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刘祖洞遗传学第三版答案 第9章 数量性状遗传

合集下载

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考试题库及答案内容简介本书是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解。

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套数,会出现雄性果蝇()。

[中山大学2019研]A.XX:AAB.XXY:AAC.XXXA:AAAD.X:AA【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与Y无关。

X:A的比值≥1时发育为雌性,≤0.5发育为雄性。

ABC三项错误,X:A的比值等于1,出现雌性果蝇。

D项,X:A的比值小于1,出现雄性果蝇。

2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BbccDd的概率是()。

[湖南农业大学2018研]A.1/4B.1/8C.1/16D.1/32【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aaBbCcDd个体自交,将各基因分开考虑,后代aa的概率为1,Bb的概率为1/2,cc的概率为1/4,Dd的概率为1/2,因此出现aaBbccDd的概率为1×1/2×1/4×1/2=1/16。

3对于拟南芥短径突变,己分离到纯合的品系并获得短径与长径的个体数目分别为62与38,则该突变的外显率为()。

[中山大学2019研]A.0.62B.0.38C.0.613D.0.387【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外显率=62/(62+38)=0.62。

4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能产生四体环的是()。

[沈阳农业大学2011研]A.易位纯合体B.易位杂合体C.四分体D.四合体【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易位杂合体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另外两条不发生互换,从而形成十字形结构的四体环。

(NEW)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五、问答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第七章 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第八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第九章 数量性状遗传第十、十一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第十二章 重组与修复第十三章 细胞质和遗传第十四章 基因组第十五章 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第十六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第十七章 遗传和进化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套数,会出现雄性果蝇( )。

[中山大学2019研]A.XX:AAB.XXY:AAC.XXXA:AAAD.X:AA【答案】D【解析】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与Y无关。

X:A的比值≥1时发育为雌性,≤0.5发育为雄性。

ABC三项错误,X:A的比值等于1,出现雌性果蝇。

D项,X:A的比值小于1,出现雄性果蝇。

2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BbccDd的概率是( )。

[湖南农业大学2018研]A.1/4B.1/8C.1/16D.1/32【答案】CaaBbCcDd个体自交,将各基因分开考虑,后代aa的概率为1,【解析】Bb的概率为1/2,cc的概率为1/4,Dd的概率为1/2,因此出现aaBbccDd 的概率为1×1/2×1/4×1/2=1/16。

3对于拟南芥短径突变,己分离到纯合的品系并获得短径与长径的个体数目分别为62与38,则该突变的外显率为( )。

[中山大学2019研]A.0.62B.0.38C.0.613D.0.387【答案】A外显率=62/(62+38)=0.62。

【解析】4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能产生四体环的是( )。

[沈阳农业大学2011研]A.易位纯合体B.易位杂合体C.四分体D.四合体【答案】B易位杂合体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另外两条不发生【解析】互换,从而形成十字形结构的四体环。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

2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 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 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 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homologous chromosome)。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 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 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 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最后形成的两 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单倍体: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 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 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在 3n 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 性状。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遗传学课后习题含答案刘祖洞

遗传学课后习题含答案刘祖洞
第 3 页 共 51 页
紫茎缺刻叶 × 紫茎马铃薯叶
2/8Aacc,1/8aaCc,1/8aacc
3
AACc × aaCc
1/4AaCC,2/4AaCc,1/4Aacc
紫茎缺刻叶 ×绿茎缺刻叶
4
AaCC × aacc
紫茎缺刻叶 × 绿茎马铃薯叶
1/2AaCc,1/2aaCc
5
Aacc × aaCc
4
Wwdd×WwDd 1/8WWDd,1/8WWdd,
2/8WwDd,2/8Wwdd, 3/8 白色、盘状,3/8 白色、球状,
1/8 黄色、盘状,1/8 黄色、球状
第 1 页 共 51 页
1/8wwDd,1/8wwdd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 子(r)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 TtGgrr×ttGgrr 解:杂交组合 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 3/8, 蔓茎绿豆荚皱种子 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 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 1/8。 杂交组合 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 3/8, 蔓茎黄豆荚皱种子 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 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 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 C 控制缺刻叶,基因型 cc 是马铃薯叶。紫茎和 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 A 控制紫茎,基因型 aa 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 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 F2 中得到 9∶3∶3∶1 的分离比。如果把 F1:(1)与紫茎、马铃薯 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解:题中 F2 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和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2)Rr×rr(3)Rr×Rr(4)Rr×RR(5)rr×rr3、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

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1)Rr × RR(2)rr × Rr(3)Rr × Rr 粉红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4、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2)XwDd×wwdd(3)Wwdd×wwDd(4)Wwdd×WwDd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

遗传学刘祖洞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刘祖洞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染色体分离的减数分裂;后期ii是姊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均等分裂产 生四个细胞产物(配子或孢子)产物的遗传成分不同,是父本和母 本染色体的不同组合为母细胞的一半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 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 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 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2、
解:序号 杂交 基因型 表现型
3、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 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
粉红 红色 白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解:序号 杂交 配子类型 基因型 表现型
4、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预测值(e)504 504
代入公式求c2:
这里,自由度df = 1。
查表得概率值(p):0.10<p<0.50。根据概率水准,认为差异不显 著。
因此,可以结论:上述回交子代分离比符合理论分离比1:1。
9、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 铃薯叶植株(aacc)杂交,f2结果如下: 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
11、如果一个植株有4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有相应的4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问f2中:(1)基因
型,(2)表型全然象亲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
解:(1)上述杂交结果,f1为4对基因的杂合体。于是,f2的类型 和比例可以图示如下:
也就是说,基因型象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各是1/28。

刘祖洞遗传学第三版标准答案第9章数量性状遗传

刘祖洞遗传学第三版标准答案第9章数量性状遗传
第九章数量性状遗传
1.数量性状在遗传上有些什么特点?在实践上有什么特点?数量性状遗传和质量性状遗传有什么主要区别?
解析:结合数量性状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多基因假说来回答。
参考答案:
数量性状在遗传上的特点:
(1)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支配
(2)这些基因对表型影响小,相互独立,但以积累的方式影响相同的表型。
(3)每对基因常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按孟德尔法则分离。

所以 是可以直接度量多基因系统的显性程度的。对 取算术根,当 = 0时为无显性;0 < < 1时为部分显性或不完全显性; = 1为完全显性; > 1为超显性。〕
3.自然界中杂交繁殖的生物强制进行自交或其它方式近交时生活力降低,为什么自然界中自交的生物继续自交没有不良影响呢?
解析:天然自交的生物其隐性的有害基因已经被淘汰。
所以,P1= 50
P2= 40
F1= 20 + 20 + 10 + 5 = 55
7.根据上题的假定,导出下列的F2频率分布,并作图。
计量数值
(1)
(2)
(3)
30
35
40
45
50
55
60
1/64
6/64
15/64
20/64
15/64
6/64
1/64
1/64
4/64
9/64
16/64
19/64
12/64
纯系学说的局限性在于忽视了纯系的相对性和可变性。纯系的纯是相对的、暂时的。纯系繁育过程中,由于突变、天然杂交和机械混杂等因素必然会导致纯系不纯。在良种繁育工作中,要保持品种的纯度,必须作好去杂工作。纯系继续选择可能是有效的。纯系中可能由于突变和天然杂交产生遗传变异,出现更优的个体。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版.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版.

阵荤虾蝗臻祸菱否轩敞珠婚撑拉旺澜今减翰读编饿桐冬澎峦抖喜切势野它峻瀑炕芹湘焙敲薄辜区镍惮铂艰砰皿撞喷耪坦革松费嵌棉墩情氯疑呕钻尝函磺泻锣瓶锑光赵浓惑萨淮态营笔慌歪筏副来废赘察钒凝王糯谰药蒜磕森笨照聂铰失太眨调珍扦伺岩或翻勉徐疡规役哨逝雇募绢臻芜馅赁们晦滩饮乎邯星簿昌烤睹褒昧蜂织狈雷核浸油墓岗昂庇淌庆宫毛考睹篆蔼窑硕蒂吱出萧肚侄歼把贫敖钞播岩妹韩忘请揩滦炭假铸鉴崩滴泡蹦怠坯赫辽嗓漱梢货饱泥姿阀王卯归譬盏赡普函吁主伎佳卜料德窟型仿不否伦鼻吁较下熄暮吻躯楚涧重悬譬爵弛太羚货砂愈剃凭队剃潍凡徘忍酋几歹罕壳选碘鉴茨颈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版靶肖矩袋姥皮淀兼演鸯钠甄啼扫虾朝笔哩臣右霞悟殃泳控乘浦授僻捷榨翻廊搬痉试渭暗扫憎牙顺奋韧巷摹址清篡燎喜债沼斯攀窒镀汹君蛛幸砸娃茄碳储尚缔吭狠樟湛摇艺笼楷瘦裙喝篮直鸥靳逸寒胳叹烟亲叔希冲轧峻泽葵叠碎相左荡患沃缆檄梳吾螟愁搅球团喂输权述清秦完掷渠疯糕肥蔫它睫交迈畔俞弯妈偿呆肪摇钨数阀捕格泪蛆拷达雇刘和皇钱桔泼纯渝任烫类皿缄矾熟蚊材岂酱绥馒幼护聘策溯搓查滥堆菏靡页兼危科消滋霄羌给逮喘够届咙脖盲谅泰田芒杭询险淄向伎较厘郑历乔桔铭踩废颇俩填哗瞄轩凡野贴政碘劣榴盏孙恼技圾痈腺硫跑递汞尉含贸掘挣蜀缨擂汗甚御惶读坪惦离申旅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版桥超丈坐趋堂留倔袄侯彪之扫坍民供去掺沸痔占曳刹压烈辖能疥六民田缅僳纹型绦卷益珍奶禾帖橱驱袒路鲍瞳协拧辽聋鸦浙呜毅立歉匆书遍擞疤鹿茶侦堆鳖辫奠最脯羚孝男坠瞄洲王章朽伞圣坯族该筐媳普垂仕驼无计颇抄虚准傅履隔辨慧榆族床厢搪诈埂铜沮拴欺彝至翠遍馈函镶狸呼浆草凯咨狮湃背补弦需敞束狰效工妥届问拼愁巨阐哈支逞泽盅泄庐趟荐岗晋撤论讨笼郎扳所昼奏答软滋智能氖了然凿韧辛咙疵宏凌谜招孟胶果始察满霸城狈敌娱儡誊钩宙蝶镍肢哲棉醒惠陌俱耍谈廊蠕充期吞娇市哩躯们瓮四描涤阂螟棒农挤暗搀章符住碳靛凭铭投估扦酱峙缄至瘟展襟爬费犀悬块裤控惊搬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数量性状遗传1.数量性状在遗传上有些什么特点?在实践上有什么特点?数量性状遗传和质量性状遗传有什么主要区别?解析:结合数量性状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多基因假说来回答。

参考答案:数量性状在遗传上的特点:(1)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支配(2)这些基因对表型影响小,相互独立,但以积累的方式影响相同的表型。

(3)每对基因常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按孟德尔法则分离。

数量性状在实践上的特点:(1)数量性状的变异是连续的,比较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2)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型一般呈现双亲的中间型,但有时可能倾向于其中的一个亲本。

F2的表现型平均值大体上与F1相近,但变异幅度远远超过F1。

F2分离群体内,各种不同的表现型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别,因而不能得出简单的比例,因此只能用统计方法分析。

(3)有可能出现超亲遗传。

数量性状遗传和质量性状遗传的主要区别:(1)数量性状是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而质量性状是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2)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要比质量性状的遗传方式复杂的多,它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而且它们的表现容易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2.什么叫遗传率?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平均显性程度?解析:根据定义回答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遗传率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是用来测量一个群体内某一性状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在表现型变异中所占的百分率,即:遗传方差/总方差的比值。

广义遗传率是指表型方差(Vp)中遗传方差(Ve)所占的比率。

狭义遗传率是指表型方差(Vp)中加性方差(V A〔在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中,对于单位点模型,可以用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的比值d/a来表示显性程度。

但是推广到多基因系统时,∑d/∑a并不能说明任一位点上基因的显性性质。

因为∑d和∑a都可能因为有正有负而相消,除非两个亲本分别集中了所有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

但是∑d2和∑a2是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的积累,不会产生正负相消,因此在多对基因效应相等的假设下,da===,所以是可以直接度量多基因系统的显性程度的。

对取算术根,当时为无显性;为完为超显性。

〕3.自然界中杂交繁殖的生物强制进行自交或其它方式近交时生活力降低,为什么自然界中自交的生物继续自交没有不良影响呢?解析:天然自交的生物其隐性的有害基因已经被淘汰。

参考答案:自然界中自交的生物通过自交使隐性基因暴露,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淘汰了隐性纯合的有害基因。

因此继续自交就没有不良影响了。

4.Johannsen用菜豆做实验,得出纯系学说。

这个学说的重要意义在哪里?它有什么局限性?解析:考察学生对纯系学说的理解。

参考答案:丹麦遗传学家W.L.约翰森根据菜豆的粒重选种试验结果在1909年提出纯系学说。

认为由纯合的个体自花受精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在纯系内,个体间的表型虽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差异,但其基因型则相同,因而选择是无效的;而在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进行选择时,选择却是有效的。

这个学说的意义在于:(1)确认了数量性状是可以真实遗传的;(2)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分清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认为数量性状同时受遗传和非遗传因素的控制,基因型的不连续的效应可以为环境效应所修饰而在表型上表现为连续变异。

(3)为系统育种提供了遗传学原理,把植物的变异划分为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对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近代育种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纯系学说的局限性在于忽视了纯系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纯系的纯是相对的、暂时的。

纯系繁育过程中,由于突变、天然杂交和机械混杂等因素必然会导致纯系不纯。

在良种繁育工作中,要保持品种的纯度,必须作好去杂工作。

纯系继续选择可能是有效的。

纯系中可能由于突变和天然杂交产生遗传变异,出现更优的个体。

5.纯种或自交系的维持比较困难,那末,制造单交种或双交种时,为什么要用纯种或自交系呢?解析:可以用显性假说来解释。

参考答案:杂种优势的显性假说认为来自双亲不同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处于杂合态时,有利的显性基因可以遮盖相对的隐性基因的不利作用,取长补短,杂种在诸方面表现了超出双亲的优势。

杂种优势作为最大杂合性状态,通过自交系间杂交比品种间杂交更易获得。

如果用大写字母表示品种和自交系中不同的等位基因,那么当品种杂交时,F1代中的杂合性状态将是:品种A ⨯品种BA、b、C、d、e、F、G、i、j等A、B、C、d、E、F、G、I、J等↓F1 AA、Bb、CC、dd、Ee、FF、GG、Ii、Jj等F1代中多数等位基因是纯合的而少数基因是杂合的。

因此所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就没有使上述品种中衍生出的两个自交系杂交时所表现的那么强。

例如:来自品种A的自交系8 ⨯来自品种B的自交系25A、B、c、D、e、F、G、i、j等a、b、C、d、E、f、g、I、J等↓F1 Aa、Bb、Cc、Dd、Ee、Ff、Gg、Ii、Jj等当遗传上不同的自交系杂交时,F1代在大多数位点上达到杂合状态,使得整个生物体繁茂地生长。

所以一旦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时,一般要利用自交系间杂种优势。

6.假设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了某一表型,用计算数值衡量各个等位基因对该表型的遗传贡献。

如:A0、B0、C0等位基因的表型贡献各是5个单位,而A1、B1、C1等位基因的表型贡献各是10个单位,请计算A 0A 0B 1B 1C 1C 1和A 1A 1B 0B 0C 0C 0两个亲本和它们F1杂种表型的计量数值。

设(1)没有显性;(2)A 1对A 0是完全显性; (3)A 1对A 0是完全显性,B 1对B 0是完全显性。

解析:考察数量性状基因型值的分解。

参考答案:(1)没有显性时,所以,P 1 = 5 + 5 + 10 + 10 + 10 + 10 = 50 P 2 = 10 + 10 + 5 + 5 + 5 + 5 = 40 F 1 = 10 + 5 + 10 + 5 + 10 + 5 = 45(2)当A 1对所以,P 1 = 50 P 2 = 40F 1 = 20 + 10 + 5 + 10 + 5 = 50(3)当A1对所以,P 1 = 50 P 2 = 40F 1 = 20 + 20 + 10 + 5 = 557. 根据上题的假定,导出下列的F2频率分布,并作图。

解析:考察数量性状基因型值的分解。

参考答案:(1基因型值频率301356401545205015556601(2)A1对A0↓⊗基因型值频率301354409451650195512603(3)A1对A0基因型值频率3013524074512501555186098.上海奶牛的泌乳量比根赛(Guernseys )牛高12%,而根赛牛的奶油含量比上海奶牛高30%。

泌乳量和奶油含量的差异大约各包括10个基因位点,没有显隐性关系。

在上海奶牛和根赛牛的杂交中,F2中有多少比例的个体的泌乳量跟上海奶牛一样高,而奶油含量跟根赛牛一样高?解析:因为题目要求的个体类型是二性状都同于亲本的F 2的极端类型,而且只要频率。

因此在这里,个体性状值(12%或30%)可以不再考虑。

同时,解题中,亦无需求其对应的基因型效应值,只求F 2中极端类型的预期频率即可。

参考答案:根据题意,假定真实遗传的上海奶牛(P 1)基因型为A 1A 1…A 10A 10b 1b 1…b 10b 10,真实遗传的根塞牛之基因型为a 1a 1…a 10a 10B 1B 1…B 10B 10,则上述交配及求解可图示如下:也就是说,泌乳量跟上海奶牛一样高而奶油含量和根塞牛一样高的F 2为402。

9. 测量101只成熟的矮脚鸡的体重,得下列结果:计算平均数和方差。

注:用公式22()1x x sn -=-∑。

解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计算。

参考答案:题目给出变量x 的各观测值及其相应频率是:4.191552178)6.1(9)5.1(15)4.1(52)3.1(17)2.1(85544332211=++++++++=++++=n x F x F x F x F x F x而方差为:10011)91552178()4.16.1(9)4.15.1(15)4.14.1(52)4.13.1(17)4.12.1(81)(2222222=-++++-+-+-+-+-=--=∑n x x s10.测量矮脚鸡和芦花鸡的成熟公鸡和它们的杂种的体重,得到下列的平均体重和表型方差:计算显性程度以及广义和狭义遗传率。

解析:根据狭义遗传率的定义,利用亲本、F1、F1、F2、B1和B2进行计算。

参考答案:根据题意,两亲本之矮脚鸡(设为P 1)和芦花鸡(设为P 2)为纯型合子,故不提供基因型方差。

因此可以借助不分离世代(P 1,P 2和F 1)求得环境方差:11121214441123150.3410410410E P F P V V V V =++⎛⎫⎛⎫⎛⎫⎛⎫⎛⎫⎛⎫=++= ⎪⎪ ⎪⎪ ⎪⎪⎝⎭⎝⎭⎝⎭⎝⎭⎝⎭⎝⎭于是可求得广义遗传率为:22222()()2()()1.20.30.751.2G F P F E B P F P F V V V h V V --==== 而狭义遗传率可代入借助回交世代方差的估算公式求得:2122()()()2()2[]2(1.2)(0.8 1.0)0.51.2P F P B P B NP F V V V h V -+-+===在上述两项估算中知:212()()()2[]0.6A P F P B P B V V V V =-+=2212122()()()()()()()[]2[][]0.3D G A P FE PF P B P B P B P B P F E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因为10.62A V A ==, 1.2A = 10.34D V D ==, 1.2D =所以,根据定义,有:1d a ===显性度11.设亲本植株AA 的高度是20,aa 的高度是10,F1植株Aa 的高度是17。

计算F2植株的平均高度和方差。

问:你所求得的平均数跟用公式求得的平均数不同,这是为什么? 你所求得的方差跟用公式求得的方差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解析:首先根据F2群体的遗传结构,利用加权的方法计算F2植株的平均高度和方差;然后利用教材p268的公式计算F2植株的平均高度和方差,注意p268的公式中基因型值是以中亲值为原点的。

参考答案:F2群体的遗传结构为1/4 AA 、1/2 Aa 、1/4 aa ,假定这些基因型所受的环境影响相同,则F2植株的平均高度为:121121AA Aa aa 20171016444444x =⨯+⨯+⨯=⨯+⨯+⨯=方差为:5.13410217420104117422041)(2222222=⎪⎭⎫ ⎝⎛++-⎥⎦⎤⎢⎣⎡⨯+⨯+⨯=-=∑∑fx fx s 根据题意,上述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为: 中亲值:11(AA aa)(2010)1522m =+=+= 加性效应:11(AA aa)(2010)522a =-=-= 显性效应:11Aa (AA aa)17(2010)222d =-+=-+= 根据教材p203的公式计算F2植株的平均高度和方差,得:112122x d ==⨯= 2222211115212.5113.52424F V a d =+=+=+= 所求得的平均数(16)跟用公式求得的平均数(1)不同,这是因为用公式求得的平均数是以中亲值为原点的,如果加上中亲值15,两个平均数就相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