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中国古代史(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王朝的建立

过程:夏王朝自禹至桀,共为17君,历时471年。“启代益作后”,战于甘,平息有扈氏的叛乱,禅让制被破坏,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原因:由于私有制的发展,掠夺战争的日益频繁,氏族制失去了作用,军事首长转化为最早的专制君主。

国家制度建设:设官分职,并作赎刑(反应夏代已形成国家,并制定出最早的刑罚);五十而贡(贡赋的产生,是出现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

商的兴起商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汤灭夏和商王朝的建立:夏代末年,夏朝无道而失去民心。商汤乘机扩大力量,剪灭属国,任用伊尹为佐,举兵灭夏桀。

盘庚迁殷:汤之盘庚,迁都五次,最后盘庚迁至北蒙,号之曰殷。(迁都前 9世19王 281年,后8世12王 273年)原因:缓和贫富矛盾;与地力耗尽有关武丁时期的商王朝:统治的五十年间,是商朝的最强盛时期。任用傅说为辅,兴修德政,关心民间疾苦。同时不断对外用兵,不断胜利,疆域日益扩大。

西周的经济结构

土地所有制:

1、周天子位于封建的最顶端,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最高所有者。

2、周天子把王畿之内的土地,作为自己直接管理的领地,王畿之外的土地则分封诸侯。

3、周天子有时不以“邑”的名义而以田若干赐给大臣。

4、诸侯和卿大夫都有权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在分赐给自己的臣属。

5、天子和诸侯都有权把封赐出去的土地收回。

井田制和地租

西周实行井田制,“公事毕,然后敢治私田”,公田的收入归公室或用于公共支出,私田的收入才归农民自己。所谓井田制,实质上就是劳役地租制。

农人把最好的粮食和麻全部献给贵族,还有其他各种贡献。除此之外,还要担负徭役等。

西周的政治制度

官制:西周由于土地层层分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土地所有的等级结构,就使得这个政权具有地方分散性又有等级从属关系。

1、周王是最高首领,是诸侯的共主,称天子。实质上对他所封建的侯国有一

定程度的控制权,直接统治则在王畿以内的地区。

2、最主要的官职是卿士,天子的辅佐。还有太师尹氏。“三事”指司徒、司

马、司空。还有司寇等。

特点:(1)王室的官职都是由大小贵族担任,他们世代占有土地,垄断官职。(2)分封的诸侯绝大多数是姬姓贵族。天子与诸侯除了君臣关系外,还有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关系。宗法关系对于维护西周贵族的统治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3)诸侯需要纳贡,朝见述职,带兵从征。天子有权干涉诸侯内政,有些诸侯国的官吏要由天子任命。

兵制:周王氏军队周六师和虎贲,殷遗民编成殷八师。

刑罚:依靠刑罚来加强统治,“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并且法律把保护私有财产和标志封建等级制的名器作为首要的任务。

春秋争霸

齐桓公的霸业:公元前685年,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国力大增。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前660年,联合华夏,击退戎狄,存刑救卫。前656年率众伐楚,结盟于召陵。前651年,葵丘之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晋文公的霸业: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出现“政出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前635年,平息王子带事件。前652年发生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同年会盟与温,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变法

魏李悝变法

1、制作《法经》,保护王权和加强君主专制。

2、作《尽地力之教》,加强劳动强度,增加国库收入。

3、作“平籴法”,调剂市场。

楚吴起变法

1、“封君之三世子孙而收爵禄”

2、“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

3、“废公族疏远者”,命令这些贵族迁徙到边远空旷的地区。

齐诛阿大夫赏墨大夫,齐国大治。邹忌改革

韩申不害为相,“学术以干昭侯”

秦商鞅变法

背景:前408年,“初税禾”;前378年,“初行为市”。“君臣废法服私”,国际地位低下。

措施:(前356年迁都前)

1、“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连坐法)

2、令民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强制分家)

3、致粟多者,可免除徭役和租税,不努力耕作和弃本逐末者,全家罚为奴隶。

4、鼓励军功,以功得爵,严禁私斗。宗室无军功不得取贵族身份

(前350年迁都后)

5、禁止家人“同室内息”,使父子、男女有别

6、“平斗桶、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

7、将小都、乡、邑集合为41县,制令、丞,旧有封邑制度。

8、废井田,开阡陌,实行授田制。

影响:积极:(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使秦国经济繁荣,军力强大;天下人才汇集;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强盛。

消极:(3)燔儒书,使大量儒家文化及其他名家学派著作被毁,禁锢世人思想。

(4)重农抑商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对近代化的演进起着消极作用。

(5)搞专制中央集权导致国家逐渐僵化,失去活力,难以进入现代民主社会。

作用:①经济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和封建生产力的繁荣发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乃至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的利益;

②政治上使得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使得秦国基本上建立起稳固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是一场全面彻底的封建化变法运动,其性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诸子学说

原因:这时期是中社会的变革时期,传统的学在官府被打破,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而争相礼贤下士,宽松的文化氛围

孟子:

1、主性善之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先天固有的。

2、在性善的基础上引导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注意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处境。

3、强调得民心

荀子:1、接受道家的自然观,主张天无意志,有其变化和运动的规律。进一步提出“知天命而用之”的著名论点。

2、接受儒家崇礼的传统,并且添加法治的成分。王霸并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荀派儒学的一个特点。

3、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韩非子:1、把人类历史看做是变化发展的。仁义适用于古代,当今必须依靠法治和暴力。

2、总结各个法家学派的经验,认为法、术、势必须并用。

3、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因此治国就不能离开刑赏。

(主张实行专制主义,而且把他扩大到思想领域。)

秦始皇建立专制统治和巩固统一的活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公元221年)

1、皇帝制度:称始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

制度。其为显示统一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

系,长治久安。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设九卿。

3、地方行政:设立36县(后陆续增加),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

设守、尉、监。县设令或长,领有丞、尉及其他属员。乡设三老、啬夫、游缴。另有里、亭等级别。

4、战国后期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

在户籍中增加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利于国家统治管理,和便于征发租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