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税收与公债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八章税收ppt课件
先行性原则:税收筹划 应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 进行,不得事后调整。
税收筹划的方法与技巧
• 方法 • 合理利用税率差异:利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税率差异进行税收筹
划。 • 规避税法漏洞:根据税法中的漏洞和空白进行税收筹划。 • 税负转嫁:通过转移税负的方式,将税负转嫁给其他企业或个人。 • 技巧 • 延期纳税:将纳税义务延期,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 提前扣除: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提前扣除应纳税款。 • 转移定价: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转移定价,实现税收筹划。
税收信息化的内容与技术
税收信息化的内容
税收信息化包括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纳税人信息系统 、税收征收信息系统、税收执法信息系统、税收服务 信息系统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税收信息化的技术
税收信息化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 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税务信息的 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的全过程。
税收的原则与种类
税收原则
税收应遵循公平、透明、效率、稳定的原则, 确保税收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税收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和政策目的的不同,税收可分为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等不同类型。
中国主要税种
中国目前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02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税收制度的概念
税收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要点一
原则
依法治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科学管理、服务社会 。
要点二
方法
实行分类管理、信息化管理、风险管理、社会化管理等 。
税收管理的体制与运行
体制
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各级税务机 关在财政部门的领导下,分别负责征收不同 税种的税收。
运行
《财政学》 08公债
3、公债是一种信用性质的财政收入,体现着有借有还的信 用原则。公债属于国家信用或政府信用,与其它信用活 动不同。 根据信用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民间信用(个 人信用)、商业信用或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 用。
2
4、国债是国家信用的重要而非唯一形式
30
①国债利率应参照金融市场的利率而决定
金融市场利率高,国债利率必须相应提高;金融市
场利率低,国债利率也相应降低。 ②国债利率主要以银行利率为基准 一般应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利率水平。 ③国债利率应依政府信用的状况而决定
政府信用良好,国债利率可相应降低,政府信用不 佳,国债利率只能较高。 ④国债利率应根据社会资金供给量的大小而决定
6
(二)筹集建设资金 一些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如能 源、交通等重点建设,往往需要政府积极介入。
(三)调节经济 1、调节积累与消费,促进两者比例关系合理化; 2、调节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
公债是一种金融资产、一种有价证券,公债市 场可以成为间接调节金融市场的政策工具。 4、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 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优点:可以充分把握各方面的社会资金潜力,可以向各 类认购者设计发行条件不同的公债。
缺点: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只限于在有限的范围内 实行。
35
2、公募法 由发行人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
式,也称投标竞标方式。根据竞标的不同,分为价格投 标和利率投标。
特点: 发行条件通过投标决定,拍卖过程由财政部门或中央
第八章 公债
第一节 公债概述
一、公债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 . 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 . ) 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 . ) 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 . ) 受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 . 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
一般为:1 . ) 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 . ) 调节收入分配。
3 . )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 .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
一、资源配置职能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1. )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 ) 外部效应的存在3. )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1. )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2. )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1) 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 有时互有冲突.4. )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1) 征税( 2) 转移性支出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1. )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财政学》 8第八章 国债
=110.17
三、国债的偿还-方法
政府
一次 偿还法
分期 偿还法
抽签 偿还法
以新换旧 法
投资者
市场 购销法
(二)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到期国债
资金
Hale Waihona Puke 偿债基金财政盈余预算列支
举借新债
目录
1
国债概述
2
国债制度
3
国债规模与效应
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效应
一、国债规模 (一)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有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
资金 投向
利率 走势
(二)国债发行方式
国债
直接发行
间接发行
1、直接(私募)发行
发行人
财政部
国债 资金
认购人
投资者
特点:一对一的谈判 优点:费用低;更好满足双方需要 缺点:面太窄
2、间接(公募)发行
发行人
财政部
国债
认购人
投资者
资金
中间人
特点:一对一多 优点:面宽
大银行
缺点:费用高;
不能很好满足双方需要
钢材 64亿
(二)国债的挤出效应
1
挤出效应:国债将私人投 资挤出国民经济。
资金、利率挤出 2
项目挤出 3
(三)货币效应
中央政府
国债100亿
货币100亿
家庭储蓄
货币增加
货币总量不变
等量减少
(三)货币效应
中央政府
国债100亿 货币100亿
商业银行
收入增加
存贷减少
央行抵押贷款
贷款不变
货币总量不变 货币总量增加
价格11.5万。
第八讲 公债
八、公债的应债来源
也称为公债的发行对象,就是公债发行的资 金收入来自何处。 按照发行影响不同,分为: 银行系统:商业银行、央行 非银行系统:社会公众、政府机构。
银行系统认购公债对经济的影响:
商业银行认购公债,将通过财政资金的使用和转移, 在经济中增加相当于认购额一倍的货币供给,所以 对经济的影响是扩张性的。 央行认购公债,增加商业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使银 行存款多倍扩大,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所以对经 济的影响是扩张性的,其扩张程度远大于商业银行 认购,是乘数式的。
七、公债的发行条件
公债的发行条件是指政府对发行公债及与发 行有关的诸方面所作的规定。包括票面额、 公债期限、公债发行价格、公债利率等。
公债的发行价格: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增价发行
具体参考教材P288
公债的利率:主要参考三个因素 1、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2、政府信用状况 3、社会资金供给量
预算直接拨款(通过预算列支):政府从预 算中安排一笔资金偿还当年到期的公债本息。 举借新债:指政府通过发行新的公债筹集资 金偿还到期债务。
十、公债管理
公债管理:广义上讲,政府围绕公债运行过 程所进行的决策、组织、规划、指导、监督 和调节等一系列的工作的总称。狭义的公债 管理仅指政府的债务管理机构对既定规模下 的公债结构所进行的调整措施。
操作方法:
1.变动政府债券的期限构成
在经济过热时,增加长期公债比重,减少流动性, 对经济产生紧缩性影响 在经济过冷时,增加短期公债比重,增加流动性, 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 2.调整公债的应债来源 经济过热时,尽量从非银行来源借入资金,缩小银 行系统持有公债的比重,以此降低社会的流动性; 经济过冷时,扩大银行系统持有公债的比重,限制 非银行系统认购,以此增加社会的流动性。
20马工程教材 《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八章 税收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4.按税收收入是否规定专门用途分类 (1)一般税。一般税是收入没有指定的用途,可以 为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筹资的一种税收。如我国征收的 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特定目的税。特定目的税又称特定用途税,是 指税款有指定用途而不可挪作他用的一类税收。如教育 附加费。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原则 (一)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强调税收负担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原则具体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公平,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该负担相同 的税收。二是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 ,纳税能力较强的纳税人应当缴纳更多的税收。
最能反映人们的纳税能力的指标:收入是流量,最能反映人们 当期的经济状况,此外人们纳税要向政府支付现金,财产只有变 现或有收益才能给人们带来现金流,而这又属于人们收入的一部 分。
一、税收概念与分类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与国家的其他收入相比,税收具有如下形式特征: 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在取得收入时凭借的 是政治权力,而非产权或债权。 2.无偿性:由于国家征税依据的是政治权力,所以通过 税收取得的收入是不需要偿还的,它是一种无偿的征收 ,不需要像公债那样需要事后偿还给债券认购人。 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以前要通过立 法预先规定征税的数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比例(即 税率),不得临时或随意变更征税的税率。
① 减税、免税。减税就是减征部分税款;免税即免交全部税款。 ② 起征点、免征额。起征点是指税法中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被征税 的起点,课税对象的数额达不到起征点不对其征税,超过了起征点要 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可免 予征税的数额,课税对象的数额超过了免征额,国家只对超过免征额 的部分征税。
第八章_公共财政
(二)税收: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பைடு நூலகம்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按照法律预先规 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形式。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财政收入的最佳形式
增发货币 举借公债 收费
(三)公债:有偿性的公共财政收入形式
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 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 收入的一种形式。
自愿性 有偿性 灵活性
公债的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一般就是指公共收入小于公共支出即 收不抵支的差额。
增加税收 增发通货 发行公债
(四)其他公共财政收入形式
增发货币 捐赠 使用费 规费
四、公共财政政策
公共财政政策即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既定的社 会经济目标,依据经济规律而确定的财政行动 方针和措施,借以指导财政活动。
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的转移支付 仅仅是对经济波动作稳定性反应,在波动产生之前 并不能发生作用。 它也不能充分调节社会需求,从而不能消除经济危 机。
自动稳定器的局限性: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那些需借助外力才 能对经济产生作用的政策,一般地,这种政策 需由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来决定是否采用。 相机抉择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严重依赖于对未来 宏观经济走势的正确预测,而这是非常复杂性 的一件事情。
公共财政政策的类型
2.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将 其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第八讲 公债
• 平衡收支,弥补赤字 • 筹集建设资金 • 解决临时需要 • 调节货币流通
特殊功能
• 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唯 一合适工具(短期公债) • 机构投资者短期投资 工具
(四)公债的种类
按公债的发行地域
• 国内公债 • 国外公债
按国家举债的形式
• 国家借款 • 发行公债券
按公债能否流通(或流动性)
外债指标
• 偿债率:偿还外债本息/贸易和非贸易外 汇收入额;警戒线为20~25% • 负债率:外债余额/GNP;警戒线为20% • 债务率(外债率): 外债余额/国际收支经 常项目外汇收入额;警戒线为100%
五、公债的经济效应
公债的经济效应是指公 债的运行对社会经济活动产 生的影响 政府举债对市场信贷资 金和利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原规定的条件(本金、利率、期限等)加以改变。目的:延期 公债调换 偿债、负担后移、获得新的财政收入、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公债总额增减、结构变动、利率 管理政策 升降等方面制定的方针与采取的措施
四、公债负担与量度
(一)公债负担
债权人(认购者)的负担
债务人(政府)的负担 纳税人的负担 代际负担
(二)公 债 规 模
→如果公债用于经常性预算,为当代人提供公共物 品,下一代要为政府债务缴税而无补偿,导致代际 分配不公平 →如果公债用于资本预算,当代人享受,后代人在 承担成本的同时也可受益,在成本与收益相等情况 下,没有代际公平问题。但若政府举债过度建设过 多、过好,甚至浪费,当代人超前享受,后代人承 担了超过受益还债负担,就会产生代际不公平
票面额的确定
• 承债主体
• 应债者经济状况 • 公债发行数额
公债的发行价格
• 平价发行价格
公债与税收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公债与税收的异同及内在联系公债与税收的异同及内在联系一.相同:税收和公债都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出现是在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之后。
我国最早的税收出现在夏朝。
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
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
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
“赋”远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
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
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
所以,“赋”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了。
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
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
公债的出现则是后来的事。
我国最早的公债出现在东周时期。
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周赧王姬延“欲发兵攻秦,而不能给车马之费”,于是“访国中有钱富民,借贷以为军资,与之立券,约以班师之日,将所得卤获,出息偿还”。
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国出兵伐赵,直逼周天子居住的洛阳。
这时楚王派使臣来献计,只有以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共同伐秦。
于是周赧王以天子的名义诏令六国共同讨伐秦国,但周王朝地小人少,国库里空空如也,怎么筹措军需呢,周赧王采纳大臣意见,先向国内的商人地主借了一笔钱,说取胜回来连本带利一并归还。
周赧王的军队在伊阙等了3个月,结果只有楚、燕二国派来了军队,其他4国压根不当回事。
周赧王这次是货真价实的穷折腾,秦国的大军都懒得动手,秦昭襄王给他传了话:“你吃饱了撑的吧,没事找事。
”周赧王悻悻地回到了领地,没想到那些债权人拿着债券,天天到宫门外向周赧王要债。
周赧王没钱还债,跑又没处跑,只好在城内筑起一座高台,躲到上边,眼不见为净。
后人称此台为“避债台”,后来才有了“债台高筑”的成语。
第八章公债
第四节 公债的发行和流通
• 一、公债的发行
• 债务主体:政府 • 公债的发行,是指国家对所发行的公债及其与发
行有关的方面的法律形式的规定。 • 公债的发行,主要包括:公债的发行权限、公债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且具有普遍的利己主 义行为动机,举债导致税收的增加,会落在下一 代人身上。
• 3.凯恩斯学派的公债理论
• 凯恩斯学派认为:大力主张和赞扬公债,将公债和赤字、 补偿性财政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 下,公债所筹资金无论是用于生产性投资还是非生产性消 费,都会扩大有效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一)早期公债的特点
依附于高利贷制度的一种公共信用形式。 规模较小 不构成政府的财政政策工具
(二)现代公债的特点
产生基础是现代信用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工具
二、中国公债的发展历程
• (一)旧中国的公债发展历程
最早公开发 行的内债
清政府光绪二十年 (1894年)
息借商款
应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 要
• (二)新中国的公债发展历程
1、20世纪50至60年代的中国公债
表7-1 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债发行情况一览表
品种 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4年国家建设公债 1955年国家建设公债 1956年国家建设公债 1957年国家建设公债 1958年国家建设公债
实际发行额/亿元 2.58 8.36 6.19 6.07 6.84 7.98
• 7、按债务本位不同 按债务本位不同可将公债划分为货币公债、实
物公债和折实公债
• 8、按公债利率确定方式不同 按公债利率确定方式不同可将公债划分为固定利率 公债和浮动利率公债
马工程教材 《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八章 税收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二)税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1.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无论是工薪所得税还 是社会保险税,都是对劳动者的工薪收入课征的,其结 果必然是降低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率或净收入。
(1)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指对工薪课征 的税收所产生的增加劳动者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劳动力供 给的影响。劳动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将迫使其不得不减少 闲暇和其他商品的消费,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三)税制要素
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规、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税收制度由纳税人,课税对象,纳税期限与纳税环节,税 率,附加、加成和减免,处罚等基本要素构成。
1.纳税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但纳税人和负税人不是同一个概念。负税人是最终 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并不一定是税法中规定的纳 税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5.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税收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而现代国家的政府一般都 要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个别国家如新加坡例外),所 以税收也有一个隶属于哪级政府的问题。 (1)中央税。隶属于中央政府、专门为中央政府预算筹资 的税收称为中央税。 (2)地方税。隶属于地方政府、专门为地方政府预算筹资 的税收称为地方税。 (3)共享税。可以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共享的这类 税收称为共享税。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4.按税收收入是否规定专门用途分类 (1)一般税。一般税是收入没有指定的用途,可以 为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筹资的一种税收。如我国征收的 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特定目的税。特定目的税又称特定用途税,是 指税款有指定用途而不可挪作他用的一类税收。如教育 附加费。
公共收入&税收&公债
三、良好税收的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税法的制定与实施都应 当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其一,确定 原则。税收法令必须简明确实,不可由征 税者任意行事。其二,便利原则。便利纳 税人,简化征收手续。其三,节省原则。 节省征收费用。
三、良好税收的原则
现代税制原则(stiglitz) 1、经济效率 是指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讲求效率,必须在 税务行政,资源利用,经济运转三方面尽 可能提高效率。 两条实现途径:
A 单一比例税率 B 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 比例税率
二、税收的基本概念
C 幅度比例税率,国家只规定一个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 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D 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 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一、政府收入的分类
4、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
国有资产分类: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由一般的行政事业和非营利性的其他公共机构占 有和使用的一部分国有资产,它本身不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也不会 创造经济收益。 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包括:
(1)公有财产的收入:国家直接占有财产获得的收入。公有财产包括动产和 不动产。 (2)公有企业的收入:包括企业利润收入和价格收入。 (3)行政收入。一般概括为规费、特别课征、特许金、与罚款四种。 (4)货币发行收入。政府货币发行收入的取得一般是通过“政府引致通货膨 胀”实现的。 (5)使用费:指对政府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 标准收取的费用,如水费、电费等。
三、良好税收的原则
第八章 非税收入与公债 《财政学》PPT课件
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收益
一、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 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内容 三、中国国有资产管理
第三节 公债理论与制度
一、公债的含义 二、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国债的产生条件有两个:财政收不抵支提供
了必要性,而存在闲置资本则提供了可能性。 三、公债的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运行
第三节 公债理论与制度
四、公债规模 (一)公债负担与限度 (二)衡量一国公债规模的指标 公债依存度=当年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15%~20%)
公债负担率=公债余额/当年GDP ( 20%~60%) 公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8%~10% 外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外汇收入<20% 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当年GDP ( <20%) 外债债务率=外债余额/当年外汇收入( <100%) (三)影响国债规模因素分析 内债: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外债:对外债资金的需要量、配套能力、外债使用的经济效 益、偿还能力
第八章 非税收入与公债
非税收入与公债
非税收入内容: 非税收入的含义和地位 非税收入的具体内容 中国的非税收入
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 国有资产收益的内容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
公债理论与制度: 公债的含义 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公债的功能 公债规模
第一节 非税收入的内容
一、非税收入的含义和地位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其他财政收入的统称 二、非税收入的具体内容 1、经营性资产收入 2、规费收入 3、罚没收入 4、社会保障缴款 5、其他非税收入 三、中国的非税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2021-01-20 12:27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有许多形式,税收只是其中的一种。
将税收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对税收的熟悉和理解,有助于国家正确运用税收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大体标志是税收的“三性”。
一、税收与公债的区别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债务,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内债是国家在国内举借的债,通常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召募,或由政府委托银行代募。
外债是国家在国外举借的债,包括在国外发行或推销的公债和向外国政府、经济组织和私人的借款。
公债虽然也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但一般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
因为它属于一种信用关系,有借有还,必需按时支付利息。
在发行公债的年份,表现为财政收入;而在还本付息的年分,则表现为财政支出。
马克思曾把公债称为“税收的预征”,他说:“募债的方式,在政府有额外开支时,固然使纳税人可以不当即感到负担,但结果总有增加赋收的必要。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834页)而税收既不需要偿还,更不需要支付利息,它一经征收,就成为国家昔时的实际财政收入。
因此,现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税收形式取得财政收入,只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有限度、有控制地采用公债形式。
至于公债同税收之间的区别,则须从“三性”方面进行对比。
第一,从强制性特征看:国家发行公债,国家与认购公债者之间是一种信用关系,是志愿认购,不能强迫推销。
至于税收则是一种强制征收,无论纳税人是不是志愿,都必需依国家法律规定纳税,违法者要受到法律制裁。
第二,从无偿性特征看:国家发行公债,它与公债认购者是一种债务与债权的关系,国家作为债务人,到期要偿还本息,公债认购者作为债权人,以到期后能收回本息为认购条件,到期要收回本息。
而税收则是一种无偿征收,根本不存在需要偿还的问题。
第三,从固定性特征看:国家发行公债,一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发行,不是常常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同时,公债以有偿、志愿为原则,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协商办事,发行与认购多少,很难固定。
公债与税收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公债与税收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公债与税收都属于政府在融资过程中采用的重要融资手段,它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公债与税收在融资源获取的形式上有明显的差别。
税收是政府向公民征收的,是政府从公民的财产中抽取的税收;而公债则是政府向购买公债的人筹集的,这些人把钱投入到政府发出的公债项目中,政府按照约定向投资者支付利息及本金,从而获取融资资金。
其次,公债与税收在融资来源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税收不仅仅是政府从公民获取的资金,还可以从社会其他部门获取资金,如从外贸、工业企业中征收税收;而公债则仅限于政府向购买公债的人收取资金。
此外,公债与税收在期限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税收收取的是每年的财产,它的有效期限比较短;而公债的期限可以更长,可以有效控制政府的资金状况,也是未来支持工程的重要来源。
最后,公债与税收在政府支出上也有所不同。
税收一般用于政府的基本开支,如财政支出、社会保障等;而公债是用来支付政府的项目和债务,以及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投资。
尽管公债与税收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也有联系。
政府在拥有足够经费的情况下,可以将公债所收取的资金用于支出,而将税收费用用于投资,以增加未来收入的政策。
政府可以利用这种关系,将政府的项目投资结合税收收缴来强化财政稳定性并维持经济长期增长。
总之,公债与税收都是政府融资中重要的手段,它们在融资源、期限、以及政府支出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当政府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利用时,两者可以结合在一起,共同实现财政稳定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目的。
公债经济学课程习题(含答案)
判断题:1.从公债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公债的规模大小主要受到财政赤字状况和社会闲置资金两大经济条件制约和影响。
(T)2.按可流通或转让性的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和中长期公债(F)3.从纳税人角度来看,公债是一种誉为“金边债券”或“银边债券”的重要投资工具。
(F)4.公债的本质是一种公共信用,但不完全等同于公共信用。
(T)单选题:1.按(C),公债可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政府公债A.借债地域B.借债期限C.借债主体D.举借形式2.按(C)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A.利率确定方式B.利息偿付方式C.借债期限D.债务本位3.(B)是指低于债券的面额的价格发行的公债,将来债务人按面额偿还的公债。
A.附息公债B.贴现公债C折实公债 D.特种公债4.从(D)来看,公债资金也是一种公共资金,并会产生类似于税收的负担。
A.债务人B.投资者C.宏观运行D.纳税人5.从(C)来看,公债时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稳定的重要“杠杆”。
A.债务人B.投资者C.宏观运行D.纳税人6.从(A)来看,公债是政府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A.债务人B.投资者C.宏观运行D.纳税人7.“公债即公共债务,是政府向团体、公司、个人或别的政府所借的债务,它也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
”是哪一位经济学家对公债概念的阐述。
(D)A.陈共B.邓子基C.谢作诗D.蒋洪多选题:1.按债权债务关系是否自愿为标准,公债可分为(BCD)。
A. 一般性公债B.自由公债C. 强制公债D.准强制性公债2.按借债主体的不同,公债可分为(BD)。
A.国内公债B.中央政府公债C.国外公债D.地方政府公债3.公债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D)。
A.学以致用,一以贯之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关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注重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合。
C.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发展规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互为补充。
D.有比较才有鉴别,注重比较分析法。
国家税收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国家税收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税收与公债的区别何在
参考答案:
(1)公债是一种公的信用,因此必须遵循信用关系的原则;而税收的课征,是强制性的。
(2)公债认购者与发行者—国家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认
购者作为债权人是以到期收回本息为条件,发行者作为债务人是筹借以偿
还为条件的借款;而税收是无偿征收,征税人进行的是无代价、不付报酬
的课征,纳税人履行的是纯义务的缴纳。
(3)公债既是自愿的、有偿的,
当然不可能规定借债数额。
而税收的课征则是预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征多
少税,纳税人不得讨价还价。
(4)税收与公债的作用不同。
税收主要为政
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公债则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
而筹资。
2.税法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地点A、纳税义务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约与便利
节约-政府- ☆节约-政府-征管成本 ☆便利-纳税人-缴纳成本 便利-纳税人- 节约与便利原则需要与其它原则相权衡
中性与矫正性
不会使产品的均衡组合因税收而发生变化 矫正性-对某些私人产品进行特别的课征,以矫正市场缺陷。 ☆矫正性-对某些私人产品进行特别的课征,以矫正市场缺陷。 具有外部成本的产品) (具有外部成本的产品)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6 税收中性-对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采取一视同仁的税收政策。 ☆税收中性-对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采取一视同仁的税收政策。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15
三、公债负担
公债负担 – 债务人负担 – 纳税人负担 – 代际负担 债务人负担 –指公债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 指公债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 指公债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 –政府借债是有偿的,这就要求政府在安排 政府借债是有偿的, 政府借债是有偿的 预算时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还本付息。 预算时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还本付息。 –政府举债要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 政府举债要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 政府举债要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
二、税收的公平性原则
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benefit principle) ) –即要求每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当与他从公共产品 即要求每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当与他从公共产品 中的受益相一致。 中的受益相一致。 –横向公平意味着从公共产品中获益相同的人应缴 横向公平意味着从公共产品中获益相同的人应缴 纳相同的税收; 纳相同的税收; –而纵向公平意味着受益多的多纳税,受益少的则 而纵向公平意味着受益多的多纳税, 而纵向公平意味着受益多的多纳税 少纳税。 少纳税。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13
一、公债的特点
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与经常性的税收相比, 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与经常性的税收相比,具有 下列特征: 下列特征: 自愿性 –公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的基础上。是否认 公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的基础上。 公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的基础上 认购多少,完全由认购人自主决定。 购、认购多少,完全由认购人自主决定。 有偿性 – 政府举借公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政府举借公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灵活性 –公债的发行与否、采用何种方式发行、发行多少,一般 公债的发行与否、 公债的发行与否 采用何种方式发行、发行多少, 由政府视具体情况而定,既不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由政府视具体情况而定,既不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 不具有发行数额上的固定性。 不具有发行数额上的固定性。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5
一、税收的效率原则
充分且有弹性
充分- ☆充分-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裕的资金 →取决于税收是否能最大限度的改进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 取决于税收是否能最大限度的改进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 间的配置效率 有弹性- ☆有弹性-税收应能使税收收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3
五、计税单位 三、课税对象(向什么征税) 课税对象(向什么征税) 是课征对象的计量单位 所得税 货币;实物; 货币;实物; 商品流转税(周转税,增值税) 商品流转税(周转税,增值税) 六、课税环节 财产税(持有,转让) 财产税(持有,转让) 单一环节的税收; 单一环节的税收; 四、税率 多环节的税收; 多环节的税收; 税率是税额与课征对象的比例 七、税制结构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单一税制;复合税制; 单一税制;复合税制;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18
第五节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争论
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涉及财政收 李嘉图等价定理 :
入的选择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问题。 入的选择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问题。
– 无论政府采取征税方式还是举债方式,或者是采取二者的某 无论政府采取征税方式还是举债方式, 种结合方式,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是无差别的。 种结合方式,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是无差别的。 – 该理论认为,假如政府决定用举债代替征税,那么家庭在这 该理论认为,假如政府决定用举债代替征税, 期间所面临的税负变化,就会在消费上作出相应的反应。 期间所面临的税负变化,就会在消费上作出相应的反应。重 要的是,税负的变化不会导致消费者原定消费计划的改变。 要的是,税负的变化不会导致消费者原定消费计划的改变。 这样,当政府为某一既定的支出项目筹资时, 这样,当政府为某一既定的支出项目筹资时,无论是采取征 税方式还是举债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不同, 税方式还是举债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不同,消费者 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不会因公债对税收的替代而发生变化。 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不会因公债对税收的替代而发生变化。 – 该定理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公债替代征税时所减少的税是总 该定理的一个重要假定是, 额税,而且减税带来的税负减少均匀地落在每个消费者身上。 额税,而且减税带来的税负减少均匀地落在每个消费者身上。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10
二、竞争市场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税收与价格变动 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供给曲线的弹性取决于边际成本随产量而变化的情况 长期>短期) (长期>短期) 需求弹性取决于替代品的数目和相近程度, 需求弹性取决于替代品的数目和相近程度,商品在消费 者预算中的重要性程度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19
李嘉图等价定理遇到的难题 –每个人都会死去,不会按长生不老的假设安排 每个人都会死去, 每个人都会死去 消费和储蓄。要是一些消费者在公债到期偿还 消费和储蓄。 之前就去世了, 之前就去世了,他们就会享受到政府以公债代 替征税而带来的减税的好处, 替征税而带来的减税的好处,从而增加自己的 消费支出。 消费支出。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4
第二节 税收的原则
效率原则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平原则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稳定原则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8
第三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概述
纳税人→法律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 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实际承担税负的单位和个人 直接负担 货币负担 税收负担 间接负担 真实负担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9
税负转嫁:各经济实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 税负转嫁:各经济实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 过改变价格的方式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 移给他人的活动 前转嫁(顺转嫁) 前转嫁(顺转嫁) 后转嫁(逆转嫁) 后转嫁(逆转嫁) 混合的转嫁方式 把税收负担的最终分布称为税收归宿 把税收负担的最终分布称为税收归宿 影响税负转嫁和归宿的主要因素: 影响税负转嫁和归宿的主要因素: 市场竞争状况,需求和供给弹性, 市场竞争状况,需求和供给弹ing
E&M sgr
16
纳税人负担 –指政府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最终来自于纳税 指政府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最终来自于纳税 人缴纳的税收。 人缴纳的税收。 –通过举债为公共服务筹集资金,在财政支出 通过举债为公共服务筹集资金, 通过举债为公共服务筹集资金 时一般不会给纳税人带来实际负担, 时一般不会给纳税人带来实际负担,只是在 未来还本付息时才构成纳税人的负担。 未来还本付息时才构成纳税人的负担。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14
二、公债的产生条件
作为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 作为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公债是在政府职能扩展以后 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 出现的。其产生晚于税收,也晚于私人信用、 出现的。其产生晚于税收,也晚于私人信用、商业信用 和银行信用。由于公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 和银行信用。由于公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因而被各国 政府广泛应用。 政府广泛应用。 其产生的基本条件 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发展。 基本条件是 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发展。只有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上的闲置资金 闲置资金才会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上的闲置资金才会 充裕,才可能形成我对公债的购买力。 充裕,才可能形成我对公债的购买力。 公债不仅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公债不仅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而且是国家调节经济 的杠杆。 的杠杆。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17
代际负担 –指当代人的债务负担转移给后代人,或者说当代人 指当代人的债务负担转移给后代人, 指当代人的债务负担转移给后代人 把应当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成本转移给后代人承担。 把应当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成本转移给后代人承担。 –公债的发行是否引起代际负担,应当视政府会采取 公债的发行是否引起代际负担, 公债的发行是否引起代际负担 哪一类型的筹资来源和投资方向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哪一类型的筹资来源和投资方向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E&M
sgr
2
一、课税权主体(谁征税) 课税权主体(谁征税) ●是指通过行政权力取得税收收入的政府及其机构 税收分类(按课税权主体的不同): ●税收分类(按课税权主体的不同): 本国税与外国税 中央税与地方税 课税主体(纳税人) 二、课税主体(纳税人) 税收分类(按纳税人的不同) ●税收分类(按纳税人的不同) 对自然人的课税与对法人的课税 买方税与卖方税
Are you thinking
E&M
sgr
7
纳税能力原则(ability-to-pay principle) 纳税能力原则 –即根据每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 即根据每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 的税收。 的税收。 –横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 横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 纳同等的税; 纳同等的税; –纵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 纵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 不同的税,也即,纳税能力大的人多纳税, 不同的税,也即,纳税能力大的人多纳税,纳税 能力小的人少纳税,无纳税能力的人不纳税。 能力小的人少纳税,无纳税能力的人不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