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7分)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材料一】《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任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宝仪、著名音乐人庾澄庆共同组成鉴赏团,从文学、音乐、情感等多个角度深度剖析,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

成龙、杨洪基、王力宏、王俊凯、凤凰传奇、谭维维等近百位经典传唱人用流行传唱经典。

【材料二】节目总策划许文广指出:“我们一直在寻找央视文化节目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不只在于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节目立意的创新。

”《经典咏流传》抛弃了音乐节目的竞演模式和文化节目的答题模式,重新研发出一种“轻赛制、重传播”的架构,核心诉求紧紧围绕古典诗词的旋律新编、歌曲演绎、大众传播,强化时代性和时尚感,从而让主流的经典再次成为流行的先锋。

同时,节目还引入微信“摇一摇”互动模式,观众在收看的同时达成分享,发酵和引爆二次传播。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沉寂了近300年的诗,通过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纯净到让人心疼”的演唱,一夜之间刷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圈粉无数。

【材料三】康震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诗言志,歌咏言,古人和诗以歌,造就了一首又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

但是经典怎么样才能流行呢?《经典咏流传》旨在‘再造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上升到全民参与的高度。

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经典文化的‘共同情感’从未改变。

伴着优美的旋律重温这些动人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我们的先祖对美好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

”当代知名作家梁晓声也表示,节目在未来的影响,会激活古典诗词,“让我们的孩子们既唱了歌,同时又熟悉了古典诗词,这个意义非常之大”。

【材料四】《经典咏流传》走红后,不少家长给孩子购买古诗词方面的书籍,但也有批评的声音说这是盲目“跟风”。

湖北省黄冈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中央领导人在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华伟大文化对于新时代砥砺前行的重要作用,而他提到的这片辽阔土地所孕育的、令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心驰神往的大漠孤烟、江南细雨、黄河九曲、奔流长江、良渚、二里头、殷墟甲骨、三星堆等等,都是纪录片人的创作富矿。

2023年,纪录片行业深入贯彻中央领导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承历史、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记录下国家行进步伐何以坚实、有力量、见风采、显底色,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创作繁荣。

②记录中国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之姿。

2023年纪录片搭建文化对话交流的桥梁,国际合作灵动多样,出海态势欣欣向荣,结出累累硕果。

传播视角方面,重全球视野,《当法老遇见三星堆》在文化互鉴角度揭示不同文明背景下相同的热爱,《下一站出口》邀请外籍青年走进、体验真实的中国。

合作模式方面,联合拍摄制作,增强纪录片的国际竞争力,在中法建交即将迎来60周年之际,中法合拍纪录片《野性四季: 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留存具有科学价值的影像档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联合出品,华纳兄弟探索集团联合制作的《中国 海南·雨林秘境》呈现海南热带雨林的独特性、稀缺性和神秘性。

跨国发行和传播效力方面,《诗约万里》(第二季)征集制作了全球网友互动产品《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等衍生产品,点燃了海内外网友的多语种传播热情;《何以中国》不仅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创新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创生的故事,而且启动国际版的制作,推进海外传播,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的国际影响力。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年吉州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品读春日唐诗,发现最懂春天的诗人应该是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他笔下的春天色彩斑①:“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他笔下的花木惹人爱怜;“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他笔下的虫鸟舒适惬意……他就如丹青妙手,潇洒泼墨,细描点染,绘就出一幅幅②的春日画卷。

1. 文中填入横线①处的字与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谰nènB. 澜rènC. 斓nènD. 镧rèn2.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巧妙绝伦B. 惟妙惟肖C. 浮光掠影D. 栩栩如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

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意”加“象”的组合。

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即物象()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与淘洗,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就成了意象。

乡愁本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

余光中却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具体化,______,令人动容。

3. 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 。

C. ,D.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物象一旦经过审美经验的诗人的淘洗与筛选B. 一旦物象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与淘洗C. 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D. 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与淘洗的物象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婚离别之愁、母子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B.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家国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新婚离别之愁C.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和家国之愁D.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6. 下列各情境中,语句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小丽在书店买到了自己心仪的图书,兴奋地向店主致谢。

5(2021春揭西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经典咏流传

5(2021春揭西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经典咏流传

5(2021春揭西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经
典咏流传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_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

______________,咏诗词传承文明。

答案:
(1)《经典咏流传》将经典诗词转化为歌曲,深受好评。

(2)变形式演绎经典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本题学生把握“《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几句进行概括即可,即答案为《经典咏流传》将经典诗词转化为歌曲,深受好评。

(2)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内容必须结合材
料的内容,特别是“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等重点语句,形式上与下联相对即可。

如:变形式演绎经典。

“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及答案阅读练习及答案

“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及答案阅读练习及答案

24.综合性学习。

(5分)
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
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
评,九年级五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联
系节目形式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分)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
目组推送,请从课本上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用上一种修辞,30字左右)。

(3分)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2024年赣州市南康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摸底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赣州市南康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摸底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赣州市南康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摸底试卷说明:1.本卷共五个大题,25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西少年诗词大会”展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汇聚起磅①又温暖的力量。

整个赛事,江西学子们踊跃.参与,上百所学校近十万名学生参加,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诗词之美,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令现场观众及评委们②。

1.文中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礴yuèB.博yüèC.搏yàoD.薄yiè2.文中填入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惟妙惟肖B.强聒不舍C.叹为观止D.长吁短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

该舞剧以鄱阳湖畔年轻渔女芦荻为主人公,透过个人视角,聚焦了鄱阳湖禁渔前后渔民生活与心态的变迁。

借助精湛的舞蹈演绎、①、独特的舞美艺术等叙事,呈现了鄱阳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态之美。

②在象征中融合本体特色与鄱阳湖生态发展语境,达到“美”与“共”的统一与意蕴整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B.《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历史画卷C.《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描摹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D.《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历史4.以下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短语,与前后短语结构类型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音乐服装很精妙B.音乐的精巧回环C.服装的靓丽夺目D.精妙的音乐服装5.文中横线②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

2020年株洲中考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株洲中考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株洲中考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班级姓名学号计分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氛.围(fēn) 绮.丽(qí) 忸.怩(niǔ)B. 淳.厚(chún) 铿锵.(jiāng) 尴尬.(gà)C. 虔.诚(qián) 寥.廓(liáo) 讪.讪(shàn)D. 睿.智(ruì) 木讷.(nè) 害臊.(z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恣睢祷告煞白与日具增 B.阔绰仓惶祭祀十拿九稳C.赚钱嬉闹糟蹋漠名其妙 D.棱角牡蛎恍惚置之不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 浅薄大彻大悟流露煎熬B. 浅显大功告成表露折磨C. 浅易渐入佳境吐露磨难D. 肤浅大梦初醒透露痛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句意明确A.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 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 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5.(1),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又恐琼楼玉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枳花明驿墙。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州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 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阅读,既是精神的漫游,又是心灵的跋涉。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读懂它,不为附庸风雅,也不为炫耀逞.能,心无旁① 地阅读,只为汲取养分,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让它有所着落,能够看清本质,对现实不盲从,对教条不墨守,让② 的生命变得坚毅笃定。

1. (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chěng 骛B. chéng 雾C. chěn 鹜D. céng 焐2. (2分)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孤注一掷B.命运多舛C.漫不经心D.无所适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小说家通过超凡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看到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那是鲁迅笔下的杨二嫂;看到被困地心仍坚持完成研究工作,那是刘慈欣笔下“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小说的构思技巧丰富多样:伏笔,这点不必多说( )有突转,,范进中举后突然变疯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超凡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小说家塑造了鲜活的一个个人物形象。

B.通过深刻的体验、细致的观察、超凡的想象力,小说家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C.小说家通过细致的观察、超凡的想象力、深刻的体验,塑造了鲜活的一个个人物形象。

D.小说家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超凡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

B. ,C.;D.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不过在小说《范进中举》中B.以小说《范进中举》为例C.所以在小说《范进中举》中D.小说《范进中举》也不例外6.(2分)由于“柳”与“留”谐音,诗人常常借其表达“留恋、惜别、怀乡”之情。

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

②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采、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

③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④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

⑤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

A.③②①⑤④B.③⑤④②①C.②④③⑤①D.②①③④⑤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是对方的女儿。

B.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汉之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

D.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

如“弱冠”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地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又是一年清明时。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甘肃省兰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用正楷字,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ji ān Ch í B ù xi è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r ì j ī yu è l ěi 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水是生命之源,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经久不息....。

B .好朋友遇到困难,他却爱莫能助....,不能施以援手,内心感到十分遗憾。

C .一些家长曲解了学习的目的,将考上大学当作孩子上学的不二法门....。

D .他的演讲抛砖引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

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 .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 .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 .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一) (16 分)《经典咏流传》为何火了起来2018年正月,《经典咏流传》节目开播,次日,就一举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创造了文化节目的新高。

节目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

节目总导演田梅介绍说,节目强烈的文化属性和对经典诗词传承的社会责任,吸引近百位经典传唱人加盟,《将进酒》《陋室铭》《梁祝》《苔》等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被创新性传唱。

经典鉴赏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表示:“《经典咏流传》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集合大批优秀音乐人共同传唱经典诗词,星素结合、老少同台、中外交融。

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经典文化的共同情感从未改变。

伴着优美的旋律重温这些动人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我们的先祖对美好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评价:“这档节目最为成功的地方,就是把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播难题找到了中国式解决的途裎,它在潮流时尚和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会商机制。

整档节目将‘再造经典’作为核心要义,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用曾经的盛世文化,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分析节目的创新之处,认为:“主题的拓展性深耕,节目让经典传唱人咏唱经典之外,还让他们自己说出对诗歌的感受,给人启示。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经典诗词配上旋律本身就不违和,进而使用现在大家都听得懂的流行音乐去表达古典诗词更是为经典赋予了时代的活力,让经典在当下的传播中‘燃’起来。

”《经典咏流传》契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成为最直接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的电视文化节目。

(《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精品解析:202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chéng)________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要问这些突出的特性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重学的传统。决决中华,一直以一个读书大国( )学习强国的姿态挺立于世界文明最前列。
(1)期年:满一年。尚:尚且,还。浮:现;
(2)若:像。是:这。神:神奇。此句为倒装句,正确语序为“其神也若是!”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启发。
结合第①段“雪湖画梅,闭门端坐,内求诸己,久之能出梅之神情风韵于五指间”,第③段“吾学画梅二十年矣,向者贸贸焉远而求之雪湖……愈远愈失”可知,王雪湖画梅,关上门端正地坐着,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时间长了就能从手中画出梅花的神态风韵。龙仲房曾经为了学会画梅花,冒失地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王雪湖那里寻找真谛,越是远处寻求就越是迷失了追求目标。可见真谛往往需要由自己领悟,而不能从他人处获得,寻求真谛应当从自身的内心探求,即求人不如求己;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墨气尚浮。
(2)若是其神也!
11.本文借龙仲房学画梅花的故事论学,启示后人。请你把得到的启示概括为一句话,赠送给求学道路上的同学以共勉。
【答案】9. ①.完,没有了②.年③.曾,曾经
10.(1)满一年之后,墨的味道还在。
(2)像这样太神奇了!
11.示例一:实践出真知。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3年高三下半期返校联考语文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3年高三下半期返校联考语文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两国在“一带一路”的框(kuàng)架下签署一系列文件,旨在加强互相联通,使扼守发展咽(yān)喉的古城焕发生机,成为名幅其实的经贸枢纽。

B.“今天你嗦粉了吗?”这两年,恐怕没有哪一款美食能像螺蛳(shī)粉一样“出圈”,凭借那难以名状的味道,吸引着数量庞大的“嗜臭”粉丝。

C.从公司的成立到注消,从汽车房屋到虚拟财产,从买卖租赁(lìng)到融资借款,从建设工程到技术开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民法典》的保护。

D.到了清代,开始了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为营销绣品,各种绣庄应(yìng)运而生,甚至出现了有关刺绣的专业坊(fāng)巷。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名幅其实——名副其实。

B.螺蛳粉的“蛳”读作(sī)。

C.注消——注销;租赁的“赁”读作(lìn)。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央视综合频道不断围绕重点创新节目探索融媒之道,连续三季突围的《经典咏流传》,美轮美奂,引发大小屏“双屏共振”“选加刷屏”,好评如潮。

[甲]《经典咏流传》通过诗词和音乐的有机结合,找到了让传统文化穿越时间,历久弥新,直抵心灵的轻盈载体。

[乙]它不是对诗词文化的浅层沿用,而是通过重访经典、再造经典,唤起大家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让传统文化焕发当下价值。

在特殊的2020年,《经典咏流传》秉持立足当下的创作原则,彰显出身为主流媒体文化节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丙]战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借千百年前的经典篇章,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唱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英勇无畏,也唱出“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的医者仁心。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轮美奂B.好评如潮C.结合D.而是【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1】A【2】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名校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名校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名校中考五模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的国家。

B.以迥异于西方同类题材影片而设定的“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其结尾是人类选择背负地球家园一同迁徙,用《愚公移山》式的故事与艺术的手段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下中国的客观实际,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也对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在珠峰,常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在五、六千米的山腰,为茫茫雪山捡拾垃圾。

2.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速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萌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2021届吉安四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吉安四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吉安四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魂赵丽宏①到三角街心花园了。

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

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呢?……从幼年起,诗魂就在胸中燃烧。

母亲携着我经过这条林荫路,走进三角街心花园。

抬起头,就看见了你。

你默默地站在绿荫深处,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远方,正在沉思……“这是谁?这个鬈头发的外国人?”“普希金,一个诗人。

”“外国人为什么站在这里呢?”“哦……”母亲笑了,她看着你深思的脸,轻轻地对我说,“等你长大了,等你读了他的诗,你就会认识他的。

”我不久就认识了你。

你的身边永远是那么宁静。

坐在光滑的石头台阶上,翻开你的诗集,耳畔就仿佛响起了你的声音。

你在吟你的诗篇,声音像山谷里流淌的清泉,清亮而又幽远,又像飘忽在夜空中的小提琴,优雅的旋律里不时闪出金属的音响……你还记得那一位白发老人么?他常常拄着拐杖,缓缓地踱过林荫路,走到你的跟前,一站就是半个小时。

那天正读着你的《三股泉水》。

你的“卡斯达里的泉水”使我困惑,这是什么样的泉水呢?正好那老人走到了我身边。

“老爷爷,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卡斯达里的泉水’吗?”老人在我身边坐下来了。

那根深褐色的山藤拐杖,轻轻在地面上点着。

他的话,竟像诗一样,和着拐杖敲出的节奏,在我耳边响起来:“卡斯达里的泉水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里。

假如你热爱生活,假如你真有一颗诗人的心,将来,它也许会涌到你心里的。

”梦里也仿佛听到一声巨响,是什么东西倒坍了?有人告诉我,你已经离开三角街心花园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奔跑着穿过黄叶飘零的林荫路,冲进了街心花园。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你真的消失了!花园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座破裂的岩石的底座,在枯叶和碎石的包围中,孤岛似地兀立着…我呆呆地站在秋意萧瑟的街心花园里,像一尊僵硬的塑像。

蓦地,我的心颤抖了——远处,依稀响起了那熟悉的拐棍叩地声,只是节奏变得更缓慢,更沉重,那一头白发,像一片孤零零的雪花,在秋风中缓缓飘近,飘近……是他,是那个老人。

【学期】江西逝江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期】江西逝江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关键字】学期江西省九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大大发展了歌行体样式,丰富了诗歌内容,把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

唐朝是广为人知的诗歌天堂,“唐诗宋词元曲”之说,其中把诗归结于唐, 由此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之高与垄断之势。

唐诗知名作者有2000多人,保存在《全唐诗》中的诗作40000多首。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魔白居易等诗坛泰斗,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其脍炙人口的诗篇,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鲁迅先生感叹:“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诗之所以繁荣,不外乎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这四个方面的原因。

具体说来,唐诗的空前繁荣,主要是因为前代的广泛积累,为唐诗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的发展,为诗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科举要考诗歌,经诗赋取士的制度,造成了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

最关键的一条是,唐代政治开明,在发展中解除了诸多束缚,这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唐朝提倡儒家、道家、释家并存,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播。

这对于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促进文学艺术的交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

作为统治这个朝代的王族,唐帝国一代雄主傲视群伦,胸襟眼界之开阔前所未有。

更重要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

连太宗李世民也具有外族血统,因此唐王朝的民族政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开明。

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两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

大唐朝奉行的国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讲究对待外族一视同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9分)
《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
江德斌
①“如果《国家宝藏》是让文物活起来,那么《经典咏流传》则是让传统的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再造当下流行和未来经典。

节目开播至今,我已经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诗词,听了多少次歌曲……”近日,观看了央视一套首播的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之后,重庆90后邓可欣觉得回味无穷,不禁在微信朋友圈盛赞这档节目。

春节期间,《经典咏流传》在央视播出并取得不俗收视成绩,让新春的电视荧屏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

②诗以言志,歌以咏情。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创作出无数灿烂辉煌的诗篇,唐诗宋词更是古典文学的巅峰之冠,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亦融入我们的血液里。

古典诗词大都有韵律节奏,既能吟诵,还可弹唱,很多经典诗词,在古代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

《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与流行元素结合,重新谱曲歌唱,打开了诗歌传承的蹊径,唤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的不朽记忆,让观众沉浸在诗歌的无穷意蕴里,为中华文化的精粹喝彩。

③孤独了300年的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在春节期间的朋友圈刷屏,“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
开”,诗词对生命的礼赞令无数网友为之感动。

四国顶尖艺术家演绎的中英文版《登鹳雀楼》震撼网友,97岁大翻译家许渊冲作为英文版《登鹳雀楼》的翻译者也被歌声感动,他说中华文化走出去才能让世界文化更灿烂。

④诗歌本身就是一体,亦与其它艺术融会贯通。

曹操舞槊“歌以咏志”,李白观公孙大娘舞剑抒发豪情志气。

古典诗词形式繁多,很多经典诗歌都有独特的韵味,令人无限神往。

有人点评,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些诗词经过重新谱曲,通过现代电视媒介展示出来,一场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亦将带给读者、观众别样的享受。

⑤其实,就在如今的流行歌曲里,也不乏用古典诗词改编而成的作品,比如邓丽君《在水一方》改自《诗经》中的《蒹葭》、王菲《明月几时有》改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歌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改自李煜的《虞美人》、《月满西楼》改自李清照的《一剪梅》、《新鸳鸯蝴蝶梦》前段改自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等等。

这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源自古典诗词,却能够穿越千古,受到现代人的追捧,诗词的魅力可见一斑。

⑥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电视媒介在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不仅获得
了艺术上的成就,亦赢得了极佳口碑,有助于诗词教育的普及。

节目的成功,也给我们揭示出一个道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不能只靠老路子,也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新的形式演绎传统文化,从而赢得时代的认同,把经典永远传承下去。

(选自2018年2月26日《南方网》)
18
19、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举例论证,举用古典诗词改编而成的作品受到现代人的追捧,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古典诗词的魅力非同一般。

2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虽小,但它学牡丹,
勇于绽放自己最美的色彩。

这句诗是鼓励人们为了心中的梦想去努力,不要放弃。

B、作为英文版《登鹳雀楼》的翻译者97岁大翻译家许渊冲认为中华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的传承。

C、《经典咏流传》是传统的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D、电视媒介有助于诗词教育的普及。

21、《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成功,给京剧的传承带来什么
样的启示?(2分)
京剧虽然是国粹,但它的传承与传播,不能只靠老路子,要不断与时俱进,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演绎,以赢得时代的认同,把京剧永远传承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