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实践教学方案
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组织了一次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决定开展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2. 活动目的(1)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与过程1. 活动内容本次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传承红色基因;(2)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3)举办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实践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2. 活动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2)组织实施: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3)总结评估: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四、活动成果与反思1. 活动成果(1)学生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2)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4)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 活动反思(1)活动组织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2)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3)活动时间安排较为紧张,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活动效果。
马原课内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本报告将围绕马原课内实践教学展开,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实践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践内容本次马原课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讨: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实践活动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社会实践调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
2. 实践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理论素养。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等,增强实践体验。
(4)调研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高实践能力。
三、实践过程与成果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当代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2.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讨在课堂研讨中,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展开激烈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社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4. 社会实践调研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提高理论素养。
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的马原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以某高校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为例,分析其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
二、案例背景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课共有60名学生,分为两个班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决定采用实践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三、案例实施过程1. 案例选择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了以下案例:(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案例: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2)我国扶贫攻坚案例:介绍我国扶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问题。
(3)中美贸易战案例:分析中美贸易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形势。
2. 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和自身实际,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2)小组汇报: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3. 案例辩论针对所选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辩论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
4. 案例总结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布置课后作业。
四、案例效果1.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和辩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五、案例反思1. 案例选择应贴近学生实际案例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马原_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告书将对我校马原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今后马原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对象本学期马原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我校2019级本科生,共计四个班级,共计150名学生。
2. 教学内容本学期马原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实践总结1. 教学效果(1)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通过本学期的马原课程学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得到了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学生思想觉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实践能力增强: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2. 教学经验(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
(2)加强师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收获。
(4)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方面(1)课程内容较为枯燥,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案例,增强学生的兴趣。
《马原》课实践教学方案
《马原》课实践教学方案第一篇:《马原》课实践教学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一、实践教学用时16学时。
二、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分散进行。
按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所作的安排,撰写论文。
每个学生在结课前一周提交1份论文(以班为单位上交,要有封面,封面上写清班级、学号、姓名)。
三、实践教学考核1.实践教学考核不合格的,本门课程成绩为不及格(即使理论考核部分为满分)。
2.实践教学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优秀者占的比例为0%—10%。
3.考核优秀者可以填写《免试申请表》,申请期终理论考试免考,但前提是必须通过论文答辩。
附:论文撰写的要求1.收集资料。
认真阅读相关的材料并查阅(到图书馆或网上)相关的材料,以确定选题。
2.确定选题。
要选择自己熟悉、有写作基础的、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选题。
选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大收不住,写不深。
太小展不开,价值不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有部分参考选题,也可以另行拟定。
3.拟定写作提纲。
根据选题确定论文的内容框架结构:一是要提出问题。
二是要分析问题。
三是形成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撰写初稿。
根据写作提纲,组织好所选择的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写出初稿。
5.形成终稿。
对照格式和写作要求,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终稿,并按时(第11周周二下午)上交给教师(10号教学楼10212房间)。
6.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能整体或整段地抄袭他人的文章,一旦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2)观点鲜明,要有自己的观点,且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3)论据确凿,论述充分。
(4)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5)字迹工整,语句通畅。
(6)论文的结构:要有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摘要一定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让读者通过阅读摘要知道文章写的什么,有没有阅读的价值。
关键词要选择在文章中出现频率高的、重要的专业术语。
参考文献,要按以下顺序写明作者、参考书或刊物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马原实践教学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原理,我们开展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报告将对我参加的马原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1. 理论学习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马原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和专题讲座,我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实践活动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包括:(1)参观革命纪念地:我们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
(2)社会调查:我们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探讨马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志愿服务:我们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践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重点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讨论,我们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系统的认识。
2. 实践活动阶段在实践活动阶段,我们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
在参观革命纪念地时,我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实物,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在社会调查中,我们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在志愿服务中,我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他人提供帮助。
四、实践教学成果1. 理论水平提高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
2. 实践能力增强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
3. 思想认识升华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
五、实践教学反思1.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本次实践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马原实践教学设计方案[合集5篇]
马原实践教学设计方案[合集5篇]第一篇:马原实践教学设计方案“精读好书一本,影响自己一生”和“精彩十分钟”PPT课件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方案一、实践目的通过本学期教学实践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又能锻炼其作为师范类院校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二、实践内容鉴于本学期本课程进行了2+1的教学改革方式和立足于本校作为师范类院校的特点,以及本课程以往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积累,本学期本课程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拟采用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精读好书一本,影响自己一生”的读书笔记撰写和各小组的“精彩十分钟”PPT制作的课堂汇报形式(视教学情况而定)。
三、教师在实践中的指导要求任课教师在学生进行“精读好书一本,影响自己一生”的读书笔记撰写和各小组的“精彩十分钟”PPT制作的课堂汇报中,要及时跟进,督促学生进行此教学实践活动的实行。
在进行读书活动中,对其阅读书目的选择和实施的细则等方面,以及组织过程能够认真关注和指导,严格要求。
对学生既有宏观的指导,又要有微观的把握,力促使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取得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四、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本学期教学实践活动中按照任课教师的相关布置和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的内容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务必在每个阶段能够完成进行读书心得体会的撰写和“精彩十分钟”PPT制作(须和读书内容有关系)的课堂汇报的准备工作。
五、实践成果形式1.每位学生必须上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须是手写纸质文稿1500字以上)2.每组学生必须上交至少一份“精彩十分钟”PPT课件(可将做的精良的课件统一刻成光盘,以便保存)3.参与小组实践活动的考核表六、实践环节考评实践环节考评拟分为两个层面:1.每位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为10分2.“精彩十分钟”PPT课件制作,这个内容和整个小组的每位小组成员的分数挂钩3.参与小组实践活动情况为10分实践环节考评方法:(1)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活动小组,每组5—15人;(2)每位学生必须上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须是手写纸质文稿)和小组代表的有关的“精彩十分钟”的PPT课件;(3)每组推选一位正副两个小组长,由他们对每位组员的上交材料进行考核,每份材料各10分,原则不超过9.5分;并将各项成果没交和没参与活动的同学名单提交给老师;(4)正副组长互相考核;(5)并看时间的安排决定是否每小组抽出各选派一名进行“精彩十分钟”课堂汇报。
马克思实践教学策划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马克思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马克思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方案内容(一)实践教学形式1. 课堂讲授: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马克思理论专题讲座,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理论的魅力。
3. 主题研讨:围绕马克思理论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马克思理论研究,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二)实践教学安排1. 课程设置:将马克思理论纳入必修课程,确保学生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马克思理论。
2. 课时安排:每周安排2课时,用于马克思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
3. 实践活动安排:每学期组织1-2次社会实践,每次活动不少于2天;每月组织1次主题研讨,每次研讨不少于1小时;每学期末组织1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三)实践教学实施1. 教师培训:加强马克思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 课程资源建设:开发马克思理论教学课件、案例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3. 实践基地建设:与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4. 评价体系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将实践教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马原课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开设了马原课程,并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
本报告将对我校马原课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内容1. 课堂实践教学(1)案例教学:教师选取与马原理论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2)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学习马原理论,锻炼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某一马原理论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课外实践教学(1)参观革命纪念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马原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
(3)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养:通过课堂和课外实践教学,学生掌握了马原基本理论,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观革命纪念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实践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四、实践反思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
2. 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使他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马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将马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马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以“走进社区,服务社会”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增进社区与学校的联系,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10月17日活动地点:某社区居民委员会四、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准备(1)确定活动主题:走进社区,服务社会。
(2)组建活动团队:由马原课教师、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
(3)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分工等。
(4)联系社区居民委员会,争取支持与配合。
2. 活动实施(1)开展马原知识讲座:邀请马原课教师为社区居民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居民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2)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居民清理卫生、宣传环保知识、为老人提供陪伴等。
(3)开展社区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需求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4)组织学生撰写活动心得体会,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3. 活动总结(1)召开活动总结会议,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2)撰写活动报告,向上级领导汇报活动成果。
(3)整理活动资料,归档保存。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增进了社区与学校的联系,为社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实践教学手册马原(3篇)
第1篇一、前言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旨在指导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方法论。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程(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的应用(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应用(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3)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应用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热点问题(1)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2)经济危机与马克思主义(3)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四、实践教学方式1. 课堂讲授与讨论(1)教师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2. 专题讲座与报告(1)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2)组织学生进行学术报告,提高学生研究能力3. 实地考察与社会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革命精神(2)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4. 课题研究与实践(1)引导学生选择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2)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4)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发言、讨论、提问等(2)专题讲座与报告:包括讲座内容、报告质量等(3)实地考察与社会实践:包括考察报告、实践成果等(4)课题研究与实践:包括研究论文、实践报告等六、实践教学总结1. 总结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实践教学提供借鉴2.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3. 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4. 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手册旨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实践能力。
马原课堂内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背景及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计划在马原课堂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理论学习的兴趣和实效。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3.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4.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实践教学形式1. 讲座与报告-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
- 邀请优秀校友、社会知名人士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观摩与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
- 观摩社会实践活动,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3. 小组讨论与辩论-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
- 开展辩论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实践项目- 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
- 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步骤。
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我们要明确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目标。
马克思原理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马克思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教学准备1.教材选择:选择一本权威的马克思原理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
同时,搜集一些与马克思原理相关的案例、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
2.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进行马克思原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3.教学设施:确保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齐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1.马克思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马克思原理的基本概念,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等,以及这些原理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2.马克思原理的实际运用: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
3.马克思原理的时代价值:结合当前时代背景,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原理在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马克思原理。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原理进行思考。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原理的力量。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马克思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评价他们对马克思原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运用马克思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下一轮教学提供参考。
3.教学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成果展示,分享他们在实践教学中的收获和感悟。
注意事项:1.教材与时代脱节: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发现教材内容与现实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难以将理论与现实结合。
解决办法:定期更新教学案例,引入最新的社会实践成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马原的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提高马原教学效果,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现将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二、教学实践内容(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
3. 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道路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过程(一)课前准备1. 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重点。
2. 搜集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辅导1. 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读书会、讲座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得到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马原 实践策划书3篇
马原实践策划书3篇篇一《马原实践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走进马克思,探索社会发展的本质”二、活动目的1. 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引导同学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班级或组织]六、活动安排1. 活动前期准备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收集马克思的相关资料,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单。
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如讲座、实地参观、主题讨论等。
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和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相机等。
组织志愿者进行活动现场的布置和准备工作。
2. 活动当天安排上午举行活动开幕式,介绍活动的目的和安排。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马克思生平与思想的讲座,让同学们对马克思有更深入的了解。
下午组织同学们进行实地参观,如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等,让同学们亲身感受马克思的生活和思想环境。
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引导同学们就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晚上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3. 活动后期工作整理活动资料,制作活动纪念相册和视频。
七、活动预算1. 宣传费用:海报制作、宣传单印制等,预计[X]元。
2. 讲座费用:邀请专家或学者的费用,预计[X]元。
3. 场地布置费用:活动现场的布置和道具准备,预计[X]元。
4. 交通费用:实地参观的交通费用,预计[X]元。
5. 其他费用:活动期间的餐饮和纪念品费用,预计[X]元。
总预算:[X]元八、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确保同学们的人身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2. 遵守活动现场的秩序和规定,保持环境整洁。
3.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但不要强迫或过度参与。
4.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活动现场,归还租用的设备和道具。
九、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参与同学的反馈和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设计马原的实践教学环节(3篇)
第1篇一、背景及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提高马原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
本文将针对马原课程,设计一套实践教学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1. 实践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爱国情怀;(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实践教学环节(1)课堂实践教学1)案例教学: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辩论赛:围绕某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针对某一理论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视频教学:播放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等,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2)课外实践教学1)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社会实践调查: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
4)网络实践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3)实践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辩论等表现进行评价;2)课外实践成果:根据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调查报告、论文等,进行评价;3)实践心得体会:要求学生在实践结束后,撰写心得体会,总结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大二马原课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大二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本手册旨在为同学们提供马原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指导,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深化理论认识:通过实践教学,使同学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 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内容:结合教材内容,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部分进行深入学习。
- 方法:组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读书会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
2.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了解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
- 方法:联系社会资源,安排学生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等,开展实地调研和志愿服务。
3.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内容: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方法:安排讲解员进行现场讲解,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习感悟。
4. 主题实践活动- 内容:根据当前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环保行动、文明出行、关爱弱势群体等。
- 方法: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分组实施,总结活动成果。
四、实践教学流程1. 前期准备- 确定实践教学主题和内容。
-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安排等。
- 准备必要的教学资料和设备。
2. 实施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读书会等。
- 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
-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3. 总结阶段- 组织学生撰写实践活动总结报告,交流学习心得。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组织学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研究成果。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4. 小组讨论与辩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比赛法:举办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
马原实践教学活动过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使学生对马原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实践能力,我校特开展马原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为宗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增强“四个自信”。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三、活动内容1. 马原理论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马原理论讲座,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历程。
3. 主题研讨:围绕马原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5. 创新创业:鼓励学生结合所学马原理论,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理论讲座、实地考察、主题研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环节。
(3)邀请专家学者、实践基地、志愿者等参与活动。
2. 实施阶段(1)理论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马原理论讲座,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历程。
(3)主题研讨:围绕马原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是马原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马原课程实践教学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马原课程实践教学的背景1.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原课程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2.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需要。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马原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
通过马原课程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马原课程实践教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马原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会、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等,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3. 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时事热点、社会问题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
4. 社会调查。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
5. 志愿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学期实践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经过实施实践教学,把理论与现实更具体的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时间安排: 3月——4月
课时安排:本课程总课时为52,理论教学课时40,实践教学12课时
实施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由于学生人数多、经费、时间、安全等问题,坚持就近就便、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的原则;学生发挥个性与团队共同努力的原则。
实践内容:《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采取1+X的形式。
其中:
1为必选实践形式。
主题为“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即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等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解说,以严密的逻辑和透彻的说理,展示“原理”的魅力。
在书面报告的基础上,以课前一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课堂5分钟的口头汇报。
X为任选形式。
包括:
一是读经典悟经典。
任课教师指定学生课外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字数2500左右。
二是调查参观。
教师根据“原理”课程内容提供若干主题模块,(学生也能够根据情况自行选题,但须任课老师同意。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写调研报告,字数2500左右。
三是哲学典故微电影制作评比活动。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某一哲学典故制作视频进行评比。
四是辩论活动。
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中的某一主题、论点等,进行正反观点论战。
团队组合:6-10人一组,不能跨班组合。
每位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文章书写者、课件制作和演讲者、素材收集者、影像拍摄者等等。
组织形式:
1、社会调查;(能够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
2、主题活动——课堂讨论、辩论;
3、微电影播映;
作业形式:
1、调查报告;
2、课堂讨论或辩论;
3、制作课件;
4、微电影制作;
5、发表观后感;等等。
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教学考核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45%、期末成绩占40%、实践教学占15%。
实践教学成绩根据学生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成绩由任课老师评定。
实施计划:
要求:
1、全班同学人人参与;
2、必须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3、自选题目要小、要具体,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
4、运用所学理论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有创造性的提出建议;
5、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并附调查问卷;
6、撰写调查报告必须做到明确主题、内容详实,字数不低于2500
字;
7、调查报告必须按照正式论文的格式写作;
8、课件主要内容不得少于10页;图文并茂、具体生动;
9、严禁抄袭下载,一经发现成绩记零分;
10、课堂讨论或辩论,须先上交提纲;
11、微电影制作,须先交上来;
12、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附件:社会调查参考选题:
1、调查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的变化情况,联系唯物史观的交往理论,写一篇关于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2、调查家乡所在地(农村、城市、部队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3、深入社会区、乡村,调查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的支配情况,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理论,撰写一篇关于人们闲生活情况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4、调查一个村庄、社区,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状况(如村民委员会的建设、居民委员会作用的发挥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基层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途径等问题,完成调研报告。
5、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情况,根据唯物史观的所有制理论写一篇正确认识当前人们收入构成状况及原因的报告。
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城
乡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城乡人们在操办婚丧红白喜事过程中的消费和费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分析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措施及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7、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中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对“幸福”的认识,包括“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完成研究报告。
8、实地调查一个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了解该单位文化建
设的突出做法和经验,写一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9、就近深入乡村、企业、社区等基层,调查当前干群关系状况,联系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发现先进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视角,提出改进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完成调研报告。
10、调查你所在居住地人们的文化生活现状,总结提炼经验,分析不良文化的表现、危害,分析现实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完成调查报告。
11、经过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写一篇有关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理想、信仰、信念建设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