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中概数不必要的重复资料
病句中概数不必要的重复
![病句中概数不必要的重复](https://img.taocdn.com/s3/m/d1976c15f78a6529647d538f.png)
二.误用分数、倍数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只能用分数、百分数,不能用倍数,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
倍数不能“减少”,只能“增加”。
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
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概数举例:几、一些、以下、余、成千、上万、三四、多、来、左右、上下等来表示,如几年、一些米、三十以下、十余米、三十多米、十来天、一百步左右、四十岁上下;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2.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其次,确数和概数表述不清,同样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3.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平均数必须是一个确数,而“三百公里左右”则是一个概数,导致自相矛盾。
同时,“空管中心”也不是“设备”,属于范围不清。
4.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至少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5.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6.小王住院已经十四几天了。
7.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8.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9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10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11环境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12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13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一.句首滥用的介词,导致句子无主语: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通过,由于,使,趁着、,按照、通过、因为、本着、凭,跟、同、关于、除了,被、让、由”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
高考“用语重复”类病句题讲与练(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用语重复”类病句题讲与练(附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c0fcf9b89680202d82508.png)
高考“用语重复”类病句题讲与练(附练习及答案)【三种常见的“用语重复”语病】语言表达贵在简洁精炼。
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常常会发现犯有“重复”语病的句子。
初步归纳一下,以下这几种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
一、同一词语在句内重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不必要地重现了某一个词语,使人阅读时感到拖沓、拗口,这是简单的“字面重复”的毛病。
例1 从那以后,他有计划地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等大量书刊。
有两个“大量”,可删去后一个“大量”。
二、多余的说明或修饰记得作家老舍曾经对“在背上背着”一类句子提出过批评,因为“背着”当然是“在背上”,用不着啰唆。
下面的三个例子,恰恰就是作了这种多余的说明。
例2 那姑娘正拿眼看他。
“拿眼”可删掉,为使读时顺口,可换用一个“在”字。
例3 我们音乐特长班训练课下午三点开始,他手戴手表,嘴里衔一支口笛。
“手戴手表,嘴里衔一支口笛”,改为“戴着手表,衔着口笛”要简洁流畅得多。
例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为了维持家计,中产阶级的主妇也得收集一些瓶瓶罐罐换几个小钱以维持生活。
“为了维持家计”“维持生活”两者中删去一个。
下面两例是修饰词与中心词表意重复。
例5 据说,他在审讯负伤被俘的抗联战士时,狠毒地往伤口上抹咸盐,让人活受罪。
“盐”总是咸的,似乎用不着再加“咸”进行修饰,正如我们一般不说“甜糖”一样。
例6 影片《红日》……塑造了许多可亲可敬的英雄指战员群像。
“群像”已经显示了“许多”,前边的修饰词“许多”可省去。
如果保留“许多”,则“群像”可改为“形象”。
三、词语同义并用例7 他托着盘子在一个地方踯躅徘徊了半分多钟,活像在演喜剧电影。
例8 妈妈不仅是一个标致美丽的女人,而且还是一个颇有魅力、令人神往的女人。
例9 现在这个村已有十个人结了婚,还有两个也有了对象,眼下正张罗着筹办喜事。
上述三例中,例7的“踯躅”和“徘徊”、例8的“标致”和“美丽”、例9的“张罗着”和“筹办”都是同义词,在上述各句中没有并列使用的表达需要。
初中生常见病句类型概述及修改技巧
![初中生常见病句类型概述及修改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95bf0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1.png)
初中生常见病句类型概述及修改技巧在初中生的写作中,常见存在着各种病句,病句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文章的整体质量,也会降低读者阅读的愉悦程度。
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并掌握修改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生常见的病句类型进行概述,并提供相关的修改技巧,帮助初中生改善写作水平。
一、缺乏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句子中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之一,但在实际写作中,很多初中生容易出现主谓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小张他考试成绩很好。
”这个句子中,主语“小张”和主谓“他”不一致,病句就出现了。
要修改这类病句,只需要保持主语和谓语一致即可,即改为“小张的考试成绩很好。
”二、逻辑关系混乱有些初中生在写作时,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混乱,导致读者无法顺利理解句子的含义。
比如:“明天下雨了,所以我今天带雨伞。
”这个句子中,由于逻辑关系混乱,造成了语义的不连贯。
要修改这类病句,可以重新调整句子结构,使逻辑关系更加明确,比如改为“我今天带伞是为了防备明天下雨。
”三、冗长的修饰语在写作中,有些初中生倾向于使用大量修饰语来修饰主语或宾语,导致句子冗长晦涩。
比如:“在校门口等了很久的小明终于见到了他的好朋友。
”这个句子中,修饰语过多,影响了句子的流畅度和理解性。
要修改这类病句,可以适当减少冗长的修饰语,简洁明了地表达句子的含义,比如改为“小明在校门口等了很久,终于见到了他的好朋友。
”四、无谓重复有些初中生在写作时,会出现无谓的重复现象,造成语言臃肿。
比如:“他昨天到了上海,去了外滩,看了看夜景。
”这个句子中,“去了外滩”和“看了看夜景”重复了描述同一个行为,导致句子显得啰嗦。
要修改这类病句,可以删除其中的重复内容,使句子更简练明了,比如改为“他昨天到了上海,去了外滩欣赏夜景。
”五、句子结构混乱一些初中生在写作时,句子结构不够清晰,使读者难以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
比如:“小红看到了妈妈回家生气的样子后很担心。
”这个句子中,句子结构混乱,影响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句子成分赘余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句子成分赘余](https://img.taocdn.com/s3/m/9a5fb2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9.png)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句子成分赘余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句子成分赘余”,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句子成分赘余
1.重复多余
例: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
“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二者重复,应取其一。
例: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
“真知灼见”和“意见”重复。
2.否定多余
例: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出现事故。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否定多余。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以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其后不能再用否定词,否则,将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
修改时,将“不” 删去即可。
例: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否定多余。
“不能不承认”这一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后边再加上“不是”这一否定词,整个句意最终就变成否定了。
修改时,将“不”删去即可。
3.约数多余
例: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四千万元以上。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约数多余。
概数词的前后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的词语。
修改时,“至少”和“以上”只可取其一。
病句中常见重复100例
![病句中常见重复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21031efc4ffe473368ab49.png)
病句中常见重复现象100例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洁”有卫生。
清洁之意,与前面的“卫生”重复。
2.忌不准随地小便。
“忌”,认为不合适,有否定意义,再加上“不”,意思刚好相反。
4.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指教育,其后再加上“教育”就重复了。
5.付诸于实践。
“诸”,文言兼词,此处相当于“之于”,故“于”多余,应去掉。
6.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及”即“到”,“涉及”即“关涉到”,所“到”多余。
7.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意为“彼此之间”,与其后的“间”重复。
8.无声的潜台词。
“潜台词”都是无声的,意义隐含在字词的背后,去掉“无声”。
9.这些莘莘学子。
“莘莘”,形容众多,“这些”与之重复。
10. 提出质疑:“质”有“提出”之意,删去“质疑”,要么说“提出疑问”11.切忌不要违规。
“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不要”与“切忌”连用,意思刚好相反。
12.报刊杂志。
“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义重复13.邂逅相遇。
“邂逅”即“偶然遇到”,与“相遇”重复。
14.学习先进楷模。
“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二词重复。
15.警匪力量悬殊很大。
“悬殊”意即“相差很远,很大”,与“很大”重复。
16.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发笑”之意,与后之“笑”重复。
17.到会的21名与会者。
“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之意。
18.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
“目”有“亲眼”之意。
19.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
“大约”和“左右”重复。
20.欢迎市教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莅临”有“到某地”的意思,再用“到”重复。
21.8月1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重复。
22.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
“格外”和“多了”重复。
23.如果一旦:“一旦”可以表示“要是有一天”,含有“如果”之意,二者应删去一个。
24.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
25.话语里带有扪心自问的自责。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病句整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病句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e60f5e336c1eb91a375db7.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病句整理修改病句
、常见的语法类型有:
用词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重复罗嗦
自相矛盾
词序混乱
指待不明
分类不当
2、怎样修改病句
认真的读原句,弄清楚句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修改病句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五年级语文复习中记忆好相关知识点,这样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语义重复的病句
![语义重复的病句](https://img.taocdn.com/s3/m/f4f85c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7.png)
语义重复的病句1.祝你凯旋归来。
“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与后面的“归来”重复,去掉“归来”。
2.切忌不要喝生冷食品。
“忌”,就有“不适宜而避免”之意,与“不要”重复,去掉“不要”。
3.那人大约五十岁上下。
“大约”与“上下”都表示概数,可去掉其中一个。
4.某些地方贫富十分悬殊。
“悬殊”即“相差很远,很大”,去掉“十分”。
5.此事涉及到一些行政官员。
“及”与“到”的意思重复,去掉“到”。
6.要付诸于实际行动。
“诸”,在此相当于“之于”,后面“于”字多余,去掉。
7.到会的与会者一致提议。
“到会的”与“与会者”语意重复,可删掉“到会的”。
8.欢迎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莅临”包含“来到”的意思,再用“到”,重复,可删掉。
9.手机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必不可少”与“必需”重复,可去掉“必不可少的”。
10.估计会超过每平方米3000元以上。
“超过”与“以上”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
11.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8%。
“同期相比”与“同比”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12.他来自于武夷山。
“自”与“于”重复,可去掉任何一个。
13.有些药品非常奇缺。
“奇”就有“非常”之意,去掉“非常”。
14.他达到了IT业最高的顶点。
“顶点”必定“最高”,两者重复,去掉“最高”。
15.我并没有过虑的想法。
“虑”与“想法”重复,可删掉“的想法”。
16.六公斤重的西瓜十分罕见。
“十分”与“罕”重复,删掉“十分”。
17.10月9日是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可任删一个。
18.他亲眼目睹了这场交通事故。
“目”有“亲眼”之意,去掉“亲眼”。
19.请及时订阅报刊杂志。
“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可删掉“杂志”。
20.社会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航天热。
“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可任删一个。
确数与概数语病辨析
![确数与概数语病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5e637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f.png)
确数与概数语病辨析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中,确数和概数的运用是相当常见的。
然而,由于对其理解和使用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病,影响了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确数与概数语病的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确数和概数。
确数指的是准确、具体的数字,比如“5 个”“10 公里”“365 天”等等。
而概数则是表示大概、不确定的数字,常见的有“大约”“左右”“上下”“多”“余”等词与数字结合,比如“大约 50 人”“30 左右”“50 多只”。
那么,在使用中,常见的语病有哪些呢?一种常见的错误是确数和概数的混淆使用。
比如“这次考试,他的成绩在 80 分上下,确切来说是 85 分。
”这里前面说“80 分上下”是概数,后面又说“85 分”这个确数,前后矛盾,造成了表达的混乱。
再比如“今天来参加会议的有 50 多人,确切的数字是 58 人。
”这种表述也是不合理的,既然已经明确了确切数字是 58 人,就不应该先说“50 多人”这个概数。
另一种语病是概数表述不准确。
比如“这座山大约有 1000 多米高。
”“大约”和“多”同时使用,造成了重复和冗余,应改为“这座山大约有 1000 米高”或者“这座山有 1000 多米高”。
还有“他的年龄在 40 岁左右上下。
”“左右”和“上下”同时出现,属于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改为“他的年龄在 40 岁左右”或者“他的年龄在40 岁上下”。
此外,使用概数时,还需要注意数字的合理性。
比如“这个学校的学生人数约有一千左右。
”从常理来说,“约有一千”就已经是一个概数表达,如果再加上“左右”,就显得不太恰当。
有时候,数字与单位的搭配也会出现问题。
比如“这条鱼重约 3 斤左右。
”“约”和“左右”重复,可改为“这条鱼重约 3 斤”或者“这条鱼重 3 斤左右”。
为了避免这些语病,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表达的意图,是想给出准确的数字还是大概的范围。
如果是确数,就直接给出具体的数字;如果是概数,就选择恰当的概数表达方式,避免混淆。
带数字病句的八种常见类型
![带数字病句的八种常见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413f843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f.png)
带数字病句的八种常见类型一数字表述自相矛盾1|、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
“将近400”是“将要达到400”显然和“余”矛盾。
类似的词语还有“至少……以上”“达……之多”“最多……以下”“每小时时速”“时速……/小时”“不过……左右”等。
2 、上次数学测验,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80分。
不能用“都”,应删去。
单科平均成绩不能用都。
3、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一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好好准备。
去掉“前后”。
“中旬”是一个概数,因此就不能再用“前后”“左右”“上下”之类的词。
二数字表述重复出现4、|我们班大约有50人左右。
“约”和“左右”重复,应删去一个。
数字表述不能重复,如“约”“大概”“左右”等用一个即可。
三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和百分数。
5、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的同类教材几乎要少好几倍。
减少不能用倍数。
四数字表述不合逻辑。
6 、只有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40%,死亡率才会提高。
把“的”字删去。
“30-40%”是“超过”的补语,因此不能用“的”。
五语序错误7 、中国XX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两个星期到3个月内进行。
“两个星期到3个月”改为“3个月内到两个星期”。
注意数字表达的有远及近。
8 、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改为“数百元甚至百元以上”。
数字间递进关系不能颠倒。
9 、领导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因数量词位置不当造成歧义把“几个学校的领导”改为“学校的几个领导”六集体概念的名词不和具体数字搭配。
如不能说“50多个莘莘学子”、“500多个岁月”。
七注意“增加到”和“增加了”的区别。
“增加到”包含底数,“增加了”不包含底数。
10 、现在全国白酒总产量486万吨,比1994年的10.8万吨增加了45倍。
应把“45倍”改为“44倍”八注意“翻番”的概念。
病句中常见的重复
![病句中常见的重复](https://img.taocdn.com/s3/m/b1f7438dd4d8d15abf234e07.png)
病句中常见的重复2、见诸于、付诸于、来自于、倾向偏重于3、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其间、此个中4、惟其因为、切忌不要、防止不要、杜绝不要、切忌不可、避免不要5、您令郎、您的令爱、我的愚见、6、涉及到、波及到、再此复发、互相厮打、互相自我批评、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非常溺爱、太过(分)苛求、过分溺爱、悬殊很大、差距悬殊、凯旋而归、报刊杂志、邂逅相遇、遭人挨打、可以堪称、令人可爱(威慑)、令人堪忧、被应邀、提出质疑、非法走私、坏毛病7、过高的奢望、无故平添、多年的夙愿、多余的废话、深深的沉思、、无声的潜台词、没用的废物、不熟悉的新情况、不必要的疾病(麻烦、误会)、正常的事业、年轻的小伙子、破天荒的第一次、过分的溢美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普通的芸芸众生、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优秀的传统美德、8、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时速可达1000公里/小时、迄今也未忘记、喜爱和青睐、青少年人群、第一部处女作、十里路左右的距离、9、全身(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百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无数(众多)莘莘学子、特别穷凶极恶、独自孑然一身、眼睛望穿秋水、向后退出一步、座位座无虚席、正方兴未艾、人为地蓄意破坏、各自分道扬镳、一直耿耿于怀、值得可歌可泣、让人利令智昏、忽然恍然大悟、好像如芒在背、迅速立竿见影、显得相形见绌、各种形形色色、更加弥足珍贵、10、妄自菲薄自己、出乎意料之外、真知灼见的见解、黄发垂髫的孩童、难言之隐的苦衷、刻骨铭心的难忘、怙恶不悛不思悔改、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好像没听到似的充耳不闻、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三令五申地强调、亲自耳闻目睹、11、其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之所以……的原因、大约……左右、大约……上下、约摸……左右(上下)、约略……左右(上下)、大概……左右(上下)、至少……以上、至少……左右(上下)、至多……左右(上下、以下)、近……左右(上下、以上)、平均……以上(以下)、最少……以上、最小……以上、最大……以下、最高……以下、最低……以上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意重复)语病例析语意重复短语50例1、杀人的刽子手2、无声的潜台词3、胜利的捷报4、不必要的浪费5、第一部处女作6、最高顶点7、过高的奢望8、罕见奇观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10、偶然邂逅邂逅相遇11、十分酷爱12、心里由衷的13、亲眼目睹14、前来莅临指导15、过于溺爱16、一天天日臻完善17、公开宣称18、免费赠送19、白白地虚度20、随便苟同21、非常(十分)巨大22、非常奇缺23、极其罕见24、诉诸于25、这其中26、涉及到波及到27、来自于28、国际间人际间29、截至到30、报刊杂志31、破天荒第一次32、第一个首创33、凯旋归来34、提出质疑35、庆祝国庆55周年36、百姓生灵涂炭37、妄自菲薄自己38、真知灼见的意见39、难言之隐的苦衷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41、溢于言表之外42、三令五申的强调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44、众多莘莘学子45、浑身变体鳞伤46、显得相形见绌47、独自孑然一身48、让人贻笑大方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50、各种形形色色资料二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
病句修改常见病句修改16条规律
![病句修改常见病句修改16条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e05b2d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e.png)
病句修改常见病句修改16条规律病句修改常见病句修改16条规律一、并列短语。
在病句题中,并列短语的出现,几乎就意味着病句的出现。
1名词性的并列短语,短语中有重复、交叉、从属现象。
如: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2动词性的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中语序混乱。
如: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3短语中的几个并列成分因性质、词性等不同而不能并列。
如:*绿化造林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解决控制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4句中有两组以上的并列短语,彼此间不对应。
:如:*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圈象征着纯洁,坚韧和品质高贵,表达了人民对英雄们的永久怀念和敬仰。
5并列的几个部分与所搭配的词不全搭配。
这种情况,在此类语病中占较大比重。
如:*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城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结论:关注句子中的并列成分!二、单句或分句过长1长句中的长定语长状语语序混乱。
*在我国,一支庞大的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勇士们把敌人一次又一次打死在阵地前面。
2句式杂糅(也就意味着多成分)如:*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结论:长句要瞻前顾后,注意语序、成分和句式问题!三、分句间常见语病语序不当。
分句不长,分句较多,且每个分句内无语病。
如:*这位山一样淳朴、水一样灵秀的姑娘,若有所思地看着缓缓的流水,久久地坐在溪旁。
确数和概数的语病辨析方法
![确数和概数的语病辨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41946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06.png)
确数和概数的语病辨析方法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中,准确运用确数和概数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由于对这两者的理解不够清晰,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病。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确数和概数的语病辨析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确数和概数。
确数,指的是准确的数字,比如“五个人”“一百元”“2023 年”等等,这些数字都是非常精确的。
而概数,则是大概的数字,通常会使用一些模糊的表述方式,比如“大约十个人”“几十元”“上千年”等等。
那么,在使用确数和概数时,容易出现哪些语病呢?一种常见的语病是确数和概数的混用。
比如“他大约写了三百字左右”,这里“大约”表示概数,“三百字”是确数,“左右”又表示概数,这样的表述就很混乱。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他大约写了三百字”或者“他写了三百字左右”。
再比如“这篇文章至少有一千五百多字”,“至少”表示下限,是一个概数,“一千五百”是确数,“多”又表示概数,这种表述也是错误的。
应当改为“这篇文章至少有一千五百字”或者“这篇文章有一千五百多字”。
还有一种情况是概数表述不当。
例如“他的年龄在四十岁上下左右”,“上下”和“左右”同时使用,造成了语义重复,应该删掉其中一个,改为“他的年龄在四十岁上下”或者“他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
另外,“超过以上”“大约以下”这类表述也是错误的。
比如“这次考试的分数超过八十分以上”,“超过”已经表示超过了某个确定的数字,再加上“以上”就重复了,正确的说法是“这次考试的分数超过八十分”。
除了以上常见的语病,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在表示约数时,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
像“三四里路”“十七八岁”是正确的表述,而“三、四里路”“十七、八岁”就是错误的。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语病呢?第一,要增强对确数和概数的理解和认识。
平时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注意作者是如何准确使用确数和概数的。
第二,在写作和表达时,要仔细思考,斟酌用词。
如果不确定自己的表述是否正确,可以多换几种说法进行比较。
常见病句之“重复赘余”
![常见病句之“重复赘余”](https://img.taocdn.com/s3/m/bfa43fc2284ac850ad0242c3.png)
8.10月9日是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删去“的最后一天”。
9.请及时订阅报刊杂志。 删去“杂志”。“报刊”就是“报纸和杂志”。 10.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 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
例2.夜深人静,他独自孑然一身穿过空旷的街 道。 “孑然一身”即独自一人,应删去“独自”或“孑 然一身”。
六、补语多余
例1.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的喜悦之情溢于 言表之外。
“溢于言表”即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删去 “之外”。
七、介词或介宾短语多余
例1.他的犯罪行为已公诸于众。 “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应把“诸”改为“之”。
删去“过分的”。溢美之词:表示过分吹嘘的 话语。
再见
2.在2019年苏迪曼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 本队进行了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最终中国 队成功捧杯。
3.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 默付出。
4.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 啰嗦话统统删去。
5.祝你凯旋归来。 6.切忌不要喝生冷食品。 7.欢迎领导莅临到我校指导工作。
8.10月9日是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6.疫情期间,为使广大莘莘学子受益,孝感 市教育局免费推送了名师课堂。
7.他画的画,在我们这儿小有名气,跟画家 的画一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8.过分的溢美之词,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
小练习Ⅱ答案:
1.有哪些让你们忍俊不禁地笑了的小品?
删去“地笑了”。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出来。
2.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 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常见病句类型词汇重复的句子
![常见病句类型词汇重复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24d64d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1.png)
常见病句类型词汇重复的句子词汇的选择和运用是写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种问题,那就是词汇的重复使用,导致句子表达不够丰富和流畅。
本文将针对常见病句类型中词汇重复的情况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以期帮助读者改善写作表达。
一、形容词的重复形容词在描述事物特征时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当我们使用同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连续的对象时,句子往往显得单调乏味。
为了避免形容词重复,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同义词或者具体描述来丰富句子。
例如:1. 原句:这本书很有趣。
这个电影也很有趣。
改句:这本书很有趣。
这个电影同样引人入胜。
2. 原句:这个小镇非常美丽。
这个湖泊也非常美丽。
改句:这个小镇美丽迷人。
这个湖泊同样是个天然的美景。
二、名词的重复名词是句子中重要的实词,然而过多地重复同一个名词会让句子变得平淡无奇。
可以通过使用代词、同义词或者增加描述来丰富句子。
例如:1. 原句:这个城市的人口增长很快。
这个城市的房价也在快速上涨。
改句:这个城市的人口增长很快。
而与此同时,房价也在飞涨。
2.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价钱也很昂贵。
改句:这本书的内容引人入胜。
而其价格也相当高昂。
三、动词的重复动词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重复使用同一个动词会使句子看起来毫无变化。
可以通过使用同义词、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者增加细节来改善句子。
例如:1. 原句:他喜欢看电影。
他还喜欢看电视。
改句:他喜欢看电影。
同时,他对于电视节目也非常感兴趣。
2. 原句: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然后他又讲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改句: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紧接着,他又全情投入地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
四、副词的重复副词用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重复使用同一个副词会让句子显得单调。
可以尝试使用同义词、表达方式的转换或者增加描绘细节来使句子有更多变化和层次。
例如:1. 原句:他快速地跑来跑去。
他紧张地等待着。
改句:他快速地跑来跑去。
而内心里,他却是紧张不安的等待着。
病句之用词重复
![病句之用词重复](https://img.taocdn.com/s3/m/4297e46027284b73f24250de.png)
到此光临
共同协商
凯旋归来
可以堪称
来家造访
免费赠送
随便苟同
随意漫谈
快要垂危
突然顿悟
一致公认
值得可敬
多年的夙愿
提出质疑
多虑的想法
无用废话(废品、废物„)
人民(百姓)生灵涂炭
互相自我批评
基本上根除
悬殊很大
令人可爱(威慑、堪忧)
非法走私
坏毛病
无故平添
年轻的小伙子
不熟悉的新情况
无报酬的义务劳动
优秀的传统美德
26.他有一肚子难言之隐的苦衷。
27.张强被打得全身遍体鳞伤。
28.他和他的妻子互相厮打起来。
29.学校德育教育搞得很好。
30.我亲眼目睹了这次交通事故。
31.对不熟悉的新情况,要逐步摸索
32.残酷的战争使百姓生灵涂炭。
33.在四川出土的这件文物是十分罕见的。
34.我校订阅报刊杂志三千余种。
35.看到赵本山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12.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界目前的当务之急。
13.这些家伙有许多坏毛病。
14、网络文学重复出版现象令人堪忧。
15.茂名警方初步掌握了不法分子非法走私枪支的犯罪事实。
16.在本店购买一台彩电,将免费赠送一件衬衫
17.这类虚假报道常常屡见不鲜。
18.中共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抓好农业基础工作。
19.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去拜访您的令尊。
非常嗜好过度酗酒过分苛求
过高奢望极其罕见罕见奇观深深的沉思、
二、代词类赘余
我的寒舍(愚见、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寒舍、愚见、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均含“我的”意,“我的”赘余)
中考语文总复习病句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病句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981c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9.png)
中考语文总复习病句知识点梳理
1.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示例:我要买一本书。
→我们要买一本书。
2.主谓之间缺少连词: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没有使用适当的连词
来连接。
示例:我很高兴。
收到你的来信。
3.定语与被修饰词不一致:定语和被修饰词在性、数、格等方面不一致。
示例:我买了一双新鞋。
→我买了一只新鞋。
4.名词、代词、动词形式错误:名词、代词或动词的形式不符合语法
要求。
示例:他把书还给了我。
→他把书还给了她。
5.动词时态错误:动词的时态与句子的语境不符。
示例:昨天他个德语考了95分。
→昨天他的德语考试得了95分。
6.介词使用错误:介词与所修饰的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符合语法要求。
示例:他一直冲到房间。
→他一直冲进房间。
7.句子成分缺失:句子中缺少主谓宾等必要的成分。
示例:在篮球比赛。
→在篮球比赛中。
8.句子成分冗余:句子中存在不必要的重复或多余的部分。
示例:我送你一幅画。
→我亲自送你一幅画。
以上是中考语文总复习病句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你的复习有帮助。
文学经典-语文4、病句之重复啰嗦
![文学经典-语文4、病句之重复啰嗦](https://img.taocdn.com/s3/m/082fd1e66529647d27285295.png)
概数词赘余
大约10岁左右(上下)约摸10岁左右(上下)大概10岁左右(上下) 至少3名以上(左右、上下)至多3名左右(上下、以下) 近3名左右(上下、以下)平均85分以上(以下) 最少80分以上、最小10岁以上、最高80分以下,上列表概数的词两者只能 留一,如:大约10岁,或10岁左右,或10岁上下。否则赘余,变成病句。
病句之重复啰嗦
武汉市楚才中学 龚媛
重复啰嗦
所谓重复啰嗦,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 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它是病句 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重复的原因
不恰当地连续使用形容词,或堆砌一 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会造成啰嗦 累赘。
例句练习
例1. 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 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副词类赘余
防止不要发生事故、杜绝不要大吃大喝、切忌不可喝生水、避免不受侵害
(例子中“不要”、“不可”、“不受”均属赘余,必须删去,否则意思 表达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悬殊极大(“悬殊”含“相差极大”意,“极大”删去)
课后练习
1、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潜台词已是无声的了,“无声”多余)
2、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聚精会神地”和“专心地”去一个)
病句之用词重复
![病句之用词重复](https://img.taocdn.com/s3/m/4297e46027284b73f24250de.png)
倾向偏重于
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涉及到、波及到
截至到
国际间、人际间
报刊杂志
不必要的疾病(浪费、麻烦、误会、损失)
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练习
1.5万件中国古代瓷器将等待拍卖。
2.这个工厂生产了一批不合格的伪劣产品。
3.在俄罗斯,社会史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4.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
5.这些问题可以付诸于司法部门来解决。
12.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界目前的当务之急。
13.这些家伙有许多坏毛病。
14、网络文学重复出版现象令人堪忧。
15.茂名警方初步掌握了不法分子非法走私枪支的犯罪事实。
16.在本店购买一台彩电,将免费赠送一件衬衫
17.这类虚假报道常常屡见不鲜。
18.中共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抓好农业基础工作。
19.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去拜访您的令尊。
四、成语赘余
难言之隐的苦衷
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溢于言表之外
三令五申的强调
一直耿耿于怀
耿耿于怀至今难忘
无数(众多)莘莘学子
全身(浑身)遍体鳞伤
显得相形见绌
独自孑然一身
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
各种形形色色
妄自菲薄自己
一天天日臻完善
真知灼见的意见
目前当务之急
漫山遍野到处
过分的溢美之词
普通的芸芸众生、
各自分道扬镳
值得可歌可泣
非常嗜好过度酗酒过分苛求
过高奢望极其罕见罕见奇观深深的沉思、
二、代词类赘余
我的寒舍(愚见、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寒舍、愚见、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均含“我的”意,“我的”赘余)
您令郎、您的令爱(“令”有“你的”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中概数不必要的
重复
二.误用分数、倍数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只能用分数、百分数,不能用倍数,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
倍数不能“减少”,只能“增加”。
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
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概数举例:几、一些、以下、余、成千、上万、三四、多、来、左右、上下等来表示,如几年、一些米、三十以下、十余米、三十多米、十来天、一百步左右、四十岁上下;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2.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
缩短了10倍。
”
其次,确数和概数表述不清,同样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
3.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平均数必须是一个确数,而“三百公里左右”则是一个概数,导致自相矛盾。
同时,“空管中心”也不是“设备”,属于范围不清。
4.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至少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5.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6.小王住院已经十四几天了。
7.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8.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9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10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11环境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12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13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一.句首滥用的介词,导致句子无主语:
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通过,由于,使,趁着、,按照、通过、因为、本着、凭,跟、同、关于、除了,被、让、由”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
10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1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二.二面对一面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意思:可以是正面的,如“高”、“优”、“是”、“应该”等;也可以是反面的,如“低”、“劣”、“不是”、“不应该”等。
还有一些词语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能否""是否""成败""好坏""高低""生死""优劣“是否”、“应该
不应该”等。
当我们运用这些词语造句时,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的词语搭配,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就是我们常说的搭配不当
三.多重否定病句:
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出现形式:
1、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
2、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3、多重否定与反问连用造成表意不符。
常见否定副词:不、没有、否则、无、忌
常见否定动词:防止、否认、禁止、切忌、杜绝、避免
常见反问句式:难道、岂,
1. 通常:、
2. 往往:、
6. 凡是:、
8. 似乎:
9. 几乎:
12. 主要:
14. 完全:
18. 极可能:极”
24. 至少:
25. 左右:
33. 表推测(估计)
34. 表程度
35. 表范围
36. 表频率
37. 表时间38. :表数据(内容)真实可信54.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