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探究(正式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870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探究

(正式版)

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探究(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我国食品安全过程存在着因多头监管导致的“政

府失灵”和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的问

题。多头监管现状由于受体制限制,改革成本高,且

短期内收效甚微。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入手,提出从制

定《食品安全指南》,出台《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条

例》,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信息网,以及引入“吹哨法

案”等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以期市场本身能够为

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

法》的规定,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

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

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都受到广泛关注,它不但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而且会引起贸易争端甚至政治问题。

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经基本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法规体系,但我国现在对食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特别是最近“一滴香”“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又一次把我国的食品安全推向了风口浪尖。

1我国食品安全存在“两个失灵”

1.1多头监管导致政府监管失灵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中存在的“多头监管”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卫生、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分别负责食品从农场到餐桌链条上的一段,导致各部门在监管中不能形成合力,存在监管交叉和监管漏洞。《食品安全法》颁布后我国成立了食品安

全委员会,但是一方面我国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仅仅是一个协调机构,它没有根本改变“多头监管”的现状;另一方面,它不像欧盟食品安全局和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具有风险评估的职能。《食品安全法》将风险评估交给了卫生部,这样卫生部就兼有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双重职能,这既不符合国际惯例,又可能成为引起监管失灵的一个因素。

1.2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和斯彭斯于1970年提出的,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探究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当交易双方的其中一方对于交易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比

另一方知道更多时,便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再加上生产行为具有“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出现“柠檬市场”,即会使高质量产品市场难以存在,或者市场只能提供低质量的产品。

食品具有“搜寻品、经验品、信任品”三重特性。搜寻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前就知道其特性的产品;经验品是指只在使用后才能确认其特征的产品;信任品是指产品的质量即使在消费之后仍然不能确定。

由于农产品的生物学特性,消费者在食用之后其口感、味道、鲜嫩程度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源于农产品的食品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商品。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食品工业采用更多更先进的加工和包装技术,当今食品与传统食品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消费者即使食用后也难以判断食品的优劣,即食品的

经验性增强;甚至有些特性是消费者根本无法判断的,如激素、细菌、转基因等。可见,食品既是一种经验品又是一种信任品。食品的这两

种特性,使得消费者无法从市场上获取信息,即使生产者之间掌握的信息也不对称。食品市场上就会出现逆向选择,劣质驱逐良质的“柠檬食品市场”由此产生。靠市场,已经不能得到安全、优质的食品,这就是所说的“市场失灵”。

1.3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监管中的“政府失灵”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等诸多部门,改变多头监管困难重重,甚至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短期内想理顺政府职能,建立像欧美等发

达国家那样完善的监管体系,显然不太可能。另一方面,我国食品行业有着深深的中国特色的烙印,如中小企业和小作坊较多,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无法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这些都无形中增大了监管成本,虽然政府采取种种措施试图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但终归有些力不从心。总之,短期内很难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负很大责任。笔者认为,采取市场化相应措施打破信息不对称,解决“市场失灵”,即让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有着现实的意义。与大范围的政治改革相比,也明显降低了改革和立法成本。同时,打破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掌握相应信息并参与其中,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2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分析

2.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存在误解

①消费者要求零风险,事实上世界任何国家的食品安全零风险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关键是风险要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②消费者过分重视化学性危害,尤其恐惧食品添加剂。其实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才是食品安全的首要因素,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在做微生物方面的工作,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可以认为是安全的,甚至有些添加剂对人体健康还会产生有益影响;③消费者常混淆食品安全与假冒伪劣,如最近网络风传的“牛肉膏”事件,商家猪肉变牛肉的行为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但“牛肉膏”本身是一种复合食品添加剂,国家并未禁止使用,只要按规定使用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④由于媒体盲目跟风报导一些“不安全”事件,使消费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无形中夸大了我国食品不安全的严重性,认为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