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屠宰行业的存在问题之浅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牛屠宰行业的存在问题之浅见

格日勒图,韩明山

(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通辽 028000)

中国的屠宰行业自建国以来,经历了改造旧社会的“屠户”经营到新社会的国营。国营企业由国家投入了大量的钱、财、物,兴建了较现代化的肉类加工企业,走计划经营的道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向开始向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过渡,使得屠宰行业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转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验,仿佛在一夜之间大部分的企业因不能适应变化而纷纷关门和倒闭,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心理感觉就是“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找不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方向。社会上普遍的出现了复古现象,过去的“地摊”方式屠宰重新卷土从来,肉类加工行业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市场上当时出现一段时期的“繁荣”景象。肉类食品由过去国家计划调配的二类商品变为三类商品而开放,市场允许个体经营,表面上解决了人们因当时供应长期紧张而对肉食品的绝对需求,但是,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其存在的种种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各种疾病的卷土重来和各种非法经营现象的大量涌现。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客观上就要求对肉类行业必须重新整合。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有转制、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老板,普遍看准了中国肉类食品加工企业这个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朝阳产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一批新兴的、有着与国际同行业接轨理念的、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比较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企业集团、股份公司迅速成长起来,如:双汇、金锣、雨润、长春皓月、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赛飞亚等等,在不同种类的肉类加工行业中快速发展。本人在牛肉的加工行业中工作了几十年,经历了太多的喜与忧,对肉牛屠宰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浅显的思考与研究。

1 牛源减少及养殖效益下降

最近一段时间来,无论是来自国家权威级的报道还是来自各省级的对本行业的报道,都反映出肉牛行业目前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就是普遍存在“牛源”减少的情况,我们十分赞同上述观点,目前我们这里上述情况也与大环境及基本相同,牛源在不断的减少,养殖效益在不断的下降,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牛源输出量过大,造成产地存栏数量减少。

由于牛源缺乏呈现全国性,因此,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将采购的触角伸向了牛源相对丰富的牛源产地,使得产地原有牛数量迅速减少。我们地区是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分类群的发祥地,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地两大牲畜交易市场年交易数量2009年统计约50--55万头,分别流向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西、福建等地。

特别是育龄母畜的流失量近年来呈现增大的趋势,这将严重影响当地牛源的存栏数量。由于牛自身生理上的特点决定,如果牛群中繁殖母畜数量低于40%的合理数量后,将严重影响牛群的稳定增长,一旦出现了群体数量的严重减少,由于牛自身繁殖周期漫长,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恢复。比如:一个可繁母畜自怀孕到产子并成长为有繁殖能力的子母畜需28月龄以上,再让子母畜受孕,还孕时间约10月左右,产子后如是可繁仔畜还要等18个月方可繁殖,如原母畜繁殖的是公畜要成为可宰杀的商品牛至少要饲养24—36月龄。。形成一个良性生殖轮回需要的时间正常时需要5—6年。在我们当地牛源减少的主要表现为输出数量的增加和可繁母畜数量的绝对减少;

当地养殖户养牛积极性受挫,存栏数量减少。

由于养殖效益的减少,使当地养殖户养牛积极性严重受挫,当地养育肥牛的养殖户人数在减少。育肥牛的在栏数量呈现逐步的减少趋势。

近些年来,育肥用的架子牛价格呈现快速的增长,虽然育成屠宰的育肥牛价格也在上升,但是两者上升的速度后者慢于前者。架子牛市场交易需求量只增不减,价格累累上升,2003年在市场上成交一头350kg左右的架子牛只需1600~1700元人民币之间,现在则需5000~5100元人民币,两者相比,养殖门槛已经升高了2~3倍;过去养殖户收购架牛价低且与当时育肥牛售价相比呈现正相关,即架子牛的收购价格一般要比育肥牛收购价低0.4~0.6元/kg,而现在架子牛收购价格与育肥牛售价呈现倒挂现象,即架子牛的收购价格一般要高于育肥牛的售价0.8~1.4元/kg,在2007年倒挂现性最严重时倒挂2.00~3.00元/kg;养殖门槛的提高和养殖风险的扩大,使得部分资金实力弱的,抗打击能力弱的小户正在逐步退出养殖育肥牛的行业;

在行业的不断竞争中,有实力的大户同样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养殖风险的不断加大,客观上要求他们在科学养殖上要不断下功夫,但是因育肥市场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同样让他们保受煎熬。今年上半年育肥牛的收购价格自春节后每每走低,但同时饲料的价格却逆势上升,就拿饲料中的精料--玉米来讲,年初价格 1.2~1.3元/kg,到了6~7月份已经上涨到了1.8~2.0元/kg,上涨幅度之大前所未有。相反育肥牛的收购价格由年初的14.60元/kg,下降到6月底前的14.00月/kg,一些企业的收购价格甚至下降到13.20元/kg。上半年育肥牛养殖环节一升一降,使得绝大部分养殖户亏损,有些甚至是严重亏损,严重戳伤了养殖户对育肥牛的养殖积极性。

国内牛源总量在不断减少,养殖区域养殖效益的不断下滑,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严格的说我们国家的育肥牛的养殖,真正意义上单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牛肉消费的角度上来看,只有20几年的发展史,与国外肉牛发展百年以上的历史相差甚远,应该说只是刚刚开始,“朝阳产业”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所走的发展之路存在诸多的迷茫,作为行业人士,我国的牛业发展之路,首先应由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要大力扶持和保护能繁母畜,制定严格的制度,对滥杀能繁母畜的违规行为给与严格的处罚,同时对积极增加养殖繁殖母畜的养殖户在经济上给予真正的扶持。因地因时制宜,尽量避免超长距离的调运,要尊重和考虑地缘优势和品种优势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努力发展企业,壮大企业实力,走产品上的大流通,实现区域产品的增值增效;规避原料尤其是活畜的简单流动,这样既对保护和利用资源有力,又可以避免一些传染病的流行。对平抑当地的资源价格波动等方面均十分有利,也就是说对于整体的良性发展有利。

2 屠宰企业面临的尴尬

开工不足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牛源在不断的减少,屠宰企业一直以来均处于牛源供应不足、不能有序、平稳、按计划的供应,使屠宰企业的生产很难实现稳定持续的生产。加工企业绝大部分不能满负荷生产,开工不足50%的企业很多,有的甚至开工不足30%,我们都知道作为加工企业其固定成本按其设计要求基本上是固定的,只有在增加产能后才能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对减少,因此,由于开工的不足,使得很大部分企业经营效益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处于保本或微亏的境地。今年上半年,由于猪肉价格的下降,在猪、牛肉比价3比1,结合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情况之下,北方牛肉消费呈现了一段时间的“相对过剩”现象,加工企业因市场价格低迷的制约,只能在相对较低的价格来维持生产,业内人士都知道,屠宰加工行业,特别是肉牛屠宰加工行业,因产业链的制约,加工环节一直处于微利状态,平均利润点不足5%,已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