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全面解析
病理学:胃癌

病理学:胃癌根据病变的进展程度把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两大类。
1、早期胃癌早期胃癌指侵犯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癌变,以深度为判断标准。
预后较好。
其肉眼分型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隆起型:癌灶呈息肉状从胃粘膜表面显著隆起,高出正常粘膜2倍以上;(2)浅表型:癌灶较平坦,不形成明显的隆起或凹陷;(3)凹陷型:癌灶形成较深的溃疡,但溃疡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
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最多见,其次为乳头状腺癌,未分化型癌最少。
2、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进入肌层或已穿过肌层达浆膜者。
此期根据肉眼形态分为几种类型,如息肉型、溃疡型和浸润型。
浸润型胃癌常使胃壁增厚,变硬而形成皮革胃。
特别要注意的是溃疡型胃癌与良性胃消化性溃疡形态的鉴别。
良性溃疡如前所述是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小于2cm;深度较深;边缘整齐,不隆起,底部平坦;周围粘膜皱壁向溃疡集中。
溃疡型胃癌的溃疡外形呈不规则状或火山口状;溃疡直径经常大于2cm;深度较浅;边缘隆起,不整齐;底部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周围粘膜中断,呈结节状肥厚。
组织学类型:①腺癌;②髓样癌;③硬癌;④印戒细胞癌。
扩散途径:(1)直接扩散:可直接扩散至邻近器官和组织,如肝、胰腺及大网膜等。
(2)淋巴道转移: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其中以胃小弯侧的胃冠状静脉淋巴结及幽门下淋巴结最为多见。
由前者可进一步扩散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门处淋巴结而达肝内;由后者可到达胰头上方及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3)血道转移:多在晚期,常经门静脉至肝,其次是肺、骨及脑。
(4)种植性转移:癌细胞脱落到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官腹膜上。
在卵巢形成转移性粘液癌,称Krukenberg 癌。
3、胃癌的组织发生胃癌主要发生自胃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
胃粘膜上皮癌变常经历多年持续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它们包括:①胃息肉恶变;②溃疡恶变;③残胃恶变;④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⑤非典型增生。
医学课件胃癌完整版

2024/1/26
18
05 胃癌的预防措施
2024/1/26
19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均衡饮食
建议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如鱼、瘦肉、蔬菜、水果等。
避免高盐食品
减少腌制、熏制食品的摄入,以降低胃癌风险。
控制饮酒
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进而增加胃癌风 险。
2024/1/26
20
生活习惯改善
医学课件胃癌完整版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胃癌概述 • 胃癌诊断方法 • 胃癌治疗方法 • 胃癌并发症及处理 • 胃癌的预防措施 • 胃癌的康复与随访
2
01 胃癌概述
2024/1/26
3
胃癌定义与发病率
胃癌定义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消 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倾倒综合征
发生在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食物快速进入肠道引起一系列血管运动障碍症状。 治疗措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如少量多餐、避免过甜过咸食物等,严重者 需手术治疗。
碱性反流性胃炎
指术后胆汁和胰液反流入胃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治疗原则为抑制胆汁反流、保护 胃黏膜和促进胃动力,常用药物包括铝碳酸镁、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等。
25
定期随访与复查
随访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包括随访时间、检查
项目和注意事项等。
2024/1/26
肿瘤标志物检测
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 如CEA、CA19-9等,以 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情
况。
影像学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CT、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 术后恢复情况和发现潜
在问题。
胃癌的科普知识

胃癌的预防与 治疗
胃癌的预防与治疗
饮食改变: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增加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助于预防胃癌。 定期检查:定期接受胃镜检查可以早期 发现和治疗胃癌。
胃癌的预防与治疗
手术治疗:胃癌早期可以通过 手术切除来治疗,晚期可以选 择化疗和放疗来延长生存时间 。
胃癌的症状
失去食欲和体重下降 黑便和贫血
胃癌的症状
倦怠感和体力衰退
胃癌的风险因 素
胃癌的风险因素
年龄:胃癌主要发生在中老年 人。 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罹患 胃癌。
胃癌的风险因素
膳食习惯:高盐、高脂肪和低纤维的饮 食习惯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胃炎:长期的胃炎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
胃癌的风险因素
胃癌的科普知 识
目录 胃癌的定义 胃癌的症状 胃癌的风险因素 胃癌的预防与治疗 胃癌的重要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胃癌的定义
胃癌的定义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最常见 的发生在胃黏膜细胞中的肿瘤 。
它通常开始于胃内壁的细胞, 随后可能向淋巴结、器官和其 他组织扩散。
胃癌的症状
胃癌的症状
胃痛和不适感 消化不良,包括胃灼热、恶心和呕吐
康复护理:胃癌患者需要良好 的康复护理来提高生活质量和 生存率。
胃癌的重要性
胃癌的重要性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它对患 者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可以极大地提高生 存率和生活质量。
胃癌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识和了解 有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胃癌PPT(完整版)-2024鲜版

胃癌PPT(完整版)•胃癌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策略及方案选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胃癌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等。
发病机制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涉及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东亚、东欧和南美洲等地区发病率较高。
地区分布人群特征危险因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吸烟、饮酒、高盐饮食、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早期胃癌多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上腹痛、消化不良、呕血、黑便等症状。
分型根据病理形态和生物学行为,胃癌可分为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类型。
其中,腺癌最为常见,占胃癌总数的90%以上。
诊断方法与标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家族史、饮食习惯、既往病史等。
病史采集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肿块等异常表现。
体格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等,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及营养状况。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手段X线钡餐检查通过口服硫酸钡造影剂,观察胃的形态、黏膜及蠕动情况。
采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可显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内和腔外生长的范围、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利用强磁场中放射波和氢核的相互作用而成像的技术。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多方位成像,对胃癌的术前分期及评估手术可切除性有一定价值。
CT检查MRI检查影像学检查技术将带有摄像头的内镜插入胃内,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胃镜检查在胃镜前端安装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可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了解胃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了解胃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胃癌病理形态学特征概述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多样化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病理形态学是研究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观察和研究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可以了解它们的病因、发生机制及预后等信息。
1. 胃癌的分类胃癌可以分为腺癌、黏液癌、浸润性腺癌、髓样癌等不同亚型。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胃癌的大部分。
腺癌的组织学特征是癌细胞形成腺体结构,这些腺体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如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等。
黏液癌则以其大量的胃液在病理形态上表现为黏性,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
2. 胃癌的组织结构胃癌通常由癌腺体和性腺组成。
癌腺体是由癌细胞形成的类似正常胃腺体的结构,其中含有不同的亚型细胞,如带有黏液的细胞、多形核细胞等。
性腺则由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形成,如髓样癌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3. 胃癌的组织浸润和转移胃癌的组织浸润性很强,通常可以侵犯胃黏膜下层、浆膜层以及周围器官组织。
深浸润病变可以造成胃壁增厚,形成不同程度的息肉状肿块。
此外,胃癌还具有转移的特点,常通过淋巴道和血行方式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腹膜、肺部等。
4. 胃癌的组织学分级胃癌通常通过组织学分级来评估其组织学特征和预后。
常见的胃癌组织学分级系统包括WHO分级和国际癌症联合会(UICC)分级系统。
这些分级系统根据癌细胞形态、核分裂数以及腺体形成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级,分级越高,预后通常越差。
5. 胃癌的病理标志物胃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还包括一系列病理标志物的过表达。
常见的病理标志物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caspase)、细胞角蛋白等。
这些标志物的高表达往往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总结:胃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是了解和诊断胃癌重要的依据。
通过观察和分析胃癌的组织结构、分类、分级以及病理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病理形态学的评估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胃癌的了解和研究仍然是一个热点领域,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其病理形态学特征与发生机制的关系,为胃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胃癌前期征兆是什么

/胃癌前期征兆是什么胃癌前期征兆是什么?胃癌的前期症状有哪些?胃癌作为一种病发率高且难以治愈的疾病,每个人都为之色变,想避而远之。
众所周知,癌症防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胃癌亦然,因此,熟悉胃癌的早期发病症状是避免和抵抗其的关键。
那么胃癌的前期症状都有哪些呢?全面解析胃癌的前期症状:无食欲、消瘦:胃癌患者几乎都伴有食欲减退,并且伴有间断性的胃部疼痛,体重急速下降体型消瘦。
贫血和乏力:胃癌的很多因素是饮食不规律,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乏力和贫血。
恶心、呕吐:胃癌的前期常伴有食后饱胀感并伴有恶心,后续会逐渐演变为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
胃癌的早期症状如上所述,当对比症状相似时,最好是到权威医院进行专业性的检查以确诊。
专业治疗胃癌,目前最受患友认可与推崇的中医经络体质消瘤法是个不错的选择!经络体质消瘤法是一种全新的疗法,在治疗癌症以及胃癌方面,突破传统医疗瓶颈,开辟了一条通过彻底改善自身的体质而达到患者康复的道路。
经目前临床诊治结果反馈中医经络体质消瘤法康复率高达90%以上,因疗效显著。
该疗法之所以能有如此显著疗效,其主要是因为其能够杜绝目前市场上传统疗法治疗癌症的种种弊端,能够根据癌症的不同类型、不同种类、阶段、体质进行因人而异,针对性治疗,不仅能针对杀灭癌细胞,还能疏通经络改变体质消除癌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从根本上治疗癌症,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治疗3-7天,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连续治疗1个月,就会使瘤体缩小逐渐变小、消失。
胃癌前期征兆是什么?以上便是针对胃癌的症状以及治疗所做的全面介绍,希望对你了解胃癌会有所帮助。
胃癌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阶段,正规医院专业治疗,相信是你的最佳选择!原文链接:/wa/2015/0720/226025.html。
病理学——胃癌

病理学—胃癌胃癌是肿瘤的一种,其恶性肿瘤称为胃癌。
胃癌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在我国农村胃癌占据肿瘤中的首位,城市位居第二,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
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或者亚硝酸盐等),饮食和环境因素(长期食用鱼、肉类熏制品、饮食过热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能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发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遗传因素等等。
胃癌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未经治疗者平均寿命约为13个月。
早期胃癌分为三期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腹腔镜下局部切除、D1根治术等方法。
进展期胃癌分为息肉型、溃疡型、侵润型,晚期胃癌可以通过根治性切除手术、淋巴结扩大清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胃癌目前还不能得到完全的根治,只能通过预防和防治为主。
胃癌预防的关键问题在于日常生活的注意和早期的发现。
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很大。
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1禁止食霉变或腐烂变质的食物。
2禁止高盐饮食3禁止食过度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4禁止吸烟酗酒5手术以后的病人忌进牛奶、糖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以防发生倾倒综合征。
6少吃或不吃熏烤的食品及过度腌制的蔬菜。
7忌食辛香走窜的食品,如香菜、孜然、胡椒、辣椒、葱、芥末、蒜等。
8肥腻生痰食品。
如肥肉、肥鸡、肥鸭、各种甜食(含糖量较高的)、奶油、奶酪等。
9中医传统认为的“发”物:如羊肉、无鳞鱼、猪头肉、动物内脏、虾蟹等海产品、公鸡、狗肉、蚕蛹等。
10忌吸烟和喝酒,烟酒只能使疾病进展得更快,有百害而无一利。
同时,冬天是养胃保胃的好时节,有胃炎的人,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也许胃癌离你越来越近了。
日本医学专家对30岁-40岁年龄组的人进行了多年的饮食状况研究发现,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38.4%。
胃癌的不同亚型及其特点

胃癌的不同亚型及其特点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很多死亡案例。
根据肿瘤的发展和特点,胃癌可分为不同的亚型。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几种亚型及其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胃癌的分类与特征。
亚型一:腺癌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亚型,约占胃癌发病率的90%以上。
这种亚型的癌细胞起源于胃壁的腺上皮细胞。
腺癌分为不同的分级,包括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
低分化腺癌细胞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生长速度快,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
中分化和高分化腺癌细胞相对较为成熟,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亚型二:黏液表皮癌黏液表皮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其癌细胞产生大量的黏液。
这种亚型在胃癌中的比例较低,但它的特点是黏液的生产,使得肿瘤细胞在组织中形成黏液囊肿。
黏液表皮癌通常比腺癌进展缓慢,但也具有较高的恶性和浸润性。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黏液表皮癌的治愈非常重要。
亚型三: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癌又称为类癌瘤,是一种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胃癌亚型。
这种亚型在胃癌中的发病率较低,但它的特点是产生激素和肽类物质。
神经内分泌癌通常具有较慢的生长速度,但有时也会出现侵袭和转移。
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于控制神经内分泌癌的发展至关重要。
亚型四:间质瘤胃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肌层的肿瘤,不同于上述亚型的上皮性胃癌。
间质瘤在胃肌层形成,通常由间质细胞形成,而非上皮细胞。
这种亚型的肿瘤通常较大,有时可以触及腹部。
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亚型五:未分化癌未分化癌是胃癌中最恶性的亚型之一,也是较为罕见的一种亚型。
癌细胞在形态上缺乏成熟的腺上皮细胞特征,呈现出高度不同型。
未分化癌的生长速度快,浸润性强,常早期发生转移。
早期检测和及时治疗是控制未分化癌的关键。
总结:胃癌存在多种亚型,每种亚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了解不同亚型的特点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黏液表皮癌、神经内分泌癌、间质瘤和未分化癌等亚型相对较为罕见。
胃癌的病理学特点与分子机制

胃癌的病理学特点与分子机制胃癌是指起源于胃黏膜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其发病率在亚洲地区较高,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等地。
本文将探讨胃癌的病理学特点以及分子机制。
一、病理学特点1. 肿瘤组织结构改变:胃癌的病理学特点之一是肿瘤组织结构的改变。
胃癌通常具有不规则的增殖模式,其细胞排列紊乱,形态各异。
肿瘤细胞与正常胃组织相比,核浆比例增高、核仁明显增大,胃腺上皮的整体结构被破坏。
2. 癌细胞浸润和转移:胃癌恶性程度高,容易浸润胃壁深层和附近组织。
随着癌细胞的侵袭,胃癌可向淋巴结、肝脏、肺部等远处器官转移。
这种转移方式使得胃癌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3. 组织学类型多样性:胃癌的病理学类型非常多样,包括腺体型胃癌、粘液型胃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
不同类型的胃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对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影响。
4. 黏液产生增加:大多数胃癌具有黏液分泌增加的特点。
这种黏液产生增加可能导致肿瘤组织增大和浸润能力增强,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都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分子机制1. 基因突变:胃癌的发生与许多关键基因的突变紧密相关。
例如,TP53基因突变的频率在胃癌中较高,这可能导致细胞凋亡功能降低和肿瘤的发展。
其他一些关键基因的突变也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如KRAS、HER2和BRAF等。
2. 上皮-间质转化:胃癌的发生常伴随着上皮-间质转化(EMT)。
EMT是一种细胞发育过程,可以使上皮细胞转变为具有间质特征的细胞,并增强其侵袭和转移能力。
EMT对胃癌的发展和进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炎症和免疫应答: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等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的异常可以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导致病理学特点的变化。
4. 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是胃癌生长和转移的关键步骤。
胃癌组织中常伴随着血管生成因子的过表达,这可以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从而为肿瘤提供充足的血液和营养物质。
结论胃癌的病理学特点和分子机制对于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介绍PPT课件

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3
手术治疗
胃癌的手术治疗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手
术方式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
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
精准医疗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胃癌的治疗将更加个体化。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为 每个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胃 癌。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 预防胃癌。
控制策略
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胃癌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 众对胃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规范诊疗和随访
建立胃癌诊疗规范和随访制度,提高胃癌的 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改善环境卫生
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 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感染可导 致胃黏膜炎症,增加癌变风险 。
遗传因素
胃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其他因素
吸烟、饮酒、慢性胃炎、胃溃 疡等慢性胃病,以及环境因素 等也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02
胃癌的症状与诊断
早期症状
01
02
03
率较低。
复发风险
胃癌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尤其是在治疗后的前五年内。定 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的迹
象,提高治愈率。
转移风险
胃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之一,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淋巴 结、肝脏、肺等。治疗过程中应 密切关注转移情况,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
康复护理
心理支持
胃癌康复期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和 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胃癌病例分析

整理ppt
2
查体:T 36.7℃,P 108次/分,R 22次/分,BP 90/70mmHg。神清,面色稍苍白,四肢湿冷,
巩膜无黄染,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和蜘蛛痣,全身浅 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
曲张,中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全腔未 触及包块,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10 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Hb 80g/L,WBC 5.0×109/L,分类N 65%,L 32%,M 3%, plt 300×109/L,大便隐血强阳性
整理ppt
6
体检及有关检查:
贫血貌,剑突下轻压痛,大便隐血实验++,肝 脾未及,胃肠钡餐检查,幽门前区钡餐充盈缺损。
整理ppt
7
问题:
1,患者可能诊断什么? 2,为明确诊断还需做什么检查? 3,诊断是什么?
整理ppt
8
按照提供的资料来看,可以直接诊断为:
1.胃癌(幽门部),中晚期。 确诊依据:(1)高龄患者, 50岁。 (2)患者2年前有胃出血的病史。 (3)胃痛性 质的改变,由2年前无痛性胃出血,服药能缓解,演变为 剧烈的胃痛,服药不能缓解,就应该高度怀疑癌变的可 能,这点也是相当的重要。 (4)恶病质,短时间内体 重明显下降。 (5)OB试验(++),老年患者此项检查 多次阳性也应高度怀疑。 (6)钡餐:幽门前区充盈缺 损。提示病位所在。 综合分析以上特点,可以确诊为幽门部胃癌。而且这个 案例相当典型。 2.失血性贫血。
以往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dysplasia)或 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来描述 这类病变,在新版WHO胃肠肿瘤分类中,已 明确用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取代异型增生或非典型增生。
西医胃癌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西医胃癌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胃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属于胃部组织的恶性增生。
西医对胃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发病原因、症状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有着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本文将通过介绍西医胃癌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 胃癌的发病原因胃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是胃癌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家族史胃癌的人群患病风险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高盐饮食、不新鲜的食物、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
此外,慢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胃息肉等胃部疾病,也是胃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二. 胃癌的症状特征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的恶化,患者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和症状。
常见的症状特征包括呕吐、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及黑便等。
此外,肿瘤坏死、出血、穿孔以及淋巴结转移等进一步恶化,可能会导致恶心、呕血、黑便、腹水以及黄疸等严重症状。
三. 胃癌的诊断方法西医对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是对患者病情的主观和客观描述,揭示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
实验室检查则通过血液、尿液和组织等样本的分析,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肿瘤标志物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通过胃肠钡餐造影、胃镜和腹部超声等技术,观察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
四. 胃癌的治疗方案对于胃癌的治疗,西医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综合措施。
手术切除是胃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达到完全摘除肿瘤的目的。
放射治疗则是利用放射线的作用,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学治疗则是通过给予患者化学药物,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此外,西医还致力于寻找新的靶向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五. 综合治疗和预后根据肿瘤的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子生物学指标,西医对胃癌进行了综合治疗的研究,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胃癌不同亚型的特征和治疗方法

胃癌不同亚型的特征和治疗方法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
然而,研究表明,胃癌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包括多个亚型,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胃癌不同亚型的特征以及针对这些亚型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亚型一: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亚型,约占所有胃癌病例的90%。
它起源于胃黏膜中的腺体组织,通常分为两种亚型:肠型和弥漫型。
* 特征:肠型腺癌具有较为有序的腺体结构,生长相对缓慢。
而弥漫型则呈现不规则的生长模式,通常更具侵袭性。
*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是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肠型腺癌通常容易被早期发现,因此手术成功率较高。
弥漫型腺癌的治疗较为复杂,通常需要联合化疗和放疗。
**亚型二:平滑肌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GIST是一种少见但重要的胃肿瘤,起源于胃道中的间质组织。
* 特征:GIST通常表现为胃肿块,可以是良性或恶性。
它的特征在于异质性,即不同病例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各异。
* 治疗方法:治疗GIST的关键是手术切除,但对于恶性病例,靶向治疗药物也被广泛使用,如伊马替尼(Imatinib)。
**亚型三: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NETs是一类罕见的肿瘤,可以发生在胃黏膜和肌层。
* 特征:NETs通常生长缓慢,但能够分泌激素,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如红斑痣、腹泻和呕吐。
* 治疗方法:治疗NETs的方法因肿瘤的部位和分泌激素类型而异。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在一些情况下需要靶向治疗或放射治疗。
**亚型四:淋巴瘤(Lymphoma)**胃淋巴瘤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发生在幼年和年轻成年人中。
* 特征:胃淋巴瘤通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和不适。
它的特征是淋巴细胞在胃中异常增生。
* 治疗方法:治疗胃淋巴瘤通常包括化疗和放射治疗。
胃癌全面解析

.屣门口【夷门】胃癌一权威肿瘤专家解析一、什么是胃癌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 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胃的外形与挂着的弯辣椒相似(弯向右侧),上端是胃的入口称为贲门,下 右端为胃的岀口称为幽门,上部称胃底、中部称胃体、下部称胃窦,右侧较短 称为胃小弯,左侧较长称为胃大弯,向腹壁的一面称为胃前壁,向后背的一面 称为胃后壁。
胃壁从内到外(或称从浅到深)山胃粘膜层(主要为粘膜上皮细 胞)、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组成。
胃的主要功能:(1)储存. 研磨、搅拌、并向小肠内排入食物;(2)分泌胃酸、各种消化酶等部分消化食 物;(3)产生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内因子(缺乏后易出现贫血)。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 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儿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 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旦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 lo 其发病原 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 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 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 )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 位/旦多见于£ «R +二措&空 ? & 乙ft 8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
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
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暧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
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
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
胃癌ppt课件

CT检查
可显示胃癌的累及范围、淋巴 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对胃 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 要意义。
MRI检查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清 晰显示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
结转移情况。
诊断标准
01
02
03
病理诊断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 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 胃癌确诊的金标准。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进展 期胃癌可出现上腹痛、消 瘦、食欲减退等症状。
联合治疗
03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可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
果。
04
胃癌的并发症与风险
并发症类型
出血
胃癌可能导致胃部血管 破裂或肿瘤侵蚀血管,
引发消化道出血。
穿孔
胃癌肿瘤可能侵蚀胃壁 ,导致胃壁变薄,最终
引发胃穿孔。
梗阻
胃癌肿瘤在胃内生长, 可能导致胃腔狭窄或阻 塞,引发幽门梗阻或贲
门梗阻。
术后化疗
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 发和转移风险。
放疗
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 达到治疗目的。常与化疗联合应
用,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01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如PD-1抑制
剂等。
靶向治疗
02
针对胃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设计药物进行精准打击。如
HER2抑制剂等。
过难关。
06
胃癌的研究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进展
胃癌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胃癌发病率的调 查,揭示胃癌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
胃癌早期诊断技术研究
发展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胃癌早期诊断技 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胃癌课件ppt课件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可联合应用, 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04
胃癌的并发症与风险管理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出血
胃癌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预 防措施包括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
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穿孔
胃癌可能导致胃壁变薄,增加穿孔 风险,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过度饱食、
减少胃酸刺激。
梗阻
胃癌可能导致消化道梗阻,预防措 施包括调整饮食、保持消化道通畅。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01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胃癌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
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心理干预
02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
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疗和护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家庭关
怀,共同应对胃癌及其并发症的挑战。
05
分期标准
预后评估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 素,胃癌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胃癌的预后与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02
胃癌的诊断
诊断方法及流程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 状况,特别注意腹 部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检查、CT、 MRI等。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包括症状、体征、 家族史等。
改善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如提供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心理干预 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鼓励患者参与康复锻炼和社会活动,增强 其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06
胃癌的研究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进展
胃癌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胃癌发病 率的调查,揭示胃癌的流行规律和危 险因素。
胃癌

三、病理临床联系 早期胃癌缺乏特征性症状, 进展期胃癌:厌食,消瘦,贫 血,上腹痛,腹块,可伴有低 热、呕血或黑便,以及转移的 表现。最后可出现恶病质。
四、病因 不明 家族性:A型多,O 家族性:A型多,O型少 饮食:腌菜 黄曲霉菌素:亚硝胺
2、癌前病变: 胃息肉:腺瘤性息肉>2cm者, 胃息肉:腺瘤性息肉>2cm者, 萎缩性胃炎:15年癌变率10% 萎缩性胃炎:15年癌变率10% 肠化生:肠化生→ 肠化生:肠化生→癌变 慢性胃溃疡: 1%
肉眼分三种类型: 以凹陷型多见,约占70-80%, 以凹陷型多见,约占70-80%, 大多数在2cm以内,也有5cm以上 大多数在2cm以内,也有5cm以上 者。 其扩散方式有二: ①表面扩展型: 预后好 ②深部浸润型: 预后差
(二)进展期胃癌 凡癌组织已浸润到粘膜下 层以下者为进展期胃癌。癌组 织向下浸润越深,预后越差。 浸入肌层者称中期胃癌,5 浸入肌层者称中期胃癌,5年生 存率72.5%;浸入浆膜层者为 存率72.5%;浸入浆膜层者为 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54.8%。 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54.8%。
胃 癌 ( gastric carcinoma) carcinoma)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好发于40~60岁,男 瘤之一,好发于40~60岁,男 性多见;好发于胃窦部特别是 小弯侧。
一、病理变化 (一)早期胃癌 凡癌组织的浸润仅限于粘膜层 内及粘膜下层者为早期胃癌,也 称表浅扩散性癌。预后好,术后5 称表浅扩散性癌。预后好,术后5 年生存率85.9~ 年生存率85.9~94.7%。
镜下分型: 1、腺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泡状。 3、粘液细胞癌:印戒细胞癌,弥漫分 布。 4、未分化癌:硬癌,髓样癌 5、其他类型:腺棘癌,鳞癌,类癌
胃癌 Carcinoma of stomach

胃癌 Carcinoma of stomach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肿,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不地区差异很大。
日本、智利、芬兰等为高发国家,而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则发病较低,两者发病率可相差10倍以上。
我国也属胃癌高发区,其中以西北地区最高,东北及内蒙古次之,华北华东又次之,中南及西南最低。
本病的检出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胃癌多发于40岁以上,41-60岁者约占三分之二,男女之比约为3. 6:1。
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根据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的调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外因胃癌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食物、土壤、水源等。
(一)食物胃癌发生与食物的配制、食用方式及其组成成份有关。
如某些食物加工储藏、烹饪不当时可产生致癌物质,其中较为肯定的是亚硝胺类化合物。
在自然界和食物中该类化合物的前身一二级胺及硝酸盐分布很广,在高酸(pH1-3)时可形成大量亚硝胺或低酸时胃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使食物中硝酸盐形成亚硝胺,可诱发胃癌。
高盐及腌食品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利于致癌物质直接作用胃粘膜。
另外,食物中也存在有抗癌物质,如维生素C可抑制亚硝酸盐形成亚硝胺;大蒜可抑制胃内硝酸盐还原菌进而减少亚硝胺的产生等。
(二)土壤、水源土壤、水源中的有机物或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与癌肿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如泥炭土壤、煤矿或石棉矿区居民胃癌发生率高于沙地或粘土地带居民。
少数报导胃癌患者血清锌含量降低,铜含量增高,表明某些微量元素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三)吸烟有资料表明,吸烟胃癌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者胃液内SCN-是N-亚硝基反应的强催化剂。
二、内因据统计胃癌患者家族中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四倍。
日本高发区的土人移居美国后,其发病率仍高于当地的白种人,表明胃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癌前疾病指能演变为胃癌之良性胃部疾病。
(一)胃溃疡胃溃疡癌变问题意见不一,目前多认为可能发生癌变,但其癌变率不高约在1%以下。
胃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分类

胃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分类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饮食、遗传和环境等。
了解胃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类可以帮助医生做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本文将重点介绍胃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分类。
一、胃癌的病理学特征1.组织学特征:胃癌通常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主要由癌细胞组成。
根据肿瘤细胞的不同分化程度,可将胃癌分为不同类型,包括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等。
2.浸润性生长:胃癌一般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可侵犯胃壁各层次,甚至蔓延至邻近组织和器官。
3.浸润前病变:胃癌往往先发生浸润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
这些病变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前期阶段,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
4.细胞核变异:胃癌细胞的核染色质有明显的变异,核浆比增大,核分裂象增多。
二、胃癌的分类根据胃癌的组织学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胃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腺癌: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胃癌类型,占胃癌的大多数。
根据病理特征,可将腺癌分为结膜型、浸润型、粉刺状和印戒细胞癌等亚型。
2.黏液腺癌:黏液腺癌是一种胃癌亚型,其特点是肿瘤细胞产生大量黏液。
黏液腺癌可分为浸润型和乳头状亚型等。
3.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癌又称类癌、小细胞癌,它源于胃黏膜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这种类型的胃癌较少见,常伴有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的症状。
4.间质瘤:胃间质瘤是一种源于胃壁间质细胞的肿瘤,属于间质细胞疾病。
胃间质瘤的病理学特点包括瘤内多种胞质器官形态异质、核分裂象增多等。
5.其他类型: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类型外,还有一些罕见类型的胃癌,如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类癌癌样增生等。
三、胃癌的分期与预后胃癌的分期是评估肿瘤的病理学特征、浸润程度和术后生存预后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胃癌分期系统包括国际TNM分类系统和日本病理学常规分类系统。
预后良好的胃癌病理分期较早期、肿瘤体积小、淋巴结转移少、远处转移少,并且肿瘤细胞分化较好。
结束语胃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了解其病理学特征和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细胞肿瘤介绍

胃癌细胞肿瘤介绍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部细胞。
它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胃癌类型
胃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腺癌: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类型,占绝大多数病例。
它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
2. 黏液癌:黏液癌是一种罕见的胃癌类型,它的特点是含有丰富的黏液物质。
3. 浆液癌:浆液癌也是一种罕见的胃癌类型,其特征是肿瘤细胞内含有大量浆液。
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胃癌细胞具有快速增殖和转移的能力,这使得胃癌成为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
当胃癌发展到晚期时,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血液
和淋巴系统迁移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肺部和骨骼,形成远处转移灶。
胃癌症状
胃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常见的症状包括:
- 腹部不适或疼痛
- 消化不良
- 恶心和呕吐
- 感觉饱胀或食欲减退
- 大量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胃癌诊断和治疗
胃癌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具体方法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决定。
预防措施
尽管胃癌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风险:
- 戒烟和限制酒精消费
- 健康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
- 减少盐和腌制食物的摄入
- 提高消化健康意识,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持续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就医并进行胃癌筛查可以更早地发现和治疗胃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权威肿瘤专家解析一、什么是胃癌?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胃的外形与挂着的弯辣椒相似(弯向右侧),上端是胃的入口称为贲门,下右端为胃的出口称为幽门,上部称胃底、中部称胃体、下部称胃窦,右侧较短称为胃小弯,左侧较长称为胃大弯,向腹壁的一面称为胃前壁,向后背的一面称为胃后壁。
胃壁从内到外(或称从浅到深)由胃粘膜层(主要为粘膜上皮细胞)、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组成。
胃的主要功能:(1)储存、研磨、搅拌、并向小肠内排入食物;(2)分泌胃酸、各种消化酶等部分消化食物;(3)产生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内因子(缺乏后易出现贫血)。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 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 ,且每年还有2 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 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 。
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
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
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
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
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 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
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
二、胃癌症状(1)早期胃癌:随着病情发展,胃的功能和周身状况逐渐发生改变,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可时隐时现,可长期存在。
如上腹胀痛、钝痛、隐痛,恶心,食欲不振,嗳气和消瘦等;少数溃疡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也可有溃疡样症状,呈节律性疼痛,反酸,内科治疗可缓解等。
有的患者胃癌与某些良性病变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发生癌变,而这些良性胃部疾病的症状已长期存在,或反复发作,更易使患者和医生放松对胃癌的警惕,而延误诊断时机。
某些早期胃癌也可以出现呕血,黑便,或吞咽困难等症状而就诊。
①上腹不适:是胃癌中最常见的初发症状,约80%患者有此表现,与消化不良相似,如发生腹痛,一般开始较轻微,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逐渐加重,可以为隐痛,钝痛。
部分可以有节律性疼痛,尤其胃窦胃癌更明显,甚至进食或服药可缓解。
老年人痛觉迟钝,多以腹胀为主诉。
这些症状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视,就医时也易被误认为胃炎或溃疡病。
故中年患者如有下列情况,应给予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A.既往无胃病史,但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或疼痛,经治疗无效;B.既往有胃溃疡病史,近期上腹痛的规律性改变,且程度日趋加重。
如症状有所缓解,但短期内又有发作者,也应考虑胃癌的可能性,及时作进一步检查。
②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和消瘦是胃癌次常见症状,将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患者是因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或腹痛而自行限制进食的。
原因不明的厌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大多数患者除全身情况较弱外,仅在上腹部出现深压痛。
(2)进展期胃癌:胃癌病变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无转移至有转移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因此早期,进展期乃至晚期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不仅如此,各期之间症状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变已届进展期,但症状尚不明显,有些虽处早期但已有较突出的症状,也有些患者是以器官转移的症状或合并症的症状而就诊。
根据国内资料的统计进展期胃癌常见的症状如下:①腹痛:当胃癌发展扩大,尤其在浸润穿透浆膜而侵犯胰腺或横结肠系膜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
极少数癌性溃疡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现腹部剧痛和腹膜刺激征象。
②食欲减退和消瘦:癌肿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出现消瘦、乏力、贫血,营养不良的表现,往往是进行性加重,最后表现为恶病质。
③恶心呕吐:也是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即可发生。
胃窦部癌也可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
④呕血和黑便:癌肿表面形成溃疡时,则出现呕血和黑便。
1/3胃癌患者经常有小量出血,多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部分可出现间断性黑便,但也有以大量呕血而就诊者。
⑤腹泻:可能与胃酸过低有关,大便可呈糊状甚而可有五更泻。
晚期胃癌累及结肠时常可引起腹泻,鲜血便等。
⑥咽下困难:癌肿长大后,可出现梗阻症状,贲门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难,胃窦癌引起幽门梗阻症状。
三、胃癌体征早期胃癌可以无任何体征。
或仅有上腹部压疼。
中晚期胃癌多数上腹压痛明显。
1/3患者腹部可触及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滑,有触痛,尤其患胃窦部癌的消瘦患者更易发现肿块。
至于转移灶如直肠前触及肿块、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和腹水的出现,更是晚期胃癌的证据。
上腹部肿块、直肠前隐窝肿物、脐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左腋下淋巴结肿大,腹水等常提示已有远处转移。
并常因转移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体征,而使临床表现非常复杂。
如肝转移可出现肝大,黄疸等,卵巢转移可发现卵巢肿大和大量腹水,肺部转移可有呼吸困难等。
此外,胃癌伴癌综合征也可成为重要体征,如血栓性静脉炎、皮肌炎等。
晚期患者可有发热,恶病质等。
四、胃癌诊断(一)症状早期表现为上腹不适,约为80%患者有此表现,将近50%胃癌患者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
晚期可出现乏力,腰背疼及梗阻后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
肿瘤表面溃疡时出现呕血、黑便。
(二)体征早期无特殊体征,晚期可见上腹肿块,直肠指诊可及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同时贫血、消瘦、腹水等恶液质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早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大便潜血(+)。
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
(四)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
检查准确率近80%。
(五)纤维内窥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六)脱落细胞学检查有的学者主张临床和x线检查可疑胃癌时行此检查。
(七)B超可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
(八)CT检查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切除可能。
(九)免疫学CEA、FSA、GCA、YM球蛋白等检查。
中晚期胃癌患者多有上腹部症状和全身性表现,通过X线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等,诊断不难确定。
早期胃癌常无明确症状,容易延误诊断。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胃癌的警惕,对中年以上患者,近期出现持续性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黑便或多次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尤其是久居胃癌高发区的患者,或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有胃溃疡病史及曾进行过胃肠吻合手术者以及亲属中有胃癌史者均应进行钡餐及胃镜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最好直接去医院,不要总疑心,早检查早放心。
忧心忡忡对身体不好哦。
没病早放心有病早治疗越早越好。
五、胃癌的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依术前、术中对癌灶部位、大小、侵润范围、可切除性、淋巴结可能转移范围、有否大量腹水、有否远处转移、病理类型、血液中各种癌抗原的增多程度等综合考虑。
术前分期是主要参考,但N分期术前很难明确,故T、M分期及病理类型成主要依据。
有远处转移者,若局部癌灶尚可切除,可行姑息性切除(无法根治但可改善生活质量或降低癌负荷)解决梗阻、预防大出血或穿孔、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自然生存期因出血穿孔导致的缩短;若局部癌灶无法切除,可行胃肠短路手术解决梗阻或行空肠造口置放营养管。
根治术是指以根治为目的的手术,并不保证能根治。
进展期胃癌手术治愈率仍较低。
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早期癌症,及时手术切除常常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但手术本身也常给患者带来损伤,耗气伤血,使脏腑经络气血失调,所以手术前后均需要全身调理,以增强手术创伤的恢复。
胃癌患者手术前应予中药扶正调理,一方面可以抑杀癌细胞,另一方面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利于术后恢复。
术后的中医药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中医认为手术耗气伤血,手术后患者多表现为气血两亏或气阴两伤。
现代医学通常认为术后周开始化疗或局部放疗。
2.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化疗)是指运用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旨在杀伤扩散到全身的癌细胞。
化疗目的:(1)治愈癌症,使癌灶消失;(2)若不能治愈,则控制癌灶进展;(3)若不能治愈或控制进展,则缓解症状。
多药联合化疗常比单药疗效好,且可降低人体对某种特定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化疗药可口服、静脉/动脉注射、胸/腹腔注射等。
化疗药不能识别癌细胞,只非特异地杀伤增殖迅速的细胞。
因此,骨髓细胞、消化道粘膜、毛发等增殖较快的正常细胞也可被杀伤,引起骨髓抑制、呕吐、腹泻、脱发等副作用(化疗停止后多消失)。
胃癌的化学药物治疗,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使化疗效果显著提高。
但是化疗药物往往会使患者产生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中药可以针对不同的副作用进行辨证施治,以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例如,对消化道反应,可采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吐的治疗方法,常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是化疗期间医生及病人最为关注的问题,化疗期间服用补肾养阴中药,可保护骨髓组织、减轻白细胞下降。
临床和实验已证实,中药配合化疗,能够明显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3.放射治疗用放射线杀伤癌组织的手段,称为放射性治疗(放疗)。
虽然放射线更易损伤癌细胞,但也损伤正常细胞,造成局部或全身放射反应。
胃癌放疗急性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体重减轻、粘膜损伤、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酸等各种消化酶分泌受抑制等;晚期并发症包括脊髓、肝脏、肾及胃的放射性损伤、少数病人甚至可能发生胃穿孔。
放疗是某些肿瘤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局部肿瘤的抑制和杀灭,无论是术前或术后放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虽然放疗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对机体的损伤减少,但放疗仍然有着全身和局部的副作用。
中医将放射线看作一种热毒之邪,伤阴耗气,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影响气血生化,并可由气虚导致血瘀。
临床上常常见到放疗后的患者,出现皮肤干枯、色素沉着、舌质紫暗、舌上瘀斑等表现,根据中医理论候辨证施治,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中医治疗中医经历了多年的考验,拥有多年的历史,固然有它的优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