学的研究对象证据学是研究诉讼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有关法律规范的学科,又称为证据法学。
运用证据进行证明的活动和证据法规范,曾长期是诉讼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立法的发展,研究的深入,把有关证据的内容从各诉讼法学中划分出来,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是学术界一个普遍的倾向,也是法学不断深入发展的一个体现。
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诉讼中的证明活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依法进行,受到法律规范的制约,因此有关证据的法律规范及其证明规则是我们首要的研究对象。
在这里我们不仅要研究我国的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也要研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以吸取其有益、先进的成分,为我所用。
二、证据本身在诉讼活动中,能否搜集到证据以及搜集到什么样的证据不仅决定着当事人的诉讼主张能否成立,而且决定着诉讼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因此证据学的第二个研究重点就是证据本身。
具体包括证据的种类、分类、各种证据的特点、证据的资格及证明力等问题。
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也是证据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范畴。
从证据的内容和形式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实行证据形式法定主义,即哪些事实可以作为证据是由法律规定好的。
这样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制定统一的证据规则。
虽然证据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在统一证据形式的制约下,各种证据的特点、运用、审查判断就能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在诉讼中实现法律的调控。
《证据法学》教学大纲(本科)
《证据法学》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证据法学是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它是一门思想性及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法学,以证据立法和司法实践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证据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生选修课之一,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证据法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详细掌握证据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以及基本原理,分析研究证据法律制度的本质和规律,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基本技能,提高运用证据分析、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证据制度内容:证据制度概述;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要求:(1)了解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掌握证据制度的主要历史类型;本章重点和难点: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与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证据法的理论基础内容: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要求:(1)了解认识论对证据法的指导意义(2)了解方法论对证据法的指导意义(3)了解价值论对证据法的指导意义第三章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内容: 守法制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公平诚信原则;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结合原则; 证据为本原则;直接言词原则要求:(1)了解遵守法制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公平诚信原则;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结合原则(2)掌握证据为本原则;直接言词原则第四章证据概念与证据资格内容:证据的真实观;证据的定义;证据的资格。
要求:(1)掌握证据的定义和资格;(2)了解证据的真实观。
本章重点和难点:证据的定义、资格。
第五章证据的学理分类内容: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本证与反证要求:(1)了解证据分类的概念及意义;掌握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本证与反证的概念及特征。
本章重点和难点: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本证与反证的概念及特征。
证据法教学方案
《证据法学》教学方案盐城师范学院法政系陈群课程编号:12290340总学时数:34说明课程性质:《证据法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方向性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证据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证据法学概述、证据论、证明论等基本原理。
通过对国外证据理论及实践的介绍,分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关于证据制度的异同,从法律价值角度衡量国外证据制度的利弊得失,探索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为建立符合我国诉讼实践的证据规则提供立法建议和理论论证。
并能够运用证据原理分析解决实践案例中的证据问题,理论联系实践。
教学原则与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和讲授、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取:包括证据法学概述、证据论、证明论等部分。
注意事项:学生应当具有三大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储备。
作业:该课程为学期课程,全学期共做3次作业。
考核方式:论文考查。
导论证据法学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及其意义;难点是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时数]3一、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一)研究意义我们知道,司法的任务在于通过法院的审判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
只有准确地查明条件事实,才能正确地适用法律并做出公正的判决。
而要查明案件事实,就要依靠证据制度的完善。
证据是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的手段和方法。
证据法是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法院系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审判方式改革。
这一意义深远的改革,就是以加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为切入点而逐渐展开的。
由于证据是诉讼制度的核心,触及这一核心的改革立即就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最终引发了审判制度乃至整个司法制度的全面改革。
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证据制度的完善。
英美法系国家大多有专门的证据法,如美国的《联邦证据规则》、英国的《民事证据法》等。
大陆法系国家通常在诉讼法中规定证据制度。
《证据学》课程教学大纲
《证据学》课程教学大纲《证据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证据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30018 (二)课程英文名称:Evidence Law (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本科生(四)课程性质:《证据学》是法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针对具有一定法学理论基础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育课。
本课是为适应法治的要求,培养具有法治理念的法律人才服务的,是高等法学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证据学》是一门与程序法学密不可分的独立学科,应在讲授过《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
教学或学习中应注意本学科与上述学科的课程的相互衔接、区别与联系,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证据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证据制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熟悉与证据相关的法律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证据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证据学理论研究素养,以便在将来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司法实践工作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理解基本概念:证据制度、证据、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证明、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证据规则的内容。
2、掌握证明责任的标准:三种不同的诉讼对证明标准的要求。
3、熟练学会运用证据规则:运用相关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排除非法证据。
4、学会搜集证据:证据的收集与保全、证据的审查判断。
5、掌握证据分类:证据分类对各种证据的运用的意义及与证据种类的关系。
6、了解举证责任的分配:各种不同的诉讼的举证责任的不同以及责任倒置的规定。
7、学会分析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贴近实践教学,掌握综合运用证据法学理论、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案例的能力。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32学时分数: 2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第一章证据法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证据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第四章证据概念与证据资格讲授 2 2 2 实验/实践合计2 4 6 1第五章证据的学理分类第六章证据的法定形式第七章司法证明的概念与对象第八章司法证明的环节第九章司法证明的方法第十章司法证明的责任第十一章司法证明的标准第十二章司法证明的规则第十三章证据证明力的审查评断合计(八)教学方式2 6 2 4 2 4 4 2 32 8 14 16 20 22 26 30 32 32 1、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证据法教案3
证据法教案延边大学法学院徐炳煊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证据法学,是研究在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其他法律事务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学科。
证据法学可以分为狭义证据法学和广义证据法学。
狭义证据法学,又称为诉讼证据法学,是专门研究诉讼法律中有关证据的规定和诉讼过程中运用证据实践的学科。
诉讼证据法学是证据法学的核心部分。
广义的证据法学,除了研究诉讼证据外,还研究在处理其他法律事务,比如行政执法,仲裁,公证,检查等活动中如何运用证据的问题,有人也称之为法律证据学。
研究对象有: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证据规则有两类:一类是诉讼证据规则;另一类是非诉讼证据规则。
前者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运用证据的规则;后者包括各种行政执法、仲裁等活动的证据运用规则。
证据规则一般包括采用证据的规则、排除证据的规则、举证和质证的规则、证据价值的规则等等。
上述规则有的时候相互兼容。
二、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证据和证据力和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他可以使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实物和可以是复制品。
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所以只有具备证据合法性条件的证据,才能有证据力。
所谓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证明作用。
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电大教材5页)四、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五、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六、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第二节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电大教材16页)1、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2、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3、系统和全面研究的方法4、比较研究的方法5、实证研究的方法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电23)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是有关证据制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证据法学》课程教学活动大纲(楷体,小二,加黑)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LA3132、课程名称:(中文)证据法(英文)EVIDENGCE LAW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5、面向对象:法学本科生6、开课院(系)、教研室:法学院诉讼法教研中心7、推荐教材、教学参考书: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江伟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
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0版。
徐立根主编:《物证技术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版。
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版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楷体、三号、加黑、居中)证据法学是一门重要的法学专业基础课程。
是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学科为先修前提的法学学生的必修课程。
学习证据法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证据制度类型;掌握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对于证据的有关规定;掌握法律中所规定的各类证据的含义和依据不同标准所作的各类证据的划分;掌握证据运用的规则即取证、采证、质证和认证的规则;了解其他国家关于证据规则上的不同规定等为将来从事司法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结合案例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上述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运用证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证据法》教学大纲和供参考的课时:第一章证据概述(4)一、证据概念二、证据与诉讼证据区别三、证据的特征四、证据的意义五、证据的种类第二章证据制度历史沿革(4)一、神示证据制度二、法定证据制度三、自由心证制度四、中国证据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三章运用证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第四章证据规则(8)一、传闻证据规则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三、证据补强规则四、意见证据规则五、证据相关性规则第五章证据种类(4)第六章证据的分类(4)一、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二、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三、言辞证据和实物证据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第六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2)第七章证据的审查和判断(2)第八章证明(4)第九章推定和司法认知(2)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无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理论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行法律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证据法学电子教案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
04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证据法学的基本原则
01
合法性原则: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采用非法手段获取
02
客观性原则:证据必须真实、客观,不得伪造、篡改
03
关联性原则: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关联,具有证明力
04
充分性原则:证据必须充分,足以证明案件事实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03
2022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04
实践教学法
0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证据法学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02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03
实践实习:安排学生到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实习,了解证据法学的实际应用
0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04
证据的运用:在法庭上运用证据进行证明,以支持诉讼请求或反驳对方主张
证据的证明责任
3
2
4
1
证明责任:指在诉讼中,当事人承担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
证明责任的转移:在某些情况下,证明责任可能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
证明责任的分配:根据案件性质、证据类型等因素进行分配
证明责任的承担:当事人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
证据的种类
01
物证:实物证据,如物品、文件等
02
书证:书面证据,如合同、信件等
03
证人证言:证人提供的证词
04
鉴定意见:专家对证据进行分析和鉴定的结果
05
视听资料:录音、录像、照片等视听资料
06
《证据法》教学大纲
《证据法》教学大纲《证据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T06054课程名称:证据法evidence law课程类型:专业课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面向对象:本科开课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系总学时数:36 理论学时:36 其他教学学时:0学分:2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讲授证据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前沿学术成果,使学生理解证据法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系统掌握证据法学以及三大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相关原理,做到能够正确区分各种证据的不同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司法个案及相关法律问题。
同时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案例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法学运用能力。
能力培养要求:法律事实的判断和法律逻辑推理能力;法律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分析和处理各种诉讼案件证据的能力;较强的社会交往、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第1章证据法学概述学时:2课时主要内容:1.1证据法的性质、渊源和立法模式1.1认识论1.2价值论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证据法在哲学上以及诉讼上的认识论的不同含义与特点,理解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证据法在价值论中的六项内容的具体含义与意义。
重点、难点:证据法在哲学上以及诉讼上的认识论的不同含义;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证据法在价值论中的主要体现。
第5章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学时:2课时主要内容:1.1基本原则概述1.2证据裁判原则1.3程序法定原则1.4无罪推定原则1.5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原则的作用和意义,理解证据裁判原则与程序法定原则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无罪推定原则与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重点、难点:程序法定原则及无罪推定原则意义,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理论基础。
其它教学环节:无第6章证据概述学时:2课时主要内容:1.1证据的概念1.2证据的属性1.3证据的意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证据的概念及形式,理解英美法系证据的关联性和可采性以及大陆法系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掌握我国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可采性。
证据学教案
教学重点: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教学要求:1、了解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概念以及证
据的意义临;2、掌握诉讼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四章 证据的种类
教学内容: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的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供述和辩解;六、当事人的陈述;七、鉴定结论; 八、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九、视听资料;
2、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情的人向办案人员陈述。 也就是证人所讲的话,其讲话内容必须是与案体 有关的事实。我目击或有别人转告,但不是道听 图说。证人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一般具有客 观性。
3、被还人陈述和当事人陈述:
无论是刑事诉讼的一方当事人,还是民事双 方 当事人,因与案件都有直接利害关系,其陈 述均可能具有二重性。
下面请看案例:
一、个体户万明山于2002年2月25日向某公司贸易货栈 借款四万元,同年3月30日归还32597.41万元,对尚欠 的7402。59元出具欠条交给货栈。2001年11月货栈以 万明山出具欠条为证据,诉请法院判令万明山还欠。在 诉讼中,万出示存贸易货栈处的欠条原件为证据,称欠 款已经还清。对此,货栈辩称:在起诉前,由公司丁主 任从货栈取出原件交孙律师去复印。孙律师复印后将原 件与复印件交丁主任带回,由于不慎将此件遗失,此件 如何到被告手中我们不得而知。万明山则称:此欠款是
证
证据法及证明规则
据
证据力和证明力
学
的
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研
究
证据制度及文化背景
对 象
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关系
运用证据的理论
借鉴、创新方法
证
据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学
的 研
系统、全面方法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法学专业)课程编码:1102414020学时:32 学分:2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型:基础法务方向课先修课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教学手段:讲授与讨论一、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对证据法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证据法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三大诉讼法及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法以及行政行为等关于证据的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对证据的相关规定,系统学习证据的种类、分类,证据责任的承担、证明标准等,树立“用证据说法”“诉讼的中心是证据”的理念,为今后进行司法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证据法学的体系、证据法学与邻近部门法学的关系,领会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掌握证据法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难点: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讲授。
第一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二、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四、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五、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六、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经验及其规律第二节证据法学的体系一、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示例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示例三、新中国证据法学体系的示例第三节证据法学的体系研究方法一、融合研究的方法(联系其他学科)二、系统研究的方法(整体把握)三、比较研究的方法(纵横比较)四、实证研究的方法(联系实际)五、分析研究的方法(局部解析)思考题:1.证据、证据力和证明力的关系是怎样的?2.简答证据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了解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内容,重点掌握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产生背景和特点,以及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特点以及评价难点: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特点以及评价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讲授。
诉讼证据法学课程设计
诉讼证据法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对诉讼证据的概念、性质、分类、证明标准及证据的收集、保全、鉴定、审查、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具体地分析、运用诉讼证据,提高诉讼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内容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
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诉讼证据的概念、性质和分类,了解诉讼证明的标
准和证据收集、保全、鉴定、审查、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诉讼理论水平;
2.帮助学生熟悉诉讼制度,掌握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提供诉讼实务处
理技能;
3.帮助学生掌握使用电子证据的规则,提供诉讼证据采集与分析技能;
4.培养学生审理案件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2. 教学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十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1.诉讼证据概述
2.诉讼证据的基本分类
3.诉讼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4.诉讼证据鉴定
5.诉讼证据的组成和审查
6.常见诉讼证据
7.证据的推定和举证责任
8.证据的证明标准和证据评价
9.电子数据的证明和技术鉴定
10.诉讼证据的应用与分析
3.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模拟和学生自主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分析、解决实际案例中的证据问题,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具体考核安排如下:
1.平时成绩主要以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和课后作业为主要内容;
2.期末成绩主要以笔试为主,包括综合应用题、案例分析题和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据法学》教案(本科)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概述:证据法学,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或其他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即如何借助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如实地反映和再现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
证据法学的特点是由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特有任务所决定的,主要是:(一)证据法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仅是部门诉讼法学的交叉学科,而且还处于法学与哲学的交汇点上。
即它在处于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的证据制度研究的交汇点的同时,并不仅仅是将哲学的一般原理用于证据法学的研究上,而是要突破一般的哲学规则,建立其特有的诉讼证明规则、证明方法及证明标准。
(二)它是应用法学部门,其生命力存在于诉讼程序之中。
作为研究对象的证据制度主要规定在诉讼法之中,证据法学只有不断深入和渗入到诉讼案件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并不断发展自身学科。
(三)证据法学既要研究证据法的法律规则,同时也要研究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认识方法的某些规则。
研究证据法学,不仅应具有法律和法学知识,也应具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是因为证据本身有些是社会现象,有些是自然现象。
(四)证据法学既要研究不同诉讼的特有证据制度,也要研究诉讼的共同证据规则和原理。
部门诉讼的证据制度可以在各该诉讼法学中加以研究,共同的证据规则和理论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才能深入研究,证据法学使证据制度和理论的研究上升到证据的理性高度,使诉讼证明的理论统一起来。
二、教学目的:我国目前的证据制度还很不完善,司法人员和执法人员在收集证据和使用证据时还有一定的混乱性和盲目性。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证据规则、证据种类、证据的审查判断以及证明制度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证据法学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促进证据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将来从事各项法律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课堂择要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教学、审判观摩等方法开展教学工作。
1.按照教学大纲的线索及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并适当运用参考资料,在课堂择要讲授的同时,着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启发式教学替代注入式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同时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
2. 针对证据法学与三大诉讼法相交叉的特点,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案件实例进行法理分析,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良好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3.为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应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布置思考题,指导学生积极深入学习教材和其它参考资料,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通过思考和研究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学习方法。
5、积极开展模拟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证据法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锻炼。
第二部分正文本课程为48学时,包括教师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时间。
学分计算为2学分。
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如下:课程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二、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四、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五、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六、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经验及其规律第二节证据法学的体系一、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示例三、新中国证据法学体系示例四、本书的编写体系示例第三节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一、融和研究的方法二、系统研究的方法三、比较研究的方法四、实证研究的方法五、分析研究的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掌握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的概念;了解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介绍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和我国证据法学体系的特点;了解证据法学的几种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1、证据法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既如何借助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如实地反映和再现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
2、证据法学的目的:(1)保证案件事实的查明是首要目标。
(2)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争议点模糊和诉讼拖延。
(3)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防止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国家权利的侵犯,特别是不受警察权力的侵犯,(4)保护某些比查明个案更加重要的社会利益。
如证人特权制度。
3、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作为证据法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诉讼证据规则(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运用证据的规则),另一类是非诉讼证据规则(包括各种行政执法、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4、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1)证据力: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证据力是证据所必须具有的形式要件,证明力是证据所必须具有的内容和实质要件。
5、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1)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2)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
*教学难点:1、证据和证明的关系;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的概念;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思考题:1、辨析证据、证据力、证明力的概念及三者的内在联系。
2、如何理解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二、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三、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四、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第二节法定证据制度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条件二、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三、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第三节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和立法三、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第四节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二、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证据法律制度三、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内容、特点及评价;掌握我国证据制度不同发展时期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重点:1、证据制度的起源:(1)英美法系的证据制度事实上是从神示证据制度直接过渡到了事实裁判者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为保证裁判的准确,设立了大量的证据规则;(“知情陪审团”时期的自由证明制度——“不知情陪审团”时期的证据规则制度——自由心证制度)(2)大陆法系的证据理论中,以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作为划分证据制度的依据。
(纠问式诉讼早期的自由证明制度——中世纪的法定证据制度——近现代的自由心证制度)2、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产生原因:政治上实行神权统治。
;科学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缺乏战胜自然的力量。
包括对神宣誓,又称神誓法;水审;火审;决斗。
3、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1)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实行有罪推定;(2)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和等级性的特点,机械地、僵死地对证据的收集、使用及其证明力进行规定。
4、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优点:(1)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规范性;(2)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可预见性;(3)有助于提高司法判决的权威性。
缺点:(1)在运用证据的问题上过于死板,缺少灵活性。
(2)容易导致刑讯逼供的泛滥。
5、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形成确信的一种证据制度。
自由心证制度最早产生与法国,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6、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1)自由心证制度的历史进步意义:a.资产阶级的自由心证制度取代封建时代的法定证据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建立,为查明案情和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可能性,推动了证据科学的发展和证据理论的进步。
(2)自由心证制度的局限性a.自由心证为法官的主观擅断打开了方便之门。
b.自由心证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
7、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和当前的证据制度改革*教学难点:1、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2、法定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和评价;3、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当前的改革。
*思考题:1、比较法定证据制度与自由心证制度。
2、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传统与当前中国证据制度的改革。
3、试述不同诉讼制度下证据制度的相应体现。
第三章证据规则*教学内容:第一节证据规则的概念、功能一、证据规则的概念二、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三、证据规则的功能第二节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与完善一、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二、完善证据规则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三、完善证据规则研究的意义第三节外国证据规则简介一、证据规则的历史发展二、证据规则的种类三、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第四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二、非法证据的可采性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第五节相关证据规则一、相关证据规则的概念二、外国有关相关证据规则的规定三、我国对证据关联性的规定第六节传闻证据排除规则一、传闻证据规则的概念二、排除传闻证据的理由三、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四、传闻证据规则的价值第七节自白和补强证据规则一、自白和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二、关于被告人自白规则三、关于补强证据规则*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证据规则的概念和功能;了解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正确认识对证据规则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了解外国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掌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关证据规则、传闻证据规则、自白和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内容和作用。
*教学重点:1、我国证据规则中有关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规则:(1)关于证据能力的规则:最佳证据规则和物证必须是原物的规则;排除非法证据。
(2)关于证明力的规则;补强证据规则;非原始证据证明力受限制的规则;证据的证明力确定规则。
2、外国证据规则中的最佳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特权规则、被告人的自白、补强证据规则;3、沉默权与米兰达规则:(1)米兰达规则的诞生:“米兰达规则”,也叫“米兰达警告”。
而今它已经成了沉默权的代名词。
这个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最初是由美国的一个著名判例引伸出来的。
1963年3月3日深夜,一位在亚里桑那州凤凰城一家电影院工作的18岁女孩下班回家。
下了公共车后离家还有一段路,就在她步行往家走时,一辆汽车突然停在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