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
(精品人教)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精品人教)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e45cc9f705cc175527096e.png)
第13课五四运动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提取教材图片中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感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内容探究】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师:请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地波及中国。
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要求、结果) 生: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ec28933a6c30c2258019e14.png)
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知识管理】知识点1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誓死力争,还我”“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
知识点2五四运动的扩大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端。
【基础过关】知识点1五四运动的爆发1.“为雪心头恨,而今作禁囚。
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如图反映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资料(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中共一大D.遵义会议知识点2五四运动的扩大3.“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这些标语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 )A.学生 B.商人C.工人 D.市民4.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5.“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
”据此电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知识点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6.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89aa5b8762caaedd33d4da.png)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2。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自主预习1.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2.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
3。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三、合作探究1.材料展示: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四、随堂演练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522101561252d381eb6e22.png)
第13课五四运动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提取教材图片中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感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内容探究】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师:请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地波及中国。
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要求、结果)生: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dceab10856a561253d36fe7.png)
第13课五四运动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开端。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某某商人罢市游行》《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同学们,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
我们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
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
一、爆发1.原因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展示图片,并提问)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继续引导)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学生:日本。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日关于某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某某作为自己的势力X围。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
这个条约不仅要求把德国在某某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还提出了其他的无理要求。
教师: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学生: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某某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
八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0726219
![八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0726219](https://img.taocdn.com/s3/m/166713820c22590102029dac.png)
第13课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动
历史
班级
一、三维目标
第 13 课 五四运动
备课时间
课 时 1课时
课节累计 13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 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 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 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 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 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提出:6 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
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
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 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 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 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 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 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 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 并出示图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人教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f1e5bf3daef5ef7bb0d3c48.png)
《五四运动》教案❶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40817ff7ec4afe04a1dfbd.png)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认识到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五四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异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通过播放视频影像、观察图片、列表比较等途径,认识五四运动的经过、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新课导入】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并搭配相关文字画面。
教师:这跳动的音符、激昂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回到近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有人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不可超越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这是对五四运动极高的评价。
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走进20世纪初的中国。
第一篇章五四前夜——山雨欲来教师:20世纪初期的中国,布满阴霾。
袁世凯对内实行独裁专制,北洋军阀对日本持妥协退让态度。
而在这种黑暗中涌动着新潮,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觉醒,这一切都使黑暗中透露出新的曙光。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席卷中国。
巴黎和会点燃了这次风暴。
展示:思考:(1)巴黎和会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2)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要求?(3)结果如何?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学生:弱国无外交。
当时的北洋军阀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英、美、法、日都想控制和侵略中国。
教师: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中国蒙受了巨大耻辱,这一决定传到中国,传到北京,中国人积压已久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一场震惊世界的、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秋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秋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109d3b1eb91a37f1115caf.png)
第13课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
出示材料:“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商人罢市活动。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92024cc175527072208d2.png)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认识到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五四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异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通过播放视频影像、观察图片、列表比较等途径,认识五四运动的经过、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新课导入】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并搭配相关文字画面。
教师:这跳动的音符、激昂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回到近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有人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不可超越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这是对五四运动极高的评价。
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走进20世纪初的中国。
第一篇章五四前夜——山雨欲来教师:20世纪初期的中国,布满阴霾。
袁世凯对内实行独裁专制,北洋军阀对日本持妥协退让态度。
而在这种黑暗中涌动着新潮,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觉醒,这一切都使黑暗中透露出新的曙光。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席卷中国。
巴黎和会点燃了这次风暴。
展示:思考:(1)巴黎和会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2)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要求?(3)结果如何?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学生:弱国无外交。
当时的北洋军阀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英、美、法、日都想控制和侵略中国。
教师: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中国蒙受了巨大耻辱,这一决定传到中国,传到北京,中国人积压已久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一场震惊世界的、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25b6d33b3567ec102d8afb.png)
第13课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
出示材料:“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商人罢市活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49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49](https://img.taocdn.com/s3/m/dd31a482bb4cf7ec4afed04d.png)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自主预习1.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2.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
3.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三、合作探究1.材料展示: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四、随堂演练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该材料反应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南昌起义2.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
这说明()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3.“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五四’精神”不包含()A.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B.不屈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C.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D.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4.“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这一口号出现在()A. 1929年B.1919年C.1934年D.1921年5.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0a4a7055270722192ef772.png)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自主预习1.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2.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
3.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三、合作探究1.材料展示: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四、随堂演练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该材料反应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南昌起义2.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
这说明()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3.“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五四’精神”不包含()A.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B.不屈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C.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D.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4.“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这一口号出现在()A. 1929年B.1919年C.1934年D.1921年5.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
【K12】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K12】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540033de80d4d8d15a4f30.png)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
我们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
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1919年,北京 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举行示威游行。
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五四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8ae9a4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a.png)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生:喜欢。
师:5月4日是我们中国的什么节日呢? 生:青年节。
师:谁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生:五四运动。
师:对,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
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为之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的足迹,领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探究新知(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课件出示一战结束后图片和巴黎和会情景图片。
教师过渡: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制裁以德国为核心的战败国的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2.多媒体播放《我的1919》顾维钧的演讲片段。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教材P61正文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些正当要求?结果如何?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提示:从问题①引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从问题②学生归纳分析出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很弱,得出结论:弱国无外交。
3.学生分组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要求、主力和斗争形式。
提示:(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材料展示:材料一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摘编自上海工人罢工通告材料二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摘自上海商人罢市揭帖材料三如图为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教师提问: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提示:除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运动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2.图片展示:教师提问:由上面三幅图片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提示: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秋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秋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86675852ea551810a687eb.png)
第13课五四运动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提取教材图片中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感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内容探究】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师:请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地波及中国。
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要求、结果)生: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教案新人教版
![【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5e5d09aaea998fcc220ea8.png)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学会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对比文字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百日维新亦告失败,辛亥革命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经过痛苦的反思,认为必须进行彻底的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指明了一条新道路。
下图中的北大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感受先进知识分子打破权威、敢于求真的精神!二、新课讲授(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教师提问:辛亥革命之后,我国的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明显呈现出新旧交替、新旧斗争的时代特征。
请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出这一时代特征在当时的具体表现。
师生总结:政治上,辛亥革命后,虽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复辟帝制;国内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愈演愈烈。
思想上,一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在此后得到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袁世凯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五四运动
课题第13课五四运动备课时间课节累计13科目历史班级课时1课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
主力、结果。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一)启:
回顾旧知: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什么?
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6.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
7.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
导入新课:
青年节是哪一天?每年的5月4日。
青年节是怎样命名的呢?导入第13课《五四运动》。
(二)读:
导学提纲: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口号?
2.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表现?
3.五四运动主力和中心的转移情况?
4.五四运动的结果、性质和历史意义?
(三)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知:
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新课讲授
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 5分钟
7分钟
5分钟
20分钟
教师引
导学生
回答问
题。
多媒体
展示导
学提纲
多媒体
展示问
题学生
讨论
教师引
导学生
掌握知
——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
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
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
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
——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
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
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
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
国斗争。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
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8分钟。
多媒体
展示学
生答、互
批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教师讲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国:从背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妥协。
3.教师讲述: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
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
精神?
学生回答: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天下为己任,甘愿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4.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列表讲解: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结果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
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革命时代资产阶级世界革
命一部分
无产阶级世界革
命一部分
教师讲解: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充分依靠群众,最终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把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它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我们把这些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叫旧民主主义革命。
与之相对应的,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
的地位,在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90多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五)达标检测:
1.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到国内后,群情激愤的中国人民爆发了()A反清武装起义 B反袁的“二次革命”C五四运动D京汉铁路大罢工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近代青年学生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反帝斗争的爱国热情的历史运动是()
A武昌起义 B抵制袁世凯复辟 C二次革命 D五四运动
3.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副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其中的国敌最主要是指()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4.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D“打倒列强,除军阀”
5.五四运动是中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开端()
A中国近代史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共第一次合作CDBDC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