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堆载法实施细则
基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堆载法实施细则
1.检测目的确定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和评价桩基础工程的承载质量,作为验收依据。
2.适应范围此实施检测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对各类基桩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3.检测依据3.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3.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4.抽样原则4.1设计单位或质监部门对受检桩桩位提出具体要求。
4.2仲裁检测或对整体桩基工程进行评价时,检测单位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数量、受检桩位。
4.3随机抽样检测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5.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1试验前应与委托方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数量、最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5.2了解试验现场情况:包括试验的位置、道路、场地平整、水、电源及障碍物,现场检测实施的可行性。
5.3应按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1)试验桩的平面位置、编号;(2)试验桩的设计要求(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3)试桩现场施工记录;(4)试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5.4对于每个工程的检测,事先都应制定检测方案。
5.5受检桩的桩头处理。
5.5.1灌注桩(1)应凿除桩顶浮浆、捣制桩帽,应配置必要的桩帽承压钢筋网;(2)桩帽的砼强度宜大于原桩身砼强度一级,达到强度90%以上才能进行试验;(3)桩帽中心应在原柱的中心线上,顶面抹平,标明中心十字线;(4)桩帽顶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5.5.2预应力管桩:(1)锯过的桩桩顶必须磨平,桩头应用夹具箍着,防止压破桩头(桩顶有法兰盘的可不用夹具箍着)。
(2)桩顶标高控制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堆载法静载试验及低应变检测方案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及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试验检测方案×××××××有限公司2013年×月×日目录1、说明 (1)2、工程概括 (2)3、检测要求 (2)4、检测依据 (2)5、检测目的 (2)6、地质条件 (3)7、检测设备 (3)8、检测方法 (3)9、质量保证措施 (7)10、安全保证措施 (8)一、说明1、本方案只对××××××工程中桩基础检测。
2、本方案共9页,如有涂改、删除、少页等情况,本方案则作废。
3、在检测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如地质变化造成检测桩位变化,需经检测方确认后方可检测。
4、本方案一式三份,最终解释权归检测方负责解释。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二、工程概括×××××办公楼位于×××××,周边地势较平坦。
桩形式采用预应力预制管桩,桩径为400m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850KN,持力层为卵石层,混凝土等级C80。
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三、检测要求1、静载试验:根据地址勘探报告、设计图纸以及现场检测条件,拟定对所有桩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按图纸设计要求,静载试桩的数量不少于1%,且不少于3根,本工程施工总桩数为100根,取样数量为3根。
2、低应变检测:按图纸设计要求,低应变测试桩的根数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每个承台的抽检数量不少于1根。
对于本工程桩基检测,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不少于1根,总计:抽检数量为30根。
四、检测依据1、规范和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03《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技术规程》DB21/T1450-20062、合同及委托单要求3、岩土勘察报告、桩基施工记录及图纸设计参数五、检测目的桩基施工是否满足设计对桩基础的技术要求,及预制管桩极限承载力1700KN。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堆载法检测细则
1目的为正确使用静力载荷测试仪,保证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操作过程的正确和结果的精确,制定本细则。
2适应范围此实施检测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对各类基桩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3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编制。
4 仪器设备4.1主要仪器设备名称:高压千斤顶、高压油泵、钢平台及压重砼块、基准梁、磁性表座、垫板、JCQ静载荷测试仪、力传感器、MS-50位移传感器(位移表)、JCQ-500FM 油泵流量控制器、传感器屏蔽电缆、控载信号线、仪器电源线、2.5平方二芯(三芯)电力电缆等,具体数量和型号规格应根据试验荷载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采用自动操作记录。
4.2主要仪器设备的安装4.2.1安装支承墩:支承墩的宽度,应根据支承墩底部的地基土承载力和最大试验荷载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少于0.8m。
必要时应对地基土承载力进行验算处理,支承墩与试桩的距离保证不影响试验结果。
4.2.2安装加载装置:(1)加载装置的安装应严格按照从主梁次梁重物的顺序进行,架设时项目负责人现场指挥;(2)各项定位、对中、水平等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3)各工序操作过程应由专人负责安全(包括支承系统),最后由检测项目负责人检查认可。
4.2.3安装基准梁:(1)打设基准梁,试桩与基准桩的距离大于等于4d且不小于2m,基准桩与支承墩的距离大于等于4d不小于2m;(2)基准梁的安装要求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基准梁安装完毕后要保护好,不得碰撞。
4.2.4安装载重物载重物堆放时应保持整齐、平稳、防止倾斜及滑落,堆载量应一次性堆载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4.2.5以上固定部位安装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最后检查确认正常才可进行测试仪器设备安装。
4.2.6在桩头桩帽垂直平稳地安装千斤顶,按高压千斤顶操作规程执行。
4.2.7在高压千斤顶上再安放荷载传感器。
磁性表座放在基准梁合适的位置上,并打开表座上磁性开关以固定表座。
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
合肥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文件合建质安监[2012]53号关于印发《合肥市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各建设、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建设(建管、建发)局:为进一步加强对基桩工程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检测工作质量,现将《合肥市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我站。
附件:《合肥市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基桩检测报告格式》(请至合肥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网站政策法规下载。
网址:/Dept/index.jsp?two_item=1004)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抄报:市城乡建委抄送:各县市区(开发区)质量安全监督站合肥市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1.1 为了确保基桩工程质量,给设计和工程分部施工验收提供可靠数据,现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结合我市的实际现状,制定《合肥市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合肥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市政工程的基桩质量检测。
1.3 基桩质量检测工作应遵循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操作规范、数据准确、评价正确的原则。
1.4 从事基桩质量检测工作的机构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资质证书及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检测机构需配备不低于500吨的配重及相适应的堆载试验平台;从事基桩质量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经安徽省住建厅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测机构内兼职;外地进肥的基桩质量检测机构必须取得安徽省住建厅和合肥市建委的备案许可。
1.5 基桩质量检测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规定,所用计量器具应经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静载反力装置必须具备强度和变形验算书,实际加载不得超过其极限强度的80%。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一、术语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适用于确定桩的承载能力或对桩设计承载力的检测。
三、检测设备试验设备主要有油压千斤顶、压力表、百分表、钢梁、承压板等,其中前三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执行标准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五、基本规定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现场的地质资料;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名称、桩类型、桩总数、建筑类型、层数;试桩号、桩龄期、桩长、桩径、砼标号、设计承载力。
2、检测方案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3、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操作流程1、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一般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土梁与钢梁平台对称放置,平稳地安放于千斤顶和试桩上。
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在压重平台上;要求堆载平台的支点应稳固,堆载量时可利用桩作为堆载支点;2、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3、量测装置:荷载可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桩沉降一般采用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测定。
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中等或小直径桩桩径可安置2个或3个百分表。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实施细则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实施细则1.试验目的1.1 确定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 判定抗压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3 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
2.试验范围混凝土预制桩、各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桩3.试验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4.工作程序4.1仪器设备4.1.1 RS-JYB/C静载试验设备4.1.2 超高压油泵和油压千斤顶及与二者相连的高压油管4.1.3 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柱式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量测荷载;百分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测沉降。
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标定。
4.2试验的准备工作4.2.1 收集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砼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4.2.2 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锚桩布置,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4.2.2.1 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施加。
加载及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4.2.2.1.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1):锚桩数量、锚桩长度和横梁尺寸均应按1.2~1.4倍预估试桩破坏荷载进行设计,锚桩按抗拔桩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 4 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行检测。
4.2.2.1.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
图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装置示意4.2.2.1.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加载重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加载反力。
4.2.2.2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可用压力传感器测定。
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
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1 目的确保基桩检测工作的质量,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3 依据3.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3.2 桩基设计文件3.3 岩土勘察报告4 工作流程4.1 接受委托正式接手检测工作时,应获得委托方书面形式的委托函,以了解工程概况,明确委托方意图即检测目的,同时也使即将开展的检测工作进入合法轨道。
4.2 调查、资料收集为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和现场实施的可行性,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将尽可能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必要时安排检测技术人员到现场踏勘,使基桩检测工作做到有的放失,以提高检测质量。
主要收集内容有: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受检桩设计施工资料、桩位平面图、现场辅助条件情况(如道路情况、水、电等)及施工工艺等。
其中受检桩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桩号、桩横截面尺寸、设计桩顶标高、检测时桩顶标高、施工桩底标高、施工桩长、成桩日期、设计桩端持力层及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等。
4.3 制定检测方案在明确了检测目的并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料后,相关技术人员着手制定检测方案,以向委托方书面陈述检测工作的形式、方法、依据标准和技术保证。
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抽样方案、检测方法、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桩头的加固处理、试验周期等等。
检测方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4.4 前期准备4.4.1 检测的仪器设备1 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组织配套、合理的检测设备,如根据预估最大试验荷载合理选择千斤顶(其承载能力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菏载的1.2倍)和压力表或压力(荷载)传感器(试验压力应在其量程的30%—80%范围内)。
检测前应对仪器进行系统调试,所有计量仪器必须在计量检定的有效期内。
2 现场检测环境有可能受到温湿度、电压波动、电磁干扰和振动冲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满足仪器的使用要求,此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1.采取有效遮挡措施,以减少温度变化和刮风下雨的影响,尤其在昼夜温差较大且白天有阳光照射时更应注意;2. 使用时应远离强磁场,传感器通信电缆采用屏蔽电缆线等),以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细则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细则1、试验目的确定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适用范围(1)对于本项目,本检测适用CFG桩、水泥土搅拌桩、柱锤冲扩桩等;(2)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3)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2、检测评定依据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2)《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J256-2014);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TB10414-2003);5)《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程》(TB 10402-2007/J269-2007);3、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3)承压板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且有足够的刚度。
(2)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三、现场检测
1、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 一致。
2、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 台底标高一致。
3、对作为锚桩用的灌注桩和有接头的混凝土预 制桩,检测前宜对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注: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 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 验荷载值。
3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 综合分析确定:
① 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 型Q 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 的荷载值。
② 根 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曲线尾 部出 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25
注: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
三、 检测数量
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 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 压承载力特征值:
①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 ②地 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③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 根, 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 数在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 根。
②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和桩底反力测定时, 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并按本规范附 录B 绘制桩身轴力分布图,计算不同土层的 分层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值。
2、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 析确定:
①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 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④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 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
⑤固定和支撑位移计(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 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下表
基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堆载法实施细则
1.检测目的确定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和评价桩基础工程的承载质量,作为验收依据。
2.适应范围此实施检测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对各类基桩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3.检测依据3.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3.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4.抽样原则4.1设计单位或质监部门对受检桩桩位提出具体要求。
4.2仲裁检测或对整体桩基工程进行评价时,检测单位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数量、受检桩位。
4.3随机抽样检测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5.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1试验前应与委托方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数量、最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5.2 了解试验现场情况:包括试验的位置、道路、场地平整、水、电源及障碍物,现场检测实施的可行性。
5.3应按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1)试验桩的平面位置、编号;(2)试验桩的设计要求(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3)试桩现场施工记录;(4)试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5.4对于每个工程的检测,事先都应制定检测方案。
5.5受检桩的桩头处理。
5.5.1灌注桩(1)应凿除桩顶浮浆、捣制桩帽,应配置必要的桩帽承压钢筋网;(2)桩帽的砼强度宜大于原桩身砼强度一级,达到强度90%以上才能进行试验;(3)桩帽中心应在原柱的中心线上,顶面抹平,标明中心十字线;(4)桩帽顶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5.5.2预应力管桩:(1)锯过的桩桩顶必须磨平,桩头应用夹具箍着,防止压破桩头(桩顶有法兰盘的可不用夹具箍着)。
(2)桩顶标高控制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合肥市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
合肥市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1.1 为了确保基桩工程质量,给设计和工程分部施工验收提供可靠数据,现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结合我市的实际现状,制定《合肥市基桩质量检测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合肥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市政工程的基桩质量检测。
1.3 基桩质量检测工作应遵循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操作规范、数据准确、评价正确的原则。
1.4 从事基桩质量检测工作的机构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资质证书及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检测机构需配备不低于500吨的配重及相适应的堆载试验平台;从事基桩质量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经安徽省住建厅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测机构内兼职;外地进肥的基桩质量检测机构必须取得安徽省住建厅和合肥市建委的备案许可。
1.5 基桩质量检测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规定,所用计量器具应经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静载反力装置必须具备强度和变形验算书,实际加载不得超过其极限强度的80%。
1.6 《细则》中的“基桩质量”是指《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的主控项目“桩体质量(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桩身承载力)”。
第二章基本规定2.1基桩质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桩身完整性的低应变法、高应变法、钻芯法和声波透射法,检测承载力的静载试验、高应变法。
静载试验又分为竖向抗压试验、水平试验和竖向抗拔试验。
基桩检测方法应根据桩基设计等级、基桩特点、方法适应性,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表3.1.2检测目的合理选择,必要时应采用两种或多种检测方法。
基桩竖向静载试验检测方案(抗压、抗拔、超声、低应变)
XXX工程基桩检测方案编写:审核:批准:委托单位:编制单位:单位地址:联系人:编制日期:目录1服务承诺及质量保证承诺 (3)2方案编制依据及检测目的 (3)2.1方案编制依据 (3)2.2检测目的 (3)3工程概况 (3)4检测方法及抽检数量 (4)4.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4)4.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5)4.3桩身完整性检测 (5)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6)5.1压重平台的要求 (6)5.2桩头处理 (7)6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9)6.1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方法 (9)6.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技术要求 (9)6.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检测仪器设备及工作内容 (10)6.4需施工单位现场配合、准备的工作 (10)7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 (10)7.1低应变法 (10)7.2声波透射法 (12)8检测工期估算 (14)8.1单桩抗压静载试验 (14)8.2单桩抗拔静载试验 (14)8.3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 (14)8.4编写报告 (14)9保证本工程检测安全的方法和措施 (14)10拟投入检测人员 (15)11拟配备的检测设备 (16)检测方案会签栏 (17)1服务承诺及质量保证承诺严格遵守检验工作程序,执行国家、行业和地区有关检验的标准、规范,为委托单位提供科学公正、准确可靠、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确保实现以下承诺:质量承诺: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如因检测工作不到位或检测成果资料错误,造成委托方工程损失的,按国家或广西区现行建筑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以上段落可以修改或删除)2 方案编制依据及检测目的2.1方案编制依据2.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1.2本工程图纸;2.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2.1.4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
2.2检测目的2.2.1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检测,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2.2采用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进行检测,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2.3采用声波透射法对已预埋好声测管的灌注桩进行检测,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2.2.4采用低应变法对基桩进行检测,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一、引言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是评估钢筋混凝土桩垂直方向承载力和抗拔性能的重要方法。
本文档旨在制定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实施细则,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目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钢筋混凝土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变形性状和滞回曲线等参数。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为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三、试验准备1. 试验前需对试验场地进行勘察,确定桩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2.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试验所需荷载范围和荷载持续时间。
3. 检查试验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4. 安排试验人员,并确保其熟悉试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试验步骤1. 桩的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试验场地上钻孔,安装钢筋混凝土桩。
2. 桩身清理:清除桩身表面的污物和松散物,确保表面洁净。
3. 记录桩长:使用测量仪器准确记录桩的实际长度。
4. 测量桩身直径: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桩身的直径,并记录数据。
5. 安装测量设备:根据试验要求,安装相应的测量设备,如变形计、应变计等。
6. 施加荷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大型荷载设备逐渐施加荷载到试验荷载。
7. 荷载持续时间:根据试验要求,在达到试验荷载后持续一段时间,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8. 卸载:逐渐卸载试验荷载,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9. 变形测量:在不同载荷下,测量记录桩身的变形情况。
10. 数据整理:整理试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
11. 撤除试验设备:试验结束后,将试验设备和仪器从试验场地撤除。
12. 数据分析和报告: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写试验报告,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五、注意事项1.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试验期间需保持试验场地的安全和整洁,严禁乱丢杂物和打乱桩的布置。
3. 试验人员应熟悉相关仪器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桩基静载试验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案-桩基静载试验桩基检测试验⽅案桩基检测试验⽅案⼀、⼯程概况:本⼯程的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桩底位移检测、桩⾝轴⼒、桩侧侧摩阻⼒检测等:⼆、检测⽅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法:《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程》及本⼯程的桩基施⼯说明、桩位平⾯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三、现场要求:(1)⼀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以照明和设备⽤电。
临时⽤房⼀间(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作的正常进⾏。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
(4)⼯程桩⾼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案的要求进⾏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低应变动测、⾼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天通知。
⼀般在⼀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作。
桩⾝、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轴⼒、测摩阻⼒检测在静载试验进⾏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机械和⼯艺是否满⾜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
5、⾼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及桩⾝完整性。
6、声波透射法检测提供桩⾝完整性并判定桩⾝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查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知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施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0 倍,依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 加载反力装置可依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结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施安装表示图如图一、二,其余方案同),反力装置能供给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③ 沉降量丈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批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办理要求①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裂层和脆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 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优秀接触, 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 基准梁应拥有必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防止振动或其余外界要素的影响。
设施安装表示图二:(2)、慢速保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迅速保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 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 2 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此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⑶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固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固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出,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 2 倍,每卸一级,保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剩余沉降量,保持 3 小时。
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地基静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它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的细则,主要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试验的操作流程等方面。
以下是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的详细内容。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收集地基信息:收集与试验地点相关的地质勘察、土壤力学试验等资料,了解地基的地质情况、土层分布、土壤类型等信息。
2.确定试验地点:根据工程需求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试验地点,确保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
3.设计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和实际情况,制定试验方案,确定试验的载荷大小、试验时间等参数。
4.准备试验设备和仪器:根据试验方案的要求,准备所需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包括静载试验机、测量仪器、传感器等。
5.安全措施: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试验现场的管理、人员的安全等方面。
二、试验方案的制定1.确定载荷形式:根据试验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试验时的载荷形式,可以选择单点加载、均匀加载或分段加载等方式。
2.确定试验载荷大小:根据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和工程设计要求,确定试验时所施加的载荷大小,应保证试验载荷在地基承载力范围内。
3.确定试验时间:根据试验要求和工程设计要求,确定试验的持续时间,一般需要多次测量并进行时间累积。
4.确定试验测量参数: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试验中需要测量的参数,包括地表沉降、地表倾斜、地下水位等。
三、试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1.试验机:选择合适的静载试验机,根据试验载荷和试验方式,确定试验机的型号和规格。
2.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用于测量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理量,包括载荷、位移、沉降等参数。
3.测量仪器:准备合适的测量仪器,用于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采集和记录,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显示仪表等。
4.校准和校验:对试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校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试验的操作流程1.准备试验现场:清理试验现场,确保试验区域的平整和清洁,设置试验仪器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并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基桩静载荷试验实施方案
基桩静载荷试验实施方案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山东铁正工程试验检测中心2003年12月基桩静载荷试验实施方案1、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较为直观,成果可靠的原始测试方法。
通过静载试验可以直观而且准确地了解基桩的承载能力情况。
2、检测依据标准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3、静载试验方案⑴、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①、试验目的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②、技术标准试验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进行,根据规范要求,对于粉土和粘性土,在灌注桩成桩15天后进行现场试验。
静载荷试验采用锚桩反力梁装置系统,设备安装图(略)。
a、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按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该级增减量的±10%。
b、试验步骤符合的规定每级荷载施压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小时内桩顶沉降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小时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
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小时,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小时,测读时间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c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c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稳定标准。
c3: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
⑵、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①、试验目的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②、技术标准试验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根据规范要求,对于粉土和粘性土,在灌注桩成桩15天后进行现场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1. 目的为了规范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含堆载法和锚桩法)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后三种国标或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1 检测数量及预期最大加载量的确定静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按规范的要求执行。
对于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静载荷试验,要求加载至破坏,预期最大加载量为设计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试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
对于工程桩静载试验,当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小于设计采用特征值的2倍时,应由委托方明示或书面委托,并在合同书或报告中说明。
静载试验前,一定要告知委托方拟测各桩的预期最大加载值并得到委托方的认可。
4.2 现场准备4.2.1 安排组成静载试验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现场检测工程师和测试工人组成。
4.2.2 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拟测桩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
加载型式(堆载或锚桩)、预计最大加载值、桩型、桩长、桩端持力层、是否存在明显的负摩擦力因素(预压、大量抽排水);拟测桩桩身砼强度等级及龄期、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或锚桩砼龄期等。
了解测试坑的开挖深度大小及试验桩桩顶标高。
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发布日期:版次号:批准:审核:编写: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确定各种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及评价。
2 编制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JGJ 106-20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 15-31-20033 检测仪器及设备3.1 主要采用武汉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桩基静载测试分析系统,以及电动高压油泵、千斤顶、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油压表、钢梁、基准梁、表座、垫板、承重平台和反力系统(堆重、锚桩、锚桩堆重联合等)等组成静载荷系统。
3.2 仪器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调试,计量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3.3 仪器有严格的使用、检查、维修、检定等记录。
4 检测数量检测数量是根据有关规范、规程及规定,一般由质监、监理、设计及甲方等方面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对同一地质、施工条件下的桩基,试验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粤建科字[2000]137号、穗建筑2001-395号)。
5 检测实施方法5.1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5.1.1 事先了解试验的目的、要求的试验荷载、试验场地情所需设备等,必要时做好试验技术方案。
5.1.2 应收集的基本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资料(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施工原始记录(打、压桩或成桩记录等)、桩位布置图、编号及相应的试验要求等;5.1.3 受检桩的桩头处理:5.1.3.1 灌注桩:被检测桩应事先凿去浮浆,捣制砼桩帽,桩帽顶面应水平、平整、并与原桩身对中,桩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应大于原桩身混凝土强度1-2级,且不低于C30;可在桩顶配置加密钢筋网2-3层,或以薄钢板圆筒作成加劲箍与桩顶混凝土浇成一体,用高标号砂浆抹平,必要时要进行强度验算,以防试桩时出现桩帽破裂。
关于进行静载试验堆载的规范要求
..关于进行静载试验堆载的规范要求————————————————————————————————作者:————————————————————————————————日期:关于进行静载试验堆载的规范要求机械设备规范1、安全员应定期检查吊车主钢丝绳是否发生起毛、断股的情况,如有发现应立即跟换,其他未发现磨损的,使用周期为6个月。
做好每台吊车钢丝绳跟换时间记录,并记录在册。
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和连接用编结连接时,编接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小于300mm。
连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75%。
2、吊车驾驶员应定期检查吊车,勤打黄油,换机油机滤,轮胎等等,及时预防吊车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耽误工期。
3、货车驾驶员应该检查货车,包括刹车、底盘、轮胎、勤打黄油,及时预防货车在转场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4、货车驾驶员在装货、卸货的过程中应及时查看车辆自身的状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装、卸货。
5、安全员应定期对用于桩基检测的设备和仪器进行维修保养,一旦发现有问题的仪器应及时送去专门维修的单位进行修理,确保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影响检测施工的进行。
6、电工应定期检查用于桩基检测的电缆线,确保电缆线不漏电、不缺项等等,确保电缆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影响检查施工的进行。
7、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8、试验配重块规格要求:9M×0.4M×0.45M;9M×0.45M×0.45M。
其它不匹配规格不得使用。
9、试验主梁要求:长度不小于9M且需承受力大于所测桩极限承载力的1.5倍。
10、起重机械不得使用铸造吊钩,需使用锻造吊钩。
不得超负荷使用。
吊钩直接挂在构件(配重块、大梁、传立柱、仪器设备等)吊环中时,不能硬别,以免使钩身受侧向力产生扭曲变形。
吊钩的表面不应有裂纹,如有裂纹应报废。
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0%应报废;吊钩的扭转变形在钩身扭转角度超过10度时应报废;吊钩的钩柄有塑性变形时需报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检测目的确定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和评价桩基础工程的承载质量,作为验收依据。
2.适应范围此实施检测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对各类基桩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3.检测依据3.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3.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4.抽样原则4.1设计单位或质监部门对受检桩桩位提出具体要求。
4.2仲裁检测或对整体桩基工程进行评价时,检测单位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数量、受检桩位。
4.3随机抽样检测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5.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1试验前应与委托方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数量、最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5.2了解试验现场情况:包括试验的位置、道路、场地平整、水、电源及障碍物,现场检测实施的可行性。
5.3应按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1)试验桩的平面位置、编号;(2)试验桩的设计要求(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3)试桩现场施工记录;(4)试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5.4对于每个工程的检测,事先都应制定检测方案。
5.5受检桩的桩头处理。
5.5.1灌注桩(1)应凿除桩顶浮浆、捣制桩帽,应配置必要的桩帽承压钢筋网;(2)桩帽的砼强度宜大于原桩身砼强度一级,达到强度90%以上才能进行试验;(3)桩帽中心应在原柱的中心线上,顶面抹平,标明中心十字线;(4)桩帽顶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5.5.2预应力管桩:(1)锯过的桩桩顶必须磨平,桩头应用夹具箍着,防止压破桩头(桩顶有法兰盘的可不用夹具箍着)。
(2)桩顶标高控制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5.6试验桩因需放置千斤顶而挖开桩四周土坑时,土坑要求稳固、不塌方,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5.7根据现场试验具体要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并配置必要工具和有关记录表格。
5.8合理安排运输队伍和堆载设备安装人员。
5.9检查试验环境条件:检查场地道路是否能行走吊车和平板车、试验场地是否平整,检查支承墩地基是否稳固。
5.10检查加载架是否按最大加载量要求配置,加载架的安全性是否满足试桩要求,检查堆载队伍和运输设备。
6.仪器设备6.1主要仪器设备名称:高压千斤顶、高压油泵、钢平台及压重砼块、基准梁、磁性表座、垫板、JCQ静载荷测试仪、力传感器、MS-50位移传感器(位移表)、JCQ-500FM油泵流量控制器、传感器屏蔽电缆、控载信号线、仪器电源线、2.5平方二芯(三芯)电力电缆等,具体数量和型号规格应根据试验荷载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采用自动操作记录。
6.2主要仪器设备的安装6.2.1安装支承墩:支承墩的宽度,应根据支承墩底部的地基土承载力和最大试验荷载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少于0.8m。
必要时应对地基土承载力进行验算处理,支承墩与试桩的距离保证不影响试验结果。
6.2.2安装加载装置:(1)加载装置的安装应严格按照从主梁次梁重物的顺序进行,架设时项目负责人现场指挥;(2)各项定位、对中、水平等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3)各工序操作过程应由专人负责安全(包括支承系统),最后由检测项目负责人检查认可。
6.2.3安装基准梁:(1)打设基准梁,试桩与基准桩的距离大于等于4d且不小于2m,基准桩与支承墩的距离大于等于4d不小于2m;(2)基准梁的安装要求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基准梁安装完毕后要保护好,不得碰撞。
6.2.4安装载重物载重物堆放时应保持整齐、平稳、防止倾斜及滑落,堆载量应一次性堆载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6.2.5以上固定部位安装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最后检查确认正常才可进行测试仪器设备安装。
6.2.6在桩头桩帽垂直平稳地安装千斤顶,按高压千斤顶操作规程执行。
6.2.7在高压千斤顶上再安放荷载传感器。
磁性表座放在基准梁合适的位置上,并打开表座上磁性开关以固定表座。
位移表安装在磁性表座上,具体按位移表操作规程执行。
6.2.8用位移线、荷载线把位移表、荷载传感器连接到JCQ接线盒上,再用传输线将接线盒连接到JCQ静力载荷测试仪上。
高压油泵与高压千斤顶用高压油管连接。
高压油泵与油泵流量控制器用屏蔽电缆连接,电流从油泵流量控制器输入通过频率变换再输入高压油泵电机。
用控制线把油泵流量控制连接到JCQ静力载荷测试仪上。
6.2.9其它(1)应检查试验场地的电源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应明确测试区域范围,悬挂警示标牌;(2)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后,由检测项目负责人最后检查确认正常才可开始试验。
6.3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及注意事项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见相应的操作规程。
7.检测步骤和方法7.1测试程序7.1.1根据试桩要求或验收要求确定最大试验荷载。
7.1.2确定荷载分级,每级加荷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计算每级荷载的大小。
7.1.3JCQ静力载荷测试仪配套系统开始进行检测操作。
1.对连接好的测试仪设备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接通供电电流,打开仪器开关,显示器显示实时钟并开始启动。
3.按仪器回车键清零,进行全清以清除上次测试的无用数据。
4.用仪器面板的10显示键,8个功能键,10个数字键操作,在各个设置窗。
5.口进行能数设置,通道设置,传感器标定系数设置,试桩编号设置、限制荷载设置,加载保护时间设置。
6.试桩加载;首先检查各位移表、力传感器是否为0,否则应清零。
按(自动)键,指示灯亮,设置单级荷载值,控制荷载值,高压油泵启动开始试桩,按(荷载/位移)及数字键,监视荷载及沉降,当荷载达到控制荷载时高压油泵停止工作。
待荷载值低于设计的补载下限时,油泵再次工作进行补载直至控载值又自动停止。
一旦稳定完,机内蜂鸣器鸣响30秒,若自动状态则自动加下一级荷载。
直到达到限制荷载值或终止加载条件。
仪器能按加载方式确定的时间序列自动采数。
7.卸载:按(控制荷载)(数据设置)及数字键,将卸载值在仪器上设定后,缓慢转动高压油泵回油把柄。
千斤顶卸荷,至油泵启动工作,立即关闭油泵把柄。
仪器根据15,15,30的时间(慢速加荷法)或5,15的时间(快速加荷法)序列自动采数,一小时后(快速加荷法是15分钟后)蜂鸣器鸣响30秒,提醒操作人员可卸下一级荷载,直至结束。
8.详细操作按JCQ静力载荷测试仪操作规程执行。
7.1.4用于指导设计和争议的桩基工程的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其他工程桩的检验,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试验桩直到试验破坏,工程桩直到最大试验荷载,然后分级卸载到零。
快速维持荷载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时加一级荷载。
7.1.5试验加载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时,每级加荷时间到1小时后,若最后15min时间间隔的桩顶沉降增量大于相邻15min时间间隔的桩顶沉降增量时可以加下一级荷载。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时,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在每小时内小于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可加下一级荷载。
7.1.6终止加载参照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106-2003执行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2.慢速维持荷载法,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4.当荷载一沉降曲线呈缓慢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5.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7.1.7试验卸载:当加荷程序执行完成后,加载转为卸载。
每级卸载值为加载的两倍,每级卸荷维持时间为1h(如采用快速加荷法时,每级持荷时间为15min)。
7.2数据记录按桩基静载数据记录表进行记录。
7.2.1应记录千斤顶数、位移传感器(位移表)、荷载传感器的型号、规格和编号,及荷载传感器系数、静力荷载测仪卡号。
7.2.2加荷前检查各位移表、荷载传感器是否为零,否则应清零。
7.2.3慢速加荷法每级加载后,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
以后每隔15min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读一次。
采用快速加荷法一般每隔1h加一级荷载,按5,15,30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
7.2.4慢速加荷法每级卸荷后隔1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30min再读一次。
全部卸荷后,维持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读一次。
快速加荷法的卸载,每隔5,15min各读一次数,再往下一级卸载。
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2h,测读时间为第5,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7.2.5原始数据在书写时或统计时发生错误,检测人员应在该数据上划上双横线,然后在上面重新书写数据,并签名。
7.2.6试验完毕后检测人员必须在记录上签名,并将静力载荷测试仪器关机后,带回办公室,用本仪器提供的串行通讯线与电脑串行口连接,将机内数据传送至电脑,供电脑打印原始数据表、数据汇总表、S-logt、S-logQ、Q-S曲线。
8.异常情况处理8.1如发生突然停电,采用持荷方式等通电后再恢复正常试验。
为确保试验正常进行,工地应配备手动油泵。
8.2如发生漏油情况,先对系统进行检查,轻微的要经常进行补载,严重的要更换配件,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8.3如试验装置发生倾斜,应重新合理分布堆载重物,严重的应卸载重新安装(或吊装)。
8.4当桩静载试验加载中,桩身突然下降过大时,应首先检查加载设备,沉降量测试系统有无异常。
确定是桩身破坏的应在原始记录中详细说明。
8.5在静载试验中,中途因故停止试验后,恢复试验时,应先加载至前一级荷载,稳定后继续进行试验。
同时应在原始记录中,详细说明试验中断原因,起止时间,处理过程等。
8.6试验加载中未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试验满足终止加载条件时,应立即通知委托方或监理单位及当地质检部门共同处理。
9.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9.1根据原始数据汇总出现沉降汇总表。
9.2绘Q ~S 曲线和S ~lgt 曲线,以及其他辅助分析曲线。
9.3极限承载力的确定9.3.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时,单桩极限承载力按如下原则确定:1.根据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出极限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