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共25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专题五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专题五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裁军谈判成果
经过艰苦谈判,美苏双方达成了 一系列裁军协议,为后来冷战的 结束奠定了基础。
冷战结束标志事件及影响分析
冷战结束标志事件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正式结束。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和 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对美苏两国的影响
冷战的结束对美苏两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 级大国,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则面临着重重困难。
双方开始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逐渐从对抗走向缓和与合作,为后 来的国际关系格局奠定了基础。
缓和期间重要事件回顾和影响分析
重要事件
缓和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美苏首脑互访、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建立热线电话等。
影响分析
这些事件对于推动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降低了 双方的紧张程度,为后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外,这些事件也增强了人们对和平与稳定的期望,推动了全 球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角色
美国试图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推动民主化进程等手段,扩大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以遏制苏联的 扩张。
苏联在第三世界国家的角色
苏联则通过提供军事援助、支持左翼政权等方式,试图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扩大势力范围,与美国争夺 影响力。
缓和进程中断原因及后果探讨
缓和进程中断原因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苏之间的缓和进程中断,主要原因包 括双方在意识形态、军备竞赛、地区争夺等方面的矛盾不断 激化。
器生产和部署体系。
苏联也不甘示弱,加大了对核武 器研发的投入和力度,逐渐缩小 了与美国在核武器技术方面的差
距。
缓和迹象出现前双方紧张关系总结

二战后美苏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二战后美苏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二战后美苏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即美苏冷战时期。

这段时期持续了近五十年,对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二战后美苏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包括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军备竞赛、代理战争以及冷战结束后的后果。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是冷战的核心。

尽管二战中两国曾合作对抗纳粹德国,但战后的意识形态差异导致了两国之间的对抗。

美国主张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而苏联则奉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使得两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竞相争夺全球影响力。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也是显著的特点之一。

这场竞赛使得两国在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双方都试图通过拥有更多的核武器来争夺战略优势。

这种军备竞赛带来了巨大的军费开支,给两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尽管没有爆发全面核战争,但军备竞赛对于世界的稳定产生了严重威胁。

代理战争也是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苏两国虽然没有直接交战,但通过支持各自的盟友和代理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冲突和对抗。

例如,苏联支持北越在越南战争中对抗美国和南越。

而美国则在中东和拉丁美洲支持反共政权对抗苏联的影响。

这些代理战争使得冷战的影响波及全球,并给世界各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和不安。

然而,冷战的结束也导致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这一变化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主要由经济和地缘政治来主导。

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组织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然而,美苏冷战留下的影响仍然存在,例如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和裁军的努力。

总的来说,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影响深远,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格局。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军备竞赛、代理战争以及冷战结束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解和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是世界政治舞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

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对抗,不仅左右着国际形势的演变,也对两国及其盟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核武器竞赛、军备竞赛和间谍战等方面,来探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欧洲战场以及美苏两国在事后的事态展开。

由于各自意识形态和战术目标的差异,美国和苏联迅速成为敌对势力。

此时,世界的格局也从此奠定,后来被称为“东西方阵营”的两大集团形成。

冷战的核心竞争领域主要集中在核武器的研发和军备竞赛上。

核武器的竞赛是冷战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冷战初期,美国拥有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并试图通过核威慑来压制苏联的扩张。

然而,苏联并不甘落后,不久之后也成功研发出核武器,从而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

双方随后展开了激烈的核武器研发竞赛,不断提升核威慑力量。

这种相互威胁的状态,使得世界陷入了恐怖与不确定的境地。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紧张的核武器对抗,极大地增加了全球范围的战争爆发的风险,给人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除了核武器竞赛外,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还表现为军备竞赛。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相互增加军备投入,发展军事科技,以保持和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

军备竞赛不仅导致双方在军事技术上不断创新,也给两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特别是在科技领域,美苏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努力争夺科技领先地位,以在任何军事对抗中都能占据优势。

这种军备竞赛使得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进一步升级,也对其他国家的安全形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与核武器竞赛和军备竞赛相辅相成的是间谍战。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积极开展间谍活动,以获取对方的军事和政治情报,并试图干预对方国内政治格局。

这种间谍活动不仅体现了双方对对方的深度关注,也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对抗。

从谢尔盖·斯科尔帕尔到麦卡锡主义,从对方的大使馆内部安插间谍到军事单位的间谍行动,冷战时期的间谍战使双方的对抗更加复杂和火爆。

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美苏两强对峙

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美苏两强对峙

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美苏两强对峙在 20 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冷战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紧张与对峙的阶段。

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对抗,使得世界陷入了长期的不安与动荡。

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变化。

随着纳粹德国的战败和日本的投降,世界的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积累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苏联在战争中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其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大幅提升。

两国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方面存在着深刻的分歧,这为冷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政治上,美苏分别代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理念。

美国倡导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试图将其价值观推广到全球;苏联则实行计划经济和集权政治,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常常采取相互指责和对抗的态度。

在经济方面,美国拥有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先进的科技水平,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援助计划,加强了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影响力。

苏联则通过建立经互会,加强了与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双方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上,还表现在对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争夺上。

军事领域的对峙是冷战时期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美苏两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不断研发和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

核武器的出现更是将这种对峙推向了极端。

双方都拥有足以毁灭对方甚至整个世界的核力量,形成了所谓的“核恐怖平衡”。

在冷战期间,美苏多次发生军事危机,如古巴导弹危机,险些引发核战争,让世界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除了直接的军事对抗,美苏还通过代理人战争和局部冲突来争夺势力范围。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许多国家成为了美苏博弈的战场。

例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国试图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而在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则陷入了长期的战争泥潭。

科技领域也是美苏竞争的重要战场。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和对世界的影响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和对世界的影响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和对世界的影响冷战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从二战结束直到苏联解体,持续了整整四十年。

美国和苏联在这段历史中成为了两个主要的超级大国,两个国家之间的对抗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

当时,苏联和美国都在为反法西斯联盟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双方之间的分歧日益加深。

随着战争的结束,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竞争进一步升级。

二、美苏对抗的表现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有多种形式的对抗。

首先是政治形式,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差异和议程导致了大量的对抗,包括联合国的投票、军备外交和间谍活动等。

其次是军备竞赛,美苏之间的核武器竞赛导致了巨额的消耗和难以想象的研发投资。

最后是经济文化领域上的对抗,两个国家不仅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和反宣传活动,在国际上也进行了大量的经济制裁和文化输出。

三、冷战时期的国际影响冷战时期的国际影响十分深远。

首先,美苏之间的对抗使得世界被分成了两个阵营,这对于后来的国际关系、联盟和对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竞争导致了整个世界的局势非常不稳定,许多国家也因此被拖入了冲突中。

最后,在冷战期间,核武器的威胁也把整个世界推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局面,人类面临着毁灭的风险。

四、美苏关系的转变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也宣告结束。

美苏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尽管前苏联俄罗斯经济逐渐复苏,但在政治和军备方面已经不再是当年冷战时期的实力。

而美国则逐渐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逐步建立了更多的合作关系。

总之,冷战的影响深远,在美苏之间的对抗和分裂中,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

而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今天,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是建立稳定和谐世界的关键。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与国际关系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与国际关系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与国际关系冷战是二战后期至1989年东西方两大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和竞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美国和苏联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超级大国,他们之间的对抗和争夺影响了整个国际社会的格局和发展。

冷战的惨烈程度为人所知,虽然没有爆发直接的冲突,但这段历史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冷战时期的起因和表现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权力争夺的差异,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明显的对立。

美国推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民主观念与苏联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集权国家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两国之间的矛盾在言论上、经济上和军事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尽管并未发生直接冲突,但是冷战期间的一系列事件让世界陷入了对抗状态。

二、冷战时期的影响1. 国际关系格局的重构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主导力量,世界分为西方阵营和东方阵营,这种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国家被迫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做出选择,因此形成了世界局势的对立和紧张。

2. 冷战对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影响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联合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很大,两国为了争夺对外政策发言权,经常利用自己的强国地位来达成自己的意愿。

联合国的工作往往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干涉,导致了联合国的行动受到限制和制约。

3. 冷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通过援助和干预影响这些国家的政治走向。

发展中国家常常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角逐也间接导致了第三世界的剧变。

4. 冷战带来的核武器和军备竞赛冷战期间,美苏两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核武器和军备竞赛,为了保持军事的制衡,两国不断加大军备投入。

这种军备竞赛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让全球范围内的核威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5. 代理人战争的兴起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全球的影响力,通过支持代理人参与战争成为一种常见手段。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冲突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冲突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冲突冷战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事件之一,它主要发生在美国和苏联之间。

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对峙和冲突,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

当时,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但他们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分歧使得两国关系紧张。

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而苏联则代表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使得两国之间的对抗不可避免。

在冷战初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主要表现为军事竞赛。

两国都试图通过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来保持军事优势。

这导致了军备竞赛的加剧,使得两国的军事开支大幅增加。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进行了多次核试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核武器实力,形成了所谓的“相互威慑”局面。

除了军事竞赛,美苏之间的对峙还表现为政治和经济上的角力。

美国通过建立北约等军事联盟来遏制苏联的扩张,而苏联则通过支持共产主义革命和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代理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得冷战局势更加紧张。

然而,冷战并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和政治对抗。

它也涉及到了文化和科技领域的竞争。

美国通过推广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如民主、自由和个人权利,试图影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

苏联则通过宣传自己的社会主义理念和成就,试图争取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在科技领域,两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太空竞赛。

苏联率先发射了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器,这使得美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加大了自己的太空计划。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和冲突对两国的内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冷战加剧了反共情绪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军事研发和军备生产的投资,这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然而,冷战也导致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和对外政策的争议。

在苏联,冷战加剧了国内的压力和矛盾。

政府通过镇压异议和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然而,这种做法也导致了经济的滞后和社会的不稳定。

美苏关系演变

美苏关系演变

A
22
艾森豪威尔
A
肯尼迪
23
勃 列 日 涅 夫
A
24
60、70年代 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下降
1950
国民收入 美国的 31%
1975
1982
67%
工业总产值美国的30%
石油开采量 美国的 14% 钢产量 美国的 30%
80%
144% 216%
1968
洲际导弹 苏:858 美:1054 核弹头 苏:1300 美:4300A
A
7
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的变化
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破裂,冲突,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经历了对抗、正常化A ,曲折发展的过程。 8
战后初期的美苏关系
斯大林时期
(1945年—1953年)
苏联
政策 巩固已有势力范围,抵制美国扩张
(成立民主德国;建立华约;反对美国侵朝)
原因 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 综合国力也与美国有相当差距
A
26
杜年代后期—70年
代末
代末
平起平坐,苏美合 积极进攻战略 作
和平政策
尼克松主义
政 苏联


化 原
美国

争霸态势
重大事件
苏联实力增强 (四五成就)
经济实力同美国的 差距大为缩短,军 事竞赛赶上了美国
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经济增长趋缓, 越战受挫
缓和与紧张共存, 苏处于攻势,美转 以紧张为主,优势 攻为守(苏攻美
在美国
守)。优势在苏联
1.签订对奥和约 1.苏建立远洋海军
2.与联邦德国建 2苏联出兵阿富汗.

3.中美建交
3.赫鲁晓夫访美. 4.美军撤出越南

美苏关系演变

美苏关系演变

苏处于攻 势 勃列日涅 美处于守 夫 势 里根 ①美对苏 采取强硬 戈尔巴乔 政策, 夫 ②苏进行 全面收缩
美苏关系的演变 一、敌视政策:1917——1941年
1、原因:意识形态矛盾
苏俄退出一战
2、表现:武装干涉十月革命 不承认
绥靖政策祸水东引
二、战时同盟关系
1942——1945
1、原因:法西斯侵略危害双方利益。 2、表现:
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 同盟正式形成。
三次国际会议(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 易北河会师
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强硬态 度(美攻苏守)。优势在美 国 1.美推行“星球大战”计划 2. 苏军撤出阿富汗 3.中苏关系正常化 4.苏退出东欧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
--60年代初期
60年代后期------------70年代 80年代---90年代初






美苏争霸的影响:
1、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尼克松主义”“关岛主
义”
2、特点: 苏联以攻势为主、美国以守势为主;
争霸优势在苏联方面。
3、重大事件 :
苏 联
建成进攻性的远洋海军; 洲际导弹数量超过了美国; 1979年,出兵阿富汗。
美 国
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出;
70年代,实现同中国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邓小平 访问美国
美国
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经济增长趋缓, 越战受挫
争霸态势
重大事件
缓和与紧张共存, 以紧张为主,优势 在美国 1.签订对奥和约 2.与联邦德国建 交 3.赫鲁晓夫访美. 4.修筑“柏林墙” 5.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

2.日本经济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②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残 存封建因素;③重视教育和科技;④采取制 定经济计划的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 经济的发展;⑤朝鲜战争的刺激等。
2)表现: 1956—1972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位经济大国.
3)影响:
(1)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 心的全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
到黑客攻击,而多个外国媒体的报道草率的认定黑客“来
自中国”,甚至“中国军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
在北京作出回应:“……有人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妄称
中国军方对美国国防部实施网络攻击,这是毫无根据的,
也是冷战思维的体现。”冷战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C
A.进攻
B.联合
C.遏制
D.诬陷
3.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是西欧) 接受了美国130亿美圆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 贷款。丘吉尔把美国的做法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
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墨西哥)联合自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4)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影响: (1)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 (2)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
2.“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1)缓和原因:
两极格局的瓦解,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冲突得到缓和; 2)动荡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 矛盾和新冲突(如南斯拉夫解体;北约轰炸南联盟)

专题五: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专题五: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70年代的美苏争霸
• • 2. 苏联的进攻性战略和扩张攻势 1)缓和战略
• 缓和战略实际上是地地道道的政治谋略,苏联利用当时美国和西欧都 愿意同它搞缓和,有意展开和平攻势,70年代上半期在东西方一片缓 和气氛的条件下,东西两个德国、东西欧之间都实现了和解,战后留 下的所有欧洲问题基本上郡得到了解决。苏联还从西欧获得大量贷款 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快了经济发展。而缓和却一点也没有限制或束 缚苏联对外扩张的手脚,它是用和平方式发动的攻势战略。勃列日涅 夫1976年在苏共25大政治报告中说:缓和"必须严格遵守不干涉别国事 务的原则",这是指西方国家不能干涉东欧;"缓和绝不是取消,而且也 不可能取消或改变阶级斗争规律"和"冻结社会政治现状"。这就是说, 缓和无碍于苏联进行国际阶级斗争和改变别人的社会政治制度。鉴于 勃列日涅大的这种毫不隐讳的表达,西方把苏联的缓和战略称作在和 平言词下的"进攻性战略",是仅仅有利于苏联的"单行道"。
80年代美苏关系的转折
• • • • • 里根第一任期内制定的对苏方针主要内容 扩军抗苏,重振国威 ; 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外交方针 ; 协调同西欧盟国的关系 ; 推行 "低烈度战争"战略
80年代美苏关系的转折
• 里根第二任期内制定的对苏方针主要内容
• 重点筹划 “星球大战”计划 :1985年1月3 日,白宫公布 了《总统战略防御计划》文件,宣称:“战略防御计划是一 个集中搞先进防御技术的大力推行的研究计划”,其近期 目标是 “针对苏联不断大规模扩大反弹道导弹力量的活 动”,起“强大的威慑作用”。长远目标是 “将成为一 种决定性手段……最终甚至可以消除弹道导弹及它们携带 的核弹头”。“星球大矿 计划的基本构想是美国要夺取 在空间领域的优势,通过这个计划打破美、苏 "核恐怖平 衡",使美国处于绝对核优势地位。同时,这是一项高科 技计划,它可以促进美国新一代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科技 革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而实际上,这是一项美国力图从 军事、经济、科技和政治上全面夺取对苏霸权优势的计划。

美苏关系的演变--非常棒的课件讲解

美苏关系的演变--非常棒的课件讲解

•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 1、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2、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3、华约成立---苏联为首
的政治军事集团55
赫鲁晓夫
扳手腕反映美 苏什么态势?优 势在哪一方?
肯尼迪
霸反的映态图 分美势中 别苏,两是争优个谁人?物 势在美方
时间
对 苏联 外 政 美国 策
50年代中期—60年 60年代后期—70年
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的变化
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破裂,冲突,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经历了对抗、正常化,曲折发展的过程。
战后初期的美苏关系
斯大林时期
(1945年—1953年)
苏联
政策 巩固已有势力范围,抵制美国扩张
(成立民主德国;建立华约;反对美国侵朝)
原因 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 综合国力也与美国有相当差距
军事方面。5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编制 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 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
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 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
勃 列 日 涅 夫
60、70年代 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下降
①苏从阿富汗撤军,放松 对东欧控制, 中苏关系正常 化 ②美小规模的局部战争、 实施星球大战计划
美(尼克松 ) “尼克松主义”“关岛主
义”
2、特点: 苏联以攻势为主、美国以守势为主; 争霸优势在苏联方面。
3、重大事件 :
建成进攻性的远洋海军; 苏
洲际导弹数量超过了美国; 联 1979年,出兵阿富汗。
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出; 美 国
70年代,实现同中国关系正常化。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冷战作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现在一些学者开始用“新冷战”一词来看待大国之间的对抗,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依然存在,所以对冷战国际史的研究依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标签:冷战;新冷战;冲突;美苏一、冷战的起源冷戰是相对于“热战”而言的,也就是相对于战争行动而言的。

“它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斗争与较量。

美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冷战的核心内容,左右着冷战的发展方向。

”关于冷战的起源问题,中西方学术界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在冷战结束之前,西方学术界主要分为四个派别,即正统派、修正派、后修正派和非极论派;中国学术界在冷战结束之前认为冷战是由美国所引起的。

冷战结束后,中西方学术界都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即苏联引起的冷战、美国引起的冷战、美苏共同作用的结果、英国的参与等等,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学术界通常认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丘吉尔的演说以“铁幕”一词而闻名,它的主要内容符合美国在战后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需要,对冷战的爆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重要信号。

二、美苏关系的变化从1945年冷战的酝酿到1991年冷战的结束,美苏两国的关系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

(一)第一次高峰对峙与缓和1947年—1953年,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

在经济上,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面对美国的攻击,苏联随后在1949年成立了经互会,即针对东欧国家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在军事上,1949年美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意图达到遏制苏联的作用。

苏联在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导致美国和苏联两国出现冷战期间第一次高峰对峙的事件是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这次危机最后以苏联的让步而结束,美苏双方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这也体现了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