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增长效应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增长效应分析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本文将对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型。
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民创造了丰富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二、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收入增长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逐渐转型为现代农业,农民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农村特色产业,实现了农业收入的增长。
例如,通过农产品加工,农民可以将原始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三、农村农民工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工收入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增收。
他们可以在城镇企业或建设工地上找到稳定的就业机会,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
农民工返乡创业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乡村旅游的崛起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将自己的农家乐、农场等资源开发成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五、支持政策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和农民的政策,包括农业补贴、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发展的保障,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六、教育水平的提升随着中国农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拥有了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这为他们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
七、政府投入的加大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崛起农村经济发展还催生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农民合作,共同投资、生产、销售,农民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销售利润,提高收入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变动和农村就业机会增加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关联。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体现。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升级。
传统农业已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等新领域,增加收入来源。
例如,农民可以将果蔬加工成干果、果酱等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率。
同时,发展农业服务业,如农业科技咨询、土地流转等,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收入途径,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其次,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
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农产品价格也时常发生波动。
价格上涨将直接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价格下跌则可能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
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农产品价格的合理稳定,同时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最后,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农业生产就业机会增加,还有行政、服务、建筑等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陆续出现。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将逐渐流向非农部门,不仅减轻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农业旅游相关业务,也为农民提供了创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变动和农村就业机会增加等方面,都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报 酬 的生 产方式 和经济现 象 。在本 项研究 中, 劳 其 他 工 资性 收 入 。
一
、
发 展 阶 段
: 务 经 济 成 为 农 民 增 /n收 入 的 主 渠 道 劳 j
( ) 9 8—1 8 一 17 9 2年 间 的农 村 劳 务 经 济 的 解
17 9 8—20 00年 问 , 务 经 济 在 我 国农 村 变 劳
放 的深 化 , 乡 一 体 化 步 伐 将 进 一 步 加 快 , 村 城 农 劳 务 经 济 发 展 的 新 阶 段 即 将来 临 。 改 革 开 放 以来 农 村 劳 务 经 济 划 分 为 三 个 阶段 。 ( 】 93—19 二 18 9 3年 间的 农 村 劳 务 经 济 的 波
维普资讯
农 业 经 济 问题
20 0 2年第 2期
● 农 民收 入
劳 务 经 济 与 中 国农 民 收 入 增 长 问 题 研 究
段 庆 林
内容 提 要
本 项 研 究 的 重 点 是 从 劳 务 经 济 的 角 度 来 研 究 中 国 农 民 收 入 增 长 问题 。 所
以, 不是 笼 统 研 究 非 农 业 收 入 , 不是 单 纯 研 究 农 村 剩余 劳 动 力 转 移 问 题 。 实 际上 是 考 也 察 家庭 经 营 与 雇 佣 劳 动 的 制 度 绩 效 问题 。 关键词 农 民收入 劳务经 济 缺 席 缋 效
目前 农 民 收 入 增 长 缓 慢 , 而 , 资 性 收 入 务 经 济 收入 主要 包括 四个 方 面 , 是 以 乡村 干 然 工 一
浪发展 阶段
我 国 国民经济 总供需 矛盾 从 短缺
根 据 劳务 经 济 与 农 民 收入 的关 系 , 们 将 走 向过 剩 时期 给 予 了农 民 难 得 的 发 展 机 遇 。 国 我 民经济 分配格局 开始 向居 民倾斜 , 被长期抑 制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另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均衡。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1.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的现代化。
通过推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推动农业增产、增收。
此外,发展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等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
2.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产业的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
比如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此外,农村产业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链的延伸。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1.农民工就业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工就业,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流动,参与建设工程和服务业工作。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普遍较高,可以为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2.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将农村的闲置土地进行有效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通过流转,农民可以将土地转租给农业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获得租金收入。
同时,流转也可以带动一系列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而农民收入的增长又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当农民收入增长,消费能力提高,可以刺激农村市场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
五、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困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仍存在一些困境。
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有些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 关键 词】 村 剩 余 劳 动 力转 移 劳务 经 济 农 农 民增 收
【 中图分类】 3 3 8 F 2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 2 8 7 (0 71 -0 2 -0 1 7 - 77 2 0 )0 0 3 2 布会上透露 :0 6年 , 20 各省投入到劳动力转移培训 的财政 扶贫 资金达 73亿元 , 中 9 以上实 现转移就 业。抽样调查显 . 其 0 示, 接受培训 的劳 动力 比未受 培训 的就 业工 资可 提高 30 0 — 4 0 。据 2 0 年 的贫困统计 监测 , 0元 06 培训外 出务工 收入 已占 到重点县农 民人均纯 收入 增长 的近 5 。再从 地方来 看, 0 按 重 庆 市 的统 计 ,0 4 政 府 农 民工 培 训 经 费 4 0 元 , 农 20 年 0 0万 而 民工挣 回的钱高达 3 5 0 亿元 。
一
、
劳务经 济是农 民增 收 的主渠道
二、 当前劳 务经 济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美 国经济学会前 会长 、 芝加 哥大学 经济 系教 授盖 尔 ・约 ( ) 民务 工 难 度 增 大 一 农 翰逊指出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农业在 国民总产 出和 就业 中的 比 最近几年 , 随着国民经济各产业技术构成 的普遍提高 , 对 例必将是下降的。农 业 比重的下 降, 导致 我 国出现 大量 的 务工农 民的必要技能相应提 出了更 高要求 。由于存在农 民认 将 农村 富余 劳动力 , 民就业 和增 收也就会更 加 困难 。因此 , 农 在 识 不 足 , 培训 与输 出 机 制 不 完 善 、 训 、 理 与 服 务 环 节 比 较 培 管 很长 一段 时间内, 我们党 和政府 将面 临转移农 村剩 余劳 动力 松散 、 培训 资金 匮乏等 问题 , 导致技 能普及 难度 大 , 民工 素 农 和促进农 民增收 的艰巨任务 。 质偏低 。近两年 来 , 部沿 海 和长 三角 地 区相继 出 现“ 东 民工 现阶段 , 劳务经济 ( 指以提供 劳动力服务 而获取报酬 收入 荒” 的现象 , 映 的就是 优 质劳 动力 相对 紧缺 的市 场供 求关 反 为 目的的产业经济) 成为转移农村剩余 劳动力 、 增加农 民收入 系 。另外 , 国劳动 力供大 于求 。中 国劳动和社 会保 障部部 全 的主渠道 。20 0 6年, 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 中国农 民工 调研 报 长 田成 平在 接 受 《 习 时 报 》 访 时 说 : 后 几 年 , 学 采 今 城镇 需 要 就 告》 显示 : 我国外出农 民工数量 为 12亿 人左 右 ; . 如果 加上 在 业 的人数每年仍 将保 持在 2 0 40万人 以上。而在 现有经 济结 本地乡镇 企业 就业 的农村 劳 动力 , 民工总 数 大约 2亿 人 。 农 构条件下 , 按经济增 长保持 8 的速度计 算 , 新增 岗位 和补充 我国外出农 民工 数量逐 年增加 , 劳务 经济 对农 民增 收贡献率 自然减员 只有 10 10万 人 , 大于 求 缺 口在 10 供 3 0万 人 左 右。 也越 来越 高。国家统计局公 布 :0 7年第 一季 度全 国各地 区 2 0 年 底 , 20 05 国有 企业 下 岗职工 仍未就 业 的就有 2 0多万人 。 0 农 民人均 现金 收入 1 6 . , 中工资性收入 5 9 9 ( 占 农 民工面对城镇居 民、 岗工人 、 2 0 5元 其 1. 元 约 下 以及大专 院校毕业生 等的就 4 ) 1 。另 以江西为 例, 0 6年 江西 全省 外 出务 工 的农 民达 业竞争 , 20 就业难度 明显增大 。再次 , 我们在发 展壮大劳务输 出 65 9 6 .2万人 , 民外 出务 工人员 的人 均 收入为 8 4 . 农 1 76元 , 共 中, 更多注重 的是组织输 出, 却忽视 了对本地外 出务工能人 的 创造收入 5 2 6 4 . 亿元 , 平均 每人寄 回、 带回现金近 3 0 。全 引导 , 00元 忽视 了他们 的创业 , 因而越不 重视他 们 的创 业 , 民务 农 省农 民外出务工收入 对农 民增收 贡献率 达 2 . , 5 7 即农 民人 工 的 机 会 和难 度 就越 大 。 均增 收中有 1 4以上来 自外 出务工 收入 的增 加 。有些劳 务输 / ( ) 民 务工 缺 乏保 障 二 农 出大省, 劳务经济对农 民增 收贡献率 更高 : 2 0 年 , 宁省 如 06 辽 国务 院发 出《 于解决农 民工 问题 的若干意见 》 一 号文 关 “ 农 民工 资性收入 人 均 10 5 0元 , 纯 收入 增 长 的贡 献率 高达 件” 目的是维护农 民工 合法权 益 。但是 目前 , 对 , 各城 市 的农 民 7.%。 18 工社会保障政策不仅不统一 , 而且 落实难 , 民工现有 的劳动 农 劳务经济成为农 民增收 的主渠道 , 也是 因为其成本 低 、 效 保障体系 、 司法救助 和就业服务体 系还不健全 , 民工 的合法 权 益高 。劳务经济 的固定资产 、 流动资金 等几乎 可 以忽 略不计 , 益难 以得到有效 的保障 , 民工遇 到各种 困难 , 以得到有效 的 难 培训成本也较低 。20 0 7年 6 1 月 9日, 国务 院扶 贫办在新 闻发 帮扶和救助 , 民工 务工 面临很 多难解 决 的问题 , 农 比如 : 子女
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古浪县劳务经济调查与思考
目前 , 全县劳务输转渐成规模 。 据
平的重要 内容 , 也是扩大服务业利用外 劳务经 济。同时, 为实现输出劳务由体 不完全统计 ,0 4年农 业劳动力 向非 20 力型、 苦力 型 向智 力 型、 技术 型转变 , 农产业 的转移达到 82万人 , . 劳务收入 亿元 ,劳务收入 占农村 居民人均 7 ( 作者单位 : 兰州商学院经 贸学院) 县上把 广泛开展劳务输 出培训作为基 1 2
阶段 、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 的知识 、 技 全县有农村劳动力 1 7万人 , 中从 9 5 其 术密集型服务业 , 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 事农业生产 的 1 9万人 , 40 从事工业及 构逐步优化 ; 同时要加快国家基础设施 其他行业 的 54 8万人 。从文化程度结 建设 , 重视教 育、 研发和创新 , 扶持具有 构来看 , 文盲半文盲 1 9万人 , . 0 小学文
全县农村劳动力及发展劳务经 础工作来抓 ,成立 了县政府分 管领 导 任组长 ,各 相关 部 门主要领导 为成 员
济的基本情 况
甘肃古浪是一个农 业大县 ,全县 的劳务技能 培训领导小组 ,负 责培训 总人 口 4 7万 ,农业人 口 3 . 00 75 7万 , 活动 的组织安排 和指导工作 ,并下设 占全县总人 口的 9 .%,有耕地 面积 办公室 ,抽调专 人负责培训工作 中的 38 19万亩 , 0 正常年景播种 8 0万亩 左右。 具体业务 。各 乡镇也 成立 了劳务实用 技术培训学校 ,努力实现培训 由单一 技能 向综合致 富技能培训 的转变 。经 过多层次 、 多形式 、 活多样 的培训方 灵
维普资讯
调 查 研 究
FZA ・A CAA J AH ND OH YN U I 1
对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考--基于吉林省长白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情况调研
村 劳 务 经 济 发展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并 提 出 了有 针 对 性 的 建 议 , 为 今 后 农 村 劳 力 经 济 发 展 提 供 了指 引 方 向 。
关 键 词 :农 村 劳 务 经 济 ; 问题 ;建 议 中图分类 号 :F 8 3 0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9— 3 1 0 9( 2 0 1 4 )0 l -0 0 4 8 -0 3
劳 动力 1 7 6 2 5 人 ,其 中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人 1 0 9 1 1 , 占 劳 动 力 总 数 的 61 %。 近 五 年 时 间 ,全 县 农 村 劳 动 力 共 转移4 6 9 9 5 人 ,其 中 ,域 内转 移 2 1 1 6 2 人 次 , 域 外 转移2 5 8 3 3 人 次 ,出 国务 工 1 01 3 人 次 ,劳务 总 收入 2 1 . 7 4 L元 , 人 均 为 4 5 0 0 元 ,按 2 0 1 3 年 长 白 县 农 民 人
( 三 ) 加 大 保 障 措 施 ,提 供 全 方 位 服 务 为 切 实 做 好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转 移 就 业 , 在 大 力 提 升 服 务 质 量 的 同 时 , 长 白 县 开 通 了农 村 剩 余 劳 动 转 移 就 业 输 出 绿 色 通 道 保 障措 施 ,并 制 定 了 以 下 优
力3 Z i - 人次。
、
吉林省 长 白县农村 劳务 经济 发展现 状
( 二 ) 不 断 扩 大 劳 务 输 出地 域 和 规 模 立 足 本 地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实 际 , 充 分 发 挥 人
长 白县 辖 7 个镇 、1 个 乡、 1 个 省 级 经 济 开 发 区
和 1 个 省 级 特 色 工 业 园 区 ,2 0 1 3 年 全 县 总 人 口8 . 5 > 7 人 , 农 业 人 口 3. %5 - 人 , 占总 人 口 的 4 5. 9 %;农 村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民收入增长则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相应的影响因素。
一、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性农民收入增长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之一。
在农村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通常是农业生产和副业。
当农民收入增长时,他们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改善,农村贫困率将相应下降。
因此,农民收入增长对于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1. 农民收入增长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将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
因此,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也将扩大,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2. 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多地投资于农业生产,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这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产出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民收入增长拉动非农业部门发展: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也将增加,尤其是非农业部门的就业。
这将促使更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三、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1. 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出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提高农业产出水平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2. 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价格的上升将带来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价格的下跌则可能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
3. 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对农民收入增长产生影响。
如果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民的收入增长空间将受到限制。
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1. 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机会。
2. 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发展农副业和农村旅游等多元化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来源。
3. 提高农民技能和素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
增加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摘要: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理论分析; 政策选择中国目前有14 亿人口, 其中9 亿在农村。
农业和农村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 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状况和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 研究农民收入增长规律, 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1、农民收入总水平提高, 但增速趋缓农村改革20 多年来, 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78 年的134 元提高到2000 年的2 253 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7.43% , 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分阶段来看, 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呈现出阶段性递减的趋势。
1978—1984 年,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 , 1985—1988 年为4.9% , 1989—1991 年3 年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期间为1.9% , 1992—2000 年为4.6%。
尤其是1997—2000 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4 年下降, 增长率从1996 年9%下降到2000 年的2.1%。
2、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的状况加剧(1)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差距再度扩大。
从收入水平来看, 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在1978 年为42、3% , 到1985 年达到最高值53、8% , 1996 年为39、8% , 1997 年为37、8% ,呈下降的趋势; 从消费水平看, 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相当于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 1985 年为43、3% , 1996 年为32、6% , 1999 年达到28、4% , 也呈下降的趋势。
推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萋全项县: 吉林省 教育厅人文 社会科学“ 十一五” 划项目:加快吉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 规 “ 展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 稿 日 期 :0 90 -0 2 0 -3 1
,
l6 作者简介 : 贺 (9 1 l男 . 杨 士 , 副研究员, 硕士。研究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 农村劳务经济。刘兆娟(97一)女, 16 , 副编审, 硕 研究方 向 : 民收入 。 农
高等农 业教 育 ,0 9 0 0 :39 2 0 — 5,5 9 -5
Hih rAg iul r lEd c t n, 0 9— g e rc t a u a i 2 0 05, 5: - 5 u o 0 93 9
推进农村劳务 经 济发展是促进农 民 收 入 持 续 增 长 的重 要 途 径
初 步统 计分 析来 看 , 方 百计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 力 推 机 油料 补贴 、 济金 ( ) 免 费 培训 服务 等 不需 要 付 千 大 救 物 、 进 农村 劳务 经济 发展 , 已是 促进 农 民收入 持续 增 长 的 出任何 对应 物 而获得 的转 移 性 收 入增 长 提 高 了 70 .1
杨 贺 元 , 兆娟 , 刘 王 春 , 纪稀 月
( 林 农 业 大学 , 林 长 春 10 1 ) 吉 吉 3 18
摘要 : 吉林是 农 业大 省 , 靠有 限 的耕 地 , 依 发展 农 业 生产 , 加 农 民收入 已 经有 限 , 农 业政 策 增 靠
投 入提 升也 非 长远之 计 , 近 十年 来农村 劳务 经 济发展 和 农 民人 均 纯收入 构 成分 析看 , 从 大力发 展 农村 劳务 经 济 已成 为农 民增 收 的一条 重要途 径 。通过 对农村 劳务 经 济大发 展成 效 和差距 的
发展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民收入 的潜力 , 要 开辟 从 农业 外 部 即从 非农 产业 又
搭 建 劳 务输 出平 台 , 立 职业 介 绍 中介 机 构 , 建 成 构 向 乡镇 、 延 伸 的劳 动 力 信 息 网络 , 时 向农 民提 村 及
增加农 民收入的途径 , 把农村剩余 劳力从狭小 的土 地 上 年 复 一 年地 从 事 结 构类 同 的 小 生 产 的 困境 中 解放 出来 , 把农业从仅仅依靠局部产业结构调整的 困境 中解放 出来。近年来 , 我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 视农 村劳力转 移工作 ,把 发展 劳务 经济作为农 民 增收的一项大产业来抓 , 全县呈现 出农民外 出打工 的大趋势 , 出务工人员达3 万人 , 中 自发外出 外 . 8 其 33 。万人 、 组织 输 出05 人 。农 民 收入 中 , 自劳 有 . 万 来 务性 工 资 收入 的 比重逐 渐 提 高 。但 是 , 劳务 输 出 中 还存 在 一 些 问题 : 是 层 次 和 水 平 低 , 序 流 动 和 一 无 盲 目性 突 出 。有 的农 民 出去 后 找不 到 工 作 , 的 干 有 了工作 后拿 不 到工 资 。二 是 劳 动力 素 质 不够 高 , 缺 乏转 岗就业 技 能 , 转移 就业 门路 窄 、 度 大 , 以向 难 难 非农 产业转 移 和实现稳 定 就业 。三是 有 的人 观念落 后 , 家思 想 、 恋 小农 意识 严 重 , 愿 出 门 , 不 不敢 出 门 , 有 的甚 至 在统 一 组 织 出 门后 又 返 回 。 四是 信 息 不 灵 , 外 界 用 工 需求 了 解 不够 , 以有 针 对 性 地 及 对 难 时组 织输 出 。五是跟踪 服 务不 到位 。 ( ) 二 具备 的基 础和 优 势 。 是县 委 、 府 高度重 一 政 视 , 人 力 资 源 作 为 优 势 资 源来 开 发 , 把 明确 提 出把 发展 劳务 经 济作 为农 民增 收 的重 要 措 施来 抓 , 县 全 上下形 成 了齐 抓共 管 的局 面 。二 是我 县农 村 劳力 生 存 闯荡 能 力 较 强 , 能工 巧 匠 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批 能 带 动 劳 力 有 转移 的 能人 。三 是 随着 我 县 工业 化 、 镇 化 进程 的 城 加 快 和 二 、 产业 的发 展 , 剩 余 劳 力 转 移 提 供 了 三 为 更 大 空问 。四是 随着丽 江市 和我 县基 本建设 力度 的 加 大 , 别是 金 安 电站 、 宁线 和 丽 攀 线 公 路 等 重 特 祥 点工 程 的开 工 建设 , 进 一 步 增 大 用 工 需 求 , 农 将 为 村劳力 转移创 造 了条件 。
浅析吉林省农民劳务输出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第 2 第 4期 2卷 20 0 8年 8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 学版)
J OURNAL O F I F HE E UNI ER I CHNOL V S TY OF TE OGY ( o i ce c s S c l i e) aS n
XU u -h n。 H UA NG a - o N oc e Tin b
( h o f c n mis Jl iest ,C a g h n 1 0 2 ,C ia c S o l o o c , in Unv r i OE i y h n c u 3 0 3 hn )
Ab ta tI h sa tce n a ay i ff u n e e el h e eo me to e s n ss r iee o o y sr c :n t i ril ,a n l sso o rid x stlst ed v lp n fp a a t e vc c n m i u r vn e i e e t y a s Th ril a e o h t e i tr a a s n x e n l c u e i h n o rp o ic n r c n e r . e a tce tk sb t h n e n lc u e a d e tr a a s n t e s r iea tvt fp a a t n o c n ie a in o a ay e t e fco s t a a e e fc n t e s r ie evc ciiy o e s n si t o sd r to st n l s h a t r h th v fe t o h e vc
阐述 了影响吉林 省农 民劳务收入发展 的因素 , 并着 重分析 了吉林 省 的真 实情况 和农 民劳务 收入 比重低 的根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5 .3 75 元增 加 到 7 1 , 长 1 .倍 ; 庭 经 营纯 收 0元 增 1 2 家 入 从 2 76 元增 加 到 1 3 .元 , 长 53 。工 资 2 .8 4 62 增 .倍 性 收 入 占纯 收 入 的 比重 从 1 .7 85 %提 高 到 3 .% , 11
根 据 劳 务 经 济 与农 民收 入 的 关 系 , 们将 改 我 革 开放 以来 农 村 劳务 经 济划 分 为 三个 阶段 。 1 9 8 1 8 年 间 的 农 村 劳 务 经 济 的 解 放 .1 7 ~ 9 2 时期 。我 国农 村 联 产 承 包 变 革 时期 , 际上 是 我 实 国 长 达 多 年 的农 村 人 民公 社 体 制 的 最 终 解 体 阶
靠 中央 大 幅度 提 高 了主要 农 产 品 的收 购 价格 , 与
维普资讯
.
伽
,
.
¨' -
-
{
。 -
’ 一
、 ~
c ~
锯衔研宪考 20 2年 第 考 0
一 一 、 t 肇 § ・ ~ … … 一
5 期 ( 第 l2 期 ) 0 总 66
一
非农 业 收 入 , 不 是单 纯 研 究 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 转 也 移 问题 。 际上 是 考 察 家庭 经 营 与雇 佣 劳 动 的制 实 度 绩效 问题 。 所谓 劳 务 经济 , 是 劳动 者 出卖 劳 务 而 获得 就
、
发 展 阶段 : 劳务 经 济成 为农 民增加
收 入 的 主 渠 道
目前 , 国 国 民经 济 仍 然 未 能摆 脱 经 济 紧缩 我 的局 面 , 民 收入 增 长缓 慢 。 而 。 家 庭经 营 农 农 然 在 业 收入 节 节 减 少 的 同 时 ,工 资 性 收 入 却 持 续 增 长 , 为农 民收 入 增 长 的重 要 来 源 和新 亮 点 。劳 成 务经 济 的研 究 已经 引起 农 业 经济 学 界 的重 视 。 本 项 研 究 的 重 点 是 从 劳 务 经 济 的 角 度 来 研
劳动力转移、非农产业投入与农民收入增加
过剩劳动力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 较大程度地提高农 民纯收入 ,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 民收入增加起到 了 关键性作用。叶震 (0 7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验证了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 民收入 的重要性 , 20 ) 并
收 稿 日期 :07— 2・ 6 20 1 1
作者简介: 马 韩
宇 (9 0一 ) 男 , 17 , 内蒙古乌兰浩特人 , 经济学博士 ,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和资本 市场 。 存(9 4一 ) 男 , 16 , 内蒙古赤峰人 , 山东 工商学 院会计学院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财务管理 。
( 0 7 通 过相关 分析 和 回归分 析 , 现农 民 收入 增 加 和农 业 劳动 力 转 移数 量 的相关 关 系非 常 明显 , 20 ) 发 而
农 民家庭 经 营第一 产业 收入 和农业 劳动 力 转移 数 量 的相 关 系 数也 达 到 了 0 93 这 说 明能 够通 过 农 业 .2 ,
钱怡杨明华2007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的相关关系非常明显而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的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923这说明能够通过农业过剩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较大程度地提高农民纯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维普资讯
财 贸研 究
2 0 . 0 82
劳 动 力转 移 、 农 产业 投 人 与农 民收 人 增 加 非
马 宇 许 晓阳 韩 存
( 东工商 学院 , 东 烟 台 24 0 ) 山 山 605
摘 要 : 1 8家农 户 2 0 - 2 0 以 2 0 0 0 6年 的数 据 为样 本 , 用 面板数 据 的 回 归模 型研 究 了农 业 劳 运
发展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动就业局人才劳务市场信息发布主渠道 。 乡镇、 街道、 社区的劳动保障站 同市人力劳务市场联网 , 建立
起市、 、 ( 区) 乡 村 社 三级 上 下贯通 、 盖 全市 的劳动用 工 信 息 网络 , 时将 劳 务信 息 传 递到 基层 和 农户 ; 覆 及 二 是建 立起 政府 各部 门的劳 务用 工信 息 网络 。发 挥 商会 、 贸 、 商等 有 关 部 门 的作用 , 经 招 广泛 收集 各种
魏 本 德
( 中共昌吉州委党校 新疆 昌吉 市 8 10 ) 3 10
[ 内容提要】 劳务经济是增加农 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 段。近年来 , 发展 昌吉州在发展劳 务经济方 面做 了大量的
工作 , 取得 了显著成效 。文章研究了当地 劳务输 出的特点、 分析劳 务输 出中存在的问题 , 并提 出了促进劳务输 出的有效措
[ 稿 日期 ]0 7 9 1 收 20 - — 8 0
[ 作者 简介] 魏本德(9 2~ , 1 6 ) 新疆 昌吉州委党校经济学高级讲师 , 主要从事区域 经济发展 、 业结构调整研究。 产
・
5 6・
维普资讯
No4 2 0 . 0 7
政府 目标 责任 考核 体 系。每 年年 初 , 州政 府根 据全 州农 村 富余 劳动 力和 下 岗失业 人 员情 况 , 定 劳务输 确
元。
二、 昌吉州农 村 劳务输 出 的主要 经验 1 . 教育 。 高农牧 民的外 出就业 意识 。 昌吉州 各级 人 民政 府 首先 从广 大 农 民的思想 认 识入 手 , 宣传 提 充分利用报纸、 广播 、 电视等新 闻媒体 。 通过采取现场采访、 专题报道、 专栏专访等形式 , 大力宣传 劳务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多 的双 重压 力 。一 方 面 , 过 对转 移 劳 动力 家 庭 耕 地 面 通 积 的分 组 考 察 , 户 拥 有 的土 地 越 少 , 动 力 转 移 率 越 农 劳
高, 劳务收入也高 20 00年 , 人均耕地不足 1 亩的 , 其劳 年 , 在湖北农村转移劳动力 中, 中及 以下 、 中( 初 高 含中 动力转移率高达 9 . 而人 均耕地在 2 4 %; 9 亩以上的 , 其转 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转移率分别为 1. 3 . 、 92 2 % %、 O 移率 只有 2 . 二者相差 7 . 0 %, 7 4 2个百分点 从劳务 收入 ( 其中, 中专 占 6 . 、8 %, 22 7 . 呈现出文化程度越高 , %) 4 其
百分点。劳务收入占现金纯收入的比重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农 民纯收入的货 币 化率的提高速度 , 在推动农 民收入货币化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r错 …期
维普资讯
2当前农 村 劳 务经 济运 行 的 六大主要 特 点 .
年的 2 . 另外 ,从 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资料来 6 慨
人均 3 9 2 2元 。
三 是改 善 了农 民收 入结 构 。 17 年 , 民收入 基 本上 等 于 “ 产业 收 入 ” 98 农 一 。 到 18 9 5年 , 劳务 收入 已占农 民人均 纯 收 入 的 1. ; 9 2 % 1 6年 以后 , 农业 不 景 5 9 在
气的情况下 ,劳务收入 占农 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不 断提高 ,到 20 年达 到 01
9 年代以来农业经济在较高层次出现新 的徘 徊局面 , 0 农民增收难, 引起社 会各方广泛关注。 农业作为一个有限产业 , 在农 民大规模 “ 转业 ” 前靠其增收的 预期肯定不能高。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能否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提高农 民 收入的途径之一, 值得研究 和探讨
发展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质 、 加 农 民务 工 收 入 、 升 劳 务 输 出水 平 的 重要 一 增 提
环 。过 去我 县 的外 出务 工人 员大 都 文化 素质 偏低 , 没 有 一技 之 长 , 事 建 筑 、 卸 、 洁 等 又脏 又 累 , 入 从 装 清 收 不 高 的 体 力 活 。 去 年 以来 , 县 加 强 了 职 业 教 育 和 农 我 民工 培 训 工 作 。 在 职 业 教 育 方 面 , 大 力 推 行 “ + ”、 12 “ + ”模 式 , “ 21 即 1年 高 中 + 2年 职 业 教 育 ”、“ 2年 高 中 + 1年 职 业 教 育 ”模 式 , 一 大 批 学 生 受 到 了 良好 的 使 职 业教 育 ; 农 民工 培 训方 面 , 对 不 同农 民工 群体 在 针
实践 和 成 效
劳 务 输 出 作 为 一 项 涉 及 千 家 万 户 农 民 增 收 , 系 关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工 作 ,党 委 政 府 必 须 加 强 领 导 , 高 度 重 视 , 好 服 务 , 极 引 导 。 在 实 践 中 , 们 主 要 搞 积 我
突 出 了 四个 方 面 :
立 了 劳 务 输 出领 导 会 ,, x- - j
全 县 的劳 务输 出进行 了动员 部 署 , 台 了 《 于 实施 出 关 阳光 培 训 工 程 加 快 劳 务 输 出 的 意 见 》。 明 确 规 定 各 乡
劲不 足 , 务业 发 展 不快 , 有 的农业 龙 头 企 业 规模 服 现 小 , 射 带 动 能 力 有 限 , 以 形 成 对 农 民 增 收 的 有 效 辐 难 拉 动 。 劳 务 输 出 作 为 增 加 农 民 收 人 的 重 要 渠 道 , 地 各 都 非 常 重 视 ,g既 是 一 个 老 话 题 , 是 一 个 新 课 题 。近 i_ 也 年来 , 们始 终 把 劳 务输 出作 为增 加 农 民 收入 、 决 我 解 “ 农 : 问 题 的 战 略 措 施 来 抓 , 劳 务 输 出 上 做 了 一 三 ’ 在
劳动经济的成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以南京等市的分析为例
中图分类 号 : 4 F2- 0
.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86 (0 2 3 O 8 0 1 23 20 ) 一 09—0 5
近 几年来 , 在农 民收人 增长 出现 下降 的 同时 , 劳
务收人 在 纯收 人 中 的 比重 历 年 上 升 , 为农 民收人 成
的重要来源。因此 , , . 如何发 的缺憾 以及宏 观环境和制度环境 的制 约阻碍 了劳务经济 的发展 , 身 应该从政策引 导、 农村城 镇化 、 发展个 体
经济 、 发晨 农村教 育等方面着 手, 实现农村劳动力 圬合理转移 , 促进农 民收入 的增长。
一 屯 一 关键词 : 劳务经济 : 民; 农 收入增长
孑 毋 尹 22 0 年第3 0 期
提 高劳 务收 入 , 别 是来 自企业 组 织 的劳务 收 人 特
表 2 l 个副省级 城市农 民工资性收入及纯收 入单位 : :4 元
指标 工资性 非企业组刮 企业中 其它劳动 垒年人均
收人 中劳动所剥 劳 动所得 所得 纯收』
大连 15 7 389 783 8.9
啥尔滨 5 .1 6 3 6 宁嫒 青岛
武救
886 7 .5
竹. 4 8 300 2 3 1 ∞ 1 88 6 2 5
209 32 7 1 5 83 I
6 】 .7 7 8 ] 2 65 9 4 鲫 .6 5 92 8 0 8 6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标题: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探讨有效的途径和策略,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本研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农村地区作为样本,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分析和统计模型,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密切相关,领导应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完善农民收入分配机制等,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问题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研究范围和方法二、文献综述2.1 农民收入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2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现状三、研究方案与方法3.1 研究设计3.2 数据收集和样本选择3.3 变量定义与测量指标3.4 研究方法四、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4.1 数据描述4.2 相关性分析4.3 回归分析五、结论与讨论5.1 结果分析5.2 建议5.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六、结语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几亿农民的生计和农村社会稳定。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不均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1.2 研究问题本论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和途径,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对于指导领导的农村经济制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行业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农村地区作为样本,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组织形式,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使得农民能够共同合作,充分利用土地和农业资源,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实施规模化种植、统一采购和销售等方式,农村经济合作社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社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合作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培训。
合作社通过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向农民介绍新型种植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农民在合作社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四、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农村经济合作社能够通过统一采购和销售的方式,为农民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并使他们直接参与到市场交易中。
传统的散户经营方式往往使农民面临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而合作社的出现可以让农民共同决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收入的更大化。
五、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领域,还涉及到农村的综合经济发展。
合作社可以发展非农产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加非农收入。
非农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得到提升,不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能更好地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劳动力流动的转变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转变,激发了农民参与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而合作社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民从事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务工就业。
这种劳动力流动的转变改变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和生活方式,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七、农村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也对传统的农村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第一时期(1978-1983).改革之初,农民对进展农村生产寄予厚望,生产积极性非常高,劳动力就业结构单一,流淌意识不强,外出务工只是极少数农民得行为,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不明显.这一时期农民收入超常增长,要紧来自于农村得贡献.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78元,比1978年增加15788元,年均增长188%.外出务工得到得工资性收入4293元,仅占纯收入得157%.第二时期(1984-1987)是劳动力流淌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是乡镇企业大进展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反哺农业得时期,农民进展劳务经济得意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从萌芽走向成熟,劳务经济对收入增长起到了非常大得贡献效应.这一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性收入增长强劲,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较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1元,比1983年增加11323元,年均增长9%,工资性收入由4293元增加到7841元,年平均增长162%,在纯收入中占203%,这一时期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增长得平均贡献率为344%.第三时期(1988-1990)是劳动力流淌“低潮”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提出整顿经济秩序和环境得方略,压缩基建规模,操纵乡镇企业贷款,使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得空间缩小,流出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现象较为普遍,都市对农村劳动力得“拉力”作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得增长贡献不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9年、1990年当年转移得劳动力不足农村劳动力总数得2%.199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428元,比1987年增长536%,而同期工资性收入略有增长,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得比重仅为133%,比1987年落低了7个百分点.wWwc第四时期(1991-1993)是劳动力流淌快速增长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得发表,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了高潮,大规模得“民工潮”不断涌向东南沿海地区和都市.这一时期,非农业就业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向都市转移规模逐年增加,1993年当年转移得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得79%,比1990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得要紧贡献来自于外出务工.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4元,仅比1990年增长122%,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长703%,远超出纯收入增长幅度,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得平均贡献率达到769%.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得比重回升到201%.第五时期(1994-1996).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再次调动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得积极性,农民从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中得到了更多好处,劳动力流淌得积极性不高,转移规模徘徊不前.1996年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得51%,比1993年落低了28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农民纯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得份额明显落低.1996年农民纯收入141578元,比1993 年增长了11倍.工资性收入仅增长552%, 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得平均贡献率为126%.第六时期(1997-2000)是劳动力流淌得新时期.自1997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得积极性,劳动力外出流淌性增强.当年转移得劳动力自1997年明显减少之后,1998年、1999年、2000年逐渐增加,转移速度加快,2000年向外转移得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得67%,比1997年回升了37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得贡献显著.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比上年回落了274个百分点,1998年要紧农产品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出现临时性增长之后,1999年又回落到2%,2000年下落了37%.分析近几年收入增长趋缓得缘故,要紧是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得错位造成得,在这一时期非农产业专门是劳务经济进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重要得“蓄水池”作用.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份额迅速增加,2000年达到281%,比1996年上升了134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得平均贡献率为882%,意味着近几年农民收入能有略增得形势,外出打工猎取工资性收入起了关键作用.纵观劳务经济进展得轨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得贡献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当农民纯收入增长加快时,家庭外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减弱,相应地家庭内经营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增强.反之,当家庭内经营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减弱,农民纯收入增长减缓时,家庭外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1983年-2000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得贡献率达509%,超出其他产业.二、劳务经济进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得妨碍与贡献进展劳务经济得目得确实是增加农民打工工资性收入,最终表现为农民家庭总收入得增加.劳务经济得进展能够带来两方面收入增长效应:一方面是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直截了当贡献;另一方面是通过劳动力流淌,优化配置家庭内劳动力资源而产生间接增加收入效应.另外,进展劳务经济对收入分配会产生一定妨碍,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刺激农民收入更快增长.就直截了当贡献而言,前面已分时期进行了分析,这个地方要紧通过外出劳动户与非外出劳动户收入比较,来分析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得妨碍.从目前宁夏农民收入结构看,农民向外提供劳务猎取工资性收入已占相当比重,也是农民收入要紧来源之一,不管是绝对量依然相对量都位居农业、牧业收入之后,居第三位.外出打工已不再是农民得兼业行为,而是一个主导产业.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宁夏农村有外出打工得农户占总农户得39%,平均外出从业时刻55月, 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得劳务兼业户(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得50%以上)比重为142%,远超出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兼业户比重(93%). 劳务兼业户平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得64%,人均纯收入1799元,高于第一产业兼业户(1582元),低于二、三产业兼业户(2288元).在南部贫困山区,劳务经济差不多是优势主导产业,专门在遭遇干旱灾难得年份表现更为明显.2000年这一地区务工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得371%,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得劳务兼业户比重为18%,劳务兼业户纯收入水平位居家庭经营一、二、三产业兼业户之首.通过外出打工户与非外出打工户家庭收入比较,更能讲明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得重要作用.2000年宁夏有外出打工得农户人均纯收入2180元,非外出打工户1667元,高出31%,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劳务经济对收入增长不仅具有直截了当贡献,而且间接效应也非常明显.间接增长效应要紧通过经验分析来讲明.妨碍收入增长得因素较多,除了劳动力外,还有土地和资产.由于劳动力得外出与不外出对收入增长得妨碍不同,我们建立两个收入函数进行对比分析,一个函数被解释变量是外出劳动力户纯收入,解释变量是外出劳动力数、非外出劳动力数、耕地面积、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另一个函数被解释变量是非外出劳动力户纯收入,解释变量仅比第一个函数少外出劳动力数,其他相同.在第一个模型中,增加外出劳动力人数和非外出劳动力均有利于外出户收入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每增加1 个外出劳动力将妨碍纯收入增加1095元,每增加1个非外出劳动力将妨碍纯收入增加1059元,略低于外出劳动力得边际贡献,尽管二者得差量不大,外出劳动力得高回报率未得到验证,然而二者总量对家庭纯收入得边际贡献又高出非外出户非常多.在第二个模型中,增加非外出劳动力对非外出户纯收入得边际贡献较小,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每增加1个非外出劳动力,仅增加纯收入693元,远低于外出户非外出劳动力边际贡献1059元得水平,同是非外出劳动力,在外出户和非外出户中对收入得边际贡献相差较大.这一结果正讲明了外出劳动力所产生得对收入增长得间接效应.由于外出劳动力户中得一部分劳动力得流出过程也就意味着其家庭内部资源专门是劳动力资源得重新配置过程,关于存在剩余劳动力得农户来讲,一部分劳动力流出后,其余劳动力尤其是从事家庭生产得劳动力其边际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提高.附图注:表中系数可能值右上角*表示该可能值在5%置信水平下是显著得,**表示该可能值在10%置信水平下是显著得.外出打工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农民稳定得收入来源,对增加农民集团总体收入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有助于农民集团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得缩小.从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和扣除工资性收入后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得变化看,2000年宁夏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是03644,假如从农民纯收入中扣除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后,农民收入基尼系数是04518,比扣除往常扩大了87个百分点,且进入分配不合理区间,讲明外出打工猎取得工资性收入使农民集团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缩小.为了反映工资性收入在不同收入层农户得分配效应,我们通过计算10等份农民收入分配数据,观看包括工资性收入和不包括工资性收入得农民纯收入在各层得分配情况.由表二数据可看出,1-7层包括工资性收入得纯收入份额均比不包括工资性收入大,9、10 两个高收入层收入占总收入得份额有所减少,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得比重也相对较低,讲明高收入层由于劳动力流淌得机会成本过高,而不愿流淌.附图三、劳务经济进展中得咨询题与相关政策措施劳务经济进展具有持久性,在进展过程中出现“低潮期”和“高潮期”基本上临时得.因为劳务经济得进展是置身于整个国民经济进展之中,它除了受自身因素和社区环境妨碍外,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制度对其健康进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国家为刺激需求,实施了积极得财政政策和稳健得货币政策,拉动了投资需求得超常规增长,由于差不多建设投资得乘数效应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得流出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劳务经济出现了良好得进展势头,对农民收入增长得贡献明显高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然而,劳务经济进展也同时面临着不利环境,如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后劲不足,都市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增多等.这些都妨碍着农村劳动力得流淌行为.劳务经济进展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关键是要用改革得精神,市场化行为来推动其进展.要正确看待进展劳务经济.进展劳务经济,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都市会给都市治理、交通、上学、就医、就业和打算生育等带来不利妨碍,同时也妨碍下岗职工得再就业;另一方面,高文化素养劳动力流出会妨碍到流出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治理水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缺乏必要得智力支持.进展劳务经济要正视不利妨碍,不能因此扼杀劳务经济大进展得趋势.劳务经济进展是农村与都市收入差异得内在“拉力”作用所致,任何外力是难以阻止得,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消除城乡差不得必经之路.劳务经济进展得优势确实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从宁夏来看,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区现有农村整半劳动力211万人,占乡村人口得55%, 1990-2000年每年以41%得速度增长, 按照有关专家研究得测算标准测算,目前全区有农村剩余劳动力90万人,扣除已累计转移36 万人, 还有54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这确实是最大得资源优势,劳务经济得进展将促使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宁夏劳务经济同时也具有一定潜力,农民外出打工猎取得工资性收入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宁夏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23元,比东部地区低81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7元,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得比重为236%,比全国低4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229个百分点.差距隐含着潜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全面实施,劳务经济进展得潜力将会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级政府要切实重视劳务经济得进展,要像抓都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一样,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咨询题,不能把劳务输出看作是农民、农村得事,要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打算当中,把都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要像抓农业生产一样,千方百计组织劳务输出,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是新时期农业进展得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得突破口.为了保障劳务经济持续、快速进展,以实现对农民收入增长得边际贡献,政府部门既要加强宏观协调与组织,制定相应得政策、制度予以规范,又要发挥市场机制得调节功能.首先,按照城乡统筹得原则,建立城乡统一得劳动力供求市场,加强治理,规范供求双方运作,为劳动力择业和用人单位选人制造良好环境.其次,加强劳务输出协调、组织机构,建立省、地、县、乡垂直得职业培训、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网络,从组织上保障劳务输出得及时性、有序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而扩大有组织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得规模.再次,建立激励机制,鼓舞和引导劳动力需求量大得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单位直截了当到区内农村专门是贫困地区农村招民工.对汲取本地农民工多,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大得各类企业,政府在用地、信贷方面给予支持,调动各企业使用本地农民工得积极性.第四,加大回乡知识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广度.劳动力文化程度不同,外出打工得机会有非常大差不,文化程度高、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得劳动力外出就业率明显较高.对初中和高中回乡知识青年,延长学习周期,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社会就业能力,无疑是推动农村经济进展,增加农民收入得长远之策.第五,大力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发挥“能人效应”作用.在广阔农村,劳务输出得主渠道是自发转移,由于自发转移存在盲目性、无序性、转移成本高、回流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在强化政府、社会、企业有组织转移得同时,应大力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发挥能人带动效应、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作用.一个行政村或一个村民小组培养2-3人有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得劳务输出带头人,将会带动一片,转移一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一片农民收入.有得地点出台了奖励劳务输出带头人得政策,按照带出劳动力数量得多少,给予带头人一定奖励,收效明显.第六,切实重视贫困户得劳务输出,把组织贫困户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工程得首选项目.由于贫困户自身受家庭背景、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等不利因素妨碍,存在就业上得不利、社会活动参与上得不利,种种不利使贫困户失去自我脱贫意识,脱贫难度加大,因此要从改善贫困户不利条件着手,提高其文化素养是长远之策,劳务输出是短、平、快项目,当年稳定输出一个劳动力,当年就能脱贫,这已是多年扶贫工作得经验.因此,输出贫困户劳动力,应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