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g取9、8m/s2。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方法】[利实验数据分析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知识链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v0=0速度与时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移与时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移与速度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自由落体运动问题1、把一张纸片和一块文具橡皮同时释放下落,哪个落得快?再把纸片捏成一个很紧的小纸团,和橡皮同时释放,下落快慢有什么变化?试猜想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问题2、观察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抽出空气之前,金属片、羽毛、软木塞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2)抽出空气之后(即真空状态),金属片、羽毛、软木塞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3)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4)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受_______作用;②初速度为______知识点二: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A0、803、27、112、519、6BCDEF问题3、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

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右图是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

(已测出各位置到初始位置的距离,单位:cm)(1)请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表(保留两位小数):位置ABCDE时刻t/s00、040、080、120、16速度v/ms-1 (2)请根据以上表数据作出小球速度-时间图象:[来源:学科网](3)根据小球速度-时间图象判断小球做什么运动,并根据图象求小球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保留两位小数)。

导学案 2.5 自由落体运动

导学案 2.5 自由落体运动

介休一中“1+6”双主高效课堂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编写:高一物理组闫艳霞审订:闫艳霞介休一中“1+6”双主高效课堂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编写:高一物理组闫艳霞审订:闫艳霞2.5自由落体运动使用时间:2014.11.19 授课类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学习重点】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理解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学习难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教师点拨【学习流程】一、导明问题知道你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吗?测测你的反应时间。

二、实验探究问题1、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哪个下落的快?利用手中的材料(每位同学一张相同的纸)以小组设计实验,看有几种情况,得到几个结论。

实验结论:问题2、猜想与讨论:物体下落快慢与什么有关?如果在真空中会怎么样?牛顿管实验:实验结论:三、自学与展评: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情况下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叫自由落体加速度?方向如何?4、影响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因素有哪些?5、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请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四、讨论和解疑问题1、“魔尺”为什么能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呢?问题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吗?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吗?问题3、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怎样变化?五、当堂检测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2.在一座高楼边缘释放一个小球,小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为25m,求楼的高度。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人生在勤,志达天下n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2.4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能判断物体是否做自由落体运动。

2.能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知道其方向。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性质和规律。

一、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重要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关系式:(4)平均速度公式:(5)逐差公式:二、导学1.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2)运动性质:.2.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通常用g表示.(2)方向:总是.(3)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点,g的大小一般不相同.一般的计算中,g取粗略计算时取.三、研学:探究一、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是否与物体轻重有关吗?演示:将一个纸片和一个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处静止释放,哪个落地快?将一个纸团和一块橡皮从同一高处静止释放,哪个落地快?2.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什么?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从纸带上取了7个点,依次为A、B、C、D、E、F、G,现在量得A、B间的距离0.20cm、B、C间距离0.58cm、C、D间的距离0.97cm、D、E间距离1.38cm、E、F间的距离1.75cm、F、G间的距离2.15cm。

计算打出B、C、D、E、F的速度填入下表,(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人生在勤,志达天下 北师大集宁附中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2)计算加速度a =________m/s 2.探究三、自由落体加速度(g )定义: ,符号:大小: ,方向:探究四、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关系式:【拓展】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①逻辑归谬: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出发,通过了逻辑推理,否定了“______”的论断②猜想与假说: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匀变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_______③数学推理: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理得出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运动的位移与所有时间的二次方成 ④间接验证:让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滚下,测出小球滚下的位移x 和所用时间t.实验表明: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斜面倾角一定时,小球的加速度相同;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____⑤合理外推:伽利略认为当斜面倾角为90°时,小球将自由下落,仍会做 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word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word导学案

《2.5自由落体运动》基础导学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学习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学习难点】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知识链接】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___________,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位移与速度关系式为。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1.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 请举例说明?猜想: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比质量小的快吗?(实验小探究)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①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②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③一块面积较大的硬纸板和一张小纸团,(纸板比纸团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结论: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无关.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的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阅读课本并回答:(1)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特点?注意: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则物体的下落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合作探究】[实验探究]按照教材第43页的图2.5—1装置做实验,将一系有纸带的重物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过程.在对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图象法求物体运动的加速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推论: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v1=(x1+x2)/2T,v2=(x2+x3)/2T……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由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计算出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物理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运动。 引导学生看课本,独 立思考,慢慢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
(2) 、看教材第 44 页列表,尝试从表中寻找规律.
【总结】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先尝试自己写,再与同学交流)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 问题,不要什么都等 着抄黑板,改变被动 学习方式。
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 2
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
【45 页做一做,看看你反应的快慢】
6.一物体从 H 高处自由下落,经 t s 落地,则当下落 t/3 时,离地高度为 A.H/3 B.H/9 C.3H/4 D.8H/9
7.一石块从地面上方高 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 度的一半时,石块下落的高度是 A、 ( ) C、
H 4
B、
3H 8
H 2
D、
3H 4
课堂总结
知识和方法 总结两方面
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 3
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
作业
1、课本45页的问题与练习 2、新课堂对应的练习 我们高一物理的导学案主要特点是: 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线索,同时也保留 了知识体系,导学案中对学生在课前 课中课后应该做什么都通过活动的方 式告知了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指 示往下走就行了。这对高一学生不知 道怎么学有很好的帮助。 用本节所 学知识 算算你自 己的反应 时间吧!
教学过程
【活动 1】预习完成: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课前预习活动
请同学们 1 . 物体做 匀 变 速直 线运动 的位 移公 式为 ___________ , 速度 与时 间的 关系 式为 提 前 准 备 硬币和纸 ________________。 最好再 2. 地球表面或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施加给它的__________的作用, 所以物体会下落。 片, 3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 _____________ 。这种运动只有在 准 备 比 较 __________ 的 空 间 中 才 能 发 生 ; 在 有 空 气 的 空 间 中 , 如 果 空 气 阻 力 的 作 用 长 的 刻 度 尺和一元 ____________,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或十元纸 4.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_____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叫做_________或__________。一般取值 g=____ ____,在课 币。 课堂引入时用,激发 本必修 1 中,如果没有 特别说明,都按 g=___________进行计算。 学生学习兴趣 6.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大小________, 一般__________处较大, __________处较小。 【活动 2】实验小探究 ① 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谁下落得快?

高中物理新教材《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中物理新教材《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①初速度为 0;②只受重力作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2)空气中的落体运动什么情况下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提示:当空气阻力远小于物体所受重力时,空气中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 的运动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3.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 □05 重力 作用下从 □06 静止 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①运动条件:初速度为 □07 0 ;②受力条件:只受 □08 重力 作
用。
(3)特别说明:自由落体运动只在 □09 真空 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规范解答]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初速度为 0,只受重力作用,A、 B 错误。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可看成自由 落体运动;从树上落下的树叶,所受空气阻力较大,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C 错误,D 正确。
[完美答案] D
提升训练
对点训练
课堂任务 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活动 1:如图,让小钢珠和羽毛从玻璃管上方同时开始下落,图甲真空 管和图乙有空气的玻璃管中它们的下落情况是怎样的?
提示:在真空管中,小钢珠和羽毛下落得一样快;在有空气的玻璃管中, 小钢珠比羽毛下落得快。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姓名:班级:组别:评价:§2.5自由落体运动编写:高中物理组审核人:李秀如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自由落体仪采集相关的数据,并能自主进行分析,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知道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通过实验数据得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2、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难点】1、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衔接】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运动。

3、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也叫做。

4、方向: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

5、大小:g= 。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6、速度与时间的关系:7、位移与时间的关系:8、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自主学习】1.自由落体运动(1)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运动。

这种运动只在的空间才能发生,在的空间,如果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做运动。

(2)实验表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的直线运动2.自由落体运加速度(1)实验表明,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做,也叫做,通常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的,在赤道附近,在两极。

(最小,最大)3.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速度与位移【交流合作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4 自由落体运动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4 自由落体运动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4自由落体运动【自主学习】1、自由落体运动1)物体只在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

3)如果,物体的下落也近似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1)在,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字母表示。

2)地球表面不同地方,g的大小不同,在.处.g.最小,纬度越大的地方..,..........g.越大在.处.g.最大。

...3)一般计算中,g可以取9.8m/s2或10m/s2,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取。

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关系式只要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的初速度v0取为0、加速度a取为g就可以了【针对训练】1.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3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重力加速度取210m/s,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A.30m,偏大B.30m,偏小C.45m,偏大D.45m,偏小2.一位观察者测出,悬崖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0s.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

该观察者据此估测了悬崖高度。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观察者估测悬崖高度约为29.4mB.观察者估测悬崖高度约为44mC.实际上空气阻力较大,因此悬崖实际高度比估测值大D.实际上空气阻力较大,因此跳水者的加速度大于9.8m/s23.小明在一匀速上升的电梯内,观察到电梯顶部有一螺丝因松动而掉落,已知电梯顶部离电梯地板的高度为2.45m,电梯匀速上升的速度大小为2m/s,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则螺丝从电梯顶部掉落到地板上的时间为()A.0.48s B.0.7s C.1.12s D.0.32s4.一物体自距地面高为H的位置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达到着地速度一半时,它的下落高度为A .8HB .4HC .2HD .34H 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 为时间间隔,在第三个T 时间内位移是5m ,第三个T 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6m/s ,则( )A .物体的加速度是1 m/s 2B .第一个T 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2 m/sC .时间间隔T=0.5 sD .物体在第1个T 时间内的位移为0.5 m6.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 s 内的位移是42 m ,小球仍在空中运动,则( )A .小球在2 s 末的速度大小是16 m/sB .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 m/s 2C .小球在第4 s 末的速度大小是42 m/sD .小球在4 s 内的位移是80 m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 .不同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C .物体只有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8.物体从某一高度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3s 后落到地面(g 取10m/s 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下落处离地面高为30m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C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 内的位移为25mD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1m m 甲乙,甲从高h 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 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 .甲落地之前,甲乙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2ghD .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10.雨后,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学习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学习难点】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课前预习】1、自由落体运动:。

在地球表面上,它是一个理想运动模型。

一般情况下,如果空气阻力相对重力比较小,产生的影响小,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密度较大实心物体的下落都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 2、。

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的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用符号表示。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纬度越高,g越;同一纬度,高度越大,g越。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9.8m/s2或10m/s2,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按 m/s2计算。

5、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是;位移与时间关系是;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是。

【课内探究】●探究一: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1、演示实验:取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1)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2)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3)一块面积较大的硬纸板和一枚硬币,(纸板比软硬币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4)实验结论:在空气中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无关,与有关.2、演示实验2:“牛顿管”实验(1)将羽毛和金属片放入有空气的玻璃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4自由落体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P47自由落体运动,学生能够熟练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条件以及性质,规律公式。

2、通过观察设计实验测量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能说出测量方法;3、通过对图像的复习回顾,学生会画出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像【重难点】重点: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及自由落体加速度测定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理想落体构建基础感知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2、条件:受力条件:运动条件:3、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模型二、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也叫,用表示。

2、在通常的计算中,g = 或g =3、重力加速度方向: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是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合作探究问题一:石头和树叶同时下落,石头先落地,物体下落的快慢跟它的轻重有关吗?问题二: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体下落快慢的不同呢?问题三: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当堂检测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实际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2、从高处自由落下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小球在第4s末的速度大小为____ m/s。

3、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40m/s,则这个物体是从_____m的高度下落的,落到地面用的时间是___s。

(g=10m/s2)。

2 4 自由落体运动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4 自由落体运动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A .H 2B .H 4C .3H 2D .2H 2例7: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 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长时间才会落地( )A .1 sB .1.5 sC . 2 sD .(2-1)s例8: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所示,甲握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作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

若乙作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3)所示。

由此测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A .2.0 sB .0.30 sC .0.10 sD .0.04 s例9: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至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已知),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楼房的高度( )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 .石块下落1 s 时的速度C .石块下落一秒内的位移D .石块通过最后一米位移所用的时间例10:从离地面80 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 m/s 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在第1 s 内和最后1 s 内的位移;(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例11: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值。

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块挡板A ,使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挡板上,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A ,再用秒表计时,计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 2、3、4……”,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l。

(1)写出用上述测量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

(2)为了减小误差,改变h的数据,测出多组数据,如上表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1_《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3

高一物理必修1_《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3

合作探究小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位置编号0 1 2 3 4 5 6 7 8 9时间t/s0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 0.361v/m/s2v/m/s6.由上表数据作v-t图象作出的图形为线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针对训练二:1.用新知探究二的方法测自由落体加速度,结果常小于当地自由落体加速度,分析可能的原因?巩固提高1.牛顿管实验中,在管中有空气和管中抽成真空的两种情况下,铜币和羽毛下落情况不同,说明()A.真空情况时的羽毛比空气中的羽毛所受的重力大。

B.有空气时羽毛比铜币下落慢,是因为羽毛受到空气阻力,铜币不受空气阻力。

C.有空气时羽毛比铜币下落慢,是因为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对它的运动的影响较大。

D.若所有物体都不受空气阻力,在同一地点由静止释放,下落的快慢相同。

2.人从发现问题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该时间越小说明人的反应越灵敏,反应时间可用自由落体运动来测试:如图2 .5 – 2,请一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你用一只手在直尺下端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能碰到直尺,记下这时手指在直尺上的位置。

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直尺时,你立即捏住直尺,测得直尺下落的高度为9.8 cm ,那么你的反应时间是。

3.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速度之比为;前一秒下落高度为,前两秒下落高度为,前三秒下落高度为,前一秒、前两秒、前三秒下落高度之比为;第一秒内下落高度为,第二秒内下落高度为,第三秒内下落高度为,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下落高度之比为。

不计算,猜一猜,第四秒内下落高度为,第五秒内下落高度为(g=10 m/s2 )。

4.一位观察者测出,悬崖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s.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悬崖有多高?实际上是有阻力的,因此实际高度比计算值大些还是小些?为什么?5.在现实中,雨滴大约在2.0km左右的高空形成并开始下落,计算一下,若该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遇到过这样快速的雨滴吗?据资料显示,落到地面的雨滴速度一般不超过8m/s,为什么它们的差别会这么大?(g=10 m/s2 )图2.5—2。

高一《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3. 理解重力对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与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只受到重力作用下运动的过程。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初始速度为零;–加速度恒定,大小为重力加速度,记作g;–运动轨迹为一条垂直向下的直线。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t时刻的位移s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 = 1/2 * g * t²•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v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g * t•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v² = 2 * g * s3. 重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重力是一种万有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m * g 其中,F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三、导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联系,如摔手机、掉落的树叶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基本公式。

3. 学生实践•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基本公式。

让学生记录数据,计算加速度和位移。

4. 引导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四、导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并理解了重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和规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附录:常用物理符号说明•s:位移•g:重力加速度•v:速度•t:时间•F:力量•m:质量。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5 自由落体运动【学习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g取9、8m/s2。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和规律;并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重点难点】1、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和所受重力无关及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2、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导学】1、牛顿管实验问题:地球表面或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施加给它的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物体会下落。

不同物体下落快慢一样吗?物体下落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观察试验并总结结论:自主探究:学生观察牛顿管试验后进行分析:⑴当管中有空气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抽去管中空气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⑴由可求加速度。

(当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里的位移之差为恒量时用此式)⑵用v—t图求加速度。

(作图法有类似于多次测几次求平均值的效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⑶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期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算出5个g的值,再由求得平均值m/s2方法B:由,,算出3个g的值,再由求得平均值m/s2对两种方法的分析:①对于方法A: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有____________,由于中间测量数据被抵消,失去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意义。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案.doc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案.doc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案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5、通过对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感受先辈大师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本节的重点。

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二、自由落体运动演示1:左手掷一金属片,右手掷一张纸片,在讲台上方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然后将纸片捏成纸团,重复实验 ,再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结论:第一次金属片先落下,纸片后落下,第二次几乎同时落下。

提问:解释观察的现象显然,空气对纸的阻力影响了纸片的下落,而当它被撮成纸团以后,阻力减小,纸片和金属片才几乎同时着地。

假设纸片和金属片处在真空中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会不会同时着地呢?演示2:牛顿管实验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显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

(2) 从静止开始下落实际上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是怎样的直线运动呢?学生分组实验(每二人一组)将电火花计时器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铁架台上,让纸带穿过计时器,纸带下方固定在重锤上,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下放,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运用该纸带分析重锤的运动,可得到: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a=9.8m/s2四、自由落体加速度学生阅读课文提问: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标准值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规律?(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物理导学案2.4 自由落体运动

物理导学案2.4 自由落体运动
6、课堂总结(5′左右)
师生合作
7、课后巩固
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 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2. A物体重量是B物体的两倍,A从H,B从2H高度同时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AB下落时间均大于1s),则
高中物理导学案(6+1模式)
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班级姓名
章节课题
第二章第4节:自由落体运动
主备人
邓云峰
课型
新课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性质;
2、理解重力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大小、方向;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重难点
重点: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A.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 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 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
D. 两块石块在下落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例题2.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g值大 B. 在同一地点,轻的物体g值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 赤道处g值大于北极处的g值
4.一个物体从45m的地方自由落下,在下落的最后1s内其位移是多大?(g取10m/s2)
5、拓展提升(5′左右)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 、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 4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 4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4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掌握自由落体加速度.科学思维: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解决有关问题.科学探究:会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会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自由落体运动1.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的研究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到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果没有空气阻力,所有物体下落的快慢都一样.2.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物体的下落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二、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作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1)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选填“不同”或“相同”),g 值随纬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2)一般取值:g =9.8m/s 2或g =10m/s 2.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v =gt ,x =12gt 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 )(2)在空气中由静止释放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 ) (3)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 ) (4)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 )2.质量为2m 的物体A 从高h 处自由下落,质量为m 的物体B 从高14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两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之比为;下落时间之比为t A ∶t B =;落地前瞬间的速度之比v A ∶v B =. 答案 1∶1 2∶1 2∶1一、自由落体运动与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实质上是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2)自由落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这种模型忽略了次要因素——空气阻力,突出了主要因素——重力.实际上,物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3)运动图像: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1)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k=g.图12.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1)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一定垂直地面;(2)大小:①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都相同.②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不同,其大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但各处的重力加速度都接近9.8m/s2,一般计算中g取9.8m/s2或10m/s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D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选项A、B错误,C正确.当空气阻力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选项D 正确.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v =v 0+atx =v 0t +12at 2v 2-v 02=2ax――→v 0=0a =g ⎩⎪⎨⎪⎧v =gth =12gt2v 2=2gh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推论公式,如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差公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2019·永安一中月考)从离地面500m 处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m/s 2,求:(1)小球落到地面需要的时间;(2)开始下落后第1s 内的位移大小和最后1s 内的位移大小;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大小. 答案 (1)10s (2)5m 95m (3)125m解析 (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 =12gt 2可得t =2hg=2×50010s =10s. (2)第1s 内的位移h 1=12gt 12=12×10×12m =5m前9s 内的位移h 9=12gt 92=12×10×92m =405m最后1s 内的位移Δh =h -h 9=500m -405m =95m. (3)t ′=t2=5s位移h 5=12gt ′2=12×10×52m =125m.如图2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 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Δt =0.2s 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m ,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问:图2(1)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2)雨滴落地前最后1s 内的位移大小; (3)屋檐离窗的上边框有多高? 答案 (1)20m/s (2)15m (3)4.05m解析 (1)设雨滴自由下落时间为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12gt2得t =2s.则雨滴落地时的速度v =gt =20m/s. (2)雨滴在第1s 内的位移为h 1=12gt 12=5m则雨滴落地前最后1s 内的位移大小为h 2=h -h 1=15m.(3)由题意知窗口的高度为h 3=2m ,设屋檐距窗的上边框h 0,雨滴从屋檐运动到窗的上边框时间为t 0,则 h 0=12gt 02.又h 0+h 3=12g (t 0+Δt )2联立解得h 0=4.05m.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 1.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几个质量不同的重物、夹子、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2.探究过程(1)按如图3所示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连接好电路. (2)使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下端用夹子夹住连到重物上,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3)用手捏住纸带上端把纸带拉成竖直状态,启动计时器,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重物落地后立刻关闭电源,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4)改变重物的质量,重复几次上面的实验,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处理.图33.数据处理(1)用刻度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之间的距离.(2)用v n =x n +x n +12T求出各点的速度,作v -t 图像,图像应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3)根据v -t 图像的斜率求加速度或根据Δx =aT 2计算加速度. 4.实验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恒定(约为9.8m/s 2,与物体的质量无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某同学用如图4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图4(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是纸带的(填“A ”或“B ”)端和重物相连接.(3)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重物的加速度为m/s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 2,该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是.答案 (1)220V (2)B (3)9.4 (4)受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作用 解析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2)由于各点之间时间间隔均为T =0.02s ,重物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故相邻两点间距离越来越大,由此可知,B 端与重物相连.(3)由Δx =aT 2得x 23-x 78=5aT 2,解得a =x 23-x 785T2=9.4m/s 2. (4)重物拖着纸带下落时受到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加速度必然小于重力加速度.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测定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其他常用方法 1.频闪照相法(1)频闪照相机可以间隔相等的时间拍摄一次,利用频闪照相机的这一特点可追踪记录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图5.图5(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h =gT 2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Δh T2.也可以根据2t v =v =x t ,求出物体在某两个时刻的速度,由g =v -v 0t,求出重力加速度g . 2.滴水法(1)让水滴落到水龙头下的盘子上,可以清晰地听到水滴碰盘子的声音,细心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子听到响声的瞬间,第二个水滴恰好从水龙头滴水处开始下落.(2)听到某个响声时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1,直到数到N ,停止计时,表上时间的读数是T . (3)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h . (4)由h =12gt 2和t =T N 得g =2h t 2=2h T N2=2N 2hT2.1.(自由落体加速度)(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及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 .熟透的苹果从树枝开始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C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D .g 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答案 BC解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初速度为零且只受重力作用,A 错;熟透的苹果在下落过程中虽受空气阻力作用,但该阻力远小于它的重力,可以忽略该阻力,故可将该过程视为自由落体运动,B 对;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都相同,与质量无关,C 对;g 值在赤道处小于北极处,D 错.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2018·棠湖中学高一期末统考模拟)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2,则( )A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为2∶1B .下落时间之比为1∶2C .落地速度之比为1∶ 2D .若甲、乙同时下落,在甲落地前,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答案 C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等,A 错误; 由h =12gt 2得t 1∶t 2=1∶2,B 错误;由v =gt 得v 1=v 2=1∶2,C 正确;若两者同时下落,在相等的时间内下落的位移相等,故两者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 错误.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2019·扬州中学月考)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 内的位移是18m(未落地),则( ) A .小球在2s 末的速度是20m/s B .小球在第5s 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 .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5m/s 2 D .小球在5s 内的位移是50m 答案 D解析 小球在第5s 内的位移是18m ,则第5s 内的平均速度v =18m/s ,B 错误;第5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4.5s 时刻的速度,故该星球上,宇航员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 0=184.5m/s 2=4m/s 2,C 错误;小球在2s 末的速度v 2=g 0t 2=8m/s ,A 错误;小球在5s 内的位移h =12g 0t 52=50m ,D 正确.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多选)物体从某高度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到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为10m/s(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落一半高度时的瞬时速度为10m/sB .落地瞬间的速度是20m/sC .物体下落的高度是20mD .第3s 内物体下落25m 答案 BC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v =v 0+v2,解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2×10m/s=20m/s ;根据v 2=2gh ,v ′2=2g ·h2得,下落一半高度时的速度v ′=22v =102m/s ,故A 错误,B 正确.物体下落的高度h =v 22g =20220m =20m ,故C 正确.物体落地的时间t =v g =2010s =2s ,则第3s 内下落的位移为零,故D 错误.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与自由落体加速度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 .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 CD解析 选项A 中,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g ,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 中,物体有可能具有初速度,所以选项A 、B 错误;选项C 中,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度的概念a =ΔvΔt 可知,Δv =g Δt ,所以若时间相等,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选项C 正确;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可判定,选项D 正确. 2.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从竖直上升的热气球吊篮中掉下的物体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 .在空气中下落的雪花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必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 A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从竖直上升的热气球吊篮中掉下来的物体具有向上的初速度,所以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 错误;在空气中下落的雪花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不计,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C 错误;只在重力作用下但初速度不为零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D 错误. 3.(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 .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g 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D .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 值越小 答案 BCD解析 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地球上不同地方g 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 值越小.故正确答案为B 、C 、D.考点二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4.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 .1.2m B .3.6m C .6.0m D .10.8m答案 C解析 将该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分成了相等的三段,由其规律知:第T 内、第2T 内、第3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Ⅰ∶x Ⅱ∶x Ⅲ=1∶3∶5,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1.2m ,则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x =1.2×5m=6.0m ,故选C.5.(多选)一小球从空中足够高的地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2s 末小球的速度为20m/s B .前2s 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20m/s C .第2s 内小球的位移为10m D .前2s 内小球的位移为20m 答案 AD解析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第2s 末小球的速度为v =gt =10×2m/s =20m/s ,故A 正确;前2s 内小球的位移为h 2=12gt 2=12×10×4m=20m ,前2s 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v =h 2t=202m/s =10m/s ,故B 错误,D 正确;第1s 内小球的位移为h 1=12gt 12=12×10×12m =5m ,故第2s 内小球的位移为Δh =h 2-h 1=20m -5m =15m ,故C 错误.6.(多选)从一座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忽略空气阻力,如果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再加上下列哪项条件即可求出塔顶高度( ) A .最后1m 内石子下落的时间t B .第1s 末和第2s 末的速度 C .最初1s 内石子下落的高度 D .最后1s 内石子下落的高度 答案 AD解析 知道最后1m 内石子下落的时间t ,结合位移公式x =v 0t +12gt 2,速度公式v =v 0+gt ,即可求出石子的末速度,再根据v 2=2gh 可得塔的高度h =v 22g,故A 正确;知道第1s 末和第2s 末的速度无法求解出运动的总时间,也不能求解末速度,故无法求解塔高,故B 错误;知道最初1s 内的位移,无法求解出运动的总时间,也不能求解末速度,故无法求解塔高,故C 错误;知道最后1s 内石子的位移,同A 项类似,即可求得塔的高度,故D 正确.7.(多选)甲、乙两物体,m 甲=2m 乙,甲从2H 高处自由落下,1s 后乙从H (H >1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正确的说法是( ) A .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B.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m时,两物体速度相同D.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不断增大答案AC解析因为甲、乙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甲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乙任意时刻的速度v′=g(t -1),所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B错误;各自下落1m时,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v2=2gh,故v=2gh=2×10×1m/s=25m/s,两物体速度相同,C 正确;1s后,相对于乙物体,甲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自由下落1s时甲在乙的上方,则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差先减小后增大,若甲自由下落1s时甲在乙的下方,则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不断增大,由于不知道题目中H的具体数值,故D错误.8.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长时间才会落地( )A.1s B.1.5sC.2s D.(2-1) s答案 D解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所以物体下落后半程的时间为(2-1) s,故D正确.9.某校物理兴趣小组为了了解高空坠物的危害,将一只鸡蛋从高楼上静止释放,经过4s鸡蛋刚好着地.(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g取10m/s2)求:(1)鸡蛋释放时距离地面的高度;(2)鸡蛋在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3)鸡蛋下落过程中第4s 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 (1)80m (2)20m/s (3)35m解析 (1)由h =12gt 2,可得:h =12×10×42m =80m.(2)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h t =804m/s =20m/s.(3)前3s 内的位移大小h ′=12gt 32=12×10×32m =45m ,故第4s 内的位移大小Δh =h -h ′=35m.10.(多选)(2018·济宁市期中)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如图1中1、2、3、4、5所示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2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2T答案 BCD解析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而题图中位移之比为2∶3∶4∶5…,故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选项A 错误,B 正确.由a =Δx T 2得a =d T2,选项C 正确.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v 3=3d +4d 2T =7d 2T ,选项D 正确.11.(多选)(2018·太原五中高一期中)如图2所示,在一个水平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 、b 、c ,高度分别为h 1、h 2、h 3,且h 1∶h 2∶h 3=3∶2∶1.若先后由静止依次释放小球a 、b 、c ,三小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2A .三小球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3∶2∶1B .三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3∶2∶1C .小球b 与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 与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 .小球b 与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 与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答案 BC解析 由v 2=2gh ,得v =2gh ,则三小球落到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 1∶v 2∶v 3=3∶2∶1,A 错误;又由h =12gt 2,得t =2hg,则三小球运动时间之比t 1∶t 2∶t 3=3∶2∶1,B 正确;设小球b 与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Δt 1,小球c 与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Δt 2,则由B 选项的分析可得Δt 1∶Δt 2=(3-2)∶(2-1),比值小于1,因此小球b 与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小球c 与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C 正确,D 错误.12.(2019·奉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3所示,直杆长l 1=0.5m ,圆筒高l 2=3.7m .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 =0.8m 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过圆筒(g 取 10m/s 2),求:图3(1)直杆下端刚到圆筒上端的时间;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 答案 (1)0.4s (2)0.6s解析 (1)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端的时间为t 1,上端离开圆筒下端的时间为t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 =12gt 12,解得t 1=2×0.810s =0.4s.(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l 1+H +l 2=12gt 22,解得t 2=2×0.5+0.8+3.710s =1s ,则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t 2-t 1=0.6s.1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14.3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m/s ,取g =10m/s 2.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305m (2)9.85s解析 (1)设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为h 1,打开伞前瞬间的速度为v 1,有v 12=2gh 1①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运动时满足:v 22-v 12=2ah 2② 联立解得h 1=180m所以总高度为H =h 1+h 2=(180+125) m =305m (2)设第一过程经过的时间是t 1,有h 1=12gt 12第二过程经过的时间是t 2=v 2-v 1a所以总时间为t =t 1+t 2≈9.85s.。

高一《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高一《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

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教材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进行证实,进而最后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模型。

这样的编写层次分明,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只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不难建立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模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材中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 掌握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方法。

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v t= v 0+ats= v 0 t+ at2vt 2- v 02 =2as新课导入:实验一: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粉笔,双手举高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粉笔,谁先落地?实验二:把实验一中的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呢?实验三:毛钱管中的纸片和粉笔的下落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到一条结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实验一中的纸片比粉笔晚着地。

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

3.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c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在空气阻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d.只要有空气阻力的存在,所有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1.重力加速度:(1)大小:9.8m/s2, 方向:竖直向下(2)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在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

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教材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进行证实,进而最后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模型。

这样的编写层次分明,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只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不难建立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模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材中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 掌握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方法。

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v t= v 0+ats= v 0 t+ at2vt 2- v 02 =2as新课导入:实验一: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粉笔,双手举高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粉笔,谁先落地?实验二:把实验一中的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呢?实验三:毛钱管中的纸片和粉笔的下落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到一条结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实验一中的纸片比粉笔晚着地。

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

3.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c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在空气阻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d.只要有空气阻力的存在,所有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1.重力加速度:(1)大小:9.8m/s2, 方向:竖直向下(2)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在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b.北京地面的g值比上海地面的g值略大2017-04-03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

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教材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进行证实,进而最后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模型。

这样的编写层次分明,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只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不难建立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模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材中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 掌握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方法。

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v t= v 0+ats= v 0 t+ at2vt 2- v 02 =2as新课导入:实验一: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粉笔,双手举高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粉笔,谁先落地?实验二:把实验一中的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呢?实验三:毛钱管中的纸片和粉笔的下落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到一条结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实验一中的纸片比粉笔晚着地。

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

3.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c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在空气阻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d.只要有空气阻力的存在,所有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1.重力加速度:(1)大小:9.8m/s2, 方向:竖直向下(2)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在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b.北京地面的g值比上海地面的g值略大2017-04-03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

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教材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进行证实,进而最后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模型。

这样的编写层次分明,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只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不难建立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模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材中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 掌握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方法。

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v t= v 0+ats= v 0 t+ at2vt 2- v 02 =2as新课导入:实验一: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粉笔,双手举高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粉笔,谁先落地?实验二:把实验一中的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呢?实验三:毛钱管中的纸片和粉笔的下落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到一条结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实验一中的纸片比粉笔晚着地。

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

3.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c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在空气阻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d.只要有空气阻力的存在,所有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1.重力加速度:(1)大小:9.8m/s2, 方向:竖直向下(2)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在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b.北京地面的g值比上海地面的g值略大2017-04-03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

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教材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进行证实,进而最后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模型。

这样的编写层次分明,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只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不难建立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模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材中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 掌握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方法。

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v t= v 0+ats= v 0 t+ at2vt 2- v 02 =2as新课导入:实验一: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粉笔,双手举高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粉笔,谁先落地?实验二:把实验一中的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呢?实验三:毛钱管中的纸片和粉笔的下落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到一条结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实验一中的纸片比粉笔晚着地。

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

3.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c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在空气阻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d.只要有空气阻力的存在,所有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1.重力加速度:(1)大小:9.8m/s2, 方向:竖直向下(2)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在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b.北京地面的g值比上海地面的g值略大2017-04-03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