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小升初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瑰宝,它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由若干汉字组成,具有独特的固定词序和特定的语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2.成语的特点成语有着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古老性:成语源远流长,古老而有历史渊源。

(2)数量大:成语数量多,涉及各个领域,涵盖面广。

(3)地域性:成语大多具有地方特色,不同地域的成语有着各自的特点。

(4)语言规范性:成语具有独特的词语形式,语法结构规范、使用规范,要求使用者熟练掌握。

3.成语的分类成语根据其来源、意义、结构等方面可以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按出处分类:典故成语、历史成语、文学成语等;(2)按意义分类:褒义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等;(3)按结构分类:四字成语、六字成语、八字成语等。

二、成语的作用成语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对于文章的表达和语言的美化起着重要作用。

1.丰富文章内涵成语由于其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为文章增添深度和内涵,使得文章更加鲜活、生动。

2.提升文章文采正确运用成语能够让文章更加优美、动人,增添诗情画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文章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3.体现作者修养正确使用成语能够展现作者的见识和涵养,显示作者对于汉语言文化的熟悉程度和深厚底蕴,从而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成语的运用技巧正确运用成语需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成语运用技巧:1.恰如其分成语的运用要恰如其分,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滥用成语。

要根据上下文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成语,避免使用不当的成语造成语言的生硬和僵化。

2.注意搭配成语在运用时要注意搭配,避免出现逻辑不通或者语法错误的情况。

要善于根据上下文需要,选择与之相搭配的成语,使得语言更加通顺和自然。

3.巧妙运用在文章中巧妙运用成语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手段。

可以通过双关语、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运用成语,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一、谦词。

1. 愚。

- 释义:用于自称的谦辞,如“愚兄”(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对自己的谦称)、“愚见”(自己的见解)。

- 例句:愚见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

2. 拙。

- 释义:拙作(自己的作品)、拙荆(自己的妻子)等。

“拙”表示自己的东西粗陋、不高明。

- 例句:这是拙作,还请您多多指教。

3. 敝。

- 释义:敝人(自己)、敝校(自己的学校)等。

有破旧、不好的意思,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

- 例句:敝校虽小,但学风严谨。

4. 家。

- 释义:家严(自己的父亲)、家慈(自己的母亲)、家兄(自己的哥哥)等。

用于对自己家人的谦称。

- 例句:家严近日身体欠佳。

5. 舍。

- 释义:舍弟(自己的弟弟)、舍妹(自己的妹妹)等。

用于对自己家里比自己小的家人的谦称。

- 例句:舍弟年幼无知,如有冒犯,请多包涵。

6. 小。

- 释义:小女(自己的女儿)、小儿(自己的儿子)等。

表示自己的晚辈。

- 例句:小女不才,让您见笑了。

7. 鄙。

- 释义:鄙人(自己)、鄙见(自己的看法)。

有浅陋的意思。

- 例句:鄙人学识浅薄,还望您不吝赐教。

二、敬辞。

1. 令。

- 释义: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等。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 例句:令尊大人一向可好?2. 惠。

- 释义:惠顾(光临,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赠(对方赠予,是敬辞,区别于谦辞“馈赠”)。

- 例句:这是我的新书,请您惠存。

3. 垂。

- 释义:垂询(询问,多用于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关爱,多用于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爱)、垂念(挂念,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挂念)。

- 例句:感谢您的垂询,我一定如实回答。

4. 赐。

- 释义:赐教(给予指教)、赐复(请对方给予回复)等。

表示请求对方给予。

- 例句:还请您多多赐教。

5. 高。

- 释义:高见(高明的见解)、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龄(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如“老人家高寿”)等。

成语方面知识点总结归纳

成语方面知识点总结归纳

成语方面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成语的定义成语是由一定的词汇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习用语。

成语中的词语,在普通用法中可能并不相通,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成语时,它们的含义就不同了。

成语的语言风格在金属、木、水、火、土五行中反映出来。

成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的存在是建立在语言的特性、文化的传统、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历史的沉淀的基础上的。

成语分为四字成语、典故成语、俗语成语、典故成语四种。

1、典故成语:最初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成语,往往有着源远流长的典故或者故事,这些成语大多来源于古典文学、宗教典籍、历史文献、民间传说等。

2、俗语成语:是指源远流长,流传广泛许多俗语变成的成语,它们形象生动、鞭辟入里,深刻反映了人民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习惯,是汉语的瑰宝。

3、典故成语: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积累的,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成语,这类成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地方特征。

4、谜语成语:谜语成语的起源最早是古老的谜语。

古时,一些比较聪明的人往往在特定的场合引导下,让大众猜谜,谜语成语就是由这些谜语中的一些短语发展而来。

谜语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成语的功能成语在语言交际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是中国语言的精华,通过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更可以使文章意境更加明确,加深表达的内涵,在写作中,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文采,增强感染力、吸引力、传播力。

成语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能够起到点睛的作用,让读者在刹那间理解、领悟文章的意义所在。

充实具体,丰富抽象,加深文化底蕴。

成语是对历史文化、文学作品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它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三、成语的特点1、精炼性:成语语言精炼,富有雕琢,四字之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历史典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表达的层次。

2、形象性:成语具有形象的特点,往往具有集中表达,言简意赅,基本语汇已经相当完成,纯粹的表达思想和感情。

七年级成语运用知识点

七年级成语运用知识点

七年级成语运用知识点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七年级成语运用的知识点。

一、成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成语是汉语词汇的一种,它是由多个字组成的固定短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按照词性分为名成语、动成语和形容词成语。

二、常用的名成语1.茅塞顿开2.眉飞色舞3.闻鸡起舞4.披星戴月5.一鼓作气6.井底之蛙7.画龙点睛8.一箭双雕9.鹤立鸡群10.见笑于人这些名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情、状态和行为,表达比较直接、形象。

三、常用的动词成语1.无可救药2.精益求精3.力不从心4.后来居上5.不慌不忙6.举一反三7.应接不暇8.倾尽全力9.鱼跃龙门10.得心应手动词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动作,也可以形容一个事情的处理过程。

四、形容词成语1.牛气冲天2.风平浪静3.如鱼得水4.望眼欲穿5.高峰顶峰6.富有表现力7.弥漫着诗情画意8.通透写意9.贴心贴意10.虚怀若谷形容词成语适用于写作、讲演等方面,用来形容人物、事物的状态。

五、运用成语的技巧1.拼音提示法2.关联提示法3.望文生义法4.寻常用法法5.张口成语法以上五种方法都是运用成语的技巧,有助于学生快速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六、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成语而创作的故事。

它们与成语相关,但不一定全面涵盖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1.攀龙附凤(寄寓了人们追求权势、地位,向上攀登的精神)2.一口咬定(以自己的观点为不可动摇的真理)3.萝卜快递(寓意为珍视友情、帮助他人)4.狐假虎威(指利用别人攀附的势力或权威,出于投机目的)5.指鹿为马(比喻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以上成语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掌握成语的运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七年级成语运用的知识点,包括成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常用的名成语、动词成语和形容词成语、运用成语的技巧以及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成语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成语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成语知识点归纳总结成语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是由多个字组成的固定短语,具有特定的意义。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小学生也开始接触和学习一些常用的成语。

了解和掌握成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下面,将对小学语文中常见的成语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动物成语1. 画蛇添足意思: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例句:他在这个问题上多管闲事,就像画蛇添足一样。

2. 狐假虎威意思:利用别人的势力来威胁他人。

例句:他只是个小角色,却通过狐假虎威来欺负他人。

3. 狗急跳墙意思:形容胆怯的人在绝境中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例句:面对失败,他像只狗急跳墙一样,不顾一切地挣扎。

二、人物成语1. 画龙点睛意思:最后的一笔或一句话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例句: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如同画龙点睛,使整个作品更富有韵味。

2. 痴人说梦意思:胡言乱语,不切实际。

例句:他的计划就像痴人说梦一样,根本不可能实现。

3. 守株待兔意思:不用努力,希望事情自然会成功。

例句:这只是守株待兔的想法,不积极主动努力的人注定无法成功。

三、动作成语1. 杯弓蛇影意思:因为杯子的反光而认为里面有蛇,形容过分疑神疑鬼的人。

例句:他总是担心一些杯弓蛇影的事情,无法放松自己。

2. 对牛弹琴意思:对不懂事情真相的人讲解大道理。

例句:你对他解释这件事就像对牛弹琴,根本没有意义。

3. 掩耳盗铃意思:别人做出了明显动作,但自己装作没听到或没看见。

例句:他掩耳盗铃地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

四、情感成语1. 悔过自新意思:悔过错误,重新做人。

例句: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下定决心悔过自新。

2. 背信弃义意思: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例句:他背信弃义地欺骗了许多人,丧失了他们的信任。

3. 心照不宣意思:彼此心知肚明,不言而喻。

例句: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无需多言。

五、自然成语1. 水落石出意思:事情经过一番转折之后,真相或结果大白于天下。

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总结语文中,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它们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广泛运用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

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阅读能力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成语的意义成语是一种在特定场景和语境下具有固定意义的词语。

通过掌握成语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1. 意义的直观理解许多成语的意义可以从字面上直观理解,如“画蛇添足”表示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一箭双雕”表示一举两得、一举两得等。

这些成语的意义往往与其中的字词有关,通过对字面意义的分析,可以迅速理解成语的含义。

2. 比喻和象征意义成语在语言中常用于比喻和象征,具有深远的意义。

例如,“狼吞虎咽”形容吃得非常快、贪婪;“捧心西装”比喻装束整洁得体等。

这些成语通过类比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丰富的涵义。

二、成语的用法成语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通过正确运用成语,可以使文章更有文采和韵味。

1. 赋予语言生动性成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能够赋予语言更多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如,“一石二鸟”中的“一石二鸟”与“一箭双雕”的说法,都比直接使用“达到双重效果”更具有表现力和形象感。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语在文章中的运用可以增加表达的层次和深度,提高表达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成语,可以使文章更具魅力和说服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3. 丰富文章修辞手法成语在修辞手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丰富文章的修辞效果。

例如,“形容月亮”可以用“明月如银”、“月白风清”等成语来修饰,使文章更具美感和感染力。

4. 促进阅读理解成语的运用也常见于文学作品中,通过正确理解成语的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学作品的内涵。

同时,正确运用成语也有助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文水平非常重要。

通过理解成语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通过灵活运用成语,可以提高文章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六年级成语应用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成语应用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成语应用知识点总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是汉语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语言中运用成语,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还能够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在六年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成语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对六年级成语应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成语。

一、形象生动的成语1. 眉开眼笑:形容笑容愉快,表示心情非常欢乐。

比如,小明听到好消息,脸上顿时眉开眼笑。

2. 目瞪口呆:形容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例如,小红听到老师宣布她获得了大奖,顿时呆住了,目瞪口呆。

3. 笑逐颜开:形容心情非常愉悦,笑容自然流露。

比如,小芳考试得了满分,笑逐颜开地告诉了父母。

4. 振聋发聩:形容声音传播的范围很广,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小李的演讲内容震聋发聩,大家都被深深吸引了。

二、寓意深刻的成语1. 扬眉吐气:形容摆脱困境,重新振作的意思。

比如,小华经过努力终于考上了理想中的高中,扬眉吐气地告诉了家人。

2. 石破天惊:形容威力强大,震动天地的意思。

例如,音乐会上小明的演奏石破天惊,大家都被他的才华所折服。

3. 返璞归真:形容回归本真、朴实的状态。

比如,小华从城市回到了家乡,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让他感到异常舒适。

4. 叶落归根:比喻人回到故乡或者回到自己的家庭。

例如,小玲在外地工作多年,终于决定叶落归根,回到家乡生活。

三、表达情感的成语1. 心花怒放:形容内心喜悦,兴高采烈的心情。

比如,小丽得知自己的画作被选入美术展,心花怒放地向同学们分享。

2. 柳暗花明:比喻情况由坏转好,形势发生积极变化。

例如,小明遭遇失败,但在众人的帮助下,柳暗花明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3. 喜出望外:形容非常惊喜和欣喜的心情。

比如,小华原本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答案竟然是对的,喜出望外。

4. 喜笑颜开:形容心情非常愉快,笑容常常挂在脸上。

例如,小李听到大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喜笑颜开地表示感谢。

通过以上的成语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成语,丰富语言表达。

小学语文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成语运用知识点总结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成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它既有固定的词义,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正确运用成语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文素养。

以下是小学语文成语运用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一、成语的基本概念成语是汉字组成的词组,由两个或更多的汉字组成。

成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用法,是汉语的精华之一。

例如,“半途而废”、“井井有条”等。

学习成语需要掌握成语的词义、用法和造句技巧。

二、成语的记忆方法1. 理解词义:通过对成语词义的理解能够帮助记忆。

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

2. 了解来源:了解成语的来源故事,有助于记忆成语。

例如,“井井有条”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农村的农田排灌系统。

3. 比画记忆:成语中的词语往往有具体的意象,可以通过比画记忆的方法帮助记忆。

例如,“如鱼得水”中的“鱼”与“水”的形象。

4. 活学活用:灵活运用成语是记忆成语的好方法。

通过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共同使用成语,会加深记忆。

三、成语的运用技巧1. 适当地运用:成语具有一定的程度和语境限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不可生搬硬套,要注意成语与语境的匹配。

2. 造句练习:根据学习的成语积累,进行造句练习。

通过练习,更好地理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3. 联想记忆法:通过联想成语与其他相关词语或事件进行关联,有助于记忆成语。

例如,“一箭双雕”可以联想到射箭的场景。

四、成语知识的应用1. 作文表达: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适当地使用成语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文采。

但要注意成语的用法是否准确,是否与文章内容相符。

2. 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与成语相关的问答题。

通过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3. 口头表达:在日常口语中,使用成语能够使语言更为地道和优美。

但要注意场合和听众,不要过度使用成语。

总之,成语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成语能够提高语文素养,丰富个人语言表达。

成语用法归纳知识点

成语用法归纳知识点

成语用法归纳知识点一、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成语,又称为"熟语"或"惯用语",是汉语中凝练、具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组。

它们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珍贵财富,富含了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成语在表达时能够起到简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文章、演讲、对话等场合,给语言增添了色彩和韵味。

二、成语的分类根据语言材料和成语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成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形容词成语:这类成语以形容词为主,常用来描述人或物的特点或状态,如"高人一等"、"强弩之末"。

2. 动词成语:这类成语以动词为主,常用来表示行为动作或方式,如"脱颖而出"、"感慨万端"。

3. 名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名词构成,用来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如"人山人海"、"波澜壮阔"。

4. 副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副词构成,常用来表示程度或方式,如"时时刻刻"、"纤尘不染"。

5. 代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代词构成,用来表示特定人或事物,如"掌上明珠"、"囊中之物"。

三、常用成语及其用法1. "亡羊补牢":用来形容事情发生错误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的行为。

例句: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立刻采取措施亡羊补牢,结果仍收到了好的效果。

2. "画蛇添足":用来形容在已经完美的事物上再去做一些无用的增加。

例句:他在家装修完成后,又不满意,又花了大笔钱画蛇添足地又重新装修了一遍。

3. "一夜暴富":用来形容某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发财。

例句:他通过投资股票,一夜暴富,成为了身家过亿的富翁。

4. "守株待兔":用来形容只等待运气,不主动努力的行为。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多为四字或者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

在汉语中,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章、演讲、对话等各种语境中,具有概括、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

了解和熟练运用成语,对于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美观度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知识点。

一、用法:成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成语可以用作句首、句中或句末的修饰语、主语、宾语、状语等。

下面举例说明:1. 成语用作句首修饰语: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这个例子中,成语“人生自古谁无死”起到句首的修饰作用,突出了死亡的普遍性和人们不灭的永恒。

2. 成语用作句中修饰语:例如:“爱屋及乌,他爱你就得爱你的家人。

”这个例子中,“爱屋及乌”用作句中的修饰语,表达了连带爱的意思。

3. 成语用作主语:例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这个例子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用作主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意义。

4. 成语用作宾语:例如:“不可多得的机会就在眼前,你要抓住它。

”这个例子中,“不可多得”用作宾语,强调了机会的珍贵和难得。

5. 成语用作状语:例如:“他成年累月地努力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例子中,“成年累月地”用作状语,修饰了“努力学习”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

二、用法:成语的正反义有些成语有明确的正反义,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使用相关的成语进行表达。

下面举例说明:1. 相关成语的正反义使用:例如:“以德报怨”和“以怨报德”“以德报怨”表示用德行回报别人的怨恨;“以怨报德”表示以怨恩回报别人的恩情。

2. 成语正反义使用示例:例如:“有教无类”和“无眼无耳”“有教无类”表示无论身份和社会地位如何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无眼无耳”表示没有眼睛和耳朵,比喻没有眼界和耳闻。

三、用法:搭配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成语的搭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下面举例说明:1. 成语与名词的搭配:例如:“鸟语花香”和“韬光养晦”“鸟语花香”形容美好的环境和氛围;“韬光养晦”表示隐藏能力,等待时机。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必备成语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正:同情;误:喜爱)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

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正:培育;误:树木)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

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比喻恶劣的环境。

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徒手搏斗。

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事业的艰辛。

筚路:柴车。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

一、成语知识点总结(一)语法功能上只能用于否定句的成语1.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背,脊背。

能够望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句,表示远远赶不上或比不上。

例如:“神奇教练米卢的执教艺术,国内许多教练都难以望其项背。

”2.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一样看待,相提并论。

常说成“不可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

3.青红皂白:皂:黑色。

青红皂白指青、红、黑、白四种颜色,比喻事情的缘由或是非曲直。

常用于否定句,说成“不分(问)青红皂白”,含贬义。

4.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

形容恩情深厚,也比喻事物艰巨、复杂。

多用做“不知”的宾语,常用于否定句中。

习惯上说“不知天高地厚”表示狂妄自大;5.一概而论:指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某一事物,多用于否定,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6.吹灰之力:意思是“比喻很小的力量”,习惯上说“不费吹灰之力”表示特别容易;7.等量齐观:意思是“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常说“不可等量齐观”表示要区别对待”。

8.混为一谈: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习惯上说“不能混为一谈”表示要有所区别;9.鹿死谁手:意思是“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进行比赛”,习惯上说“不知鹿死谁手”表示难以预测谁能获胜;10.一蹴而就: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习惯上说“不能一蹴而就”表示事情有一定的难度;11.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习惯上说“不能相提并论”以表示有差别;12.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

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用于否定。

(二)常见谦敬词成语大全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

成语当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成语造句的知识点总结

成语造句的知识点总结

成语造句的知识点总结一、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第一步要想正确地使用成语,就必须对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造句时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成语所要传达的内涵。

因此,我们在进行成语造句时,应该首先掌握成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成语的含义通常是由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经验所塑造而成的,因此,必须通过学习和阅读才能够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只有深刻理解成语的内涵,才能够在造句时灵活运用,增加句子的表现力和意境的丰富。

比如,对于成语“一马当先”,我们应该了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行军或比赛中,走在最前面,引领其他人;因此,在造句时,就可以根据这个意义来进行创造,增加句子的表达力和生动性。

二、合理运用成语造句的方法在进行成语造句时,要善于发挥想象力,根据上下文情境,选择合适的成语,使其结合得体,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和朗朗上口。

实际上,成语进行造句并不是简单地将成语放入句子之中,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考虑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构造恰到好处的句子。

因此,我们在进行成语造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成语在进行成语造句时,首先要考虑成语的选择,应该根据句子的要表达的意义和所描述的情境来选择成语。

选用与句子主题相关的成语,这样可以使句子更加贴切,表达更加准确。

比如,当我们想表达某件事情非常困难时,可以使用“鸡蛋里挑骨头”这个成语,反之,如果是表达某个人十分虚弱大受伤时,则可以使用“东倒西歪”来构造句子。

这样可以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表达出一定的意蕴。

2.正确使用成语在进行成语造句时,需要注意成语的用法,避免使用不当,造成句子表达不够清楚。

因此,在造句时,要善于加以运用,遵循成语的基本意义,不可随意删减或曲解。

比如,“井井有条”这个成语的基本意义是指事情安排有条有理,井然有序。

因此,在造句时,应该确保句子所表达的情境符合这一基本意义,不可随意曲解。

3.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序在进行成语造句时,应该注重句子的结构和语序,使其通顺、连贯。

高中语文关于成语的基础知识点详解

高中语文关于成语的基础知识点详解

高中语文关于成语的基础知识点详解成语是学生学习的必考内容,因此学生需要掌握这方面的内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该哦中的语文成语的知识点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关于成语的基础知识点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成语用法知识点

成语用法知识点

成语用法知识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通过精炼的语言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掌握成语的用法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成语的使用。

一、成语的基本用法1.比喻与象征:成语通常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珠联璧合”比喻完美搭配。

2.惯用搭配:成语在使用时常常需要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固定的表达方式。

例如,“拔苗助长”中的“拔苗”不可分开,表示过早地干预可能适得其反。

3.修辞手法:成语在修辞上有时可以起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例如,“如雷贯耳”中的“如雷”形容声音之大,加强了形象的描述。

二、成语的常见用法1.用于修饰名词:成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起到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

例如,“一针见血”中的“见血”修饰“一针”,形容直截了当。

2.用于比较、对立:成语可以通过比较、对立的方式来表达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例如,“才高八斗”中的“才高”和“八斗”形成了对比,强调才华出众。

3.用于警示、劝导:成语常常可以用来警示、劝导他人,通过成语的形象表达方式来加强语气和效果。

例如,“守株待兔”告诫人们要主动积极,不可过于依赖外在机会。

4.用于叙述、解释:成语也可以用来叙述事情的经过和解释一些现象或原因。

例如,“一曝十寒”的成语,可以解释一时得意忘形的后果。

5.用于标题、引语:成语也经常可以用作文章的标题或者引语,突出主题和点明观点。

例如,“忍辱负重”可以作为一个文章的标题,引发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三、成语的运用技巧1.用多义成语:多义成语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灵活运用,增加语言表达的变化和丰富性。

例如,“兵强马壮”可以表达军队的实力,也可以用来形容身体健壮。

2.陈述与反问:在句子结构上,可以通过使用成语来加强陈述的语气,也可以用于反问,增强反讽的效果。

例如,“一败涂地!”表示完全失败,“一事无成?”表示事情没有任何成果。

必考成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必考成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必考成语知识点总结归纳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它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掌握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

以下是一些必考成语的知识点总结归纳:1. 成语的来源: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它们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使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表达形式。

2. 成语的结构:成语通常由四字组成,但也有三字、五字或更多字的成语。

成语的结构紧凑,意义完整。

3. 成语的分类:- 按意义分:如形容人品德的“光明磊落”,形容景色的“山清水秀”。

- 按用途分:如用于书面语的“文不加点”,用于口语的“一言难尽”。

- 按形式分:如对仗工整的“天高云淡”,形式自由的“一箭双雕”。

4. 成语的运用:- 在写作中使用成语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表现力。

- 在口语交流中恰当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5. 成语的学习和记忆:- 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含义,有助于记忆和正确使用。

- 通过阅读、背诵和实际应用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6. 成语的辨析:- 学习成语时要注意区分同音不同意的成语,如“不胫而走”和“不经之谈”。

- 注意成语的适用范围和语境,避免使用不当。

7. 成语的创新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成语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变体,以适应不同的语境和表达需求。

8. 成语的考试要点:- 在考试中,成语的考查通常包括成语的填空、选择、改错等形式。

- 考生需要掌握成语的正确写法、意义以及在句子中的恰当使用。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成语的学习和应用,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成语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成语知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成语知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成语知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引言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们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成语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本文将对成语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成语。

一、成语的定义和特点1.成语是汉字组成的固定搭配,代表一种特定含义的词语。

通常由四个字组成,也有三个字或五个字的成语。

2.成语具有惯用性,即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动成语中的字词顺序。

3.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凝练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二、成语的分类1.由字数分类:成语可以根据字数分为四字成语、三字成语和五字成语。

2.由意义分类:成语可以根据意义分为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等。

3.由来源分类:成语可以根据来源分为典故成语、历史文化成语等。

三、常用成语知识点归纳总结1.四字成语:–一帆风顺:形容事情顺利。

–四海为家:形容人到哪里都能感到像家一样的舒适。

–不可思议:形容事情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人云亦云:形容人没有独立思考,只是盲从他人。

–纸上谈兵:形容只在纸面上讨论问题,没有实际行动。

2.三字成语:–心照不宣:形容彼此心意相通,不用言语表达。

–无忧无虑:形容没有烦恼,心情自在。

–自言自语:形容一个人自己对自己说话。

–心灰意冷:形容非常失望和绝望。

–自相矛盾:形容说话或行为前后矛盾。

3.五字成语:–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形容事情虽然已经出了问题,但只要及时补救,仍然可以挽回损失。

–一视同仁:形容对待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心有余而力不足:形容有意愿但没有能力完成某事。

–闭门造车:形容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或想法,没有实际经验或了解。

–深思熟虑:形容仔细思考、考虑问题。

4.典故成语:–锦上添花:出自《左传》,形容对优秀的事物再次进行完善。

–杯弓蛇影:出自《战国策》,形容因为过分警惕而产生的错觉。

–鸠占鹊巢:出自《列子》,比喻强占别人的住所。

–鸡犬不宁:出自《史记》,形容战争时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

–画龙点睛:出自《庄子》,比喻在作品或文章的关键之处加上重要的一笔。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并具有固定的词义和惯用的搭配。

成语广泛应用于汉族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语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

一、成语使用方法1.理解成语的意义:在正确使用成语之前,首先需要理解成语的意义。

成语往往由两个或以上的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但整个成语的意义通常与字面意思不完全一致。

因此,需要通过学习成语的出处、来源和用法来加深对成语意义的理解。

例如,成语“画龙点睛”字面上意思为在画龙时点亮龙的眼睛,但实际意义是在文章或作品中加入一句关键的话语,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2.正确运用成语:成语往往有固定的搭配和用法,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遵循成语的惯例。

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语序或成分,否则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发生变化。

例如,成语“班门弄斧”指的是老师傅在木匠班门口摆弄斧子,意思是用自己的斧头在专业方面向专家炫耀。

如果将“班门”改成其他地点,或者将“弄斧”改成其他动作,就无法表达成语原本的意义。

3.恰当使用成语:成语虽然有一定的表达效果,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用。

在正式的场合或者严谨的文体中,使用成语要谨慎。

在口语交流、幽默或者故事情节中使用成语则更为合适。

例如,在正式的商务会议中使用成语可能会显得不够正式和严肃,而在家庭聚会或者友好交流中使用成语则可以增加趣味和交流效果。

二、成语的相关知识点1.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通常有四种,分别是《诗经》、《论语》、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里面留下了许多成语的雏形。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也被后人发展成了成语。

2.成语的用法:成语可用于修辞、比喻、点题、判断、议论等方面。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声势,使语言更具韵味。

3.成语的分类:成语按照词义可以分为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等,其中形容词成语最为常见。

成语作用知识点总结

成语作用知识点总结

成语作用知识点总结在中文语言中,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由于成语的存在,中文语言更加富有韵味和文化底蕴。

由于成语表达的含义丰富,因此成语也成为中文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成语的定义及特点成语,是由若干字组成、具有固定意义的词语。

可以说,成语是中国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

成语由于历史悠久,情感深厚,成为了表现中国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 固定词序,没有语序的变化。

2. 解释少,含义丰富。

3. 构词多样,有形象性。

4. 来源多样,有历史渊源。

二、成语的意义和作用1. 丰富中文表达和表现功能。

成语可以在文章或者演讲中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丰富。

2. 传递文化信息。

成语来源于历史和文化,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和道德。

3. 唤起联想和共鸣。

成语往往代表着一种情感或者思想,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和联想。

4. 体现智慧和文学品位。

成语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使用成语不仅能够展现智慧,还能够体现出文学品位。

三、成语的分类和特点成语根据其来源、含义和用法,可分为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成语来源、成语含义、成语用法等。

1. 成语来源类。

成语可以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典故成语、歇后语、古诗成语等。

这些成语都有其历史文化的渊源。

2. 成语含义类。

成语的含义往往与具体的典故相关联。

成语的含义丰富、富有文化内涵。

3. 成语用法类。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能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可以用于修辞、比喻、概括和象征等。

四、成语的作用和意义成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语言表达。

成语的使用丰富了中文的表达方式,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

2. 传承历史文化。

成语源远流长,往往与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成语也成为了传承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

3. 增加修辞效果。

成语在修辞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能够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4. 体现文学品位。

成语是中文的独特表达方式,使用成语不仅说明作者的智慧,还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文学品位和素养。

成语故事及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故事及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故事及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每个成语背后都有着一个精彩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成语的故事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成语。

一、初出茅庐故事:相传古代的一个官员,由于官位低微,年轻轻狂,上任后过于骄傲自大,不肯向老成员请教经验,结果导致了一系列错误。

最后,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因此决定虚心向前辈请教,从此开始了新的修正之路。

用法:形容年轻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或经验不足。

二、守株待兔故事:古时候有个农夫在田间工作时,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株上。

他意识到,这是一只已经受伤的兔子,因为在树株上撞击后晕倒了。

农夫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守在树旁等待新的猎物。

用法:比喻事先不加思考,单纯等待运气或机会来临。

三、大智若愚故事:战国时期,有个聪明的智者叫邹忌,他通过装疯卖傻的方法,隐藏自己的智慧,这样一来就能躲避敌人,同时也能时刻观察和分析敌人的动向。

最后,他成功帮助国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用法:形容有智慧的人能够隐藏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四、画龙点睛故事:古代画家张僧繇在一幅画上绘制了一条巨龙,但是画龙还差最后一道点睛之笔。

画家想了很久,终于点破了龙眼,让整幅画变得栩栩如生。

用法:比喻在文章、讲话或其他艺术作品的末尾,通过一个简短的话语或词句来使全文意境更加突出、完美。

五、杯弓蛇影故事:一位弓箭手喜欢喝酒,有一天喝醉了,看到杯子弯曲的倒影后,以为是蛇,非常害怕。

他射出一箭,结果把杯子给打破了。

用法:比喻因多虑而误解事物,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怀疑。

六、纸上谈兵故事:古代的禅宗宗师慧能有一次向一位触帝说自己要写一本有关佛法的书,但触帝并不同意,他认为佛法不能通过言语来表达。

慧能把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佛法无字"四个字,递给了触帝,触帝才恍然大悟。

用法:比喻只在纸面上谈论某种事情而没有实际行动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双面成语举例:1、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1、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

例2、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1、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2、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1、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2、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1、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

例2、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5、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例1、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

例2、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6、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例1、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例2、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7、鬼斧神工像是鬼神所为。

形容建筑、雕刻技艺精湛高明,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也形容山石的奇形怪状,凌然峭立。

例1、全县都有石刻古迹,我们看了宝顶山和北山两处。

作为艺术品真是鬼斧神工,不可思议。

例2、黄山的怪峰奇石,形态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神工了。

8、左右逢源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例1、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例2、他说:“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9、指手画脚说话时用手脚动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挥,妄加评论指责。

例1、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例2、(杨宇霆)只是整日在小河沿杨公馆接纳各方面官僚政客,指手画脚,气焰燎人。

10、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

例1、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

例2、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11、如虎添翼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凶恶。

例1、这支巡逻队,配上了现代化武器,如虎添翼,战斗力更强了。

例2、这一黑社会团伙到云南秘密购置了一批武器后,如虎添翼,气焰更嚣张了。

12、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

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例1、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例2、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13、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例1、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

例2、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14、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难”念ná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

(“难”念nàn)例1、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

例2、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5、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例1、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

例2、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16、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密茂盛,也比喻子孙繁盛。

例1、内院的两棵古槐,还枝繁叶茂。

例2、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例1、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

例2、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已拆通了,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

17、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

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例1、人家给二牛起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一句话不和,就什么体面也不要了,赤膊上阵,大吵大闹。

例2、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

18、炯炯有神形容眼光发亮,很有精神。

多用于人物,也可用于一般动物。

例1、他身材魁梧,肌肉结实,一头浓密卷曲的短发,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例2、那雄鸡简直被画家画活了,两眼炯炯有神,伸长着脖子,雄赳赳地站在那里鸣啼。

19、两袖清风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

例、王县长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例、解放前,他在村上当个穷教师,落得个两袖清风,依然住着祖上留下的三间草屋。

20、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1、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22、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23、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24、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25、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26、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27、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志不清。

28、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29、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30、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31、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32、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33、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34、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35、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36、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37、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38、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39、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40、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41、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42、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43、苦心孤诣形容尽力钻研、经营,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如: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1993年)也形容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费尽心思。

44、平铺直叙:一般指说话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贬义,如“写《我的一天》这类文章,应该摘取二三个片段,来说明生活的意义,决不能平铺直叙”。

也指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截了当地叙述,如“欧阳修的短文《卖油翁》平铺直叙,明白晓畅”。

45、不翼而飞:一般指(东西)突然不见了。

也可指(言论、消息、诗文等)不待宣传就迅速传播开了。

46、乘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也指飞速地航行。

47、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

也可用做只顾自己,怕惹是非。

如:对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当坚决制止,决不能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

48、百花齐放: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

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

49、粗枝大叶:一般指草率,不认真,也指简略或概括。

如:没有时间了,我只好粗枝大叶地跟你说说了。

50、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

由于现在多用来表述违法乱纪分子的行动,一般人又把它视为贬义,其实,它是一个中性成语。

如:两个入室歹徒穷凶极恶,他也只能铤而走险,拿起菜刀与坏人拼命了。

51、垂涎三尺:形容嘴馋,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

如:我看到人家新买的摩托,便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也有一辆。

52、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

如: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53、无为而治: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政治民,不用刑罚,叫“无为而治”。

后多指寓治于教化之中。

现指放任自流,不加约束的治理方法。

如: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道路。

54、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如: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也指深刻的议论。

55、万紫千红:现多指繁荣兴旺、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也指白花盛开,色彩艳丽。

56、登峰造极: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也比喻做坏事猖狂到极点。

57、非同小可:不同一般的小事。

形容事情重要,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58、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如: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如高山流水,听众都赞叹不已。

59、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60、狗尾续貂:原指封官太多太滥,后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后面,前后不相称。

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做谦辞。

如:读了书稿,有些想法,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狗尾续貂,放在后面吧。

61、高视阔步:可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如“屈原带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高视阔步,气势昂扬”;也可以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如“这个人一旦得势,便高视阔步,目空一切”。

62、海底捞月: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如“这样不用功的学生,怎样教都是海底捞月,一场空”;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如“他来了一个海底捞月,救起了一个险球”。

63、一塌糊涂:可以指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不可收拾,贬义词,如“这篇稿子他不改还好,一改反倒改得一塌糊涂”;也用来表示程度之深,中性词,如“听说儿子和媳妇吵得一塌糊涂,老两口连饭都没吃就赶过去劝架”。

64、粉身碎骨: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如“谁要是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身碎骨”;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如“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