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教学安排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的利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食品添加剂的利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食品添加剂的利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食品添加剂的利弊”,旨在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种类、作用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了解到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1.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如何让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其作用和影响。

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避免产生恐慌心理。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食品添加剂实物样品。

2. 学具:笔记本、笔、食品添加剂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引发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让学生对食品添加剂有初步的认识。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食品添加剂的利弊,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导致的安全事件,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 食品添加剂的利弊分析。

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及正确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并说明其作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对食品添加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避免产生恐慌心理。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果。

食品添加教学设计方案

食品添加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3)熟悉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性质和用途。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食品成分的能力;(2)提高学生解决食品添加剂相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的情感;(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3.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性质和用途;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5.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食品添加剂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它们在食品中的有哪些作用?2. 讲授新课(1)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分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3)介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性质和用途;(4)讲解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5)讨论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保障食品安全。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实验操作,如:测定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2)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高实践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食品添加剂的知识要点;(2)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3)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水平;4.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应用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添加剂》2. 多媒体课件: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作用、检测方法等;3. 实验器材:食品添加剂、实验试剂、实验仪器等;4. 案例资料: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案例。

食品添加剂教学设计

食品添加剂教学设计

《食品添加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崇明中学化学组肖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和作用,树立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的意识
能力方法目标:通过收集食品标签,了解现实生活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种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了解食品添加剂性质、作用和分类基础上,懂得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安全性、选择性,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食品的探究的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食品添加剂性质、作用和分类
教学难点:懂得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安全性、选择性
实验探究:探究食物色素存在
教学方法:社会实践、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课下:初步认识——阅读食品的标签,完成下表,了解现在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态度
初步研究:食品添加剂种类、性质、作用、用量标准
课上:汇报讨论(主要研究三类:防腐剂、着色剂、膨松剂)
课后:学会选择,正确对待
【课前实践活动】教师布置任务
目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
活动方式:
第一步:每个学生在家里查看生活中的食品包装说明,认真阅读食品的标签,找出食品里面的添加剂进行分类,家庭交流了解家人对食品添加剂的态度,初步完成下列表格
第二步:小组为单位,重点研究食品添加剂,小组深入到超市,了解超市组织货源人员和顾客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态度。

初步归纳出(1)种类、性质、作用、用量标准;(2)优点、缺点,选出比较好的添加剂;
(3)其他措施
第三步:
【课堂活动】。

幼儿园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

幼儿园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

幼儿园认识食品添加剂教案一、教学背景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化学物质,通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口味、保持食品的新鲜度、改善外观及色彩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一些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食品添加剂较多,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的情况。

因此,幼儿园需要认识食品添加剂,了解其特征,了解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以保证幼儿的饮食健康和营养从而增强体质。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际食品及其包装,幼儿能够识别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2. 通过学习,幼儿能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以及正确使用。

3. 培养幼儿尊重食品安全,珍惜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享受食品的快乐。

三、教学内容1. 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及其主要功能。

2. 分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增味剂、着色剂等。

3. 学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方法,了解过多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危害。

4. 识别一些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并了解其作用。

四、教学策略1. 观察切实增进记忆。

在识别食品添加剂时,透过观察教材中介绍的食品及其包装,幼儿们自己学会分辨,增强记忆与重要性。

2. 探究引发好奇心。

教师会引导幼儿探究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作用,鼓励幼儿们提出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 理论结合实际。

通过展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实物或包装,在理论学习后实现幼儿的实际操作,以加深学习的印象,也确保他们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步骤及方法1. 导入:展示不同的食品包装及产品,询问幼儿们喜欢哪些食品,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及好奇心。

2. 实际操作:把不同的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放到幼儿的眼前,例如冰淇淋、果冻等,让他们辨别出不同的食品添加剂。

3. 知识讲解:根据幼儿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讲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类和注意事项,唤醒幼儿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4. 总结回顾:召唤幼儿回忆所学的知识和经历,看看他们在活动中吸收了那些知识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反应:评估幼儿是否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作用及注意事项,达到识别标准。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二章 食品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二章 食品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2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食品防腐剂二、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本章主要讲述食品防腐剂的定义、分类、来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掌握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使用条件,掌握常用防腐剂化学性质和使用方法。

要求:1掌握熟悉食品防腐剂的定义;2.掌握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机制;3.掌握食品防腐剂的化学性质;4、掌握食品防腐剂的添加剂量和作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使用条件,掌握常用防腐剂化学性质和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制及使用条件四、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讨论、讲授等2、辅导手段:自习辅导;习题指导。

3、学时分配:2学时;4、板书设计:5教学内容:2.1食品防腐剂的定义防腐剂(PreSerVatiVeS)是指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增殖作用的物质。

如果从抗微生物的角度出发,称抗菌剂(AntimiCroba1Agents)o为了防止各种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等腐败变质,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来防腐。

化学方法即使用化学制品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这种化学物质即为防腐剂。

防腐剂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广义的防腐剂除包括狭义防腐剂所指的化学物质外,还通常包括认为是调味料而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如食盐、醋,以及那些通常不加入食品,而在食品储藏过程中使用的清毒剂和防腐剂等。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防腐剂是指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有的文献将防腐剂分为杀菌剂和保藏剂。

杀菌剂是指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保藏剂是指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

但杀菌剂和保藏剂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同一物质,浓度低时能抑菌,而浓度高时则能杀菌;作用时间长可杀菌,作用时间短则只能抑菌。

同时,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同一物质对一种微牛物有杀菌作用,而对另一种物质只有抑菌作用,所以笼统地将其称为防腐剂较好。

《食品添加剂》课程标准

《食品添加剂》课程标准

《食品添加剂》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食品添加剂》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8041026〕承担单位〔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0月〕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2)课程任务:《食品添加剂》主要针对食品加工、食品检测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食品加工、检测等相关岗位运用食品添加剂基本理论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如何提高食品添加剂在加工和贮运食品中的效用,以及如何保障在食用中的安全性和营养性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等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有《乳品生产技术》、《肉品加工技术》、《焙烤食品生产技术》、《果蔬加工工艺学》等食品工艺类课程。

2.学习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品质、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率、延长食品保质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为依据,学会在食品加工中科学、准确、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具体如下:(1)素质目标。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高二化学食品添加剂教案

高二化学食品添加剂教案

高二化学食品添加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 掌握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3. 了解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 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作用;2. 了解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知识讲解首先,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即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中,在不改变其原有营养价值、口感和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以改善其色、香、味、口感、质量等特征的一种食品用品。

其次,讲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作用,包括增稠剂、食味添加剂、抗氧化剂、膨松剂、甜味剂、色素、防腐剂等。

最后,介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引起过敏、高血压、肝损伤等,并提醒学生注意食品的选择和食用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引入实际的食品添加剂案例,并从中提取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例如:某保健品标榜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其真实成分为某种化学添加剂,学生需要评估其安全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3. 课外拓展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新闻和法规,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食品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2.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其合作和沟通能力;3. 通过课外拓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检验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 案例解答,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3. 课外阅读材料的撰写和分享,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六、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危害,并提醒其合理选择食品,注意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

同时,教师也应自身晨昏定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失为一名合格高二化学的教育者。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教案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教案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教案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种类,以及它们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2.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食品安全。

二、教学内容
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种类。

2.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用途。

3.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5.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食品标签,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和种类。

2.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作用
和用途,以及它们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示范: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加深对食品添加剂和食
品安全的认识。

5.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
确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2.难点: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五、教学评价
1.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认识情
况。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文章
等,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食品添加剂教案(共五篇)

食品添加剂教案(共五篇)

食品添加剂教案(共五篇)第一篇:食品添加剂教案食品添加剂重庆市育仁中学周利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食品添加剂含义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2、能力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食品标签,了解现实生活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种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2)通过对食品添加剂正确用法的了解,知道食品添加剂是双刃剑,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3)学会辨认有毒的食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在了解食品添加剂作用基础上,懂得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2)通过对非法添加物的了解,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教学难点: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的不良影响教学方法: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发放准备好的食品)展示幻灯片食物图案师:同学们,看到这么多美味的食物是什么感觉,很想吃吗,老师也准备了吃的来帮助你们解馋。

但在吃之前我们要做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食品包装袋。

放幻灯片如何看食品包装。

包装袋是否完整破损看食品标签看日期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认证标志 QS标志等,还有市场准入证明。

看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看厂家厂名、厂址看配料表师:请同学们看你们的食品袋上的配料表,看看由什么组成。

(学生观察回答)师:配料表上除了各种不同的原料外,都或多或少地加了食品添加剂,大家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吗?(二)讲授新课1、含义: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师:简单地说就是为了使食品更好吃、更容易保存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大家对食品添加剂由多少了解呢?活动一:我认识的食品添加剂师:哪些是食品添加剂?学生通过观察配料表和生活实践说出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教师总结:食品添加剂不只是现在才使用,中国古代就已在用,例如用栀子做色素,用盐卤做豆腐,用肉桂增香,用红曲米粮酒,这些添加剂一直用到现在。

食品添加剂宣教主题班会策划教案

食品添加剂宣教主题班会策划教案

食品添加剂宣教主题班会策划教案1. 教案概述1.1 主题目的- 提高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理解。

- 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惯。

1.2 适用对象- 初中生、高中生1.3 预计时长- 40分钟1.4 教学方法- 讲座式教学- 互动讨论1.5 教学准备- PPT- 食品添加剂样本(如色素、防腐剂等)- 相关宣传资料2. 教学内容2.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 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分类介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2.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与安全性-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及其评估2.3 食品添加剂与健康的关系- 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 如何合理摄入食品添加剂2.4 识别食品添加剂的方法- 如何查看食品标签- 识别食品中添加的添加剂2.5 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 倡导合理饮食,避免食品添加剂的过度摄入-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惯3. 教学步骤3.1 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实例,如新闻报道中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出主题。

3.2 知识讲解(15分钟)- 使用PPT,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使用标准、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讲解。

3.3 互动环节(10分钟)- 提问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识别食品中的添加剂,如何避免过度摄入。

3.4 案例分析(5分钟)- 分析一些与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3.5 总结与建议(5分钟)-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 给出合理摄入食品添加剂的建议。

4. 教学评估- 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 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看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识别食品添加剂,形成良好的消费惯。

5. 教学参考资源-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政策文件。

-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研究论文及报告。

- 权威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科普资料。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三章 食品乳化剂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三章 食品乳化剂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3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3章食品乳化剂二、教学要求1.掌握熟悉食品乳化剂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食品乳化剂的作用机理;3.掌握食品乳化剂的HLB的概念;4、掌握食品乳化剂的基本性。

三、学习目的本章主要讲述食品乳化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食品乳化剂的定义及其分类,掌握食品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掌握HLB的概念,掌握常用食品乳化剂的基本特性及应用,了解食品乳化剂的应用现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本章的重点是食品乳化剂的基本特性及应用。

难点:本章的难点是乳化剂的作用机理。

五、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讨论、讲授等2、辅导手段:自习辅导;习题指导。

3、学时分配:2学时;5 教学内容:第3章食品乳化剂3.1 食品乳化剂的定义食品乳化剂是能使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如油和水)中的一种呈微滴状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一类添加剂。

食品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各成分单独存在时均为独立相。

如水、油为液相;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为固相;将水、油脂放在—起时。

它们不相溶,独立地分成两个相,若加以搅拌,则形成—相以微粒分散在另—相的体系,称为乳状液,如图3-1所示。

所形成的新体系由于两液体的界面积增大,在热力学上是足不稳定的。

为使体系稳定,需要加入降低界面能的物质,即乳化利。

乳化剂大都为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起乳化作用。

食品乳化剂能稳定食品的物理状态,改进食品的组织结构,简化和控制食品的加工过程,改善风味、口感,提高食品质量,延长货架寿命。

食品乳化剂在食品工业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能使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溶液形成稳定的混合体系,从而为开发丰富多彩的食品新品种提供了前提条件。

3.2 食品乳化剂的分类食品乳化剂从来源上分可分为天然食品乳化剂和人工食品乳化剂;从两相中所形成的乳化体系的性质分又可分为水包油型(O/W,Oil/water)和油包水型(W /O,Water/Oi1),如图3—2所示。

食品乳化液通常是由互不相溶成分构成的多相体系。

教案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教案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教案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方法。

3.掌握正确选择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能力。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

2.食品添加剂的列表。

3.食品添加剂的相关信息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并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你们平时吃到的食品中有些是红色的、有些是甜的、有些是有咸味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学生进行回答。

二、讲解(15分钟)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人们为了改进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和增加食品吸引力等目的,对食品进行的一种改性。

三、探究(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种食品添加剂,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归纳出该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在PPT中呈现。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点评和提问。

四、讲解(15分钟)1.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安全性评估的。

请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的程序,并讲解食品添加剂的主要评价指标。

五、示范(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食品添加剂。

六、小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概括本节课的要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七、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食品添加剂,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报告撰写,介绍其作用、安全性评估和使用方法。

八、作业撰写一篇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安全性的说理性短文,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定义:食品改性的一种手段,可以改进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和增加食品吸引力等。

-分类:色素、香精、增味剂、酸味剂、甜味剂、稳定剂等。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食品的品质、口感、营养价值以及储藏性能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类添加剂的特性、功能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熟悉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成分、性质、应用及安全问题;3、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4、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三、课程内容1、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特性、应用及安全问题;3、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4、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及食品安全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2、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小组讨论报告等;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基本概念、分类、常用食品添加剂特性、应用及安全问题的掌握情况,以及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此外,还将组织实验课,让学生亲自体验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和效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进度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将根据具体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安排,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同时,还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调整,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八、教师指导本课程的教师将提供全面的指导,包括课堂讲解、答疑解惑、个别辅导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食品添加剂教学安排

食品添加剂教学安排

品牌
双汇
金锣 自然派 无极岛 牛浪汉 有友 乖媳妇 友意 煌上煌 无穷爱 贤哥
实例:肉制品中防腐剂应用情况
名称
防腐剂
火腿肠 鸡肉肠 香辣香脆肠 玉米热狗肠 火腿肠 鸡肉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乳酸链球菌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牛肉干
双乙酸钠
手撕牛肉干 烧烤牛肉
山椒凤爪
山椒凤爪 野山山椒凤爪 泡椒凤爪 辣鸡腿 盐焗鸡翅 鱼干
脱氢醋酸钠 山梨酸 脱氢醋酸钠、双乙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钾
、 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 双已酸钠、脱氢醋酸钠、山梨酸、乳酸链球菌素 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乳酸链球菌素 山梨酸钾 亚硝酸钠、山梨酸钾 山梨酸钾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上课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总32 学时,理论32)
第1章 绪论(4) 第2章 防腐剂(2) 第3章 抗氧化剂(3) 第4章 着色剂(2) 第5章 护色剂(1) 第6章 漂白剂(1) 第7章 甜味剂(2) 第8章 增味剂(1) 第9章 酸度调节剂(1) 第10章 增稠剂(3)
第11章 乳化剂(3)
色剂、护色漂白剂、酸味剂、甜味剂、增稠剂、乳化剂、水 分保持剂。 - 综合类:8组,每班2-3组/每组6人,任意组。 各组的组成,由学委组织构建。 -参 考 文 献 要 求 : 论 文所 应 用 的 参 考文 献 不 少 于10篇。
市场调查类课程论文要求:
--以防腐剂市场调查为例
首先去超市中调查各种食品中所添加的防腐剂。
图1 防腐剂在肉制品中使用情况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肉制品中最常使用的防腐剂为山梨酸钾及亚硝酸钠, 其次为脱氢醋酸钠及乳酸链球菌素,使用较少的为双乙酸钠及山梨酸。

小吃添加剂教学设计方案

小吃添加剂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小吃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 掌握不同添加剂在小吃制作中的应用原理。

- 认识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技能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添加剂,保证小吃品质。

- 能够根据小吃特点选择合适的添加剂。

- 培养安全、健康的食品制作观念。

3. 情感目标:-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健康饮食观念。

- 培养学生对传统小吃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吃添加剂的种类:- 酶制剂:如葡萄糖氧化酶、木瓜蛋白酶等。

- 酸度调节剂:如柠檬酸、乳酸等。

- 稳定剂:如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等。

- 脱色剂:如活性炭、二氧化硫等。

- 抗结剂:如硬脂酸镁、滑石粉等。

2. 小吃添加剂的应用:- 酱料类:如酱油、豆瓣酱等。

- 面点类:如包子、馒头等。

- 熟食类:如烤鸭、烧鸡等。

3. 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正确使用添加剂对人体无害。

- 过量使用或滥用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以提问方式引入话题,如“为什么我们吃的某些小吃看起来颜色鲜艳、口感独特?”- 引导学生思考添加剂的作用。

2. 讲授新课:- 讲解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 通过实例分析添加剂在小吃制作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小吃制作,如制作包子、馒头等。

-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添加剂,观察添加剂对小吃品质的影响。

4. 课堂讨论:- 讨论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

- 分享学生制作的美食,交流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添加剂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 学生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

2. 作品评价:- 小吃的口感、外观、营养价值等。

- 学生对添加剂使用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反馈与改进:- 收集学生和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

-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添加剂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添加剂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掌握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3)熟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1)能够根据配方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食品添加剂。

(2)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混合、溶解、调配等基本操作技能。

(3)具备食品安全意识和质量检测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兴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如防腐剂、着色剂、增稠剂等。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授(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食品添加剂制作实践,如制作防腐剂、着色剂等。

(2)指导学生进行食品添加剂的混合、溶解、调配等基本操作。

(3)讲解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4. 课堂讨论(1)讨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意义。

(2)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3)探讨食品添加剂的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 总结(1)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强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类型的食品添加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积极性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食品添加剂制作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产品质量。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的情况。

4.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添加剂》2. 图片、视频资料: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制作过程、应用案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1%
7%
11%
1% 1% 3%
16% 17%
21% 16%
其他食品添加剂 着色剂 增稠剂 增味剂 水分保持剂 酸度调节剂 抗氧化剂 营养强化剂 防腐剂 膨松剂 甜味剂
-由图1可知:方便面中使用最多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是着色剂, 其次依次为增味剂、水份保持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防 腐剂、抗氧化剂。此外还有使用比较少的甜味剂、膨松剂、 营养强化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
色剂、护色漂白剂、酸味剂、甜味剂、增稠剂、乳化剂、水 分保持剂。 - 综合类:8组,每班2-3组/每组6人,任意组。 各组的组成,由学委组织构建。 -参 考 文 献 要 求 : 论 文所 应 用 的 参 考文 献 不 少 于10篇。
市场调查类课程论文要求:
--以防腐剂市场调查为例
首先去超市中调查各种食品中所添加的防腐剂。
-山梨酸钾能与微生物酶系统中的硫基结合,从而破坏微 生物酶的活性,达到抑制微生物增殖和防腐的目的。它能 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 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 殖,对食品风味无不良影响。山梨酸及其钾盐与其他防腐 剂相比,具有毒性小,用量少,防腐作用强的优点。食品 工业中经常在腌熏肉制品中加入山梨酸钾,以减少亚硝酸 钠含量,降低形成致癌的亚硝胺的潜在危险性,同时对肉 制品的色泽香味无不利影响。
-因此肉制品在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很容易受 环境和微生物的影响而发生腐败变质劣变。防腐剂能防 止肉制品因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使其在一般的自然 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保存期。
为什么最常用山梨酸钾及亚硝酸盐? -在 肉 类 加 工 过 程 中 , 最 主 要 的 污 染 菌 是 G+(革 兰 氏 阳 性 ) 菌,沙门氏菌是污染肉品的主要病原菌。
* 分类介绍方便面中的添加剂,介绍4~5类主要的即可, 每类添加剂应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以着色剂为例:
-应用理由和作用:方便面中为什么要添加着色剂,添加 着色剂有何作用;
-着色剂种类:根据方便面的特性组成,其适用的着色剂 有哪些(结合市场调查),为什么?
实例:方便面的制作工艺及其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图1 防腐剂在肉制品中使用情况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肉制品中最常使用的防腐剂为山梨酸钾及亚硝酸钠, 其次为脱氢醋酸钠及乳酸链球菌素,使用较少的为双乙酸钠及山梨酸。
分析
肉制品为什么要使用防腐剂?
-肉制品因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其水分含 量也较大。
-肉制品以使用猪肉原料为例,一般pH值为5.8-6.5,在加 工过程中根据生产需要必须添加磷酸盐,而磷酸盐加入 到肉制品中后必然将pH值向高点移动,从而达到保水性 的目的。就保水性来讲, pH值越高越好。但许多微生物 的 pH值 生 长 范 围 也 恰 在 肉 制 品 的 制 备 范 围 内 。
品牌
双汇
金锣 自然派 无极岛 牛浪汉 有友 乖媳妇 友意 煌上煌 无穷爱 贤哥
实例:肉制品中防腐剂应用情况
名称
防腐剂
火腿肠 鸡肉肠 香辣香脆肠 玉米热狗肠 火腿肠 鸡肉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乳酸链球菌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为什么最常用山梨酸钾及亚硝酸盐?
-肉制品腐败变质后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肉毒梭菌。亚硝酸盐 中的亚硝酸根离子能够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及毒素的产生,起 抑菌防腐的作用。此外,亚硝酸盐还能抑制其它致病菌如:蜡 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添加亚硝酸盐来帮助肉制品发色,使肉 制品呈现比较鲜艳的红色。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tives)
本次上课内容
前言 绪论
一、本课程如何上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意义和作 用、品种与分类、安全使用等
一、本课程如何上
1) 关于上课方式 2) 关于教材与参考书 3) 关于笔记(PDF)
1) 关于上课方式
将所调查的食品分类,如饮料类、面包糕点类、肉制品 类等,并以表格形式将各类食品中的防腐剂列出并作图 ( 单用和复配图) ,总结出每类食品中主要应用的防腐剂 有哪些。
要求每类食品所调查的食品种类不少于30种;每类添加 剂所调查的食品类别不少于3类。
根据各类食品的特点及所添加的防腐剂特点分析:为什 么这类食品需要使用防腐剂?为什么这类食品又适合用 这些防腐剂来防腐,其作用是什么?这部分要适当查阅 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 ( 有实例更好) 。
老师讲解 学生自学 课程论文(市场调查类、综合类)
课程论文要求
- 内容:通过市场调查,获取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的使用情况,用 理论分析使用的依据和作用。
论文格式、时间及分组 - 采用综述论文格式,每一组在上课内容结束后的下一周作演
示 并答疑,5-6人一组。 - 市场调查类:9组,每班3组/每组5人,防腐剂、抗氧化剂、着
由表1得市面上的火腿肠、热狗、凤爪、牛肉干、鸡翅等肉制品中, 共使用山梨酸钾、山梨酸、亚硝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双乙酸钠、脱 氢醋酸钠等防腐剂。根据统计,画出各种防腐剂在肉制品中使用情况 分布图,如图1。
12.12% 9.09% 12.源自2%24.24%36.36% 6.06%
山梨酸钾 山梨酸 亚硝酸钠 乳酸链球菌素 双乙酸钠 脱氢醋酸钠
-同时,亚硝酸盐能够延缓肉制品脂肪的氧化,有效地阻止了 熟肉制品的“过热味”的产生。因此,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得 到广泛的应用。
- 但由于亚硝酸盐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需严格控制其用量。
综合类课程论文要求
--以某类/某种食品为分析对象,分析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情况。如以方便面中的食品添加剂为例:
* 进行市场调查(至少30种方便面),并画图总结其添加 剂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方便面的生产工艺说明这些添 加剂在哪个工艺添加及添加的方式。
牛肉干
双乙酸钠
手撕牛肉干 烧烤牛肉
山椒凤爪
山椒凤爪 野山山椒凤爪 泡椒凤爪 辣鸡腿 盐焗鸡翅 鱼干
脱氢醋酸钠 山梨酸 脱氢醋酸钠、双乙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钾
、 亚硝酸钠 山梨酸钾 双已酸钠、脱氢醋酸钠、山梨酸、乳酸链球菌素 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乳酸链球菌素 山梨酸钾 亚硝酸钠、山梨酸钾 山梨酸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