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剂量
![剂量](https://img.taocdn.com/s3/m/eee12b11b7360b4c2e3f6426.png)
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比较药物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加深理解戊巴比妥的作用与药物暴露关系练习小鼠的不同给药途径操作小鼠实验的编号,均衡分组二、实验材料小白鼠,18-22g,雌雄不限;实验前12小时禁食,自由饮水,1ml注射器,小鼠灌胃针,电子秤,苦味酸实验1:8%乌拉坦(水溶液、胶浆液/2.5%CMC实验2:0.25% 0.15% 0.025%戊巴比妥溶液实验3:0.5%浓度的戊巴比妥溶液三、步骤与方法不同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①小鼠6只,每组3只,称重编号,观察其正常活动②1组:8%乌拉坦水溶液,2组:8%乌拉坦胶浆液③给药途径与剂量:腹腔注射,0.15ml/10g④观察小鼠反应,记录小鼠出现步态蹒跚、匍匐不动或卧倒、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⑤比较小鼠中枢抑制作用出现快慢和持续时间长短鼠号药物剂型步态蹒跚不动或卧倒翻正反射消失1 乌拉坦8% 溶液剂2 乌拉坦8% 胶浆剂3 乌拉坦8% 溶液剂4 乌拉坦8% 胶浆剂......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①小鼠9只,3只/组,称重编号,观察其正常活动②1、2、3组小鼠分别0.25%,0.15,0.025%的戊巴比妥溶液③给药途径与剂量:腹腔注射,0.2ml/10g④观察并比较三只小鼠的反应,并解释鼠号药物剂量翻正反射消失时间1 戊巴比妥溶液剂0.25%2 戊巴比妥溶液剂0.15%3 戊巴比妥溶液剂0.025%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①小鼠9只,3只/组,称重编号,观察其正常活动及翻正反射活动②药物:0.5%的戊巴比妥溶液0.1ml/10g③1、2、3组分别灌胃、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④观察并比较小鼠的反应,记录翻正反射消失及恢复的时间鼠号药物给药途径剂量潜伏期(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睡眠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0.5%,0.11 戊巴比妥灌胃ml/10g0.5%,0.1 2 戊巴比妥皮下注射ml/10g0.5%,0.1 3 戊巴比妥腹腔注射ml/10g。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d942065f111f18583d05a7a.png)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实验报告课程:机能学实验系级班姓名:学号:组员:实验原理1,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不同:口服,泻下、利胆;注射,松弛平滑肌,肌肉松弛,降压;外敷,消炎祛肿。
2,氯丙嗪广泛引起中枢抑制,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不同剂型对氯丙嗪的吸收效果不同。
3,钙离子对钠通道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快速注射钙离子使血钙浓度升高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等。
而慢速注射可由血液稀释,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弱。
4,尼克刹米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或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过量导致中枢兴奋及惊厥。
5,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机体血糖突然降低会导致脑缺氧,产生心悸、出汗、、动物发生惊厥、抽搐等现象。
可用葡萄糖解救。
【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比较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观察胰岛素的降低血糖作用,胰岛素惊厥的表现并掌握其解救方法。
【实验动物】动物:小白鼠药品:10%硫酸镁、墨汁生理盐水0.1%氯丙嗪水溶液0.1%氯丙嗪阿拉伯胶溶液(含10%阿拉伯胶溶液)1% CaCl2 溶液 1.25%尼可刹米溶液5%尼可刹米溶液10%尼可刹米溶液40U/ml胰岛素溶液、50%葡萄糖器材:注射器(1ml 5ml 10ml 20ml) 小鼠笼、天平、大镊子、小鼠灌胃器大烧杯剪刀【实验步骤】一、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1,2,3三组,每组1只.(2)1号小鼠腹腔注射0.3ml/10g的硫酸镁溶液,2号小鼠灌胃0.3ml/10g硫酸镁墨汁溶液,3号小鼠灌胃0.3ml/10g生理盐水溶液。
观察现象二、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不同剂型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甲、乙两组,每组两只。
2)甲组小鼠皮下注射0.2ml/10g的0.1%的氯丙嗪水溶液,乙组小鼠皮下注射0.2ml/10g 的0.1%的氯丙嗪阿拉伯胶溶液,观察并记录小鼠入睡的时间。
实验三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不同机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
![实验三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不同机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https://img.taocdn.com/s3/m/1a117109bb68a98271fefaf5.png)
实验三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不同机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一)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对小白鼠作用差异。
【实验原理】巴比妥类药物为镇静催眠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选择性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使传入大脑的冲动减少,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并转为抑制进而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现认为此作用也与增强脑内γ-氨基丁酸(GABA)的突触后抑制效应有关。
随着剂量由小到大,戊巴比妥钠可依次产生镇静剂催眠作用。
前者以自发活动减少为指标,而后者则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
【实验材料】1.器材:鼠笼、天平、1ml注射器、镊子2.药品:苦味酸溶液、0.2%、0.4%和0.8%的戊巴比妥钠溶液3.动物:小白鼠【方法步骤】取小鼠三只,分别编号为1、2、3号,称重并观察正常活动。
1号鼠由腹腔注射0.2%戊巴比妥钠20mg/ml(0.1ml/10g),2号鼠由腹腔注射0.4%戊巴比妥钠40mg/ml(0.1ml/10g),3号鼠由腹腔注射0.8%戊巴比妥钠80mg/ml(0.1ml/10g)。
给药后观察并比较小鼠的活动情况、翻正反射消失及恢复时间。
【实验结果】鼠号体重(g)药物剂量给药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作用维持时间(分)12【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2.个别小鼠未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则观察其是否有镇静作用3.翻正反射消失以1分钟以上为确定标准【思考题】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对等量硫酸镁所产生的药理作用。
【实验原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诸多种,其中给药途径的不同可产生很大的差异。
口服硫酸镁因肠道难以吸收,而形成高渗压,使肠内水分的吸收减少,肠腔容积扩大,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产生导泻作用。
注射硫酸镁水解出的Mg+,可特异地竞争Ca2+的作用,引起骨骼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一系列反应。
剂量_剂型_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模板
![剂量_剂型_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0771b12ee06eff9aef807d3.png)
。。。
小鼠的抓取与固定
小鼠的腹腔注射
小鼠的灌胃
小鼠的皮下注射
不同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结果观察与记录
鼠号 1
2 3 4
药物 乌拉坦 8% 乌拉坦 8% 乌拉坦 8% 乌拉坦 8%
剂型 溶液剂
胶浆剂 溶液剂 胶浆剂
步态蹒跚 不动或 翻正反射 卧倒 消失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步骤与方法
小鼠9只,3只/组,称重编号,观察其正常活 动 1、2、3组小鼠分别0.25%,0.15,0.025% 的戊巴比妥溶液 给药途径与剂量:腹腔注射,0.2ml/10g 观察并比较三只小鼠的反应,并解释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结果观察与记录
鼠号 药物 给药 途径
灌胃
剂量
潜伏期(翻 睡眠时间 正反射消失 (翻正反射 时间) 恢复时间)
1
戊巴 比妥 戊巴 比妥 戊巴 比妥
2
3
0.5%, 0.1ml/10 g 皮下 0.5%, 注射 0.1ml/10 g 腹腔 0.5%, 注射 0.1ml/10 g
不同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步骤与方法
①小鼠6只,每组3只,称重编号,观察其正 常活动 ②1组:8%乌拉坦水溶液,2组:8%乌拉 坦胶浆液 ③给药途径与剂量:腹腔注射, 0.15ml/10g ④观察小鼠反应,记录小鼠出现步态蹒跚、 匍匐不动或卧倒、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 ⑤比较小鼠中枢抑制作用出现快慢和持续时 间长短
Clˉ通道开放时间↑ ↓ Clˉ通道内流↑ ↓ 细胞膜超极化
实验目的
比较药物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 的影响 加深理解戊巴比妥的作用与药物暴露关系 练习小鼠的不同给药途径操作 小鼠实验的编号,均衡分组
不同剂型、剂量及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不同剂型、剂量及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65d1ac925c52cc58bd6bec4.png)
注意事项
❖ 小鼠称重和剂量应准确,每只小鼠使用单独的注 射器和针头。
❖ 灌胃方法要正确,勿刺破食管或插入气管。
实验结果
戊巴比妥钠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pentobarbital sodium on drug actions
No. of mouse
❖ 两人合作,一手抓住小白鼠头部 皮肤,另一手抓住鼠尾;另一人 在背部皮下组织注射药物。如一 人操作时,左手抓鼠,右手将抽 好药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颈部皮 下,将药液注入。
实验步骤
1 取体重接近同性别的小白鼠2只,称重并标记。 1号鼠 皮下注射 8%乌拉坦水溶液0.15 mL/10 g, 2号鼠皮下注射8%乌拉坦胶浆液0.15 mL/10 g
No.of mouse
1 2 3
Administration route
Dose (mg/kg)
Sleep latency (min)
Sleep duration (min)
讨论
1 将胶浆剂与药物混合后,对于药物内服和外用各 可产生何种影响?
2 同一药物、同等剂量以不同给药途径给予对药物 会产生哪些不同影响?
No. of mouse 1 2
Administration route Dose(mg) breath
Muscle tension excretion
实验结果
戊巴比妥钠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routes on drug actions of pentobarbital sodium
记录小鼠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反应的时间(即潜 伏期)与睡眠持续时间。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9eea5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1.png)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给药剂量是指将药物给予患者的数量。
药物的剂量与其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通常来说,药物的剂量越大,其效果也越强。
例如,镇痛剂吗啡的剂量越高,其镇痛效果越明显。
但是,药物剂量过高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因此,确定适当的药物剂量非常重要。
药物的剂量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药物剂量通常需要进行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药物的剂量还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一些药物可以相互增强或减弱对方的效果,因此在联合使用时需要调整剂量,以达到预期疗效。
给药途径是指药物进入体内的路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分布范围和代谢速度。
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肤贴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注等。
口服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通过口服服用的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需要经过胃肠道的吸收才能进入血液循环,这个过程较为缓慢。
因此,口服给药途径适合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然而,口服药物的吸收受到胃肠道的酸性环境、消化酶和肠道蠕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药物不能完全吸收。
皮肤贴剂是将药物直接贴在皮肤上,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这种给药途径适用于一些局部治疗和长期控释药物。
药物通过贴片逐渐释放,可以达到持续的治疗效果。
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体内,绕过胃肠道的吸收过程。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药物吸收较快,通常用于急性疾病的治疗。
而静脉注射则可以迅速将药物输送到全身,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如急救和紧急手术。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口服给药的药物需要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使得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分布较为均匀。
而经过静脉注射的药物可以迅速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总之,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是决定药物作用的重要因素。
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性进行合理的剂量调整和给药途径选择。
简述药物剂型对药效发挥的影响
![简述药物剂型对药效发挥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278ec1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e.png)
药物剂型是指制药技术将活性成分与辅料配制制成的能够给患者使用的药品外观形态。
药物剂型对药效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如下:
1.药物剂型决定了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直接影响药物对身体的吸收和代谢。
例如,口服给药会被消化系统吸收,而注射给药则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方式不同,从而影响药效发挥。
2.药物剂型影响药物吸收速度和药效持续时间:不同的药物剂型会导致药物对身体的吸收速度和释放速度不同。
例如,缓释剂型药物会使药物渐渐地释放到体内,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而快速释放剂型药物会迅速达到高浓度并快速降低。
因此,药物剂型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药效的持续时间。
3.药物剂型影响药物稳定性:药物剂型的成分和制作工艺直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例如药物易氧化、光敏感或水解等。
一旦药物不再稳定,其吸收、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药效。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052b7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9.png)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的给药途径是指将药物引入到人体内部的方式。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影响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效果。
以下将对几种常见的给药途径进行详细介绍。
1. 口服给药(Oral Administration):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经过胃肠道吸收。
这是最常见和便捷的给药途径之一、优点是易于操作,患者易接受,成本较低。
口服给药的药物主要经过肠道吸收,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再进入全身循环。
但是,口服给药受到消化液和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需要一定剂量的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2. 注射给药(Injection Administration):注射给药是通过直接将药物注射到体内,绕过胃肠道进行吸收。
常用的注射方式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
注射给药的主要优势是药物可以快速进入循环系统,达到更高的血药浓度,作用迅速,特别适用于急救或严重疾病治疗。
然而,注射给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繁琐且痛苦,部分患者可能不接受。
3. 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药物通过注射到肌肉进行吸收。
相比于口服给药,肌肉注射可以避免胃肠道的消化液和首过效应,使药物在肌肉中的吸收速度快于口服给药,血药浓度更高,作用迅速。
然而,肌肉注射可能疼痛和引起肌肉损伤。
4.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药物通过注射到静脉进行吸收。
静脉注射是最快速的给药途径,药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迅速发挥作用。
这种给药途径适用于紧急情况或需要快速治疗的疾病。
但是,静脉注射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要求高,存在感染和血管损伤等风险。
5. 吸入给药(Inhalation Administration):药物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通过肺泡吸收。
吸入给药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通过吸入给药,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减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作用迅速且局部化。
[医学]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医学]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e415f4dc8d376eeafaa3121.png)
[医学]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的剂量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不同剂型对其毒性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1( 动物:蟾蜍3只2( 药品:戊巴比妥钠1%,戊巴比妥钠0.3%,戊巴比妥钠1% 阿拉伯胶溶液。
3( 器材:注射器1副,7号针头1枚,烧杯1只。
实验步骤:1. 取体重相近的蟾蜍3只,称重,标记。
2. 蟾蜍甲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1%,0.05ml/10g3. 蟾蜍乙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0.3%, 0.05ml/10g4. 蟾蜍丙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1%阿拉伯胶溶液, 0.05ml/10g (注射士的宁阿拉伯胶溶液时,用7号针头,用后应立即清洗以免针管粘牢) 记录注射时间,观察反正反射消失的时间。
实验结果:蟾蜍体重(g) 药物药量(ml) 翻正反射消失时间(min)讨论: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目的】观察以下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原理】尼可刹米为中枢兴奋药,可引起动物兴奋,惊厥或死亡。
【材料】小鼠3只,体重18-22克,雌雄不限。
2,尼可刹米溶液。
【方法】与步骤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3只,编号,称重,观察一般活动,然后给药。
甲鼠灌胃2,尼可刹米4mg/10g (即0.2ml/10g)。
乙鼠皮下注射2,尼可刹米4mg/10g (即0.2ml/10g)。
丙鼠腹腔注射2,尼可刹米4mg/10g (即0.2ml/10g)。
给药后,立即记录时间,记录动物惊厥出现时间(潜伏期)。
【结果处理】收集全班结果,比较同剂量药物3种给要途径药物反应程度以及出现时间的差异,最好进行方差分析。
【注意事项】在实验时要注意动物的反应。
用药后动物反应顺序为不安,竖尾,跳跃,强直性收缩(惊厥),死亡。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76c71e589eb172ded63b76c.png)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实验报告课程:机能学实验系级班姓名:学号:组员:实验原理1,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不同:口服,泻下、利胆;注射,松弛平滑肌,肌肉松弛,降压;外敷,消炎祛肿。
2,氯丙嗪广泛引起中枢抑制,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不同剂型对氯丙嗪的吸收效果不同。
3,钙离子对钠通道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快速注射钙离子使血钙浓度升高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等。
而慢速注射可由血液稀释,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弱。
4,尼克刹米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或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过量导致中枢兴奋及惊厥。
5,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机体血糖突然降低会导致脑缺氧,产生心悸、出汗、、动物发生惊厥、抽搐等现象。
可用葡萄糖解救。
【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比较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观察胰岛素的降低血糖作用,胰岛素惊厥的表现并掌握其解救方法。
【实验动物】动物:小白鼠药品:10%硫酸镁、墨汁生理盐水0.1%氯丙嗪水溶液0.1%氯丙嗪阿拉伯胶溶液(含10%阿拉伯胶溶液)1% CaCl2 溶液 1.25%尼可刹米溶液5%尼可刹米溶液10%尼可刹米溶液40U/ml胰岛素溶液、50%葡萄糖器材:注射器(1ml 5ml 10ml 20ml) 小鼠笼、天平、大镊子、小鼠灌胃器大烧杯剪刀【实验步骤】一、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1,2,3三组,每组1只.(2)1号小鼠腹腔注射0.3ml/10g的硫酸镁溶液,2号小鼠灌胃0.3ml/10g硫酸镁墨汁溶液,3号小鼠灌胃0.3ml/10g生理盐水溶液。
观察现象二、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不同剂型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甲、乙两组,每组两只。
2)甲组小鼠皮下注射0.2ml/10g的0.1%的氯丙嗪水溶液,乙组小鼠皮下注射0.2ml/10g 的0.1%的氯丙嗪阿拉伯胶溶液,观察并记录小鼠入睡的时间。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df9f35b8f67c1cfbd6b817.png)
题目: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剂量戊巴比妥对小鼠作用的差异。
作用差异从三方面体现:潜伏期的差异、强度的差异、持续时间的差异(即结果分析时,要分析全实验室三组小鼠表现出来的药理作用在上述三方面是否有差异,是否体现出计量越大,潜伏期越短,药效越强,持续时间越长)2、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
给药途径不同则药物的药理作用:具有性质差异(即可能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或强度差异(即能产生相同的药理作用,但强度上有差异)(结果分析时,要分析是否有这两方面的差异)(二)完成实验的地点2栋403药理学实验室(三)实验对象种属:小鼠属性别:雌性体重:平均26g 数量:30只实验原理:巴比妥类药是镇静催眠药,随着剂量由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由弱变强,相继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作用,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药后表现:正常(无效量)、镇静(镇静剂量)、嗜睡(催眠剂量)、浅昏迷(抗惊厥剂量)、深昏迷(麻醉剂量)、死亡2、硫酸镁口服不易吸收,仅产生局部作用,外敷则致组织脱水也仅致局部作用;注射可吸收,产生抗惊厥作用等全身作用。
(途径:口服、外敷、注射)(药后:正常、镇静、嗜睡、浅昏迷、深昏迷、死亡)实验材料:器材:电子天平、1ml注射器、鼠罩、小鼠灌胃针头药品:0.2%戊巴比妥钠注射液、0.4%戊巴比妥钠注射液、0.8%戊巴比妥钠注射液。
30%硫酸镁(含水)溶液动物:小鼠18只动物:小鼠12只实验方法1:取小鼠18只,编号、分别称其体重及观察小鼠正常活动情况。
各鼠经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溶液,均按0.1ml\10g(0.01ml\g)给药,分别置于小盒中,密切注意先后出现的反应(记录药后20分钟内—作用最强的类型如药后10分钟为深昏迷,但药后18分钟为浅昏迷,则记录深昏迷)实验方法2:取小鼠12只,分别称重标记。
6只由腹腔注射30%硫酸镁溶液6g/kg(给药容量为0。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e4687b3169a4517623a309.png)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目的】观察小鼠以不同给药途径给予同剂量尼可刹米时引起药理作用的差别。
【原理】药物以不同给药途径给药时,因吸收部位血液循环快慢,吸收过程需透过的生物膜的通透性以及吸收途径中药物代谢酶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药物吸收的快慢和程度不同。
【动物】小鼠3只【材料和试药】鼠笼天平注射器小鼠灌胃针头注射针头 2%尼可刹米溶液【方法】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3只,以1、2、3编号,分别称重,观察各鼠的一般情况,依次给药。
1号鼠以灌胃法给予尼可刹米4mg/10g(2,溶液0.2ml/10g)。
2号鼠以皮下注射法给予尼可刹米4mg/10g(2,溶液0.2ml/10g)。
3号鼠以腹腔注射法给予尼可刹米4mg/10g(2,溶液0.2ml/10g)。
每次给药后立即记下当时时间,密切观察小鼠的反应。
动物首次出现惊厥时,立即记下时间。
从给药到首次出现惊厥的时间为药物作用的潜伏期。
比较3只小白鼠结果之差别。
【报告要点】注:“最后结果”栏记载是否发生死亡及从给药到死亡相隔时间等。
【讨论题】不同给药途径在哪些情况下可使药物的作用产生量的差异,在哪些情况下又可使药物的作用产生质的不同,篇二: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的剂量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不同剂型对其毒性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1(2( 动物:蟾蜍3只药品:戊巴比妥钠1%,戊巴比妥钠0.3%,戊巴比妥钠1% 阿拉伯胶溶液。
3( 器材:注射器1副,7号针头1枚,烧杯1只。
实验步骤:1. 取体重相近的蟾蜍3只,称重,标记。
2. 蟾蜍甲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1%,0.05ml/10g3. 蟾蜍乙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0.3%, 0.05ml/10g4. 蟾蜍丙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1%阿拉伯胶溶液, 0.05ml/10g (注射士的宁阿拉伯胶溶液时,用7号针头,用后应立即清洗以免针管粘牢) 记录注射时间,观察反正反射消失的时间。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在体内吸收的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在体内吸收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631517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79.png)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在体内吸收的影响核心提示: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的因素很多,如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制剂和给药途径等。
其中以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最为重要。
给药途径不同,可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
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快慢依次为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的因素很多,如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制剂和给药途径等。
其中以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最为重要。
给药途径不同,可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
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快慢依次为:呼吸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有的药物给药途径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内服导泻,肌肉或静脉注射则有镇痉、镇静及降低颅内压等作用。
而血管内直接给药(如静脉注射)因直接进入血液,则无所谓吸收过程。
现主要就常用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总结如下:一、吸入给药吸入给药是指一些气体及挥发性药物(如吸入性麻药、薄荷油等植物油类)经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由肺泡表面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
由于肺泡(还有禽类的气囊)表面积比较大(特别是禽类),肺泡离血液只隔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内皮各一层(禽类气囊只有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且毛细血管内总血流量比较大,故药物只要能到达肺泡,其吸收是极其迅速的。
因此人们利用喷雾给药来通过吸入给药来治疗一些呼吸系统病如支气管肺炎,特别是鸡的气囊炎通过气雾给药效果良好。
二、注射给药最常用的注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注射后药物多可沿结缔组织迅速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内皮细胞间隙迅速通过膜孔转运吸收进入体循环,所以注射给药的最大特点是吸收迅速、完全。
另外,注射给药也适用于在胃肠中易被破坏(如青霉素G 等),不易吸收(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和在肝脏中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
当然,也有极少数药物注射给药不仅不能增加其吸收速度或吸收量,反而会因为药物在注射部位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而导致吸收障碍和注射部位的不适及疼痛,这样的药物通过注射给药吸收反而比口服差,如苯妥英钠、地高辛等。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8283a78fe4733687e21aa6a.png)
实验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2·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编号、捉拿与固定,以及几种给药方式的基本操作方法3·掌握不同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二:实验原理1·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小白鼠:用手轻轻提起鼠尾,置于鼠笼上,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项背部皮毛,然后将鼠置于左手中,用无名指及小指夹住鼠尾。
大白鼠:右手轻轻提起鼠尾,置于鼠笼上,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将大鼠压住并抓紧固定在左手中。
2·动物的给药方法(1)注射给药皮下注射:注射时用左手拇指、食指抓住两耳及头皮,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夹住鼠尾,右手持注射器在鼠腹部两侧作皮下注射。
腹腔注射:注射时用左手拇指、食指抓住两耳及头皮,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从下腹部朝头方向刺入腹腔,注射药液。
(2)经口给药大、小白鼠灌胃法:用左手抓住动物,是腹部向上,右手持灌胃针,从右侧嘴角沿着上腭通过食管插入胃内,然后将药液灌入3:实验动物的编号方法染色法:3%~5%苦味酸溶液动物取俯卧位,左前肢为1,左后肢为2,右后肢为3,右前肢为4 ,头部为5,尾部为10,背部为204·药物剂量和效应之间的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效与药物剂量成正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或减少,药效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当达到最大效应时,药效不再增加。
5·给药途径和效应之间的关系:给药途径不同,药物起效的快慢不同,药效的强弱以及药效的维持时间也不同;不同的给药途径,有时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口服有泻下和利胆的作用,注射给药有抗惊厥和减压作用三:实验动物:小白鼠,大白鼠四:实验用品1%及10%水合氯醛溶液,电子称,注射器,针头,鼠笼,10%硫酸镁溶液,3%~5%苦味酸溶液五:实验步骤1·取小白鼠2只,称重并编号12,放入鼠笼内,观察正常活动后,两鼠分别腹腔注射1%及10%的水合氯醛溶液0..1ml/10g体重,置于鼠笼内,观察其活动有何变化,记录给药后至药物效应发生的时间和症状。
剂量_剂型_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剂量_剂型_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c0e1f8fe53a580216fcfe27.png)
不同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结果观察与记录
鼠号 1
2
药物
剂型
步态蹒跚 不动或 翻正反射 卧倒 消失
乌拉坦8% 溶液剂
乌拉坦8% 胶浆剂
3
4
。。。
乌拉坦8% 溶液剂
乌拉坦8% 胶浆剂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步骤与方法
小鼠9只,3只/组,称重编号,观察其正常活 动 1、2、3组小鼠分别0.25%,0.15,0.025%的戊 巴比妥溶液 给药途径与剂量:腹腔注射,0.2ml/10g 观察并比较三只小鼠的反应,并解释
剂量 剂型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 的影响
靳冉 2012157095
药物作用与药代动力学
药物暴露: AUC 时间 浓度
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不同厂家的片剂
普通片剂与缓释剂
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镇静催眠药
作用机制
静息电位:极化、反极化、去极化、 BDZ+ GABAA-R BDZ-R复合物 复极化、超极化、超射 GABA受体,配体门控氯离子通道 ↓ (30%突触) 促结合GABA 苯二氮卓 苯巴比妥等有各自的结合 ↓ 受点
Clˉ通道开放时间↑ ↓ Clˉ通道内流↑ ↓ 细胞膜超极化
实验目的
比较药物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 的影响 加深理解戊巴比妥的作用与药物暴露关系 练习小鼠的不同给药途径操作 小鼠实验的编号,均衡分组
实验材料
小白鼠,18-22g,雌雄不限;实验前12小时禁 食,自由饮水 1ml注射器,小鼠灌胃针,电子秤,苦味酸 实验1:8%乌拉坦(水溶液、胶浆液/2.5%CMC 实验2:0.25% 0.15% 0.025%戊巴比妥溶液 实验3:0.5%浓度的戊巴比妥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的剂量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剂型对其毒性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蟾蜍3只
2.药品:戊巴比妥钠1%,戊巴比妥钠0.3%,戊巴比妥钠1% 阿拉伯胶溶液。
3.器材:注射器1副,7号针头1枚,烧杯1只。
实验步骤:
1.取体重相近的蟾蜍3只,称重,标记。
2.蟾蜍甲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1%,0.05ml/10g
3.蟾蜍乙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0.3%, 0.05ml/10g
4.蟾蜍丙腹部淋巴囊注射戊巴比妥钠1%阿拉伯胶溶液, 0.05ml/10g
(注射士的宁阿拉伯胶溶液时,用7号针头,用后应立即清洗以免针管粘牢)记录注射时间,观察反正反射消失的时间。
实验结果:
蟾蜍体重(g)药物药量(ml)翻正反射消失时间
(min)
讨论: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以下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原理】尼可刹米为中枢兴奋药,可引起动物兴奋,惊厥或死亡。
【材料】小鼠3只,体重18-22克,雌雄不限。
2%尼可刹米溶液。
【方法】与步骤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3只,编号,称重,观察一般活动,然后给药。
甲鼠灌胃2%尼可刹米4mg/10g (即0.2ml/10g)。
乙鼠皮下注射2%尼可刹米4mg/10g (即0.2ml/10g)。
丙鼠腹腔注射2%尼可刹米4mg/10g (即0.2ml/10g)。
给药后,立即记录时间,记录动物惊厥出现时间(潜伏期)。
【结果处理】收集全班结果,比较同剂量药物3种给要途径药物反应程度以及出现时间的差异,最好进行方差分析。
【注意事项】在实验时要注意动物的反应。
用药后动物反应顺序为不安,竖尾,跳跃,强直性收缩(惊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