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三历史精品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第1课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注意:宗法制并没有随着分封制的瓦解而瓦解,它在 封建社会仍然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在今天的民 间仍然还有影响。
★积极: “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 “寻根祭祖”现 象,尊老爱幼,注重家庭建设,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 聚力。 ★消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唯上是从、干部职务终 身制、任人唯亲、裙带作风。
郡守、郡尉、郡丞、 监御史
县令、县尉、县丞
三老、啬夫、游徼
皇帝
集 中
中央权力 集 中
地方权力
47
3 、郡县制实行的意义:
①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进步; ②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中央垂直管
理地方); ③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政治
安定和经济发展; ④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左传.襄公十四年》 厉王虐,国人谤(责备)王。
——《国语.周语》 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
——《左传.昭公四年》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哪些特点?
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可 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1)古代中国实行 一夫多妻制, 正室所生的儿 子为“嫡子”, 侧室所生的儿 子为“庶子”;
(2)宗法制
卿大夫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长。
—《春秋公羊传》
④大小宗的关系: ➢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 ➢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 ➢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 大宗和小宗在政治上是隶属
44
2、郡县制的内容: (1)行政区划:
初分全国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由中央政府直接 管辖,是中央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2)官僚机构: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荐)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荐)

秦代以降,皇权专制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 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 专制,时人形容当时的专制情况说:“百年之忧,一 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明代以后则 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 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 进行说明。

三 公 九 卿 到 三 省 六
中 朝 官 外 朝 化 :

程序性分权
中书省
皇帝
政事堂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吏 封 勋 考
户部
户 度 金 仓
礼部
礼 祠 主 膳
兵部
兵 职 驾 库
刑部
刑 都 比 门
工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宋代在取消方镇之后,没有新的行政区来代替。州 级政区成为中央直辖单位。后来设置了转运使、提点刑 狱使、安抚使等官职分别负责财政、检察司法和治安边 防。这些官职的管辖领域称为“路”,但管辖范围并不 一致,在转运使那里是一路,但在提点刑狱使那里却分 为两路,而在安抚使这里又可能是四路,甚至是六路。 这种复式路制很难形成割据。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2021届全国新高三历史精品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021届全国新高三历史精品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特征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 血缘 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 的基本特征。 概念阐释 —— 宗法制与礼乐制
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 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
(3)评价 分封制是较 内外服制 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 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2.商朝:内外服制 商朝建立后,实行 内外服 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 是外服。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 (1)内容 ①天子是国家 最高统治者 ,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 ②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 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 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③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 。
2.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 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 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思维点拨 皇帝制度的突出特征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3.三公九卿制 (1)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 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 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 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 监察官。 (2)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下设若干部 门,处理具体事务。 (3)三公九卿:共同组成 中央政府 。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 后由.夏朝: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 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 世袭制 代替禅让制。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新华文摘》1998 年第 12 期转摘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论点】 (1)周代分封制是国家王权强大的表现和结果,是统 一国家的主权体现。 (2)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天子对诸 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 得以普遍实行,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 治的积极作用。 (3)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 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 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提示】 特点: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裔, 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或 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 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2)根据史料二,指出受封的“诸侯国”统治有何特点。分析周 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 【提示】 特点:受封诸侯国拥有自己的武装;实行贵族世袭 政治统治;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等。意图:加强对地方的 管理。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读史指导】 解读史料一的关键是理解宗法观念对继承权的影响。解读史料 二的关键是抓住宗法观念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的影响。 【运用思考】 (1)史料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 核心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说明了血缘亲 疏关系的重要性。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读史指导】 (1)史料一从分封的对象、地理空间分布角度分析。 (2)史料二注意其核心论点:西周分封制的统治特点及政治体 制。 【运用思考】 (1)根据史料一地图,指出分封的对象、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 出的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的西周统治者的统治策略。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26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26页)





承 制
天子
诸侯
嫡长子
卿大夫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庶人
分封制
配合
宗法制
礼乐制
西

政 体
结合
政治权利
的 基
血缘关系



(四)商周政体的共同特征
(1)君主的权利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 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 (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 “国民”的意见
“皇帝”名称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 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先秦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 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王、周文王、 周武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 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 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 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 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 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分封制阶段、封建王朝政治阶段和普遍代表性政治阶段。

古代分封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于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之间,最早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是分封制,这一社会制度在母系社会早期得到充分发展,与比较文明早期阶段基本没有多大区别,其职权主要分布在王族与贵族之间。

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王朝政治阶段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阶段,封建制度大体形成了一种宽广的政治结构。

以周制为代表的封建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大体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统治的。

最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发展出了普遍代表性政治阶段。

在秦朝统一中国以前,封建政治制度仍然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主要形式,但秦朝统一中国之后,秦后汉初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就是指挥若定、万里制度。

古代政治体制既有封建制度的遗留特征,又引入了新的政治元素,形成了一种古代政治制度的普遍代表性。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笔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笔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笔记【最新版2篇】目录(篇1)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概述二、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2.商朝:内外服制3.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三、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1.秦朝:中央集权制2.汉朝:内外朝制度3.三国两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制度4.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6.元朝:行省制度7.明朝:内阁制度8.清朝:军机处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正文(篇1)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从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到秦汉至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再到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制度,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约公元前 2070 年由禹建立。

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

2.商朝:内外服制商朝在夏朝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内外服制。

这种制度下,中央对地方控制相对松散,有的附属国与商朝常处于战争状态。

3.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贵族等级分封制。

诸侯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或姻亲关系。

在这种制度下,诸侯对周天子的忠诚度很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

三、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1.秦朝:中央集权制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

这种制度下,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大大加强,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汉朝:内外朝制度汉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

内外朝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三国两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制度盛行。

这一制度导致社会的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4.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这种制度下,政府的职能划分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位。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体系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体系

三、中国古代的基层社会治理1.社会教化与治国理念凸显国家意志:(1)利用宗法观念构筑“家国一体”的爱国意识。

(2)封建统治老利用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历代封建统治者基本采取重儒、尊儒措施,儒学中的忠君爱国、维护统一等思想深入人心。

(3)社会教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儒家伦理是社会教化的主要内容。

2.户籍制度:战国公元前375年,秦孝公实行“为户籍相伍”,标志着国家大规模制定户籍的开始3.古代的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1)古代的基层组织。

①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②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实行乡里制度。

③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④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2)中国古代的基层监督机制。

①秦汉时期: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②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③北宋:实施保甲制。

④明朝:推行十家牌法,十家总编为一牌,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⑤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改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现象:(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这些民族产生了民族认同观念。

(2)秦汉时期: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交融的高潮时期。

(4)隋唐时期: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交融得到新的发展。

(5)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交融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元朝的统一使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内容 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独立性) ,但也需要承卿担大镇守夫疆
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③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士,天下形成天子士-诸侯-
卿大夫-士的等级关系;
平民
影响
积极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初期巩固了周王朝奴的隶统 治,扩展了疆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 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相结合 ,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宗法制
政治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政治权力分配基于血缘关系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承 制
天子
——《春秋公羊大传宗·隐公元年》 (宗主)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
联系 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
◉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
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
——钱 穆
由此判断,西周实行分封制 的出发点(目的)是什么?
进行有效统治,强化王 权,巩固西周统治
目的 对象
(1)分封制
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同姓亲族是主体)
诸侯 ①周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
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

(人教选修一)2021年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讲义-第01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版)

(人教选修一)2021年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讲义-第01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版)

第01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重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2.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微点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①特点: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

②表现:A、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③影响:A、君主的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2021年整理〗名师《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完整教学课件PPT

〖2021年整理〗名师《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完整教学课件PPT
名师课件《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 变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 成与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 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并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 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 历史验和教训,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白寿彝《中国通史》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及诸侯国与周王政
治关系的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对周朝政治产生的影响。
合 提示:目的: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
作 探
特点:周王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诸侯王要服从周王;实际上诸侯国
究 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独立性)。
影响:初期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展了疆域;后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
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图 片 情 境
三公九卿制
秦郡县图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 书同文字 ”木牍 木牍说明秦统一后不仅

在全国范围统一了文字

的字形与字体,还统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一、单选题1.西汉衷帝时全国官吏达130285员,唐开元二十五年时全国官吏368668员。

东汉京官有1055员、京吏有14225员;唐开元二十五年京官有2620员、京吏有35107员。

这种变化()A.导致了“三冗”现象的出现B.增加了封建社会运营成本C.激化了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3.元代由吏升官成了中、下级官员主要的入仕途径,当时有人断言:“我元有天下,所与共治,出刀笔吏十九”。

由此可见当时()A.士大夫政治文化渐趋式微B.科举制度不断完善C.皇权专制受到了严重制约D.贵族特权逐渐削弱4.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这三者的共同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国家统一C.强化贵族特权D.加强君主专制5.汉代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他转达。

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景帝时的晁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

由此可见汉代御史大夫()A.对丞相具有监督作用B.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C.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6.明嘉靖时“天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受封并被圈禁于各地的藩王及宗室俸禄开支就达到八百五十万石。

据此可知,明末()A.农业无力支撑国家财政B.地方藩王威胁中央集权C.专制政体弊端日益凸显D.国家财政收入急剧下降7.有学者认为,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

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

汉兴,省监不置。

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

这说明()A.汉朝完全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B.秦汉的监察方向均在中央C.秦汉统治者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D.秦汉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8.《礼记·表记》载,“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框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框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框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先秦时期到秦汉时期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主要包括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分封制度、郡县制度以及君主专制制度等。

第二阶段是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演进,这一时期形成了科举制度,并逐步完善了中央政府机构和地方行政体系。

第三阶段是从宋朝至清朝末期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一时期以君主专制制度为核心,形成了以“儒家伦理”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治国理念,并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和皇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 代 政 治 秦朝的
商朝
内外服 内服 制度
外服
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
制 政治制 度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形 成
与 发 两汉至 展 明清时
期政治
制度的
演变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封 建 亲 戚 , 以 藩 屏 思考: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周 同姓:亲族
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分封对象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等
与 发 两汉至 展 明清时
期政治 制度的
分封序列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地区 除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 封
诸侯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演变
诸侯权利 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 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 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 统治范围扩大。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 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左传·昭公七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北山》
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晋侯苏编钟》
管仲对曰:“……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
地位 先秦时
期的政 中 治制度
夏朝

古 代
商朝
政 治 秦朝的 制 政治制 度度 的
形 成
与 发 两汉至 展 明清时
期政治
制度的
演变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 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 禅让制
商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内外服制 附属
附属


都城
附属 国
附属 国
殷衰,诸侯或不至; 殷兴,诸侯归之
地位 先秦时
期的政 中 治制度
夏朝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 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 禅让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 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 禅让制
古 代 政 治 秦朝的
商朝
内外服 内服 制度
外服
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
制 政治制 度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的 形
西周 基本特征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 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 后盾。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 人民结合,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 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史记·楚世家》
探 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哪些的消极影响?
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埋下了割据混战的隐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 诸侯不尊天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势力的增长,春秋时分封制开始瓦解, 到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解体。
地位 先秦时
期的政 中 治制度
夏朝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 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 禅让制
古 代 政 治 秦朝的
商朝
内外服 内服 制度
外服
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
制 政治制 度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的 形
西周 基本特征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左传·桓公五年》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楚庄王)八年……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 曰:“……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左传》文公十三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 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权利和义务:
以血缘关系军队和征派赋役)
地位 先秦时
期的政 中 治制度
夏朝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时期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 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 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 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 族遗民之国)。”
——钱 穆
由此判断,西周实行分封制的 出发点(目的)是什么?
直接:对殷商遗民的防范,对征服 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根本:进行有效统治,强化王权, 巩固西周统治
2021届全国新高三历史精品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夏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后氏生活的 地区直接统治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夏朝的政治制度
禅让制到世袭制
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政权性质: 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 传贤 → 传子 社会形态: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探 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哪些的积极影响?
➢ 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使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 周王确立了天下公主的地位,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 密切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西周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 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