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材料的性质和设计原则。

具体包括混凝土的组成、强度特性、耐久性要求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并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计算和绘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变形、耐久性等方面的内容。

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等。

4.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3.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材料的实验,使其能够直观地了解混凝土的性质。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关键信息项1、课程设计的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3、提交时间4、评分标准5、知识产权归属6、违规处理方式11 课程设计的名称本课程设计的名称为“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11 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1111 结构选型与布置需详细阐述所选用的混凝土结构形式、构件尺寸、梁柱布置等,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分析。

1112 荷载计算准确计算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各类荷载,并说明荷载取值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1113 内力分析采用合适的结构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1114 构件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对梁、柱、板等主要构件进行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确定、配筋计算等,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115 基础设计若涉及基础设计,需给出基础类型、尺寸、配筋等详细设计内容。

1116 图纸绘制提供必要的结构平面图、剖面图、构件详图等,图纸应清晰、准确,符合制图规范。

112 提交时间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提交时间为具体日期。

逾期提交将按照一定的扣分标准进行处理。

113 评分标准1131 计算书的完整性包括结构选型、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基础设计等内容是否完整。

1132 计算的准确性对各类荷载的计算、内力分析、构件配筋计算等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1133 设计的合理性结构选型、构件尺寸、配筋等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

1134 图纸质量图纸的清晰度、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与计算书内容的一致性。

1135 文字表达计算书的文字表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格式是否规范。

114 知识产权归属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学生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或未经授权的传播。

115 违规处理方式1151 抄袭若发现学生抄袭他人设计计算书或成果,将给予严肃处理,包括成绩不合格、通报批评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质及力学性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设计要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初步设计和计算,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解决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简单问题,具备一定的结构分析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进行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共同完成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和材料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介绍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3. 混凝土结构类型及设计方法:包括梁、板、柱、墙、基础等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混凝土梁设计;第四章 混凝土板设计;第五章 混凝土柱设计;第六章 混凝土剪力墙设计;第七章 基础设计4.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混凝土结构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指导教师:肖金梅班级:14土木工程6班学生姓名:邝佛伟设计时间:2017年5月1号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设计一、设计资料122、桥面净空:净-7 + 2×0.5主要尺寸标准跨径L=20mb计算跨径L=20.50m梁长'L=20.96m3、材料规格混凝土C 40HRB400钢筋,直径12mm以下者采用R235级钢筋梁横断面图(图1)(单位:cm)Ⅰ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一级。

4、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桥梁横断面布置情况(见图1)图2、T粱尺寸图(单位:mm)二、设计荷载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为: 跨中截面:m KN M d •=2100 KN V d 80=4/l 截面:m KN M d •=1600支点截面:0=d M KN V d 420=2、施工期间,简支梁吊点设在距梁端mm a 400=,梁自重在跨中截面引起的弯矩.5501m KN M G •=。

3、使用阶段,T 梁跨中截面汽车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04.6101(未计入冲击系数),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30.602,永久作用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7603。

三、设计内容1、截面尺寸拟定(参照已有的设计资料或见图2);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选择钢筋并复核截面强度);3、斜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剪力钢筋设计及截面复核);4、裂缝及变形计算;5、绘制钢筋图,编制钢筋明细表、总表。

四、主要参考资料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公路桥涵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桥梁》 T 形梁截面尺寸(图2)(2000)3、贾艳敏主编《结构设计原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取值分组情况:1-9号b=180mm H=1200mm 10-18号b=180mm H=1300mm19-27号b=180mm H=1400mm 28-36号b=200mm H=1200mm 37-45号b=200mm H=1300mm 46-55号b=200mm H=1400mm 解:1,截面尺寸拟定设腹板宽度:b=180mm ,T 形截面梁高:H=1400mm 由图2所示T 形截面受压翼板的厚度尺寸,得平均厚度故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mm b f 1600'=(图3钢筋布置图中,1580mm 为预制梁翼板宽度)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 (1)截面设计1)因保护层厚度,设a S =130mm则截面有效高度:h 0=1400-130=1270mm跨中截面弯矩计算值:m kN M M d ⋅=⨯==231021001.10γ 2)判定T 形截面类型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求受压区高度mm h f 1202100140'=+=mmb b b b mm b mmL b f h f f f 1640120120220012216006833205003131''3'2'1=⨯+⨯+=++===⨯==m kN M M m kN h h h b f d fff cd ⋅==>⋅=-⨯⨯⨯=-231069.4274)21201270(12016004.18)2(0'0''γA h b f M A f cd 050.0049.021*******.0127016004.1810231002620'0=⨯--=--==⨯⨯⨯==ξ4)求受拉钢筋面积As将各已知值及x=68mm 代入S sd f cd A f x b f =',得现选择钢筋为8Φ28+4Φ25,截面面积为As=6890mm 2。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

下面是关于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相关参考内容。

1.课程设计的目标:明确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使其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课程设计的内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原理与分析方法; -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与规范; - 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梁、柱、板、墙)的设计与计算; -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3.课程设计的步骤: - 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和要求,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范围; - 进行相关的调研和研究,收集与课程设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 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包括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计算和结构分析; - 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件,包括梁、柱、板、墙的尺寸和配筋计算; - 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设计,包括施工工序和施工过程的控制; -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计算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4.课程设计的参考资料: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国家规范,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荷载计算、结构分析和基本构件设计等内容; - 《混凝土结构设计导则》:工程实践指南,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经验; - 《混凝土结构设计与计算》:教材,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实例分析;- 《混凝土结构施工与检测》:教材,介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案例》:案例分析,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际案例和设计经验。

5.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 计算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构件尺寸和配筋的合理性; - 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可行性。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国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掌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识读,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本工艺。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构件的设计。

2. 提高学生识读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能对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软件(如AutoCAD、PKPM等)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绘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社会价值,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未来从事相关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2. 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梁、板、柱等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 受弯、受剪、受压构件的计算方法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 施工图的组成及表达方法- 施工图的识读技巧4. 混凝土结构施工基本工艺- 钢筋工程- 模板工程-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5. 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AutoCAD绘图基本操作- PKPM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6. 实践项目- 简单混凝土构件设计-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关联课本相应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设计题目: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某轻工业厂房,二楼包装车间楼面结构拟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要求按所设定的结构支承条件、尺寸关系、材料与荷载作用等情况,进行楼盖结构的板、次梁、主梁的内力计算与配筋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二、设计条件1.结构形式:楼盖的纵向为4个柱距,主梁横向为4跨,支承形式是周边为240厚的承重砌体墙,在搁置主梁处墙体设壁柱承重,中间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300mm×300mm)。

图一梁板结构平面布置2.材料:混凝土采用C25(f c=11.9 N/mm2,f t=1.27 N/mm2,f ck=16.7 N/mm2,E c=2.80×104 N/mm2)钢筋采用HPB235(f y =210N/mm 2,E s =2.1×105 N/mm 2)或HRB335(f y =300N/mm 2,E s =2.0×105 N/mm 2) 3. 荷载: 1) 恒载楼面构造层做法:采用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面层用10mm 耐磨砂浆压关抹平;板底梁侧与顶棚均采用20厚混合砂浆抹面(参考标准容重可分别取20kN/m 3,22 kN/m 3,18 kN/m 3)。

2) 活载标准值为7.0 kN/m 2。

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3。

三、板的计算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21l l =6000=2.7332200mm mm,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本设计按单向板设计。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80>140l =2200=5540mm mm 。

次梁截面高度取h=450mm>26000==4001515l mmmm ,截面宽度b=200mm 。

板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下:图二 板的尺寸图三 计算简图1) 荷载恒荷载标准值20㎜厚水泥砂 0.02m ×20 kN/m 3=0.4 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m ×25 kN/m 3=2.0 kN/㎡ 10mm 耐磨砂浆 0.01m ×22 kN/m 3=0.22 kN/㎡ 20mm 厚混合砂浆 0.02m ×18 kN/m 3=0.36 kN/㎡2=2.98/k g kN m线恒载设计值 g=1.2×2.98 kN/㎡=3.58 kN/㎡ 线活载设计值 q=1.3×7.00 kN/㎡=9.10kN/㎡g+q=3.58 kN/㎡+9.10kN/㎡=12.68 kN/㎡即每米板宽 12.68 kN/㎡ 2) 内力计算板计算跨度为:边跨 m m m m m h l n 02.2208.022.012.02.22=+--=+ m m mm m m a l n 02.204.2212.022.012.02.22>=+--=+取l 0=2.02m中间跨 l 0=2.2m-0.20m=2.0m 跨度差 (2.02m-2.0m )/2.0m=0.01<10%因此可以采用等跨连续梁板计算内力(为简化计算,统一取l 0=2.02m )。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1. 课程设计概述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该楼盖包括两个部分:一层地面的停车场和上方的公寓。

整个楼盖跨度较大,需要考虑选用何种材料和结构形式。

设计任务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形式的选择、截面设计等内容。

2. 设计荷载设计荷载是指在设计结构时需要承载的外部荷载,也是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之一。

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自重、雪荷载、风荷载、人员活载和车辆荷载等。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假设设计地区为中国南方地区,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12)中的规定进行荷载计算。

设计荷载的详细计算过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3. 结构形式的选择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结构高度低、选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物。

在选定结构形式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截面设计,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 截面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的截面设计涉及到板、肋、梁的尺寸和配筋参数等内容。

在本设计中,为了实现截面的合理设计,我们采用了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最终输出设计结果。

具体的设计细节和流程如下。

4.1. 整体式单向板设计板是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主要构件之一,其设计需要考虑荷载、结构高度等因素。

在本设计中,板厚度选用10cm,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混凝土板配筋率为0.5%。

4.2. 肋设计肋的设计主要考虑肋高度和肋跨度两个因素。

在本设计中,肋高度选用25cm,肋跨度选用4m。

钢筋混凝土肋配筋率为1.5%。

4.3. 梁设计梁是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次要构件,其设计主要考虑梁高度和梁跨度。

在本设计中,梁高度选用40cm,梁跨度选用7m。

梁采用双筋矩形截面设计,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率为2%。

5. 梁柱节点设计梁柱节点是指梁与柱之间连接的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梁、柱的受力情况。

本设计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柱径选用45cm,钢筋混凝土柱配筋率为2%。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后,先进行楼层间荷载代表值得计算,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和剪力)。

完成了板,次梁和主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次梁与主梁的配筋计算。

2012年12月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今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的确定;(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3)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材料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6)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7)学习运用规范。

(二)设计资料某多层混合结构轻工仓库,其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层高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请进行梁、柱的布置并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梁板的承载力计算及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其平面图如附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按使用要求不同,楼盖做法分两种类型:①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②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及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C20~C3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其余均用HPB300级、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最大不超过25mm;注:该厂房无特殊要求,楼梯位于楼盖外部;每位同学以学号末两位数作为题号:建筑10(1)班同学楼面做法按类型①;建筑10(2)班、管理10班按类型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设计原则;熟悉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流程。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工程安全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实际工程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包括梁、板、柱、墙等基本构件。

2.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讲解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力学性能,以及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

3.设计原则:阐述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系数、承载力计算、稳定性和耐久性等。

4.计算方法: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包括力学计算、弹性计算和塑性计算等。

5.实际工程应用:分析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如建筑物的梁、板、柱、墙等构件的设计和施工。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课程设计的目标、任务、设计要求以及设计过程。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

三、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座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住宅楼。

设计要求包括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考虑,以及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施工性和经济性,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课程设计要求1. 结构类型: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

2. 设计荷载: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确定楼房的设计荷载。

3. 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 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功能和空间布局确定结构的布置方案。

5. 结构分析:采用静力弹性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

6. 结构设计:根据结构分析结果,进行结构的截面设计和构件尺寸的确定。

7. 结构验算:对设计方案进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8. 结构施工:考虑结构的施工性,提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

9. 结构经济性:根据材料的成本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综合考虑结构的经济性。

五、课程设计过程1.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规范、标准、设计手册等资料,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分析设计要求:分析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

3. 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功能和空间布局,确定结构的布置方案,并进行初步的荷载计算。

4. 结构分析:采用静力弹性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5. 结构设计:根据结构分析结果,进行结构的截面设计和构件尺寸的确定,并进行验算。

6. 结构施工:考虑结构的施工性,提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

混凝土结构课程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力学性能。

2.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3.熟悉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4.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计算。

5.能够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

2.培养学生对工程质量和职业操守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对创新和改进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力学性能,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变形、耐久性等。

2.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包括梁、板、柱等常见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

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应用、结构方案的设计和优化等。

4.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包括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安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技术。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结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指导教师:肖金梅班级:14土木工程6班学生姓名: 邝佛伟设计时间:2017年5月1号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设计一、设计资料12、桥面净空:净-7 + 2×0.5主要尺寸L=20m标准跨径b计算跨径L=20.50m梁长'L=20.96m3、材料规格混凝土C 40HRB400钢筋,直径12mm以下者采用R235cm)Ⅰ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一级。

4、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桥梁横断面布置情况(见图1)图2、T粱尺寸图(单位:mm)二、设计荷载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为: 跨中截面:m KN M d •=2100 KN V d 80=4/l 截面:m KN M d •=1600支点截面:0=d M KN V d 420=2、施工期间,简支梁吊点设在距梁端mm a 400=,梁自重在跨中截面引起的弯矩.5501m KN M G •=.3、使用阶段,T 梁跨中截面汽车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04.6101(未计入冲击系数),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30.602,永久作用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7603。

三、设计内容1、截面尺寸拟定(参照已有的设计资料或见图2);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选择钢筋并复核截面强度);3、斜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剪力钢筋设计及截面复核);4、裂缝及变形计算;5、绘制钢筋图,编制钢筋明细表、总表. 四、主要参考资料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公路桥涵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桥梁》 T 形梁截面尺寸(图2)(2000)3、贾艳敏主编《结构设计原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取值分组情况:1—9号b=180mm H=1200mm 10-18号b=180mm H=1300mm 19-27号b=180mm H=1400mm 28—36号b=200mm H=1200mm 37—45号b=200mm H=1300mm 46—55号b=200mm H=1400mm解:1,截面尺寸拟定设腹板宽度:b=180mm,T 形截面梁高:H=1400mm 由图2所示T 形截面受压翼板的厚度尺寸,得平均厚度故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mm b f 1600'=(图3钢筋布置图中,1580mm 为预制梁翼板宽度)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 (1)截面设计1)因保护层厚度,设a S =130mm则截面有效高度:h 0=1400-130=1270mm跨中截面弯矩计算值:m kN M M d ⋅=⨯==231021001.10γ 2)判定T 形截面类型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求受压区高度4)求受拉钢筋面积As将各已知值及x=68mm 代入S sd f cd A f x b f =',得mm h f 1202100140'=+=mmb b b b mm b mmL b f h f f f 1640120120220012216006833205003131''3'2'1=⨯+⨯+=++===⨯==m kN M M m kN h h h b f d fff cd ⋅==>⋅=-⨯⨯⨯=-231069.4274)21201270(12016004.18)2(0'0''γmmh x A h b f M A f cd 64127005.0050.0049.021*******.0127016004.181********620'0=⨯===⨯--=--==⨯⨯⨯==ξξ现选择钢筋为8Φ28+4Φ25,截面面积为As=6890mm 2.钢筋叠高层数为 6层。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计算,包括梁、板和柱等基本构件。

3. 学生能够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表示方法,并识别常见的施工图纸。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完成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解决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手工绘图,完成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兴趣和探究欲。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土木工程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材料性质与力学原理:包括混凝土的组成、强度特性、耐久性等,以及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第三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 混凝土梁、板和柱的设计计算:涵盖梁、板和柱的受力特点、设计方法、配筋计算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混凝土梁的设计”和第五章“混凝土板和柱的设计”。

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介绍施工图的基本表示方法、符号和标注,以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技巧。

- 教材章节:第六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并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概念。

3. 学生能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荷载分析、截面设计、钢筋配置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性能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认识到混凝土结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工程质量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和动手实践,使学生在掌握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对象为具有一定力学基础和土木工程知识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对混凝土结构有一定了解,但设计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教师需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分类及工程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 内容列举:混凝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各类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荷载分析、截面设计、钢筋配置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内容列举:荷载组合与作用;截面设计方法;钢筋的选用与配置;耐久性设计。

3.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涉及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计算步骤以及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它由水泥、砂、石料和水等组成。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就是要根据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等因素,合理地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等级和结构形式等参数,以满足工程的安全、经济、美观和使用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还包括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和强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混凝土的材料性质是指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冻融性等。

强度理论是指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强度计算原理和方法,如极限状态设计、等效矩法、荷载组合和安全系数等。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极限状态设计、变形控制设计和可靠度设计等。

极限状态设计是指在规定的极限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规定要求的设计方法。

变形控制设计是指在规定的变形限值范围内,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规定要求的设计方法。

可靠度设计是指在规定的可靠度要求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规定要求的设计方法。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计算步骤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计算步骤包括荷载分析、截面设计、配筋计算和验算等。

荷载分析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对结构所受荷载进行分析和计算。

截面设计是指根据荷载分析结果,合理地确定混凝土截面的尺寸、形状和配筋等参数。

配筋计算是指根据截面设计结果,计算混凝土截面所需的钢筋数量和位置。

验算是指对设计结果进行检验和验证,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四、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下面以某工程中的柱子为例进行分析。

某工程中的柱子高度为4m,截面尺寸为40cm×40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强度等级为HRB400。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分析、计算和施工等方面的课程。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参考内容,以帮助学生进行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 引言- 介绍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以及其特点和优点;- 概述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 材料与特性- 介绍混凝土的组成、制备和基本特性,如强度、韧性、耐久性等;- 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 探讨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如抗冻性、抗硫酸盐侵蚀性等;- 讨论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原则和优化设计方法。

3.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 讲解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方法,如梁、柱和板等;- 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和准则,如弹性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等;- 探讨结构荷载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包括静载荷和动力荷载等。

4. 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 讲解混凝土梁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受弯构件和受剪构件;- 研究混凝土柱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受压构件和受拉构件;- 探讨混凝土板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受弯板和受剪板;- 讨论其他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如楼梯、墙体和基础等。

5. 混凝土结构施工- 研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包括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 探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包括模板施工、钢筋加工和混凝土浇注等;- 讲解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施工与验收标准,包括施工安全和质量检验等。

6. 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案例- 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工程案例,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 评估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工程中的应用和性能,包括抗震能力和耐久性等;- 探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7. 结束语- 总结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学习内容和重要性;- 强调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意义和发展前景;- 提出未来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通过以上参考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结构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提高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桥梁上部构件设计1.初始条件某高速公路桥梁基本上都采用标准跨径,上部构造采用钢筋混凝土T 梁,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计算。

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

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全长0L =16m ,计算跨径L =15.5m 。

T 形截面梁的尺寸如图一所示(其中cm a 30=,cm b 18=,cm h 130=),桥梁处于I 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一级。

图一(单位:cm)材料:30号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 cd MP f 8.13=,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 td MP f 39.1=;普通钢筋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280=;箍筋采用R2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195=。

简支梁控制截面的弯矩计算值和剪力计算值为跨中截面 m kN M .1996=跨中 kN Q 140=跨中 1/4跨截面 m kN M .15104/1=mkN M.586=汽 m kN M .1008=恒支点截面 00=j MkNQ j 5500=2.跨中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计算2.1T 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fb为了便于计算将图二a)实际截面换成图b)所示计算截面,可得翼板平均厚度mmh f 1502200100'=+=,其余尺寸不变图二 a)原截面 b)计算截面(单位:cm )由图二所示的T 梁截面受压翼板厚度的尺寸,则有mmL b f 5167155003131'1=⨯==mm b f 1600'2=(相邻两主梁的平均间距为1600mm) ='3f b '122f h h b b ++=mm 19801501202180=⨯+⨯+故取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f b =1600mm 。

2.2钢筋数量计算2.2.1截面设计(1)若采用的是焊接钢筋骨架,则设s a =30mm+0.07h=30+0.07⨯1300=121mm,则截面有效高度0h =1300-121=1179mm 。

(2)判断T 形截面类型:)2(;0''f ffcd h h h b f -=)21501179(15016008.13-⨯⨯⨯mm N ⋅⨯=610448.3656mkN ⋅=448.3656>m kN M .1996=跨中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求受压区高度由式)2(0'xh x b f M f cd u -=可得到:)21179(16008.131019966xx -⨯=⨯解方程得适合解 =x 80mm<'f h (=150mm) (4)求受拉钢筋面积s A将=x 80mm 代入式s sd f cd A f x b f ='得 2'63092808016008.13mm f x b f As sdf cd =⨯⨯==现选择钢筋为828+422,截面面积A s =6446mm 2。

钢筋叠高层数为6层,布置如下图(图三)。

图三 钢筋布置图(单位:c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5mm>d=28mm 及规定的30mm ,钢筋间距n S =180-2⨯35-2⨯31.6=46.8mm>40mm 及1.25d=1.25⨯28=35mm 。

故满足构造要求。

2.2.1截面设计已设计的受拉钢筋中,828的面积为4926mm 2,422的面积为1520mm 2,a sd MP f 280=,由图三钢筋布置图可求得s a ,即mma s 11915204926)1.256.31435(1520)6.31235(4926=++⨯+⨯+⨯+⨯=则实际有效高度0h =1300-119=1181mm 。

(1) 判定T 形截面类型m kN m N h b f f f cd ⋅=⋅⨯=⨯⨯=312.310312.315016008.136''mkN m N A f s sd ⋅=⋅⨯=+⨯=805.110805.1)15204926(2806由于s sd f f cd A f h b f >'; ,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2)求受压区高度x )150(8216008.136446280';mm h mm b f A f x f fcd s sd =<=⨯⨯==(3)正截面抗弯承载力)2821181(8216008.13)2(0'u -⨯⨯⨯=-=xh x b f M f cd=m 102064.0386⋅⨯N=)1996(038.2064m kN M m kN ⋅=>⋅ 又=⨯==118118064460bh A s ρ 3.03%>%2.0min =ρ,故截面复核满足要求。

3.腹筋设计3.1截面尺寸检验根据构造要求,梁最底层钢筋228通过支座截面,支点截面有效高度为mmh h 1249)26.3135(0=+-=。

124930030)1051.0()1051.0(30,3⨯⨯⨯=⨯--bh f k cu )550(68.10460j kN Q kN =>= 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2检验是否需要根据计算配置箍筋 跨中段截面 kNbh f td 74.147118118039.1)105.0(105.0303-=⨯⨯⨯⨯=⨯-)(支座截面kN bh f td 42.260124930039.1)105.0(105.0303-=⨯⨯⨯⨯=⨯-)(因)550(105.0)140(003-kN Q bh f kN Q j td =<⨯<=)(跨中,故可在梁跨中的某长度范围内按构造配置箍筋,其余区段应按计算配置腹筋。

3.3计算剪力图分配V l /2=140图四 计算剪力分配图(尺寸单位:cm ;剪力单位:kN )在图四所示的剪力包络图中,支点处剪力计算值kN Q j 5500=,跨中处剪力计算值kN Q 140=跨中。

x V =147.74kN的截面距跨中的距离可由剪力包络图按比例求得,为2/02/12l l x V V V V L l --⨯==mm3.14614055014074.1477750=--⨯在1l 长度内可按构造要求布置箍筋。

同时,根据《公路桥规》规定,在支座中心线向跨径长度方向不小于1倍梁高h=1300mm 范围内,箍筋的间距最大为100mm 。

距支座中心线为h/2处的计算剪力值(‘V )由剪力包络图按比例求得,为 LVV h LV V l )(2/00--=’=kN61.51515500)140550(130055015500=-⨯-⨯其中应由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计算值至少为0.6‘V =309.37kN ;应由弯起钢筋(包括斜筋)承担的剪力计算值最多为0.4‘V =206.24kN ,设置弯起钢筋区段长度为mm3898650-7750140-61.51524.206=⨯)((图四)。

3.4箍筋设计采用直径的双肢箍筋,箍筋截面积216.1003.502mm nA A sv w =⨯==。

在简支梁中,箍筋尽量做到等距离布置。

为计算简便,斜截面内纵向配筋率p 及截面有效高度0h 可近似按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的平均值取用,计算如下:跨中截面 5.203.3100p l/2>==ρ 取2/l p =2.5, 0h =1181mm 支点截面 5.233.0124930012321000<=⨯⨯=p取0p =0.33,0h =1249mm则平均值分别为415.1233.05.2=+=p ,12152124911810=+=h mm箍筋间距v S 为 2'2,62321)()6.02)(1056.0(V bh f A f p S sv sv k cu v +⨯=-αα61.51512152/)300180(1956.10030)415.16.02)(1056.0(1.10.1262⨯+⨯⨯⨯⨯+⨯⨯=- =276mm确定箍筋间距v S 的设计值尚应考虑《公路桥规》的构造要求。

若箍筋间距计算值取v S =250mm ≤mmh 65021=及400mm,是满足规范要的。

但采用φ8双肢箍筋,箍筋配筋率%18.0%13.02503006.100sv <=⨯==vsv bS A ρ(R235箍筋时),故不满足规范。

现取v S =150mm 计算的箍筋配筋率sv ρ=0.22%>0.18%,且小于mm h 65021=和400mm 。

综上所述计算,在支座中心向跨径长度方向的1300mm 范围内,设计箍筋间距v S =100mm ,;而后至跨中截面统一的箍筋间距v S =150mm ,如图五。

梁跨中线图五箍筋布置图(尺寸单位:cm)3.4弯起钢筋及斜筋设计设焊接钢筋骨架的架力钢筋(HRB335)为222,钢筋重心至梁受压翼板上边缘距离'sa=60mm。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为45°,弯起钢筋末端与架力钢筋焊接。

为了得到每对弯起钢筋分配的剪力,由各排弯起钢筋的末端折点应落在前一排弯起钢筋起点的构造规定来得到各排弯起钢筋的弯起点计算位置,首先要计算弯起钢筋上、下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ih∆。

现拟弯起N1~N5钢筋,将计算的各排弯起钢筋弯起点截面的ih∆以及至支座中心距离ix、分配的剪力计算值sbiV、所需的弯起钢筋面积sbiA值列入表一。

弯起钢筋计算表表一弯起点 1 2 3 4 5ih∆(mm)1129 1098 1066 1034 1003距支座中心距离ix(mm)1129 2227 3293 4327 5330分配的计算剪力值sbiV(kN)206.24 180.90 122.80 66.40需要的弯筋面积)(2mmAsbi1389 1218 827 447可提供的弯筋面积)(2mmAsbi123222812322281232228760222弯筋与梁轴交点到支座中心的距离)('mmxc561 1691 2789 3854现将表一有关计算举例说明如下。

根据《公路桥规》规定,简支梁的第一排弯起钢筋(对支座而言)的末端弯折点应位于支座中心截面处。

这时,1h ∆为1h ∆=1300-[(35+31.6⨯1.5)+(60+25.1/2+31.6⨯0.5)]=1129mm弯起钢筋的弯起角为45°,则第一排弯筋(2N5)的弯起点1距支座中心的距离为1129mm 。

弯筋与梁纵轴线交点'1距支座中心距离为1129-[1300/2-(35+31.6⨯1.5)]=561mm 。

对于第二排弯起钢筋,可得到2h ∆=1300-[(35+31.6⨯2.5)+(60+25.1/2+31.6/2)]=1098mm弯起钢筋(2N4)的弯起点2距支点中心距离为1129+2h ∆=1129+1098=2227mm 分配给第二排弯起钢筋的计算剪力值sb2V ,由比例关系计算可得到:24.2063898112965038982sb V =-+得 =2sb V 180.90kN其中,0.4‘V =206.24kN ;h/2=650mm ;设置弯起钢筋区段长为3898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