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图文.ppt

合集下载

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生物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生物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生物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经调查发现,某地域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时增强,其缘由是延续多年对菜青虫运用农药。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运用农药招致菜青虫发作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经过选择招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时积聚D.环境是形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时增强的动力解析:选C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退化提供原资料,抗药性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农药只是起到了选择作用;菜青虫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可以招致有利变异的积聚,即农药的选择使菜青虫的抗药性(有利变异)不时积聚;自然选择是形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时增强的动力。

2.有人将欧洲家兔带到某小岛上,几百年之后小岛上的这些兔子后代不能与欧洲家兔杂交发生后代。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不同的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停止了选择B.天文环境决议了两个种群会发生不同的变异C.由于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较大的差异D.两个种群已发生生殖隔离,构成不同物种解析:选B不同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停止了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一定方向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退化提供原资料,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由环境决议的;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的差异;由于这些兔子后代与欧洲家兔不能杂交发生后代,说明曾经发生生殖隔离,构成了不同的物种。

3.(2021·烟台一模)家蝇对某类杀虫剂发生抗性,如下图为对甲、乙、丙三个地域家蝇种群的敏理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剖析的结果。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假定对这三个地域的家蝇喷洒等剂量的此类杀虫剂,死亡率最低的为乙地域的家蝇种群B.丙地域的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为8.5%C.这三个地域的家蝇种群的敏理性基因频率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家蝇抗药性的发生添加了物种丰厚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动摇性解析:选D据图剖析可知,家蝇的抗性集体有纯合子和杂合子,敏理性特性只要纯合子,因此抗性对敏理性为显性。

红对勾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红对勾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部分 必修2·第7章
系列丛书
①形态、结构:两个种群形态、结构相同,不一定是 同一物种,如两个种群的生物形态、结构相同,但繁殖期 不同,不能交配,则两个种群属于两个物种。 ②是否能够交配:两个种群的生物能够交配,不一定 属于同一物种,如果交配后代不育,则两个种群的生物不 属于一个物种,如马和驴相互交配产生骡子,骡子不能经 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马和驴不属于同一物种。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________和_______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生物 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部分 必修2·第7章
系列丛书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连线) ①过度繁殖 ②生存斗争 ⑧遗传和变异 ④适者生存 a.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手段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选择的基础 d.生物进化的内因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部分 必修2·第7章
系列丛书
【解析】
蜥蜴产生不同性状,原因可能是突变或基
因重组,不同的性状中有利的保存而不利的被淘汰,属于 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隔离,故A正 确;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种群即一定区域内同种 生物所有的个体,故B正确;由于地理隔离,不同环境内 的生物进化方向可能有差异,但进化是个漫长的过程,故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部分 必修2·第7章
答案:D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部分 必修2·第7章
系列丛书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
1.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高三一轮复习生的物进化

高三一轮复习生的物进化
生物进化
生物多样性
遗传变异
个体
自然选择
〖例题〗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他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2%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是不利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总数 /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01
02
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1、利用个体数目计算基因频率
某基因频率=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某基因的数目
例2、对某学校的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得知,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755人正常,则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D
3.(2010·江苏高考,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D
(2010·上海生物,28)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四、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物种: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隔离: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东北虎和华南虎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生物苏教专版一体资料课件: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生物苏教专版一体资料课件: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3讲 生物的进化[考纲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内容索引考点 生物进化理论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重温高考演练模拟课时作业生物进化理论考点1.早期的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①基本观点: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物种都是从 演变而来的;生物本身存在 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

②意义: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诞生奠定基础。

知识梳理其他物种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由低级向高级(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①基础观点a.物种是 的。

b. 和 。

c.适应是 的结果。

②不足: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可变生存斗争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变异起作用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发生变化。

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现代综合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

②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 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全部基因等位基因数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__________________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频率自然选择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 及隔离形成标志:____________(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 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定向地定向改变①隔离地理隔离和_________基因不能_________生殖隔离自由交流②物种形成自然选择产生生殖隔离3.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中性突变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①概念:不同物种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人教版试题试卷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综合提升ppt

人教版试题试卷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综合提升ppt

①没有阐明遗传变异 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 的作用机理 不 ②着重研究生物个体 同 进化 点 ③认为物种形成是微 然选择对遗传变 异的作用机理 ②强调群体进化,认 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
共 ①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 适应性
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的物种形成,
• 【训练2】 下列各项中,分别属于不同物
种的是( • ) B.东北虎和
A.山羊和绵羊
华南虎
• C.黑人和白人 和非糯性玉米 D.糯性玉米

解析:山羊和绵羊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训练3】(2008·高考江苏)某植物种群中, 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 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 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 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解析:由题意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40%,a的基因频率为:60%,随机交配产生 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40%×40%= 16%,aa:60%×60%=36%,Aa:48%,A 的基因频率为16%+48%/2=40%;自交产生 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16%+48%×1/4= 28%,aa:36%+48%×1/4=48%,Aa: 1/2×48%=24%,A基因频率为28%+ 1/2×24%=40%,所以C正确。 •答案:C
• 2.图解 • (1)自然选择学说图解:
•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图解: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的核心与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完 善。 •(2)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原料),生存斗 争是进化的动力(外因),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 的方向。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提供原材料。
3.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
表型
基因
基因频率


方向
一定的
4.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_可__育___后代的
一群生物。
基因
(2)隔离
相互交配
同种
可育的后代
基因
(3)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突变 基因交流
基因频率
基因库
2.适应是自然选择 3.通过分析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增多
的结果。
的现象,引导人们认识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带
来的危害,关注人类健康。(社会责任)
考点一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 ①比较解剖学证据; ②__胚__胎__学___证据; ③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3.协同进化的实例
协同进化类型它传粉的蛾
不同物种之间
种间 斗争
捕食 寄生 种间竞争
猎豹和斑马 黏液瘤病毒和兔子
农作物与杂草
生物与 无机环 境之间
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 生物影响环境,环
→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氧 境影响生物
气→出现好氧生物
考向 围绕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考查生命观念及科学思维 例例3 3 (2021·湖南卷)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 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和结论 (1)证据 ①DNA分子水平: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且它们 的DNA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生物的DNA在行使 功能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高中生物课件高中生物课件2019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

高中生物课件高中生物课件2019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
返回
返回
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抗药性是物竞天择的结果,由于 大量使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就越来越多,用来有 效对抗病菌的抗生素的种类愈来愈少,虽然新药在研发, 但细菌发展抗药性的速度却不下于人们发明新药的速度。 所以有人悲观地预期“后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无效 的时代就要来临。
返回
对点落实
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 生物 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 无机环境 之
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
所含内容 形成原因 进化证据
基因多样性、_物__种__多样性、生 __态__系__统__多样性 共__同__进__化__
主要是_化__石__
返回
基本技能问题化
返回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
(2)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3)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4)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
(×)
(5)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6)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返回
2.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但为何它仍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提示: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但是,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突 变是有利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因突变 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
抗性基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3讲 生物进化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3讲 生物进化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比较 (1)区别:二者选择的标准不同,目的不同。人工选择是以“是否 对人类有利”为标准,对人类有利的基因或性状被保留下来,不利 的就被淘汰。而自然选择的标准为“是否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性状或基因就被保留下来,不利的就被淘汰。 (2)联系:二者都使被选择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6.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2010·高考山东卷)( )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题组一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
较分析
答案 解析
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D(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突变和 基因重组为生物进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自然选择学
2.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 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变异中的有 利变异选择出来,其余变异被淘汰。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2013·高考江苏卷)( ×)
较分析
答案 解析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区别于达尔文自
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是
A(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 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生 变。
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
改变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A.①③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手必备萃取高招)专题15 生物的进化(含17高考真题及解析)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手必备萃取高招)专题15 生物的进化(含17高考真题及解析)课件
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
)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2/9/2021
考点36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材料
考点36
自然选择决
定生物进化
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
种形成
12/9/2021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淘汰不利
变异,保留有利变异→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缓慢进化
①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的实质是基因
不能自由交流
②物种形成:a.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专题十五 生物的进化
12/9/2021
该部分包括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共同进化
与生物
多样性的形成两部分。从命题角度看,前
者主要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基础知识,
只要将所有知识掌握熟
练,就能将该部分拿下。
后者一般联系生态系统部分
出现在简答题中,答题模式也相对较为简单。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熟练掌握现代进化理论,理解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和
12/9/2021
对点精练
考点36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4)利用哈代—温伯格定律,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①成立前提: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
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向。
()
(3)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出现的3∶1性状分离比的过程可以为进
化提供原材料。
()
(4)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5)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6)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
(7)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
【答案】(1)√ (2)× (3)× (4)× (5)√ (6)√ (7)√
(4)通过对长颈鹿的进化历程的分析,你能否解释达尔文自然选择学 说中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提示:有差异,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2)提示:生存 机会不相等,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从而 得以生存并繁殖,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 到了选择作用 (3)提示:①拉马克观点解释:拉马克认为,长颈鹿在旱 季缺乏青草的时期就会用它的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这样长期“使 用”,久而久之脖子就更长了(用进废退),然后遗传给了下一代(获得性 遗传)。
【答案】(1)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 化,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 因频率的变化
(2)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择的 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 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答案】(1)提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①是突变和 基因重组,②是自然选择,③是地理隔离,④是生殖隔离
(2)提示:因为在生物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 传,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时仅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 还必须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 7.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 7.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
生存斗争
2.意义:科学地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 生物进化的原因 多样 性和 __________ 适应 __________ 性,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 界。
对 遗传与变异的本质 3.局限 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未做出科学解释 ,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三、高考真题
(2013江苏卷,12)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 的DNA 相似度)。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1% / 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 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 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 差异经历了约99 万年的累积 D.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答案】C 【解析】四个物种起源相同,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A错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向不同方 向发展是由自然选择决定,B错误;黑猩猩和人类的DNA相差(100-99.01)=0.99%, 碱基进化速率按1% / 百万年计算,人类与黑猩猩的DNA 差异经历了约99 万年的累积, C正确;大猩猩和人类相差1.1%,大猩猩和非洲猴相差1.24%,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 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D错误。
4.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 的 作 用 下 , 种 群 的 __________ 基因频率 会 发 生 在 __________ 定向 改变,导致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朝着一定的方向 __________ 不断进化。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 交配 (1)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 __________ 并且产生 可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 ①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自由交流 的现象。 __________ ②类型 相互交配 的, a.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__________ 或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__________的现象。 b.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 _____________而分成不 基因交流 的现象。 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__________

【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三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4.选 A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 A 的基因频率下降,则后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下降,aa 的基因型频率上升,而 Aa 的基因型频 率先上升后下降;当 A 的基因频率为 0.5 时,Aa 的基因型频 率最大。 5.选 D 假设被调查的总人数为 100 个,由于 B 和 b 这对等位 基因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故 基因总数为 150 个, 而 B 和 b 基因的个数分别为 42.32×2+7.36 + 46 = 138,7.36 + 0.32×2 + 4 = 12 , 故 B 的 基 因 频 率 为 138/150× 100%=92%,b 的基因频率为 12/150×100%=8%。
6.解析:(1)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 部基因。该海岛中海龟的基因频率变化后,理论上计算,分 趾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0.2×0.8=32%。 (2)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其中可遗传的变异 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的是自然选择。海龟的类型有很多种,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 于突变和基因重组。(3)、(4)海龟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可认为海龟发生了进化,但未与原物种个体产生生殖隔离, 故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物种。
例 2:解析:选 B
图中a为地理隔离, b为自然选择。多
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A错误; 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包括基因突 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错误;只有当品系 1和品 系2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物种,D错误。
[需特别关注的1个易失分点] 1. 选 D
答案:(1)基因库 (2)突变和基因重组 (3)发生了进化
32% 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
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 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结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利用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 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 • 未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 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 • 在使用抗生素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 抗药性强的个体就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 • 一段时间以后,抗生素的效果就会下降。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第1年
第2 年 11.5 %
第3年
13.1% 26% 60.9%
第4年
14.7% 29.2% 56.1%
„„
SS 基因 型频 Ss 率 ss 基因 频率
10% 20% 70%
22.9 % 65.6 % 23%
77%
S
s
20%
80%
26.1%
73.9%
29.3%
70.7%
例:不同“人种”
世界各 地的人虽然 各有不同, 但他们之间 可以彼此通 婚,并且产 生可育的后 代。因此, 全世界的人 在生物学上 属于同一个 物种——人 类。
例:马与驴的生殖隔离



例:狮虎兽
地理隔离
• 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
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 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发生基因 交流。
2.内在联系
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 剧了生存斗争。 ②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 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 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因此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基础)。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④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注意: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a( 40% )
(4)在讨论群体满足遗传平衡的情况下,计算子二代、子 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 分析一下各代基因频 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吗? 亲代 基因 AA 型频 Aa 率 aa 基因 频率 A 子一代 36% 子二代 36% 48% 16% 60% 40% 子三代 36% 48% 16% 60% 40%
生存斗争(动力)
遗传和变异(内因)
适者生存(结果)
——进化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

1、所有生物都 有共同的祖先; 2、生物的多样 性是进化的结 果;
3、生物界的种 类之间有一定 的内在联系。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积极意义: 1.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2.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解释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局限性: 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无法解释物种 大爆发现象
解: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
2×AA+Aa 2(AA+Aa+aa) ×100%
= 60%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 40﹪
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A基因频率= 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a基因频率= 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 ③ 没有迁入和迁 出④ 无自然选择⑤ 不发生突变
②计算公式:
P表示基因A的频率,q表示基因a的频率 p+q = 1 AA= p2 Aa= 2pq aa=q2
例6.某昆虫种群中基因型AA占30﹪,Aa占 60﹪,aa占10﹪。如果该种群满足遗传平衡 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