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全套》课件
讲授新课
一 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
活动:握紧剪刀刀柄时,随着两个刀柄之间的角逐渐 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如 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 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思考 剪刀剪东西的过程中,你能说说∠AOC与∠AOD, ∠AOC与∠BOD这两对角的位置保持怎样的关系吗?
邻
邻补
补
角 互
角补
对
对
顶
顶角
角相
等
例2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4 的度数.
解: ∵∠3=∠1, ∠1=40°,
b 1( (2
∴∠3=40°,
a 4) )3
∴∠4=∠2=180°-∠1=140°.
方法 掌握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变式训练: 1.若∠1+∠3= 60º,则∠1,∠2,∠3,∠4的度数分别 为___3_0_º__、__1_5_0_º_、__3_0_º、__1_5_0_º__ .
• 变式训练: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若∠1 +∠5=180°, 找出图中与∠1 相等的角.
解:∵ ∠1= ∠3(对顶角相等)
∠5+∠8=180 °且∠1 +∠5=180°
∴∠8= ∠1 ∵ ∠8= ∠6(对顶角相等)A
∴∠6= ∠1.
C
2 13
4 56
87
F
2.如图,直线AB、CD、EF、MN相交,若∠2=∠5,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1 相交线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 2.掌握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的性 质进行角的计算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图1
图2
图3
⑴ 如图1,图中共有 2 对对顶角;
⑵ 如图2,图中共有 6 对对顶角;
⑶ 如图3,图中共有 12 对对顶角;
⑷ 研究⑴~⑶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
关系,猜测: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n(n-1) 对对顶角;
⑸ 若有20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380 对对顶角.
课堂小结
1.放 2.靠 3.移 4.画
A
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Cm
问题 这样画l的垂线可以画几条? 一条
(3)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外的一点A ,作l的垂线.
根据以上操
1.放 2.靠
作,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3.移
A
4.画
l B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6.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AB.
(1)过点O画直线MN⊥CD;
(2)若点F是(1)中所画直线MN上任意一点(O点除外),若
∠AOC=35°,求∠EOF的度数.
解:(1)如图所示. (2)①当点F在射线OM上时. 因为OE⊥AB,MN⊥CD, 所以∠EOB=∠MOD=90°, 所以∠MOE+∠EOD=90°,∠EOD+∠BOD=90°, 所以∠EOF=∠BOD=∠AOC=35°. ②当点F在射线ON上时,如图中点F′. 因为MN⊥CD, 所以∠MOC=90°=∠AOC+∠AOM, 所以∠AOM=90°-∠AOC=55°, 所以∠BON=∠AOM=55°, 所以∠EOF′=∠EOB+∠BON=90°+55°=145°, 即∠EOF的度数是35°或145°.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C
A
1
B
O2
D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D )
1 2
A
12
B
2 1
2 1
C
D
方法总结:对顶角是由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
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构成对顶角.
二 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性质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知道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 为180°,因而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为180°. 问题:∠1 与∠3在数量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D
∠1和∠3、
1.有公共顶点 2.没有公共边
∠2和∠4、 3.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 数量 关系
邻
邻补
补
角 互
角补
对
对
顶
顶角
角相
等
例2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4 的度数.
解: ∵∠3=∠1, ∠1=40°,
b 1( (2
∴∠3=40°,
a 4) )3
∴∠4=∠2=180°-∠1=140°.
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
观察思考
观察下列图片,说一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直线与直线相交于一点,并形成了四个角.
讲授新课
一 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
活动:握紧剪刀刀柄时,随着两个刀柄之间的角逐渐 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如 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 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6.1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6.1 第2课时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 6.1 第3课时 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第1课时 实数 6.3 第2课时 实数的性质及运算 第六章 小结与复习
A
1
B
O2
D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D )
1 2
A
12
B
2 1
2 1
C
D
方法总结:对顶角是由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
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构成对顶角.
二 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性质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知道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 为180°,因而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为180°. 问题:∠1 与∠3在数量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D
∠1和∠3、
1.有公共顶点 2.没有公共边
∠2和∠4、 3.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 数量 关系
邻
邻补
补
角 互
角补
对
对
顶
顶角
角相
等
例2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4 的度数.
解: ∵∠3=∠1, ∠1=40°,
b 1( (2
∴∠3=40°,
a 4) )3
∴∠4=∠2=180°-∠1=140°.
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
观察思考
观察下列图片,说一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直线与直线相交于一点,并形成了四个角.
讲授新课
一 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
活动:握紧剪刀刀柄时,随着两个刀柄之间的角逐渐 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如 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 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6.1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6.1 第2课时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 6.1 第3课时 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第1课时 实数 6.3 第2课时 实数的性质及运算 第六章 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研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内容结构
七、平面直角 坐标系
六、实数
八、二元一 次方程组
九、不等式和 不等式组
五、相交线、 平行线
内容结构
十、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
七 年 级 下 册
内容结构
点到直线的距离
对顶角相等
垂线及其性质
同位角、内错 角、同旁内角
判定
邻补角、对顶角
两线被第三
性质
两线相交
条直线所截
平行公理 平移
相交线
平行线
如:课前预习,耐 心检查、及时纠错 ,认真作业,及时
复习巩固等。
教 学 建 议
注意直观操作与说理的结合, 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数学思想方法 与思维模式
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 不必题题皆做, 也能 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 学知识。
教学建议
图形与坐标
转化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二元一次方 方程组
方程建模思想
3.内容标准
不等式和 不等式组
的收 集、整理 与描述
统计与概率
相交线、 平行线
空间与图
形
四大领域
平面直角 坐标系
实践与综合 运用
数学活动
课题学习
初 中 数 学
二、说教材
1.编写特点
教材设置了思考、探究 、讨论等栏目引导学生 自主探索,激发学生进 行思考,促进合作交流 。
数学思考
形成策略,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 ,发展应
用意识,并会与他人合作 交流
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总体目标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 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 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 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 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做 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
(25套)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达标测试
E 三、填空 G 1 如图1,直线AB、CD交EF于点 A B 2 G、H,∠2=∠3,∠1=70度.求 ∠4的度数. 3 H D 解:∵∠2=∠ 1 (对顶角相等) C 4 ∠1=70 °(已知 ) 图1 ∴∠2= 70° (等量代换) F 又∵ ∠2=∠3(已知) ∴∠3= 70 ° (等量代换) ∴∠4=180°—∠ 3 = 110 ° (邻补角 的定义)
练习1、下列各图中∠1、∠2是对顶角 吗?为什么?
1(
)2
1(
)2
1(
)2
练习2、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 吗?为什么? 1( 2 ( 1( 2 1( 2
5、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1)写出∠AOC, ∠BOE的邻补角; (2)写出∠DOA, ∠EOC的对顶角; (3)如果∠AOC =50°,求∠BOD ,∠COB的度数.
探究与发现3
C 1 4 2
O
A
3 D
B
∠1 与∠3在数量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顶角相等
对顶角的性质:
为什么? C B 2 (O ( ) 1 3 ) 4 D A
对顶角相等.
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 点(如图),说明∠1=∠3、 ∠2=∠4的理由
解:∵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 ∴∠1+∠2=180°、 ∠2+∠3=180° ∴∠1=∠3 同理可得:∠2=∠4
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出它测量角的原理吗?
如图,小明想要测量他家房子两堵墙的角度,可他不
知道怎么测量,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归纳小结
角的 名称 对 顶 角 邻 补 角 特 征 性 质 相同点 不同点
①两条直线相 对顶 ①都是两条 ①有无公共 交形成的角; 直线相交而 边 角相 ②有公共顶点; 成的角; ②两直线相 等 ③没有公共边 ②都有一个 交时, ①两条直线相 对顶角只 公共顶点; 邻补 交而成; 有两对 ②有公共顶点; 邻补角有 角互 ③都是成对 ③有一条公共 四对 出现的 补 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
分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整式、分式 二次根式
有理数 勾股定理
多边形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实数
一次函数
圆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四边形
基本的几何图形
平面直角 坐标系
二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立体整合
数据的收集、
七
整理与描述
年
级
下 册
概率初步
数据的分析
说建议
“图形与几何”方面
第五章、第七章
(1)教学中尽量借助于教具、模型,实物、图形等先进的 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进行抽象的概念学习.培养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一次函数
课题:重心
轴对称
整式乘除与因 式分解
数据分析
课课题题::体体质质健健康 康测试测中试的中数的据数分 据分析析
分式
七下(62) 七上(61)
相交线、平 行线(14)
有理数
实数(8)
整式的加 减
平面直角坐 标系(7)
一元一次方 程
数据的收
二元一次方程 组(12)
不等式和不 等式组(11)
集、整理、 描述(10)
说建议
“统计与概率”方面
(1)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第十章
(3)转变教师角色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信息技 术资源
社会教 育资源
环境与 工具
教具和 实物模
型
教师用书
文本资源
发课 与程 利资 用源 建的 议开
学生
生成性 资源
活动小组
教材设置了思考、探究、
讨论等栏目引导学生自主
探索,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促进合作交流.
循序渐进地进 行推理训练
习题分为:复习巩固、
综合运用、拓几展提何高
电视节目 阶梯式呈现 知识内容
分层次的练 习和习题
身高 经济
创设了丰富的 问题情境
编
写
特 在内容素材的选取上力求贴近 点 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
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
里仁中学
人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七年级数学下册
里仁中学 魏亚超
解说流程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
本套教材本学段的内容安排
九下 九上
反比例函数
相似
锐角三角函 数
投影与视图
课题:制作长方 体模体型模型
一元二次方 程
二次函数
旋转
课题:图案设
圆
计
概率初步
八下 八上
二次根式 三角形
勾股定理
全等三角 形
平行四边形
数学模型,提高思维能力.
丰富多彩的 农业 数学活动
加深对知识环的境理解,增
强动手能力、思考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合作精神. 社会
说教材之编写意图
(一)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三)加强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体现数学思想
说教材之Hale Waihona Puke 体整合二次函数数轴
方程
课课题题::从从数数据
据谈谈节节水水
图形认识初步
课课题题::设设计计制制作
长作方长体方形体状形的状包的 包装装纸纸盒盒
相交线、 平行线
平面直 角坐标
系、
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
不等式和 不等式组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教学活动
二元一次 方程组 数与代数
实数
四大领域
七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实践与综合应用 课题学习
说课标之课标要求
探索基本图形的性质,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 感受,学习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学习运用坐标系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学习平移的基本性质,欣 赏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 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
描述数据的方法。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四大领域
七
学习方程、不等式知识,探索 实际问题中蕴含的关系和规律,
年 级 数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
学
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 代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 册
实践与综合应用
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 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 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说教材在平之七行编年线级开写主 始要 正特采 式点取 出渗 现透 证说 明理 ,的 初方步式养,成从言七之年有级据下的册习相惯交. 线与
(2)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勤思考,培养学习的 兴趣
(3)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训练几何语言
说建议
“数与代数”领域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九章
(1)注重在对方程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做好从一元到多 元的转换
(2)注重类比,做好从方程到不等式的迁移
(3)突出建模思想,反映方程组、不等式(组)与实际问 题的联系