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1、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by SelinkerML TLchiglishmother language target language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语言Positive transfer(正迁移)母语的干扰:Transfer(迁移)Negative transfer(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母语帮助目标语2、文化移入说(Acculturation . Model)--by Schunman(舒曼)3、渐进体系说(Approximative System)循序渐进(Graduality)Palmer ( 帕默) "Snowball"四先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死后活,先集体后个人。
4、输入说(Input Theory)S.D.Krashen(克拉申)对于二语的习得,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i+1"即"input+1","1"相当于不定量"n"“中国外语立体教学理论”by “张正东”所用甚少四、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假说“13”is the critical age1、印度狼孩2、非洲黑猩猩孩3、辽宁猪孩思考题:语言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第二部分:外语教学流派(Schools of FILM )教学目的:1、了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借签第四讲:一、FLI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一).GTM(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中,源于欧洲(西欧),(18世纪前的拉丁语)中国从1872年开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班级教学的开始。
GTM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主要特点如下(弊端)1、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
《二语习得中介语》课件
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指导教学方法和策略
中介语研究揭示的学习者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为教师提供有效的 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
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了解中介语的特点和规律,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语言 水平,调整学习方法和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介语研究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习者更好地 理解和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01
中介语研究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和
理解,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推动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02
中介语研究为跨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增进国际合作与友谊
03
中介语研究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合作与友谊
、句法结构和语义规则来构建中介语。
学习环境
总结词
学习环境对中介语习得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学习情境等。
详细描述
社会环境决定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言的频率和机会,教育环境则决定了学习者接受的教 学方法和资源。学习情境则直接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情感和认知因素,如
动机、态度和自信心等。
《二语习得中介语》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 中介语理论介绍 • 中介语的表现形式 • 中介语习得的影响因素 • 中介语习得研究的意义 • 中介语习得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定义
总结词
二语习得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学习方式 ,在非母语环境中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 。
二语习得 中介语
小结
以上概念都是指称实际的混合语,是客观存在的 可观可感的语言。而中介语是一个学术概念,是 指二语习得者在没有完全通晓目的语的情况下受 母语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虚拟语言系统。甚至每个 人的中介语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 的中介语都是有区别的。但一群人的中介语又有 一些相同的地方。所以说,中介语的提出目的、 存在方式和特点都是和以上众多混合语的概念完 全不同的,中介语与混合语最大的不同是中介语 是一种虚拟的语言过程,不是一种实际的语言。
四.重点讨论
(一) 中介语和皮钦语、混合语、克 里奥尔语、洋泾浜、中式英语的区别。
混合语:定义 皮钦语:起源 定义 克里奥尔语: 起源 定义
区别
洋泾浜是旧时汉语将pidgin译做洋径浜语,
专指在中国通商口岸出现的不纯粹英语。 后来随着学术的进步,洋泾浜被认为是中 国皮钦语,是皮钦语大家族在中国的分支。 皮钦语是泛指所有的尚未发展成为克里奥 尔语的混合语,洋泾浜是特指中国的皮钦 语,是皮钦语家族中的一员,与美拉尼西 亚皮钦语.英属所罗门群岛皮钦语、喀麦隆 皮钦语等并列。
形象类比
• 混合语 • 水果
野生水果 优质水果
皮钦语
克里奥尔语
美 拉 尼 西 亚 皮 钦 语
英 属 所 罗 门 群 岛 皮 钦
。 。 。 。 。 。 。 。
中介语 中 国 洋 泾 浜 中 式 英 语 网络娱乐用语 苹 果 梨 子
。 。 。 桔 。 子 。 。 。
糕点 橘 子 饼
过期变质 垃圾
(二)石化现象(僵化)/高原期的产生原因、 特征及影响、怎样克服?
C。.系统性(阶段性、规律性):
中介语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如四阶段说, 随机错误阶段、突显阶段、系统形成阶段 和稳定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和从整个阶段 发展来看,中介语表现出一种较强的内部 一致性和系统性,甚至中介语中的偏误都 具有一种规律性特点。而石化现象也是也 是一种阶段性、规律性的体现。
中介语
中介语简介中介语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并于8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也逐步认识到中介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Selinker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 (1969)中首次使用了“interlanguage”一词,并于1972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研究论文。
Selinker认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间状态(1972)。
中介语在英语学习中的干扰作用一、中介语定义及特点中介语(Interlanguage, 简称IL)一词是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 1969 年首次提出. 现在又被译为过渡语、中间语、中继语、语际语等。
它是指学习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创建的内在语言体系或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构建的相互关联的语言体系。
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不断接受和理解新的语音、语法知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结构。
并不断对其进行系统的预测调整,通过归纳和推论产生中介语。
中介语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具有独立性,并兼有两者的特点。
综合国内外近来的研究,中介语有如下一些特征:1.独立性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既不同于母语, 又区别于外语, 也不能单纯的把它地看作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受母语的干扰而形成的混合体。
中介语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则,这些规则常常被学习者用来解释外语中固有而不规则的语言现象。
2.阶段性中介语在逐渐进化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这个体系在不断被新知识渗透的同时,修正原有知识,逐渐接近目的语。
3.动态性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中介语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虽然它充满了错误,但由于新的语言规则有及强的扩展能力,它们处于不断的组合和变化中,因此中介语随着学习者的努力和交际需要而不断变化,由简而繁,由低而高,逐渐离开母语而接近目的语。
中介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
中介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一、概述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 vivian cook 提出多语能力的概念(multi-competence),即语言学习者大脑中并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能力。
而早在 cook 提出多语能力之前,ulrich weinreich 就在 languages in contact 一书中提出任一语言都会对相并存的另一种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之为干扰或效应。
在干扰影响提出后,关于母语对二语影响的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语言迁移(transfer)等二语习得理论不断出现。
一直到 21 世纪初,以 cook 为主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二语对母语的逆反效应。
cook 指出二语对母语的逆反效应有三种形式:积极效应,消极效应和中间效应。
通过研究二语对母语的逆反效应,可以有助于多语学习者更好的习得和提高多语运用能力。
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在习得顺序、习得环境、习得动机等很多方面就是存有差异的,但是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二者也存有共性,语言研究者在对二语习得和母语习得研究上也存有理论优劣。
(一)母语习得母语就是指语言习得者从长大起至已经开始碰触并习得的第一语言。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母语在大脑中习得过程就是:语言提振-语言神经反应-语言加强-构成语言习惯,也就是说,母语习得就是指语言习得者根据特定语言符号或音源对大脑语言神经的提振能收到适当的语言反应。
从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语言的习得主要依靠语言源的输出提振和语言神经的稀释输入,但是母语习得者在最初输入的不是输出语言的全部,有的只输入10%,并且则表示抽象概念、感情的体验就是无法轻易提振语言神经。
所以行为主义指出母语习得在大脑中只是以语言神经的稀释和输入理论就是存有局限性的。
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法天生主义学家指出,每个学习者都天生具有一套语言习得机制(lad),在这套机制里语言习得者遵从着母语的广泛语法法则回去健全母语习得。
中介语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 ,Interlanguage, 过渡语" 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 ",是指在 "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 言习得过程中 过程中, 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 习策略, 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 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 于目的语, 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 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 既指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 静态”的语言系统, 的“静态”的语言系统,可以把他看 做是某一阶段的“切片” 做是某一阶段的“切片”;也是指学 习者从零起点到靠近目的语的语言发 展轨迹, 展轨迹,可以把它看作是各阶段相接 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 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
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国内最早引进中介语理论的 是鲁键骥,他在1984 1984年发表 是鲁键骥,他在1984年发表 了《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 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 首次引进了“中介语” 文,首次引进了“中介语” 偏误”两个概念。 和“偏误”两个概念
近年来,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对外汉语中介语研究的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几个方面: (一)关于母语迁移的研究与运用 母语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规律的分析和研究, 母语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是对外汉语界 关于中介语问题讨论的主要方面。如关联词语、 字的使用, 关于中介语问题讨论的主要方面。如关联词语、“了”字的使用, 语音等问题。 语音等问题。 (二)关于目的语知识迁移的研究与应用 使用已经学过的目的语的有限的、 使用已经学过的目的语的有限的、不充分的规则来错误地或不适 当的类推到新的语言现象上,也是留学生发生偏误的一个方面, 当的类推到新的语言现象上,也是留学生发生偏误的一个方面, 尤其在中高级阶段。 尤其在中高级阶段。这种现象就是一般所说的过度概括或过渡泛 化。 (三)关于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学习策略是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问题。 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学习策略是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问题。交际策略 的使用对学习汉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的使用对学习汉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交际策略跟一个人的语 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语理论是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形成一种处于自己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中间语,被称为中介语。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自主构建的一种语言系统,它是学习者用来表达意思和沟通的工具。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介语理论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介语的形成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由于其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许多差异,无法完全按照目标语的规则来进行表达。
这就导致了学习者在语言使用中形成了一种中介语。
中介语不同于母语和目标语,它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的形成是学习者在多次实践中通过试错、归纳总结等方式逐渐发展起来的。
中介语理论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介语理论说明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母语对其习得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学习者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形成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中介语。
这就要求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中介语使用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目标语系统。
中介语理论指出了学习者的发展过程。
学习者的中介语是一种逐渐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
学习者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会通过不断试错、归纳总结等方式逐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中介语系统。
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意识和策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中,通过反思和修正来提高自己的中介语能力。
中介语理论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中介语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对于那些中介语系统已经基本形成的学习者,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教学法,直接教授目标语的规则和表达方式;对于那些中介语系统仍在形成中的学习者,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情境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目标语系统。
中介语理论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具有启示作用。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中介语系统,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去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中介语系统。
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摘要:中介语作为学习者自身构建的一种语言系统,具有动态性和过渡性,与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中介语往往会出现石化现象,这对于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有一定的限制。
基于此,本文综合分析以往研究,重点讨论了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概念及其成因,并且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促进二语习得者的学习。
关键词: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教学启示1972年Selinker发表了一篇题为Interlanguage的文章。
他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
中介语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与学习者的母语相区别,又与目标语不同。
当今中介语研究已经有四十年多的历史了,其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中介语具有石化性、目的性、阶段性等特征,本文围绕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展开论述,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考察,进一步阐述中介语石化现象界定、产生原因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启发。
1、中介语石化现象1996年Selinker重申“石化现象”的定义:“语言石化现象表现为外语学习者中介语的某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及系统性知识倾向于固定,而这些知识并不受学习者年龄和目的语学习量等因素影响。
”1.1定义Selinker 认为,中介语石化是指二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活动、规则和次数体系日益固化和定型的过程。
无论是成年学习者还是儿童学习者,都有可能发生石化现象。
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在进一步熟练掌握该语言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直到最后,呈现出止步不前的瓶颈状态。
此时,这门语言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定型了,学习者对材料的概念性理解将难以获得进一步的提高,石化是语言学习中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停滞现象。
中介语的石化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多个语言层面,如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常见的“中国式英语”现象,初学者可能会根据汉语思维说出“I very thank you”这种既不像汉语也不像英语的语言。
中介语
中介语特性
• 可塑性——可渗透性(指中介语的语言规则可以不断修正 。组成中介语的规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受到来自 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 • 动态性——可变化性(中介语的规则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扩 展,并始终出于这种状态。中介语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 化不是从一个阶段突然跳到下一阶段,而是不断的借助“ 假设-检验”手段,缓慢地修改已有的规则以适应目的语 新规则的过程。) • 系统性(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套规则。中介 语是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它具有一套独特的语音、语法 和词汇规则体系。 )
• ②中介语知识系统的性质如何? Selinker认为,学习者形成的中介语知识系统实际上是一 系列心理语法,学习者利用这些语法来解释和产生言语。 这些心理语法是动态的、易于变化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 入,中介语知识系统包含了越来越复杂的心理语法。
• ③为什么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完全获得目的 语的语言能力? Selinker认为,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存在着语言僵化(fossilization) 现象。它是指某些非目的语的语法、语音等长期 存在于中介语中,并且不易改变的现象。由于存 在着语言僵化现象,使得多数学习者不能完全获 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
①什么样的认知过程负责中介语的建构? Selinker认为,负责中介语建构的认知过程有五种, 它们是: 语言的迁移(language transfer) 训练的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 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 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 目的语材料的过度泛化(overgen点
一、中介语假说的可渗透性是一把双刃剑 中介语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和 形势的渗透。从母语来的渗透,就是正负迁移和干扰的结 果;从目的语方面来的渗透,则是对已学过的目的语规则 或形势的过度泛化的结果。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当他们掌 握的汉语规则不足以表达他们要表达的意思时,他们有两 种选择或者是在他们说的汉语(中介语)用上他们母语的 规则或形势,或者是不恰当的使用已学过的汉语规则。这 两种选择都可以加入到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中来。 因此,一方面受母语干扰和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造 成了中介语得到强化,使学习者产生偏误;另一方面,母 语的正迁移作用又促使中介语接近目的语,学习者能更有 利的掌握目的语规则。
二语习得中介语总结
第三节中介语一、中介语研究概说(一)什么是中介语中介语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美国学者L•Selinker于1969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于1972年在其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中首次使用"Interlanguage"(中介语)这一术语。
中介语是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产生的,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其中介语体系会日趋丰富完善,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因此从学习过程来说,它同学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低层次的中介语将不断消失,而高层次的中介语将会出现。
它是一动态变化的过程,汉姆莱(Hammerly)曾用图形象地表示出了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关系(1975)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中介语不是两种语言的直接混合,实质上它是不同心理过程与母语和目的语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因素的"混合"。
Ellis(1994)认为中介语的形成是-个重新创造的过程。
中介语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有其自身的语言规则(阴影不重合部分),同时它还具有与母语和目的语相似的规则(阴影重合部分)。
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是从零点开始不断向目的话靠近的渐变过程。
它随着第二语言新知识的增加而不断变化。
W•Nemser(l971)把此系统称之为"渐近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s)。
他认为学习者的这一系统是从零知识(zero knowledge)沿着一连续体(continuum)逐渐接近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能力(native speaker competence)。
他认为,"大部分第二语言学习者都处于这一连续体的某一位置,因此中介语不应被看作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它是处在不断修正,不断向目的语规则接近的过程中的。
"(二)中介语的形成模式及特点1.中介语的产生及形成模式中介语是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述评
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述评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论文从中介语的发展历程入手,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内容包括中介语的来源和产生模式,中介语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国内外有关的理论探讨和汉语中介语的研究等。
论文在确立了中介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研究地位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研究的局限性。
标签:第二语言习得中介语石化目的语近年,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基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很多学者将其研究重点从“教师怎样教学”转为“学习者怎样学习”,重点研究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把学习者放到首位,而不再仅限于单纯的教学法。
中介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自然会受到广泛关注,因此,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予了理论解释。
一、中介语的提出及发展(一)中介语的提出英国语言学家塞林格于1969年在其论文《语言迁移》中首先使用“中介语”一词。
1972年,在其论文《中介语》中,详细地解释了“中介语”这一概念,从而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
其他研究者们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各个方面对中介语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如科德将它称为“学习者固有的内在的掌握语言的课程大纲”“学习者独有语言”“中继能力”,奈姆塞尔称之为“近似语言系统”等。
然而,使用最多的还是“中介语”这一说法。
(二)中介语理论研究的发展1.国外的中介语理论研究从时间上划分,国外的中介语理论研究一般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1)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对比分析因无法有效指导实际教学与学习,受到了众多语言学家的批判。
在这个背景下,以学习的主体和客体为研究重点的中介语理论出现了,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
代表学者及研究成果如下:1)科德的研究。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共6页文档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方面遇到一些难于突破的语言问题。
这些问题使学习者语言能力仿佛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像初学者那样稳步提高,进一步发展。
这种现象就是外语学习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领域的关注。
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
一、中介语理论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提出,指学习者在二语习得某一特定的阶段所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
中介语的语言体系具有独立性。
这种语言体系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而是二者之间的过渡语,并具有母语和目标语的双重特征。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习得二语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有关知识不断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这一体系循序渐进地向目的语靠拢,无限接近于目标语言,但完全意义上的到达目的语是不可能的。
中介语具有系统性、过渡性、可变性、创造性、渗透性、反复性及石化性等特点。
其中系统性和过渡性是中介语的重要特点,而石化性是最受学习者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特点,也是最让大家感到迷惑的特点。
二、石化现象的涵义Selinker(1972)提出中介语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语言石化”的概念,用以描述语言学习的停滞现象。
自从Selinker提出石化的概念以来,语言研究者不断的从各种角度对它做出了解释。
Selinker和Lamendella(1978)把它看作是控制中介语表面运用的潜在机制,学习者的中介语在还没有达到目的语的模式的时候就永久停止了,而且这一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和语境,与学习者的年龄和受到的指导无关。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第四讲:四种二语习得理论1、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MLchiglishm other language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语言Positive transfer (正迁移)母语的干扰: Transfer (迁移)Negative transfer (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 :母语帮助目标语2、文化移入说(Acculturation . Model) --by Schunman (舒曼)3、渐进体系说(Approximative System)循序渐进(Graduality)Palmer ( 帕默) "Snowball"四先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死后活,先集体后个人。
4、输入说(Input Theory) S .D.Krashen (克拉申)对于二语的习得,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i+1"即"input+1","1"相当于不定量"n"“中国外语立体教学理论”by “张正东” 所用甚少 四、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假说“13”is the critical age1、印度狼孩2、非洲黑猩猩孩3、辽宁猪孩思考题:语言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第二部分:外语教学流派(Schools of FILM )教学目的: 1、了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借签by Selinker TL target language一、 FLI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一) .GTM (语法翻译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始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中,源于欧洲 (西欧), (18 世纪前的拉丁语)中国从 1872 年开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班级教学的开始。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
误和局部错误。整体错误会影响句子的意义从而导 致交流障碍,局部错误只会影响到局部句子成分的 意义不会对交流产生影响。对待这两种错误要根据 不同场合区别对待。 其次,教师在纠正错误过程中应考虑到学习者 的性格特点。 作为个体学习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 的性格特点, 存在个体差异。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习 者的个性, 根据不同的性格进行纠错。 最后,教师可根据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对学生学 习和使用英语中的各种变异加以观察和分析,引导 其学习。作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场合对学生做不同 的要求,特别要为学生创造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各种 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规则有机会在真实或 接近真实实践的环境中逐步脱离母语的干扰而被真 正习得。 五、 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 帮助英语教师检测教学效果和识别学生的 不足, 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果。 +/ 使教师更加深入观察和理解二语习得中出 现的问题, 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对学习者的 ,/ 教师对学习者进行长期的观察, 进步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对中介语的研究尽管争议纷纭,但它对第二语 言的习得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应结合教学实 践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总结规律从而切实推动 外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 0$1 23345 &6) 7891: $; 7)<$(1 !"(=9"=) ><? @945484$( A B C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DD+/ 0$("31 E"’16"9=6 >( F(8’$19<84$( 8$ 7$<4? $34(=94584<5 A B 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DDD ,/ G4"() !"’5)( H I’))J"( K B4<6")3 L/ !$(= >( F(8’$19<84$( 8$ 7)<$(1 !"(=9"=) ><@945484$( 0)? 5)"’<6 A B 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DDD 心理语言学 A B C 上海: 上海外语教 -/ 桂诗春, 育出版社, *MN. (作者单位: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温去非)
浅谈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僵化现象
浅谈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僵化现象1引言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由Selinger于1969年首次提出,并于1972年在其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中首次使用。
它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与目标语(targetlanguage)之间的一种语言体系。
Selinger 对中介语的定义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特定阶段认知目标语的方式和结果的特征系统;二是指所有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中,二语能力发生和发展的特征性系统” (戴炜栋、蔡龙权,2001)。
前者是指某一学习个体的、某一特定的、具体的中介语语言(an inter-language),后者是指所有二语习得者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抽象的中介语语言体系(the inter-language continuum),也称“中介语连续体”。
中介语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学习者的目标语。
二语习得者都是从母语出发,经过中介语,达到目标语。
中介语是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二语习得中认知过程的必经之路。
中介语是一种既独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外,同时与两者有着密切相关性的语言体系。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因为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存在着很多与中介语相关的问题,以及中介语的僵化现象,而民族预科学生同样不能例外。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未进入大学而补习基础知识或提高语言能力。
预科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衔接作用。
本文拟通过中介语的相关理论,结合实证调查,分析民族预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为更好的进行预科英语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2中介语的特性语言学习是一种认知行为,应当遵循人类共同的认知规律。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知识有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一类是程序性知识(转引自周红云,2003)。
Anderson(1980:223-256)认为陈述性知识获得的关键是记忆,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要复杂的多,它需要三个阶段:①陈述性阶段,②联结阶段,③自动化阶段。
二语习得中介语 ppt课件
二语习得中介语
14
Variability in interlanguage
Non-systematic variability
Systematic variability
Perfornmance variability
Free variability
Individual variability
Contextual variability
二语习得中介语
22
In1980s: introduction and evaluation, Hu zhuanglin(1984), Gui shichun(1985)
In1990s: overall introduction and study based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in China, Yan lianrui(1996), Dai manchun (1998)
(2) Systematic: interlanguage is governed by rules which constitute the learner’s internal grammar systematically.
二语习得中介语
11
(3) Dynamic
A
B
Mother tongue
二语习得中介语
4
(2) In 1980s Corder (1981): Error Analysis and nterlanguage Ioup and Weinberge (1987):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Tarone (1988): Variation in Interlanguage
《二语习得中介语》课件
研究多语种中介语,有利于深入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2
挖掘语言中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多语种中介语研究在探索语言习得规律和语言内部联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 义。
3
促进语言教育和教学的发展
多语种中介语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教材,促进语言教育和教学的发展。
中介语与跨文化沟通的关系
促进文化交流
双语中介语(L1 -L2 /L2 L1)
双语中介语指的是两种语言 互相影响的情况,语言语调、 语法等方面均受到影响。
中介语对教育和教学的启示
1
鼓励多语种学习
中介语研究表明:掌握多语种有利于认知、思维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发展。
2
引导合理中介语使用
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中介语,并充分利用其促进二语习得的作用。
中介语对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促进了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引导口语政策制定
中介语现象的特点,可以为口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引导政策实现最佳效果。
中介语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多学科交叉
中介语研究需要多种学科交 叉,往往涉及到语言学、认 知心理学、教育学、语料库 语言学等。
3
注重学习策略
中介语的出现意味着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语言意识,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更好的 运用学习策略。
中介语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
考查经验和语言能力
适当引入中介语因素,有利于考查学生实际的语言 运用能力,反映出其语言习得水平。
测试各种语言技能
在听、说、读、写多种类型的题目中,适当引入或 调整中介语的使用,可全面检测学生的各类语言技 能。
3
变异性模型
受到习得者个体差异、语言环境差异和语言结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浅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中介语
logical distance) 的 提法。 但是, Shuman 忽视了一些因素的可变性, 学习 者并不绝对屈从于社
会环境, 他们完全可以构建自己学习的社会环境。③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用于和本族语的人交
际的 不同的社会身份, 提供了 说和学第二语言的不同的机会。Peirce 认为学习者的身份是多
重性的, 冲突的。只有当学习者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找到倾听者, 他们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学习 获得成功。
二、 中介语的特征
( 一) 社会特征
中介语的社会性表现在: ①学习者在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语体。Elaine Tarone 提出语体 持续统一体(stylistic continuum) 的观点。在持续体的一端是谨慎语体(careful style) , 学习者 有意识地对使用的语体作出选择, 以求正确。在持续统一体的另一端是流行语体 (vernacular style) , 学习者自由随意地选择各种语体。②社会因素决定学习者所使用的输入来构建自己的 中介语。 J ohn Shuman 提出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 可以说明这具问题。Shuman 认为学习过程最重要的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学习者无法进行文化移入的主要原因是社会 距离(social distance) 。同时他看到社会距离的提法不够完善, 就又增加了心理距离(psycho-
然而随着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深入研究其他的研究者也提出了很多假设来描绘和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交际策略以及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
第19卷第3期
Vol . 19 No . 3
三 明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 RNAL OF SAW IN G COLLEGE
浅析中介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现象【范本模板】
浅析中介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现象一、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与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之间的一种语言体系。
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既不同于我们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所学习的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
二语习得者都是从母语出发,经过中介语,达到目标语.中介语是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二语习得中认知过程的必经之路。
中介语是一种既独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外,同时与两者有着密切相关性的语言体系.二、中介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正迁移现象的分析(一)语音迁移汉语和英语的语音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两种语言对语音的音高、音强和音长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汉语则对音高变化比较敏感,是典型的声调语言。
在英语中元音的长短、松紧可以区别词汇意义,例如: beat [ bi:t ]和bit[ bit ] , fool[ fu: l ]和full[ ful ]。
然而在汉语普通话里却没有这种元音的松紧、长短的对立。
这些不同点构成了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发音上的障碍。
但是,英语和汉语中的许多拟声词在发音上有相似之处,如clatter与“咔哒",mamma与“妈妈”等。
一些外来词大都发音近似.例如: guitar-吉他, sofa—沙发.一些地名、人名、货币名称等也属于这种情况。
这些都说明在语音领域汉语和英语可发生正迁移。
我是烟台人,我的方言中“儿化音"(例如:这件事儿。
你去哪儿?我要去方特儿玩儿。
)特别多,同时英语美音中有很多“卷舌音",这对我练习英语的美式发音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学习英式发音就比较困难了。
在来大学前,我就知道法语中的“Bonjour,Salut”词汇与汉语中的“笨猪,儍驴"发音很相近,这使我对法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二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法语.另外,我准备了一段关于杨澜TED 演讲的视频会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以此进一步说明汉语对英语的正迁移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者在第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语言被 称为语际语或中介语,中介语是一个难以回避而又 众说纷纭的话题,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处 理学习者的中介语对语言习得意义重大。 一、 错误的定义 。 !"#$% 将错误定义为“语言中不成功的部分” “违反或偏离规则。” 在语言学当中, 错误的定义为 我们常用 $&&’& 或 #(%)"*$ 作为其对应词, 但 $&&’& 和 #(%)"*$ 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 对 $&&’& 和 #(%)"*$ 进行了区分:$&&’& 是一种能力错误,它是由于 语音, 语法结构, 词汇等语法知识不完备而引起的, 反映了学习者不完善的语法规则,语言学习者犯这 类错误具有习惯性和系统性, 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 这类错误往往重复出现,犯错误者意识不到所犯的 错误。 .(%)"*$ 是行为失误,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是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等因素造成, 具有偶然性, 犯错误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必要时可以进行修 正。 一类是规则使用正确, 但表达的形式不对或在实 际应用时不符合交际场景; 另一类则是发明性错误, 学习者把一语和二语的规则结合起来,制造一个并 “产出品” 不存在的 。 +’&,$& 还从另一个角度把语言学习者的错误分 为三类:前系统错误, 系统错误和后系统错误。 前系 统错误就是目标语言系统形成前的错误,犯这种错 误主要是因为语言学习者正在学习和理解一种目标 语言, 尚处于摸索阶段, 对语言规则不是十分清楚。 系统错误指新系统正在形成期所犯的错误,出现这 种错误主要是对已知规则提出假设的错误,导致语 言规则运用时的错误。在这一阶段系统规则基本形
:;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教育教学研究
社会语言学家 !"#$%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中介语 进行的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语 言习得过程中中介语会由母语权重的变异逐步向第 二语言权重的变异过渡, 最终蜕变为第二语言。 语言学家 &"’$() 进一步阐述到, 学习者的语言 能力由一连串有正式语体到随意语体的链条构成, 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何种语体取决于说话者对语言的 关注程度,这种关注程度又反过来折射了说话人的 社会地位和个人风格。 四、 教师如何对待中介语 在我国, 应当说英语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 学习者得到的语言输入大多来自课堂教学,缺乏在 自然环境下的输入和语言操练。课堂教学受到多种 因素的限制, 往往以语言规则的教授为主。 但学习者 在第二语言环境下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他首 先考虑的是交流能否进行下去,语言的交际功能放 在首位。 只有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当他需要更多的考 虑自己的身份, 地位和面子时, 他才会注意把话说的 更规范, 从而对语言的关注升高。 认为功能先于规则的这一观点强调语言的习得 源于语言的使用, 强调环境和任务对话语的影响。 因此学生要掌握好英语必须经历一个相对复杂 而漫长的过程。课堂上所进行的语言操练具有五个 特征: 目的是区分识别某一语言规则或特征; 学 *。 +。 生输出的语句中含有特定的某一语法结构 ,。学生 反复进行操练 - 。学习者被期望输出正确的语句; 操练过程中错误会得到反馈纠正。 学生习得的知 .。 识一部分内化进入到中介语系统, 成为隐性知识, 只 有在实际交流中才会表现出来。还有一部分仅仅被 储存, 成为显性知识。 因为课堂和自然场所对学生语 言练习或使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在母语环境中学 习英语,所接触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输入仅限于课 堂, 因此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如果出现错误, 教师应 当而且必须给予纠正。以免学习者忽视自己出现的 错误而引起石化现象的产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纠正错 误的方法: 首先, 教师应考虑到错误的性质问题。 根据错误 的性质及其对句子的影响程度,将错误分为整体错
!""# 年第 ! 期 $ 总第 %% 期 & ’()*+,- ./012,34567 89)
误和局部错误。整体错误会影响句子的意义从而导 致交流障碍,局部错误只会影响到局部句子成分的 意义不会对交流产生影响。对待这两种错误要根据 不同场合区别对待。 其次,教师在纠正错误过程中应考虑到学习者 的性格特点。 作为个体学习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 的性格特点, 存在个体差异。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习 者的个性, 根据不同的性格进行纠错。 最后,教师可根据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对学生学 习和使用英语中的各种变异加以观察和分析,引导 其学习。作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场合对学生做不同 的要求,特别要为学生创造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各种 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规则有机会在真实或 接近真实实践的环境中逐步脱离母语的干扰而被真 正习得。 五、 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 帮助英语教师检测教学效果和识别学生的 不足, 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果。 +/ 使教师更加深入观察和理解二语习得中出 现的问题, 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对学习者的 ,/ 教师对学习者进行长期的观察, 进步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对中介语的研究尽管争议纷纭,但它对第二语 言的习得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应结合教学实 践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总结规律从而切实推动 外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 0$1 23345 &6) 7891: $; 7)<$(1 !"(=9"=) ><? @945484$( A B C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DD+/ 0$("31 E"’16"9=6 >( F(8’$19<84$( 8$ 7$<4? $34(=94584<5 A B 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DDD ,/ G4"() !"’5)( H I’))J"( K B4<6")3 L/ !$(= >( F(8’$19<84$( 8$ 7)<$(1 !"(=9"=) ><@945484$( 0)? 5)"’<6 A B 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DDD 心理语言学 A B C 上海: 上海外语教 -/ 桂诗春, 育出版社, *MN. (作者单位: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温去非)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教育教学研究
:;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
!朱艳红
【摘
杨慧
Hale Waihona Puke 常丽华要 】 本文拟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问题进行探讨。中介语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它 中介语 二语习得 错误纠正
对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及时纠正习得中的错误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十分有益。 关键词
引
言
成, 但学习者对其理解并不完整。 后系统错误主要指 系统形成后的错误,学习者已经正确的掌握了某一 语言规则, 但在语言实际使用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二、 中介语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内部因素有何作用呢?研 究表明, 学习者会利用现有知识, 如母语知识, 学习 策略或语言的普遍性来内化第二语言知识,这个过 程可以被看作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形成 中介语,就是反应学习者现有二语知识的一个迁移 系统。 中介语一词由 /$0(1*$& 创造, 用来指临时语法, 学习者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形成完备的目标语语言 能力。正如 .23"4560(1 所指出的, 中介语即学习者 对目标语的规则形成假设然后进行检验,如果在大 量的输入中能够发现支持性证据则加以确认,反之 则摒弃。 三、 中介语形成过程 /$0(1*$& 指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有五个主要的 认知过程: 78 语言迁移,学习者中介语中的部分词汇,规 则和次系统由母语迁移而来。 某些中介语因素来自于学习者所 98 训练迁移, 接受的训练方式。 :8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学习者与目标语的本族 ;8 第二语言交际策略, 语者进行交际时所使用的方法策略。 <8 对目标语的材料进行过度概括。 中介语的认知理论表明在学习策略的辅助下, 学习者构建了第二语言的语法,这些语法正如学习 者的母语语法一样,学习者利用语法来理解和产出 话语。因此中介语是系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